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1期样刊

发布时间:2021-12-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1期样刊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协同研究中 心”)由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和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在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基础上,构建面向创新驱动发展国家 战略协同研究团队。协同研究中心经重庆理工大学批准成立(重理工科 研字 [2021]83 号),挂靠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协同研究中心聘任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担任学术主任,重庆理工大 学李巍教授担任主任;聘任南开大学商学院以及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相关专家担任研究员;聘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 院的部分优秀研究生担任助理研究员。 签约仪式 协同研究中心骨干座谈 协同研究中心联合调研 协同研究中心旨在推动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重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工商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建 设水平,优化创新与创业管理学科方向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协同研究中心将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大型企业创新驱动的创业研究”等研究课题,联合... [收起]
[展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1期样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2页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协同研究中 心”)由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和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在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基础上,构建面向创新驱动发展国家 战略协同研究团队。协同研究中心经重庆理工大学批准成立(重理工科 研字 [2021]83 号),挂靠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协同研究中心聘任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担任学术主任,重庆理工大 学李巍教授担任主任;聘任南开大学商学院以及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相关专家担任研究员;聘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 院的部分优秀研究生担任助理研究员。 签约仪式 协同研究中心骨干座谈 协同研究中心联合调研 协同研究中心旨在推动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重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工商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建 设水平,优化创新与创业管理学科方向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协同研究中心将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大型企业创新驱动的创业研究”等研究课题,联合国内高校学术力量,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合作 调查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同时,协同研究中心还将积极面向重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贴重庆理工大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与“国防兵工”的办学特色开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构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及教育成果体系,推动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研究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扩大工商管理学科社 会影响力,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进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将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 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致力于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 的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团队和学术社群。 合 影

第3页

《 (社会科学)》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 顾  问:金红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  任:杜惠平 副 主 任:田 波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 王志凯(浙江大学) 王志章(西南大学) 边燕杰(西安交通大学) 方 文(北京大学) 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渝琳(重庆大学) 成伯清(南京大学) 吕 进(重庆大学) 苏 平(重庆理工大学) 李国平(北京大学)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 刘智慧(中国政法大学) 邱冬阳(重庆理工大学)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孙笑侠(复旦大学) 张绍全(重庆理工大学) 陈 波(北京大学) 杜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 岚(重庆理工大学)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 禾(中国人民大学) 李建伟(中国政法大学) 李善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梅传强(西南政法大学) 董 明(上海交通大学) 何建国(重庆理工大学) 邹崇理(中国社会科学院) 程 平(重庆理工大学) 谢 非(重庆理工大学) 张希良(清华大学) 张建军(南京大学) 张晓芒(南开大学) 张晓洪(重庆理工大学) 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 姜克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徐 刚(重庆理工大学) 徐茂华(重庆理工大学) 涂永前(中国人民大学) 黄华新(浙江大学) 龚六堂(北京工商大学) 彭 熙(重庆理工大学) 韩 龙(海南大学) 韩喜平(吉林大学) 曾伏娥(武汉大学) 曾宪军(重庆理工大学) 蔡曙山(清华大学) 魏一鸣(北京理工大学) 主  编:杜惠平 副 主 编:彭 熙 王筱欣

第4页

学报 社会科学 智库专稿 罗仲伟(1) 钱 诚(11)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李 娜(20) 武永江(3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主持人:中国逻辑学会名誉会长 邹崇理 研究员 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 王海若(38) 西方真之理论的三次转向 邓彦昌(48) 经济学 谭建伟,吕茂宇,惠 红(58) 康瑞英(67) 基于 DEA模型的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产力分布、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国际化 期刊基本参数:CN50-1205/T※1987※s※A4※176※zh※P※ ¥10.00※1000※18※2021-11

第5页

2021年第 11期(总第 463期) 第 35卷 管理学 李 巍,孙可可,明荷汶,等(81) 余 璇,李 豫,张印轩,等(94) “创新驱动创业研究”专题 新创企业双元营销能力驱动市场效能的路径研究 员工创造力对内部创业行为影响的纵向调查研究 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 刘玉侠,张剑宇(104) 王爱国(115) 乡村人才振兴:内涵阐释、困境反思及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地流转的再思考 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 李亚平,周伟良(125) 梁青青(135)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动态监管策略研究 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法 学 “新时代民法典研究”专题 民法典编撰背景下国际私法法典化立法技术研究 姚天冲,周智琦(141) 论家务贡献补偿的实现路径 高 兴(151)  通用名称司法认定的证据规则研究 周 园,聂 菊(159) ———以“消费者调查”为视角 官员直播带货的热浪潮与法律视域下的冷思考 徐玖玖(168) 审读:韩云波 李 岚 执行编辑:牟 怡

第6页

JOURNALOFCHONGQING UNIVERSITYOFTECHNOLOGY Vol.35 No.11(Sum.No.463) Nov.2021  CONTENTS Researchonmechanism andpath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  LUOZhongwei(1) ToachievecommonprosperityforthegoalofacceleratingChina’sincomedistributionreform  QIANCheng(11) Thevaluelogicandpracticingpathofcasting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  LINa(20) Castingtheinclusiveculturalpath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  WUYongjiang(30) Shapiro’contextualistsolutiontotheproblemsofvagueness WANGHairuo(38) Threeturnsoftheoryoftruthinwesterncountries DENGYanchang(48) StudyontheefficiencyofChongqingtourism industryanditsinfluencingfactorsbasedonDEAmodel  TANJianwei,LVMaoyu,HUIHong(58) Productivitydistribution,financingconstraintsandChinese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  KANGRuiying(67) Researchonthepathsofnewventures’ambidextrousmarketingcapabilitiesdrivingmarketeffectiveness  LIWei,SUNKeke,MINGHewen,etal(81) Alongitudinalstudyontheeffectofemployees’creativityoninternalentrepreneurialbehavior  YUXuan,LIYu,ZHANGYinxuan,etal(94) Therevitalizationofruraltalents:Connotationinterpretation,dilemmareflectionandimplementationpath  LIUYuxia,ZHANGJianyu(104) IntegratedDevelopmentofRuralIndustry:RestudyonRuralLandCirculationinthe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  WANGAiguo(115) Researchonthedynamicsupervisionstrategyof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ontheinternet  LIYaping,ZHOUWeiliang(125) TheexperienceofhomecareserviceindevelopedcountriesanditsreferencetoChina  LIANGQingqing(135) Researchonlegislationtechnologyofcodificationofprivateinternationallawunderthebackgroundof civilcodecompilation  YAOTianchong,ZHOUZhiqi(141) Ontherealizationpathofcompensationforthecontributiontohousework  GAOXing(151) Researchontheevidencerulesofjudicialdeterminationofgenericname——— empiricalresearch from“consumersurvey”  ZHOUYuan,NIEJu(159) Hotwaveofofficiallivebroadcastingandcoldthinkingfromtheperspectiveoflaw XUJiujiu(168)

第7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1年第 35卷第 11期 Vol.35 No.11 2021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1.11.001 智库专稿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罗仲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06)   摘要:制造和服务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新时代产业演化的重要 趋势之一是产业融合与跨界。从制造的立场出发,制造 -服务谱系更为客观精确地刻画了制造业和服务 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为全面认识产业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制造 -服务谱系中制造和服务呈现 相互渗透融合、协同演化的态势,而制造和服务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机联系。独具中国 特色的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形态,几乎从事任何业务的制造企业都不同程 度具备产品与服务融合重构的可能性,而现阶段发展服务型制造可以依照 5个基本点展开。 关键词:产业演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制造 -服务谱系;服务型制造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1)11-0001-10   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智能时代转换背景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从分离走向融合,从各自攀升走 向协同演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产业演化的必然趋势,突破传统经济视野与商业逻辑思考制造 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正当其时。制造 -服务谱系更为客观精确地刻画了这样的融合关系,并有助于深入理 解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而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出发,服务型制造是体现制造与服务融合特征及演化趋 势的重要产业形态。 一、传统产业经济分析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不同表现特征 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通常根据主观确定的经济技术特征,对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有针对性地开展 的生产性活动进行分类,以便更为深刻地认识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生产现象及其基本性质、运转规律。 在以工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制造和服务是人类为创造价值而从事的两类最为典型、最为重要的 生产性活动,这是因为在人们的认识中这两类生产性活动具有不同的基本属性。如果将生产性活动的基 本属性按照要素、价值、技术、组织和市场五大维度来刻画,得到的制造和服务基本属性可参见表 1。 收稿日期:2021-09-23 作者简介:罗仲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 济、企业战略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罗仲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1-10. Citationformat:LUOZhongwei.Researchonmechanism andpath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J].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1(11):1-10.

第8页

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基于专业化分工而 表 1 制造和服务的基本属性 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的同类型生产性活动的总和 制造 服务 构成所谓产业。在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制造和服 要素 物化劳动 活劳动 务作为两类具有不同基本属性的创造价值的生产 价值 有形产品 无形劳务 性活动,相应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两大产业分类。 技术 可分割、标准化 不可分割、非标准化 按照表 1所列示的制造和服务基本属性,以传统经 组织 资本、技术密集 人力密集 济分析视角,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 市场 同质性、一次性交易 异质性、连续性交易 表现特征,可以用表 2简明清晰地表示。   内容来源:作者归纳、整理 表 2 传统经济分析视角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表现特征 特征项 制造业 服务业 活劳动 劳动 物化劳动 基本没有关系 主要为人力资本 要 土地 关系重大 劳动密集、知识密集 无形劳务 素 资本 实物资本 +人力资本 状态 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载体 有形产品 价 提供 一次性、同质性、定值性 持续性、异质性、变值性 值 使用价值 满 足 基 于 实 物 产 品 的 物 质 性 需 求,重 视 满足基于劳务活动的体验性需求、知识转移 物理功能,易于度量和评价 需求等,重视人为感受,不易度量和评价 交换价值 生产者主导 消费者或用户主导 产出 有形的物理性实物产品,可精准表达,能 无形的体验性劳务活动,不易精确表达, 够储存、退货和转售 不能储存、退货和转售 可直接度量,突出物理功能、可靠性和耐 可感知,但不易度量,突出主观预期和心 技 质量 用性,看重结果质量 理感受,既看重结果质量又重视过程质量 统计与标准 边界明晰、范围确 定,易 于 统 计、评 估 和 边界模糊、范围宽 泛,不 易 统 计、评 估 和 术 标准化 标准化 核心技术与 距离较远,不强调直接接触 一体化,必需直接接触 最终客户关系 资产 实物重资产、较强专用性 人力轻资产、较强通用性 信息与决策 信息弱敏感,不对 称、不 完 备 程 度 低;决 信息强敏感,不对 称、不 完 备 程 度 高;决 策难度小,集权下的授权 策难度大,分权下的赋能 组织结构 严密、层级,管 控 导 向,组 织 边 界 明 确,专 松散、扁平,市 场 导 向,组 织 边 界 模 糊,综 业化分工,正规化程度高 合化合作,正规化程度低 运营管理 重视规则、程序和 标 准,强 调 系 统 一 致、 重视更 多 自 由、更 少 管 束,强 调 灵 活 应 组 统一步调 变、相机行事 生产过程与流程 规模化倾向,封闭 循 环 系 统,计 划 性 强, 定制化倾向,开放 间 断 系 统,计 划 性 弱, 生产率较确定,库存缓冲 生产率不确定,无法库存 织 不太重要,普遍被 动,强 调 技 术 技 能、行 至关重要,普遍主 动,强 调 人 际 技 能、行 人员 为规范,责权利容易匹配 为机变,责权利不易匹配 机构设置 位置不太重要、集中化,强调技术经济 位置重要、分散化,贴近市场需求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各类资金运转周 期 短、易 平 衡、易 核 算; 各类资金运转周 期 长、难 平 衡、难 核 算; 影响成 本 因 素 少 且 明 确,易 确 定、易 控 影响成 本 因 素 多 且 模 糊,难 确 定、难 控 制,注重且易于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 制,难以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

第9页

罗仲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3 续表(表 2) 特征项 制造业 服务业 供需关系 生产和消费分离,消费者或用户参与性差 生产和消费同步,消费者或用户参与性强 异质性、随 机 性 强,连 续、反 复,服 务 活 动 交易行为 同质性、规 范 性 强,间 断、一 次 性,通 常 伴 没有所有权 随实物要素的所有权转移 集中度不高、进入障碍不高,不易垄断 市 市场结构 集中度趋高、进入障碍高,易于垄断 复杂且 模 糊、富 于 弹 性、需 求 与 竞 争 导 向,重视消费者或用户心理因素,较多组 简单且 精 确、缺 少 弹 性、成 本 与 利 润 导 合定价和差别定价 场 定价特点与策略 向,重视市场控制因素,较多单项定价和 强互动性,强调满足体验需求 统一定价 快速响应至关重要,趋向同时 与客户关系 很少直接互动,强调满足功能需求 响应速度 不太重要,通常有时滞   内容来源:依据参考文献[1]中的表 1补充和完善   由表 2可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着由制造和服务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众多截然不同的表现特征。从工 业经济的发展历程看,伴随两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推动以追求经济效能为主要目标的分工不断深化,生 产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提高,生产性活动日益呈现多样化、差异化趋势。而生产性活动的多样化、差异化 助力生产知识快速积累和新技术普及应用,进而引致产业形成并呈细分趋势。 事实上,始于 18世纪 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人 类从农业经济时代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相对于种植业、养殖业以独立内生的方式形成,并且伴随持 续的技术进步借助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迅速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性活动。社会化大生产创造的高生产 率和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由多样化供给刺激下不断萌生的社会新需求,促使制造业中那些以提供活劳 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性活动在规模日益扩张的同时还不断细化功能。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逐渐难以运 用现有制造技术在相应的经济效能约束下兼容因活劳动产生的差异性,这时服务业必然从制造的生产过 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运用服务技术应对这种差异性的新产业。至 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 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 3次产业分类法,最终确立了传统经济分析视角下的产业分类及产业 体系,界限分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此后,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于 20 世纪 70年代继续衍生出生产者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由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构成的现代服 务业格局。 总而言之,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产业认知和经济技术手段推动,在通过专业化分工最大限度地获得规 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生产导向下,制造业和服务业日趋分离,构成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不同产业形态 以及现代产业链上的不同产业环节,并各自形成日益专业化、精致化、精准化的运转体系和知识体系。 二、产业演化进程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作为对人类生产性活动的概括,产业并非是针对经济现象的一种静态、凝固的认识及分类,而是伴随 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对生产性活动及专业化分工认识的深化而动态演化的认识及分类。从工业 经济时代到数字智能时代,生产性活动的基本性质及产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但是随着人类对产业认知 的深化和经济技术手段的突破,产业演化的进程日益加速、程度日益深化、内容日益丰富,其中影响重大 而深远的演化趋势之一当属产业融合与跨界。这就意味着打破传统经济分析所描述的领域范围、产业划 分和产业组织方式,使人类站到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认知和产业实践起点上。这里试图针对生产性活动中 最为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产业融合分析。

第10页

4 http://clgsk.qks.cqut.edu.cn (一)从需求出发的制造 -服务谱系更为客观精确地刻画了制造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数字智能时代,无论是人们的主观观察和认识,还是产业运转的客观实践, 生产性活动的出发点真正发生了深刻改变。随着新时代消费者或用户主张主导交换关系进而牵引生产 性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产业关系和商业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就制造业和服务业而言,虽然 两者之间由不同的生产性特征所刻画的差异性并没有改变,但是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来观察和思 考,制造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却值得重新认识。从需求端的视角看,消费者或用户关注的是经济效能约束 下制造和服务作为生产性活动所产生的最终后果,即以价值为基础的使用价值,而制造和服务之间的差 异性对他们而言既不重要也不关心。制造和服务应当是无缝连接、 融合无间的,每一项通过创造价值以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生产性活 动都是由某种比例的制造和服务成分所构成的。也即是说,类似于 光谱谱系,这是一个以纯粹完全制造与纯粹完全服务作为终极两端 构成的生产性活动谱系(如图 1),两端之间是制造和服务以不同成 分比例融合方式配置的生产性活动无穷组合[1]。越趋近纯粹制造 端,制造的成分越大,越趋近纯粹服务端,服务的成分越大。按照这 种生产性活动谱系的新认知,与制造和服务日益相互独立的传统认 注:谱系边界凹向原点表明最大制造 -服务 知相比,制造和服务的产业关系应当是紧密一体、不可分割的。从 组合受经济效能约束 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形成产业融合与跨界的 趋势,不如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回归产业一体的本原。只不过这个 图 1 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  制造 -服务谱系 一体化的产业具有两类差异明显的生产性活动特征,并且根据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的要求构成某种内在 的成分比例配置关系。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终端消费者或用户而言,他们关注的是自身使用价值需求(无论是功能需求、体 验需求,还是两者的结合)的满足程度,同时考虑由价值创造过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价格,而对生产 性活动的特征和价值创造过程本身并不在意。例如,在一般消费者看来,食品的使用价值不过是作为满 足他们营养、能量、味觉、观感和特定生活方式等需求的载体。对他们来说,最为关注的是在特定价格和 支付条件约束下,食品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食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即如何生产并不重要。 (二)技术进步促使制造和服务的差异得到兼容,进而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融合 从动态演化的角度看,随着科技革命推动技术进步,尤其是综合性强、覆盖面宽的新一代系列使能技 术的出现,使生产性活动中专业化分工的内涵得到扩展,获得规模经济的门槛大大降低,实现范围经济的 空间大大扩展,特定经济效能约束下的供给能力空前增强。这意味着就整个价值创造的生产过程而言, 相同经济效能约束下所能容纳的不同类生产性活动的差异性空间得到不断拓展,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因 原产业差异得到弥合而得以相应提高,从而推动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外移。换句话说,技术进步导致在相 对应的成本控制条件下,制造和服务的不同特征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得到更大程度的兼容乃至逐渐可以忽 略不计,投入同等量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大的消费者需求满足成果,或者同等价值的消费者需求满足成果 只需使用更少的资源投入量。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直至消失。例如,由 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支撑的柔性制造,使以与大批量生产相同的成本获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进而推 动制造 -服务一体的定制服务成为流行,使得在不变的投入量下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实现了更大的消 费者剩余。在个性化定制服务的生产性活动中,区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表现特征已没有意义。再 如,数字孪生原理的应用,使制造企业能够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直接融入到需求的消费场景中或应用场

第11页

罗仲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5 景,提供制造 -服务一体化的需求满足成果。在这样的生产与消费交融的情景下,制造和服务的差异已 遁于无形。 紧紧围绕市场有效需求,分布于制造 -服务融合谱系每个截面上的制造和服务成分相互渗透,从机 械的比例配置结合、平面叠加结合向演化的融合一体、立体融通递进。一方面,这种制造 -服务融合、融 通从要素、价值、技术、组织和市场等多个微观维度在企业层面垂直展开,并逐步深化,为企业价值创造过 程的创新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在各个截面上企业容纳制造和服务差异性的价值,创造组织活动, 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挖掘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降低生产性活动的单位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转 效率,开创满足更多细分市场需求的生动局面。 另一方面,这种制造 -服务融合、融通从产业形态、产业领域等中观维度在产业层面水平展开,推动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产业内部的跨界融合,并融入到多种新萌生的经济形态之中,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 网络经济、分享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生物经济等。借助于这些经济形态的基本理念和技 术支撑,着力于拓展制造 -服务谱系,能够扩充产业融合发展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造产业融合应用 新市场、新场景。例如,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产生多种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如生产性服务、服 务型制造、制造型服务、共享型制造、社群型制造、网络型制造、绿色制造,以及基于制造能力的基础设施 服务,等等。 (三)制造和服务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机联系 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集约度和生产性活动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改善甚而重塑供给与 需求之间的联系,使产业与市场的时空联系更加紧凑、密切。制造 -服务谱系视角下的产业融合,核心在 于技术进步条件下,匹配趋于无尽的终端需求而驱动的产业组织关系变革,以精炼集成、紧缩重组的方式 重构现代产业链,形成立体多维、柔性协同的产业网,通过减化、泛连和贯通供给侧的主要生产环节,集约 化、多样化生产组织活动,强化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与互动、供给与需求的连接与适配,使供给侧能够以整 体、集 约、多 样 的 方 式 突 破 经 济 性 约 束,更 直 接、更 主 动、更 有 效 地 满 足 需 求 侧 的 动 态 要 求。 而 随 着 制 造 -服务谱系中制造和服务通过相互渗透融合日益强化同市场的联系,横亘于供求之间的信息壁垒趋于 消融,潜在需求更易于显在化,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供给侧的视野更为开阔,与需求匹配的动力更足,手段 更丰富,成本更低廉。与此同时,产业组织过程中的流通环节和分配环节也趋于收缩、精简,甚至经由组 织内化而逐渐消失。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效率导向的产业与市场关系调整、变革,以进一步削减交易环节、 合并交易层次和减少中间交易频次,进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显著提高市场交易活动的效率。 例如,服务型制造的大量初步实践已经表明,对相当数量尝试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的制造企业而 言,与终端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对终端需求的理解日益深入,进而能够建立起更为牢固的新型客户关系 和敏捷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这些企业普遍感受到制造和服务融合、协同使供应链明显缩短,企业与市 场的距离大幅度拉近。与此同时,制造业务中融入服务,丰富了连通终端市场的路径,减少了对传统营销 网络的依赖,强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互动,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使企业能够及时感触和快速响 应市场需求,决策反应更迅捷,资源配置更精准。企业能够因此敏捷高效地实施针对性、适应性的创新活 动和拓展价值链,从而为提供增值性服务创造出更具想象力的空间和更精准的适配方式。 综上所述,制造 -服务谱系的认知突破了传统产业分析视野,改变了产业分析的底层逻辑,在尊重差 异性的前提下将制 造 业 和 服 务 业 纳 入 一 个 整 体 性 的 分 析 框 架,并 强 化 了 供 给 与 需 求 的 关 系。 按 照 制 造 -服务谱系的认知,制造与服务既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叠加的关系,更不是谁主导谁的关 系,而是有机融合为一体协同演化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有机融合、协同 演化的动力和归宿都唯一性地源于市场有效需求,融合谱系的构成和分布与日趋呈多样、多元、分散、开

第12页

6 http://clgsk.qks.cqut.edu.cn 放、涌现和速变特征的市场有效需求有机对应、高度匹配。供给与需求在制造 -服务谱系中实现了统一。 那么在这样的制造 -服务融合谱系中,制造与服务的分类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依差异明显的生产性 特征所刻画的制造和服务两类创造价值的生产性活动仍然意义重大。制造和服务的差异性分类刻画,清 晰地显示出谱系中每一个截面上由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生产性活动所构成的多样性、复杂性内容,一是在 认识层面,有助于深刻揭示生产性活动的基本特征、运行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帮助人们理解价值创造和价 值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及运转机制;二是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充分利用针对分类而形成的存量 知识和增量知识,采用最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以使这 样的融合协同型生产性活动与对应的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性约束下的高度匹配。 如果认可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协同演化的制造 -服务谱系认知,那么就意味着制造和服务在生产 过程中孰轻孰重、谁为主导的争论失去意义,以活劳动提供的服务产品作为主要的价值增值来源还是以 物化劳动生产的制造产品作为主要的价值增值来源的主张失去依据,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呈现供需关系 的判断同样没有必要,要求制造业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推断也当无疾而终[2]。 三、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作为现代产业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催生出如前一节所列举的多种新型制造模 式和产业形态。其中,服务型制造是最为典型地体现制造与服务融合特征及演化趋势的重要产业形态。 根据制造 -服务融合谱系的认知,服务型制造应当成为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中国作为 制造大国,在迈向制造强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沿服务型制造路径推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具有极为重 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 80年代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依不同起因相继开始探索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向 服务领域渗透的实 践。 相 应 地,国 外 学 者 把 这 样 的 产 业 演 化 现 象 称 之 为 “制 造 服 务 化 ”(Servitizationof Manufacturing,SOM)[3]。与国外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制造服务化、产品服务系统等概念含义不尽相同,服 务型制造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虽然服务型制造这一术语最早由孙林岩等学者于 2007年提 出,但是服务型制造作为一个正式术语的使用,始于 2015年 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2016 年 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共同出台《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强化、 细化了服务型制造的导向作用,使服务型制造成为产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随之成为各级政府经济 部门的工作抓手,并由此影响国内学术研究的术语使用[4]。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立场考虑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物。这样的思考对现阶段中国经 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是当今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19年中 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全球的 27.8%,而且中国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中国超大规模市 场还为制造业提供了最为丰富的需求场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至关重要,所面临的问题也独具 特色。从中国制造业自身发展阶段看,当前具有战略高度的任务,一方面要通过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 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益化、绿色化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制造业培育成长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高 级化、现代化目标,从而完成制造业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换,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得以持续地依靠制造业 的高质量发展支持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显然这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中所面临的 问题并不相同。 从全球产业格局看,对中国制造业而言,一是要充分吸取如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的教训,防止以制造业为核心内容的实体经济逐渐萎缩,以及制造业流失造成的产业空心化,坚定不移地 巩固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稳定地保持相应比重;二是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

第13页

罗仲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7 易保护主义升级的大环境,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遏制中国高技术产业和打压中国优秀制造 企业的倾向,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切实保障产业安全; 三是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格局重构大潮,增强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充实、巩固 事实上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制造供应链体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经济全球化遭到重 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要正确应对全球制造供应链加速本地化和分散化的 趋势[5]。这也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面临的情况不尽相同。 总之,在中国经济发展尚未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十四五”时期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制造业对于 经济中高速增长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只有依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中高速 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中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继续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方向迈进[6]。由此看 来,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以产业融合方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使之成 为一项重点任务和一种工作抓手,既是中国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外部环 境变化的重要策略,更是对产业演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主动响应。因此,不应当将服务型制造 看成是某种短期的、临时的应急性举措,而是应当以全局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全面认识服务型制造在新 时代产业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正确把握、全力顺应全球产业演化和变革基本方向的前提 下,以现阶段中国发展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将服务型制造置于建设制造强国的顶端具有 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行业和微观层面看,以制造 -服务融合谱系所展示的原理和方法予以观察、分析,一般情况下,在 新一代使能技术支撑、赋能条件下,通过产业组织变革,可以说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制造企 业,无论是离散型制造还是流程型制造,无论是工业品生产还是消费品生产,无论是中间产品生产还是终 端产品生产,几乎任何制造行业乃至跨行业都存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当前大量制造 企业的实践已经表明,几乎从事任何业务的制造企业都不同程度具备产品与服务融合重构的可能性,并 且融合重构的内容丰富、路径宽广。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完全可以断言“制造即服务”。 从现阶段的产业政策体系和政府工作体系来看,实施服务型制造的着力点,是推动现有传统制造企 业发展 服 务 型 制 造 新 业 态、新 模 式,以 “促 进 制 造 业 提 质 增 效 和 转 型 升 级,为 制 造 强 国 建 设 提 供 有 力 支 撑”,进而开创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融合、协同演化的全新产业格局。 对现有传统制造企业而言,第一,要深化对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和大趋势的认识,坚定向服务型制造 转型升级的信念和信心,转变发展观念和思路,勇于打破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的常规;第二,要 强化对市场终端需求的深刻理解,借助制造 -服务谱系重新认识、精准梳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跨行业、 跨产品地发现通过产品与服务融合、协同获得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及要点,进而调整或改变企业战略及 市场定位;第三,在企业战略指导下,结合跨领域、跨行业和跨产品的特点明确自身制造和服务比例配置 的特征,依此探索成本效益比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产品融合路径和经营商业模式;第四,选择适宜、适配 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确定基于组织内外技术资源的技术支撑、赋能方案,构建支撑战略实施、 转型运作、常规运营和商业模式转换的技术基础和技术体系;第五,通过跨界融通上游、下游产业链的产 业组织关系变革或调整,实现制造业务和服务业务有机融合条件下的产品与服务重构。由此,从传统的 产品交付进化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再演进为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最终在形成企业智能制造服务生 态系统的层次和阶段上,完成从战略到业务到市场的各个层级服务型制造转型。 四、发展服务型制造遵循的五个基本点 依照上述分析,现阶段发展服务型制造应当遵循 5个基本点,即出发点在市场需求,立足点在制造基

第14页

8 http://clgsk.qks.cqut.edu.cn 础,着力点在现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关键点在产业组织关系变革,支撑点在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和 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一)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出发点在市场需求 发展服务型制造不仅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最终目的,更重要是要转换思维方式、改变商业立场,突破 习惯于从自身制造能力出发的传统工业思维束缚,承认和尊重消费者主张主导交换关系的商业逻辑,真 正从消费者或用户的立场出发充分理解有效需求的真实场景及其成本与质量约束。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这一出发点再去配置生产资源和制造能力、构造商业模式、创新供给方式、组织生产过程、形成综合服务 能力。例如,围绕现阶段消费市场日益呈现多变效应、涌现效应、长尾效应的特点,不断发现和捕捉呈多 样、零散和速变的长尾需求和涌现需求,深刻理解和深度挖掘多元细分市场变化中的多层次消费场景,予 以功能需求和体验需求集成的有效规模整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柔性 制造、敏捷制造、精益制造、共享制造提供满足经济性约束的精准供给匹配和服务连接。尤其对广大中小 制造企业来说,这正是针对多样、多变的细分市场发挥其灵活性、适应性、精准性的优势之关键所在。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立足点在制造基础 发展服务型制造强调的是从制造侧发力响应市场需求,打破传统制造思维和教条,将制造过程和产 品业务嵌入到更为广阔的供给场景之中,创造能动员、融合更多生产要素,在经济性约束下形成更高质量 供给能力的全新制造生态和制造范式。以现有制造能力和潜在制造能力为基础不断叠加、融合服务因 素,逐步实现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再到智能产品服务系统、再到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的升级,最终 形成智能制造服务生态系统。发展服务型制造要着眼于探索制造与服务要素融通配置、制造与服务基础 交叉重构、制造与服务关系深度融合,但并不意味着弱化制造,更不能去制造,或者以服务取代制造,这就 需要坚持以强大的、持续增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基础,通过强制造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创新能 力,突出制造在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组织关系中的基础和战略地位。要牢牢把握强化制造能力这个根本和 关键,通过融合服务、优化服务来推动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在新一代技 术支撑、赋能下的制造组织方式创新,如共享制造、社群制造、网络制造等。 (三)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着力点在推动制造和服务融合的现有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从商业演化和产业变革的角度看,传统制造业转型是从横向观察的制造企业群体发展方式发生转变 的过程,意味着企业的产业或行业战略定位、组织运作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发生根本性或跨越性改变, 即通过组织创新、资源重组、改变经营策略或商业模式,或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依托新的技术产品跨越原 有业务及市场领域,进入或开拓新的业务及市场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或社会价 值。传统制造业升级则是从纵向观察的制造企业群体发展能力向更高层级攀升的过程,要求企业在原有 市场领域中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模式转换、试错迭代、运营深化、组织协同和管理精益,使市场竞争 力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从同质化的规模平面扩张跃升到差异化的效益和质量立体突破[7]。 从当前的发展态势看,传统制造企业依托现有制造基础和产品业务从现有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 型升级,可以聚焦于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以现有制造业务和产品为起点,以挖掘市场需求而服务增值的跨 界方式沿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两端延伸,针对终端需求或中间需求,或者提供某种系统性、集成性或定制 性的解决方案,或者提供某种聚焦于某个领域的增值性服务,或者开发某种细分的市场应用场景。这样 寻求制造和服务互动融合的低端形态可按照升级的思路实施,即“产品 +服务”“制造 +服务”的突破性 平面叠加,着眼于纵向丰富产业表现形态、改善效益质量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化。高端形态可按照转型

第15页

罗仲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9 的思路实施,即制造业务与服务业务的全方位立体融通,着眼于横向改变供给方式、挖掘潜在市场的生产 组织关系重塑或商业模式重塑,从而开拓新业务及市场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方向,适合于大 中小不同规模的各类制造企业。 二是现有企业制造体系中各个环节所形成的能力以服务增值的理念和方式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 链、跨产品和跨场景外溢,尤其是大型企业基于自身的制造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市场势力面向广大中小 企业提供赋能型、转化型、协同型或系统型服务。提供能力外溢服务的制造企业,最终可能形成以工业互 联网为技术基础针对其他企业或机构提供服务的各类网络支持系统。这个方向,更多适合于技术积累、 管理经验积累丰富和对特定市场有深刻理解的大中型企业,也适合于少数掌控某个细分市场或在某个生 产性环节拥有竞争优势的中小制造企业。 (四)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关键点在产业组织关系变革 服务型制造的核心在于打破因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表现特征而显示的差异性束缚,改变传统产业关 系,因而其关键点在于从满足终端需求出发推动产业组织关系的变革。这样的产业关系变革首先体现在 产业层面。一是跨产业融合产生的产业组织关系重构。在新一代使能技术赋能条件下,信息壁垒被不断 削弱,产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配置优化、各产业部门和环节运营成本降 低,产业上下游市场透明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催生出全新的产业闭环模式,推动跨产业融合,由此必然 导致产业组织关系改变。二是产业内部融合产生的产业组织关系重构。新一代使能技术的普及应用大 大提升了产业能力,扩展了产业运行方式,推动产业内部业务体系性的融合重组和协同重组,相应带来产 业内部组织关系重构及重组。 组织关系变革还体现在制造企业层面。发展服务型制造意味着按照表 2所展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差异性所建立起来的制造企业,必须按照能够更大程度容纳、兼容服务业差异的组织方式予以重组。这 涉及到制造企业从市场定位到产品形态、从战略决策到组织架构、从资源配置到财务核算、从经营方式到 管理方式、从生产过程到营销手段的全方位改变。在探索制造与服务要素融通配置、制造与服务基础交 叉重构、制造与服务运营深度融合过程中,如何理解组织转变要求,创新性地调整、改变组织结构关系,更 好地响应以制造能力为基础的制造 -服务运营需求,无疑是当前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五)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撑点在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制造企业,应在强化制造技术、制造方式从而提供基于制造的服务基础上形成更 为宽广的供给能力,以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而形成这种供给能力的必要条件是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技 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除了国家加强数字、智能和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供更为可靠、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服务 生态外,制造企业需要与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和变化的组织架构紧密结合,精准选择适宜 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实施方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改造的步伐,建立支撑、赋能服务型制造的 基础技术架构,构建和提升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精益制造、瞬时制造能力。例如,就企业数字化而言,打 通车间、工厂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数据连接,并进一步建立与上下游企业和商业生态的数据连 接,构建包含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的物理系统;同时,加强对研发、制造、采购、运营中的各类 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软件化封装,增强基于数据的智能化服务提供能力[8]。 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依托于各类技术逐步实现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协同,其演进路径大体可以遵循 下述 4个递进升级层次。第一,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即在相关技术支撑下依托产品通过提供额外的 附加服务来拓展相关功能价值,满足用户需求以增加经济利润,且提供更好的环境友好度。第二,从产品

第16页

10 http://clgsk.qks.cqut.edu.cn 服务系统到智能产品服务系统。即将产品服务系统进一步智能化、数字化集成,通过将实时监控、预测算 法等智能技术,计算机识别、计算机控制等数字技术应用到产品服务过程中,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更 高且通常为实时的分析,以优化产品服务系统性能。第三,从智能产品服务系统到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 统。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是在复杂的互联互通技术支撑下产生的,意味着响应需求的各类复杂的生产 性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相应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第四,从智能产品服务生态 系统到智能制造服务生态系统。即各种与智能服务相关的参与主体(智能服务提供商、用户、供应商、环 境部门等)构成群落,以制造为基础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维度上针对有效需求实现相对独立、动态的生产性 活动。通过利用系统中与智能服务相关的数据信息等进行资源集成,相关主体之间能够通过智能服务的 交换(开发和交付)和相关的业务流程共同创造价值,并构成能提供高效且可评价优化智能服务的多层 次复杂生态系统。与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不同的是,智能制造服务生态系统不依赖某个核心产品来展 开,而是面向更为复杂的整体性制造情境和商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罗仲伟.服务型制造是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的着力点[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7):39-43,158. [2] 邓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61-69. [3]  LIGHTFOOTH,BAINST,SMARTP.Theservitizationofmanufacturing:A 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ofinterdependent trends[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ProductionManagement,2013,33(11/12):1408-1434. [4] 李晓华,刘尚文.服务型制造内涵与发展动因探析[J].开发研究,2019(2):94-101. [5] 贺俊.从效率到安全: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应对[J].学习与探索,2020(5):79-89,192. [6] 郭克莎,彭继宗.制造业在中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2021(5):128-149,207. [7] 罗仲伟,陆可晶.转危为机:运用数字技术加速中小企业群体性转型升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6):10-16,36. [8] 李晓华.数字技术推动下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J].改革,2021(10):72-83. Researchonmechanism andpath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 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 LUOZhongwei (InstituteofIndustrial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attributesof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determine the different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of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Oneoftheimportanttrendsofindustrialevolution intheneweraisindustryconvergenceandcrossover.From thestandpointof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 servicepedigreedescribes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moreobjectively andaccurately,andprovidesanew perspectivefor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 industryandmarket.Inthemanufacturingservicepedigree,manufacturingandservicepresentasituationof mutualintegrationandcoevolution,whichpromotestheorganicconnectionbetweenindustryandmarket.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industrialform of manufacturingand service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lmostanymanufacturingenterpriseengaged in any businesshasthepossibilityofproductandserviceintegrationreconstructiontovaryingdegrees.Atpresent,the developmentofserviceorientedmanufacturingcanbecarriedoutinaccordancewithfivebasicpoints. Keywords:industrialevolution;integrationofmanufacturingindustryandserviceindustry;manufacturing servicepedigree;serviceorientedmanufacturing (责任编辑 牟 怡)

第17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1年第 35卷第 11期 Vol.35 No.11 2021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1.11.002 智库专稿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钱 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1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有所回升,城乡、地区和行业间收入绝对差距以及财富差距仍在扩大的态势值得重 视。初次分配制度不健全,政府再分配职能发挥仍不充分,第三次分配作用不显著等制度性因素是产生 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我国还面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经济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 命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国内外诸多挑战。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 标,完善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城 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维护合法劳动报酬权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 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关键词:共同富裕;收入差距特征;三次分配制度;改革挑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1)11-0011-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 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的必然 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显著,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共享了 改革发展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城乡、区域、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改革任重道远。在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 收入分配改革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要在收入分配改革领域加快改革,不断缩小 收入分配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略有回升,一些领域收入分配绝对差距扩大态势值得重视 当前,我国城乡、地区和行业间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地区和领域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一些领域收入分配秩序还有待规范,贫富差距扩大及代际 转移趋势尚未得到扭转。 收稿日期:2021-10-07 作者简介:钱诚,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和收入分配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钱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11-19. Citationformat:QIANCheng.ToachievecommonprosperityforthegoalofacceleratingChina’sincomedistributionreform[J].Journalof 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1(11):11-19.

第18页

12 http://clgsk.qks.cqut.edu.cn (一)近年来基尼系数略有回升,仍处高位 2008—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从 2008年的 0.491下降到 2015年的 0.462。但 2015年之后出现反弹,2018年回升至 0.468,2019年基尼系数为 0.465(如图 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16年统计的 137个经济体基尼系数平均值为 0.393,中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世界银行公布的 2018 年前后 13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排名,中国处于中等偏上,低于巴西(0.539)、哥伦比亚(0.504)和美国 (0485)等国家,但高于日本(0.371)、德国(0.319)和法国(0.327)等国家。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的基尼系数处于高位。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住户调查主要数据 2020》整理 图 1 2008—2019年中国基尼系数变动情况 (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绝对差距扩大 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834元,同比增长 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31 元,同比增长 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数为 2.56,相比 2013年的 2.81倍,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但绝对差距从 1.7万元上升至 2.67万元(如图 2)。相对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速(8.9%)快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7.47%)。绝对差距扩大主要是因为我国城镇 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向城市集中,城镇居民增收方式更多元,其劳动报酬及财产性收入 绝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劳动报酬及收入绝对水平。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 2 2013—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差距变动

第19页

钱 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13   (三)地区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绝对差距扩大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从 2013年的 1.70倍降至 1.64 倍,但绝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 2013年的 9739元增至 15453元(如图 3)。期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速最快(9.49%),中部地区次之(9.3%),东部地区排第三(8.89%),东北地区最慢(7.34%)。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69442元)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甘肃(19139元)的 3.63倍,这一 差距比 2013年(4.33倍)有所缩小。但是,省际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2013年居民可支 配收入最高(上海)和最低省份(西藏)之间的差距为 32433元,2019年这一差距扩大至 50303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 3 2013—2019年中国地区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 (四)行业间工资性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同步扩大 行业间工资性收入相对差 距 不 断 扩 大,2013年 城 镇 非 私 营 单 位 平 均 工 资 行 业 最 高 的 金 融 业 (9.97 万 /年)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2.58万 /年)的 3.68倍。2019年,行业工资最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16.13万 /年)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3.93万 /年)差距为 4.1倍(图 4)。期间,行业间 平均工资绝对差距也在扩大,由 2013年的 7.83万上升至 2019年的 12.2万。2016年以来,随着数字经 济、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飞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五年位居行业工 资榜首,与同期排名垫底的农、林、牧、渔业工资水平差距不断扩大。部分行业垄断特征明显,成为行业工 资收入畸高的重要原因。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不强,工资增长缓慢,与劳动 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贡献不匹配。 (五)不同收入组间相对收入差距缩小,绝对收入差距扩大 不同收入群体间收入相对差距略有缩小,20%最高收入组与 20%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差距对比由 2013年的 10.78倍降至 2020年的 10.28倍,但绝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绝对水平由 2013年 的 43054元扩大至 2020年的 72425元(如图 5)。虽然 2013年至 2020年间,我国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 增长较快,但增量和增幅均低于高收入群体。由于不同人群间收入机会不均等,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代 际传递效应得不到根本扭转,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的绝对差距短期内仍有扩大趋势。

第20页

14 http://clgsk.qks.cqut.edu.cn 注:2013年和 2015年行业工资最高的为金融业,其他年份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 4 2013—2019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行业平均工资差距变动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 5 2013—2020年高收入和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变动 (六)财富不平等情况加剧 受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物价上涨、代际流动性减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政府财政压力 加大等影响,低收入群体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而资本回报率和资产性收入稳定增加,财富差距持续扩大导 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托马斯·皮凯蒂在 2018年《世界不平等报告》中指出,1978—2015年,中国国 民收入中最 低 的 50% 的 人 群 的 收 入 份 额 从 27% 减 少 到 15%,前 10% 人 群 的 份 额 从 约 27% 增 加 到 41%[2]。据谢宇基于 CFPS数据测算,2015年中国顶端 1%的家庭拥有全国总财产的 29.7%,顶端 5%的 家庭拥有财产比例达到 46.6%,顶端 10%的家庭拥有财产比例达到 57.7%,而底端 50%的家庭拥有财 产比例仅为 8.1%,底端 25%的家庭财产拥有比例不到 1%[3]。财富的迅速集中会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 富的马太效应,加剧城乡居民的相对贫困和收入与财富的两极分化。 二、分配制度改革落后于“共同富裕”要求是造成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原因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绝对差距扩大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收入分配制度落后于改革实践,一些领域分配 秩序不规范,分配格局有待优化是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21页

钱 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15 (一)初次分配制度仍不完善,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化机制还不健全 政府、企业和居民分配关系不合理。数据显示,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明显上升,由 1992年的 129%升至 2018年的 18.7%,企业部门占比略有上升,由 19%增至 21.8%,居民住户部门显著下降,由 681%降至 59.4%(如图 6)。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问题的不满,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分配秩序不规范、不 公平,如垄断资源、寻租腐败、走私贩私、偷税漏税等非法和隐性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垄断性行业仍存 在过高收入,导致分配结果不合理和贫富差距扩大。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 6 1992—2018年政府、企业、住户 3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变动   (二)政府再分配职能发挥仍不充分,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精准性和调节力度有待增强 当前,我国税收制度中还存在逆向调节现象,工薪劳动者个税起征点偏低、总体税负偏高的呼声仍很 强烈。由于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偏高,平均有效税率较低,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较弱。税收 结构中,我国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低,增值税等间接税比重偏高,缺少对财产(如房产、遗产)的税制 设计,高收入人群缴税与其税负责任不匹配。一些发达国家初次分配基尼系数达到 0.5以上,但经过再 分配调节基尼系数下降到 0.3左右,相比而言我国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相对有限。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足,中低收入群体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人群间因制度差异导 致保障标准不同,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在筹资方面,责任 分担机制和财政投入机制不合理,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社保缴费多少与保障待遇关联性较大,不利于 贫困人口提高收入。在转移 支 付 方 面,最 低 生 活 保 障 还 未 完 全 做 到 “应 保 尽 保 ”,尤 其 是 在 西 部 偏 远 地 区,受制于地方财政,保障水平偏低。针对儿童、老年人、弱势群体的补贴项目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针对农民工等群体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三)第三次分配机制不健全,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不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第三次分配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达则兼济天下”的慈善文化在收入分配领 域还未得到应有的体现。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富人群体通过慈善、公益和捐赠活动参与社 会资源分配的积极性不高。富豪和高收入群体参与慈善事业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 老、救孤、恤病、助残、扶贫、济困、优抚等的氛围和群众基础还不强,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济困 扶弱活动得不到应有的制度保障。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仍不健全,政府、社会和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

第22页

16 http://clgsk.qks.cqut.edu.cn 的定位不清晰,部分领域环节还存在监管缺位越位现象。慈善公益组织专业性、公信力和规范化程度不 够,社会公众对捐赠、慈善行为仍有质疑。 三、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面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挑战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同时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如经济转型升级要更好地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全球财富不平等和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的初次分配改革。人口老龄 化、少子化和抚养比上升将加快“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增收负担。新一轮科技革命 将加速劳动力市场和收入极化,不利于缩小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将扩大农村、基层、 欠发达地区与大城市、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一)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要更好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同 时,经济转型通常是产业升级的过程,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规模可能下降,低技能人群的工资 增长会更加缓慢,且其与高技能人群的收入差距可能会扩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 将不可避免地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由此引致的收入增幅结构性不平衡也会加剧,可能会在一定时期、一定 程度上加剧收入两极分化现象,收入水平的差距还可能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更多领域,放大收入不平 等效应。在这个发展阶段,尤其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二)全球财富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全球财富不平等呈加速恶化趋势,很多国家出现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的现象,国家内部和国 与国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全球性目标的本土化落实》报告,2019年全球最富 裕的 1%人口掌握着全球一半以上的财富[4]。世界很多国家开始出现劳动力市场极化的迹象,掌握巨额 财富和最新技术的群体其资本与技术回报率快速上升,财富积累的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处于社会底端 的贫困人口由于缺乏技能和上升通道,人力资本再投入降低,财富存量不断减少。由于全球资本流动和 技术创新速度加快,这种财富差距扩大会在国家间产生传导效应,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 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公共卫生危机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财富风险。在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 遭遇逆流的贸易环境下,全球财富不平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效应。 (三)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抚养比上升将加速“人口红利”消失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高、增速高、抚养比高以及高龄化、空巢化的“三高两化”特征,预 计未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和抚养比上升趋势会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等趋势将导致劳动年 龄人口减少,增加适龄劳动人口的供养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同时,人口老 龄化和少子化会影响消费、医疗、社会保障和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等。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社保 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压力不断上升,增加了代际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潜在风险。在老龄化社会, 老年照料服务需求迅速扩大,将增加政府在公共医疗、康养和救助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挤压政府再分配的

第23页

钱 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17 财政投入。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加速劳动力市场和收入极化,不利于缩小初次收入分配差距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掀起了新一轮 全球技术革命浪潮。新技术的运用通常会带来“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会 替代简单劳动力的工作,如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机器换人”浪潮,对普通工人产生了就业和收入 冲击。而发达地区、高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群体则更有机会率先获得“互联网 +”、区块链等技术 带来的红利,在优先获得技术优势的过程中提升收入水平,加大了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导致 不同地区的群体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将扩大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与大城市、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劳动力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正走向历史。缩小城乡收 入差距,关键在于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城市 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协同发展。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向城市转移的农 村劳动力享受不到应有的子女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 衡,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中心城市房价的攀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将进一步扩大与中 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农村“空心化”会导致乡村发展缺乏劳动力支撑,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 步扩大,加剧城乡间收入不平等。 四、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收入分配改革建议 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关系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到 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期间,收入分配改革目标应定位于健全 缩小收入差距的初次 分 配、再 分 配 和 第 三 次 分 配 机 制,初 步 形 成 橄 榄 型 分 配 格 局,基 尼 系 数 要 下 降 到 045以下。 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届时,我国的人均收入将稳定在高收入国家水平,更 加公平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我国成为世界各国基尼系数较低的国家之一,公平的收入分配 格局成为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显著标志。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在继续坚持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前提下,以“提低、扩中、限高”为基本思路,着力提高 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5]。 (一)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继续完善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推 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 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科研人员等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二)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 不断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

第24页

18 http://clgsk.qks.cqut.edu.cn 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 资标准。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着力提高一线岗位和基层劳动者 工资收入。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 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有效抑 制通过非市场因素获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 (三)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创新更多 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支持有条 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效保护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益。完善土地出让收入 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集体和个人分享的增值收益、股权收益、资产收益。 (四)维护合法劳动报酬权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规范职务消费和行政公务支 出,严格规范非税收入。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逃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 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结算信息监测系统,完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城乡 住户收支调查一体化制度。 (五)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 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 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改革完善房地 产税,适时开征遗产税。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放宽灵活就业 人员参保条件,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 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 例,更多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六)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培育互助共济的慈善文化和环境。研究出台社会救助、慈善 事业立法,积极培育慈善组织,简化公益慈善组织的审批程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举办 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事业。落实并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规范发 展网络慈善平台,加强彩票和公益金管理。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独 居、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儿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参考文献: [1] PIKETTYT,LIY,GABRIELZ.Capitalaccumulations,privatepropertyandrisinginequalityinChina,1978—2015[J].Ameri canEconomicReview,2019,109(7):2469-2496.

第25页

钱 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19 [2] 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J].改革,2021(9):16-33. [3] 罗楚亮,李实,岳希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2013—2018)[J].中国社会科学,2021(1):33-54,204-205. [4] 靳永爱,谢宇.中国城市家庭财富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J].劳动经济研究,2015(3):3-27. [5]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全球性目标的本土落实[R].纽约: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16:9. Toachievecommonprosperityforthegoalofaccelerating China’sincomedistributionreform QIANCheng (Institute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HumanResources, 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oftheStateCouncil,Beijing100010,China)     Abstract: In proposalsforformulating the14th FiveYearPlan forNationalEconomic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theLongRangeObjectivesThroughtheYear2035,itproposedthatthecommonprosperityof allpeopletoachievemoreobvioussubstantiveprogress,amongwhich,toacceleratethereform ofincome distribution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steadily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Inrecentyears,China’s Ginicoefficienthasrebounded,andtheabsoluteincomegapandwealth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 regionsandindustriesarestillexpanding.Theinstitutionalfactors,suchastheimperfectprimarydistribution system,theinsufficientgovernmentredistributionfunction,andtheinsignificantroleofthethirddistribution, areimportantreasonsfortheaboveproblems.Atthesametime,Chinafacesmanychallengesathomeand abroad,includingawideninggapbetweentherichandthepoor,economicrestructuring,anagingpopulation, anewroundof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unevendevelopment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andbetween regions.Toacceleratethereform ofincomedistributioninChina,weshouldimprovethemechanism whereby theremunerationofvariousfactorsofproductionisdeterminedbythemarketwiththegoalofachievingcommon prosperityforallthepeople.Wewilldeepenreformofthewagesystemandincreasepeople’swageincome.We willincreaseurbanandruralresidents’propertyincomethroughmultiplechannels.Wewillsafeguardtherights andinterestsoflawfulremunerationforworkandstandardizingtheorderofincomedistribution.Wewillimprove theredistributionmechanism,increasetheadjustmentstrengthandprecisionofredistribution.Wewillgivefull playtotheroleofthethirddistribution,developphilanthropy,andimprovethedistributionofincomeand wealth. Keywords:commonprosperity;characteristicsofincomegap;threedistributionsystem;reformchallenge; policysuggestion (责任编辑 牟 怡)

第2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1年第 35卷第 11期 Vol.35 No.11 2021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1.11.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 与践行路径 李 娜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是新时代境遇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重 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主线,也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和基本前提,更会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理论根基和实践路径 导引,具有重要的价值逻辑和时代意义。从夯实经济基础、稳固政治保障和厚植精神依托的三重逻辑维 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1)11-0020-10   自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指导中国民族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思维,并在表述方面逐步由“树立”升级提 炼为“培养”“培育”“铸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 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充分肯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 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上更加注重实践进程的深入推进。2019年 9月 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又多次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 强调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逻辑主线。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 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将其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 收稿日期:2020-02-21;修回日期:2021-09-28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个自信’的学理逻辑与当代价值研究”(16CZLJ18) 作者简介:李娜,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李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20-29. Citationformat:LINa.Thevaluelogicandpracticingpathofcasting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 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1(11):20-29.

第27页

李 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1 工作的“纲”。由此可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价值逻辑为着眼点,探寻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和打造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对策与践行路 径,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与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消解民族地区冲突、消除各族人民心理疏离与心理落差、 稳定民族地区安定与团结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撑与力量支持。在民族关系表述方面,于 2018年 将宪法序言中“平等、团 结、互 助 的 社 会 主 义 民 族 关 系 ”修 改 为 “平 等 团 结 互 助 和 谐 的 社 会 主 义 民 族 关 系”,将“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入宪法,从国家意志的高度对和谐民族关系的构筑与稳固给予了 充分肯定,基本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书写了基 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框架体系,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经济水平提升、文化认同深化、社会交往频繁紧密 的和谐美好图景,在和谐民族关系建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重要进展。 然而亦需明确的是,在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构筑与维系过程中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挑 战。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多位居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环境恶劣的边疆地区,长久以来生产 力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贫困村的数 量与严峻程度更是使边疆地区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场和重点地区。久而久之,这种区域经济发 展的不均衡性难免会导致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就国内民族关系维 系层面而言,由于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加之国内外某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主义的 大肆蛊惑与煽动,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与维系也会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边 疆地区的人民保持爱国情怀与团结意识,还会影响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打造, 而且更会严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因此,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就具有了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深化各族儿女对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 信心与信念。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更为有力地激发各族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勇气 与动力,进而增强对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认同度,全面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致 力于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维护与构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各 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3]148概言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在汇聚各族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基础上,将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连 结起来,激发各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携手致力于民族团结局面的打造与民族和谐关系的 推进工作,继而成为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正向指引,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 礴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维护和推进国 家和平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和根本原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演进过

第28页

2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始终秉承捍卫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共谋和平发展的和谐理念开展交往交流交融 活动,在民族迁徙与交流过程中日益走向融合,逐渐形成了彼此交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因而,从 历史发展逻辑来看,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团结格局的追求和维系,充分体现了 国家统一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这也是今天我们寻求国家和平统一的历史溯源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多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强烈国家认同意识的深刻体现,是各族人民对我国作为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情感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流意识和最高政 治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追求统一、维护团结的道德情感、精神象征和心理反映。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是在新时代发展境遇下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文化认同根基和强大情感纽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全国各族人民包括侨居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 体格局和国家统一完整的认同感,能够引导其转化为自觉践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实践行动。 当前,我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家和平统一局面的实现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和 携手努力。需要通过引导海内外中华儿女积极铸牢并切实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指引价值,积极汇聚国内 56个民族的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等的团结合力,有利于携手 维护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国形象,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赢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的伟大进程。作为中华文化和合一家、和爱天下、团结统一等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表达与内涵诠释,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维系国家统一与和平发展的情感价值纽带,也是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实 文化基底。“中国梦的 实 现 是 一 个 通 过 中 国 发 展 维 护 世 界 和 平、借 助 世 界 和 平 促 进 中 国 发 展 的 双 向 过 程。”[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可以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整体凝聚作用与国家认同引领价值, 又可以有效维系和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践的坚定 信念与坚强信心,引导各族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切实认识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对 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进而有利于铸牢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参与国家和 平统一大业的政治 认 同 根 基,携 手 推 动 国 家 和 平 统 一 大 业 的 完 成 和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中 国 梦 的 早 日 实现。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就“中 国梦”的内涵实质与实现方略作了大量的明确论述和系统阐释,强调指出中国梦是以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为内核实质的美好愿景,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凝练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汇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为之付出艰辛汗水与共同努力, 亦需要中华人民将之作为最高理想目标不懈奋斗。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厚植精神文化根基。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实践过程,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使命与共同责任,也是深化中华儿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坚实 信念导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集民族关系、民族共识、民族认同于一体的指向性意识,是中华民族作为 凝聚整体的价值肯认和情感规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逻辑统一性。切实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够深化 各 族 人 民 “五 个 认 同 ”意 识,继 而 提 升 中 华 儿 女 的 民 族 自 信 心 与 民 族 自 豪 感,而且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想意涵与价值追求的充分昭彰,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

第29页

李 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3 定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共同归旨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系统中,表征着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复兴梦的理念契合与价 值共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与基础前提。中华民族复兴梦,既作为各族人民的共同理 想而存在,同时也是深化各族人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引,深深融合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培育与铸牢过程,并依托于各族人民心理与思维层面的深层次铸牢,铺就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基底与 思维基础,推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重要理念基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溯历史,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建立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理念,无论是由汉族建基立业,抑或是由少数民族执掌政权,尽管其间不乏战乱与民族纠 纷,但是寻求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构筑大一统局面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也是各族人民 的共同期盼与心之所向。寻求民族和谐、维护国家统一、谋求和平发展、实现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坚定信念与理想追求,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是携手共筑中国梦的核心主体和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发展 已经迈入彰显更高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囊括所有民族 地区,更要涵盖所有人群,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为之奋斗的坚定 信心,也是切实作好民族工作的内核实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所在。而这些 目标的实现不仅离不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支撑,而且亦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作为坚实的精神根基与思想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中华民族家国梦的实现提供内生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凝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和共同理想的精神纽带,缩影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自觉向度与价 值内涵中,投射于公众群体为伟大梦想凝心聚力、同心同德的实践行为中,是基于和谐民族关系与团结互 助维度就家国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逻辑指向对中国梦的深层剖析与深度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旨在凝聚起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一体意识,将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巧妙融合于自身为共 同梦想持续奋斗的过程中,进而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背景下各族人民的家国一体情怀与命 运共荣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中国梦,统一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体视域与民族整体发 展维度中,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质内涵与价值体系中。依托 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可以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势更为集中地转化为共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中华各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坚实思想指引。“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多民族 的优势才会转化成共筑中国梦的动能,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5]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就成为了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逻辑中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民族 维度上的充分体现,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关于“共同体”的重 要论述在大国外交和世界维度的重要理念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促进世界人民和平发 展与合作共赢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两者作为习近平“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内容,具有相互贯通、层层 递进、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体现出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 性的对立统一。如果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具体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

第30页

24 http://clgsk.qks.cqut.edu.cn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关于世界梦的理想图景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中起到联 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中介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已成为指导我国民 族问题和推进民族工作的逻辑中线、主题主线、实践原则与价值追求目标。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 2019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中所明确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 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齐抓 共管、形成合力。”[6]而这种理论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进程的深入推进,对世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既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底蕴和文化根基,又起到了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作用,构建起了共商共建共享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验平台和实践样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利于维护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指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立 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昭示和启迪作用,彰显 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框架内实现自身长足进步与发展,在构建起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和在国际社会领域承担更多中国责任和履行更多大国义务作出积极贡献,确保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过程得以保持崇高的价值目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可行的架构路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共同体”理念的国内民族维度表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 践目标和逻辑向度。就民族与世界的视域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虽以世界多民族和多国家为指向对象, 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旨趣,但也必须是建立在世界各国民族共同体基础上的集合体。如 果连中华民族共同体或者其他民族共同体这些“个别”都无法形成,那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 般”也就不可能最终或者真正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打造和维系离不开稳定的国际 环境作为基本支撑和安全保障,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亦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牢筑作 为内在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进行剖析,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理论 根基和实践路径导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指向与终极归宿。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实践架构层域具有异曲同工和逻辑契合性。构 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引导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积极培育并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亦需要引导世界各国人民树立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在世 界维度引导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实践进程提供成功经验和借鉴智慧。有利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有效避免和消解来自不同 民族和不同国度人民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认同性分歧和关于普适性价值理念的误解,进一步提升 各国人民对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度和共同责任感,更好地凝聚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共圆 世界梦的伟大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携手构建,打造人类文明发展全新范式,在实现和平发展与互 利共赢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践行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践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纵向深化和内向延伸。铸

第31页

李 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5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与价值追求是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通、交往融通,实现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构筑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要从夯实经济基础、坚实政治基底、厚植文化根基等方面进 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探讨和把握,以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 思路指引与践行路径价值,充分体现对其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总纲的特殊定位意义,充分昭示其对推动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书记一再强调,要让每一个民族的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总体全面小康也难以真正 实现。经过百年来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和艰苦努力,在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习 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小康 是涵容所有民族、涵盖所有区域和辐及全体人口的小康,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 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在经济维度的重要方略。当下我国 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愈益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工作开展顺利,各民族地区发展取得了跨越性 的历史进步和发展成就。但若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全面地深入人心,仍需秉持推动各民族共同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确保 各族群众平等共享国家发展成就,使得社会全面进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以长久持续,从而在不断夯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经济根基上,进一步凝炼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 第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7]而各民族地 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发展水平直接关涉着这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牢固程度,可谓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经济之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是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深切牢铸的重要方略, 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细致探讨。首先,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激发民族地区自我创新性发展能力。通 过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展劣势等,配合以差别化的区域支持 政策和针对性的区域支持举措,从各族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 道路。进一步强化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扶持力度,从“五位一体”的全方位 角度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次,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是脱贫之后重要接续工作的指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功成果 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民族地区发展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顺利过渡,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继续加大对脱贫地 区的产业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密切衔接,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乡村产业,促进民族 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有效巩固中华民 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层面引导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铸牢。 第二,依托“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推动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贯通我国 4个少数民族 自治区以及贵州、甘肃、云南等多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带来重大发展契机

第32页

26 http://clgsk.qks.cqut.edu.cn 和有利机遇。因而,必须以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发展眼光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解决好民族地区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顺利构建起建立在物质经济殷实条件基础上的和谐民族关系。通过找寻适合 本民族发展实际的特色发展模式,充分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资源、文化优势、生态基础等,依托东部 沿海发达地区的高级知识人才、先进科学技术支持,充分开发商贸特产、文化产业、生态旅游线路、出口外 贸业务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以“带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在国际经贸 合作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促进地区经济的效率型集约增长”[8]。从而在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 的基础上,打造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的新发展面貌。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 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深化和提升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共同体意识,为全面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雄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二)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制度 和民族政策,深化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中 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和开创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坚定前进定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 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到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发展需要打造全新发展格局,而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关乎新时 代大格局构筑的关键一隅。因此,需要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进一步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与政治认同感,继而稳固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 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域,是党和人民适应时代进步要求,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正确 道路、科学道路。前进方向决定发展道路和国家命运,新时代发展形势下,中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坚定不移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充满现实性挑战和不确定性可能的漫长过 程,需要凝聚起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认同。 第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推行的民族制度,不仅是具有 中国发展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而且是有效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历史与现实以及中国多民族国情的政治制度,有力确保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 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成为维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国家领土完整统一的坚实制度保障,能够极大 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与民族事务,实现民族工作的法治化和制度 化以及进行法治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和现实依托。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最核 心的是增强对国家体制、制度、政策、规划等的全方面认同,尤其是国家宪法、法律在民族地区的施行要求 更高的公平公正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公平公正地依法依规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 事务,保障各民族及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增强对国家法律、政治事

第33页

李 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7 务的认同感。同时可以建构民族地区的多元法治型治理模式,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双重治理,在充分尊重 各族人民权利的同时亦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而进一步赢得各族人民对国家政 治共同体的认同,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基础,顺利构建起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和 谐民族关系,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政治共同体,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 (三)推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底 提升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保障。中华文化由中国 56个 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汇合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3-4。中华文化始终坚 持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促进民族紧密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促使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 在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互通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 坚定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 第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民族性 格以及振兴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强大精神动力。”[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 与“魂”的独特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蕴涵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 论来源,以经由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组成内 容,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因而,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提供强大精神指引。各族群众必须坚定 “四个自信”,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自觉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实践活动的巧妙融合。同时,结合革命文化与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密切逻辑关系,通过探寻多渠道、多样化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 升 对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自 信 意 识,铸 牢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的 思 想 文 化 基础。 第二,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有机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的 文化根脉,彰显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为全社 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价值共识,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对于培育当代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意义。首先,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价值主导作用,充分借助于核 心价值观作为国民教育之魂的核心作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各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中,促使全国各族人民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共筑中 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格局。其次,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为综 合宽泛的美好生活需要,联合各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展览、公益宣讲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铸牢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和深邃 民族力量,进一步夯实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精神基因和思想基础。 第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12]民族工作的本质就是团结工作,因而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需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

第34页

28 http://clgsk.qks.cqut.edu.cn 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作好各民族事务工作,要本着争取人心、联络人心、团结人心 的原则,坚决反对民族利己主义与民粹主义,引导各族人民自发形成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的思想自觉,“筑牢各族人民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13],将唯有各民族实现团结统一方能维系各民族共 同繁荣和国家稳定发展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各族民众内心,并外化于民族内部各项事业的实践开展过程 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4]的和谐画面方能 真正实现。唯有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紧密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才更具时代价 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能稳固构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方能早日实现。 六、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中华民族长久深远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则是当代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久复杂的伟大 事业,也是当代华夏儿女共同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指引,促进新时 期民族工作的全面发展,不断铸牢中华各族儿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 建设工程的历程任务。”[15]这不仅关系到 56个民族的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繁荣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当然也会对促进世界人民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之世界梦产生重大而积极的 影响。探索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可行路径,打造各民族友爱共处、互帮互助、尊 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真正契合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16]448的美好理念,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思想指引和坚实基础,为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从而开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最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 罗连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与超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4):121-128. [5] 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6):24-30. [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 10-24(1). [7]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 报,2021-08-29(1). [8] 张磊.“一 带 一 路”战 略 与 中 国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J].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16(4): 70-77.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 陆卫明,孙喜红.论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7(1):8-13,172. [11] 王桂兰,刘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传统文化根脉及民族特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5页

李 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 29 2019(5):60-65. [1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13] 张慧卿,李亚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0):146 -152. [14]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N].人民日报,2019-07-17(1). [15] 李贽,王冬丽.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兼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要求 [J].广西民族研究,2019(2):1-9. [16]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Thevaluelogicandpracticingpathofcasting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consciousness LINa (CollegeofMarxism,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Partyhasbeenattachinggreatimportance tothecopingandmaintenanceofethnicrelations.Fullyforging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 furtherstrengtheningtheunderstandingoftheimportanceofethnicrelations,andbuildingaharmoniousethnic relationshipintheneweraareimportantcontentsofnationalworkunderthecircumstancesofthenewera.To forgeasenseofthecommunityoftheChinesenationisnotonlythecoreconceptandthemainlineofpractice forbuildingaharmoniousethnicrelationshipinthenew era,butalsothespiritualfoundationandbasic prerequisiteforachieving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Itwillalsolaythetheoreticalfoundation andpracticalpathforjointlybuilding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whichhasimportantvalue logicandepochalsignificance.Thepracticingpathcanbeexploredfrom thethreefoldlogicaldimension, consolidatingitseconomicfoundation,stabilizingitspoliticalguarantee,andcultivatingitsspiritualsupport. Keywords:newera;harmoniousethnicrelation;greatrejuvenationofChinesenation;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consciousness (责任编辑 彭晓娟)

第3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1年第 35卷第 11期 Vol.35 No.11 2021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1.11.00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武永江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认识包容性文 化的内涵特征:赋予选择性的民族生活,赋予开放性的动态系统,赋予引导性的持续发展和赋予融合性的 交流能力。要发挥包容性文化的价值:体验民族尊重的快乐,发挥民族差异的价值,承认民族平等的权利 和缩小民族偏见的空间。要采取包容性文化策略:养成容忍“异己”的雅量,建构主体间性生活,采取多 元文化治理模式,实施建构性对话,以共情扩展视野和共享中华民族文化。这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容性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1)11-0030-08   中华文化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包容性文化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包容性文化是治理的工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需要以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另一方面,“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 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1]。具体来讲,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本质上取决 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 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2]因此,包容性 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前,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研究,主要有以下 3个方面:第一,文化在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邓玉函认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在于文化自信,其核心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3]。孟凡东等认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 本[4]。第二,我国主流文化形态。王福革认为,我国的主流文化形态有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 收稿日期:2020-05-28;修回日期:2021-09-28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专项重大课题“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方法与路径研究” (21TZZ0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长安大学)专项重大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系统化路径研究”(20200110);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延安时期毛泽东中华民 族命运共同体抗战模式研究”(2021HZ0518) 作者简介:武永江,副教授,博士,陕西省委统一战线智库首批专家,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30-37. Citationformat:WUYongjiang.Castingtheinclusiveculturalpath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J].JournalofChongqing 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1(11):30-37.

第37页

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31 民族文化,上述三种文化形态既是文化认同的对象,也是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来源与主要内容[5]。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策略。范君等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策略: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本原则和文化方法[6]。 上述研究都关注到了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价值,但是还没有深入研究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例如包容性文化。少数民族群体不仅渴望被接受,而且要求通 过一种将会反映其特殊性的方式重新塑造公共领域。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成为生活游戏中的积极参与 者。而秉持包容精神,是消解“文化冲突”、实现文明和谐的重要方法。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一种包容性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一、包容性文化的内涵特征 文化是人的中介。生活的很多方面,受文化所触动,因文化而改变。人开发文化的目的不是将其作 为窒息自己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行动、生活及个性发展的媒介。为了利用文化,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文 化的内涵特征,尤其是包容性文化的内涵特征。包容性文化具有重物质和外向型的特征,呈现出个体激 进性和开放吸收性[7]。新时代中国构建包容性极强的文化格局具有重要的内涵特征。 (一)赋予选择性的民族生活 文化是比可见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东西。它是一个社会共享的并由社会传播的思想、价值和观念,对 经验赋予意义,影响日常行为并被行为所反映。依据这种文化的视角,“民族”是共享一套客观特征的共 同体,这套客观特征建立在文化与民族意识的陈规习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民族的生活方式才是他们 的文化。其中个体是特定人类共同体的成员,他们不能在这些共同体之外发展出一种文化或者设定自己 的目标。因此,一方面要认识到包容性文化是一种民族生活。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允许个 体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文化中生活,决定他们自己的社会归属,创造他们所属的共同体的文化。另一方面 要认识到包容性文化具有选择性。要使复杂的文化系统充满活力,差异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缺乏多样 性意味着缺乏选择,同质性会带来未来的选择偏见。最终,既然个体身份应该受到尊重,而民族文化是构 成个体身份的重要因素,那么民族文化也必须受到尊重,特别是要尊重其选择的民族生活,这彰显了文化 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赋予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一个国家的视野必须足够宽广以容纳不同的文化经验。在一个意识到其文化、宗教和身份多样性的 社会中,民众必须要表现出承认和接纳的态度,同时也要与拥有不同文化和信仰诉求的个人和群体进行 对话。在民主社会中,一个国家应该有允许文化差异存在的空间。每个公民也必须采取这种态度,即必 须允许少数民族参与讨论并贡献意见。其实,形成尊重多样性氛围的关键在于支持不同主观文化的信 仰、行为和价值观。正是这些开放性的文化产生了富于创造性的观点,并由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例 如中华文明就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过程中形成的开放和包容体系。 文化是一个不断使各族人民适应多元环境的过程。环境要求各族人民用新的方式来理解这个社会 并作出回应。人们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学习认同新的角色和如何适当地 扮演它们,交换各种观点并学习新的习惯。当然,这是一个双向的进程。另外,对社会结构的威胁不仅仅

第38页

32 http://clgsk.qks.cqut.edu.cn 来自于外来文化表面上的挑战,也来自拒绝参与讨论,不愿意反思变化并错误地理解什么是变化。文化 会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被重构和更新。“文化是一个对其内部的动作行为有所反应的动态系统。当系 统内部的某个元素转移或变化时,与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一样,整个系统会努力进行调整。”[8]如果一种 文化太过静止和僵化,无法为其成员提供在变化中长期生存的手段,它就不会存在长久。因此,为了持久 运行,包容性文化必须拥有足够的灵活度,以便在面临不稳定或变化的情况时做出调整。 (三)赋予引导性的持续发展 包容性文化具有引导性。包容性文化不应被看作是统一的,而应该被看作是在结构上具有深刻矛盾 的,即文化同时包含了对规则与越轨的指导。“一个文化引导、培育、发展人类的某些潜在性,而抑制或阻 止另一些潜在性的发展。”[9]当各族人民持有比较的观点,或对文化进行互相评估的时候,才能最清楚地 认识到自己是在一种文化中生活和活动。我们遇到的每个民族个体也是如此,通过互相比较,看到他们 的相同与差异,认识到个性以及个人差异的真正含义。文化差异往往会带来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但又意 味着竞争与冲突的可能出现。纵观中国历史,任何王朝都只有比较妥当地处理民族问题时,才有可能稳 定其政治局势,发展其经济文化。由于文化的功能之一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提供一个选择性很强的屏 障,因此在许多不同的形态中,文化选定我们要注意什么,要忽略什么。而包容性文化向上的发展趋势一 直都是一种对抗隔离障碍的持续斗争,它在反思应变中保持发展的活力与风采。 (四)赋予融合性的交流能力 文化是一种各民族本身的特有工具。文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构成特殊群体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习 惯、信念和惯例的联合体,而作为文明的文化包括自由、解放的原则。抑制多元社会或多民族社会中分裂 力量的一个办法是采取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宽容文化差异的公共政策。这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坚决维 护一个国家中各种文化共存所具有的价值,并且强调所有公民都有接受他人自由表达观点的相互义务。 多元文化主义这种公共政策注重管理一个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各族人民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 普及科学,进一步消除隔阂、偏见、仇视,从而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 文化相互联系并融合为一个整体。只有当文化相互联系并成为一个整体时,文化的比较才是富有意 义的。各族人民从对方角度理解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个不同的观点,而是获得另一种经验。以往接 受了大量单一社会化文化的个人通常只使用他们自身文化的世界观,所以无法以一个会产生不同体验的 方式去看待世界。当他们对文化差异变得更敏感时,就获得了创建另一种经验的能力,这种经验或多或 少与来自另一文化的人们相符合,继而具备了在其他文化环境中移情、适应,并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正 是这种共享的历史经验以及实质的文化交流维持着一种公共民族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性 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用来强调社会性文化是由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许多社会机构组成,而不是由共同的宗 教信仰、家庭习俗或个人生活方式等组成。参与共同的社会性文化是促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因为它 宣扬了一种共同的认同和归属感。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证明,中华民族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多民族文化 不断融合、多元一体的过程。 二、包容性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我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能聚为一体,源

第39页

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33 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源远流长、根 深叶茂。这种民族性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也是一种中华文化。虽然培养而成的这种 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但是,它仍然具有联结性。民族和治理单元可以通过实施包 容性政策来实现一致性,并将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平等地纳入同一政治体。 (一)体验民族尊重的快乐 文化研究要以一种特殊方式去解读各族人民的生活,以便于辨识和阐释他们的社会生存,考虑并阐 明他们的价值和故事如何获得意义。这种取向秉持了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儒家学说中一直强调“四海之 内皆兄弟也”,这为包容少数民族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观理性带来包容和对不同立场的尊重。人只有想 要被人尊重才愿意成为可尊重的人,人只有想要享受与这种尊重相连的快乐才愿意受人们的尊重。承认 做人的尊严,就是承认他所属的群体的尊严,或者进一步说是承认他的集体特性的价值,以及他所承受 的、突出的或选择的价值。同时,“同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明会促进共同分享民族成员之间尊严、效率与相 对平等的意义,并因此促进一种新的意愿的产生,这种意愿能够促进经济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努力的结果 则取决于其他人的努力”[10]。其实,每当说到“我们”的时候,都是在表达一种与他人团结的意识,对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觉。当其成员视彼此为同胞,认为他们共享着相关特征,此时民族就存在。因此,民 族是依赖于相互承认而存在的共同体。 (二)发挥民族差异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建构源于包容和排斥的逻辑。我国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文化和多族群的多样集合。在 此,个体与群体共存,这些群体成员都是其共同身份认同的承载者,但各个群体之间也千差万别。不承认 差别意味着加强差别化的愿望,意味着不同特性的需要可能无法被满足。事实上,要在承认其他民族差 异性的同时,将这些民族包纳在整个社会内。长远看来,共同体会由于其内部的多样化而更加富有。多 样性虽然使得建立积极的关系变得更困难,但它大大地增加了整体的丰富性,多样性是一种美好生活。 另外,民族之间的创造性在程度上虽然有差异,但所有的民族在发明创造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包容性管理要放大差异,而不是缩小差异。作为领导者,在要求他人做出改变来适应我们看待世界 的方式之前,首先要问自己能够做出什么改变,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少数群体才会有更 多的机会感觉自己不是孤家寡人,才会更加主动地迎接改变与发展机会的到来。真正的包容性有助于有 效地吸引、留住和激励各民族人民,并保证所有的人才都有集体感而不会主动选择离开。人们总是希望 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感到有所贡献。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并且在一个能够得 到认同的文化中工作。 (三)承认民族平等的权利 民族平等是立国的根本原则。民族是一个个体平等的共同体,也是在共同生活中完全自主地掌握自 己命运的自由人整体。各个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其利益应该是同等的,其权利也应 该是平等的。因此,在民族交往联系中,各民族追求利益的均等、权利公平也是公理。“宽容理念的核心 在于,承认平等的生存权,承认异端也享有平等的存在权利,承认———其主体为掌握真理的人———犯错的 权利,至少是犯无心之误的权利。”[11]要让他人信任我们所坚信的包容是好的,就要让他们在其中看到多 元信仰和思想的不可通约性,并进而看到人类思想多元表现形式不能靠着强令的必然性,还要让他们看

第40页

34 http://clgsk.qks.cqut.edu.cn 到我们的包容的潜在价值,并确信减少不宽容并接受宽容的唯一方式不是迫害,而是对各族人民表达权 的承认。只要一个社会坚持将文化的同质性当作其生存和团结的基础,那么这个社会就不能确保民族平 等。要想取得民族平等,就要尊重文化差异,抑制将他人塑造成适合主流文化形象的、可以理解的人的冲 动,同时为不同生活形式提供繁荣发展的机会。无论如何,民族平等始终要求一个能包容所有挑战和紧 张的多元文化社会。 (四)缩小民族偏见的空间 包容性文化消除隔阂和误解。包容一方面宣扬一种积极的伦理德性:克制、平静、愉悦和对隐私的尊 重;另一方面也在打消偏见。偏见是一种观念或一组观念,毫无批判地由消极心灵所接受———其根源则 是传统、习惯或权威,它们发号施令,只能被接受而不能被讨论。其实,偏见一词的拉丁语的词根意思是 “判断在前”,因此从字面上理解偏见就是超前判断。偏见是对某个人或某个民族群体喜欢或厌恶的倾 向或者先入为主的判断,是一种被视作不公平的方式。一旦将刻板印象与某个民族群体联系起来,我们 就倾向于根据对该民族群体的总体印象去观察个体成员,然后定型某人。因此,偏见可能形成一种狭隘 的文化。容忍异议,暂时把有争议的合法性声明放在一边,希望以后作出解决,这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 只有当各族人民理解并承认偏见时,他们才可能领会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而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未必 就是别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因此,一方面,能认识自己的偏见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的开始,这样可以 对所发生的事情获得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 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当今社会既有碎片化、隔绝化的趋势,又有社会融合、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两种趋势互相矛盾的 背景下,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吸收和容纳多样性、平等性和社会政治的聚集,形成坚持开放、勇于 反省、善于创新的民族文化。 (一)养成容忍“异己”的雅量 包容需要打消对真理在握的确信。各族人民往往都相信他们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 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一切对异端的漠视,一切对“异己”的否定,一切 对思想言论的压迫,都由于这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 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思想可 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 不容易养成的雅量。因此,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 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包容并不意味着对自身坚信的信念的放弃,而意味着要根据 环境和境况时时检讨此信念。真理可以得益于错误,因为正如历史经验所证明的那样,他人对真理的压 制无法扼杀真理,相反会使真理变得强大。如果你力量强大,那么容纳他人的错误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我们赞扬包容的时候,所认可的是其中自由而和平的生存的基本原则,是在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谈论包 容。如果我们期望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那么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因

第41页

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35 此,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二)建构主体间性生活 共同体是一种构成主体间性的内在关系。对于“民族”的解说,我们应当说它的目的是寻求不同的 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社会内部的聚集,即建立一个和睦的社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在文化上彼此进行对话。为此,我们把人与人的联系称为“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最初形成于两个 人之间,其最小的单位就是“我”和“你”。而“我”和“你”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扩展到人类全体。当各族人 民开始越来越密切关注其共同的行动,更知道彼此的所做所感,也更了解彼此的意识时,他们就会更强烈 地体验到其共享的情感。“民族感情”是一种潜在的认同资源,情感流动是一个群体互动的过程。具有 高度情感能量的人充满了自信,而且在主观上充满了自豪感。 新时代要坚持民族的主体间性。民族不再被视为特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结果,而越来越多地被看 成是社会建构的实体。每个民族不仅是一个认知的存在,而且是一个经验和行动的存在;每个民族是认 识的主体、经验的主体、行动的主体。共同体是内在于个体本身的,是他们自身的交互性使他们是其所 是。当个体把民族共同体理解为他们自身内在的交互性时,认识在个体之间就实现了“我们就是我,我就 是我们”。 (三)采取多元文化治理模式 少数民族亚文化群体是一个社会天然的资源。它提供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和 社会洞察力的提高。而谋求同质性的压力和消除差异的努力越是强烈有效,在面对其他民族群体时要让 自己感到自在也就越是困难,差异看起来也就越具有威胁性,它产生的焦虑也就越深和越强烈。因此,要 承认价值多元化是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建立在个体价值差异基础上的“偏见”永远无法消灭、甚至也许未 必应当追求这样的消灭。关键在于如何防止这种“偏见”被“组织”起来变成一种侵权行动;如何调和文 化、宗教、身份的多样性与政治统一及社会凝聚性之间的关系。为此,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 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居民 和历史条件的管理文化多样性的方式是国家面临的挑战,例如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我们必须心平 气和地触及这个问题,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仍然是继续强调坚持其固有的多样性管理模式,进而 上升到民族一体化模式。 (四)实施建构性对话 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沟通型民主预设每一个人都具有如下义务:倾听各种在公共场合中被提出来的主 张。因此,建构论的对话不服从任何个人,而是归属于所有人。对话的目的不是要把建构论奉为新的真 理,而是接受各种思想的涌现,但不再把它们视为自然规律,只是视它们为被建构出来的可能性。通过不 断对话或以对话为工具,创造各种能够给各族人民带来惊喜的美好事物。建构性对话永远会为新的声 音、不同的观点、新的愿景、新的重构,以及关系的扩展和深化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改变对话的形式,合 作性探究能够化解民族矛盾双方的误解,为不同民族加强合作提供强大支撑。作为解决冲突的一种建构 论取向,各民族参与者最终会意识到,没有哪一方独自拥有真理。看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角度,相互对话有 助于创造性地建构出新的结果。每一种表达方式都为建构祖国以及在民族共同体内外建立联结提供新 的可能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要促进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的交流对话。

第42页

36 http://clgsk.qks.cqut.edu.cn (五)以共情扩展视野 学会如何相互包容是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从实际意义来看,生活 全都是相互关联的。所有的人都身处一个无法逃脱的相互关联的网中,都披着同一件命运的外衣。各族 人民彼此包容,是因为他们能够相互共情。共情能让各族人民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他 们学会如何共存;共情能让各族人民看到彼此之间的联结,让陌生人不再那么陌生,让不同民族彼此间不 再那么恐惧;共情能拓展各族人民看世界的视野,从那个拓宽的视野中,人们能用新的方式来看待他人, 能找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包容;共情能带来包容,它愿意忍受差异,进而扩展各族人民的意识,会创造出 对多民族的生命多样性的积极欣赏和持久尊重。总之,共情引导各族人民透过外面的表层———人们的肤 色、居住的社区、学习的学位、追求的事业等———深入到内心和灵魂,发现我们的共同之处[12]。这样,各 族人民才愿意留有耐心,忍受差异,保留倾听,开启心智,驳斥偏见,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共享中华民族文化 共同体的基础是文化认同,认同维度是民族概念所固有的。这其中蕴含着“共同”的理念,“共同”指 的是不被任何人所有。“共同”的开始便是私有的终结、专用的终结,因为“共同”实际上不属于一个人, 而是属于很多人,甚至所有人。因此,共同性的概念,即共同体的概念。民族基本上被建构于一个共同的 文化之上,共同文化是由其成员的集体实践不断再创造、再界定的,而不是先由其中的少数人制定然后被 许多人接受并被动体验的一种文化。同时,它富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意志或灵魂,代表着共同的语言、神 话、法律、习俗和历史。每个民族独特的习俗、传统、信仰和符号构成了民族团结的基础。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不是生物学上的或种族上的,而是历史的和文化 的共同体。为此,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天下一家的文化依存论、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论、华夷互变的文化复合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显著特征。民族认同让每个成员在其共享价值之外有了与其同民族成员间一个特别的、先于政治的 关系,一个源自相同团体共享特征和历史的纽带,其成员共享祖国与文化,拥有共同的文化和对这种文化 的尊崇。因为历史上不断变迁、在一个领地内生活并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共同体,才能形成民族,或者才 能被称之为民族。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因此具有了“时间深度”这个涵义。中华民族共同 的种族和文化、共同的语言和历史,推动我国各族人民构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01. [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 民日报,2021-08-29(1). [3] 邓玉函.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重逻辑[J].思想战线,2019(4):104-110. [4] 孟凡东,王占斌.新时代铸牢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文 化 建 设 路 径 探 析 [J].江 苏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9(4): 36-42. [5] 王福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认同研究[J].学术探索,2019(4):146-151. [6] 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8):49-55. [7] 李冬梅.社会转型期构建包容性文化的价值[J].人民论坛,2014(2):169-171.

第43页

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 37 [8] 威廉 A.哈维兰,哈拉尔德 E.L.普林斯,邦尼·麦克布莱德,等.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陈相超,冯然,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4. [9] 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10] 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 [11] 诺伯托·博比奥.权利的时代[M].沙志利,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237. [12] 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共情的力量[M].王春光,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9:215. Castingtheinclusiveculturalpathofthe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consciousness WUYongjiang (College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54,China)   Abstract:Chinesecultureiseclecticandinclusive.Therefore,castingasenseofthe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requiresadeepunderstandingofinclusiveculturecharacteristics:givingselectivenationallife, givingopeningdynamicsystems,givinginstructiv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givingmergingcommunicative capabilities.Meanwhile,tocast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senseneedstoplaythevalueofinclusive culture:experiencingthehappinessofnationalrespect,playingthevalueofnationaldifferences,recognizing therightofnationalequalityandcompressingthespacefornationalprejudice.Also,tocasttheChinese nationalcommunitysenseneedstoadoptinclusiveculturalstrategies:awarenessofthepossibilityofwrong opinion,constructingintersubjectlife,adoptingmulticulturalgovernancepatterns,implementingconstructive dialogues,expendingviewthroughempathyandsharingtheChineseculture.Tocasttheinclusiveculturalpath 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nsciousnessinthiswaywillpushtheChinesenationtowardsamore inclusiveandcohesive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 Keywords:Chinesenationcommunityconsciousness;inclusiveculture;culturalsoftpower;culturalcon fidence (责任编辑 吴 瑜)

第44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1年第 35卷第 11期 Vol.35 No.11 2021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1.11.005 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主持人语: 中国逻辑学会名誉会长 邹崇理 研究员   论文《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介绍了对模糊问题的一种语境主义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代表人物夏皮 罗认为,模糊问题意味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不足以决定某些对象是否落入相应的模糊概念中。基于在边界情形中模糊谓 词应用条件的特殊语义性质,夏皮罗在模糊谓词的容忍性前提下消解了连锁悖论。该论文有助于读者了解模糊逻辑的基 本思想及其语境主义的解决方案。 论文《西方真之理论的三次转向》梳理了西方关于真之理论思想的三次转向:第一次出现在 20世纪初期伴随着哲学 的本体论转向而出现。第二次出现在 20世纪中期伴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第三次出现在 20世纪 70年代。在 当代,真之理论根据哲学研究主题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当代真之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真之 理论既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又是逻辑哲学的核心议题,值得多方面的学者关注。 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 王海若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010)   摘要:语境主义是对模糊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语境主义的代表人物夏皮罗认为,模糊问题产生的 根本原因是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不足以决定某些对象是否落入相应的模糊概念中。夏皮罗相继提出了 开放结构论题、判断依赖原则以及外部确定性版本的会话记录概念。首先,根据开放结构论题和判断依 赖原则,模糊谓词对边界情形的应用情况依赖于胜任说话者的自主判断。其次,根据外部确定性版本的 会话记录概念,胜任说话者对边界情形的判断是动态的,并且遵守弱容忍原则。借助在边界情形中模糊 谓词的应用条件的特殊语义性质,夏皮罗在捍卫模糊谓词的容忍性的前提下消解了连锁悖论。 关键词:模糊性;语境主义;容忍性;会话记录;开放结构论题   中图分类号:B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1)11-0038-10 一、导言 模糊问题主要涉及连锁悖论以及边界情形的存在。作为当代分析哲学的热门话题之一,模糊问题受 到许多哲学家与逻辑学家的关注,并由此诞生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语境主义方案就是其中之一。语 收稿日期:2021-08-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17ZDA024);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 目“模糊性中的真概念”(ZBH20191008) 作者简介:王海若,博士后,主要从事逻辑哲学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王海若.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38-47. Citationformat:WANGHairuo.Shapiro’contextualistsolutiontotheproblemsofvagueness[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2021(11):38-47.

第45页

王海若: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 39 境主义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语境主义者试图在捍卫容忍直观的前提下解决连锁悖论。容忍直 观是关于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的一种直观,根据这种直观,对象的微小改变不会引起相应模糊谓词对于 该对象的应用情况的改变。比如,少一根头发不会让一个人从不是秃头变成秃头,多一秒钟也不会让一 个人从中年变成老年。尽管很多模糊性研究者都将容忍直观视为连锁悖论的真正原因,但是语境主义者 普遍对容忍直观持同情态度。第二个特点是语境主义者从语用角度研究模糊谓词的语义性质,认为语境 是模糊谓词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语境所承担的语义角色是解决模糊问题的关键。在语境主义者看 来,语义性质与语用性质在模糊性现象中交织在一起,不可完全被分割。 夏皮罗是语境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解决模糊问题的关键在于对 “确定真”的理解。追随麦基 (McGee)和麦克劳林(McLaughlin)[1],夏皮罗把“确定真”理解为: 一个对象 a确定地是一个 F的意思是,语言说话者的思想和实践决定了语词 F的应用条件,并且关 于 a的事实决定了这些条件得以满足。[2]40 说一个对象 a是一个模糊谓词 F的边界情形,是指 Fa既非“确定真”也非“确定假”①。因此,根据上述 理解,边界情形的存在有两个可能的原因:要么语言说话者的思想和实践无法决定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 要么关于边界情形的非语言事实无法决定相应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是否被满足。夏皮罗选择了后者。 既然关于边界情形的非语言事实无法决定相应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是否被满足,这是否意味着边界 情形所对应的模糊语句 缺 乏 真 值? 夏 皮 罗 的 答 案 是 否 定 的。 对 此,他 相 继 提 出 了 开 放 结 构 论 题 (open texturethesis)和判断依赖(judgmentdependent)原则。开放结构论题是指: 至少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对象 a是模糊谓词 F的一个边界情形,那么说话者无论断言 Fa还是断言 Fa都不会违背语词的意义,也不会违背其他任何语用规则。[2]43 如果开放结构论题成立,那么这意味着在一些情况下,说话者可以自主决定对边界情形的判断。换句话 说,如果 a是 F的边界情形,并且 s是一名胜任说话者,那么至少在有些情况下,s既可以判断 a是 F,也 可以判断 a不是 F,并且选择哪一个判断由 s自己决定。在此基础上,夏皮罗又进一步提出了判断依赖原 则。根据这个原则,胜任说话者对于边界情形的判断将决定该边界情形是否落入相应模糊概念之中。 跟随拉夫曼和赖特,夏皮罗认为以下等价关系成立[2]65: (B)对于任意谓词 F以及 F可应用的对象 a,a是 F当且仅当相关的胜任说话者判断 a是 F。 (B)中的当且仅当关系是实质的,与 F的内涵无关。尽管如此,关于(B)还有“a是 F”与“胜任说话者” 谁先谁后的问 题。 赖 特 把 这 个 问 题 称 为 尤 西 弗 罗 对 比 (Euthyphrocontrast)[3]112。 夏 皮 罗 认 为,如 果 对 (B)进行苏格拉底式理解,那么 a是 F先于胜任说话者。此时,一个相关的说话者是否胜任,取决于这个 说话者对 Fa真值的追踪是否正确。如果对(B)进行尤西弗罗式理解,那么胜任说话者先于 a是 F。此 时,Fa的真值由胜任说话者决定。夏皮罗认为,对于模糊谓词 F而言,如果 a是 F的清晰情形,那么对 (B)的 理 解 应 该 是 苏 格 拉 底 式 的;如 果 a是 F的 边 界 情 形,那 么 对 (B)的 理 解 应 该 是 尤 西 弗 罗 式 的[2]65-66。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判断依赖原则: 对于任意模糊谓词 F以及 F可应用的对象 a,如果 a是 F的边界情形,那么 Fa的真值依赖于胜任说 话者的判断。[2]66-67 如果判断依赖原则成立,那么模糊谓词都是(部分)判断依赖的。事实上,夏皮罗把是否判断依赖作为评 ① 这里默认“Fa是确定假”的意思是:a确定地不是 F。

第46页

40 http://clgsk.qks.cqut.edu.cn 判一个谓词是否为模糊谓词的标准[2]67。 以对“确定真”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开放结构论题和判断依赖原则,夏皮罗对模糊谓词在边界情形中 的应用给出了一个语用视角的语义分析。在夏皮罗看来,边界情形的存在揭示了传统语义框架的不足, 并且这种不足需要语用来弥补。更确切地说,胜任说话者对边界情形的判断对于相应模糊语句具有真值 而言是必要的。因此,夏皮罗构造了一个包含语境因素的模糊语义框架。在这个语义框架中,边界情形 的存在对于在捍卫容忍直观的前提下解决连锁悖论有重要作用。本文第二节将介绍模糊谓词的容忍性 以及夏皮罗对这个性质的重新刻画。第三节将介绍会话记录概念,并分析夏皮罗如何通过会话记录捍卫 模糊谓词的容忍性。第四节将介绍夏皮罗对广义确定性和狭义确定性的区分,这个区分为更好地研究模 糊谓词的语义和逻辑奠定了基础。第五节将对夏皮罗的语境主义方案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他人提出的 一些质疑。 二、弱容忍原则 赖特于 1976年提出了容忍性: 令 为与谓词 F有关的一个概念,满足:任何被 F刻画的对象,当仅仅发生了相对于 的足够改变 后,就不再被 F刻画。比如,“颜色”就是关于“红色”的这样一个概念,除此之外,还有与谓词“谷堆”有关 的“大小”概念,与谓词“儿童”有关的“成熟度”概念,与谓词“秃头”有关的“头发数量”概念,等等。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一些相对于 的正程度改变不足以影响 F应用于某个特殊情形的正当性,则 F相对 于 是容忍的。[4]229 由于模糊谓词是体现容忍性的范例,所以下述容忍原则成立: 对于任意模糊谓词 F以及 F可应用的对象 a和 b,如果 a和 b相对于某个模糊谓词 F的相关概念  仅有微小差别,那么对于任意胜任说话者 s,如果 s判断 a是 F,那么 s也应该判断 b是 F。[2]41 然而,容忍原则将导致连锁悖论。连锁悖论是建立在连锁序列之上的。一个关于模糊谓词 F的连锁序列 由一些 F可应用的对象排列而成,这个序列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序列中的第一个对象 a0 与最后一个对 象 an关于 F的应用情况不同(即 Fa0 成立并且 Fan成立,或者相反);其次,该序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 对象都仅仅相对于 F的相关概念 有微小差异①。利用连锁序列可以得到连锁推理:首先,假设一个胜 任说话者 s对模糊谓词 F的一个连锁序列中第一个对象 a0的判断为 Fa0;然后,根据 Fa0 以及容忍原则 可以得出,s对序列中第二个对象 a1的判断应该是 Fa1;最后,通过对序列中的下一个对象重复从 Fa0 到 Fa1的推理,就可以得出,对于序列中的任意对象 ai,s都应该判断 Fai。然而,根据连锁序列的定义,该序 列中的最后一个对象 an一定不是 F,矛盾。 上述连锁推理使用了 MP规则②、前提 Fa1、前提 Fan以及容忍原则。MP符合最基本的逻辑直观, 对其否定将导致大部分形式逻辑系统以及推理的崩塌。前提 Fa1和前提 Fan由连锁悖论的定义得到, 是不足道的,即便换成前提 Fa1和前提 Fan也会导致悖论。因此,要想解决连锁悖论,最合理的选择应 该是否定容忍原则。关于如何否定容忍原则,模糊性研究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摈弃容忍直观,仅仅考虑与 ① 一般还规定连锁序列具有单调性:序列中的任意对象都比这个对象的前一个对象(如果有的话)更符合(或者更不符合)F所指代的性 质。 ② MP规则的直观意思是:如果一个命题 p成立,并且由 p可以推出命题 q,那么 q也成立。

第47页

王海若: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 41 边界情形有关的模糊语句的特殊语义性质或特殊认知性质;一类仍然承认容忍直观,并且把在边界情形 中的模糊谓词的语义性质与模糊谓词的容忍性视为两个有紧密关联的模糊性质。除了语境主义之外,真 值度路径也属于后一类[5]10。 为了捍卫容忍直观,夏皮罗对容忍性给出了一个新的刻画: 可能我们能够对以下更弱的容忍原则达成一致:假定一个谓词 P是容忍的,并且 P可应用的两个对 象 a、a′在相关方面(P关于这些方面是容忍的)仅有微小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胜任地判断 a 具有 P,那么她不能判断 a′不具有 P。[2]42 由此可得到关于模糊谓词的弱容忍原则: 对于任何模糊谓词 F以及 F可应用的对象 a和 b,如果 a和 b相对于 F仅有微小差异①,那么对于任 意胜任说话者 s,如果 s判断 a是 F,那么 s不能判断 b不是 F。 夏皮罗认为弱容忍原则构成模糊谓词意义的一部分。关于弱容忍原则,夏皮罗还提出了两个补充条款。 第一个补充条款是,如果某个说话者 t判断 a是 F并且决定留下 b不被判断,那么 t违背了弱容忍原 则[2];第二个补充条款是,如果 s判断 a是 F,并且需要继续判断 b,那么 s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弱容忍 原则:判断 b是 F,或者判断 b不是 F并且收回之前对 a的判断[2]4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第一个补充 条款理解为弱容忍原则的一个逻辑推论,那么这将暗示以下前提成立:当 s在判断 a是 F之后再接着对 b 进行判断时,s一定会判断 b是 F。这与第二个补充条款矛盾。因此,夏皮罗提出的第一个补充条款应该 被理解为一个强制的语用规定,这个规定是用来避免如下情况出现:说话者为了隐瞒自己不胜任(违背弱 容忍原则)的事实而故意保持缄默。 由夏皮罗提出的第二个补充条款可知,胜任说话者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为了遵守弱容忍原则)被允 许撤销自己之前对边界情形的判断。这个语用规则将是解决连锁悖论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 夏皮罗是如何捍卫模糊谓词的容忍性的。他引入了一个重要的语境概念:会话记录。 三、关于强行军的会话记录 为了呈现语境在模糊谓词的语义中扮演的角色,夏皮罗借用了刘易斯的会话记录(conversationalre cord)(也叫会话记分)概念[2]45: 这个记录,或者说记分(score),是公共知识的一个局部版本……在一个会话中,这个记分包含了前 提、预设以及其他或内隐或外显地被同意的条款。 虽然夏皮罗全盘接受了刘易斯对于会话记录的解释,但是他对连锁悖论的解决主要诉诸会话记录的两个 特殊性质。第一个性质是,“语句的真值依赖语句被言说时所处的会话阶段的会话记分。一个被言说的 语句的组成部分———子语句、名称、谓词等等———在内涵或者外延上将依赖这个记分”[2]46。也就是说, 夏皮罗赞同刘易斯,认为一个被言说的语句的真值是相对于一个会话记录而言的。根据这种解释,一个 会话记录将提供使(相应会话阶段中被言说的)语句具有真值的全部语境因素。第二个性质是,会话记 录是一种运行中的数据库[2]46。只要会话还在进行,会话记录就会一直更新:新的条款可能被录入,本来 被录入的条款也可能被移除。不仅如此,对于一个条款的录入或移除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 ① 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相对于某个模糊谓词 F的相关概念 ”被简化为“相对于某个模糊谓词 F”。

第48页

42 http://clgsk.qks.cqut.edu.cn 利用会话记录的这两个性质,夏皮罗就可以对模糊谓词的语义采取一种动态的相对主义解释。 在给出解决连锁悖论的具体方案之前,为了减轻解释负担,夏皮罗对会话记录作出了两点(理想化) 限制。首先,会话记录必须完全体现会话群体的共识。这意味着会话中的任何分歧都必须得到解决①。 其次,说话者对边界情形的判断只有两种:肯定和否定。除此之外,夏皮罗还认为一个成熟的会话记录概 念将允许包含矛盾: 为了发展一个利用会话记录进行推理的完整的一般性解释,我们将需要弗协调逻辑,这是因为一个 记分中可能被放进相互矛盾的命题,并且会话群体不会撤销其中任何一个命题。会话参与者可能不会意 识到他们有相互矛盾的命题。即便他们意识到这个矛盾,由于他们依然分别被其中的每一个陈述所吸引 并且不知道究竟该放弃哪一个,所以他们可能不想撤销这些命题。这就是悖论。无论怎样,在会话记录 中出现一个矛盾(无论是否被发现)并不会使得这个会话群体去接受所有的命题②。尽管如此,我认为一 致性是一个会话记录的范导性理想(regulativeideal),也就是说,参与者想要通过在必要时从记分中撤销 有问题的条款来达成一致性。[2]49 但是关于模糊判断,夏皮罗却认为:如果会话记录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模糊命题,那么只要意识到了矛盾 的存在,会话参与者就必定会撤销至少其中一个命题以恢复一致性[2]53-54。事实上,夏皮罗宣称,胜任说 话者对模糊谓词的使用在 原 则 上 除 了 不 能 违 背 一 致 性 以 外,也 不 能 违 背 半 影 关 联 性 (penumbraconnec tion)和容忍性③。这意味着,会话者一旦察觉到在涉及模糊谓词的会话记录中存在对以上 3种性质的违 背,就必须更新会话记录,以确保它们在会话记录中成立。 会话群体依次对连锁序列中的对象进行判断,这被称作一个强行军(forcedmarch)。强行军是关于 模糊谓词的一种特殊使用情景,会话群体对容忍性的违背在强行军中极易被察觉。因此,容忍性在关于 强行军的会话记录中将得到实际的执行。现假设有一个由 2000个人组成的秃头的连锁序列 σ,σ满足 单调性:记 σ中的第 i个人为 ai,i越大,ai的头发数量越多。其中,i是从 0到 1999的任意自然数。再假 设有一个由胜任说话者组成的会话群体从 a0开始不断回答以下问题:ai是秃头吗?夏皮罗认为,随着强 行军进入到边界情形区域,会话群体的回答在某刻一定会发生一次跳跃(jump)。一个跳跃是指:在会话 记录的上一次更新是录入“aj是秃头”的前提下,会话群体回答“ak不是秃头”。其中 aj和 ak是 σ中的两 个相邻对象。假设跳跃发生在会话群体对 a800进行判断时,那么 “a800不是秃头”将被录入会话记录,同时 “a799是秃头”将被内隐地移出会话记录。事实上,夏皮罗认为当跳跃发生时,与跳跃发生时间相近的时 间段内被录入的回答都将被内隐地移出会话记录④。 上述内隐撤销也可以外显化。当跳跃发生后,如果要求会话群体再次对“a799是秃头吗?”作出回答, 那么会话群体为了遵守弱容忍原则一定会回答 a799不是秃头。于是,“a799是秃头”被外显地移出会话记 录,并且“a799不是秃头”被外显地录入会话记录。如果继续要求会话群体对“a798是秃头吗?”作出回答, 那么会话群体为了遵守弱容忍原则会继续回答 a798不是秃头。于是,在会话记录中,“a798是秃头”也外显 ① 根据这个限制,当会话记录停止更新,这一定是因为会话群体共同决定中止会话,而不是因为会话群体内部出现了分歧。 ② 即由矛盾推出一切命题的爆炸律不成立。 ③ 半影关联性由法恩(KitFine)提出,指模糊谓词所满足的内涵性推理规则以及不同模糊谓词之间的外延性关系,比如:头发更少的人 更有可能是秃头,一块斑点是红色的仅当它不是粉色的,等等。 ④ 夏皮罗认为不能也不需要知道在跳跃发生时究竟有多少命题会从会话记录中被移除。这是因为,“具体有什么在和不在会话记录中, 这本身是模糊的”[2]52。但是,一旦关于 σ中的某个对象是不是 F的问题出现了,会话群体就要对此进行回答,那么这个特定对象的 状态就被决定了。

第49页

王海若:夏皮罗对模糊问题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 43 地由“a798不是秃头”取而代之。这种反向 撤 销 并 重 塑 判 断 的 过 程 被 夏 皮 罗 称 为 反 向 展 开 (backward spread)。反向展开也一定会在边界情形区域发生一次跳跃,然后又可以生成新一轮的反向展开,并再次 在边界情形区域发生一次新的跳跃……“总之,我们的会话者在经过边界情形区域时将会前后移动。通 过在每一次跳跃发生时从会话记录中移出判断,容忍在每一个阶段得以生效。”[2]52-53 可以看出,跳跃以及反向展开的发生是模糊谓词的容忍性在会话记录中得以执行(enforce)的关键。 跳跃与反向展开的发生必定伴随会话者共识的崩塌与重建,而根据判断依赖原则,后者意味着模糊谓词 外延的改变。为了回答模糊谓词的外延为什么会在强行军中发生改变这个问题,夏皮罗借用了拉夫曼 (Raffman)的解释。拉夫曼也是一名语境主义者,她认为说话者的心理状态构成内部语境(internalcon text),而对某些边界情形的判断会触发说话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从而改变内部语境[6]。内部语境的改变 将导致模糊谓词的外延发生范畴转变(categoryshift①)[7]。然而,拉夫曼的语境主义关注的是单个说话 者,而夏皮罗的语境主义关注的是会话。为了消除这个区别,夏皮罗把单个说话者视为会话的一种极限 情形: 我们可以把她的解释视为只有一名参与者构成“会话”的极限情形。拉夫曼的格式塔转变的一个公 共的、会话的类似物,是我称之为一个“跳跃”的东西,它由会话成员之间的共识崩塌以及对新共识的制 造组成。一个共识发生崩塌仅当足够多的个体参与者对公共判断提出异议,并且如果拉夫曼是正确的, 那么这只有当他们之中足够多的人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格式塔转变(并且拒绝为了交流的和谐而变回去) 时才会发生。[2]57 在夏皮罗看来,当强行军进行到边界情形区域后,随着关于边界情形的判断不断被录入到会话记录之中,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会话参与者对模糊谓词的外延进行格式塔转变。因此,当足够多的会话参与者进行了 相关的格式塔转变时,会话语境也将发生实质转变。正是这样的语境转变(contextshift)导致了强行军中 模糊谓词外延的改变,从而使得跳跃和反向展开发生。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弱容忍原则在会话记录中成立。同时,跳跃在强行军进行到边界情形区域后 的必然发生又说明,一定存在某个边界情形 aj使得会话群体在判断 aj是秃头后,又会判断 aj+1不是秃 头。因此,容忍原则失效,连锁推理不再成立,悖论得以消解②。可以看出,尽管根据开放结构论题,说话 者关于边界情形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是自主的,但是当出现像跳跃这样的特殊使用情景时,对弱容忍原 则的遵守迫使说话者在反向展开中只能作出特定判断,从而暂时失去自主性。容忍性是模糊谓词意义的 一部分,说话者在对边界情形进行判断时的自主性是以不违背模糊谓词的意义为前提的。究竟胜任说话 者对边界情形的判断与相应的会话记录之间有何影响,我们将在下一节进一步介绍与分析。 四、广义与狭义确定性 回顾第一节,夏皮罗认为:一个对象 a确定地是一个 F的意思是,语言说话者的思想和实践决定了语 词 F的应用条件,并且关于 a的非语言事实决定了这些条件得以满足。对这个定义的一个传统而直接的 理解是:语言说话者的思想与实践决定了语词 F的意义,并且 Fa是确定地真当且仅当 F的意义和关于 a ① 范畴转变也被称为格斯塔转变(Gestaltshift)。 ② 可以看出,对于连锁推理并不存在一个“强反例”(strongcounterexample),也就是在会话记录中不会同时出现“a是 F”和“b不是 F”, 其中 a和 b是关于 F的某个连锁序列中的两个相邻对象。

第50页

4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的非语言事实决定 Fa为真。但是在对自然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尽管很多语句在直观上具有确定的真值, 单凭语句中语词的意义以及关于对象的非语言事实却无法决定这些语句的真值。夏皮罗对此举了一个 例子:假设哈利去看一场棒球比赛,并且哈利所在的镇上只有这一场比赛,于是当一个相关说话者说“哈 利去看比赛”时,这句话在直观上是确定地真。然而,由于“哈利去看比赛”中语词的意义和关于哈利的 非语言事实无法决定这句话的真值,所以根据上述理解,这句话并非确定地真。对此,夏皮罗认为“语言 说话者的思想和实践”所决定的内容除了包含语词的意义以外,还应该包含一些语境因素,这两者共同决 定了语词的应用条件。对于模糊谓词而言,这样的语境因素包括对比类(comparisonclass)、范例(thepar adigms)以及对比案例(comparisoncases①): 确定性相对于对比类,范例以及对比案例敏感。比如,假定在一个关于职业篮球运动员的会话中,某 个人说一个有六英尺一英寸高的运动员是矮个子。这句话(在这个语境中)是确定地真。会话记录将显 示(indicate)对比类,而根据这个对比类,这句话为真。[2]59 因此,在夏皮罗看来,对于模糊谓词 F而言,Fa是确定地真,当且仅当,F的意义、关于 a的非语言事实以 及由对比类、范例或对比案例组成的语境一起决定 Fa为真。 由对比类、范例或对比案例组成的语境是外部语境。在上一节我们还提到了内部语境。根据这两种 语境在决定模糊语句真值中所起到的作用,夏皮罗区分了狭义确定性概念与广义确定性概念,并把前者 称作外部确定性(edeterminacy),把后者称作建立性(establishment)。粗略而言,外部确定性是指外部语 境(以及语词的意义)决定 了 模 糊 谓 词 的 应 用 条 件;而 建 立 性 是 指 外 部 语 境 与 内 部 语 境 (以 及 语 词 的 意 义)一起决定了模糊谓词的应用条件。在夏皮罗之前,语境主义者普遍对确定性作广义理解。比如,拉夫 曼认为模糊谓词的外延不仅随外部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也随内部语境(即说话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而 变化。当固定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时,模糊谓词具有精确的外延和与之互补的反外延(antiextention)。 夏皮罗把外部语境称作外部因素(externalfactors),把内部语境称作内部因素(internalfactors),并认 为应该对确定性作狭义理解。由于会话记录需提供决定语句真值所需的语境因素,所以根据对确定性的 狭义理解,会话记录将包含外部因素。这样的会话记录将决定所有的清晰情形。具体而言,在涉及某个 模糊谓词 F的会话中,会话记录将包含 F的对比类、范例或对比案例,并且对于 F可应用的任意对象 a, 如果 a是 F的清晰情形,那么 Fa的真值在会话记录中被决定。至于边界情形的状态,虽然没有具体解释 什么是内部因素,但是夏皮罗认为被决定的边界情形本身属于内部因素[2]60。“一旦我们就(‘秃头’的一 个连锁序列的)边界情形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人向会话者提问(‘这个人是秃头吗?’),并得到了一个答案, 那么我们就改变了语境,这是因为会话记录将在那一刻改变。”[2]60因此,每一个被决定的边界情形都会 作为一个新的内部因素被录入会话记录,从而改变会话记录。更确切地说,如果一个对象 b是一个模糊 谓词 F的边界情形,那么当 F对于 b的应用情况被决定,Fb获得真值;而决定 Fb获得真值所需的语境因 素,就是此时 b被决定的状态(Fb或者并非 Fb)本身。换句话说,当一个模糊谓词对于某个边界情形的 应用情况被决定,这个被决定的状态既作为会话群体的判断被录入会话记录,同时也作为判断所需的语 境因素被录入会话记录。 为了更好地理解夏皮罗对两种确定性的区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建立性版本的会话记录。根据建立 ① 举例而言,对于“高个子”这个模糊谓词而言,篮球运动员是一个对比类,姚明是一个范例,而当我说“我不是一个高个子”时,我的弟弟 是这个语境下“高个子”的对比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