M O D E R N - D A Y
聚焦高端精密仪器
定制化的动态检测能力才是高端制造赛道的金刚钻
上海长肯:“一静一动”
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
——专访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EO 吴旭艳
高端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节选)
——对比Atlas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可能性,关注精密减速器赛道
高端精密仪器行业数据库
助力中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恩艾仪器在浦东发展
内 部 资 料 仅 供 参 考
2022年11月-3期(总第118期)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M O D E R N - D A Y
聚焦高端精密仪器
定制化的动态检测能力才是高端制造赛道的金刚钻
上海长肯:“一静一动”
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
——专访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EO 吴旭艳
高端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节选)
——对比Atlas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可能性,关注精密减速器赛道
高端精密仪器行业数据库
助力中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恩艾仪器在浦东发展
内 部 资 料 仅 供 参 考
2022年11月-3期(总第118期)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指导单位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
主办机构
《今日人工智能》编辑部
机构地址
中国上海普陀区常德路1211号宝华大厦3楼300A
联系方式
021-5298570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今日人工智能 @今日人工智能
商务合作:上海集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洽谈:EMMA.RUI
联系电话:13764118816
此周报为内部资料,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为网络公开信息
如有转载不当可联系我们,将支付您的稿酬
本编辑部拥有此内部资料的版权,如需PDF文档扫码联系
M O D E R N - D A Y 1
定制化的动态检测能力才是高端制造赛道的金刚钻
领航高端装备赛道:起源太空成功入选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三等奖
AI、数字化成行业发展风向标,GE医疗如何解锁智能医疗设备新空间?
上海长肯:“一静一动”,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
——专访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EO 吴旭艳
高端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节选)
——对比Atlas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可能性,关注精密减速器赛道
从精密仪器到创新药品,直击全球前沿医疗“竞技场”
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激活产业生态
国科仪器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聚焦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研发
高端精密仪器行业数据库
助力中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恩艾仪器在浦东发展
M O D E R N - D A Y 2
今 日 导 读
定制化的动态检测能力才是高端制造赛道的金刚钻
《今日人工智能》总编 李晓
大家都知道往往先有精密检测才有相对应高端制造。高端制造三高之一,就是进入的科技门槛高。
而这个高门槛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这个赛道的检测设备门槛。
从传统的圆规、游标卡尺到各种激光雷达传感器,现如今,专业检测模式更是要上升为专用检测一
体机,甚至是检测综合实验室。某些航天航空、医药、能源赛道的精密仪器,做一次检测动辄就得
大几十万的成本。
中小企业从成本角度一看就很难负担得起这部分检测费用,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常常也会觉得无力
承担,如果从内部单独开发,也未必能一下子找到专业对口的团队。
所以在高端制造的检测赛道,以往都是由国外有历史科技力积累的团队在把持。但随着国内高端制
造领域不断的深化,检测需求的由原来固定的节点检测升级到了整个设计、生产、组装、使用、维
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检测。
本期专访文章《“一静一动”,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中,上海长肯CEO吴旭艳女士为我们
介绍长肯是如何洞察到客户需求迭代的机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为中国高端装备龙头企业
和国家级检测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检测服务,一举突破了海外某些机构卡脖子的举措!
M O D E R N - D A Y 3
最 新 时 讯
LATESET
NEWS
M O D E R N - D A Y 4
【重点】起源太空自主研发的‘仰望空间探测星座系统’
从海内外一流高校团队云集的5016个创业项目、6672
位创业人才中脱颖而出,跻身高端装备赛道第一阵营,
成为该赛道仅有的两个峰会路演项目之一。起源太空
将继续以领先科技,铸就人类远眺繁星之眼。
8月26日晚,HICOOL 2022全球创业者峰会开幕式暨
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宣
布开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市委副书记殷
勇致辞。作为全球优秀创业者的“嘉年华“,本次峰会搭
建了赛、论、展、投、秀等板块,将持续至28日。起
源太空(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高端装备赛道排名
前列的获奖企业,出席了本次大赛的颁奖典礼和优秀
项目路演。
HICOOL品牌创立于2020年,是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
才协会作为主办方的一站式创业生态平台,是北京重
要 的 创 新 创 业 品 牌 。 自 2020 年 首 次 举 办 以 来 ,
HICOOL共吸引了全球94个经济体的1.4万名创业人才、
1.1万个创业项目,孵化了8家Unicorn和44家“专精特新”
企业。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峰会形成了“大赛”选才、
“管家”服务、“产业园”落地等匹配对接的全链条服务平
台,通过创业峰会大赛、产业园、管家、基金、政策等
“多位一体”赋能,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的
创业生态。
2022年HICOOL峰会立足“互动、对接、交流”三大核心
诉求,秉承“以创业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创业同心相
聚创新”为主题,鼓励全球创业者们交流互鉴、开放合
作。26日晚举行的开幕式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
长翁铁慧与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签署
《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并为留
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揭牌。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
长邵新宇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梅君启动国家(中
关村)火炬科创学院试点建设。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
赵磊与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金良启动火
炬科创金融加速计划暨“火炬科创基金”。
最 新 时 讯
领航高端装备赛道:起源太空成功入选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三等奖
M O D E R N - D A Y 5
本次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球的5016
个创业项目、6672位创业人才报名参赛,较2021年分
别增长25%、31%。今年的参赛项目不仅数量继续大幅
增长,还呈现出质量高、国际化等特征。据统计,今
年大赛的外籍参赛人员为1555人,占比23%,相比2021
年增长20%。报名参赛的全部创业者中,博士学历占
比21%,硕士占比38%,本科学历占比33%,整体保持
了高学历背景的参赛水准。众多参赛者毕业院校覆盖
了麻省理工、牛津、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名校及清华、
北大等多所国内一流院校,毕业于QS世界大学排名
TOP30院校的共1157人,与2021年相比数量翻一番,
海内外名校团队云集。
本次大赛共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金融科技、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
端装备、文化创意、农业科技/食品科技七大赛道。经
过长达一个半月的竞赛周期,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7名、
二等奖21名、三等奖42名、优胜奖70名以及若干伯乐
奖获得者,获得高达1亿元的总奖金。
起源太空申报的“仰望空间探测星座系统”成功入选本次
大赛三等奖,创始人兼CEO苏萌作为获奖代表出席了
26日举行的颁奖仪式,并作为高端装备赛道仅有的两
个优秀获奖项目代表之一出席28日举行的路演。“仰望
空间探测星座系统”是起源太空自主打造的重点产品平
台之一,由一系列多波段空间望远镜组成,预计2024
年完成20颗天地一体化的感知星座发射,覆盖天文观
测、空间目标态势感知、地面多波段遥感应用的综合
场景。
“仰望星座“首颗卫星“仰望一号”已于2021年6月成功发
射入轨,是国内第一台紫外和可见光双波段工作的空
间天文望远镜,在光学和近紫外波段同时填补了我国
空间天文观测设备的空白,也是目前全球在轨的唯一
大视场紫外空间探测器。截至目前,“仰望一号”是国内
唯一可进行小行星观测、太空碎片观测、移动目标监
测的太空望远镜。同时,兼具夜间对地遥感监测能力,
获取的夜间灯光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单位像素物理分辨率能够精准到30米以内,能
够填补国内夜间遥感数据的缺失。
经过反复的性能评估,“仰望一号”已被国际天文学联合
会小行星中心授予正式太空望远镜编号“C59”,是除欧
美太空望远镜以外首个被上述中心认证的太空观测天
文台。今年6月,在轨运营一年后,“仰望一号”成功完
成了全球首个由商业望远镜实现的全天区巡天,再次
打破商业航天的一项世界纪录。起源太空将于2023年
前完成“仰望空间探测星座系统”的首期组网,后续发射
的卫星将在“仰望一号”的基础上,实现暗弱目标观测能
力、观测质量、观测时间、数据量等性能指标上的大
幅提升,并将提供碳排放监测服务能力,完善政府对
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工业制造的监管,推动我国“双
碳”战略目标的落地。
在本次大赛的参赛评审环节,起源太空的卫星研发制造
能力得到了由科技、创投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高度认可。目前,起源太空已在南京建设完成10000㎡
级卫星总装测试实验室,成为具备吨级卫星研制条件
的太空工业公司。公司将通过向各大企事业单位以及
高校提供深空观测、太空碎片清理、地面遥感、卫星
研发等服务,逐步拓展至太空在轨服务及太空资源的开
发利用。
(来源:科技环球网)
最 新 时 讯
M O D E R N - D A Y 6
【重点】临床磁共振成像(MRI),被认为是20世纪
以来最重要的医学发展之一。1983年,全球第一款
1.5T临床磁共振问世(注:T即“特斯拉”,为磁场强度
单位),科学家们为之振奋。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
研发出该设备的GE医疗在美国研发基地埋下了时间胶
囊。在胶囊中,科学家们描绘了他们对磁共振未来的
美好愿景。因1.5T磁共振的共振频率是64兆,浪漫的
科学家们选择64年后开启时间胶囊。
如今64年未到,磁共振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首先,
性能的不断提升,随着 0.5T、 1.0T、1.5T、3T、7T、
极T 等(有部分厂家正研发5T)场强和梯度性能不断
提升的设备陆续问世,设备的信号采集能力也在不断
增强。其次,诊断地位的加强,今天的 MRI 已取代了
许多传统影像诊断技术,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的金标准,且在骨关节、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举足轻
重。近几年来,超高场磁共振在脑功能成像、频谱成
像、白质纤维束成像、心脏检查、冠心病诊断、腹部、
盆腔等脏器的检查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最后,临
床使用的不断普及,据悉,全球每年磁共振扫描超过2
亿次,且有一半是在亚洲。
这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磁体、梯度、射频、线圈等
硬件技术的创新发展,它们让磁共振的各项性能参数
达到非常高的水准。然而,这距离科学家们畅想的磁
共振美好远景还有一定的距离。
据GE医疗中国磁共振产品事业部产品经理陈忠维博士
介绍,随着磁共振场强的不断增加,人体的安全性也
受到了相应的风险的困扰,即便将来能完成10T乃至
20T的磁共振场强设计,但难以保证人体的安全性”,
譬如梯度场强和切换率提升可能影响人体的外周神经
刺激,射频功率提升则会带来患者的灼伤风险等,“换
言之,不断提升的磁共振硬件参数和人体安全之间的
调和,成为了现阶段磁共振发展所遇到的最大的瓶颈。
深度学习掀起磁共振革命
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结合整个影像链来看,即磁共振
都是基于设备采集信号,基于此进行信号处理,并重
建整合出图像,最终作为医生的临床诊断依据。过往,
科学家们都在硬件端的信号采集层面做优化;现在,
他们则逐渐在算法端的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上做出努
力。
GE医疗全球磁共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薛洁就表示,人
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出现,让公司在磁共振发展的方
向选择上,有了新的风向标。而GE医疗最新发布的
AIR™ Recon DL技术便是典型的攻坚成果,它是业内
获得FDA认证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磁共振影像重建
技术,它将深度学习嵌入到磁共振重建原始数据阶段,
将MR信号与噪声分离,实现了磁共振信号的“所见即
为真”,帮助实现病理影像化。
AI、数字化成行业发展风向标,
GE医疗如何解锁智能医疗设备新空间?
最 新 时 讯
M O D E R N - D A Y 7
而目前针对磁共振影像的AI技术,大多集中在两方面:
一个是前期流程智能化,如自动识别解剖部位(磁共
振AI 1.0时代);另一个是图像重建后的智能分析和辅
助诊断,如结构与功能成像的多模态融合(磁共振AI
2.0时代)。
区别于上述技术,据陈忠维介绍,AIR™ Recon DL最
核心的创新是:从原始数据阶段实现了对于MR信号与
噪声信号的有效分离,让磁共振影像进入纯净的元空
间(无噪声或者说趋近于0噪声)。深度学习算法在其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元空间的信号提纯。陈忠
维将其通俗地比喻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自来水中的
杂质同样肉眼不可见,但经过多次PM2.5的过滤和沉
淀,包括蒸馏、高温、高压等多次往复的手段以后,
将自来水中存在的所有的杂质滤除掉,最终形成纯净
水。”
其临床价值在于,扫描参数不再是制约图像质量的主
要因素,提升磁共振扫描速度、分辨率和信噪比,“实
现了无代价的快、不减速的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
MRI设备在医院的周转率和应用范围。据了解,磁共振
检查预约难、排队难,检查一次患者往往要排队5天。
很多医院全天所有磁共振设备满负荷运转,仍然难以
承受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另外,AIR™ Recon DL用提升CNR病灶对比度(病灶
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的方式,让疑难疾病的诊断
获得更多的影像支持,进一步拓宽磁共振扫描的适应
症,譬如小病灶的检出,疑难杂症、罕见病的精准诊
断等,甚至能对标“病理诊断”金标准。
他以垂体微腺瘤患者案例展开说明。“垂体微腺瘤目前
是非常难发现和诊断的疾病,病灶往往体积非常小,
通常在10毫米以下的肿瘤,要找到病灶除了需要非常
高的分辨率和非常好的信噪比,还需要对该垂体微腺
瘤的病例进行定性(属于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
的)——需要进行动态增强的成像。因为,垂体的动
态增强成像的效果是快进快出,而垂体微腺瘤则是一
个延迟强化的过程,这就需要磁共振的动态增强,需
要有非常高的时限分辨率,AIR™ Recon DL就可以达
到分辨率、信噪比、时限分辨率三合一的效果,实现
精准诊断。”
除了在小病灶检出上,AIR™ Recon DL对疑难杂症的
诊断上有独到的价值,典型病例如双胎输血综合征,
这是目前在临床上罕见、且很难诊断的疾病,过往超
声或传统磁共振只能关注到胎儿和母亲胎盘之间的供
血情况,有效信号淹没在周围的噪声中;而有了AIR™
Recon DL技术之后,得益于CNR(病灶对比度)的大
幅度的提升,可以看到两个胎儿心脏之间的关系以及
由供血异常引发的胎儿神经组织上面缺血性的损伤,
帮助医生在疾病发生早期介入治疗,提升胎儿的这种
生存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截至目前,AIR™ Recon DL已深入临床,涉及
神经、乳腺、体腹部、骨肌以及心脏等领域,在众多
国内三甲医院进行临床试用,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
果,目前正在申报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
注册证。另外,全球至少有350万患者接受了AIR™
Recon DL扫描。
AI、数字化成医疗设备发展风向标
其实,GE医疗早已在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算法领域展
开研究。据薛洁介绍,“在2016年人工智能刚刚在影像
行业兴起的时候,就在全球招募数百位物理学家,计
算机科学家、数学家以及医学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研
究项目组”,为各类影像设备赋能,如今已有诸多成果
落地,其中AIR™ Recon DL即是项目组成立之初便着
手研发的项目。
而除了磁共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也成为GE医疗在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超声、介入治疗
器械等医疗设备的发展风向标。
为此,近年来,GE 医疗加快在AI和数字医疗解决方案
的创新布局,即是致力于改善上述现状。截至目前,
GE医疗的AI、数字化产品已覆盖了以分级诊疗为依据
的“三级医院——县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三
大医疗场景。
(来源:36氪)
最 新 时 讯
M O D E R N - D A Y 8
独 家 专 访
EXCLUSIVE
INTERVIEW
M O D E R N - D A Y 9
上海长肯:“一静一动”,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
《今日人工智能》 何娇
(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EO 吴旭艳)
前言:装备制造产业全球分工趋势明显,但高端装备
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仍长期被发达国家所掌控。当下,
我国航天、船舶、电力、石化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发
展快速、规模日益扩张。但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关键工艺和关键产品的制造和检测能力,发展高端装
备制造业,要在现有的传统产业具体系统套件条件的
基础上提高其素质,改变其性能,使其升级为高端产
业。为了解国内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与相关
部门、企业的配合程度,《今日人工智能》采访到了
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CEO吴旭艳。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上海长肯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
程?
答:上海长肯成立于2015年底,总部位于上海临港,
现有员工总数50余人,经营面积数千平米,为海尔集
团、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冠众光学、 长安大学
等客户提供服务,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及生产厂房。
上海长肯以试验设备及服务为主业,结合前沿技术与
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拓展业务边界,努力为客户、
M O D E R N - D A Y 10
为社会创造价值。上海长肯秉持“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思想,悉心打磨试验设备,在2018到2020年期间,成
立子公司上海腾尖检测,组建“临港智能制造检验检测
技术及公共服务中心”,坚持的“多维度、多参数”、“实
际工况模拟分”等理念逐渐获得客户市场认可,逐渐在
业内站稳脚跟,实现营收产值突破千万。
问:上海长肯的业务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有什么特点
和优势?
答:传统的作坊式小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
追求模仿某种单品,靠低价在市场中生存,上海长肯
自主研发的可靠性试验设备和解决方案针对不同领域,
包括但不仅限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国家电网以及生
物医药等行业客户打造不同的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
问:上海长肯主要从事试验设备及检测技术服务,主
要服务于哪些领域?能否举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说明?
答:上海长肯有许多一直在服务的客户,比如从我们
成立至今,海尔集团都跟我们有着紧密的合作,还有
美的、格力这些家用电器类的品牌企业,更主要的还
有像吉林省质检院、江苏省质检院、中国特检院、国
家的应急管理部,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客户案例,更
具有代表性。因为都是属于国家级的第三方机构,从
科研角度也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也好,他们都有着
不可衡量的社会责任在身上,为他们去量身定制各种
各类的产品,也是推进咱们中国高端制造业整体发展
的步调,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
问:在试验设备及检测技术服务上,国外厂商积累沉
淀了多年的经验,在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上更胜一筹,
面对国产化替代中的问题,上海长肯如何解决此类问
题?您认为上海长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答:上海长肯专注于以每一个领域去挖掘实际运行生
命周期中存在的一些动态问题,这是我们最大的核心
竞争力,国外的大品牌厂商都是标准品居多,而长肯
的非标品更胜一筹,这是因为我们专注于研究真实生
产环节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动态环节可能会
发生的问题,所以我们以更多动态化的应用技术去解
决进口产品、进口设备不能够解决的动态问题。所以
其他品牌一般打造的是标准化的流程的检测设备和设
施,但长肯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个性化定制以及动
态的服务。
问:在本次上海疫情中,上海长肯提供了核酸采样消
杀隔离舱,在其背后有哪些故事?其提供了哪些功能
和服务?能解决多少人次的采样需求?
答:其实做这件事可以说是在疫情当中萌生的念头,
就是因为看到了疫情对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的非
常多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想要快速地去恢复正常的
生产生活,就必须要有快速的反应去帮助社会抵制这
场疫情,找出解决方案,我们也是在第一时间发现采
样工作站对于一些现场的医务人员来说极具挑战性,
因为它的暴露风险性极高。
独 家 专 访
M O D E R N - D A Y 11
长肯是擅长做实际场景的模拟在线技术,所以我们把
原来标准的生化实验室快速地转移到了我们的身边,
把它做成了这种移动式的小隔离舱,去满足医护人员
的人身安全,对社会全面环境的安全起到了一个保护
作用。核酸采样消杀隔离舱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在里
面采样的医护人员的正健康的状态,它的循环系统都
是通过几层过滤,空气过滤系统让它始终保持一个健
康良性的动态,之后还有消毒紫外线和臭氧的消毒功
能,也是让隔离舱始终保持一种洁净健康的状态。
问:核酸检测采样屋作为临时过渡性的产品,如何避
免其在后期成为社会负担的问题?
答:那就让它具有更多的社会使命和更长远的社会价
值。
首先我们的采样屋可以在疫情过后,把它打造成一个
社区便民的健康屋,提供常规的日常健康检测的服务。
之后它还可以搭载我们专业的前端采集传感器,来监
控空气质量、温/湿度,包括我们的温室气体,这也是
国家一直在倡导的3060的目标,碳排放指标都可以及
时在线通过我们的采样小屋把数据传回来,这也代表
了它将来的历史使命,可以承载更高更深远的社会价
值。
问: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也是
国家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您认为目前中国
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仍存在哪些问题?
答:这几年我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一直都有受到
不同程度的制约,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半导体芯片也
都是制约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的卡脖子问题。
那么其实对于芯片和半导体这些小的晶体来说,它们
其实存在的还是实际应用场景的模拟在线技术问题,
这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实验设备去解决它的寿命问题、
质量把控问题以及原材料的选材问题,为其提供一系
列的参考依据。
所以真正地想要把中国打造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我
觉得应该从可靠性检测入手,提供更多更科学有效的
数据保障,去改良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成分配比,这
样才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问:未来,上海长肯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是什么?
答: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保驾护航这是我们的最初的目
标,也是我们践行的一个准则,去解决高端装备制造
业包括但不仅限于航空航天以及芯片半导体这些卡脖
子工程。所以我们在为他们做配套设施的时候,一定
会坚持以实际的动态场景在线技术,把原材料的全生
命周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这些新科
技手段去把它贯穿始终。
独 家 专 访
M O D E R N - D A Y 12
行 业 扫 描
INDUSTRY
SCANNING
M O D E R N - D A Y 13
【重点】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展现接近人类的运动
性能,为未来商用人形机器人树立标杆。对标Atlas的
算法、感知和动力系统,我们认为电驱未来完全有望
实现Atlas电液驱动的运动表现,并且其成本优势可驱
动产品打开消费市场。在未来 3~5 年内,随着伺服电
机、精密减速器的迭代,AI 算法及环境感知技术的升
级,人形机器人有望满足消费端市场需求,迎来行业
爆发。目前将会把重点关注落在运动控制系统核心零
部件的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以及环境感知模块的
激光雷达,围绕细分赛道来寻找优质投资标的。
分析波士顿动力 Atlas 高成本来源看人形机器人商业
化可能性
波士顿动力 Atlas 机器人出色的运动性能为未来商用
服务型人形机器人树立标杆。波士顿动力 Atlas 展现
了全球最前沿的人形机器人科研进度,可以跑酷、后
空翻、跳舞、使用工具。其研发目标是“超越人”。
Atlas机器人以复杂的AI算法、多模态视觉感知和高性
能电液驱动系统实现优异运动性能,但百万美金的高
昂成本限制了商业化进程。
特斯拉以电驱替代液驱,旨在实现人形机器人的产品
标准化、低成本和可量产。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用电
驱作为动力系统,优化关节数目降低静坐和快走的功
耗,将 FSD、Dojo芯片、纯视觉系统等自动驾驶技术
迁移至人形机器人,优先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电驱有望替代液驱实现高运控性能,低成本优势驱动
打开消费市场。电液驱动在惯量比、响应速度、力密
度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而伺服电机系统通过电机性
能迭代、精密减速器优化等途径,未来有望在各项指
标上实现突破,且目前国内外厂商及科研院所在各环
节均发力突破。考虑到电驱在成本、维护、体积重量
等方面均优于液驱,未来将是商用人形机器人的不二
选择。
人形机器人将持续迭代,特斯拉Optimus商业前景可
期,我们预计3~5年内可以提升电驱系统至Atlas当前
水平,人形机器人商用有望迎来爆发式成长。人形机
器人运控模块的迭代升级也将打开视觉感知、精密减
速器市场空间,建议重点关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
和激光雷达方向。
离线轨迹优化和在线模型预测控制为Atlas步态算法核
心
人形机器人的步态及平衡控制具有较高技术难度。人
形机器人在移动时只受自身重力和地面作用力两方面
外力,但机器人只能通过控制关节驱动力来控制步态,
带来了研发的极大难度。
环境感知:Atlas通过TOF深度相机(15 帧/秒)生成环
境点云,集合测量数据。使用多平面切割算法在环境
点云中提取表面,并将输出的数据输入到地图系统建
立模型。
TOF(Time of Flight)深度相机,增加了像素 Z 轴的
景深信息,也被称为 3D TOF。给目标发送连续光脉冲,
通过传感器接收物体反射光,计算发射和反射时间差
或相位差,来换算目标距离以及深度信息,再结合传
统相机拍摄,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距离的地形图方式
呈现目标的三维轮廓。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感知视觉技术为自动驾驶纯视觉系
统的迁移,发展相对成熟,具商业化规模成本优势。
特斯拉视觉模块采用处理原始信息的神经网络,即纯
视觉系统。借鉴Google Transformer 模型,搭建
HydraNet 神经网络模型,优化视觉算法。它获取密集
高端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节选)
——对比 Atlas 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可能性,关注精密减速器赛道
行 业 扫 描
M O D E R N - D A Y 14
的视频,数据,将其压缩到 3D 向量空间。实时处理
摄像头传输的图像,转换为向量信息。形成所需要的
全部三维空间信息,包括线条、边缘、路沿、交通指
示、交通灯、位置、方向、深度、速度等。
人形机器人步态算法种类繁多,以波士顿动力的 MP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算法最为先进。模型预
测控制(MPC)最早应用于自动驾驶。Atlas 团队负责
人 Scott Kuindersma表示,Atlas的MPC算法有离线和
线上两部分。
首先根据 Centroidal Dynamics(能够将人形机器人欠
驱动的自由度和关节速度映射成质心速度的模型)通
过 离 线 算 法 进 行 轨 迹 优 化 , 优化出 Library of
Template Behaviors(行为模板库),在线上算法部
分采用高效 MPC 使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来跟踪相应
步态,输出作用力、落脚位置和时间等参数。
轨迹优化离线设计模板是Atlas行为执行的来源。研究
人员更新行为库里的轨迹和功能,捕捉重要发力点。
跳马和后空翻是 Atlas 全身复杂行为优化设计的很好
例证。
MPC 可以实现实时反馈。MPC 可以在线调整行为时
间,通常用于保持平衡、调整触地时间等。对于舞蹈
动作,可以使用该模型来跟踪所需的 BPM(每分钟拍
子数)并与音乐合拍。
特斯拉 Optimus 步态算法中规中矩,与 Atlas 步态算
法结构类似,目前可以保持平衡。特斯拉将捕捉的动
作可视化处理,形成“关键帧”。并对人形机器人的躯干、
手和腿等部位的位置做详细的关键帧分析,将数据映
射回机器人身上,实现轨迹优化。
预计随时间推移特斯拉将搜集更多数据建立更具可用
性的轨迹优化行为库,并通过在线动作调整实现
Optimus 更多灵活行为。
液驱以更高力密度促成 Atlas 优异性能,电驱为未来
商业化趋势选择
采用以液压驱动为主的电液一体化方式提供动力。
Atlas 背着蓄电池和微型液压动力站,通过判断关节承
受的负载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液压或电动制动器,
使得机器人的功率消耗最低。
液压驱动为离散力,电驱动为连续力,两种方式互补
形成期望力,达到最佳驱动效率。Atlas 做后空翻等动
作时,采用液压驱动更加安全,避免过大冲击引发电
机爆炸。
Atlas 采用液压驱动方案,其响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电液伺服阀的频率响应指标。Atlas 采用 MOOG 公
司的航空伺服阀作为主控制阀,频响接近 1000Hz,即
Atlas 可在接近1ms 的时间内对运动指令做出响应。伺
服电机的频率响应功能反映在速度环周期和瞬态响应
曲线这两个指标上,核心指标为伺服电机的频带宽度,
目前日本安川的高性能伺服电机频带宽度可达到 1kHz,
即电机响应时间达 1ms,与液压驱动非常接近。
液压驱动器更大的惯量使得人形机器人运动更加平稳。
液压驱动的惯量比电驱要大,能够承受跑步、跳跃等
运动过程中的瞬时大负载,伺服电机自身惯量较小,
行 业 扫 描
M O D E R N - D A Y 15
受到外部大惯量输入时容易对电机工作造成反作用,
影响工作平稳性。
电驱由于易于维护、低成本、零件规整更加有利于商
业化
以 Bigdog为例拆解液压系统:波士顿动力机器狗采用
水冷二冲程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发动机驱动
液压泵,提供约11.19kW的功率。高压液压油通过过滤
器、歧管、蓄能器和其他管路被输送到腿部执行器。
热交换器用于冷却液压油,散热器用来冷却发动机以
便持续运行,液驱系统还包括检测油压、油温和流量
等传感器。
目前人形机器人电驱方案主要采用伺服电机、伺服驱
动器和编码器共用构成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用于准确
控制输出的机械位移转角、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满
足机器人各部位各种运动方式的需求,且电机驱动的
成本要低得多。
RV 减速器结构复杂,技术壁垒较高,关注国内创新打
破垄断
RV减速器结构复杂,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零件组成,
在传动精度、效率、回差的指标上要求较高。RV减速
器核心难点在于各项工艺的密切配合,包含齿形设计、
齿面热处理、加工精度、成组技术等等,由于结构复
杂和零件众多带来的误差累积会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
中的加速磨损和寿命缩减。
RV减速器传动比大,负荷大,对轴承要求高。摆线轮
支撑轴承位于曲柄轴和摆线轮之间,受限于减速器内
部的空间、润滑、温升等因素,受力时易达到承载极
值,导致磨损和破裂。摆线轮支撑轴承性能和 RV 减
速器的寿命关联紧密。
RV减速器齿形复杂,传统渐开线、摆线齿形修型工艺
要求高,未来有望被双弧线齿形替代。与谐波减速器
柔轮刚轮啮合类似,RV减速器齿轮的齿形几何精度和
修型质量都直接决定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
为了弥补零部件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需要
通过等距修形、移距修形和转角修型这三种方法优化
齿廓,并且要选择合适的修形量,在避免出现传动干
涩、卡死等情况的同时尽量减小啮合齿隙。
相较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对准C端市场,潜在整
机需求量巨大,有望带动RV减速器需求空间。我们认
为国产RV减速器龙头,未来有望受益工业领域“机器换
人”和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实现业务加速成长。
与此同时,多模态视觉感知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主流
方案,激光雷达可提供景深、目标速度等信息,实现
高精度定位。波士顿动力 Atlas 采用头部 RGB 摄像头
和激光雷达为主传感器,并使用ToF 传感器辅助建模;
特斯拉目前采用纯视觉方案,基于成熟的自动驾驶
FSD 视觉感知技术,并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在未来,
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出货量放量增长带
动谐波减速器需求上升,企业基于核心技术、产能等
优势,有望受益行业发展。
(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行 业 扫 描
M O D E R N - D A Y 16
企 业 观 察
ENTERPRISE
OBSERVATION
M O D E R N - D A Y 17
从精密仪器到创新药品,直击全球前沿医疗“竞技场”
【重点】“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10日
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
彰显了进口博览会将打造全球包容、开放合作、互惠
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让世界共享“新时代”中国发
展成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
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而在医疗展区则上演着从精
密仪器到创新药品的故事。
作为第五届进口博览会最早满馆的展区,医疗器械及
医药保健展区今年吸引了超过3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
家企业参展。医疗展区是高精尖技术、高大上产品的
绝对竞技场。大到一台精密仪器,小到一粒创新药品,
甚至是一根导管、一支疫苗、一套方案,都书写着人
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健康。
相约进博会,见证“无望”到“有救”
儿童肿瘤相对罕见,与成人肿瘤相比,其发病率相对
较低,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相对较少。我国仍面临
着儿童肿瘤药匮乏的窘境,不少患儿在等药的过程中
不幸离世。此次进博会,拜耳引入肿瘤精准治疗药物
维泰凯,这是全球首个不限瘤种NTRK基因融合精准靶
向药,也是目前唯一含婴幼儿适应症的NTRK基因融合
精准靶向药。充分考虑儿童用药特点,拜耳特别设计
了维泰凯口服液,帮助孩子更方便地使用。
阿斯利康是连续五年参展的进博会“老朋友”。今年阿斯
利康展台再添4个“进博首展”全球创新药。其中,在罕
见病领域首次展出在华首款罕见病创新药舒立瑞。这
是全球首个获批的C5补体抑制剂,在我国已获批用于
治疗成人和儿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非典型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处方药物。该药物为填补国内
该领域的空白迈进了关键一步。同时,阿斯利康与青
岛政府在以罕见病为主题的青岛区域总部及创新生态
圈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罕
见病创新药引入及诊疗服务方面的合作。
相约进博会,见证“展品”到“商品”
企 业 观 察
M O D E R N - D A Y 18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器”,当大脑出现bug,人的活动都
将受到影响。在今年的进博会上,美敦力展示了全球
首个具有感知技术的脑起搏器Percept PC。可以用于
治疗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和特发性震颤等神
经系统疾病,同时在顽固性强迫症、难治性抑郁、成
瘾和厌食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探索上前景广阔。虽
然这不是Percept PC第一次在进博会亮相,但值得一
提的是,Percept PC今年已经在华获批,成为国人可
及的技术。
5年来,进博会见证了太多“展品”到“商品”,也不断激
励着参展商更踊跃地引入突破性产品和技术。
今年,罗氏诊断展示了多款创新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罗氏诊断中国数字化创新整合方案”。今年年初罗氏诊
断推出了甲状腺血清检测辅助软件,这是国内首个针
对甲状腺血清检测结果进行深度剖析和辅助解读的数
字化工具,不仅可以提升了实验室工作效率,也促进
了检验和临床的高效沟通。同样已经上市的CENTRAL
POC数字化解决方案是一个全院级别的血糖、血气、
心肌标志物床旁诊断的集中管理系统,实现对全院设
备的“监,管,控”全程管理。进博会期间,罗氏诊断还
宣布了与菲鹏生物的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和优化基
于本土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约进博会,从“小”到“大”看前沿进步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有不少“大家伙”。珀金埃尔默一连
推出三款亚洲首发新品,其中包括可以为抗体药物开
发提速的explore细胞株开发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加
速简化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研发及制造流程的Cellaca
PLX图像式细胞分析仪;还有为新一代测序“保驾护航”
的自动化建库系统BioQule NGS。这些仪器和系统虽
然不直接和病人打交道,却是上游科研人员的重要帮
手。它们的出现,为生物医药研发、细胞和基因治疗
及基因测序领域的前沿探索打开了一扇窗。
医疗展区不是进博会的“网红打卡地”,一些展品甚至有
些“小众”,在这里,你还能看到专门为动物们准备的药
品。今年,勃林格殷格翰带来动保行业首个获批引进
中国市场的马胃溃疡专用药物。展会期间,勃林格殷
格翰还上海马术队宣布开展马匹健康方案的合作。另
外,国内首款猪呼吸道疾病数字化智能监测工具
SoundTalks(咳嗽管家)也于今年正式商业化上市。
这是一项用于检测猪呼吸道疾病早期症状的声音技术,
能在猪养殖场发生健康风险时帮助饲养员和兽医更快
地进行干预。
追求健康是永恒主题。今年是全球15大药企巨头首次
齐聚进博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集体亮相参展。
在进博会平台,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参展商”变“投资商”,
看到跨国巨头坚定扎根中国的信心……进博会朋友圈还
在不断壮大!
(来源:览潮网)
企 业 观 察
M O D E R N - D A Y 19
科 技 前 沿
SCIENCE
TECHNOLOGY
M O D E R N - D A Y 20
【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
发展,需要构建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从制
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
业集群塑造经济韧性,推动构建更有活力和竞争力的
产业生态,已经走在了前列。
智能装备是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家具建材等
制造业的基础,是带动整体工业技术整体水平提升的
关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合力创建跨
越广东省四个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
业集群集中优势力量,以协同之势推动智能装备产业
集群迈向世界级。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广东省机械工业
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吴智恒认为,广深佛莞在装备产业
发展上各具特色,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布局,构
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优化完善产业结构”为着
力点,广深佛莞四地装备产业整合形成合力,实现产
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推动整个装备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将助力广东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撑广东制造
业当家。
梯度培育:凸显集群规模效应
8000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支撑起广东14万亿元工业
生产体系,犹如“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维持着全球生态环
境平稳。在智能装备产业“雨林”中,广深佛莞四市梯度
培育、错位发展,充分激发集群规模效应。
产业规模上,广深佛莞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
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其智能装备产业
集群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
激光与增材制造等,基础核心产业作用突出。
产业链条上,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布局有序,高效
协作,已形成集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及成套装
备、下游应用集成于一体,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支撑、
以自主品牌为特色的产业链。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
式。”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研究员认为,
必须基于本地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质土壤,
围绕先进制造领域,最终形成“产业+科技+金融+人才”
高水平循环的集群发展生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广深佛莞四市在差异化、
特色化发展之路上,携手奔赴共同的“目标”。
——在广州,智能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成为布局核
心。以广州开发区为轴心,以增城区、南沙区、番禺
区、白云区和中心城区为依托,广州培育起产业链完
整、企业构成合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
逐步形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深圳,无人机和激光加工装备产业欣欣向荣。
作为国内重要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深圳的
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和有效专利量国内领先,初步形
成覆盖材料、器件、软件、设备和应用服务全链条的
产业生态体系,部分细分领域跻身国内一流。
——在佛山,轻工和金属加工装备厚积薄发。佛山重
点围绕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化技术应用方向进行智能装
备产业布局,主要覆盖陶瓷、家电、机械装备及金属
材料加工、打磨等行业领域的搬运、焊接、码垛、打
磨、喷涂等工种。
——在东莞,电子制造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
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激活产业生态
科 技 前 沿
M O D E R N - D A Y 21
围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
具、化工、包装印刷等支柱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
重点打造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商的机器人产业链
条。
创新驱动:激活集群引领效应
装备制造是工业体系的“基石”,智能装备创新的小步,
能够撬动工业体系发展的大步。
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装备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2年4月,全国首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
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在佛山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璇玑”
系统开始大规模生产。7月,“璇玑”系统首次远销非洲
乌干达,大大加速该国油田开发进程。佛山市南海中
南机械有限公司旗下合资公司负责精密零部件加工,
确保了“璇玑”系统的量产,新技术打破由美国油田公司
垄断、只租不卖的钻井技术,每年为中国石油企业节
省了巨额成本。中南机械副总经理胡建武感慨:“当年
为了研发‘璇玑’系统零部件,第一年就做出了1800多种
零部件样品,最终实现标准化制造,才达成了产业化
的基础。“
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里,传统燃油车生产装备研发技术,正在向新兴
产业辐射、带动。董事长孙志强用“创新”“奋斗”“再出
发”三个关键词概括疫情三年的突围。孙志强看好新能
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机遇,果断向新产业开展
产品技术创新,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务
订单大涨,超过营业收入的50%。孙志强又继续开展
发展模式创新,向机械重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
新领域再出发,目前已经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开展
起了业务合作。
除了技术攻关,在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中,
处处是丰富的创新实践,推动装备制造加速迈向数字
化、智能化。
广东省机器人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东莞拓斯达集团一
方面为大客户设立广东省3C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企
业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自动化需求开发
了“驼驮科技发布”“驼驮维保”“集成侠”等线上平台,万
家集成商、10万工程师在线服务中小企业,遇到问题
“3分钟内”就能找到师傅处置,上万家中小企业因此解
决了保修期外的维修难题。“市场需求就是客户未被解
决的问题。”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说,“客户的问题就是
机会,将转化为拓斯达产品的布局。”
“装备的数字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
融合最主要的战场,也是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中国
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
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道。如今,32家工信
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127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7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4503家高新技
术企业……一个个市场主体持续创新、韧性渐显,推动
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向全球智能装备重大
技术创新成果策源地迈进。
链式协同:发挥集群联动效应
新发展格局下,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如何充分释放
集群效应,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广深佛莞四地政府紧密联动、市场开放共享、企业高
效协作,初步建立“政府+市场+促进机构”的集群共治
共建机制。两年来,上下游紧密联动、供需端畅通对
接、全产业梯次发展的“链式协同”,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个小小的机器人,折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背后的链式协同。随着全球知名机器人“巨头”相继落子、
本土机器人企业蓬勃发展、公共技术平台与服务支撑
科 技 前 沿
M O D E R N - D A Y 22
日益完善,广东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2021年全省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市场的33.9%、产量连
续两年全国第一。
从供给端看,广深佛莞有着完整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
产业链,涵盖上游数控机床及关键基础零部件、中游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专用设备、下游细分领域系统集成
及检验检测与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效应明显;从需求
端看,粤港澳大湾区有国内领先的汽车、3C家电、消
费电子、家居等应用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又为产业
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从一城内部看,链式协同优势也为产业高
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广州的四个优势,为智能装备产业形成链式协同打下
了良好基础。“一是产业体系完整、市场化程度高,二
是产业布局相对集聚,三是成长型企业多、部分具有
国际先进水平,四是产业支撑能力强、科技资源丰
富。”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屈贤明认为,新一代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主要战场是产品特
别是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这也是智能制造的主攻
方向。
该负责人透露,以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例,广州
正扩大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朋友圈”,构建集智能装
备、关键软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信息网络基
础设施、智能制造人才、金融服务、智能制造试点示
范等多领域集合的产业生态。同时培育若干智能化公
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
未来,围绕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培育目标,广
东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大力推动广深佛莞四地装备
产业形成合力,并进行延伸、孵化和提升,激活装备
产业生态,打造形成更多的装备制造领域的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企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科 技 前 沿
M O D E R N - D A Y 23
资 本 追 踪
INVESTMENT
COMPANY
TRACKING
M O D E R N - D A Y 24
【重点】近日,安徽国科仪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
国科仪器)近日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毅达资本投资。
国科仪器是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衍射仪、纳米结构分析
仪等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创新
型企业。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多款X射线检测分析类仪器
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向客户提供全集成、高附加值全
方位解决方案,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了
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在材料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领域
应用非常广泛,在晶体结构分析、非晶态结构分析、
物相定性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结晶度分析等科研方
向均有成熟的应用和丰硕的研发成果。
该设备已经成为各大科研院所、大学及工业企业在研
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生物医药、化
工、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研发及在线检
测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
长。
国科仪器创始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X射线相关领域产品
研发和推广的团队之一,多年来持续专注于国际材料
检测分析设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且熟悉国外一线
企业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布局,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国内
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2022
年9月,公司研制的“小角X射线散射仪”入选安徽省首
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第二批)评定名单。
国科仪器创始人王富康表示,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作
为重要的科研设备,国内市场规模可观,市场需求处
于快速增长过程中。目前国内高端X射线分析设备仍以
进口为主,国科仪器成功打破了进口依赖,成为国内
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备“第一人”。未来,公司将继续
扩充团队,加大研发,争取进入更多应用领域,为高
端仪器的国产化做出更大贡献。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张俊涛表示,高端科研仪器是国内
短板,很多顶尖科研仪器对国内处于禁售状态。国科
仪器在高压XRD、小角散射仪等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
备领域,已经顺利实现设备定型与销售,先后获得国
家级科研单位及上市公司的重复订单,并以其良好的
性能指标、灵活的定制化能力及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了
客户的高度认可。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在资本助推和
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科仪器能够继续在上游核心零
部件及工业领域取得更大进步,争取走到X射线结构分
析仪器领域的最前端
(来源:投资界)
国科仪器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聚焦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研发
资 本 追 踪
M O D E R N - D A Y 25
资 料 中 心
RESOURCE
CENTRE
M O D E R N - D A Y 26
高端精密仪器行业数据库
《今日人工智能》 杨雅倩
企业 拳头产品
1 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KTH992-10-1D恒温恒湿试验箱
2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线体
3 成都智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高端型自动影像测量仪
4 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称重系统
5 昆山高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显微镜专用CCD单相机 GP-331V、GP-560H、GP-640S
6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SupNIR-1200 系列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7 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PLC、HMI、电机等)
8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 数字系统及服务
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
业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全年累计营业收入7242.60 亿元;全年利
润总额已达700.40亿元。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已经是最大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不
仅如此,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始终处于递增发展的状态。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仪器仪表
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达4829家,同比增长8.64%。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那么,抓住现有的发展机遇,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仪器仪表行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我国相关产业发展
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不断突破原有的瓶颈,实现了多项领域从无到有的进步。那么仪器仪表行业是否会在
未来有新的突破,我们将拭目以待。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27
长肯
LOGO:
公司全称: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5年01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环湖西二路888
号
公司介绍:上海长肯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与欧洲先进技
术代表意大利CBL研发中心进行品牌战略合作,在中国
打造国际一线品牌,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定制化各
应量领域的可靠性实际工况模拟测试设备,失效分析
仪器,高加谏寿命老化试验设备,全生命周期疲劳曲
线试验装置等高精密仪器设备。
失效分析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现象,找
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活动。在提高产品
质量,技术开发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
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其方法分为有损分析、无损
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等。
推荐产品:
CKTH992-10-1D恒温恒湿试验箱
产品说明
适用于电子、电器、电池、塑胶、纸品、车辆、金属、
化学、建材、研究所检验检疫、大学等单位。
试验箱作用是提供高低温湿度恒定、高低温湿度交变
等试验环境;含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加湿/水路系统、
风道系统、控制系统、系统保护装置等。
温度范围:-70°℃~180°℃;
温度波动度:+0.5℃;
温度显示分辨率:0.1℃;
温度均匀度:+2.0℃;
温度偏差:士2°℃;
湿度范围:10%RH~98%RH;
湿度波动度:士3%RH;
湿度偏差:士5%RH;
升温速率:符合IEC 60068-3-5标准:无负载,升温速率
3.5 K/min降温速率2.4 K/min;
校准证书:出厂自带温度及温湿度校验证书;
工 作 室 尺 寸 (mm): 不小于 990 升 , 容 积
≥950x1100x950(根据实际试样要求定制);
设备外围尺寸:(mm)≤2000*1500*2200(根据实际需要
定制)。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28
智信
LOGO:
公司全称: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2年03月
总部属地:深圳市
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新石社区丽荣路1号
昌毅工业厂区2号一层
公司介绍: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年3月,以机器视觉及工业软件开发为核心实现智
能化生产,提供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线体的智能制造解
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线体及
夹治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
务,并为客户实现生产智能化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解决方案。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在深圳和苏州分别设有研发中
心和生产基地,拥有专业的研发、制造和客户服务团
队,具备强大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与国内外知名
的品牌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推荐产品:
自动化线体
自动化线体针对工艺制程复杂、更新换代快速的行业
需求,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柔性化的设计理念,可
自由调整单元模块,快速满足产品工艺和产能调整的
要求。整线布局灵活,各类工艺单元快速切换,满足
生产快速换线需求。
精密检测
IPI通过精心设计的精密检测技术方案,配置视觉/光学
设备、摄像头和软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检测,包括
缺陷检查、公差监测和部件测量。如色差光泽度检测:
场景:用于测量产品的外观色差与光泽度
优势:色差、光泽非接触测量;监控环境条件,防止
测量偏差;数据采用远程加密,分级管理;快换设计,
兼容不同产品。
精密组装
IPI为客户提供多种精密装配技术方案,从自动上料开
始,分类分拣、自动装配及装配效果检测等环节,大
幅提升装配环节的精确度和高效率。
夹治具
夹治具直接与产品制造工艺相匹配,也是设备或线体
中的组成部分。公司从制程工艺要求,结合设备、线
体的设计定制化开发设计各类制程夹治具,满足各类
功能要求。公司从检测、组装、线体设计中全面参与
各类专用夹治具开发,形成产品制程品质和效率提升
的关键点之一。通过系列的设计总结,形成夹治具设
计规范标准库,从材料、结构设计、机加工工艺、表
面处理、批量装配调试等方面明确精密规范要求。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29
智泰
LOGO:
公司全称:成都智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1年06月
总部属地:成都市
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技园武青南路51号
公司介绍:成都智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专注于精密测
量仪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专业从事智能视
觉自动化检测解决方案的贸易型企业。公司成立于
2011年,位于天府之国成都,现有行业精英十余人,
办公仓储面积200余平米。
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光学影像测量仪,精密轮廓形状
测量仪,精密机器人定位系统,精密智能视觉尺寸检
测仪器,精密表面缺陷智能检测设备,工业工程特种
机器人。
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方案,率先进入智能
视觉自动化检测领域,推广以精密智能视觉自动化检
测为基础的机器人自动化应用,公司不断整合上下游
的资源,拥有巨大的全产业链优势。客户群体覆盖了
我国精密制造业的多数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军工、
汽车、新能源、光伏、食品,精密电子、精密机械、
模具、PCB、LCD、五金、塑胶、医疗、教育、计量及
科研院所等行业。
公司创新的产品能满足生产与制造行业客户的要求,
训练有素的工程师能及时提供多种技术服务,如解决
应用问题,提供技术销售支持。公司以追求智能,精
度,品质为目标,致力于帮助客户成为他们各自所在
行业的优胜者。
推荐产品:
高端型自动影像测量仪
产品特点
整机底座、立柱、X/Y平台均采用天然大理石制作,永
不变形,精度高,稳定性强;
全新流线型的造型设计,外观整洁、直观、大方;
采用全闭环伺服控制技术,运行平稳,噪音低,运行
速度快;
底光和表面光采用可调试LED冷光源,可实现对各种复
杂表面工件进行精确量测,避免了一般热光源带来的
热胀冷缩的弊病,避免工件二次变形,3环8区光源成
像效果更佳;
采用美国TEO高清彩色CCD,成像效果非常佳;
采用高清定格变倍镜头,变倍率无需校正,光学放大
0.7-4.5倍影像放大30X-200X;
Z轴采用平行导轨结构加配重块设计,减轻了其重量,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并减少了其自身变形,提高了Z轴的
定位精度及稳定性;
可选配日本KEYENCE激光系统和英国RENISHAW探测
系统,结合软件可进行大量程、高精度3D测量;
全球独创的Z轴“零段差技术”,保证了不同焦距的平面
精度不受影响;
测量软件:采用本公司自行研发的功能强大的3D测量
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各种工件进行精确量测,为
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测量解决方案;
程序自动测量、自动对焦、自动寻边、自动程控灯光,
减少人工干预。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0
上海三发
LOGO:
公司全称: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3年06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浦东新区牡丹路60号D1811室
公司介绍: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恒温
实验设备、环境实验设备、血液保存设备为主的专业
制造企业。
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先进国外的恒温、
制冷的先进技术,使公司产品规格齐全,质量和性能
趋于全国较高水平。目前已具有八大系列,二百六十
多种规格型号的仪器产品。
公司产品广泛适用于生命科学、医疗、院校、电子、
化工、农业、冶金、生物、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领
域。公司已通过ISO9001和13485质量体系认证、CE认
证,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欧美等三十多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在十多个省建立了办事处和
维修中心,为用户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本公司以“诚信为本、服务永恒”的企业理念,以科技为
先导,与世界同步,以高的性价比与用户双赢,诚与
各界朋友合作,共创事业辉煌。
推荐产品:
恒温恒湿称重系统
产品概述
低浓度恒温恒湿系统是为满足环保部新国标HJ836-
2017《固定污染源低浓度的测量法》中关于采样后称
量条件的要求,在恒温恒湿环境内放置高精度天平,
将要称量的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体内平衡24小时后再
进行称量。本产品解决了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
对样品称重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称量样品结果的准确
性,该产品也用于其它对称量环境要求较高的样品称
量。适用于中小型环境监测站,气象监测站,科研和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主要特点
温湿度控制精度高,满足国标HJ836-2017和HJ656
2013 要 求 , 温 度 波 动 度 土 0.5℃ , 湿度波动度土
2.0%RH,采用进口湿度传感器。
人机界面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美观耐用,真实显示温湿
度数值并可通过温湿度曲线分别查看温湿度波动,通
过表格记录查看温湿度历史数据。
恒温恒湿箱体采用合理循环风系统,风力柔和,风向
合理, 既保证箱体内温湿度均匀,又不因风力太强而
干扰天平的称重,温度均匀性±1℃,湿度均匀性土
5%RH。
压缩机组采用独立减震系统,有效避免压缩机振动对
称重天平的影响。
压缩机采用间歇制冷或连续式方式。
加温、降温系统完全独立。
箱体上有二个操作入口,并用乳胶长手套进行隔离,避
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对恒温恒湿条件的影响。
整体设备超温过载、漏电保护、压缩机超压保护、低
压保护。
如遇漏电等突发情况,声光报警,报警后自动停机等保
护。
系统设置了恒温、恒湿、四级防震和除静电功能,整
个系统就是一个标准天平室 ,称重过程完全符合HJ656-
2013规范,保证了称重的准确性。
选配高精度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彩色触摸屏,有中文
操作系统,双量程全自动校准。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1
高品
LOGO:
公司全称:昆山高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1年07月
总部属地:苏州市
注册资本:50万美元
公司地址: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双联国际商务中心2、
3、4号楼38室
公司介绍:昆山高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精密
光学仪器,光机电一体化,集产品技术经营、开发研
制与规模制造于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
机、光、电设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队伍,尤其在光学
显微镜设计、镜头设计、测量、机电控制、精密机械、
机械加工和制造、金属与塑料模具等方面具有丰富的
经验。公司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技术为先导,
以专业型企业的态度,长期以来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
的光机电配套产品。
公司的主营业务有高分辨率镜头,机械视觉镜头,数
码视频显微镜,测量显微镜以及配套的配件、光学放
大镜、台式放大镜、测量放大镜等,国内市场遍布全
国,以及海外市场遍布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
目前具备机械加工中心,车削中心、数控车床、数控
铣床等设备,完善配备装配,质检部门,成品均由质
检部门进行逐台检查,以保证交到客户手中的产品为
合格产品。特殊项目,会委派质控人员到相应工厂对
产品进行现场检验。
昆山高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拥有专门的团队为用户提
供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立求高效快速的为用户解决
售后服务问题。高品精密仪器将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
技术、最好的产品、最低的运营成本和最全面的服务。
推荐产品:
显微镜专用CCD单相机 GP-331V、GP-560H、GP640S
结构:单目
测距功能:无测距功能
镜身材质:金属
可否外接显示器:可外接显示器
镜身结构:非一体式镜身
防水功能:不防水
是否有平场功能:无平场功能
调焦方式:中央调焦
用途:科研教学
能否连接单反:不可连接单反
适用对象:业余进阶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2
聚光
LOGO:
公司全称: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2年01月
总部属地:杭州市
注册资本:45,251.74万元人民币
公司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760号
公司介绍: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码:300203)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
一家以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平台型
企业。
聚光科技用感知分析技术与数字化管理持续守护地球
环境与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
公司业务涵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生
命科学等领域,为环境、水利水务、应急安全、冶金、
石化、化工、水泥、半导体、材料、能源、地矿、食
药、疾控、生命科学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分析仪器、
试剂耗材、信息化软件、运维服务、检测服务、咨询
服务等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秉承“科技基因、研发基石、产业深耕”的经营理念,致
力于打造成为“高端仪器装备民族品牌领军企业”。
坚持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
构筑多领域技术平台及创新应用,同步数字化、智能
化时代发展趋势。
未来,聚光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匠心精神双轮驱动,
始终与时代共呼吸,以自主可控的高端仪器装备产品、
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共夯科学仪器强国之基,拥抱
科学仪器新未来!
推荐产品:
SupNIR-1200 系列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产品概述
SupNIR-1200 系列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是针对现场实
时检测应用而设计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波长范围
覆盖1000nm-1800nm。
产品特点
SupNIR-1200 系列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仪器是基于漫
反射的检测方式,采用了下照式的结构设计,仪器整
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内置大容量充电电池,可长时
间续航。仪器通过蓝牙连接 Android设备,由 APP 控
制,通过网络云端数据库的调用,可实现固体颗粒、
粉末、片状等样品中一些物理和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
检测。
应用领域
粮食收储、粮食加工
EXPEC 1370 台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NIR)
产品概述
EXPEC 1370分析仪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该分
析仪具有检测精准快速、多成分指标同步检测、操作
简便等优势,特别适合用于粮油加工,饲料工业等行
业的化验室精准快速检测原料、加工过程及成品品质。
产品特点
适合多种类型的样品分析,如颗粒、片状、粉末、糊
状样品等;可定制特殊样品盘,支持特殊样品检测,
如化肥、沥青装样方便简单颗粒样品压平,粉末样品
刮平;样品盘清理简单,且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采
用样品盘旋转检测方式,提高不均匀样品的代表性及
测量的准确度;分析速度快,10秒钟内同步检测多成
分指标,如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
等;采用先进的光栅技术和铟镓砷检测器,仪器具有
卓越的信噪比。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3
基恩士
LOGO:
公司全称: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01年09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 10,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隆路1号
1206室
公司介绍: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支撑全球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竭诚为客户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通过创新性先进产品,探索未知世界。在2001年9月设
立了第一个销售网点。现在在上海(总部)、北京、
天津、大连、青岛、深圳、香港等国内主要城市均设
立了办事处。基恩士不仅致力于满足许多制造与研究
行业客户现在的需求,同时致力于预见市场的未来发
展,为客户提供更加长远的改善方案。除了提供优秀
的产品外,我们还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业界知识及更
专业的技术方案,助力客户取得更高的成就。基恩士
为世界范围内约110个国家或地区的30余万家客户提供
服务。
推荐产品:
控制系统(PLC、HMI、电机等)
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视觉系统
即使复杂检测也可稳定、高速处理的视觉系统。包括:
追求处理速度的高功能控制器;可实现丰富的处理能
力和简易操作的标准型控制器;以及可实现其他各种
检测的照明、镜头、相机等。
品牌优势:
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开发来创造更好的产品
基恩士产品的设计理念是为客户的制造与研发创造附
加价值。基恩士的产品按照通用目的进行工程设计,
因此可以适用在各个行业或领域。基恩士为既存和潜
在的应用需要提供更具附加价值的产品。
1974年公司成立至今,基恩士积累了众多现场测试及
解决问题的经验,使基恩士更加了解基恩士所服务的
行业,为客户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多方位的技术支持
基恩士使用丰富的现场制造与自动化知识为客户提供
免费试用设备、在手机和现场快速技术支持、全面的
产品培训和售后等支持。这包括从选型到在线运转
(在采用产品之后提供现场操作指导与注意事项)的
全面支持。
全球网络
自1974年在日本创立以来,基恩士欣欣向荣、快速扩
张,很快便在全球组成了高效的分公司网络,在46个
国家和地区设有 230 个办事处。从“财富500强”制造商
到小供应商,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委托基恩士来提供能
够改善其自动化制造质量与效率的解决方案。
基恩士能够通过遍布世界的“直销”网络,提供许多帮助。
同时,基恩士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世界各地为
客户工厂带去更多信息,提供新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提供富创新精神的解决方案,基恩士为制造商提
供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所需的工具。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4
日立
LOGO:
公司全称:日立(中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4年10月
总部属地:北京市
注册资本: 22638万美元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5号北京发展大厦
18层
公司介绍:日立于20世纪60年代来到中国,1979年率
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驻京日本制造企业。
此后多年来,在各界同仁的帮助下,日立以融入了尖
端技术的高质量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了中国市场的信
赖。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日立在华地区总部,始终
秉承 “通过优秀的自主技术及产品开发贡献于社会”的
企业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创新事业活动、加强研究开
发力量、发展节能环保事业、推动人才培养,同时开
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
献。
推荐产品:
数字系统及服务
面向金融、政府机关、地方自治团体、通信等提供IT
服务,帮助客户开展数字化转型(DX)。
产业互联系统解决方案
涵盖工业装备、水处理、系统及解决方案、产品及解
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制的IoT数字工厂解决方
案,可以实现工厂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搭建设备与系
统间的交互通路,消除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信息孤岛。
机器人技术
物联网加速各行业的协同,创造出新的价值。但仅依
靠网络空间的数据处理还不足以发掘其最大潜能。因
此,在现实世界提供高级服务的领域中,能够在实体
空间进行物理运动,并与外界交互的“机器人技术”,体
现出了重要的存在价值。日立凭借在OT(控制技术)
上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各行各业提供种类繁多的机
器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与物联网平台的融合。同时,
通过在社会基础设施中的实际应用,积极改善人们的
生活。事业开展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研发,而是始终
将贡献社会作为目标。
大数据分析
在生产制造的优化及生产计划的订立中,发挥重要作
用的熟练技术人员的经验知识,由于集中掌握在特定
人员手中,通常使业务自动化成为难题。
而通过日立的大数据分析,可将熟练从业人员的经验
技术数字化。比如在某一制造企业,根据熟练从业者
制定的生产计划,86%可由数字化完成。从而不断地
推进业务自动化进程。为了使生产率达到最高,机器
设备通常呈高负荷运转状态,因此故障停运的时间也
需要最大限度压缩。日立大数据分析使之成为可能。
通过收集分析机器设备的大量运转数据,检测故障征
兆,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防保养,实现机器设备的最
高效运转。
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背景需求:中国逐渐的老龄化趋势,以及新一代的年
轻人不再愿意从事简单重复劳动,导致制造业的用工
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伴随产品迭代更
新加速,对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国
内消费需求旺盛,对产品要求,物流要求,售后服务
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ERP软件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无法全面满足制造业的需求,需要ERP与其他专业软件
互相集成统合,发挥 1+1>2 的叠加效应。
资 料 中 心
M O D E R N - D A Y 35
园 区 动 态
INDUSTRY PARK
DYNAMICS
M O D E R N - D A Y 36
【重点】从只有几个人发展到如今有近500名本地员工,
从国内市场规模为零到如今在国内年销售额几十亿
元……自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伴随着中国市
场全面蓬勃发展,恩艾仪器持续壮大。尤其在2007年
搬到浦东后,得益于浦东引领性的政策环境及良好的
科技创新生态,恩艾仪器更是有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一些产业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跟随全球的步伐,
有些领域甚至是领先全球或者是与全球走不一样的路
线,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
新,做到在中国为中国,成为浦东科技创新发展的一
份子,与浦东和国内的合作伙伴共成长。” 恩艾仪器大
中华区总经理乔巍说。
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National Instruments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
NI)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专注于测试测量领域的科
技公司,也是首个在全球提出开放软件平台和模块化
仪器的自动化测试与测量厂商。其产品和服务方案被
广泛应用于电子和工业领域,其中以半导体、汽车、
航空航天、生命科学、能源以及科研院校最为常见;
射频无线电等电磁测试领域还覆盖到新兴的车联网等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领域。
如今,NI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提供
近1000款软硬件产品。早在1998年,NI就正式进入中
国大陆市场。现如今,上海恩艾仪器有限公司(NI大
中华区总部)已成为NI最大的海外分支机构之一,发
展了150多家本地合作伙伴,拥有近500名本地员工,
其中超过50%的员工为技术类或研发型人才。
回顾NI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乔巍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像当时的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以研发
中心的形式进入中国,在NI全球的框架下分工协作进
行研发;在第二阶段,上海恩艾仪器从一个简单的研
发分支逐渐向围绕整个中国市场的运营发展;在目前
处于的第三个阶段,上海恩艾仪器逐步全面行使总部
功能,并开始了向“在中国为中国”的转变,以更好地融
入中国的产业生态,更好地服务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
业发展目标。
乔巍说,NI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的软件互联平台,超
过22%的营收投入研发。“我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合作生
态能让NI的技术更贴近本地化需求,与我们本地伙伴
形成协同之势、共同发展。”
浦东创新土壤提供更大空间
2007年,上海恩艾仪器从浦西搬到浦东张江。乔巍表
示,这是基于NI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被浦东浓厚的
科技创新氛围和具有引领性的政策所吸引。
“浦东的科技创新氛围很浓厚,很多科技公司都把浦东
作为新的发展原点;另外,浦东的政策本身也有很多
创新,比较灵活,配套政策也很友好,在人才落户、
人才公寓以及对于外籍人士的引入等方面,都很友好
高效。”乔巍说,这样的环境无疑可以帮助公司在将来
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NI在中国的20多年中,有两个时期获得了比较大的跨
越发展,第一个时期是得益于2004年到2008年整个行
业的井喷式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从2018年至今。乔巍
认为,在这一时期公司的快速发展中,浦东乃至整个
中国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加速发展是一大助力。
“这几年,国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加速发展非常明显,
比如浦东的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
助力中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恩艾仪器在浦东发展
园 区 动 态
M O D E R N - D A Y 37
园 区 动 态
业等,这些产业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这意味着在
浦东我们可以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而市场和客户的
不断发展壮大,自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乔巍
说,与此同时,公司自身也快速反应,在内部做出新
的运营模式变革,不再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是转向以
客户为中心,抓住机遇,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积极参与中国创新发展
2019年底,上海恩艾仪器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跨国公司
总部。乔巍认为,被认定为跨国公司总部后,公司的
规范运营进一步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与政府和业内
交流也更多,帮助公司更好地做出决策,融入本土发
展。
而为了更加匹配总部职能,上海恩艾仪器目前正在推
进更名升级成恩艾中国。乔巍说,在更名过程得到了
浦东有关部门的很多支持,感受到了浦东的高效。“我
们在更名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名称相关的问题,新区相
关部门及时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使更名得以顺利推
进,现在审批已经基本完成,比我们计划的时间节点
快了很多。”
对于浦东的创新生态,NI也在更深融入。去年,NI正
式成立NI中国创新发展中心,计划通过专门的团队和
资源,助力中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也由此开启了
NI“在中国,为中国”的新阶段。
“NI中国创新发展中心的目标就是要赋能生态,和生态
一起创新。”乔巍解释,这是NI中国一个完全新的组成
部分,而不是简单的由原有部门升级而来,这包括了
组织创新、开放式的生态创新和针对本地市场的技术
创新,是一个更综合更立体的创新中心。他说,这是
近几年NI在全球单个区域市场最大的一笔投资。
NI中国创新中心成立后,加入了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
中心(GOI)计划,与更多的企业一起互相激发新的
想法,带动更多的本土技术创新发展。乔巍认为,现
在创新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加入浦东大企业开放中心
计划,一方面可以帮助NI自身更好推动研发创新,另
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行业共同发展。
现在,NI在中国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即紧跟国内的
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步伐,在实现自身商业化成功的
同时,参与并服务其中。“我们的产品在行业内还是有
非常大的差异化优势的,这个优势如果再能够和产业
政策匹配,最后一定能发挥更大价值。”乔巍说。
(来源:百度、浦东发布)
M O D E R N - D A Y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