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刘正旺 / 编著
我的 实验室 移 动
提供三维虚拟操作实训
电脑版
手机版
激活码
① 进入网站下载软件
② 安装软件成功后打开软件
③ 在激活书本界面输入激活码
http://xtn-sc.com/ytgw
上架建议:文化教育
定价:18.50元
易文网:www.ewen.co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刘正旺 / 编著
我的 实验室 移 动
提供三维虚拟操作实训
电脑版
手机版
激活码
① 进入网站下载软件
② 安装软件成功后打开软件
③ 在激活书本界面输入激活码
http://xtn-sc.com/ytgw
上架建议:文化教育
定价:18.50元
易文网:www.ewen.co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刘正旺 / 编著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我的 实验室 移 动
提供三维虚拟操作实训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七年级 下册 / 刘正旺编著.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 1(2023. 1 重印)
ISBN 978 7 5428 7625 6
Ⅰ. ①初… Ⅱ. ①刘… Ⅲ. ①生物课 初中 教学参
考资料 Ⅳ. ①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1)第 243008 号
责任编辑 李志棣
封面设计 李梦雪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刘正旺 编著
出版发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 159 弄 A 座 8 楼 邮政编码 201101)
网 址 www. sste. com www. ewen. co
经 销 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 广州今人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 1 / 16
印 张 4. 5
版 次 2022 年 1 月第 1 版
印 次 2023 年 1 月第 2 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 7 5428 7625 6 / G·4505
定 价 18. 50 元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目 录
活动 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 1
活动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7
活动 3 观察小肠的结构 ………………………………………………………… 12
活动 4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 17
活动 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 22
活动 6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 27
活动 7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 33
活动 8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 39
活动 9 膝跳反射实验 …………………………………………………………… 44
活动 10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 49
活动 11 探究“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55
活动 12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 60
参考答案 …………………………………………………………………………… 66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书
活动 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通过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营养物质含有的能量。
1.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不同食物储存的能量是不一样
的。食物释放能量值的计算方法:一是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
量值;二是不待样品完全燃烧,测定样品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燃烧过程中释放
的能量值。 2. 测定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值,可以用加热使一定质量的水升温的办法。 1 毫升水的质量为 1 克,受热时每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约为 4.2 焦耳,并通过“水
体积×温差×4.2 焦耳/(毫升·℃)÷ 食物质量 = 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从而得到 1
克被测食物粒中所含的能量。
干燥种子(花生仁),清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锥形瓶,废液瓶,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镊子,解剖针,火柴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
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例如: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
的问题。
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续 表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提出问题
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1 克花生仁中含有多少
能量?同质量的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
二、作出假设
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
设。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1 克花生仁中含
有 12.47 千焦的能量;同质量的核桃仁含的能量比
花生仁的多等。
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结
合生活经验和事实作出
合理的假设。
三、制订计划
讨论完善
实施计划
以“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为例: ① 取 50 毫升的锥形瓶,用量筒量取 30 毫升自来水
倒入锥形瓶,并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 在锥形瓶中放入温度计(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测量并记录自来水的初始温
度数据(单位:℃ )。
③ 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 3 粒干燥的花生仁,编号为 1、 2、3 号,记录 3 粒种子的质量数据(单位:克)。
④ 用解剖针插上 1 号种子,将种子在酒精灯上点
燃。立刻用燃烧的花生仁给锥形瓶中的自来水
加热,直至花生仁完全燃烧为止,记录水的温度
数据(单位:℃ )。
⑤ 重复实验 3 次,计算出 1 克花生仁中的能量值。
① 能够准确地量取水量。 ② 能够正确地组装实验
装置。 ③ 能够准确称量种子的
质量。 ④ 能够顺利地完成种子
的燃烧。 ⑤ 能够准确地记录水的
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
四、整理归放
及时熄灭酒精灯。清洗、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
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实验装置
(1)基本装置。
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优化装置示例。
2. 实验结论
种子
序号 质量/克 水量/毫升 加热前的
水温/ ℃
加热后的
水温/ ℃
含有的
能量/焦耳
1 克种子含有的
能量/焦耳
1
2
3
种子含有的能量(焦耳)= 水的体积(毫升)×温差(℃)×4.2 焦耳/(毫升·℃)。
1 克 种 子 含 有 的 能 量 (焦 耳/克)= 水 的 体 积 (毫 升)× 温 差 (℃)
× 4.2 焦耳/(毫升·℃)÷食物的质量(克)。
1. 重点解析
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维生素、无机盐、水等人体必需的营
养物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1)蛋白质: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也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鱼、肉、蛋、奶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2)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参与细胞构成。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多。 (3)脂肪: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在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中
含有较多的脂肪。 (4)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它们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们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生长
3
活动 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发育,甚至患病。 (5)无机盐包括含钙的、含磷的、含铁的、含碘的、含锌的无机盐等。它们主要来
自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食物。无机盐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佝偻病、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与脂肪等成分含有能量,它们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其产物
在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能够把能量释放出来,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实验可以
通过燃烧的方法来测量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从而初步了解食物中蛋白质、糖类与脂肪等
有机物的所含的能量。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
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2.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由于本实验取用的实验材料量少,需要比
较精确的质量数据,因此需要用天平称出质量。 ① 称重前,先在天平两侧的托盘上各垫放一张大小合适的干净白纸,然后调
节天平两端的螺帽使指针对准刻度板上的零。 ② 称重时,要在天平左侧托盘上放被称物,在天平右侧的托盘中加放砝码。加放砝码时先要确定加放的大砝码,然后依次确定较小数量级的小砝码。当指针
指在刻度板上的正零点位置时,右侧托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就是左边被称物质的
质量。
③ 称重后,应当先取下数值较小的砝码,再依次取下数值稍大的砝码,最后才
取下被称物。 ④ 取放砝码要用干净的镊子,不能用手触摸。称重后,砝码按要求放归原处。 (2)用量筒定量取水。 ① 选一个大小合适的干净量筒。例如,量取 10 毫升水,应选择 10 毫升或
15 毫升的量筒。 ② 将水倒入量筒中,使水面达到 10 毫升刻度处。然后用干净滴管吸走多出
的水或滴入应补加的水,使量筒中水柱的凹液面最低处与 10 毫升刻度线位于同一
水平。此时,量筒中的水量就是 10 毫升。 (3)实验测定的食物中的能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低,因为食物燃烧过程中有
热量的散失。 (4)减少实验误差的关键:① 保证氧气供应使样品能够充分燃烧;② 尽可能
减少样品燃烧时热量的散失。
4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 下列食物中,适合作为“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的材料的是( ) A. 冷鲜肉 B. 西瓜
C. 干花生仁 D. 鲜番茄
2.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 设置重复组可减少实验误差
C. 食物燃烧时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D. 不同食物中所储存的能量含量是相同的
3.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应选取易燃烧食物测定 B. 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C. 能量测定值等于实际值 D. 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4.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食物名称 质量/克 水/毫升 温度升高/ ℃
花生仁 2 50 52.5
黄 豆 2 50 35.8
核桃仁 2 50 64.5
大 米 2 50 21.2
A. 花生仁 B. 黄豆 C. 核桃仁 D. 大米
5. 下列是某小组为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根据
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利用燃烧食物时所放出的 ,作为检测食物所含能
量的依据。 (2)该小组有同学提议,相比于下页图甲实验装置,图乙装置误差更小,其中易
拉罐的主要作用是 。
5
活动 1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甲 乙
(3)食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该学习小组需要设置重复组,且取多组实验的 作为实验结果。 (5)花生仁实际所含的能量比实验测定的值 (选填“高”或“低”)。
6.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释放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
法来测定。已知 1 毫升水每升高 1 ℃需要吸收 4.2 焦耳(能量单位)的热能。某
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食品名称 质量/克 水/毫升 温度升高/ ℃
花生仁 20 50 2.2
黄 豆 20 50 1.4
核桃仁 20 50 3
(1)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
仁 3 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
灰烬主要是 。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 (4)花生仁实际所含能量一般会 (选填“小于”或“大于”)测定的热量
值。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产生这一差别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
个即可)。
6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活动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探究口腔内食物的消化与牙齿、舌、唾液的关系。 2. 了解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 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包括牙齿、舌的作用,又包括唾液的作
用。可以分别设计实验模拟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
混合都是在口腔内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 37 ℃。在实验中将温度设置为
37 ℃模拟口腔环境。 2.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馒头或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唾液中含有
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可以根据滴加碘液后溶液是否变蓝色判断
馒头内的淀粉是否被分解。
馒头,清水,碘液,镊子,医用棉花,解剖刀(小刀),试管,玻璃棒,试管架,水浴
锅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提出问题
根据口腔中“馒头变甜”的生活经验,思考馒头在口
腔内的消化过程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
关系,提出小组探究的问题。能够提出具有探究意义
的问题。
7
活动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续 表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二、作出假设
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
设。例如: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
舌的搅拌有关系。
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结
合生活经验和事实作出
合理的假设。
三、制订计划
讨论完善
实施计划
①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 A、B、C 3 小块。将 A、B 两块馒头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
齿的咀嚼作用),C 块不做处理。 ② 取 3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 1、2、3 号。 ③ 将 A 馒头碎屑放入 1 号试管中,注入 2 毫升唾液
并充分搅拌;将 B 馒头碎屑放入 2 号试管中,注
入 2 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 C 馒头块放入 3 号
试管中,注入 2 毫升唾液,不搅拌。 ④ 保温处理:将 3 支试管一起放到 37 ℃ 的温水中,保温 5 ~ 10 分钟,然后将这 3 支试管取出,放置在
试管架上。 ⑤ 检测:向 3 支试管内各滴入 2 滴碘液,摇匀。观
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① 合理处理馒头块。 ② 准确设置 3 组实验。 ③ 保温温度准确,时间
恰当。 ④ 准确检测实验结果。
四、整理归放
清洗、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放回原处。清洁实
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实验记录
试管编号 馒头的处理方式 唾液/毫升 清水/毫升 是否搅拌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 2 ——— 搅拌
2 馒头碎屑 ——— 2 搅拌
3 馒头块 2 毫升 不搅拌
2. 实验结论
(1)1 号和 2 号试管对照,探究 的作用,实验结果说明 。
8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1 号和 3 号试管对照,探究 的作用,实验结果说明 。
1. 重点解析
(1)对照实验。在研究某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
条件都要相同的几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单一变
量原则(一组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重复性原则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 基 本 任 务
发现并提出问题 从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合理的假设
制订计划 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选择材料设计方法和步骤等
实施计划 按拟订方案完成探究
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
表达和交流 交流探究过程,撰写探究报告,完善实验结论
(3)食物的消化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
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化学
性消化)。
(4)食物的消化。人体的消化系统担负着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这两项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成分被最终分解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等物
质。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由口
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构成。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其
中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
胰液。
9
活动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食物的消化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食物进入口腔后,一方面靠牙齿的咀嚼作用
把食物切碎为细小的颗粒,另一方面,口腔周围的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在唾液淀
粉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由于麦芽糖有甜味,细细咀嚼米饭
等食物时,我们就会慢慢感觉到甜味。然后,经初步消化的食物会通过食道进入胃
内。胃既能够初步储存食物,又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在蛋
白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多肽等物质。这时,食物已经呈现稀糨糊
状,称为食糜。食糜从胃内挤出,称为胃的排空。食糜分批进入小肠内。小肠是消
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汇集了多种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
汁、胰腺分泌的胰液与肠腺分泌的肠液。除胆汁外,肠液与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
酶,这些消化酶可以将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成可吸收的营养
物质。
2. 注意事项
(1)在收集唾液前要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杂物,以免影响实验结果。要
收集足够量的纯净唾液,不能直接向试管中吐唾沫,应收集唾液腺自然分泌流出的
唾液,除用医用棉花采集的方法外,舌头顶住上腭、口腔张开,想酸性的食物,一段
时间后口腔中也可分泌出唾液,然后让唾液流入干净的杯子中备用。还可以考虑
使用购买的唾液淀粉酶制备模拟的唾液。 (2)实验中要将温度控制在 37 ℃左右。37 ℃接近人体口腔的温度,在这个温
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最好采用恒温装置或采用及时添加热水的方法控制
温度。
(3)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向试管内滴加碘液。如果试管变蓝则说明淀
粉没有完全被分解,如果试管没变蓝则说明淀粉被完全分解了。注意控制好实验
的时间,使得有唾液的试管能够完成淀粉的水解。
1.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实验,可以知道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由于
( )
A. 牙齿咀嚼的缘故 B. 舌搅拌的缘故
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缘故 D. 与以上 3 项都有关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若要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应选用的装置
01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和④
3. 右图所示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的一组对照装置,其探究的问题
是( )
A. 唾液是否在馒头的消化中起作用
B.淀粉在口腔中是否变成了麦芽糖
C. 牙齿是否在馒头的消化中起作用
D.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4.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 3 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毫升 清水/毫升 处 理 方 法
1 馒头碎屑 2 0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 2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3 馒头块 2 0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1)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 将馒头中的淀
粉转变成麦芽糖的缘故。 (2)5 ~ 10 分钟后取出 3 支试管,各滴加 2 滴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中
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 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 号
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口腔中 的搅拌、 的咀嚼以及 的分泌都有关系。 5.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 D 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 号试管 (选填“变蓝”或“不
变蓝”),2 号试管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馒头在口腔中的变甜与 2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使
部分淀粉转变成 。
11
活动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步骤 C 应放入 ℃的温水中。 6. 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
析回答:
(1)甲、乙两支试管均需置于 ℃ 的水中 10 分
钟,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 (2)充分搅拌的目的是模拟口腔中 的作用。 (3)滴加碘液后观察 2 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
甲试管 ,乙试管 (选填“变
蓝”或“不变蓝”)。此现象说明唾液对馒头有初步 的作用。
活动 3 观察小肠的结构
观察小肠的结构,并说明其特点。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
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高度适应。
21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新鲜动物小肠,培养皿,镊子,解剖剪,放大镜,显微镜,动物小肠壁横切面玻片
标本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观察新鲜
小肠
① 清洗:用清水将小肠内外冲洗干净,放在解剖
盘里。 ② 解剖:用镊子和解剖剪将小肠分成小段,纵向剖
开小肠,露出小肠内表面,平铺在盛有清水的培
养皿中。 ③ 肉眼观察: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辨认小肠黏膜
的表面环形的皱襞。 ④ 触摸:用手抚摸黏膜表面,感觉小肠内表面是否
平滑。 ⑤ 放大镜观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注意观察皱襞
上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小肠绒毛。
① 能够顺利完成清洗和
解剖小肠。 ② 能够熟练用肉眼观察、用手触摸、以放大镜观
察的观察顺序。 ③ 能够准确观察到小肠
的皱襞和小肠绒毛。
三、观察小肠
标本
① 取显微镜,完成安放和对光。 ② 放片:将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的
中央,固定。 ③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并防止物镜接触玻片。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
螺旋,并移动玻片标本,找到小肠绒毛。再略微
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标本。 ④ 观察:移动玻片,仔细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
特点。
① 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 ② 能够顺利找到清晰
物象。 ③ 能够准确观察到玻片
标本小肠的结构特点。
四、整理归放
收回显微镜。清洗、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放回
原处。清洁实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1
活动 3 观察小肠的结构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 实验结果
小肠内壁及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
2. 实验结论
(1)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内有
丰富的毛细血管)。
(2)小肠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之间的关系。小肠的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壁及内部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单层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很容易进入循环系统,被
运往人体各处。
1. 重点解析
人体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长约 5 ~ 6 米,是人体身高的 3 ~ 4 倍。小肠盘曲在我们的腹腔内,当食物
从小肠内缓慢地通过时,消化液与之发生反应而将食物彻底消化,长长的消化道给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充足的时间。这既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也有利于营养物
质的吸收。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小肠壁的结构正是这样巧妙“设计”的。首先,小肠内壁向内部折叠,形成许
41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多环形皱襞;这些环形皱襞通过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形皱襞的存在,大大扩
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肠皱襞,我们还可以看到其表面分
别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小肠绒毛和微绒毛是更加细小的折叠,它进一步扩大了
小肠的内表面积。据计算,由于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小肠内表面
积比原来增大了近 600 倍。一个成年人小肠的内表面积因此可以达到 200 平方米
以上。
小肠内有多种类型的消化液,它们包括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小
肠腺分泌的小肠液等。胰液与小肠液中有多种类型的消化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
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彻底消化为可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等小分子物质。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它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
用,可以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经消化液的消化后,小肠内
汇集了大量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
酸等。这些物质绝大部分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它们的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的,极薄,消化道中的小分子物质基本能够通过。因此,除了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进入毛细淋巴管外,其他物质几乎全部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这些营养物质在
循环系统的帮助下,最终会输送到人体的每一个细胞。 2. 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使用按照正确方法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
本时:① 将玻片标本上的观察材料放在正对通光孔的中心;②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③ 一只眼
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小肠绒
毛;④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更清楚地看到小肠绒毛;⑤ 参照教材图解进
行观察,总结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 (2)在观察新鲜小肠时,注意工具的正确选择使用,避免使自己或同学受伤。结合教材结构图,思考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之间的关系。
1. 观察小肠的实验中,剪开小肠需要用到的解剖器是( )
A. 解剖刀 B. 解剖剪 C. 解剖针 D. 放大镜
51
活动 3 观察小肠的结构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 为便于观察鸡小肠的皱璧,正确的操作是( ) A. 剖开小肠,镊子夹住,观察外表面 B. 一段小肠,从两端观察内表面
C. 剖开小肠,露出内表面,用放大镜观察 D. 把小肠内表面向上,用显微镜观察
3. 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 B.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C. 小肠的长度很长 D. 小肠盘曲在腹腔
4. 小肠的结构特点中,最能扩大吸收面积的是( )
① 肠腺 ② 小肠很长 ③ 环形皱襞 ④ 绒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观察小肠结构示意图,归纳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小肠壁上的消化腺称 为
,能 分 泌
。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皱襞表面有 ,这些
结构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
和毛细淋巴管,两者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
收营养物质。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小肠的结构”时采用了下面的方法与步骤,小肠的解剖
结构如图所示,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剪取 2 ~ 3 厘米小肠,冲洗干净。用解剖剪把小肠 ,放入盛有 的培养皿中。 (2)先用肉眼观察小肠壁的内表面,发现有许多环形的 ,再用放大镜仔
细观察,发现小肠的内表面有一层绒毛状的突起,叫作 。
61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
构特点有
。 (4)小肠内用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 、 、胆汁。由胆汁参与
的消化属于 性消化。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作吸收。在食物的营养物质
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小肠就可以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活动 4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1. 尝试运用合理营养的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2. 通过设计食谱,形成关心长辈、帮助家长培育健康生活的情感。
1. 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 膳食原则。根据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科学的健康膳食
信息,设计食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合理膳食的十条基本原则)。
主食(谷类、薯类等),蔬菜水果(几种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肉类(鱼类、家禽、家
畜等),蛋奶类(鸡蛋、牛奶等),大豆制品类,油脂类(食用油等),烹饪器具和用品等。
71
活动 4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和用具是否齐全。养成提前检查实验材料
和用具的好习惯。
二、食物原材
料的选择
① 依据“平衡膳食宝塔”,选择食物原材料。五类食
物都应兼顾而且比例合适。 ② 考虑当地常见的食物种类,注意适当考虑家长的
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
① 熟悉“平衡膳食宝塔”。
② 能够根据“平衡膳食
宝塔”合理选择食物
原材料。
三、原料搭配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讲究食物原材料的合理搭配。 ① 混合搭配:可以根据家长喜欢的菜肴的菜谱,选
择肉蛋奶类与蔬菜水果类、豆制品类混合搭配。 ② 荤素分开:也可以结合家长饮食习惯和菜肴特
色考虑荤菜和素菜分开烹饪。
能够根据家长饮食习惯
和菜肴特色确定合理的
食物原料搭配方案。
四、烹饪方法
的选择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也讲究根据原材料的搭配,精
心的烹调。几种常见烹调方法对比: ① 炒:食物能够保持原有色泽。 ② 蒸:可以较好保存食物原味。 ③ 煎炸:能明显提升原料香味。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他烹调方法。
能够根据食物原料搭配
方案选择适合的烹调方
法,宜优先考虑蒸、煮类
较健康的烹调方法。
五、整理归放
及时清洗、整理使用的物品,将物品放回原处。清洁
操作台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午餐食谱的原料、营养成分和烹调方法。
食谱 名称 主要
原料
原料所含主要营养物质(若有则打“√”)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烹调
方法 设计意图
主食
菜肴 1
81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续 表
食谱 名称 主要
原料
原料所含主要营养物质(若有则打“√”)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烹调
方法 设计意图
菜肴 2
菜肴 3
菜肴 4 白芍
菜心 菜心 √ 煮
补充维生
素,富含
纤维素
1. 重点解析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
特点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共分 5 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
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
比例。谷类食物位居底层,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
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食用量最少。
(2)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阐述的基本原则有 10 条,适合于 6 岁以上的正常人
91
活动 4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群。这 10 条是:
①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②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④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⑤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⑥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⑦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⑧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⑨ 如饮酒应限量。 ⑩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2. 注意事项
(1)设计的食谱要求含有 5 类食物并且比例合适。设计时应考虑当地常吃的
食物种类、营养成分、价格。 (2)设计食谱既要考虑家长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更要关注原料的
搭配与烹调方法的选择,如做到少油炸、少肥肉、少油汤、少酱料、多蔬菜以及少盐、少糖等。
(3)设计食谱还须关注到哪些食物的使用易引起食物中毒,如鲜木耳、变质的
蔬菜、生豆浆、生四季豆、新鲜海蜇,在原料的搭配与烹调方法的选择上须妥善处理。 (4)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烹调(或在家长指导下共同操作),请家
长品尝,并给家长讲明食谱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听取家长对食谱的意见和建议。
1. 某同学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炒黄瓜、炒白菜。这个食谱营养不够
全面,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 A. 红烧牛肉 B. 牛奶 C. 鸡蛋西红柿汤 D. 小米粥
2. 学习完合理膳食知识后,晓涛同学为家长设计了 4 份午餐食谱,哪份午餐食谱营
养最合理( )
A. 米饭、鱼、鸡、猪肉 B. 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
C. 鱼、鸡、猪肉 D. 鱼、青菜、萝卜、苹果
0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彤彤为奶奶设计了一个午餐食谱:米饭、鸡蛋汤、红烧肉、炸鸡翅。对该食谱的
说法不恰当獉獉獉的是( )。
A. 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
B. 缺乏维生素
C. 需添加蔬菜
D. 需将米饭改成馒头
4. 下列是某快餐店推出的几组午餐食谱,对青少年来说,最科学、合理的一组食谱
是( )
A. 米饭、炒肉片、烧带鱼、炒青菜、水果
B. 牛奶、炸鸡腿、面包、冰淇淋
C. 米饭、凉拌黄瓜、冬瓜海带汤、烧茄子
D. 馒头、红烧牛肉、清蒸肉圆、骨头汤
5. 我国将每年的 5 月 20 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以引导学生关注合理营养的
要求,改正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健康地度过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表中一
栏是某学校七年级同学为自己设计的一日食谱;另一栏是营养师为中学生设计
的一日食谱,分析回答:
项目 个 人 食 谱 营 养 师 推 荐 食 谱
早餐 馒头 2 个 菜包 2 个,牛奶(或豆浆)200 毫升,苹果(或西红柿)1 个
中餐 蛋炒饭 1 碗 拌黄瓜,青辣椒炒土豆丝,红烧牛肉,紫菜蛋汤,米饭 2 碗
晚餐 牛肉拉面 1 碗 放有青菜、胡萝卜、豆腐的面条 1 碗
(1)分析上表的两份早餐食谱,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 ,它们经过消化后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
处被吸收的。 (2)表中七年级某同学设计的食谱中缺少含 类的营养物质。如果该同
学长期以这样的食谱选择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 。 (3)合理膳食不仅要各种营养均衡,在饮食方式上还应该做到:
。 6. 下面是甲、乙两同学分别为各自家长设计的一份午餐食谱,请分析并回答有关
问题:
12
活动 4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甲的设计:米饭、白菜、鱼、肉、苹果、豆奶。乙的设计:米饭、玉米、鱼、肉、面包。 (1)谁的设计更合理? 。理由是 。 (2)乙同学的妈妈牙龈常出血,在食谱中应添加的食物是 。 (3)如果请你为你的父母设计一天的食谱,那么早、中、晚你安排的食品能量比
例分别为 。 (4)乙同学的爸爸是汽车司机,最近老是晚上看不清路,差一点出了车祸。请你
分析说明原因是 ,饮食上应注意多吃 等食物(举出两种食物名称)。
活动 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
永久涂片
1. 在显微镜下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2. 认识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
黄色,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
能。白细胞通常呈圆球形,有细胞核,可吞噬侵入机体内的各种病菌,保卫人体
健康。
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等。
2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显微镜的
准备
① 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右臂左
座);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5 ~ 7 厘米的地
方,置于身体靠左侧的位置便于观察和绘图,检
查并装好镜头。 ②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距离);把一个较大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
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① 能够熟练取放显微镜。 ② 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
三、低倍镜观察
① 找到人血的永久涂片,并将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
台上,使标本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 ② 首先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
物像,并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③ 移动玻片,找到血细胞。 ④ 辨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① 能够准确挑选玻片标本。 ② 能够准确放置玻片。 ③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操
作准确。 ④ 能够找到血细胞。 ⑤ 能够辨别红细胞和白
细胞。
四、高倍镜观察
① 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物镜观察红细胞和白
细胞。 ② 调节显微镜的亮度为适合观察的状态。调节细
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 移动玻片,进一步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并比较
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① 换高倍镜的操作正确。 ② 能够熟练调整高倍镜
下的亮度。 ③ 高倍镜下只使用细准
焦螺旋调焦。 ④ 能够正确观察红细胞
和白细胞,并能够描述
相应特征。
五、整理归放
及时收回显微镜。清洗、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
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人血的永久涂片视野简图
32
活动 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 血细胞
(1)人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数量
血细胞 形 态 特 点 数量情况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色;较小。 较多
白细胞 圆球状;有细胞核;无色透明;较大。 较少
(2)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
血细胞 红 细 胞 白 细 胞 血小板
功能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吞噬异物,抗感染 促进凝血
1. 重点解析
(1)人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内有一个复杂而高效的运输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它们将来自消化道
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身体各处,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
废物及时运走。这个运输系统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血管,以及血管内流动着
的血液。一旦这个运输系统出现问题,身体不能及时得到氧气的供给,我们的生命
就会在几分钟内停止!可见,血液对我们的生命非常重要。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
黄色。其中 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人类及一般哺乳类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均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
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 3.5×1012 ~ 5.5×1012 个。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的
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
气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因此,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
输氧气的功能。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时,人
的输氧功能会不足,并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临床上称为贫血。白细胞有多种类型,通常呈圆球形,有细胞核。正常成年人每升血液中白细胞
的数量为 4.0×109 ~ 10.0×109
个,白细胞中有些种类可吞噬侵入机体内的各种病菌,以保卫人体健康。当身体内有大量病菌入侵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临床上以
此判断身体是否有炎症。当炎症消失,白细胞的数量会恢复正常。血小板呈不规则状,也无细胞核。正常成年人每升血液血小板的数量为 1.0×
1011 ~ 3.0×1011 个,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当人受伤血管破裂时,血小板首
先会在伤口处聚集,同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血液的每一成分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一旦人体血液发生某种病变,或
者是血量大量减少,人体健康就会出问题,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2)人血涂片。人血涂片的制成过程如下: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血液,用盖玻片推成极薄的血
膜,避免血细胞过分重叠而影响观察,烘干以使细胞的形态固定,使用特定的染料
对白细胞进行染色,使无色透明的白细胞染上颜色,便于观察。血小板细胞小得
多,形状不规则,需要特殊的染料才能染上颜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
到血小板。最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或者用特殊的粘合剂密封,做成永久
装片,以便长期保存。观察人血涂片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血细胞。 2. 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按照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操作程序观察人血涂
片。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取送要安全。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置于胸腹部前方,不能过于倾斜。严禁用一只手提显微镜,以免目镜滑出、跌落损坏。 (2)安放要稳当。将显微镜置于距实验台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在需要使显微
镜倾斜时,倾斜角不得超过 45°,以免倾斜跌落。 (3)注意保护镜头。切勿用手指或纱布摸擦目镜、物镜的镜片,必要时只能用
擦镜纸擦拭镜头。在转动粗准焦螺旋降下镜筒时,一定要从一旁用眼注视着物镜,
52
活动 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缓慢降下镜筒,不能让物镜接触玻片标本,以免碰坏玻片,损坏物镜。 (4)爱护准焦螺旋。不得随意用力来回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以免造成螺旋失
灵、镜筒下滑。 (5)正确转换物镜。在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时,不得直接扳转物镜,以免造成
物镜松动,影响观察的清晰度。 (6)保持镜体干净。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保持镜体清洁。使用完毕,要用
干净纱布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并送回镜箱。
1.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2.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
A.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 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是红细胞
C. 血细胞中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D. 血细胞中血小板也具有细胞核
3. 敏敏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视野中观察到清晰的红细胞,但没有发现白细胞,她采用下列哪一项操作最有可能找到白细胞( )
A. 换用高倍物镜 B. 换用凹面反光镜
C. 移动永久涂片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4.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得出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
A. 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太少
B.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C. 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D. 白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圆球形
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如图),对观察到的几种血细胞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①是白细胞,能将病菌包围、吞噬,是人体的“卫士” B. 如果某人有炎症应该是①的数量高于②
C. 如果某人贫血,可能是②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
常值
D. ③是血小板,作用是止血,加速凝血
6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6.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中,在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
[3] 。某成人的血常规检测单上此血
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下限,他可能患有
症,你建议他多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2)若人体有炎症时,则图中[2]的数量会
(选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3)在血细胞中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是 (填名称)。
7. 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某同学根据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做
了记载(如下表),请根据表内信息回答:
“—”表示没有看到
编 号 大 小 数 量 形 状 细胞核
1 号细胞 大 少 圆球形 — 2 号细胞 小 多 圆盘状 — 3 号细胞 — — — —
根据这位同学的记载,你判断 1 号细胞是 ,2 号细胞是 ,没
有看到的 3 号细胞是 。这位同学没有看到细胞核,你认为有细胞核的应
该是 号细胞。生物体内的血液有各种颜色,人体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某种细胞中含有 ,该物质有容易与 结合和分离的特性。
活动 6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1.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 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 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72
活动 6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 鱼类的尾鳍薄而透明,遍布血管,是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好材料。 2.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时候,要设法保持小鱼存活,同时要避免水弄
湿显微镜造成损坏。为降低小鱼挣扎的剧烈程度,同时提高存活率,可提前半小时
左右将小鱼放入大约 10 ℃的水中,实验中要保持鱼体表湿润。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如泥鳅、小金鱼等)、显微镜、培养皿、棉絮(纱布)、载
玻片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小鱼的摆放
① 包裹:取小鱼,并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将小鱼头部
的腮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小鱼的口和尾部。 ② 放置:将小鱼尾鳍展平,平贴在培养皿上,待鱼
安静后,用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① 能够正确包裹小鱼。 ② 放置小鱼的操作准确。
三、尾鳍的观察
① 取放显微镜:取镜和安放,完成显微镜的对光。 ② 寻找物象: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物
镜,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达到能够观
察到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的状态。 ③ 显微观察: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
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注意观察管径最小
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
什么血管中。根据血管的特点、血流的方向,区
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④ 绘制示意图: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小鱼尾鳍内血
流的示意图。
① 准确取放显微镜。 ② 能够正确操作找到
物象。 ③ 能够清晰观察到不同
血管中的血流情况。 ④ 绘制的示意图清晰
准确。
82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续 表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四、整理归放
收回显微镜。将小鱼放回鱼缸。清洗、整理实验物
品,将实验物品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血液在小鱼尾鳍血管内流动的示意图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 3 种不同的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液
在小鱼尾鳍血管内流动的示意图如下:
2. 血液在小鱼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血 管
结 构 特 点
管 壁 管 腔
血流速度 功 能
动脉 较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弹性小 较大 较慢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非常薄,仅有一
层上皮细胞
极小,红细胞单
行通过 最慢 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让血液
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
1. 重点解析
(1)人体的血管有 3 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从概念上讲: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
从全身各处收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联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92
活动 6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种血管
要区分 3 种血管,通常有下列几个方面:
① 分布。有些静脉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人输液时,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
的静脉。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但在腕部、颈部还是可以感觉到一些动
脉的“搏动”。中医进行切脉,就是根据桡动脉的搏动来诊断身体的疾病的。毛细
血管非常细小,遍布全身。 ② 结构。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这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血液从心脏射出,对动脉
管壁的冲击力是很大的,较厚的管壁有弹性,能够先扩张然后回缩,动脉管壁回缩
时的压力,又成了推动血液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动脉的搏动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动脉的一端与心脏相连,血流速度很快,能够把血液及其所携带的养料、氧气快速
地运往身体的各个部分,满足身体的需要。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这与它不需
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有关。由于静脉承担着把身体各处的血液回收到心脏的任务,因此,它的管腔较动脉大,管内血流速度慢。
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身体四肢的静脉还有一个特点:血管内有静脉瓣。静脉中的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由于下肢的血
液向上流动时受到重力的作用,血液可能倒流,有了静脉
瓣的存在,就可以阻止血液倒流了。当然,血液向上流动
时,一定要有动力,这个动力主要是血管周围的肌肉挤压
提供的。如果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受到损伤,肌肉不再收
缩,就会影响血液的流动。相应的肌肉会因为缺乏(血液
运输来的)营养而出现萎缩现象。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其内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
03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这种特点正好有利于它内部的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管壁薄,血液中
的营养物质、氧气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身体各处产生的废物也才能透过血管壁进
入到毛细血管中。 3 种血管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人体血液流通的管道,有利于人体内的物质运
输以及血液和各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2)实验关键点。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显微镜。先按照实验要求装好低倍镜,对好光;然后
把已处在安定状态的小鱼连同培养皿放到载物台上,让鱼的尾鳍正对通光孔;再按
照操作要求调节焦距,直到看清血管中的血细胞为止。使活的小鱼安定的方法:先用清水把棉絮或纱布浸湿,用这些浸湿的棉絮或
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再把小鱼平放在玻璃培养皿
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小鱼就会进入安定状态。实验结束后,显微镜要擦拭干净,取下镜头并装入镜头盒内,然后将显微镜放
回原来的位置。用过的滴管、培养皿要洗净擦干并放到指定位置,实验桌要抹干
净,实验废弃物放入垃圾桶,小鱼仍放回鱼缸中。 2. 注意事项
(1)用湿的棉絮(或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可以保证
鱼在短时间内不死亡,便于观察到鱼的血液流动。 (2)应该选用颜色较浅的小鱼的尾鳍,避免色素过深影响观察。 (3)观察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有利于小鱼保持
安定。同时,要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1.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目的之一是( )
A. 观察小鱼尾鳍形态 B. 区分动、静脉和毛细血管
C. 观察小鱼尾鳍心脏的跳动 D. 区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对所挑选的小鱼的要求是( )
A. 尾鳍色素多,死的 B. 尾鳍色素多,活的
C. 尾鳍色素少,死的 D. 尾鳍色素少,活的
3. 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3
活动 6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A. 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薄而透明
B. 用湿棉花把小鱼包裹起来是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用放大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流情况
D. 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是血液从主干流向主分支
4.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
A. 尾鳍内的小静脉 B. 尾鳍内的小动脉
C. 毛细血管 D. 淋巴管
5. 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
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①
B. 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主要是为了避免其乱跳
C. 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D. 欲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
6. 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下图所示,分
析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做实验时,一般要选取尾鳍色素 (选填“多”或“少”)的小活鱼作为实验材料。 (2)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应选
用 (选填“低”或“高”)倍镜。 (3)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3 种不同的血管,1 为 血
管,3 为 血管,判断 3 的依据是 。 7. 为观察血液在生物体内的流动情况,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
回答:
23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首先,用湿纱布把小鱼包起来,露出尾部,并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
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1)实验用的小鱼,尽量选择尾部色素 (选填“多”或“少”)的小鱼,这
样便于实验观察。 (2)实验时,要经常给小鱼头部附近的纱布滴水,原因是 。 (3)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应选择在 倍物镜下进行。 (4)图乙中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管中, 为静脉血管,血管 2 中红细胞单
行缓慢通过的原因是 。
活动 7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1. 学习测量血压的常规方法。 2. 了解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高血压与低血压等相关知识。
1.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可以测得
实时的血压。 2. 人的心脏在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数值称为收缩压;心脏在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数值称为舒张压。
33
活动 7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医生常用“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人的血压。当前,健康成人的收缩
压为 90 ~ 140 毫米汞柱(1 毫米汞柱 = 0.133 千帕)、舒张压为 60 ~ 90 毫米汞柱。如
果血压持续高于 140 毫米汞柱/ 90 毫米汞柱的为高血压,持续低于 90 毫米汞柱/
50 毫米汞柱的为低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汞血压计(也可以考虑用电子血压计等新型的血压计),听诊器,笔记本和笔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测量准备
① 取出测量用的汞血压计和听诊器。 ② 帮助被测者端正坐姿,露出左上臂或右上臂,自
然放置在实验台上,保持手臂与心脏大约在同一
水平面。 ③ 先将汞血压计的袖带缚扎在被测者的上臂,再戴
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听头放在被测者肘窝的动
脉搏动处。
① 能够熟练完成汞血压
计和听诊器的测量准
备工作。 ② 能够准确判断被测者
的坐姿是否端正。 ③ 能够正确缚扎袖带和
摆放听诊器。
三、实施测量
① 握住血压计气球,连续打气使血压计汞柱上升,直至听不到动脉搏动声。再放气降压使血压计
汞柱缓慢下降,仔细听听诊器耳塞中的声音。 ② 当听到“嘭—嘭”声时,记下汞柱高度的数值(收
缩压);继续放气,当听到突然变成“噗—噗”声
时,记下汞柱高度的数值(舒张压)。
① 能够熟练完成测量血
压的操作。 ② 能够准确听到“嘭—嘭”声并记录收缩压。 ③ 能够准确听到“噗—噗”声并记录舒张压。
四、整理归放
清洁、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放回原处。清理实
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血压测量记录表
43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收缩压/
毫米汞柱
舒张压/
毫米汞柱
血压等级
(高、低、正常) 备 注
1
2
3
4
2. 实验结论
不同人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的血压存在差异,血压数值都分布在一定
范围之内。
1. 重点解析
(1)人的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单位面积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
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血压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
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
5 个方面:① 每搏输出量;② 外周阻力;③ 心率;④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⑤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血压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① 直
接测量法是将溶有抗凝剂的长导管,经皮穿刺将导管送至主动脉,导管与压力传感
器连接,直接显示血压。本法为有创方式,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② 间接测量
法即袖带加压法,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间接测
量法简便易行,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2)汞血压计测量血压操作方法。血压仪一般分为家用和医用,其中家用的又分为腕式血压仪和臂式血压仪,传
统常用臂式血压仪(汞血压计)。臂式血压仪测量血压的一般步骤是,被测者至少
安静休息 15 分钟,在测量前 30 分钟内,禁止吸烟或者饮咖啡。被测者取坐位,最
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 ① 戴上听诊器,打开汞开关,当摸到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时,放入听诊器
听头。
53
活动 7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② 关闭气门上的螺旋钮,握住充气球向袖袋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
升高 20 ~ 30 毫米汞柱,然后慢慢放开气门螺旋钮,使汞柱缓慢下降,并注意汞柱所
指刻度。
③ 当袖袋内压力逐渐下降到从听诊器中可以听到第一声搏动音“嘭—嘭”,
此时汞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搏动声继续存在并增大,当袖袋内压力等
于舒张压力时,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噗—噗”,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
张压。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单位:毫米汞柱
年龄/岁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16 ~ 20 115 73 110 70
21 ~ 25 115 73 110 71
26 ~ 30 115 75 112 73
31 ~ 35 117 76 114 74
36 ~ 40 120 80 116 77
41 ~ 45 124 81 122 78
46 ~ 50 128 82 128 79
51 ~ 55 134 84 134 80
56 ~ 60 137 84 139 82
61 ~ 65 148 86 145 83
18 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水平和分级
级 别 收缩压/毫米汞柱 舒张压/毫米汞柱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 ~ 139 和(或) 80 ~ 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 ~ 159 和(或) 90 ~ 99
2 级高血压(中度) 160 ~ 179 和(或) 100 ~ 10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63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危害。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并可能使血管破裂。实际上是引发心、脑血管
和肾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就会病变成为较严重的脑中风、心
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低血压状态,青年人的低血压往往
表现为精神疲惫、四肢乏力,坐久起时感头晕。低血压尤其影响大脑和心脏的血液
供应,长期会使人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身体产生
危害,日常生活保健中,要时常关注血压值,学会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2. 注意事项
(1)测量前检查血压计。要防止血压计造成测量误差过大,如汞不足可使测
得的血压值偏低,因此应定期检查汞量。 (2)缠袖带的松紧度应适宜,过紧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使测得数值偏
低,过松则使测得的数值偏高。被测者肢体位置过高,由于血液重力作用的影响,可使得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肢体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3)打气不可过猛,汞柱不可过高,以免汞溢出,影响测量结果及被测者的舒
适度,汞柱出现气泡,应及时调节、检修血压计。 (4)测得的血压异常或听不清肱动脉搏动时,需要重新测量。重新测量血压
前,要驱净袖带内的气体,使汞柱降至 0 点,稍待片刻再测,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
循环受阻,影响测量数值。 (5)测量完成后,倾斜汞柱 45°,让汞全部流入汞瓶里后关闭汞开关。
1. 下列有关血压的知识,你不认可的是( )
A. 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 B. 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C. 测量血压在上臂的肱动脉处 D. 高血压就是收缩压高于 12 千帕
2. 医生给李明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 160 毫米汞柱/ 100 毫米汞柱,被认
为是( )
A. 高血压 B. 低血压 C. 血压正常 D. 坏血病
3. 下列关于人体血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压可以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
B. 血压通常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73
活动 7 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C. 心脏收缩时测得的动脉血压为收缩压
D. 心脏舒张时测得的静脉血压为舒张压
4. 根据卫健委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持续增加,位居慢性病患者人数首位。高
血压的表现,除血压升高外,还常伴有高血脂、肥胖等症状。以下是研究得到人
群体质指数(BMI,身高/体质量2
)与高血压患病人数的相关数值。
BMI 总人数 高血压人数 高血压人数占比
正常 3 711 82 2.21%
超重 873 32 3.67%
肥胖 557 43 7.72%
合计 5 141 157 3.05%
(1)据表可知,BMI 数值被归入 时,高血压人数占比最高。获得此项数
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有人提出超重与肥胖的发生与膳食脂肪的摄入量有关。膳食脂肪是指每日
摄入各种食物含油脂的总和。膳食脂肪进入人体消化道的 (填器
官)内,在肝脏分泌的 以及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的
产物甘油和脂肪酸随即进入循环系统被运输和利用,部分被转移至细胞内
储存起来,累积过多会造成超重和肥胖。 (3)膳食脂肪摄入过多还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当 LDL 过量
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会积存在动脉壁上,导致血管壁加厚,管腔狭窄,血压 。 (4)膳食脂肪为人体提供能量,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促进脂溶性维生
素吸收等作用。因此,既要保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又要预防由脂肪摄入过
量引起的血压升高,需要做到 。 5.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持续的高
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 (1)右图心脏结构中,属于心房的是 (填图
中字母)。正常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 ,其中 壁最厚,有利于 。 (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医生常用“收
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血压。血压持续达到
83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或高于 18.7 / 12 千帕则为高血压。确诊高血压以后,常采用一定的药物进
行治疗。患者口服高血压药物后,药物成分先经 (选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心脏的 (填图中字母),进而送至相关部位发
挥降压作用。 (3)科研人员为研究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选择 150 例符合条件
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氧运动干预,结果如下:
干预时间 体质量/千克 收缩压/千帕 舒张压/千帕
干预前 78.4 20.3 11.5
干预后 71.6 18.3 10.3
由表中数据可知,有氧运动通过 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活动 8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1. 了解鉴定血型的方法。 2.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1.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抗原类型。通
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类型,如人们熟知的红细胞 ABO 血型
系统。
2. 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于玻片上,红细胞将会聚集成簇,该现象称为
凝集,其机制是“抗原 抗体”反应,位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凝集原)与相应血清中
的抗体(凝集素)发生免疫反应。人 ABO 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通常采用“A 型标
准血清”和“B 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型实验,通过观察有无
93
活动 8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红细胞的凝集现象确定血液的血型。
血 型 A 型 B 型 O 型 AB 型
A 型标准血清(含抗 B 凝集素)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B 型标准血清(含抗 A 凝集素)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3. 本实验用替代溶液替代 A 型、B 型、O 型、AB 型的血液。用“有沉淀产生”模拟“有凝集现象”、“无沉淀产生”模拟“无凝集现象”。
模拟配制的“A 型血”(0. 02 摩尔/升硝酸铅 Pb(NO3 )2 ),“B 型血”(0. 02 摩
尔/升氯化钡 BaCl2 ),“O 型血”(蒸馏水),“AB 型血”(上述“A 型血”和“B 型血”等量混合),“A 型血清”(0.02 摩尔/升硝酸银 AgNO3 ),“B 型血清”(0.02 摩尔/升
碘化钠 NaI),载玻片,吸管,牙签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检测准备
① 将 4 份“模拟血液”分别标注(如标注:“赵”“钱” “孙”“李”),代表急需输血的 4 位病人。 ② 取一个载玻片,在两侧分别滴加适量模拟血清 “A 型血清”和“B 型血清”。
能够准确标注各类试剂,并能够准备好检测玻片。
三、实施检测
① 用吸管吸取“赵”的“血液”后,分别在玻片上“A
型血清”和“B 血型血清”中各滴一到两滴,分别
用牙签混匀。 ② 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③ 按照同样的方法完成“钱”“孙”“李”的血型
鉴定。
① “吸取”和“滴加”操作
准确。 ② 混匀时使用不同牙签,不要导致相互污染。 ③ 能够准确完成 4 份样
品的鉴定。
四、整理归放
清洗、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放回原处。清洁实
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04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 模拟“血型鉴定”结果记录表
血液样本 A 型 B 型 O 型 AB 型
赵
钱
孙
李
2. 利用模拟“A 型标准血清”和“B 型标准血清”确定 4 人血型的标准
血 型 A 型 B 型 O 型 AB 型
A 型标准血清 无沉淀 有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B 型标准血清 有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根据上述标准,判断赵、钱、孙、李 4 人应该输入的血型分别为 。
1. 重点解析
(1)ABO 血型系统
ABO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 A(A 凝集原)与抗原 B(B 凝集原)
而将血液分成 4 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 A 的为 A 型,只有抗原 B 的为 B 型,若同时存在抗原 A 和抗原 B 则为 AB 型,这两种抗原都不存在的为 O 型。不同血
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具体情况
如下:
A 型血的人,其红细胞表面有 A 凝集原,血清中有抗 B 凝集素。 B 型血的人与 A 型血的人则刚好相反,其红细胞表面有 B 凝集原,血清中有抗
A 凝集素。 AB 型的人则含有两种凝集原,不含凝集素。
14
活动 8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O 型血的人不含这两种凝集原,而含有两种凝集素。 (2)Rh 血型系统
Rh 血型的“Rh”是恒河猴 (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
坦纳等科学家在 1940 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
Rh 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 Rh 凝集原的
称为 Rh 阳性血型,不含有此种抗原的则称为 Rh 阴性血型。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Rh 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群中约占 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 90%。 Rh 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已发现 40 余种 Rh 抗原,其中 D
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 D 抗原称为 Rh 阳性,而红细胞上
缺乏 D 抗原的称为 Rh 阴性。 (3)安全输血
人大量失血时需要输血。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
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少量输入异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要实行
同型输血。输血前做交叉配血实验,即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主侧)
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次侧),分别做配血试验,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前者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为次侧,因为最常见的严重溶血反应,多因受血者
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作用于输入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而引起,并非因输
入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作用于受血者的红细胞所致。 2. 注意事项
(1)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种类很多,应该将“血液样本”标注清楚,避免在实验
中混淆。
(2)实验中使用的部分化学试剂需要注意安全使用,如硝酸银对皮肤和黏膜
有腐蚀及收敛作用,皮肤接触硝酸银见光后就会变黑,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进行
防护。
(3)实验中的部分化学试剂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防止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
染,实验完成以后,废试剂也要按照规定倒弃或回收,以防污染扩大。
1. 输血前需要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用 A 型标准血清和 B 型标准
血清对某人进行血型鉴定,该人的红细胞与 A、B 型标准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
24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
A. A 型 B. B 型
C. AB 型 D. O 型
2. 进行血型鉴定时,某人的血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请问他的血型
是( )
A. A 型 B. B 型
C. AB 型 D. O 型
3. 在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血型是可以遗传的,而且终生不变
B. ABO 血型系统中有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四种
C. 子女的血型和父母的血型一定相同
D. 血型除了用于输血外,还可以用来做亲子鉴定和侦破刑事案件
4. 初二年级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其中鉴定血型课程与生物课堂联系紧密,经鉴定,某位同学的血型为 A 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需输血,该同学不能接受除 A 型血以外的任何血
B. 如需献血,该同学可以为血型为 B 型的同学献血
C. 如需献血,该同学可以为血型为 A 型的同学献血
D. 如需输血,该同学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5. 血型鉴定实验中,将未知血型的血液与“A
型”和“B 型”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
镜下观察,鉴定结果如图所示:
(1)甲属于 血型,乙属于
血型。 (2)从理论上来讲,甲可接受
血型的血液。 (3)作为受血者,乙可以接受
血型的血液;作为供血者,乙不能输血给 血型的人。 6. 为了让中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血液凝集
现象,从而阻塞血液循环,甚至引起死亡。北雅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
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反应,有沉淀产生表示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34
活动 8 模拟血型鉴定实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表一 模拟血型的鉴定
血 液 模拟血液 血 清 模拟血清
A 型 豆浆 A 型 碘液
B 型 淀粉溶液 B 型 鲜橙汁
AB 型 豆浆和淀粉溶液
O 型 ①
表二 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的凝集现象
豆 浆 淀粉溶液 豆浆和淀粉溶液 清 水
碘 液 无沉淀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无沉淀
鲜橙汁 橙色沉淀 无沉淀 橙色沉淀 无沉淀
(1)该兴趣小组用豆浆、淀粉等材料来做此实验,这是一种 实验。 (2)表一中的淀粉溶液模拟 型血液,①处应填写 。 (3)从表二可知,A 型血可以接受的血型有 。 (4)从安全输血的角度考虑,大量失血时,仍以输 为原则。
活动 9 膝跳反射实验
1. 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学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 2. 观察膝跳反射现象,举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1.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组成,反射需
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遵循“有”或“无”原则,不衰减性。
44
初中实验考试指导 生物 七年级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 膝跳反射感受器是肌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而不是肌肉,效应器是运动神经
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膝跳反射是不需要大脑参与的低级反射,但也受大脑等高
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橡皮锤(或小木锤等),适合翘腿坐的椅子等。
分 项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实验操作考试重点
一、检查用品 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实验前进行实验材料用
具的检查。
二、
分组
① 全班同学分组,每两位同学为一组(注意体型等
因素)。
② 每组两位同学编号,甲、乙两位同学轮换作为受
试者和测试者。
能够根据自己的体型等
特点,找到合适的组员,确保相互测试能够顺利
完成。
三、受试者准备
① 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
地搭在这条腿上。 ② 受试者使自己平静下来,身体自然放松。
① 受试者坐姿正确。 ② 受试者能够迅速保持
放松状态。
四、测试者施测
① 测试者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
一下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② 在叩击的同时,注意观察受试者被叩击小腿的
反应。 ③ 提醒受试者尝试有意识(大脑)控制自己的腿,测
试者再一次叩击同样的部位,观察受试者腿的
反应。
① 能够准确找到叩击部
位,并能够用力合适
地实施叩击。 ② 准确观察受试者放松
状态和有意识控制状
态叩击后的反应。
五、换位重复
实验
① 甲、乙两位同学轮换作为受试者和测试者。 ② 受试者同样做好坐姿和放松的准备。 ③ 测试者同样在受试者放松状态和有意识控制状
态时分别叩击,并观察叩击后受试者的反应。
轮换后,能够同样完成叩
击和观察。
六、整理归放 及时整理实验物品,将实验物品放回原处。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4
活动 9 膝跳反射实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