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习作与课后小练笔指导
6年级
作文课
下
册
思维导图 理思路
三步方法 学技能
升格作文 改出彩
6年级单元习作与课后小练笔指导我爱
作
文
课下册
思脉图书读写研究中心 编
思脉图书读写研究中心
编
视 频
讲 解
赠 学生作文本、教师课件
单元习作与课后小练笔指导
6年级
作文课
下
册
思维导图 理思路
三步方法 学技能
升格作文 改出彩
6年级单元习作与课后小练笔指导我爱
作
文
课下册
思脉图书读写研究中心 编
思脉图书读写研究中心
编
视 频
讲 解
赠 学生作文本、教师课件
立体家教式作文书
每单元一节视频课,满足在家自学需求。从写什么、怎么写、怎
么写出彩细致辅导,一步步教你写出好作文。
习作前,引领你再次审题、理思路、列大纲,让作文一气呵成。
大作文格,落笔舒适。点评、修订栏,师生互动,改出好作文!
审题组材:学会审题,明确习作重点及误区。思维导图助你理清思
路,多样示例给你选材灵感。
方法引路:详解单元习作技巧,并结合佳作选段或课文片段进行分
析,快速理解运用。学习如何列大纲,做到胸有成竹。
升格作文:“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从语言、结构、描写方法等
方面评改,让你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佳作品读:若干获奖佳作鉴赏,通过阅读获得启发,领悟写作方法,
从而落笔生花。
素材积累:诗词名句、精妙好句、精彩开头、精彩结尾,解决语言
积累不足的问题,学以致用。
课内小练笔指导:语文课本“小练笔”栏目辅导,详解写什么、怎
么写,赏析优秀范文,解决练笔障碍。
视频课
作文本
作文书
教师扫码获取本书课件
目 录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一、审题组材 1
二、方法引路 2
方法一 深入了解风俗,分几个方面
介绍............................................... 2
方法二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部分的
描写............................................... 2
方法三 探究风俗的来历和意义,升华
主题............................................... 3
● 学列习作大纲.................................. 3
三、升格作文 4
四、佳作品读 5
冬至吃饺子................................................. 5
逛花市 ........................................................ 6
烟花之夜..................................................... 7
元宵节的舞龙............................................. 8
逛庙会 ........................................................ 9
福州的重阳节............................................. 10
五、素材积累 11
课内小练笔指导 12
一、审题组材 14
二、方法引路 15
方法一 理清脉络,筛选概括.................. 15
方法二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16
● 学列习作大纲.................................16
三、升格作文 17
四、佳作品读 18
《老人与海》梗概..................................... 18
《童年》梗概............................................. 19
《绿野仙踪》梗概..................................... 20
《骆驼祥子》梗概..................................... 21
《小兵张嘎》梗概..................................... 22
《小英雄雨来》梗概................................. 23
五、素材积累 24
目 录
第三单元
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四单元
心 愿
一、审题组材 25
二、方法引路 26
方法一 选择话题,用典型事例表达
情感............................................. 26
方法二 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26
方法三 运用各种方法表达情感.............. 27
● 学列习作大纲.................................27
三、升格作文 28
四、佳作品读 29
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29
悔................................................................ 30
一堂令我忐忑不安的数学课 ..................... 31
令人激动的篮球比赛................................. 32
一件令我追悔莫及的事 ............................. 33
一件令人愤怒的事..................................... 34
五、素材积累 35
课内小练笔指导 36
一、审题组材 37
二、方法引路 38
方法一 围绕话题,选取典型的材料...... 38
方法二 叙述与抒情相结合 ..................... 38
方法三 写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38
● 学列习作大纲.................................39
三、升格作文 40
四、佳作品读 41
我长大了要当警察..................................... 41
小小的心愿................................................. 42
我的心愿..................................................... 43
长大了,我要当老师................................. 44
我的天文梦................................................. 45
“保护地球”倡议书................................. 46
五、素材积累 47
目 录
第六单元
难忘小学生活
第五单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一、审题组材 48
二、方法引路 49
方法一 通过场面描写来突出时代特征... 49
方法二 联系生活,合理想象.................. 49
方法三 写出奇特的科学技术及人物
经历............................................. 50
● 学列习作大纲.................................50
三、升格作文 51
四、佳作品读 52
星际遨游..................................................... 52
我走进了恐龙世界..................................... 53
奇妙的环保生物......................................... 54
重返原始时代............................................. 55
畅游 E 星球 ................................................ 56
我的新家在月球......................................... 57
五、素材积累 58
课内小练笔指导 59
一、审题组材 61
二、方法引路 62
专题一 写清楚难忘的人或事.................. 62
专题二 写好策划书的内容,注意格式... 62
专题三 通过书信表达真情实感.............. 63
三、佳作品读 64
难忘的一堂课............................................. 64
难忘的老师................................................. 65
小学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 66
“欢度今宵,展望未来”活动策划书...... 67
给同学的一封信......................................... 68
给母校的一封信......................................... 69
四、素材积累 70
1
一、审题组材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语文要素: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习作要求
1.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 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突出介绍的重点。在介绍的时
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3.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
方,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4. 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习作重点
1. 深入了解风俗,分几个方面介绍。
2.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部分的描写。
3. 探究风俗的来历和意义,升华主题。
误区警示
1. 对风俗的了解不够深入,介绍得流于表面。
2. 没有重点,没能写出风俗的特点。
3. 单纯介绍或记录,没能写出自身的感受。
一 审题组材
● 春节放鞭炮:驱赶年兽
● 端午节: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
家乡的风俗
风俗习惯
实际体验
风俗来历
● 庆祝丰收 ● 孝敬父母 ● 纪念先人 ● 倡导和谐
● 弘扬美德 ● 陶冶情操 ● 彰显文化 ● 继承传统
其他风俗
心情
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
味蕾
● 二月二剃龙头 ● 冬至包饺子 ● 小雪吃糍粑
● 傣族泼水节、跳孔雀舞、住竹楼
●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住蒙古包、喝马奶酒
● 春节贴春联、放爆竹、发压岁钱、舞狮子
● 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植树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放花灯、饮桂花酒
● 期待新年的到来 ● 收到压岁钱真开心
● 踏青真让人放松 ● 精彩的龙舟赛让人激动
● ……
● 甜甜腻腻的腊八粥 ● 软滑柔韧的饺子
● 又软又糯的粽子 ● ……
风俗意义
思维导图
2
方法一 深入了解风俗,分几个方面介绍
所谓风俗,就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在写风俗之前,对于要写
的风俗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形成一定的写作思路。我国疆域广阔,有 56 个民族,家乡的风
俗丰富多彩而又特色鲜明。每一种风俗都有其独特之处,写之前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
来认识这一风俗,也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询问长辈或调查访问等方式更加深
入地了解这种风俗。风俗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为了把某种风俗写清楚、具体,我们可以分几
个方面来介绍。比如写饮食风俗,可以从美食的色香味形、制作过程和寓意等方面来写;写节
日风俗,可以从节日的起源、发展和庆祝活动等方面来写。
课文连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北京的春节》
分 析 分“小年”“除夕”“初一”等多个时间段来介绍春节的各种风俗习惯,
内容具体、清楚。
方法二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部分的描写
一个风俗可写的内容往往是很多的,我们写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要通过合理的布局使作
文内容详略得当。可以抓住我们感受最深、最有体会的内容展开详细的描写。写风俗活动的时
候可以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将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写具体,也要刻画场面内众多人物的总
体情况。场面描写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对众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描写。场
面描写可以渲染活动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佳作选段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最重要的就是赛龙舟。瞧!河边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
沸。河面上,一艘艘龙舟像闪电一样快,激起高高的浪花,好看极了。冲在最前
面的是一条红色的龙舟,只见上面的选手动作整齐划一,齐刷刷地向前方奋力划
去。围观的群众都热情满满地为他们加油。听见人们的鼓劲声,这条红色的龙舟
划得更快了,后边的几条龙舟也紧追不舍。
点 评 对赛龙舟活动进行详细的描写,在描写赛龙舟活动时,红色龙舟为“点”,
观众及其他龙舟为“面”,点面结合,充分展现了赛龙舟活动的激烈与精彩。
二 方法引路
3
方法三 探究风俗的来历和意义,升华主题
风俗不是凭空而来的,把自己家乡风俗的来历写出来,不但能展示风俗的内涵,还能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写风俗时,可以把这种风俗的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比如“听爸爸说,
这个习俗大有来头……”“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到的资料,
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进去。
另外,写作还要由表及里,升华主题,要挖掘蕴含在风俗中的美好愿望和情感。可以透过
这种风俗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写家乡的文化,抒写我们心中的故乡情。
佳作选段
上网搜索才发现,原来贴年画的历史由来久远。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繁荣,
雕版印刷术也日渐成熟,民间庆贺新年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年画正式出现在开封
和杭州的市场上,题材有风俗、戏曲、仙女、娃娃等。人们张贴年画,用来驱凶
辟邪、祈祷丰收。
点 评 小作者上网探究年画的来历,挖掘出了贴年画这一风俗的意义,增添了作
文的文化内涵。
学列习作大纲
家乡附近有条大河,每年端午节都举办龙舟赛
我吃完饭去占据最佳位置观看,选手们在
热身
分别写龙舟的样子、选手的姿态、观众的
热情
其中一个队伍在弱势情况下赶超其他队伍
爸爸跟我说端午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
屈原,我真喜欢热闹而有意义的龙舟赛
开头
开门见山
中间
事情发展
结尾
直接抒情
交代家乡的
环境,引出
端午节习俗
点面结合,
刻画精彩的
龙舟赛
自然插入风
俗来历,抒
发喜爱之情
端
午
赛
龙
舟
二 方法引路
4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在我的家乡
也不例外。
相传,战国末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派使节请
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阴谋,冒死向楚怀王
进言。楚怀王不听,反而流放屈原。楚国被灭,屈原心如死
灰。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他抱着石头就跳进了汨罗江,
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失去屈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跑到汨罗江边。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江
中投放了饭团。从此,每年到了五月初五那天便有包粽子、
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去奶奶家包粽子。奶奶早就准备
好了糯米、金丝小枣、粽叶、细绳。只见奶奶拿起一片粽叶,
娴熟地卷起,放上一枚小枣,添上糯米,再把粽叶卷起,再
绑上细绳,一个三角粽就包好了。
“开锅了,吃粽子啦!”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一窝锋
似的凑了过去。妈妈告诉我,因为“棕”和“中”音近,取
“功名得中”之意。我拿起一个粽子,笑着说:“吃粽子,
预示着我在期末考试中高中榜首喽!”大家一听都笑了。小
小的粽子里包的不仅仅是糯米和小枣,还包着无穷的快乐和
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和家人的爱。
在我的家乡,包好的粽子不仅自己吃、送人,还要精心
包几个,用线绑在一起投到河里,以此纪念屈原。可见,家乡
的人们淳朴、善良、无私,如同粽子中的糯米那样洁白、纯正。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娴熟地卷起来,把翠绿的粽叶包成一个漏斗形。接着,抓起一小把白
糯米放进去,那白如珍珠的糯米贴着粽叶躺着,往中心添上一颗小枣。
奶奶用手轻轻地向对角处卷,再绑上细绳,一个三角粽就包好了。
蜂
家乡的风俗
修改说明
“家乡的风俗”没有具体说
明是哪方面的风俗,而且千
篇一律的标题也无法使同学
们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可以紧扣作文中心拟题。
提升·巧拟标题
关于风俗的传说插入不够自
然,第 1、2 自然段内容不连
贯。可以巧设问句,既承接
上个自然段说的“吃粽子”,
又引出风俗来历的介绍。
提升·自然过渡
细致描写奶奶包粽子的做法,
可以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因为每个地方粽子的
馅料、形状、包扎方法有所
不同,细节的刻画可以展现
风俗的地方特色。
提升·镜头特写
“锋”应该改为“蜂”。
错别字
语义重复,“浓浓的亲情”
就包含了“我和家人的爱”,
可以把后面的语句删去。
病句
三 升格作文
原文修改
浓情端午食香粽
5
冬至吃饺子
点明主题
详写
略写
妈妈包饺子的情形
冬至日吃饺子的由来
我第一次包饺子
今年的饺子特别美味,表达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
饺子是冬至日的年节食品
结尾 直接抒情
冬至吃饺子 中间
开头
饺子是中国传统特色美食,是冬至日的年节食品。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妈妈告诉我,这是为了纪念“医圣”
张仲景。传说东汉名医张仲景用各种食材熬煮出“祛寒娇耳汤”,
然后分给冬至冻伤的人吃。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了
现在我们吃的“饺子”,有的地方也把它叫作“扁食”。
今年冬至日一大早,妈妈便开始忙活起来。她先把剁好的
肉馅和大葱放进盘子里,接着放进各种调料进行搅拌,然后用
擀好的饺子皮把这些肉馅包裹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肚子鼓
鼓的“胖娃娃”便做好了。看着妈妈的手艺,我也跃跃欲试,
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包的饺子看上去有些皱巴巴
的,就像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的小老头。我沮丧极了,只好向妈
妈请教。妈妈看了看我包的饺子,笑着说:“你包得不好,是
因为馅放得太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跟着我的做
法,一步一步来,相信你一定熟能生巧,包出好看的饺子。”
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包的饺子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从“小老头”
变成了漂亮的“小公主”,我对此感到非常得意!妈妈也笑着
称赞了我一番。
忙碌了一天,一盘香喷喷的饺子终于煮好了,我迫不及待
地咬上一口。啊,那肥美多汁的肉馅,软滑柔韧的口感,让我
沉醉其中。
今年冬至日的饺子真的特别美味,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包的
饺子,它代表了我努力的成果,也蕴含了我对“医圣”张仲景
的敬佩之情。
四 佳作品读
第 2 自然段故意提出问题,
吸引读者读下去。同时通
过自问自答,自然引入风
俗的来历。
巧用设问
描写有序
比喻生动
用词准确
使用“先”“接着”“然后“不
一会儿”一系列表示先后顺
序的词语,将饺子的制作过
程准确地描写了出来。
将妈妈做的饺子比作“胖
娃娃”,自己做的饺子比
作“小老头”,形象地写
出了两种饺子的形态。
“肥美多汁”“软滑柔韧”
等词语对饺子的香味和口
感高度概括。
6
逛花市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德胜小学 六(3)班 马宏毅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们佛山,就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风俗——逛花市!
逛花市通常从小年开始,每当花市开放,我们一家老小便
一起出动,乘车前往花市。这里的鲜花种类众多,寓意丰富。
红桃在粤语中与“宏图”同音,寓示大展宏图;牡丹象征富贵,
寓示生活蒸蒸日上。本地最出名的年花是金橘,家家户户都会
买回家摆放在门口。金橘在粤语中与“今吉”同音,寓示着吉
祥如意、大吉大利。
花市里不仅花多,人也很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的
喜气。花市开放的日子是花农们收获最大的日子,卖花的人手
忙脚乱,他们虽然脸上挂着汗珠,但是都微笑着迎接四方来客。
运花的人来来往往,不时地吆喝着,他们盼望着更多的生意,
都希望在过年前赚到更多的钱。你看!一位大婶一只手提着一
盆金橘,另一只手拉着小朋友的手,在人堆里挤来挤去;一位
叔叔正为一盆蝴蝶兰粗声粗气地讨价还价,看来这位叔叔要和
老板“大战”一场咯!
如果你以为逛花市只能看到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沿着
花市一直往下走,越来越多的年货店也随之映入眼帘。在挥春
店里,你能看到形态各异的门神、各式各样的对联,还有大大
的“福”字等。在卖年货的小铺里,过年的食品琳琅满目,有
富有地方特色的煎堆、油饺,也有冰糖冬瓜、葵瓜子、西瓜子
等小零食,而奶糖和水果糖都是我的最爱!
这次逛花市收获颇丰,我们不仅买到美丽的年花,还感受
到了家乡浓浓的年味,期待明年花市有更多精彩!
这篇作文从多个方面写逛花市的乐趣,逻辑清晰。开头直接点明佛山的著名风俗——逛花市;
接着分别从花的种类和寓意、花市的热闹场面和丰富的年货等方面来写;最后表达对花市的喜爱和
期待之情。作文语言生动,全面介绍家乡的风俗,自然流露小作者的真情实感。
最佳得分点 多角度叙述,逻辑清晰
四 佳作品读
引用俗语说明各地风俗皆
有不同,增添了作文的文
化内涵。
引用俗语
介绍寓意
点面结合
举例说明
直接抒情
从粤语谐音、花的形象等
方面来解释各种花的寓意,
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及
文化内涵。
不仅写了卖花人和运花人
的忙碌场面,还写了其中
大婶和叔叔买花的情景,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写
出了花市的热闹。
通过写花市中的挥春店和年
货小铺,说明了花市的热闹。。
篇末阐述小作者在花市中
的收获,表达对来年花市
的期待。
7
烟花之夜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中英文学校 六(5)班 莫珊妮 指导老师:蒋清贤
小时候回老家过年,年三十的晚上大家都欢乐极了,我至
今也忘不了这珍贵的回忆。后来,回农村老家放烟花就成了我
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回到老家过年。
除夕一大早,我们一家人便忙得马不停蹄,买年货、贴春
联、打扫屋子、准备团圆饭。晚上我们一吃完团圆饭,爸爸就
带着我和表哥去广场放烟花。等我们来到广场时,天空绽放出
五彩缤纷的花朵。一簇簇火花飞升降落,时而如天女散花,时
而如信号弹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这真
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啊!
我们一边跑,一边划动着手中的小烟花,喷出的火花如流
星一般,在夜空中欢快地跳跃着。等到小烟花放完后,“大家
伙”——礼炮来了。舅舅点燃了引线,只见一枚枚小导弹似的
的烟花冲上天空,嘭嘭嘭炸出了美丽的形状。那响声把附近的
狗惊醒了,把嬉戏的鸟儿吸引了,还闹得汽车的警报滴滴叫。
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其他人放的烟花也纷纷响起,漆黑的天
空显现出一朵朵可爱的花儿,给春节增添了光彩。
最后,爸爸点燃了大型的烟花,我们捂着耳朵远远地看着。
忽然,伴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闪亮的五角星,将整个天
空照亮了。这美丽的烟花象征着我们国家的太平盛世,广场上
的人为这美丽的画面欢呼着。烟花一个接着一个燃放,喷发出
各种各样的图案,照亮了整个天空……
烟花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把最美丽的一瞬间留在我们的脑
海,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它。我想我长大以后,也像这烟花一样,
把最美丽的人生奉献给伟大的祖国,那该是多么精彩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小作者家乡过年的风俗,小作者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放烟花)来写,只
用一两句话简单交代买年货、贴春联、打扫屋子、吃团圆饭的风俗。在写放烟花的过程中,小作者
细致刻画了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做的事情,把烟花夜写得具体、生动,重点突出。
最佳得分点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四 佳作品读
小作者不详细描写年三十
欢乐的气氛,留有悬念,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置悬念
场面描写
比喻生动
立意深远
刻画广场上放烟花的热闹
场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展现了过年的喜庆。
把火花比作流星,体现了
火花的美丽;把烟花比作
导弹,突出了烟花发射的
快速。
第 4、5 自然段由烟花璀璨
绚丽的景象联想到祖国的
繁盛,表达了小作者对祖
国的热爱之情,立意深远,
情感真挚。
8
元宵节的舞龙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小学 六(4)班 王俊雅 指导老师:王志敏
元宵之日,爸爸带我去街上看舞龙表演。
我和爸爸漫步在街上,只见街道两旁挂满彩灯,五彩缤纷,
耀眼夺目。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咚咚咚的锣鼓声,我抬头一望,
只见两条“蛟龙”迎面而来。周围的人如潮水般向“龙”涌去。
好长的两条“龙”啊!它们足足有二三十米长,硕大而威严,
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舞龙的叔叔
都很强壮,正穿着黄色对襟衣、灯笼裤,头裹黄巾,腰扎红色
绸带,他们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蹈着。几十个舞龙的叔
叔举着金灿灿的“长龙”,行云流水般绕场转圈。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叔叔,手举绣球,在“长龙”面前抖
动,“长龙”直冲绣球奔去,摇头摆尾,张开了大嘴,似乎铁
了心要把绣球吞进肚子里。这时手举绣球的叔叔停住了,“长
龙”也停住了,都直勾勾地看着对方。只见“长龙”突然飞奔
起来,向绣球扑了过去,绣球却不慌不忙地定住,临危不惧,
丝毫不动弹。“长龙”离绣球越来越近,突然,绣球凌空一闪,
躲过了危机。那条“长龙”并不甘心,于是尾随在后……最后
“长龙”瞄准时机,往前一蹿,总算把绣球给咬住了。人们先
是一愣,接着雷鸣般的掌声从四周响起,此起彼伏……
最后,一群脚上绑着木跷的表演者登场了。他们分别扮演
着渔翁、傻公子……他们边演边唱,样子十分有趣,动作十分
搞怪,真是让人拍手叫绝。
渐渐地,月亮高挂夜空,夜已深了,喧闹的人群也随着锣
鼓声的远去而消散,而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祥和、喜庆的节日
气氛中,久久不愿离去。
小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正面描写“龙”的样子、演员的服装、演员
的动作等方面,又从侧面描写观众的反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把现场内外的情况都结合在一
起,全面地将舞龙表演展现了出来,充分表现出舞龙表演的精彩。
最佳得分点 正侧面描写,充分展现氛围
四 佳作品读
直接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
人物、地点、事件,语言
简洁明了。
开门见山
观察细致
细节刻画
内容补充
写了“龙”的长度、神态,
刻画了演员的服装和动作,
观察细致。
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手
法,细致刻画了“龙”抢
绣球表演的情景,运用了
准确的动词,使读者脑海
中形成精彩的画面。
第 4 自然段简单写了高跷
表演,通过补充节日中这
个节目,体现了节日的热
闹,烘托出节日的氛围。
9
逛庙会
江苏省 徐安琪
大年初一,我和妈妈来到庙会。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
眼花缭乱;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
味,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在川流不息的人群
中钻来钻去。
逛着逛着,突然一个字画小摊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让
摊主伯伯写我的名字。只见他拿起小刷子,唰唰唰几笔,一幅
精美的字画就诞生在我的面前。仔细一看,“徐安琪”三个大
字真是龙飞凤舞!再瞧,字上面画有辛勤可爱的小蜜蜂、郁郁
苍苍的大树,还有美丽的小鸟……真是栩栩如生呀!我惊叹不
已,十分满意地接过字画,打心底里佩服他。走之前,伯伯还
送了一幅画给我,勉励我好好学习。
告别了伯伯,我们继续沿主街往里走。临近中午时,我的
肚子早已不断“咕咕”地向我提出抗议。“好香呀!”一阵香
味迎面扑来,我循着香味来到了小吃街。哇!没想到这庙会不
仅物品繁多,各种风味小吃也数不胜数——山东的水煎包、云
南的过桥米线、北京的馄饨侯等。我馋得口水直流,不停地舔
嘴唇。后来我再也忍不住了,买来食物,边走边吃,活像一只
快乐的小鸟。
吃饱喝足后,我又被扔球游戏吸引了。我兴奋地挤进人群
里,一个大姐姐给了我三个球,让我扔进前边的篮筐里。我眼
睛紧盯着篮筐,双手使劲一扔,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准确地掉进了篮筐内。“太好啦,投进去了!”我高兴得手舞
足蹈,站在一旁的妈妈微微一笑,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暮色降临时,庙会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庙会。
小作者采用地点转移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伯伯用名字作画、品尝美食、扔球一系列活动,将热闹
喜庆的节日场面依次展现给读者欣赏,作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其中详写以自己名字作画的场面,
简写品尝美食和扔球游戏,内容具体充实,详略得当。
最佳得分点 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四 佳作品读
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写了庙会中看到的、听到
的和闻到的事物,使读者
产生美好的联想。
巧用排比
画面生动
巧用拟人
承上启下
描写了伯伯字画上的画面,
使读者脑海中产生画面,
感受到字画的美。
把肚子当作人来写,写肚
子向小作者提出抗议,语
言俏皮、幽默,形象地写
出了饿了的表现。
第 4 自然段首句承接上文
对于品尝风味小吃的介绍,
引出下文对扔球游戏的
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作用。
10
福州的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我的家乡,大家在这天除了登
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还有放纸鹞(风筝)的风俗。
我查资料得知,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据说,放纸鹞来自
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一次,桓景去费长房处求取除邪去瘟的
药,在山上迷路了,后经鸽子引导才找到费长房。后人为纪念
此事,将纸糊的鸽子带到山上放飞,此后就有了放纸鹞的习俗。
我不禁想起爷爷以前制作纸鹞的情形。临近重阳节,爷爷
便开始做纸鹞,一般用纸、竹篾做成不同的造型。等纸鹞成型
后,爷爷就会在上面作画,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比如
长龙、蝴蝶、八卦鹞等。我总是拿着爷爷制作成的纸鹞到大庙
山放纸鹞,同行的小伙伴都非常羡慕爷爷的“人工制造”,这
让我十分得意呢!
今年重阳节,我们一家人到大庙山登高。到了“登高石”旁,
爷爷说,这块其貌不扬的石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被称为“天
皇落地”,又称“登高石”。传说九月九时,大人带小孩到大庙
山,在“登高石”上跳一跳,小孩便会长高,大人也会延年益寿。
果然,我看到不少叔叔阿姨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到“登高石”参
观,通往大庙山的石阶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继续往上攀
登,途中遇到不少人携带着甘蔗,我便好奇地向爷爷询问。爷
爷说:“这是取甘蔗‘节节高’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日子一
天比一天红火,孩子快快长高、长大的希望。”原来这普通的
甘蔗还蕴含着美好的祝愿呢!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攀上了山顶。往下一看,
哇!福州市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不禁感叹,国家在发展,我们
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乡,
让家乡更加美丽。
开头转述放纸鹞的故事,语言流畅、自然。在介绍爷爷制作纸鹞的过程时,巧妙地融入了小作
者对爷爷深厚的感情;在介绍“登高石”和“甘蔗”时,又将自己对重阳节的理解融进美丽的传说中,
使得作文更有感染力;结尾处,通过家乡的发展自然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
最佳得分点 表达流畅、自然,情感真挚
四 佳作品读
小作者不详写重阳节最常
见的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而是详细展开写放纸鹞这
一习俗,角度新颖。
角度新颖
介绍做法
侧面烘托
衔接自然
升华主题
回忆爷爷做纸鹞的情形,
介绍纸鹞的做法,使读者
对纸鹞有更具体的印象。
通过写小伙伴的反应,展
现了爷爷手艺的精湛。
通过“爷爷说”这样的语句,
自然插入关于传说的叙述,
内容连贯。
小作者由山顶看到的景色
想到了国家的发展,并由
此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建
设家乡,升华了主题。
11
诗词名句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家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歌
曲《爱我中华》
精妙好句
场面渲染:哨声一响,龙舟像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在平静无波的江面上来去如飞。两岸看
龙舟的人都大声呐喊,有的人还把家中的锣鼓都拿出来,重重敲打助威,更有一些人把事先准
备好的“连环响”鞭炮挂到树上点燃。
巧用拟人:月饼切好了,妈妈给我们一人分了一块,甜甜的月饼送进嘴里,心里有说不出
的快乐。大概小星星也闻到了香味,都从云层中钻了出来。
画面生动:除夕夜,广场上“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有
的似麦浪滚滚,有的好比金雨阵阵,有的宛如孔雀飞屏。
精彩开头
介绍寓意式: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
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祈祷幸福、吉祥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普格彝族人民
都会盛装出席,欢聚一堂。
对比衬托式: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但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引用诗句式:“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元宵节,就
像诗词里描述的这么美。
精彩结尾
启发升华式:这次猜灯谜活动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勤于思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阐述看法式: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憧憬: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
能好好休息,享受家庭的温暖与欢乐,来年更有冲劲重新出发。
直接抒情式:正月十六春节结束,我也要回到广州了,但家乡的风土人情令我难以忘怀。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五 素材积累
12
课内小练笔指导
第 2 课《腊八粥》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照
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写什么
胡辣汤、肉夹馍、螺蛳粉、驴火烧、臭豆腐、广东肠粉、生煎包、蚵仔煎、凉皮
姜撞奶、清补凉、双皮奶、桂花糕、凤梨酥、蛋黄酥、青团、沙琪玛、红糖糍粑
怎么写
1 了解这种食物。同学们先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回想一下它的外观、材料、味道
等。如果自己会做的,想一想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如果不会做,可以上网查询或者访问长辈。
写作前,使用各种途径充分了解这种食物。
课文分析
作者对腊八粥有深入的了解,从看到、闻到、品到三方面写出了腊八粥的特点,让人感受
到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2 抓住食物的味道特点。喜欢一种食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食物很适合自己的口
味。口味有酸、甜、苦、辣、咸,每个人喜欢的口味不一样,我们要抓住这种食物最主要的口
味来写。食物的味道还包含嚼起来的感觉,在舌头上的感受,等等,比如酥脆、软糯、鲜美。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上恰当的词语来形容。
课文分析
课文第 1 自然段紧紧围绕腊八粥的味道来写。第一句话先用“甜甜的腻腻的”来写腊八粥
的味道,用词准确,写出了腊八粥的特点。第二句话写腊八粥的材料,用到有饭豆、白糖等,
这些吃着会有甜味的食材,让读者加深了对腊八粥“甜甜”的印象。
3 仿照课文,表达喜爱。这次小练笔是仿写,同学们要先了解课文第 1 自然段的句式,
再仿照课文的样子来写出自己喜爱的一种食物。“喜爱”是我们要在这篇小练笔中表达出的情
感,同学们可以通过人们对它的喜爱、色香味形的生动描写以及人们迫不及待品尝等方式来间
接表达出自己对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
13
课文分析
第一句话写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吃腊八粥时的共同感受——甜甜的腻腻的,语言风趣、俏皮。
同学们在仿写时要列举不同的人群,抓住食物的主要特征来写。
第二句话具体描摹腊八粥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都透露着甜腻,有声有色有味。同
学们在仿写时要注意紧紧围绕食物的主要特征来写食物的做法与品尝时的感受。
优秀小练笔
●范例 1
满地跑的小孩子,离家闯荡的大孩子,拄着拐杖的老孩子,提到小龙虾,谁不是垂涎三尺,
嘴里立时生出麻麻的辣辣的感觉呢。把姜、葱、蒜、干辣椒扔进锅里爆炒,黄的、绿的、红的
在澄清的油里滋滋作响,再把新鲜的小龙虾扔进去,淋上料酒、生抽、白糖等调料,放入香叶、
八角、桂皮等增香,单看那一只只小龙虾在锅里变红、卷曲,就能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
是,剥开硬硬的壳,把鲜嫩的虾肉朝嘴里塞呢!
●范例 2
追逐嬉戏的小孩子,步履匆匆的大孩子,老态龙钟的老孩子,一提到凉皮,谁不是立马感
觉酷暑褪去,嘴里生出一种清爽解腻的感觉呢。只需将晶莹剔透的一张凉皮,随意切成宽度适
中的条状,再撒上黄瓜丝、胡萝卜丝、面筋块和花生,浇上蒜汁、辣椒油、少量酱油和醋,往
盘子里搅啊搅,让它们充分地混合在一起。绿的黄瓜,橙的胡萝卜,白的凉皮,单看这色彩的
搭配,就能让人感觉到清爽,何况是,一把一把地往嘴里送,大口大口地咽下去呢!
●范例 3
玩着游戏的小孩子,工作了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提起小酥肉,谁不是肚里“咕
咕”作响,嘴里生出那外焦里嫩的感觉呢。五花肉裹上雪白的面粉,大把大把往锅里炸,让它
们在金黄的油锅里遨游,光听那啪啪的声音,闻着香料的气味,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何况是,
一大口地咬下去呢!
我的小练笔
视频课 + 作文书 + 作文本
立体家教式作文书
本作品著作权、装帧设计版权受有关国际版权公约和中
国法律保护。张久丽律师任本作品版权法律顾问。任何非法
改编、转载、印刷及销售之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在此
正告业内人士,切勿以身试法!
品牌策划: 范永堂 封面设计:吴闲工作室
扫码了解更多优质内容
老师的教案资料,
学生的习作课程,
家长的辅导帮手。
百位一线教师、专
家团队联袂参与,
科学编写助提升。
编、写双向互动,
参与本书征文活
动,放飞写作梦想。
定价:32.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