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
II
目录国信要闻.............................................................................................. 1埃塞俄比亚 RST 公司到访国信咨询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1树立校企双碳合作典范,国信咨询与安工大人文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云南分公司举办专项债券咨询专题培训6项目展示..................................................................................................... 9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9吉林省长春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之南湖汇水区(一期)..11广东省茂名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2023年度)............................................................................................... 12国信观点................................................................................................... 13【公共数据价值红利系列 2】 数据治理赋能公共数据运营.....13海外声音................................................................................................... 17THE POWER OF HOLISTIC ENGINEERING..............................17整体工程...........................................................................................21政策摘要................................................................................................... 2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
III
号)................................................................................................... 2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订印发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社会规〔2024〕284 号)...................3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2024 年试行版)》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4〕227 号)............................................................................................39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65 号)..............42国家发展改革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241号)................................................................................................... 47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49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建立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 52财政部 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国家公园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4〕11 号)......................................................54住房城乡建设部等 5 部门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 (建城〔2024〕18 号)........................................ 56参加编制人员...........................................................................................60
1
国信要闻埃塞俄比亚 RST 公司到访国信咨询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2024年3月22日,埃塞俄比亚Response SpectrumTrading PLC(RST公司)CEO Ashenafi Shiiferaw 先生等一行到访了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信咨询集团),咨询集团执行总裁王胜代表集团表示欢迎,并会见了 RST 代表团一行。随后,咨询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广欣、总工程师张海平、国际业务总监袁蔡群、全过程咨询管理部总经理施方以及国际业务事业部相关人员参加接待并座谈交流。
2
座谈会上,常务副总裁李广欣介绍了国信咨询集团的历史沿革,各大业务板块,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正在大力推进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埃塞俄比亚 RST 公司 CEO Ashenafi Shiiferaw 先生介绍了RST公司的概况。RST 公司是埃塞俄比亚工程领域知名的咨询公司,公司成立13 年来,参与了多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并与在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开展了大量合作。
国信咨询作为国内最早参与援外评估咨询的单位之一,国际化咨询业务历经了 10 多年的发展,国际咨询业务范围所覆盖的国家已经达到60 多个,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中亚、东南亚、加勒比等各大洲和地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各国别相关工程建设领域案例。2023年 12 月,咨询集团国际业务总监袁蔡群率组前往埃塞俄比亚工作期间,
3
在亚的斯亚贝巴与 RST 公司 CEO Ashenafi Shiiferaw 先生进行了交流,双方达成基本合作意向。此次 RST 公司来中国调研工作期间,Ashenafi
Shiiferaw 先生率团队专程到访集团一方面表达了非常期望能与集团开展合作的意愿,同时也是对集团咨询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根据 RST 公司在工程咨询领域的关注点,双方就开拓国际项目合作、丰富合作形式、扩大交流学习规模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4
树立校企双碳合作典范,国信咨询与安工大人文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 年 3 月 4 日上午,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咨询”)与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设立“碳中和研究院”,利用彼此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双碳技术研究和咨询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旨在为校企合作树立新的典范,并在学术界和行业内打造优秀的合作标杆,为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借鉴。
签约仪式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遵循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双碳事业的发展,并为学校的建设、
5
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在教学实习培训、决策咨询等方面,双方也将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彼此发展。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军表示,很高兴此次能与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此举不仅将推动人文学院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未来期待在双碳技术研究领域与国信咨询共同探索和创新,树立行业典范。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碳中和战略发展中心主任童再军表示,国信咨询非常重视与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的这次合作。相信凭借国信咨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以及人文学院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双方能够打造出成功的校企合作范例。我们期待在双碳咨询服务方面,与学院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双碳事业的积极发展。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合影留念,此次重要合作正式启动。
6
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云南分公司举办专项债券咨询专题培训2024 年 3 月 1 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咨询云南分公司”)咨询业务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各业务部门“谋项目、抓项目、干项目”工作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司业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国信咨询云南分公司在公司举办“专项债券咨询”业务培训班,并邀请相关业务负责人对项目谋划、专项资金合规使用问题、实施方案及可研报告编制进行政策讲解及专题培训辅导。
7
业务负责人李德结合近年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领域的成功案例,分别从地方政府项目筹资渠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梳理、云南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思路、专项债券项目案例分析、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等多维度进行了详细讲解。此次培训对进一步提升公司各业务部门谋划项目、推进项目的能力和总体水平,提高项目储备质量、项目成熟度、项目落地率,扩大有效投资有着重要意义。
国信咨询云南分公司结合公司实际,不断提升各项目经理咨询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各部门结合培训所学,围绕项目投资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提升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的
8
“硬实力”,切实做好项目谋划申报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项目谋划包装成效,持续巩固和加深专题培训学习效果,争取在咨询业务板块发展的道路上再创佳绩。
9
项目展示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委托单位:广西德保县惠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业务属性:全过程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包括投融资咨询、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全过程项目管理等。
项目概况:
包括省级公路项目(“S216 百色龙和至德保公路(德保段)项目”、“S307 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德保段)项目”和“德保至荣华公路项
10
目”)、公路加油站项目(20 个)、德保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德保县算力中心项目、德保县乡村振兴全产业链项目等五个项目。总投资约 78.9 亿元。
11
吉林省长春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之南湖汇水区(一期)委托单位:长春城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属性:全过程造价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及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项目概况:
该项目主要包含长春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之南湖汇水区(永安明沟、动植物公园、师大暗渠、朝阳公园、儿童公园、南湖公园、湖西路、同德路、威尼斯花园小区、部分市政外网改造等)。项目总投资约9.7 亿元。
12
广东省茂名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2023 年度)委托单位:茂名市茂南区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业务属性:项目管理
咨询服务范围: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项目概况:
该项目主要包括小东江中游矿山生态修复子项目(一期)、鸡公河下游矿山生态修复子项目和生态修复跟踪监测子项目。2023 年图斑修复总面积约 235 公顷,18 个图斑。开展 2 个子项目的跟踪监测及其系统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1.4 亿元。
13
国信观点【公共数据价值红利系列2】数据治理赋能公共数据运营----国信研究院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资产存量时代,城市发展方式将转向“内涵式发展”,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者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各类平台公司正面临转型换挡的重要机遇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亟待破局。一、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全方位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数据本身也已经成为生产要素,呈现生产资料属性,进而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成为一类重要资产。掌握数据资产并运营数据资产,将有效增强平台公司增自身的造血能力,更好地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城市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平台公司从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建设者转型为城市公共服务投资运营商。
二、数据资产从哪里来
实践中,大量的数据来自于资产运营层面,而平台公司如何形成自己的数据资产,又如何展开数据资产的运营?平台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甲方”和固定资产的持有者,一般不直接面对客户,而是通过投资控股资产运营公司、委托第三方运营公司等方式介入固定资产
14
运营,虽然身居二线,但是凭借这种“大甲方”的角色优势,可以从一线直接运营方获得大量资产运营数据,通过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产品开发和价值变现,不仅能借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东风改善资产负债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创新者的姿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在平台公司传统的融资建设领域,数据资产也在加速形成,平台公司具有天然的统管优势。以住建领域为例,2024 年1 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再次深化了“数字住建”落地实施的重点任务,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工程审批改革部署,住建部在天津等27个地区试点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建办厅函〔2023〕291 号),重点建立数据汇聚和业务协同机制,打通审批监管数据链条,引领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
与土地不同,数据不会越用越少,并且数据本身会日益增加,因此盘活数据资源,建立“数据财政”,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体系是通过改革破解债务难题的有效方式。以下几类业务所产生的数据资源非常有价值,值得下大力气进行数据资产化:
1、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水务、供热、燃气、环保、交通等)产生的数据
2、文旅类数据,如文投、旅投产生的数据3、各类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的生产保障类数据4、新公共用事业类(如:充电桩等新能源服务)、新经济类(如:绿色经济)
三、数据治理是数据资产能够有效形成和运营的重中之重
15
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咨询”)将数据治理作为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作为集团发展战略之一,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围绕业务主线,通过元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集成、主数据、数据资产、数据交换、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等数据治理实施,形成集团三级数据资产目录,有力提升了国信集团的数字管理能力,全面发现和挖掘集团 20 多年来沉淀的数据资源,为国信集团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构筑新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提供全面的数据资产规划、形成与运营增值服务国信咨询将能力内生外化,围绕数据资产的规划、形成和运营,为平台公司提供全面的数据资产形成与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开展数据战略规划、构建数据能力体系,建立数据资源可能的应用价值图谱,分析目标客户数据需求及应用场景等,联合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数据交易所等专业机构,覆盖从原始数据经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最终实现数据资产增值的全过程(如图所示)。国信数据资产化咨询服务框架面向全国各地平台公司客户,基于多年来形成的深厚专业背景、资源优势和经验积累,国信咨询致力于为客户引入数据服务能力,携手生
16
态伙伴,开展数据资产增值的全过程咨询,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和“入市”,充分激发数据资源的价值,打造平台公司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平台公司向城市投资运营商转型,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17
海外声音THE POWER OF HOLISTIC ENGINEERINGWhat is holistic engineering? Why is it best for our clients andtheir
projects? And what do we need to do to make it happen? UKDirector, RossHarvey, discusses how we can optimize the benefits of beingamultidisciplinary organisation to deliver outstanding projects. Design as an interconnected whole
Put simply, holistic engineering is an approach that sees designas aninterconnected whole. It seeks to integrate the skills and methodologies of
designer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into a collaborative effort for the goodof the project. Every discipline has its own priorities and concerns, but we areall
connected by the project, and we must never lose sight of howour designs, decisions and changes may impact other disciplines. Knock-on consequences of design changes
It’s vital for us all to collaborate from the start, understanding not onlythe visions of the client and architects but also the drivers of eachengineering discipline, and how our designs impact on each other’s. Then, once the project’s underway, we must maintain the communication toensure
18
we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every change we make to our designs andthechallenges these may cause to other disciplines. Rather than hiding inside our silos we should look over our walls andtake a 360-degree view to consider how what we are doing will affect others. What will be the knock-on consequences of a new beamon the services, for
example? If a larger chiller plant is required, how will it affect thestructural loads, and will it be too noisy? A change in the specifiedfaçadeglass might affect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us require the input of the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engineers. A bigger riser may affect the buildingframe or the core layout, and have impacts for the VT or the fire engineer. Thes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the impact of design changes ina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It’s also worth remembering that, while, of course, we all aimfor
optimum value for our own discipline there may be alternative solutions that
may not be the cheapest for us, but bring best value for the project. How do we adopt this holistic approach?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From the start, I like to have a weeklycall
with the leader of each discipline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It really helps toget into each other’s heads, understand what everyone is most passionateabout and what matters most to them. If every discipline leader is
19
committed to being holistic, this naturally leads to all our engineers ontheproject engaging in that approach. This in turn helps the architect andtheclient, because it allows them to focus on solving the building problems, not
the discipline problems. Holistic design approach for 22 Bishopsgate
22 Bishopsgate, which will be London’s second tallest tower whencomplete,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benefits of a holistic approach. Asstructural engineers, when designing the steelwork, we were under pressurefrom the contractor to deliver the designs within a very tight timeframetoenable the costings to move forward. This didn’t give the MEP engineersenough time to generate their services in the developing REVITmodel, sowe didn’t know where to put the penetrations in the beams for the air ducts. So structures and MEP sat down together and discussed a solutionthat
would work for us all. This was to cut a rectangular void in the beams all
around the core. It was a simple, cost-free solution that had no impact onthe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it provided MEP with what they required for their
services, and it enabled us to release the information early enough for thecontractor’s pricing requirement. A holistic approach is client-centric
This holistic engineering approach requires the engagement of all our
20
colleagues from all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a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inconversation with the architect and the client. And if they see the benefits of
us all pulling together for the sake of the project, delivering solutions that
are of most value, they will come back to us in the future. In essence, a holistic engineering approach is a client-centric approach, and can be a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or between us and other companies whocan offer multidiscipline services. Link:https://www.wsp.com/en-gl/insights/the-power-of-holistic-engineering
21
整体工程什么是整体工程?为什么整体工程对客户和项目最好?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英国主管罗斯•哈维(Ross Harvey)在本文阐述了拥有多学科组织的好处并讨论了如何优化它,以交付优秀的项目。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并进行设计简而言之,整体工程是一种将设计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方法。该方法寻求将多领域的设计师的技能和方法集成到一个有利于项目的协同合作中。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先级和关注点,但是都是由项目联系在一起的。项目设计与决策和更改对其他领域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设计变更的连锁反应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从一开始就进行合作至关重要,不仅要了解客户和建筑师的亿元,还要了解各个工程领域的驱动因素,以及我们的设计如何影响彼此。然后,一旦项目开始,我们必须与各方保持沟通,以确保我们了解所做的设计变更所带来的的影响以及可能给其他领域带来的挑战。
我们应该全面的考虑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将如何影响其他人。例如,加一个梁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如果需要一个更大的冷水机组,它将如何影响结构负荷,是否会太吵?指定的立面玻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内部环境,因此需要机械或电气工程师的加入。较大的立管可能会影响建筑
22
框架或核心布局,并对 VT 或消防工程师产生影响。这些只是多领域项目中设计变更影响的几个例子。
当然,值得记住的是,虽然我们都追求自身领域的最优价值,但可能有的解决方案对我们来说虽然不是最便宜的,却可以为项目带来最佳利益。
我们如何采取这种全面的方法?沟通是关键。从一开始,我就每周给项目所涉及的各领域的领导者打电话。这真的有助于了解彼此的想法,了解每个人最热衷的是什么,以及什么对他们最重要。如果每个领域的领导者都致力于整体性,这自然会导致项目中的所有工程师都采用这种方法。这也帮助了建筑师和客户,因为这允许他们专注于解决建筑问题,而不是学科领域问题。22 号伦敦主教门大厦整体设计方法22 号主教门大厦建成后将成为伦敦第二高塔,它是一个体现提供整体方法的好处的例子。作为结构工程师,在设计钢结构时,我们受到承包商的压力,要求我们在非常紧的时间内交付设计,以使成本计算向前推进。这并没有给 MEP 工程师足够的时间去开发的REVIT模型,因此我们不知道将贯穿件放置在风管的梁中的哪个位置。所以结构工程师和 MEP 工程师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个对大家都有用的解决方案。在核心的横梁上切一个矩形的空隙,这是一个简单无成本的解决方案,对结构的刚度没有影响,它为 MEP 提供了他们所需的服务,也使我们能够尽早发布信息,满足承包商的定价要求。
23
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方法这种整体工程方法需要我们来自多领域项目的所有同事参与,并与建筑师和客户进行对话。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为了项目而齐心协力,提供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他们将在未来继续与我们合作。从本质上讲,整体工程方法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是与其他能够提供多领域服务的公司之间的显著区别。
原文链接:
https://www.wsp.com/en-gl/insights/the-power-of-holistic-engineering
24
政策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 号)2024 年 3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到 2025 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
25
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 0.2 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 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 2027 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推动公共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强化年运行能耗 1000 吨标准煤(或电耗 500 万千瓦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二)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组织实施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合理确定改造时序,
26
结合房屋安全情况,明确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纳入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的城市,要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三)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明确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改造要求,公示改造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聚焦公共机构办公和技术业务用房、国有企业办公用房、交通场站等公共建筑,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定期开展公共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确保用能系统全工况低能耗、高能效运行。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柔性智能调控技术。推动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调峰。(四)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
27
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五)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供热分户计量改造方案,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和改造时限,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户内不具备供热计量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可实行按楼栋计量。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应达到供热计量要求。加快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合理确定基本热价比例和终端供热价格。加强对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农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优化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
28
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应当采购符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统筹做好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八)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老旧建筑修缮改造和保留利用。对各地区建筑拆除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要把握建设时序,坚决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
29
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
30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订印发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社会规〔2024〕284号)2024 年 3 月 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并正式发布了社会领域5个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工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社会领域相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社会规〔2021〕525 号)同时废止。一、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本办法实施期内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相关项目。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1〕671 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依据,并就支持方向和限额作出如下调整:(一)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流入地、产粮大县等的普通高中建设,支持原国家级贫困县、产粮大县等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
32
(二)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三)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在京高校疏解及南疆高校建设、中西部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建设、优质医学和师范院校建设、本科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支持“双一流”高校新校区建设,支持高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中外合作办学。
(四)在《实施方案》已明确的相关支持限额基础上,在本办法实施期内,普通高中项目,每所高中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额度(以下简称“支持额度”)不超过 5000 万元;中学购置实验设备,以省(区、市)为单位整体批复、整体招标采购,每省(区、市)每年支持额度不超过1 亿元;
“双一流”高校新校区建设,结合办学规模、建设规模等测算,每所高校支持额度不超过 30 亿元;科研能力建设,“双一流”高校支持额度不超过 6 亿元,其他高校不超过 2 亿元;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双一流”高校结合宿舍缺口面积测算支持额度,其他高校每校支持额度不超过 2 亿元;符合条件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根据办学规模、建设规模等测算支持额度。
第七条 投资比例管理要求: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地方中西部高校、地方优质医学和师范院校、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宿舍项目原则上按照东、中、西、东北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
33
西部政策的地区)分别不超过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下同)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产粮大县方向另行规定)。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省涉藏州县项目最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同时,基础教育项目,中部地区脱贫县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 80%的比例进行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职业教育项目,位于东部地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的职业教育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 70%的比例进行支持。享受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按照具体政策要求执行。中央高校“双一流”新校区、高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学生宿舍建设等项目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总投资 70%的比例进行支持。
二、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项目。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编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和内容、项目筛选条件、资金安排标准等,作为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
34
依据。主要支持方向包括:
(一)公共卫生应急和救治能力提升,包括规划布局“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超大特大城市以及有条件的大城市相关应急保障医院建设等;
(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包括县域医共体建设、公立医院病房改造提升等;
(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
(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五)产粮大县医疗卫生项目。
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综合考虑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对于中央本级项目,根据项目单位性质、营收能力、近年来基本建设项目情况等因素,在具体项目审批时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额度。对于地方项目,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管理,原则上按照东、中、西、东北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区)分别不超过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下同)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实施方案》支持比例按此执行,“平急两用”应急保障医院、省级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病区项目单个项目支持额度最高分别不超过 5000 万元、2 亿元;定额支持项目、产粮大县方向
35
另行规定,下同)。对中部地区的脱贫县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80%的比例进行支持。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省涉藏州县项目最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享受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参照具体政策执行。所有项目中央支持投资实行总额控制,最高限额和定额支持额度按照医疗卫生领域建设专项明确的标准执行。三、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相关项目。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文物局编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和内容、项目筛选条件、资金安排标准等,作为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依据。主要支持方向包括:(一)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二)国家级自然遗产保护展示;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示。
第六条 对中央单位项目,原则上按照核定总投资予以足额支持。对地方(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考虑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区域发展支持政策等,确定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单个项目实行支持比例和最高限额双限控制,
36
超出部分不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原则上东、中、西、东北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区)项目分别按照不超过核定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下同)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省涉藏州县项目最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东、中部地区未实现国家垂直管理的国家公园相关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核定总投资 80%的比例进行支持。享受其他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按照具体政策要求执行。
四、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工程相关项目。第七条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项目原则上按照东、中、西、东北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区)分别不超过平均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或床位平均建设投资(简称“平均投资”)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定额支持项目除外)。对低于平均投资的项目按照实际投资,原则上给予上述相应比例支持;对高于平均投资的项目,超出部分投资请各地自行解决。对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精神卫生福利设施、优抚医院、光荣院的改建项目,支持额度在上述支持标准的基础上减半。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省涉藏州县项目最
37
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享受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按照具体政策要求执行。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相关项目。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编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和内容、项目筛选条件、资金安排标准等,作为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依据。主要支持方向包括:(一)公办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二)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三)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四)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
(五)产粮大县养老托育项目。
其中,(一)(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三)(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实施;(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第六条 对于公办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38
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按照东、中、西、东北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区)分别不超过项目(平均)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40%、60%、80%、80%的比例进行支持(产粮大县方向另行规定),并结合实际支持设备购置;对于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按照对床位或托位定额补助的方式进行支持。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省涉藏州县项目最高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限额内全额支持。享受特殊区域发展政策地区按照具体政策要求执行。
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2024 年试行版)》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4〕227 号)2024 年 3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2024 年试行版)》(以下简称《编写大纲》)。
第一部分 概述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机构等
三、特许经营主要内容
四、政府承诺和保障
第二部分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必要性
二、建设方案分析
三、要素保障条件
(一)用地用海条件。
(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其他支撑条件。四、运营服务要求
五、主要风险识别和分析
第三部分 特许经营模式可行性论证
40
一、项目属性分析
二、项目收费渠道和方式
三、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四、比较优势分析
五、参与意愿分析
六、合法合规性分析
七、特许经营风险分析
第四部分 特许经营主要内容
一、特许经营范围
二、实施方式
三、特许经营期限和资产权属
四、特许经营主要原则和合作边界
五、特许经营者选择
(一)特许经营者基本条件。
(二)特许经营者选择方式。
(三)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
六、交易结构与投融资结构
(一)交易结构。
(二)投融资结构。
七、监督管理和运营评价
41
(一)监督管理。
(二)运营评价。
八、风险管控
九、政府承诺和保障
十、调整、变更等其他要求
第五部分 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问题与建议
三、附表、附图和附件
(说明:本编写大纲主要规范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不涉及新建或改扩建的 TOT 项目可参考本编写大纲适当简化)
4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65号)2024 年 2 月 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发改环资〔2024〕165 号,以下简称《目录》)。一、《目录》修订的背景
2019 年 2 月,为明确绿色产业发展重点,把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以下简称《目录(2019 年版)》),明确了绿色产业类别和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绿色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
43
4 号)关于“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本轮修订工作。
二、《目录》的主要内容
《目录》共分三级,包括 7 类一级目录、31 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
第一部分是节能降碳产业。主要指推动节能降碳的装备制造、改造升级、绿色转型等相关产业。具体包括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交通装备制造、节能降碳改造、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温室气体控制5类二级目录,节能锅炉制造、节能窑炉制造等38 类三级目录。第二部分是环境保护产业。主要指推动环境保护的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产业。具体包括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5 类二级目录,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制造、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等 39 类三级目录。
第三部分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主要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装备制造、项目活动等相关产业。具体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 2 类二级目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水资源高效及循环利用装备制造等 16 类三级目录。
第四部分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主要指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装备制造、相关设施建设运营、项目活动等相关产业。具体
44
包括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 类二级目录,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利用装备制造等 39 类三级目录。第五部分是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主要指服务于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的相关产业。具体包括生态农林牧渔业、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综合整治 3 类二级目录,现代化育种育苗、种质资源保护等 34 类三级目录。
第六部分是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主要指推动提升建筑、交通、环境、能源等基础设施绿色化程度,助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相关产业。具体包括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物流、环境基础设施、城乡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 6 类二级目录,绿色建筑建设和运营、超低能耗和低碳建筑建设和运营等 40 类三级目录。第七部分是绿色服务。主要指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相关产业。具体包括咨询监理、运营管理、监测检测、评估审查核查、绿色技术产品研发认证推广、资源环境权益交易6 类二级目录,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项目勘察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项目咨询和设计服务等40 类三级目录。
三、《目录》的主要变化
在保持《目录(2019 年版)》体例、架构、内容总体连续稳定的同时,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调整了目录名称,对目
45
录结构、覆盖范围、产业内涵等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增强《目录》的指导性、实用性。与《目录(2019 年版)》相比,主要有以下4方面变化:
一是调整目录名称,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已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录名称由“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调整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纳入了低碳转型相关产业,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工作更好衔接,充分体现了“双碳”工作导向。
二是优化目录结构,更好厘清产业边界。《目录(2019 年版)》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 2 类一级目录中均包含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内容。《目录》将上述 2 类一级目录调整为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3 类一级目录,相应调整有关二级目录、三级目录设置,使产业边界更加清晰。三是拓展覆盖范围,增补重点新兴产业。根据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形势和特点,新增了温室气体控制、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绿色技术产品研发认证推广、新污染物治理、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等一批新兴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引导政策和资源支持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明晰产业内涵,强化法规政策要求。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更新
46
完善《目录》各条目的解释说明内容,明确各类产业的具体内涵、最新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强化先进性引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相关行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四、《目录》的应用实施安排
《目录》根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目标任务要求,明确了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需要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的产业,细化了相关产业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利于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推动形成各方支持政策合力,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为进一步做好《目录》应用实施,在印发《目录》时强调,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各自区域、领域发展重点,以《目录》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可根据工作实际制修订细化目录、子目录或拓展目录。各地方、各部门要做好《目录》与相关支持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推动绿色标准国际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目录》要求的境内项目或活动以及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境外地区的项目或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后续,《目录》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资源环境状况、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调整和修订。
4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241 号)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于 2024 年 3 月 15 日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 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提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践行地、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区。到 2025 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 2035 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全面建成和谐、宜居、美丽的绿色发展高地。《实施方案》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明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构建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建设便捷畅达的绿色交通示范、打造创新驱动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