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核按钮》一轮复习 (新高考)语文 参考答案(考后版)

发布时间:2022-6-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高考核按钮》一轮复习 (新高考)语文 参考答案(考后版)

目录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41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41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446专题三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449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451专题四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文言文????????????????451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古代诗歌????????????????457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460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语境中的多向考查????????460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语言表达????????????464第四部分写作(略)第五部分选讲专题????????????468专题十二拓展视野与建构经验的整本书阅读???????????????468??????????????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69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69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475专题三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479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482专题四增进传统文化素养... [收起]
[展开]
2023《高考核按钮》一轮复习 (新高考)语文 参考答案(考后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目录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41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41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446

专题三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449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451

专题四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文言文

????????????????451

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古代诗歌

????????????????457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460

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460

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464

第四部分写作(略)

第五部分选讲专题????????????468

专题十二拓展视野与建构经验的整本书阅读

???????????????468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69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69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475

专题三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479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482

专题四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文言文

????????????????482

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古代诗歌

????????????????492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496

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496

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505

第四部分写作????????????510

专题八审题与立意???????????510

专题九文体与提分?议论文???????512

专题十文体与提分?记叙文???????514

专题十一文体与提分?应用文??????518

第五部分选讲专题????????????522

专题十二拓展视野与建构经验的整本书阅读

???????????????522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524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524

专题集训1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1)??524

专题集训2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2)??524

专题集训3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3)??524

专题集训4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524

专题集训5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5)??524

专题集训6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6)??525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525

专题集训7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1)

???????????????525

专题集训8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2)

???????????????525

专题集训9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3)

???????????????526

专题三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526

专题集训10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1)

???????????????526

专题集训11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散文(2)

???????????????526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527

专题四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文言文

?????????????????527

专题集训12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

文言文(1)??????????527

专题集训13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

文言文(2)??????????528

专题集训14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

文言文(3)??????????530

专题五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古代诗歌

?????????????????531

专题集训15培育民族审美追求的体悟阅读?

古代诗歌???????????531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532

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532

专题集训16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1)?????532

专题集训17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2)?????533

专题集训18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3)?????533

专题集训19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境中的多向考查(4)?????534

专题集训20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修改病句???????????534

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语言表达

?????????????????535

专题集训21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1)?????????535

专题集训22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2)?????????535

专题集训2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3)?????????535

专题集训24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

语言表达(4)?????????5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页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

真题体验

[考题一]

1.D[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

化传统ꎬ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要

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ꎬ激活其生命力”等关键信

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ꎬ形成了富有特

色的思想体系”出自原文ꎬ而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ꎬ我们需要发挥这

些优势ꎬ去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ꎬ因此这些优势

理应是“重要前提”ꎮ故A项正确ꎮ

B.依据材料一的出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及

材料一第1段“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和第2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ꎮ解

决好民族性问题ꎬ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ꎻ把中国实践总结

好ꎬ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的分析有理有据ꎮ故B项正确ꎮ

C.依据材料二第2段“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ꎬ

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ꎬ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

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ꎬ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ꎬ所以必然会

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说法是对材

料信息的概括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ꎮ故C项正确ꎮ

D.依据材料二第4段“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而中国古典

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ꎬ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

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

“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ꎬ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

致”的分析是对材料信息的同义变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ꎻ但“比西方文

论更有生命力”的分析则属于无中生有ꎬ材料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

点ꎬ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Dꎮ

2.B[命题解读]A.依据两则材料ꎬ分析可知ꎬ材料一阐明了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层

联系和伟大意义ꎬ材料二主要讨论重建中国本土诗歌传统和传统诗

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ꎬ选项“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

的关系ꎬ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的说法合理ꎮ故A项正确ꎮ

B.依据材料二第2段“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

术形式??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ꎬ单靠移

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借鉴西方诗歌

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的说法绝对ꎬ材料关键信息表明

“借鉴西方有价值ꎬ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ꎮ故B项错误ꎮ

C.依据材料二第2段“当代诗歌由于其时代内容的发展ꎬ已无法

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

的艺术形式ꎬ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ꎮ这些必须是有

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当代诗歌

既要有“本民族实质性”ꎬ又要有“现代性”ꎬ那么其所需营养可从“诗

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等艺术形式方面考虑ꎬ“中国古典诗歌

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理应是“具有本民族实质性的艺术形

式”ꎬ故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ꎮ故C项正确ꎮ

D.依据材料二第4段“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ꎬ却能以

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ꎬ不

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所述的“意

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论诗用语ꎬ确属“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

样的语言”ꎬ而“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的说法则与材料

信息“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ꎬ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相

契合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3.C[命题解读]题干指向材料一的观点ꎬ材料一说的是要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ꎬ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ꎬ使民

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ꎬ解答时要结合材料

一的观点及相关内容ꎬ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作出判断:

A.选项是说写文章应当学习古代圣贤ꎬ没有体现与时俱进ꎮ故

A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ꎮ

B.选项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ꎬ注重学习西方的

科学技术ꎬ政体不变ꎬ只学习西方技术ꎬ且不是“文化”方面ꎮ故B项

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ꎮ

C.选项表明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ꎬ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ꎬ与

材料一观点契合ꎮ故C项能支撑材料一观点ꎮ

D.选项说的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ꎬ与材料一

观点不一致ꎮ故D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ꎬ故

选Cꎮ

4.①“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ꎬ能

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ꎻ②它超越国界ꎬ具有

现代价值ꎬ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同步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ꎬ体现

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首先要理解“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的

思想内涵ꎮ“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ꎬ也不要强

加给对方ꎬ这两句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的中国智慧ꎬ彰显了传统儒家思

想的“恕道”ꎮ再结合材料一分析“‘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成为国际

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ꎮ

依据材料一第1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ꎬ形成了富有特

色的思想体系ꎬ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

辨??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

会相协调ꎬ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

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ꎬ

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

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己所不欲ꎬ勿施

于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ꎬ它超越了国

界ꎬ具有当代价值ꎮ

依据材料一第2段“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

发展要求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ꎮ解决好民族性问题ꎬ就有更强能

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ꎻ把中国实践总结好ꎬ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

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己所不欲ꎬ勿施于

人”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同步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ꎬ体现了民

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ꎮ

最后将以上分析整合归纳作答即可ꎮ

5.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ꎻ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

鉴西方文论ꎻ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ꎬ协同解决新诗

面对的问题ꎻ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ꎬ向世界传播中国

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ꎮ

[命题解读]题干要求回答“如何推动??”ꎬ即要求回答“怎

样做”ꎬ作答时要结合材料找到关键信息ꎬ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并提出

自己的解决建议ꎮ

依据材料一第1段“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ꎬ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

调”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ꎬ应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ꎮ

依据材料二第2段“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

性的ꎬ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推动中

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ꎬ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

鉴西方文论ꎮ

依据材料二第3段“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ꎬ想现代问题ꎬ使

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ꎬ贡献出它的智慧ꎬ协同解决新

诗面对的问题”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ꎬ要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ꎬ协

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ꎮ

?441?

第4页

依据材料二第3段“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

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和第4段“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

不十分清晰ꎬ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

美的智慧和哲理ꎬ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ꎬ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

意、活力ꎬ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等关键信息ꎬ分

析可知ꎬ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ꎬ还需要发

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ꎬ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

意义和当代价值ꎮ

[考题二]

1.A[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莱辛的«拉奥孔»是

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

证ꎬ用动人的雄辩ꎬ说明诗画并不同质”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莱辛

用丰富的例证和动人的雄辩ꎬ打破了从前人们“诗画同质”的观点ꎬ

但不能证明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ꎮ有可能

在莱辛之前已有人质疑“诗画同质”ꎬ只不过没有莱辛提出的例证丰

富ꎬ也没有莱辛动人的雄辩ꎮ故A项错误ꎮ

B.依据材料一第4段“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

息??在表现痛感之中ꎬ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和第5段“而在雕像

中它们仅绕着两腿ꎮ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

痛”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的“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

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

面”等说法与材料中的“雕像中??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而在造

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具有希

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等信息相符ꎮ故B项正确ꎮ

C.依据材料一第4段“据史诗ꎬ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ꎻ在雕像

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和第5段“据史诗ꎬ那两条长蛇绕

腰三圈ꎬ绕颈两圈ꎬ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雕像的作者让拉奥

孔父子赤裸着身体ꎬ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等关键

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所说的“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

要体现在三处”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相符ꎮ故C项正确ꎮ

D.依据材料一第6段“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ꎬ作这样一个结

论??”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诗使用的媒介和符号是存于时间的

声音ꎬ图画使用的媒介和符号是存于空间的形色ꎬ诗和图画各有其特

殊题材ꎬ即“各擅胜场”ꎬ所以选项的说法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相符ꎮ

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Aꎮ

2.C[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8段“用语言来叙述这事ꎬ

多么容易ꎬ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ꎬ画十幅、二十幅ꎬ也不一

定使观者一目了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

容易ꎬ并不是如选项所说用绘画描述事情不如诗歌生动、明白ꎮ故A

项错误ꎮ

B.依据材料一第10段“图画叙述动作时ꎬ必化动为静ꎬ以一静面

表现动作的全过程”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画作也可以一静面表现动

作的全过程ꎬ根据画作是可以推想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ꎬ选项“绘

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的说法与“根据画作是推想不

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的结论均有误ꎮ故B项错误ꎮ

C.依据材料一第10段“诗描写静物时ꎬ亦必化静为动ꎬ以时间上

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三句诗中的

“闹”“绿”“送”等词语将诗句化静为动ꎬ确是“以动作来描绘景致”ꎬ

与材料关键信息相符ꎮ故C项正确ꎮ

D.依据材料二第2段“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

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沈括质疑唐代传说ꎬ说明绘画、雕塑

只能表现一个时刻的场景ꎬ跟王维“诗中有画ꎬ画中有诗”的说法没

有关联ꎬ选项的说法属强加关系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3.D[命题解读]先准确把握题干ꎮ莱辛的“诗画异质”观点即

诗画并不同质ꎬ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ꎬ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

情事ꎻ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ꎬ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ꎮ

再逐一分析选项ꎮA.选项是说能入画之诗非常少ꎮB.选项重在

说明“文”与“画”二者异迹而同趣ꎬ并非“诗画异质”ꎮC.选项中“诗

和画的圆满结合ꎬ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是说诗画相得益彰ꎬ并非

“诗画异质”ꎮD.选项中“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表现的是时间上

静止的某一点ꎻ“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ꎬ选项明显区分了“诗”与“画”在“质”上的不同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ꎬ故

选Dꎮ

4.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ꎬ从缘由、

推论到结论ꎬ纵向展开ꎬ引述其观点ꎬ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ꎬ以举

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ꎻ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

点后ꎬ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ꎬ与莱辛观

点形成照应ꎮ

[命题解读]题干要求分析两则材料的论证思路ꎬ应对两则材

料分别进行关键信息的获取与筛选ꎬ再进行整合ꎮ

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引出论点ꎬ即“诗画不同质”ꎻ

然后分别介绍了史诗中的拉奥孔和雕塑中的拉奥孔ꎬ通过史诗和雕

塑中对拉奥孔的痛苦的不同表现形式ꎬ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

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ꎬ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ꎬ诗用存于时间的

声音”ꎻ作者继而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ꎬ“画只宜于描写静物ꎬ

诗只宜于叙述动作”ꎬ并举例论证ꎬ进行了详细阐述ꎻ最后ꎬ提出“画

绝对不能叙述动作ꎬ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的疑问ꎬ并进一步指

出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ꎬ诗也可以描写静物ꎮ

材料二首先点明“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ꎬ而诗歌宜于表

现‘动作’或情事”的论点ꎻ再通过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

以及邵雍的诗佐证了该观点ꎻ而后指出莱辛的议论更加透彻ꎬ将绘

画、诗歌与空间、时间联系了起来ꎬ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代传说和徐凝

的«观钓台画图»佐证了这一观点ꎮ

梳理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ꎬ将其进行整合ꎬ理清这些信息之间

的逻辑关系ꎬ即可组织出答案ꎮ

5.①根据莱辛的观点ꎬ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ꎬ

“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ꎻ②而作为空间艺术

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ꎻ③与“手挥五弦”相比ꎬ“目送归

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ꎬ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应在充分理解材料“诗画异质”观点的

前提下ꎬ对嵇康的诗以及顾恺之的观点进行分析ꎮ

首先分析材料中的“诗画异质”ꎮ莱辛的“诗画异质”主要是说ꎬ

“诗只宜叙述动作ꎬ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ꎬ而诗所用的语言

声音也是如此ꎮ这种动作不宜于画ꎬ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

某一点ꎬ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ꎬ

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ꎮ

再理解嵇康的诗与顾恺之的评价ꎮ嵇康的“目送归鸿ꎬ手挥五

弦”ꎬ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ꎬ双手拂动琴

弦的画面ꎮ顾恺之则将嵇康诗中所写推及自己的绘画经验中ꎬ认为

“手挥五弦易ꎬ目送归鸿难”ꎮ依据莱辛的观点分析可知ꎬ绘画只能

描绘出一刹那间的物态和景象ꎬ所以画“手挥五弦易”ꎬ因为琴不移

动ꎬ也可以抓住手指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ꎻ而“目送归鸿”则是

一个连续性的动作ꎬ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ꎬ却无

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ꎬ故说画“目送归鸿难”ꎬ符合材料一

“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ꎬ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

的某一点ꎬ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

里的平列ꎬ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ꎮ

知识建构

六、选择题选项的编拟方式

例1[解析]选项中“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对原文“他们内

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ꎬ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

深切的情感关系”的概括ꎬ“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是对原文“新

文化运动以来ꎬ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ꎬ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的概括ꎮ选项的概括式转

述与原文语意一致ꎮ

例2[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

可知ꎬA、B、C三项均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ꎮ根据材料二中“如长

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可知ꎬD项“黄

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范畴ꎮ

?442?

第5页

例3[解析]选项中“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是对原文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的同义变式转述ꎬ“又有客观视

角的观照”是对原文“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的同义变式

转述ꎮ选项这两处的同义变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ꎮ

七、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

例4[解析]由原文“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ꎬ基本可以

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ꎬ一是对文本集合内

在结构特征的揭示”可知ꎬ选项中“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

征”以偏概全ꎬ选项只涉及远读对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的发掘ꎬ

而忽略了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ꎮ

例5[解析]选项中“«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

例’??缺点是强立名义”的说法属张冠李戴ꎮ原文说“因为在他看

来??硬要划分时期ꎬ区别特点ꎬ‘强立名义ꎬ反觉辞费’”ꎬ这是在说

姚名达认为中国传统的“二千年来目录学”用“断代法”来写“强立名

义”ꎬ“强立名义”不属于“«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

的缺点ꎮ

例6[解析]“人们从事各种活动ꎬ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ꎬ必

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有误ꎮ“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ꎬ原文说

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ꎬ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ꎬ就不能从

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ꎬ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ꎬ且并非“必须

拥有”ꎬ而是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

动ꎻ此外ꎬ原文为“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ꎬ选项表述为“各种思维

活动”ꎮ故该选项表述绝对ꎬ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ꎮ

例7[解析]选项中“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的表

述于文无据ꎬ原文只是说“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

理论ꎬ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ꎮ因而该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ꎮ

例8[解析]原文只是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

尽得其长ꎬ而且不为一体所限”ꎬ只是客观陈述ꎬ并不是做出“正面评

价”ꎮ因而该选项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ꎮ

例9[解析]选项中“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的说法绝

对化ꎬ原文是说“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ꎬ选项

省略了表推测的限定词“似乎”ꎬ将推测表述为事实ꎮ因而该选项犯

了混淆时态的错误ꎮ

例10[解析]根据原文“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需要的一部分ꎬ但是ꎬ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ꎬ我们就生活在

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ꎬ理应对我们的共同

奋斗负有共同责任”“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ꎬ积

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ꎬ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

亮光芒的文艺ꎬ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等内容可知ꎬ文章观点

是“必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ꎬ而选项表述为“无须考

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ꎬ则是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定

的ꎬ混淆了肯定与否定ꎮ

例11[解析]根据原文“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ꎬ深刻回

应时代重大命题ꎬ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一个普普通通的

劳动者ꎬ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

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等内容可知ꎬ

“作家树立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是“在创作实践中做到以人民为

中心”的必要条件ꎬ而选项中“??就能??”则将“作家树立与时代

积极互动的理念”表述为“在创作实践中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充分

条件ꎬ故该选项条件关系表述不当ꎮ

例12[解析]原文说的是“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

创作’ꎬ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ꎬ又??”ꎬ原文否定的是机械

“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的做法ꎬ并非否定“西式改编”ꎬ而选项说

“应当避免西式改编ꎬ以防失去原有风格”ꎬ故“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有误ꎬ且“艺术特性”和“原有风格”内涵不同ꎮ因而该选项犯了偷换

概念的错误ꎮ

八、三重比对

例13[解析]选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中“少而精”

的说法有误ꎬ由原文相关表述“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

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可知ꎬ原文内容是在说“好而精”ꎬ而选

项将其改换为“少而精”ꎬ故说法不正确ꎮ

例14[解析]选项“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ꎬ所

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的表述属于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ꎮ

“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可从材料一中得出ꎬ而材料

二则是在数据层面说明“2019年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的成年

国民较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的成年国民比例更高”ꎬ而非“成年

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ꎬ而选项中的“??所以??”的因果联系

也属强加关系ꎮ

例15[解析]选项中“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龙、大象、狮

子等”表述有误ꎬ根据原文可知ꎬ“龙、大象、狮子”是“盛装的大型图

案”ꎬ而非“日常服饰的图案”ꎮ选项中陈述对象与原文不符ꎬ该选项

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ꎮ

九、两种推断

例16[解析]原文强调“被遗忘权”的主动性ꎬ权利主体可自

主决定是否“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ꎬ权利

主体可以享有“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ꎮ换言之ꎬ从反面来看ꎬ

如果权利主体没有主动权ꎬ个人的隐私就难以保护了ꎮ由此可见选

项的假设关系表述是成立的ꎮ

例17[解析]选项有两层意思ꎬ“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ꎬ

可实现“代际共享”ꎬ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

条件ꎮ原文说的是ꎬ实现代际共享ꎬ避免“生态赤字”ꎬ是就代际公平

而言的ꎬ而实现代际公平则“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

制在合理范围之内”ꎮ由此可知该选项表述是正确的ꎮ

例18[解析]选项说的是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ꎬ这

样做是“为了保护乡村记忆”ꎬ结合原文内容可知ꎬ选项的目的关系

表述是成立的ꎮ

例19[解析]根据原文可知ꎬ“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

量”ꎬ是因为他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ꎬ而不是选项所说的“因

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ꎮ因而该选项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ꎮ

例20[解析]根据原文“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

中立的ꎬ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ꎮ因此ꎬ适度的、合理的遗忘ꎬ是对这种

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可知ꎬ因为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客观中

立的ꎬ有特定的目的ꎬ所以将会影响数据的客观性ꎻ选项中“使用时

应有所辨析”是对原文“适度的、合理的遗忘ꎬ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

霸权的抵抗”的合理的推断ꎮ

[读文示例]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阅读全文ꎬ勾画词句

1.第一类:流浪地球、刘慈欣、情感、科幻作品、科学性、文学性、

文笔

这类词语是文本的论述对象、论述话题和论述关键词ꎮ

第二类: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从题材来说、文学性重要吗

这类词语是文本的论述角度ꎬ揭示了文本、文段的论述视角或

层次ꎮ

第三类:却、背叛、也

这类词语是表示语意顺承、并列、转折等情况的提示ꎮ尤其是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一句中的“也”ꎬ其实语气较弱ꎬ

该句并非该段的中心论点ꎬ应予以注意ꎮ

2.材料一画线句强调了刘慈欣作品的一种取向ꎬ即失之于情节、

情感之精巧ꎬ而得之于设定之宏大ꎮ

材料二画线句揭示了一种因果关系:以传统观念衡量科幻小说ꎬ

便难免觉得粗陋ꎮ

材料三画线句对科幻小说的性质做出了清晰的界定ꎬ对相关争

论做出了明确的回答ꎮ

第二步提取要点ꎬ整体把握

1.通过浏览三则材料的出处(文章标题)ꎬ可大致判定文本的中

心话题是“科幻小说”ꎮ

2.材料一:

(第1段)对刘慈欣作品的评价分析ꎮ

(第2段)刘慈欣作品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矛盾ꎮ

(第3段)刘慈欣对“文笔”的认识ꎮ

材料二:

?443?

第6页

(第1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2~5段)回答问题:科幻小说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努力的方向并

非传统的文学性ꎬ文学性自身需要改造ꎮ具体如下:

①科幻小说的创造性带来文风上的大气疏阔ꎮ

②科幻小说的探索题材排斥形式而降低文学性ꎮ

③科幻小说自有其魅力ꎬ与传统的文学性不搭界ꎮ

④文学性本身存在固化的不良趋势ꎬ需要改造以涵盖新的文学

样式ꎮ

材料三:

(1~2段)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ꎮ具体如下:

①科幻小说的“科”“文”之争———当然姓“文”ꎮ

②“三剑客”的作品代表科幻小说文学思维的发展ꎮ

3.材料一:

主要谈刘慈欣科幻小说科学性与文学性二者的关系问题ꎮ作者

表面上对二者的重要性都有论及ꎬ但是结合全文来看ꎬ作者认为ꎬ刘

慈欣的选择ꎬ主要还是站在了科学而非文学的一端ꎮ

材料二:

紧扣科幻小说与文学性这两个主体来谈ꎮ一方面ꎬ科幻小说以

传统的文学性来看待ꎬ细致不足ꎻ但这对于科幻小说而言情有可原ꎮ

另一方面ꎬ反过来看ꎬ我们固有的“文学性”概念是否失之于僵化、封

闭?作者借此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文学观ꎬ来解决科幻文学和传统文

学性之间的矛盾ꎮ

材料三:

观点明确ꎬ作者坚持以“文学思维”观照科幻小说ꎬ来分析具体

作家作品ꎮ

4.材料一引入的论据包括三个部分ꎮ

第一部分是对刘慈欣大部分作品及其创作理念的介绍ꎬ指出他

重视科幻性、科学性ꎮ

第二部分谈刘慈欣后来的作品ꎬ指出他后来的作品虽然科学性、

文学性二者平衡ꎬ但“背叛”了自己的创作理念ꎮ

第三部分谈刘慈欣对于阿西莫夫的评价ꎬ指出其笔调风格不适

合文学ꎬ却适合科幻ꎮ

综合三个部分可以发现ꎬ作者认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ꎬ总体还是

倾向于科学性的一面ꎮ

材料二中ꎬ作者主要论述了科幻文学欠缺传统的文学性的原因、

科幻小说自身的特性使之努力的方向并非传统的文学性ꎬ并提出文

学性应改造自身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ꎮ

材料三中ꎬ作者主要以科幻文学“三剑客”的作品为论据ꎬ试图

证明“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ꎬ总的来说ꎬ还

是在“文学思维”的框架内讨论的ꎮ

5.三则材料讨论的都是科幻小说文学特质、文学成分等方面的

问题ꎮ

材料一围绕现实话题提出问题ꎬ将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矛盾归纳

为“宏大”与“细腻”ꎬ指出刘慈欣的作品对二者的矛盾有所察觉ꎬ但

总体倾向于“科学性”的一端ꎮ

材料二开宗明义ꎬ围绕文学性和科幻小说二者的契合度来做文

章ꎬ目的性、理论性更强ꎬ结论指向文学性的开放与革新ꎮ

材料三则以“文学思维”为视角ꎬ在肯定科幻小说能体现文学思

维的前提下ꎬ具体分析作家作品ꎮ文本观点鲜明ꎮ

三则材料的话题相同ꎬ都在谈科幻小说的文学特质、文学成分ꎮ

但不同在于ꎬ材料一、二体现出科幻小说创作和阅读上客观存在着一

种矛盾ꎬ即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矛盾ꎻ而材料三的论证则单一、自洽ꎮ

还有一点不同是ꎬ材料一、二所谈的文学性ꎬ都指情感、文笔、可读性

等方面的因素ꎬ材料一侧重谈作家认识、科学性方面的知识ꎬ材料二

侧重理论思辨、文学性方面的知识ꎻ而材料三所谈的文学思维ꎬ则是

叙事结构和模式方面的知识ꎮ

能力突破

突破点一信息整合与推断

例1

1.A[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禹贡»虽以记载传

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ꎬ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

追溯ꎬ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和第2段“«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

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ꎬ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

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ꎬ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ꎮ作者班固比较充

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ꎬ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

究初具雏形”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禹贡»和«汉书?地理

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的

两点表述正确ꎮ依据材料一第4段“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例如

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

迁”和第5段“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前者主要是疆域

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ꎬ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等关键信

息ꎬ分析可知ꎬ“沿革地理”研究“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

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

的变迁”ꎬ而«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的内容与此相符ꎬ即“包含沿

革地理的知识”ꎮ故A项正确ꎮ

B.依据材料一第4段“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ꎬ也

是治学的基础??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

名称和地理知识ꎬ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ꎮ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

代中期达到高峰ꎬ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

选项中“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的说法正确ꎻ然而“是因为

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的说法虽与“特别是

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ꎬ都被看

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有关ꎬ但并不能被作为“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

为发达”的原因ꎬ选项此处表述属于强加因果ꎮ依据材料一第5段

“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ꎬ加上我国缺乏

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ꎬ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ꎬ却一直

未形成新的学科”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沿革地理”“并没

有独立的学术空间”与材料一第5段中“早已成为专门学问”的说法

相悖ꎮ故B项错误ꎮ

C.依据材料一第5段“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

传播很迟”和材料二第2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

特征ꎬ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

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说法合理ꎻ然而ꎬ选项中

“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的说法则与材料二第2段中“这

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明显不合ꎬ选项说法夸大其词ꎮ故C项

错误ꎮ

D.依据材料二第2段“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

时间过程??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ꎬ而像武汉如从

原始部落聚居算起ꎬ距今已达4000~5000年ꎬ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

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文中并未提及

“城市环境”的相关内容ꎬ故选项中“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

境构成”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ꎬ而选项后半部分内容“两者的形成和

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ꎬ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也就

无法推断出来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Aꎮ

2.C[命题解读]A.选项的表述是一种假设ꎬ“如果??要了

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ꎬ«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

的参考书目”ꎬ而依据材料一第2段“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

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ꎬ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

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ꎬ并不局限于西汉一

朝”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的这一假设中的“战国时期某个诸

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等条件与材料中“«汉书

?地理志»对??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

记载和简要考证ꎬ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的内容相符ꎮ故A项正确ꎮ

B.依据材料一第6段“1935年ꎬ«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 ̄

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ꎬ这说明禹贡

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ꎬ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

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

的“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的结论与材料

?444?

第7页

信息中“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ꎬ产

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的说法相

契合ꎮ故B项正确ꎮ

C.依据材料一第6段“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

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ꎬ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

的科学原理ꎬ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ꎬ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ꎬ

扩大研究领域ꎬ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

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ꎬ有

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的“主要得益

于??”的说法ꎬ与材料中的信息有明显的出入ꎬ与文不符ꎬ“改革开

放以来ꎬ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是诸多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ꎬ材料中并未指出“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

大”是其“主要”原因ꎮ故C项错误ꎮ

D.依据材料一第5段“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ꎬ二者

不仅有量的不同ꎬ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后者

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ꎬ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

因ꎬ探索背后的规律”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的“从历史地理

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与材料信息中的(历

史地理学)“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ꎬ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

发展的原因ꎬ探索背后的规律”相符ꎻ依据材料二第2段“这种形成

的演变过程ꎬ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ꎬ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

内容ꎮ有了客观的规律ꎬ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中“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与材

料信息中的“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

说法相契合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突破点二分析阐释论述要素

[考向1]判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例2A[命题解读]阅读题干可知ꎬ解答本题ꎬ应在通读材

料二的基础上ꎬ总结相关的“慎独”观点ꎬ通过与选项的比对ꎬ确定正

确答案ꎮ

材料二中有关“慎独”的观点句有:“‘慎独’思想也蕴含着自觉

性的要求”(第2段)ꎻ“‘慎独’思想亦是如此ꎬ无论是‘独处’ꎬ还是

‘独知’ꎬ都强调了道德个体独立观察、独立审思自身行为和内心活

动的要求”(第3段)ꎻ“‘慎独’思想强调‘己之所不闻不睹’以及‘人

之所不闻不睹’两种情况ꎬ我们都要谨慎对待”(第4段)ꎻ“‘慎独’

思想要求人既要在独处时‘慎其闲居之所为’ꎬ又要对‘人所不知而

己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ꎬ时刻戒慎恐惧ꎬ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

出现”(第5段)ꎮ

再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并将选项观点或内容与材料二中有关

“慎独”的观点加以比对ꎬ作出判断:

A.“天知ꎬ神知ꎬ我知ꎬ子知ꎮ何谓无知!”意为“天知道ꎬ神知道ꎬ

我知道ꎬ你知道ꎬ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ꎬ与材料二第5段“‘慎独’

思想要求人既要在独处时‘慎其闲居之所为’ꎬ又要对‘人所不知而

己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ꎬ时刻戒慎恐惧ꎬ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

出现”的论述相契合ꎮ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的

论述ꎮ

B.选项是说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中用人失误ꎬ致使北伐失利ꎮ不

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的论述ꎮ

C.选项是对徐溥的总体介绍ꎮ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

于“慎独”的论述ꎮ

D.选项说的是鲁迅接受老师批评ꎬ坚决改正缺点ꎮ不适合作为

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的论述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的论

述的一项”ꎬ故选Aꎮ

[考向2]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例3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ꎮ开篇指出民法典的里程

碑意义ꎬ接着从经济建设、民生福祉、社会风尚等不同角度分析民法

典颁布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ꎬ最后照应开篇ꎬ再次强调民法典的

意义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要通读全文ꎬ把握各段落的核心内容ꎬ

并将各段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进行划分ꎬ最后总结出行文脉络ꎮ

本文共有五段ꎮ

第1段ꎬ依据“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这是我国第一部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ꎬ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ꎬ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ꎬ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ꎬ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本段指出了民法典的里程碑意义ꎮ

第2段ꎬ依据“编纂民法典ꎬ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本段

是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分析民法典的意义ꎮ

第3段ꎬ依据“编纂民法典ꎬ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本段是从民生福祉的角

度分析民法典的意义ꎮ

第4段ꎬ依据“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ꎬ确立平等、自

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发展等基本原则ꎬ实现了中国传

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ꎬ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

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本段是从社会风尚的

角度分析民法典的意义ꎮ

第5段ꎬ依据“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ꎬ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

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本段是再次强调民法

典的重要意义ꎮ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ꎬ先总括民法典的里程碑意

义ꎬ分说的部分则从经济建设、民生福祉、社会风尚等不同角度分析ꎬ

最后予以总结强调ꎮ

[考向3]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例4①开门见山ꎬ亮出观点ꎬ能引发关注ꎻ②结构上总体采用

总分式结构ꎬ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ꎬ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

论证ꎬ层次清晰ꎬ逻辑严密ꎻ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ꎬ举起点中

文网的例子来论证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ꎬ现实针

对性强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可从论证思路(提分解式: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角度考虑ꎮ

仔细阅读本文ꎬ首先在论点的提出上ꎬ首段开门见山ꎬ直接表明

观点:“在新媒介语境中ꎬ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ꎬ

赋予其新的生命力ꎮ”2、3两段进行论证ꎬ采用并列式结构ꎬ从可能性

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ꎬ可依据各段的关键句“??这在客观上为

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奠定了基础”“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ꎬ

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ꎮ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会

性”ꎬ分析出各自的论证内容和它们的论证关系ꎮ

在分析论证时ꎬ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ꎬ如“在中国作协发

布的‘2018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ꎬ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

席位ꎬ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ꎬ就有4万多部现

实题材作品”ꎬ联系现实ꎬ具有说服力ꎮ

根据以上分析ꎬ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条作答即可ꎮ

突破点三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

[考向1]辨析重要概念

例5环境信息科学是一门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基础ꎬ以各类

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条件ꎬ来解决环境问题的ꎬ多学科交叉集成

的新兴学科ꎮ

[命题解读]要给“环境信息科学”下定义ꎬ就要先理解它的邻

近属概念ꎬ然后准确筛选出揭示环境信息科学本质属性的关键词ꎬ按

照下定义的格式归纳概括ꎮ

首先ꎬ依据材料二第1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ꎬ环境信息科学并

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ꎬ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等关

键信息ꎬ可推导出“环境信息科学是一门诸多学科交叉集成的新兴

学科”ꎬ以此作为基本句式ꎮ

其次ꎬ依据材料一第4段“环境科学面临着空间时代和信息时代

的挑战和机遇ꎮ在信息化背景下ꎬ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ꎬ促使

了环境信息科学的孕育与发展”、第5段“各类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

?445?

第8页

得到快速的研发与应用ꎬ环境功能性应用软件层出不穷ꎮ针对大气、

水体、土壤等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及预警的应用软件ꎬ在

环境信息科学研究以及环境行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6段

“可以认为环境信息科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ꎬ其一是研究如何运用

计算机去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等关键信息ꎬ可归纳出环境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环境科学的发展ꎬ条件是各类信息技术的研发与

应用ꎬ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ꎮ

最后ꎬ把归纳出的要点按一定的顺序融入“环境信息科学是一

门??的新兴学科”的基本句式中ꎬ组织成一个单句即可ꎮ

[考向2]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

例6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

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ꎻ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

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ꎬ而是想轻松幽

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首先需要明确文中画横线句子是一个

富有表现力的总结句ꎬ由此可知应结合句子特点分析句子的意义、作

用及表达效果ꎮ

从语言特色的角度看ꎬ画横线句子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语气ꎬ同

时引用诗句ꎬ增强了文采ꎻ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ꎬ“忘记奥逊?威尔

斯口中的‘孤独’吧”ꎬ并不是说奥逊?威尔斯的观点不对ꎬ而是用比

喻的方式揭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

合体ꎻ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ꎬ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ꎬ

我包罗万象”点明主旨ꎬ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ꎮ由此整合并分点

组织答案即可ꎮ

突破点四归纳总结并探究评价材料的观点

例7示例一:同意ꎮ①材料一认为在面对公众的通用领

域使用字母词必须有所限制ꎬ如果任由字母词扩张、滥用ꎬ会冲击中

国文化ꎻ②材料二认为字母词的使用不会引起汉语汉字的混乱ꎬ不必

担忧ꎮ示例二:不同意ꎮ①两则材料都辩证地看待了使用字母词的

问题ꎻ②材料一认为在个人生活领域和专业领域可以使用字母词ꎬ材

料二认为字母词配合汉语使用ꎬ有积极意义ꎮ

[命题解读]解答这类关于两则材料观点态度是否相同的探

究评价题ꎬ考生首先要宏观把握材料内容ꎬ整体了解作者的论证观

点、思路ꎬ然后再来分析两者就同一话题所表达出的观点态度是否一

致ꎮ通常情况下ꎬ就某一话题进行论述ꎬ往往不是一边倒的观点倾

向ꎬ作者往往会进行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客观分析ꎬ只是看问题所持

的观点态度各有偏重而已ꎮ如材料一ꎬ分析字母词问题ꎬ肯定的少ꎬ

否定的多ꎬ作者持担忧态度ꎻ材料二则是肯定的多ꎬ否定的少ꎬ作者持

欣赏态度ꎮ考生在组织答案时ꎬ先要确定一种态度ꎬ“同意”还是“不

同意”ꎮ如果回答“同意”就找两者的不同点ꎬ回答“不同意”就找相

同点ꎮ解题前ꎬ要认真梳理原材料内容ꎬ然后把材料相同和不同的一

面分列出来ꎬ再选择一种态度ꎬ找到理由ꎬ分条简要陈述即可ꎮ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

真题体验

[考题一]

6.B[命题解读]«伍子胥»历史小说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楚国

人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ꎬ它重新演绎了伍子胥逃亡的过程ꎮ

A.对应信息是从开头“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ꎬ世界好像换了

一件新的衣裳ꎬ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眼前还是一片绿

色”“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ꎬ风景

产生了变化ꎬ人物的心情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变化ꎮ表述正确ꎮ

B.对应信息是“船缓缓地前进着??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ꎬ

此时的子胥享受着渔夫带给他的“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ꎬ希

望与“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ꎬ所以才“唯恐把这段江水渡

完”ꎬ说明他暂离复仇ꎬ心态平和ꎬ满眼一派祥和ꎮ“只有在江上的这

段短暂时光ꎬ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理解错误ꎮ

C.对应信息是“船靠岸了ꎬ子胥口里有些嗫嚅ꎬ但他最后不得不

开口:‘朋友ꎬ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子胥想跟渔夫说话ꎻ“子

胥半吞半吐地说:‘??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ꎬ你再渡我回

去ꎮ’”但欲言又止ꎬ心中有所忌惮ꎮ表述正确ꎮ

D.对应信息是“你渡我过了江ꎬ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ꎬ子胥

虽然过了江ꎬ但心中的复仇之志并未泯灭ꎬ依然保存着东山再起ꎬ报

仇雪恨的念想ꎮ表述正确ꎮ

故选Bꎮ

7.D[命题解读]子胥穿过几个村落ꎬ最后到了江边ꎮ太阳

已经西斜ꎬ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操吴音或说楚语的人ꎮ有人

在抱怨ꎬ二十年来ꎬ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ꎬ弄得田也不好耕ꎬ买卖

也不好做ꎮ他们是怎么议论的?

A.对应信息是“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ꎬ本应该传位给季札ꎬ但是

季札死也不肯接受ꎬ退到延陵耕田去了ꎮ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

肯就王位ꎬ要保持他的高洁”ꎬ话中流露出对季札不肯就王位的高洁

的称赞ꎮ表述正确ꎮ

B.对应信息是“他只自己保持高洁ꎬ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

子ꎬ———我恨这样的人ꎬ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ꎬ那位年轻人显

然不认同那位老人的看法ꎬ对季札不顾百姓、逃避责任感到不满ꎮ表

述正确ꎮ

C.“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ꎬ指季札将佩剑挂在亡友墓边ꎬ以示

追悼纪念ꎬ表现了他重友谊、讲信用的德行ꎮ这个典故与后文子胥赠

剑相呼应ꎮ表述正确ꎮ

D.小说中的渔夫渡人过江ꎬ是“义士”而不是“隐士”ꎻ再者ꎬ小说

主要叙述子胥渡江去吴、矢志复仇的故事ꎬ刻画的是子胥形象ꎬ季札

和渔夫是用来陪衬子胥的ꎬ不能从他们的角度提炼主题ꎻ且小说中的

渔夫和季札并非同一人物类型ꎬ小说也并非是隐逸主题ꎮ“与下文

渔夫的泛舟江上ꎬ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理解错误ꎮ

故选Dꎮ

8.①子胥登上渔船ꎬ清新的空气ꎬ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

宁ꎻ②船到江中央ꎬ月涌江流ꎬ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ꎬ复仇的情绪渐

趋激昂ꎻ③渔船缓缓前行ꎬ子胥观察摇橹渔夫ꎬ体会渔夫的世界ꎬ感念

渔夫的恩惠ꎬ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ꎮ

[命题解读]“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

发展开”ꎬ提示要分层概括ꎮ子胥在渔夫的帮助下登船渡江ꎬ思绪飞

扬ꎬ所感源于所见ꎮ先是呼吸着清新空气ꎬ感到了水的温柔ꎬ听到摇

橹和水花声音ꎬ置身此境ꎬ忘掉疲惫ꎬ心中宁静ꎬ便觉安然ꎻ船到江心ꎬ

水流变急ꎬ子胥心绪随之波动ꎬ想到故乡流离失所的人们ꎬ想到父兄

被害无人埋葬ꎬ亡灵得不到祭祀ꎬ想到王公们安于享乐ꎬ复仇之心膨

胀起来ꎬ情绪激动ꎻ船缓缓前行ꎬ满眼清淡云水、渔夫泰然摇橹ꎬ他享

受到从未体验过的柔情ꎬ再次趋于平静ꎬ沉浸其中ꎮ作者多层次描摹

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和感受ꎬ真实再现其内心的矛盾、纠结ꎮ

9.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ꎬ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

大ꎻ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ꎬ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

比ꎻ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ꎬ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ꎻ④使故

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ꎬ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ꎮ

[命题解读]思考“文学效果”ꎬ可从多个角度:一是为何要将

“义士”改写成普通渔人ꎬ让渔夫脱“侠气”接“地气”ꎬ离“奇”而又有

“奇”ꎬ反常合道ꎬ这是为塑造“真实”的人物ꎬ改变历史人物身份ꎬ满

足阅读预期ꎻ二是为何让渔夫与子胥在诗境一样的江上相遇ꎬ这是拿

渔夫生活的景状、淡泊的心境与子胥的满心复仇进行对比ꎬ形成鲜明

反差ꎬ增强文学的感染力ꎻ三是渔夫处事不惊、月夜渡人、相别拒剑的

描写作用ꎬ俗人奇行、随心而为、义中有情ꎬ刻画的是一个有血有肉平

凡而又高大的文学形象ꎻ最后可考虑为何作者把历史故事重新进行

文学加工创造ꎬ而使传奇色彩减弱ꎬ这可以从作者“诗化小说”的创

作主张和现实寓意来探讨ꎮ

[考题二]

6.B[命题解读]小说是通过抗战时期某山村木匠给村民们

讲述石门阵的故事的ꎮ

A.“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理解有误ꎬ凡是伏笔必有照

应ꎬ而“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在后文的故事情节中未见照应ꎮ

B.从开头“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不过几句话ꎬ一点新闻ꎬ石

门阵摆退鬼子兵”来看ꎬ王木匠讲故事的灵感来自“八阵图”和“一点

新闻”ꎬ但不是简单照搬ꎬ而是经过了作者的重新加工创造ꎮ表述

正确ꎮ

?446?

第9页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

突破点一信息整合与推断

1.(1)C[命题解读]A.依据原文第1段“网络空间是将人群

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ꎬ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

台ꎬ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ꎬ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等关

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ꎬ来规范和管理

网络”的前提应是“网络空间是??一种新型社会空间”ꎬ需要“保证

网络空间的有序”ꎮ故A项错误ꎮB.依据原文第3段“信息时代工

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ꎬ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

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的“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

余”分析合理ꎬ但并不能据此得出“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是由于

“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ꎬ另外ꎬ原文并未

比较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ꎮ选项的说法属强加因果且无中生有ꎮ故

B项错误ꎮC.依据原文第3段“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

的底线要求ꎬ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

和第4段“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

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五不”即青年在网络中需要遵从的底

线ꎬ也就是“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ꎬ选项的分析有据且合理ꎮ故C

项正确ꎮD.依据原文第5段“所谓‘等效意识’??需要‘一视同仁’

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等关键信息ꎬ分析

可知ꎬ“等效意识”是在“道德规范”上提出的一致性的要求ꎬ而非选

项所说的行为保持一致ꎬ选项说法曲解文意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2)B[命题解读]A.依据原文第3段“我们可以从‘五不’

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ꎬ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

网的负面清单”和第4段“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

网络中不能做什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五不’是从否定

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的说法于文有据ꎻ再分析原文第2

段“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ꎬ通常也是

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ꎬ即可推断选项“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

惩罚”的假设是合理的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原文第4段“只要有

行为ꎬ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ꎬ于是就有了肯定

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等关键

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的说法

正确ꎬ但由此得出的“‘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的结论则

于文无据ꎬ原文并未对“能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进行比较ꎬ便无法

得出哪个更重要的结论ꎮ故B项错误ꎮC.“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意

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ꎬ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ꎮ依据原文第5段

对“反身意识”的相关阐释ꎬ可知“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与“反身意

识”阐述的是同一种要求ꎮ故C项正确ꎮD.依据原文第5段“网络

空间中ꎬ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

利益冲突问题ꎬ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ꎬ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

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由于“新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ꎬ而必须采取“重

构信任机制”的方式来解决ꎬ所以可以推知这些“新问题”是在“传统

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问题ꎬ选项说法合理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3)D[命题解读]A.选项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

明规范和建设诚信社会ꎬ不属于本文内容ꎮB.选项是从网络基准意

识来谈规范网络文明行为ꎬ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ꎬ不全面ꎮC.选项

是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ꎬ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ꎬ

不全面ꎮD.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第2段提到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ꎬ

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ꎬ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

明的网络行为观ꎬ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

理ꎬ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相契合ꎬ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

要观点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ꎬ故

选Dꎮ

(4)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ꎮ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

网络规则的必要性ꎻ然后亮出观点ꎬ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

观ꎬ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ꎬ有助于青年

一代的健康成长ꎻ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ꎻ再

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

“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ꎮ

[命题解读]解答此题ꎬ要在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

上ꎬ对文章的论证结构加以分析ꎮ

首先概括文章内容ꎮ文章第1段指出了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

规则的必要性ꎮ第2段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ꎮ第3段从“不能

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阐述“五不”的具体内容ꎮ最后两段ꎬ则是

从“能做什么”的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

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ꎮ

继而分析论证结构ꎮ梳理各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ꎬ理清论证结

构: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

论点→从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原则”的具体内容ꎬ明确“不能做

什么”→从基准意识角度论述四种意识的具体内容ꎬ明确“能做什

么”ꎮ综合分析这些信息ꎬ即可得出结论ꎮ

(5)①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ꎬ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

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ꎬ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ꎬ必将受到法

律的严惩ꎻ②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ꎬ缺乏必要

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ꎬ导致网络行为失范ꎻ③他们违反了“五不”原

则中的“不伤害”ꎬ属于无意作恶ꎬ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ꎻ④他们

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

“契约意识”ꎬ规范自己的行为ꎬ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ꎮ

[命题解读]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ꎬ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

质ꎬ亮明自己的观点ꎮ如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行为ꎬ明确这种

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ꎬ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ꎬ必将受

到法律的严惩ꎮ接着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ꎮ依据原文第1

段“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ꎮ简言

之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和第2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ꎬ其网

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ꎬ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

的网络行为观ꎬ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ꎬ

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等内容ꎬ可以分析出这样的青年不懂

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ꎬ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ꎬ导致网

络行为失范ꎮ

再者ꎬ可以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些网络规范ꎮ依据原

文第3段“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ꎬ也不能无意为恶ꎬ如在网上

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ꎬ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

利益等”ꎬ可见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ꎬ属于无意作

恶ꎬ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ꎮ

最后ꎬ分析应当如何教育规范这样的青年的网络行为ꎮ结合原

文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ꎬ依据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ꎬ“当线

上的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ꎬ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

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ꎬ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

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可知ꎬ这些青年应当明确线上

线下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ꎻ依据“反身意识”ꎬ“一个

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ꎬ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

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可知ꎬ他们应当学会换位

思考ꎬ从而约束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ꎻ依据“价值意识”ꎬ“意识到网

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ꎬ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

可知ꎬ他们应当明白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面价值ꎻ依据“契约

意识”ꎬ“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

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可知ꎬ这些青年应当通过契约意识明白自

?469?

第10页

己需要承担的义务ꎮ

突破点二分析阐释论述要素

2.(1)D[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3段“中华茶文化是最

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中华茶

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法合理ꎻ依据材料一第2

段“中华茶文化??它不是静态的ꎬ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ꎮ就

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说ꎬ既承继于前代ꎬ又融于当代并通向未来ꎮ魏晋

时代??唐代茶人??宋代传承??明清茶人??当代茶人??综

合凝练出‘和、敬、清、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等关键信

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在与不同时期的精神追求融合中形成具有时

代特征的精神内核”理解正确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二第3段

“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ꎬ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

色??”“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在嵯峨天皇路过崇福寺时献

上茶水ꎮ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嵯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西地区大面积种

植茶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日本僧侣将茶籽带回日本ꎬ并将茶

文化在日本大力推广ꎬ并影响了当时的嵯峨天皇ꎬ与选项的表述相契

合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材料二第4段“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

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ꎬ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

相融合ꎮ而日本茶诗??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ꎮ遣唐

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

之中频繁出现ꎬ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ꎬ使得诗的

创作不仅成为茶会的主题ꎬ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等关键信息ꎬ分

析可知ꎬ中国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ꎬ为日本茶诗的创作提供

了基础ꎬ而茶诗创作成为茶会主题ꎬ则增强了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ꎬ

茶文化也由此得到传播ꎬ茶文化与茶诗因此相辅相成ꎮ故C项正

确ꎮD.依据材料二第4段“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

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ꎬ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

茶会的主题ꎬ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茶作

为社交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应是说明“中国茶诗”在日本的

传播带动了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本土的发展ꎬ选项将“中国茶诗”误解

为“«茶经»”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Dꎮ

(2)B[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当代茶人重提茶

德ꎬ以敬为礼、崇尚以和为贵、清为德ꎬ美真康乐ꎬ综合凝练出‘和、

敬、清、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第4段“中国是世界茶

文化的源头??”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中华茶文化确以“和、敬、

清、美、真”为内核ꎬ我国也确为世界茶文化的源头ꎬ但无法推知“中

华茶文化的形成”与“我国成为世界茶文化源头”之间是因果联系ꎬ

更不必谈是“最重要的原因”ꎮ故A项错误ꎮB.依据材料一第3段

“茶文化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ꎬ以文化人ꎬ提升人们的人格修

养”和第4段“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

信”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的推断合理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

材料一第6段“尤其是‘和’的思想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一脉

相承ꎬ将茶的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ꎬ对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

具有重要意义”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可见”前后的条件与

结论倒置ꎬ“中华茶文化‘和’的精神内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相

一致”应为条件ꎬ“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当代意义”则为结论ꎮ

故C项错误ꎮD.依据材料二第2段“«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

载??直到今天ꎬ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ꎬ如基诺

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ꎮ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

记载ꎬ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以

我国基诺族凉拌茶、广西油茶和日本梅子茶泡饭为例”是为了说明

“«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ꎬ而非“«茶经»对中日茶文化具有的

影响”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3)D[命题解读]题干中所涉及的论点为“中华茶文化精

神内核”ꎬ应先确定论点的内容ꎬ根据材料一第1段内容可知ꎬ“中华

茶文化精神内核”指“在事茶、饮茶中ꎬ由礼仪遵行、习俗认知、技能

体验和艺文鉴赏而内向自省所感悟到的精神哲思”ꎬ而材料一第2

段也对“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进行了说明ꎬ“当代茶人重提茶德ꎬ以

敬为礼、崇尚以和为贵、清为德ꎬ美真康乐ꎬ综合凝练出‘和、敬、清、

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ꎮ

再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并将选项观点或内容与材料中的“中

华茶文化精神内核”加以比对ꎬ作出判断:

A.“‘三道茶’ꎬ蕴含着对世俗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追求”与“内向

自省所感悟到的精神哲思”相契合ꎮ故A项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

内核”ꎮB.“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和明心见性的途径”与“内向

自省所感悟到的精神哲思”相契合ꎮ故B项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

内核”ꎮC.“视‘擂茶’为家珍ꎬ‘喝擂茶’是当地习俗和最隆重的待客

礼节”与“以敬为礼”相契合ꎮ故C项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ꎮ

D.“以中草药与茶团制成的茶饼‘草茶’ꎬ有开胃消食、健脾提神功

效”ꎬ只能说明茶具有药用价值ꎬ与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不契合ꎮ故D

项不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的一项”ꎬ故

选Dꎮ

(4)①首先提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的概念ꎻ②进而指出

中华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当今时代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

核ꎻ③然后分别从个人、民族、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传承中华茶文化精

神内核的时代价值ꎮ

[命题解读]题干要求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ꎬ注意既要

做到“梳理”ꎬ又要力求“简要”ꎮ

首先我们需要对材料一的分段内容进行“梳理”:

第1段首先提出“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的概念ꎮ第2段主要

讲中华茶文化有丰厚的历史积淀ꎬ承载了历代茶人的理想情怀ꎬ展现

茶人的智慧和品格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ꎮ当代茶人重提茶德ꎬ综合

凝练出“和、敬、清、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ꎮ第3段主要

讲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ꎮ主要是从个人的角

度来分析ꎬ传承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ꎬ对于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着重要意义等ꎮ第4段是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分析的ꎬ如“中国

茶ꎬ不仅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品ꎬ更蕴含着中国人崇尚自

然、知行合一的精神特质ꎬ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茶文化作为

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ꎬ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等ꎬ说明传承中华茶文化

精神内核ꎬ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ꎮ5、6两段讲传承中华茶文化

精神内核ꎬ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ꎮ

接下来要对梳理出的内容予以归纳:

首先提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的概念ꎬ进而指出中华茶文

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当今时代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ꎬ然后

分别从个人、民族、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传承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的时

代价值ꎮ

(5)①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宣传与外译工作ꎻ②打造

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ꎻ③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要与当地文化相

融合ꎻ④要与时俱进地选用恰当的传播媒介ꎮ

[命题解读]题干中的“如何”ꎬ即提醒我们回答“怎样做”ꎬ解

答此题ꎬ即在材料二中分析、探求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方法ꎮ

依据材料二第2段“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ꎮ在众多影响中国

茶文化在日传播的典籍中ꎬ«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第4段“遣

唐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ꎬ饮茶之风逐渐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ꎬ茶

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之中频繁出现ꎬ茶作为社交的媒

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中国茶文化走向

世界ꎬ需要重视宣传与普及ꎬ即要做好茶文化典籍、诗词等精品的宣

传与外译工作ꎮ

依据材料二第2段“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

熟ꎬ煮出来的茶水苦涩ꎬ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和第

4段“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ꎬ其茶诗

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

茶会的主题ꎬ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中国

茶文化走向世界ꎬ茶饮要科学可口ꎬ茶文化精神要与人性相融合ꎬ即

要打造良好的茶饮与茶文化口碑ꎮ

依据材料二第3段“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ꎬ将饮茶活

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ꎬ上流社会ꎮ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曾长

期生活于长安ꎬ他认为茶叶是唐朝饮食文化的高雅象征ꎬ在嵯峨天皇

?470?

第11页

路过崇福寺时献上茶水ꎮ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嵯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

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中国茶文化走向世

界ꎬ要重视传播ꎬ茶的传播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ꎮ

依据材料二“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

“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

材料二论述的是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ꎬ由此ꎬ再结合当

今时代的特征分析ꎬ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选用恰当的传播媒介来传

播中国茶文化ꎮ

3.(1)B[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消费者事先不知

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ꎬ只因为有一定的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

的商品ꎬ所以才购买”和第4段“现在的盲盒营销利用了消费者的赌

博心理ꎬ实质是互联网赌博向商品营销的蔓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

知ꎬ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一第3段

“有人认为盲盒是消费者在交‘智商税’ꎮ在他们看来ꎬ消费者购买

盲盒是被商家夸大的商品价值、虚构的中奖概率所误导ꎬ商品本身并

没有过硬的竞争力”等关键信息ꎬ结合选项所述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因

此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强加因果且说法绝对ꎬ应为“非常容

易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ꎮ故B项错误ꎮC.依据材料二第2段

“考古盲盒跳脱了传统盲盒‘拆盒即结束’的设置ꎬ不仅将考古发掘

融入了‘拆盒’过程ꎬ更将考古‘战利品’带入到一个更大的游戏中”

和第6段“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把‘考古发掘’从被动学习变

为有趣的主动探索”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内容是对材料相关

信息的转述ꎮ故C项正确ꎮD.依据材料一第1段“中消协针对盲盒

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ꎬ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

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越发凸显”和第5段“如果任由这

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ꎬ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一路走到黑??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ꎬ既是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ꎬ也预示着盲盒市场

不是监管死角ꎬ种种乱象将会得到逐步遏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

知ꎬ选项是针对行业发展乱象所提的相关建议ꎬ与材料内容相契合ꎮ

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2)C[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中消协针对盲盒

市场发布消费提示称ꎬ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

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越发凸显”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

此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ꎻ依据材料一第2段“盲盒的异军突起

是当前市场发展的缩影ꎬ有时仅仅需要一根创意的火柴ꎬ就能点亮整

个天空”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这里是将盲盒比作“创意的火柴”ꎬ

将市场比作“天空”ꎬ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ꎻ结合材料一的整体内

容分析ꎬ选项“材料一针对盲盒市场热度持续走高的现象??提出

规范管理的主张”的说法与文相符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二的

内容综合分析ꎬ材料二确实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爆红为例ꎬ

分析了“盲盒”与“文物”结合的新颖性ꎬ可操作互动的趣味性、传播

性以及蕴含历史文化的知识性等原因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材料三

的内容分析可知ꎬ材料三“肯定了考古盲盒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的距

离的优点”“对当前文创产品的发展作出了思考”ꎬ这两方面不属于

“正反对比论证”ꎮ故C项错误ꎮD.依据材料一第4段“近20万消

费者”“花费超过2万元”和材料二第1段“上架12000个”“500个预

约号”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数据ꎬ体现

了新闻报道语言的严密性ꎬ增强了说服力”说法合理ꎻ依据材料一第

5段“如果任由这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ꎬ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

一路走到黑”和材料二第4段“好的文创产品一定要能讲得出故事ꎬ

有说头”、第6段“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等关

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一路走到黑”属于俗语ꎬ“有说头”“活起来”属

于口语ꎬ这些都体现了材料语言的通俗化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3)C[命题解读]题干指向“材料三观点”ꎬ通读可知ꎬ材料

三的观点是把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ꎬ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

传播ꎮ

再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并将选项观点或内容与材料三的观点

加以比对ꎬ作出判断:

A.“故宫文创产品”“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元素ꎬ贴近群众需求ꎬ

深受消费者喜爱”属于“把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ꎬ更有利于

传统文化的传播”ꎮ故A项能支撑材料三观点ꎮB.“以康熙、乾隆、

雍正等帝王‘萌萌哒’造型、‘大内咪探’‘故宫猫’为典型代表ꎬ将可

爱呆萌的形象与庄严肃穆的历史巧妙结合ꎬ吸引消费者眼球”属于

“把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ꎬ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ꎮ故

B项能支撑材料三观点ꎮC.“朱雀展翅欲飞的体态极具美感”是说朱

雀灯的艺术形态ꎬ“设计正好与灯盘的空心槽处置相统一ꎬ添加燃料

时灯仍能保持重心平稳”则是说朱雀灯的科学设计ꎬ选项的内容不

属于“把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ꎬ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

播”ꎮ故C项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ꎮD.“将«海错图»作为QQ表情

包素材进行宣传ꎬ团队着手做‘海错’主题的各类文创”属于“把传统

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ꎬ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ꎮ故D项能

支撑材料三观点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ꎬ故

选Cꎮ

(4)①开篇提出论点ꎬ由盲盒市场近年来热度持续走高引出规

范盲盒市场的话题ꎻ②接着阐释定义ꎬ指出盲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ꎻ

③然后分析问题ꎬ从盲盒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角度ꎬ提出盲盒存在的

问题ꎻ④最后解决问题ꎬ提出规范盲盒市场发展的必要性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要通读全文ꎬ把握各段落的核心内容ꎬ

并将各段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进行划分ꎬ最后总结出行文脉络ꎮ

本文共有六段ꎮ

第1段开篇提出“规范盲盒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的观点ꎬ后从

当今社会现象入手ꎬ针对盲盒市场热度持续走高的现象ꎬ提出规范管

理的主张ꎮ

第2段紧承第1段提出文中重要概念“盲盒”ꎬ即文章的陈述对

象ꎬ本段落阐释了“盲盒”的定义ꎬ指出盲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ꎮ

3、4、5段集中笔墨ꎬ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ꎬ从消费者和

盲盒的经营者角度论述“盲盒现象”的两面性ꎬ提出盲盒存在的问题ꎮ

第6段在结构上照应首段ꎬ在内容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ꎬ即

“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ꎬ确保商品的质量信息真实ꎬ

不得作出虚假、夸大的宣传ꎬ保障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购买”ꎮ

再根据以上分析ꎬ将每层内容概括作答即可ꎮ

(5)示例一:同意ꎮ①材料一是悲观的ꎬ认为盲盒市场乱象丛

生ꎬ如果任由这些乱象存在和泛滥下去ꎬ那么盲盒市场就很有可能一

路走到黑ꎮ必须规范发展ꎮ②材料二是乐观的ꎬ认为考古盲盒借盲

盒东风ꎬ让年轻人从最初猎奇探宝转变成热衷探寻宝物背后的历史

文化知识ꎬ真正实现了它的科普价值ꎮ

示例二:不同意ꎮ①两者关注的目的相同ꎬ都是盲盒市场的发

展ꎮ材料一讨论的是盲盒市场不是监管死角ꎬ种种乱象将会得到逐

步遏制ꎮ材料二讨论的是好的文创产品一定能被市场所接受ꎮ②因

为关注领域不同ꎬ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ꎬ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

关系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首先要明确观点ꎬ“同意”或者“不同

意”ꎮ然后归纳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中心观点ꎬ如果回答“同

意”ꎬ就要找出两者的不同点ꎻ如果回答“不同意”ꎬ就要找出两者的

相似点ꎬ或者从反面出发ꎬ明确两则材料不能放在一起简单判定不同

的原因ꎮ

4.(1)B[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建立在小农经济

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等关键信

息可知ꎬ选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理解有据ꎻ依

据材料一第3段“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ꎬ把‘国’视为

‘家’的扩大”和第5段“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

世ꎬ匡济时艰”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主张‘家’‘国’相连ꎬ注

重以道德教化治国、平天下”理解正确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

一第3段“‘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身依附和

精神家园ꎮ除了外患所迫ꎬ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不肖子

孙ꎮ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ꎬ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等关

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国家始终保持着稳定统一”中“始终”一词

不合文意ꎮ故B项错误ꎮC.依据材料一第4段“中国儒家文化是以

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等关键信息ꎬ分析

?471?

第12页

可知ꎬ选项中的“服务社会”是对此信息的转述说明ꎬ理解正确ꎻ依据

材料一第5段“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ꎬ匡济

时艰ꎬ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ꎬ锻炼个体意志”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ꎬ匡济时艰??鼓励人们完

善自己的人格修养ꎬ锻炼个体意志”是对材料信息的整理转述ꎮ故C

项正确ꎮD.依据材料一第6段“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万事万物各

安其位ꎬ各得其所ꎬ各有发展ꎮ这种和谐思想不仅具有中国意义ꎬ而

且可能是医治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良方”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是对此信息的转述理解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2)C[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现代的经济、政治

与社会制度ꎬ无论是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ꎬ无不是建立在国家制度之

上的”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现代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

都是建立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的说法是对材料信息的转述ꎻ依据材

料一第2段“每个中国人生来就属于一个毫无疑问的国家和民族ꎬ

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ꎮ大概许多

人没有意识到ꎬ我们中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这种国家和民族意识非

常具有现代性”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材料中的“这种国家和民族

意识”即是“每个中国人生来??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ꎬ

由材料信息能够推导出选项中“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国家意识非常具

有现代性”的说法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一整体可知ꎬ“古代中

国借助儒学思想实现国家治理”说法正确ꎻ依据材料一第4段“它用

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ꎬ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

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ꎻ同时ꎬ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ꎬ

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

会秩序问题”“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

续、稳定与治理”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较西方必须借助神学

与立法来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ꎬ成本更低”的说法与材料相契

合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ꎬ综合分析ꎬ选

项中“??是??”说法绝对ꎬ表述不充分ꎬ儒家反对弱肉强食ꎬ对经

济活动设置伦理界线的思想基础除“仁政”“中和位育”“人禽之辨”

“义利之辨”外ꎬ还有“小康”“大同”“天下为公”等其他内容ꎮ故C

项错误ꎮD.依据材料二第1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

发展繁荣为条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ꎬ中华民族要在西方的治理

模式之外ꎬ锻造一种符合中国国情、最终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国家制

度??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将数千年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

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第2段“对传统文化的‘两

创’应着眼于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是

将关键信息进行转述推论而来ꎬ于文有据且表述合理ꎮ故D项

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3)B[命题解读]题干中的观点为“传统文化具有现代

性”ꎬ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可知ꎬ此观点与材料一的论述相契合ꎬ解

答时要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ꎬ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作出判断:

A.“沉舟侧畔千帆过ꎬ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ꎬ寄托了坚定的信念与积极乐观精神ꎬ也蕴

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ꎬ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

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ꎮB.“繁霜尽是心头血ꎬ洒向千峰秋叶

丹”出自明代戚继光的«望阙台»ꎬ表达了作者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ꎬ

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相关内容ꎬ适合作

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ꎮC.“问渠那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ꎬ强调需不断学

习ꎬ时时补充新知识ꎬ才能不断达到新境界ꎬ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

“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ꎮD.“纸上得来终觉浅ꎬ绝知此事

要躬行”出自南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ꎬ强调要透彻理解知识ꎬ

必须注重亲自实践ꎬ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

这一观点ꎮ

题干要求选出“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

一观点的一项”ꎬ故选Bꎮ

(4)①因果论证ꎬ文本对儒学充满了“现代性”的原因作了深入

分析ꎻ②对比论证ꎬ如把中西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对比ꎬ从而得出儒

学文化的优势结论ꎻ③引用论证ꎬ引用“和而不同”“己所不欲ꎬ勿施

于人”等内容ꎬ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意义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应结合前文“知识建构”中有关“论证

方法”的知识ꎬ对材料一中的论证方法加以分析ꎮ常见的论证方法

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引用论证、数据论证等ꎮ

根据材料一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4段“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ꎬ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

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ꎬ运用因果论证ꎬ对儒学充满了“现代

性”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ꎮ

第4段“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ꎬ解

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ꎬ运用对比论证ꎬ把中

西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对比ꎬ从而得出儒学文化的优势结论ꎮ

第6段“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ꎬ运用引

用论证ꎬ引用“和而不同”“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等内容ꎬ分析中国传

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意义ꎮ

(5)①统一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ꎬ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ꎻ

②明确个体责任———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教化ꎬ锻炼个体意志ꎬ强调

个人的家国责任ꎻ③具有普世价值———强调和谐共存、贤能政治、道

义经济、天下主义ꎬ不仅具有中国意义ꎬ而且对平息世界问题ꎬ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积极意义ꎮ

[命题解读]题干要求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中国传统文

化的现代价值ꎬ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ꎬ我们可以理解为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值得借鉴的内容”ꎬ据此便可在两则材

料中筛选关键信息ꎬ并归纳整合作答ꎮ

依据材料一第3段“人民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

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推动力量”和第4

段“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

治理”等关键信息ꎬ可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意识形态ꎬ即

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ꎬ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ꎮ

依据材料一第5段“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

世ꎬ匡济时艰ꎬ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ꎬ锻炼个体意志ꎮ天下

兴亡ꎬ匹夫有责ꎻ先天下之忧而忧ꎬ后天下之乐而乐”和第6段“中国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ꎬ勿施于人’ꎻ万事万

物各安其位ꎬ各得其所ꎬ各有发展”以及材料二第2段“儒家的核心

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ꎬ无论是格物致知ꎬ还是修

身齐家ꎬ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等关键信息ꎬ可概括出:中国

传统文化明确了个体责任ꎬ即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教化ꎬ锻炼个体意

志ꎬ强调个人的家国责任ꎮ

依据材料二第3段“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有三大遗产对我们今

天仍有特殊的意义:一是贤能政治ꎬ选贤任能ꎬ很多社会理想是通过

贤能政治来实现的ꎻ二是儒家的经济是一种道义经济ꎬ儒家给所有的

经济活动、特别是利益追逐设置了伦理界线ꎻ三是儒家的天下主义ꎬ

在今天看也有特别的价值ꎬ它的理念是天下本位、天下为公、世界大

同ꎬ也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键信息ꎬ可概括出:中

国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ꎬ即强调和谐共存、贤能政治、道义经济、天

下主义ꎬ不仅具有中国意义ꎬ而且对平息世界问题ꎬ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都有积极意义ꎮ

突破点三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

5.(1)D[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在中国ꎬ发达的

家庭关系及其衍生出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伦理ꎬ是‘社会’这一概念

的核心内容ꎮ而且ꎬ中国的这种‘社会’与国家之间并非二元对立ꎬ

更多的是内外呼应ꎬ我们可以称之为家国关系”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

知ꎬ选项“中国发达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伦理与国家之间并非二元对

立”中的“中国发达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伦理”偷换概念ꎬ根据原文ꎬ这

里应为“中国的社会与国家之间并非二元对立”ꎮ故A项错误ꎮB.

依据材料一第2段“对于中央的号令ꎬ全国人民的配合范围之广、程

度之高ꎬ体现了家本位文化的稳固作用和家国情怀的聚合作用”等

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最能彰显”与材料中的“体现了”的说

?472?

第13页

法不符ꎬ“最能彰显”的说法于文无据且绝对ꎮ故B项错误ꎮC.依据

材料一第3段“我们的一些关键做法ꎬ也呈现出家与国相依相偎的

关系ꎮ从下往上看ꎬ全国人民居家防疫??基层社区严防死守??ꎻ

从上往下看ꎬ党中央态度鲜明、坚定有力ꎬ各级党委政府压实责任ꎬ全

国各地物资、人员高效调度??”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全国人民

居家防疫ꎬ基层社区严防死守”和“党中央态度鲜明、坚定有力ꎬ各级

党委政府高效调度全国各地物资人员”之间是并列关系ꎬ而非选项

所表述的因果关系ꎬ选项“是因为”的说法属于强加因果ꎮ故C项错

误ꎮD.依据材料一第1段“中国的这种‘社会’与国家之间并非二元

对立ꎬ更多的是内外呼应ꎬ我们可以称之为家国关系”、第2段“以家

为本位的文化传统”、第3段“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第4段“社会

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理顺家与国的关系ꎮ这次疫情再次显示出ꎬ家

国关系始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石”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的

说法合理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Dꎮ

(2)A[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在改革开放顺利

发展的时期ꎬ即便整个社会的空间流动性和结构变动性都非常剧烈ꎬ

家庭的作用也只是在默默地发挥”“但当这次疫情汹涌而至??家

庭对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结构性力量明显地显露出来”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20世纪九十年代”“家庭的作用也只是在默默地发挥”ꎬ

“家庭对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结构性力量”并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ꎮ

故A项错误ꎮB.依据材料一第2段“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推己及人ꎬ

便能扩展到与他人的关系中ꎮ为什么当中国人听到西方人说防病毒

不出门限制了个人自由ꎬ会觉得荒谬和不可思议???它真正说明

的是中国文化以家为核心ꎬ中国人关注家人安全ꎬ也能体谅他人同样

的感受”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说法合理且与文相符ꎮ故B项

正确ꎮC.依据材料一第3段“疫情期间??就是把经济的考虑放在

一边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ꎮ这种对

生命的高度重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民如伤’‘民为贵’

的时代升华”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说法是对原文的概括性转

述ꎮ故C项正确ꎮD.依据材料一第4段“历史上ꎬ只有家国关系内

外呼应、协调一致??才能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发展ꎮ可见ꎬ社会治

理的关键在于如何理顺家与国的关系”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

中“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理顺家与国的关系”和“历史经验表

明ꎬ只有家国关系内外呼应、协调一致ꎬ才能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发

展”的说法于文有据ꎬ且由文中“可见”一词可知ꎬ选项中的前后两部

分内容存在因果关系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Aꎮ

(3)C[命题解读]题干中的观点为“中国传统家族社会结

构产生的价值体系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ꎬ由此不难从材料二第3

段找到关键信息:“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家族社会结构ꎬ所以ꎬ这

个社会结构必然产生‘仁、义、礼、智、信ꎬ温、良、恭、俭、让ꎬ忠、孝、

廉、耻、勇’这样举世无双的价值体系ꎮ”再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并

结合材料信息ꎬ做出判断:

A.属于“礼”“让”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ꎮB.属于“信”对中国人

生活的影响ꎮC.违背了“信”的要求ꎬ且与中国传统家族社会结构关

联不大ꎮD.属于“孝”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中国传统家族社会结构产生的价值体系

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的一项”ꎬ故选Cꎮ

(4)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在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和家本

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ꎬ形成的“国家政治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万家疾

苦为重ꎬ人民群众以爱国爱家为美德、以家齐国治为己任”的对家国

共同体高度认同的思想和理念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首先要找到属概念ꎬ然后根据被定义

对象辨别种差ꎬ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ꎬ最后整合作答ꎮ

首先筛选出有关种差的有效信息:“以家为本位的文化传统”

“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国家政治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万家疾苦为

重ꎬ人民群众以爱国爱家为美德、以家齐国治为己任”ꎮ

然后结合材料内容总结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的属概念是“思

想和理念”ꎮ

最后将属概念与种差整合即可得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的

定义ꎮ

(5)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ꎬ先提出“家国关系”是内

外呼应的关系ꎬ然后从“以家为本位的文化传统”和“家国同构的治

理模式”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关系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具体表现ꎬ最后

强调“家国关系”形成内外呼应关系的重要性ꎮ

[命题解读]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ꎬ首先要理清材料内容ꎬ

找准关键信息ꎬ第1段指出“中国的这种‘社会’与国家之间并非二

元对立ꎬ更多的是内外呼应ꎬ我们可以称之为家国关系”ꎬ第2段和第

3段分别讲家国关系中“以家为本位的文化传统”和“家国同构的治

理模式”ꎬ第4段则提出“家国关系内外呼应、协调一致”和“社会治

理的关键在于如何理顺家与国的关系”ꎮ由以上信息不难得知ꎬ材

料一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的ꎮ再组织语言进行概括

梳理即可ꎮ

6.(1)D[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1段“红色经典在当下

受到追捧ꎬ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红色经典建立起

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ꎮ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ꎬ

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说

法是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概括性转述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一

第3段“人既是个体的人ꎬ又是社会的人ꎮ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ꎬ

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等关键信

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ꎬ和五四运动所

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的理解与材料信息相符ꎻ依据材料一第3

段“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等关键信

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队精神’而被

我们理解”的说法是对材料信息的同义转述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

材料一第4段“红色经典??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读者

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ꎬ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ꎬ知道了真实的

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

剧里的境况ꎬ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选项是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式转述ꎮ故C项正确ꎮD.依据

材料二第4段“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ꎬ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

普通民众正在觉醒ꎬ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等关键

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

醒”说法有据ꎬ但“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ꎬ就是

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的分析则明显有误ꎬ李大钊和陈独秀属于先

进知识分子ꎬ不是广大民众的典范ꎻ而依据材料二第4段“李大钊和

陈独秀意识到ꎬ‘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中国才有希

望ꎮ’”他们的思想转变ꎬ是说他们意识到了要推动民众觉醒ꎬ不是民

众觉醒的直接事例ꎮ故D项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Dꎮ

(2)B[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我们可以认为ꎬ它

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ꎮ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

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ꎬ而是平视加仰视”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

项“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ꎬ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

变”的说法是对材料的概括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ꎻ依据材料一第2段

“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东山坞的

自然景色??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

农民更高大”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

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的说法是对材料的概括式转述ꎬ转述

正确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一第2段“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

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ꎮ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

信性ꎬ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ꎮ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ꎬ而

非提线木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红色经典中ꎬ有的农民形

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ꎬ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的说

法正确ꎬ但“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一原因分析与文不

符ꎬ根据材料分析应为“是因为他们食人间烟火ꎬ让人感觉是活的

人”ꎮ故B项错误ꎮC.依据材料二第2段“一是思想的觉醒ꎮ主要

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五四运动??思想启蒙犹如冲

破重重黑暗的亮光ꎬ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ꎮ今天ꎬ对国家命

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ꎬ是我们这一代

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无论是在

?473?

第14页

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ꎬ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ꎬ都应当是先进知识

分子的重要任务”的说法是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ꎬ再

依据材料整体也可推知选项“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的说法正确ꎮ

故C项正确ꎮD.依据材料二第3段“陈延年、陈乔年兄弟??联合

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ꎬ最终失败ꎻ毛泽东也曾倾向于

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ꎬ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ꎬ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

的选择”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内容是对材料信息的同义变式

转述ꎬ是将材料信息中的陈述性表述ꎬ转述为假设性表述ꎬ转述正确ꎮ

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3)C[命题解读]题干中的观点为“‘红色’特征”ꎬ材料中

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在材料一第2段:“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ꎬ

作为共和国前期ꎬ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ꎬ并产生过重要影响

的文艺作品??”ꎮ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综合考虑ꎬ鲁迅

的«狂人日记»、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和电视剧«潜伏»均与“红

色经典”不相符ꎬA、B、D三项不符合“红色经典”特征ꎻ柳青的«创业

史»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ꎬC项的表述最符合“红色经典”

特征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ꎬ故选Cꎮ

(4)①采用引用论证ꎬ引用海涅名言ꎬ丰富了文章的内容ꎬ增强

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ꎻ②采用比喻论证ꎬ把“思想”比作“闪电”ꎬ把

“行动”比作“雷鸣”ꎬ化抽象为形象ꎬ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ꎻ③强

调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ꎬ引出后文观点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ꎬ首先需要弄清材料二画横线句子的类

别ꎬ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位于文章开篇ꎬ起到了引出后文观点的作

用ꎮ这个句子又是一个引用句ꎬ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ꎬ这是引用论

证ꎬ也是比喻论证ꎮ海涅是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ꎬ被称为“德国古

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ꎬ引用海涅的名言ꎬ丰富了文章的内容ꎬ增

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ꎻ“思想走在行动之前ꎬ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

前一样”运用比喻论证ꎬ把“思想”比作“闪电”ꎬ把“行动”比作“雷

鸣”ꎬ“思想”和“行动”都是抽象的东西ꎬ而“闪电”和“雷鸣”都是具

体可感的东西ꎬ此句化抽象为形象ꎬ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ꎮ

(5)①独特的精神价值ꎮ红色经典作品独特的精神力量和美学

风格ꎬ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ꎮ②深刻的思

想内涵ꎮ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ꎻ«觉醒年代»关注思

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ꎮ③个性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ꎮ红

色经典的人物鲜活有魅力ꎻ«觉醒年代»人物塑造真实立体ꎬ可信可

亲ꎮ④高超的艺术手法ꎮ革命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传导出的独特魅

力ꎻ«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和背后的内在核心使该剧能脱颖而出ꎮ

[命题解读]解答此题ꎬ需要结合两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归

纳概括ꎮ

依据材料一第1段“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ꎬ是因为

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第2段“我们可以认为ꎬ它传导的也

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第3段“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第

4段“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ꎬ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

力”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红色经典作品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美

学风格ꎬ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ꎬ故革命历史

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精神价值ꎮ

依据材料二第1段“«觉醒年代»??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

量、觉醒的过程ꎮ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等关键信息ꎬ

分析可知ꎬ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深刻的思

想内涵ꎮ

依据材料一第4段“«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ꎬ不是

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ꎬ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材料

二第5段“«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ꎬ不仅正面呈

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ꎬ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

性与丰富性ꎮ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

的距离ꎬ也更为可信可亲”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红色经典的人物

鲜活有魅力ꎻ«觉醒年代»的人物塑造真实立体ꎬ可信可亲ꎮ故革命

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塑造了个性鲜明、真实可信

的人物形象ꎮ

依据材料一第4段“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ꎬ因为

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材料二第1段“从新文

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ꎬ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

索”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ꎮ

突破点四归纳总结并探究评价材料的观点

7.(1)B[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2段的相关信息ꎬ分析

可知ꎬ选项中“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ꎬ可以比较分析各种数据ꎬ

相互印证ꎬ去伪存真”是对材料中“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

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ꎬ结合多方数据做出精准评判??此种方式既

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ꎬ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

进程的动态监管ꎬ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信息

的概括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ꎻ然而依据材料一第2段的相关信息ꎬ选项

中“拓展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则要依靠拓展访

谈对象等手段ꎬ选项此处分析属于张冠李戴ꎮ故A项错误ꎮB.依据

材料一第3段“在医疗帮扶中ꎬ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

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ꎬ为

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

知ꎬ选项内容是对材料信息的同义变式转述ꎬ是将材料信息中的陈述

性表述ꎬ转述为假设性表述ꎬ转述正确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材料一

第2段“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

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第三方评

估能通过访谈直接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说法有误ꎬ第三方评估只

能提供数据上的支持ꎬ并不能“通过访谈直接为贫困人口提供帮

扶”ꎮ故C项错误ꎮD.依据材料二第2段“中国幅员辽阔ꎬ各地贫困

问题复杂多样ꎬ只有贯彻精准扶贫方略ꎬ一切从实际出发ꎬ才能确保

扶贫举措对症下药ꎬ取得实效”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中国

幅员辽阔ꎬ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只有从实际出发ꎬ因地制宜ꎬ才能实

施精准扶贫”等表述是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ꎬ但选项

中“各地的扶贫方式难以相互借鉴”的说法则于文无据ꎮ故D项

错误ꎮ

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ꎬ故选Bꎮ

(2)C[命题解读]A.依据材料一第4段“通过这些手段可

从扶贫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致贫原因和贫困需求”等关键信息ꎬ分

析可知ꎬ选项中“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说法正确ꎻ依据材

料一相关内容分析ꎬ可推知选项中“如果能全方位采集准确的数据

样本ꎬ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ꎬ就可实现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的

说法合理ꎮ故A项正确ꎮB.依据材料一第5段“第三方应借助大数

据技术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现状ꎬ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ꎬ综合运

用分析手段前瞻性地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ꎬ让政府及

时精准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说法是

对材料信息的同义变式转述ꎬ转述正确ꎮ故B项正确ꎮC.依据材料

二第2段“在宁夏ꎬ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扶贫办的‘数据中

心’??在全国各地ꎬ如此用心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ꎮ他们之所以

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ꎬ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

冷暖放在心上”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将扶贫干部成为“数据

中心”作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ꎬ时刻为困难群

众着想”的必要条件ꎬ而材料信息举此例是对用心的扶贫干部加以

说明ꎬ并非为了将此例作为必要条件ꎮ故C项错误ꎮD.依据材料二

第1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ꎬ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

贵经验之一”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

不但能使中国实现脱贫目标”的说法正确ꎻ依据材料二第3段“联合

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ꎬ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ꎬ中国的经验可

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等关键信息ꎬ分析可知ꎬ选项中

“也能为联合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

宏伟目标作出贡献”的分析正确ꎮ故D项正确ꎮ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ꎬ故选Cꎮ

(3)D[命题解读]解答此题ꎬ需要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

息ꎬ逐一对选项进行解读ꎬ做出判断:

A.选项中涉及“第三方评估”“数据”等内容ꎬ与材料一第1段

?474?

第15页

“打赢脱贫攻坚战ꎬ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ꎮ数据是评估的

基础”等观点相契合ꎮB.选项中“实时定位”“位移追踪”“记录相关

信息”等内容ꎬ与材料一第4段“增加对多源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多

元与多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数据动态跟踪等模块ꎬ提高对扶贫

数据的应用能力”等观点相契合ꎮC.选项中“据统计??”等内容涉

及数据ꎬ与材料一第1段“数据是评估的基础”等观点相契合ꎮD.选

项内容不涉及“第三方评估”“数据”等内容ꎬ与材料一观点不契合ꎮ

题干要求选出“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ꎬ

故选Dꎮ

(4)①举湖南安化、安徽长丰的例子论证因地制宜是精准扶贫

的宝贵经验ꎻ②举宁夏扶贫干部的例子论证干部对群众的关心也是

扶贫的重要举措ꎻ③举泰国孔敬府的例子论证中国精准扶贫方略对

世界扶贫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ꎮ

[命题解读]解答此题ꎬ首先要找到材料二中所举的三处

例子ꎮ

第一处举例在第1段ꎬ“在湖南安化ꎬ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

式ꎬ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ꎻ在安徽长丰双河社区ꎬ‘稻虾共养’

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ꎬ然后总结了这些例子说明

的问题ꎬ“精准ꎬ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ꎻ因地制

宜、精准施策ꎬ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ꎬ

可见举湖南安化、安徽长丰的例子论证因地制宜是精准扶贫的宝贵

经验ꎮ

第二处举例在第2段ꎬ“在宁夏ꎬ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

扶贫办的‘数据中心’ꎬ他掌握的数据能具体到贫困户养了几只羊、

种了几亩马铃薯”ꎬ举例的目的可以结合前面的“‘精准’既是脱贫攻

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ꎬ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后面的“他们之

所以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ꎬ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来理解ꎬ举宁夏扶贫干部的例子论证干部对群

众的关心也是扶贫的重要举措ꎮ

第三处举例在第3段ꎬ“在泰国孔敬府ꎬ当地官员借鉴参考中国

脱贫经验ꎬ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结对子扶贫’项目ꎬ帮助贫困户

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ꎬ证明的论点就是这段的开头句“随着脱贫攻

坚不断攻城拔寨ꎬ精准扶贫方略的意义和影响也在走出国门ꎬ为世界

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ꎬ可见举泰国孔敬府的例子论证中国精准扶

贫方略对世界扶贫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ꎮ

(5)①政府应准确掌握信息(构建数据模型)并检测扶贫成效ꎻ

②政府要及时分析数据、科学改进扶贫工作ꎻ③政府能有针对性地实

施扶贫ꎻ④政府需完善长远的扶贫计划ꎮ

[命题解读]针对“政府应该如何根据第三方评估实施精准扶

贫?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这一问题ꎬ分析可知ꎬ解决问题的主体为

“政府”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第

三方评估”ꎬ信息来源是“材料一”ꎬ由此便可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作答ꎮ

首先ꎬ从材料一第2段来看ꎬ此段谈到了大数据技术可以给政

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ꎬ“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ꎬ构

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ꎬ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可借助大

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ꎬ结合多方数据做

出精准评判”ꎬ据此分析“政府应准确掌握信息(构建数据模型)并

检测扶贫成效”ꎮ

再者ꎬ第3段谈到第三方评估要“保证数据的时效性”ꎬ“通过可

视化分析手段ꎬ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ꎬ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ꎬ

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ꎬ据此分析“政府要

及时分析数据、科学改进扶贫工作”ꎮ

继而ꎬ第4段谈到可以“增加对多源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多元与

多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数据动态跟踪等模块ꎬ提高对扶贫数据

的应用能力ꎮ通过这些手段可从扶贫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致贫原因

和贫困需求ꎬ辅助政府构建精准帮扶匹配模型ꎬ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

性的帮扶措施”ꎬ据此分析“政府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ꎮ

最后一段是说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ꎬ“综合运用分析手段

前瞻性地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ꎬ让政府及时精准地

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第三方评估要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

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ꎬ为政府完善自身工作和制定扶贫

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ꎬ据此分析“政府需完善长远的扶贫计划”ꎮ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

突破点一赏析形象

1.(1)C[命题解读]A.电话里说ꎬ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

复的研讨会ꎬ好心让老董列席ꎬ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板来ꎮ话中表

现了老董刚直的性格ꎬ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能力排众议ꎬ精益求

精ꎬ最后成功修复古籍ꎮ表述正确ꎮB.老董穿工作服是其职业习惯

使然ꎬ他肩膀上挎了个军挎ꎬ骑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其生活现状

的体现ꎮ表述正确ꎮC.“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表述错误ꎬ前面

写老董看橡树ꎬ心情沉重ꎮ小松鼠跳到地上ꎬ“像人一样站起了身ꎬ

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ꎬ引出老董对橡碗作用的叙述ꎮD.“仪器做

了电子配比都没辙”ꎬ但老董发挥橡碗的功效ꎬ终于得到“好染料”ꎬ

修复了古籍ꎮ这说明传统工艺仍有存在的价值ꎮ表述正确ꎮ故

选Cꎮ

(2)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ꎻ②带老馆长后

人重游旧地时ꎬ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ꎻ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

命感悟ꎮ

[命题解读]解答本题应首先通读画线语句ꎬ体会场景的具体

内容ꎬ然后梳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ꎬ并体会其蕴含的情感ꎬ最后加以

概括ꎮ老董带“我”来到橡树林ꎬ他说ꎬ“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ꎬ老师

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ꎬ说明橡树林是老董职业的起点ꎬ面对这个职

业起点ꎬ老董心里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感慨之情ꎮ老董带“我”来到橡

树林ꎬ指出“我”爷爷作画的地方ꎬ并且他还清晰记得爷爷当时说的

话ꎬ这些都表明老董对前辈的深切怀念ꎮ过去老师傅们把老董带到

橡树林ꎬ他和“爷爷”也曾经来过橡树林ꎬ在这里老董学到了技艺ꎬ也

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ꎬ但距离那时已有三十年ꎮ文中说ꎬ“他说这

个话ꎬ已经是三十年前了”ꎬ这句话表明老董内心有一种岁月如梭、

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ꎮ

(3)①坚持行业规矩ꎮ不忘“不遇良工ꎬ宁存故物”的古训ꎬ为此

甚至跟权威叫板ꎮ②恪守职业操守ꎮ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ꎬ为了

一本书ꎬ即使再次失去工作ꎬ也认为“值得”ꎮ③修书精益求精ꎮ为

染蓝绢不断试验ꎬ最终完成修复工作ꎮ

[命题解读]首先ꎬ梳理相关情节ꎮ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匠

人老董对一部古籍进行修复的情节ꎬ并在具体情境中ꎬ借助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老董这个人物形象ꎬ赞美其匠人精神ꎮ其次ꎬ

在具体情境中分析概括人物精神ꎮ情境一ꎬ小说开头ꎬ老董不忘“不

遇良工ꎬ中存故物”的古训ꎬ为了修复古籍ꎬ他敢于反对专家ꎬ跟权威

叫板ꎬ不惜得罪领导ꎬ立下军令状ꎮ可见其坚持行业规矩ꎬ敬畏修复

古籍的原则ꎮ情境二ꎬ父亲与老董就修书是否值得的对话ꎬ可知老董

曾经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夏主任结下梁子ꎬ现在为了修复古书ꎬ即

使再次失去工作ꎬ老董也认为值得ꎬ可见老董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

业ꎬ是一个恪守职业操守的人ꎮ情境三ꎬ老董为了染出蓝绢ꎬ把家里

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ꎬ还去了偏远的橡树林ꎬ最终完

成修复任务ꎮ这些内容足以表现老董对修复古籍精益求精的匠人

品格ꎮ

2.(1)A[命题解读]A.“体现出她对闲适生活的美好向往”

理解有误ꎮ结合全文来看ꎬ此处应是“体现了她看重家庭ꎬ把对家庭

和睦、享受天伦之乐视为幸福”ꎮB.从开头“老头死了后ꎬ就一个念

想———家别散了”来看ꎬ齐老太太组织大家打牌ꎬ主要是维持一家人

的和睦ꎮ表述正确ꎮC.“齐老太太把双眼闭上ꎬ好像死了一样ꎻ她心

里觉得这个家该是好到头了ꎬ要毁了ꎮ”可见ꎬ齐老太太担心找出偷

戒指的“贼”ꎬ这个家就要毁了ꎮ表述正确ꎮD.齐老太太“自供”戒指

是自己拿的ꎬ可后来却在堂屋一角的软榻下找到了戒指ꎮ这表明齐

老太太宁可自己引火上身ꎬ也不能让家人心生芥蒂ꎮ表述正确ꎮ故

选Aꎮ

(2)C[命题解读]A.“齐老太太”是小说的标题ꎬ也是小说

的主要人物ꎬ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好奇ꎬ造成陡起波澜的表达效果ꎮ表

述正确ꎮB.玩牌时大半“输”给了老太太ꎬ说明一家人和睦、对老人

孝敬ꎮ可后来二媳妇丢戒指后搜身ꎬ一股阴气罩住了齐家ꎮ这样ꎬ前

后的家庭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ꎮ表述正确ꎮC.“极力铺陈渲染”

?475?

第16页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

专题集训1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1)

1.C(A.“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有误ꎮ«茶馆» «雷雨»是话

剧ꎬ而非京剧ꎮB.“又因为她唱的是程派”强加因果ꎮ材料一第2

段只是提到张火丁唱的是程派ꎬ并不能推出这是“«锁麟囊»每演

必火”的原因ꎻ“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偷换概念ꎮ材

料一第2段的相关表述为“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

着守护与传承ꎬ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ꎮD.“陈澄为了挽救

濒于危亡的淮剧”有误ꎮ根据材料二第1段“让戏曲进入青少年的

学习生活ꎬ让更多的人走进它ꎬ了解它ꎬ传承它ꎬ这是我的责任”ꎬ陈

澄向人大提出的建议ꎬ是为了让青少年了解它ꎬ传承它ꎬ而非“挽救

濒于危亡的淮剧”ꎮ故选Cꎮ)

2.B(“戏剧能把人们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

传统之中”有误ꎮ根据材料一第5段“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

外化ꎬ那么??”可知ꎬ概念范围缩小ꎬ文本说的是“艺术”ꎬ选项却

表述成“戏剧”ꎻ“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有误ꎮ根据材料一第5段

“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ꎬ是深植于??具有统摄意义”可知ꎬ

“统摄”并不准确ꎬ原文只是说“具有统摄意义”ꎮ故选Bꎮ)

3.A(材料一观点是经典老戏魅力永存不过时ꎮB.“«白毛女»拍成

电影后”ꎬ不是戏剧ꎬ且侧重演员的生动表演ꎬ不适合作为材料一观

点的论据ꎮC.“现代评剧«过大年»讲述了辽北农村脱贫致富的故

事”ꎬ文本更多表现经典老戏ꎬ不适合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ꎮ

D.“本计划写五幕ꎬ结果只写了两幕”表明«黄花岗»未成品ꎬ不适

合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ꎮ故选Aꎮ)

4.①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ꎬ只有通过对具体剧

作进行分析ꎬ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ꎻ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ꎬ只有借

助具体剧作ꎬ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读者理解ꎻ③用确凿、典

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ꎬ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ꎮ

5.①要有精湛的技艺ꎬ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ꎻ②要对戏剧进

行打磨ꎬ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ꎻ③要扎根文化沃土ꎬ让

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ꎬ体现时代精神ꎻ④要让剧作贴近

新一代人的生活ꎬ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ꎬ能引发人们共鸣ꎮ

专题集训2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2)

1.B(A.“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ꎬ它使

中国古人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七星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因果

倒置ꎮ根据材料一第1段“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

定多种时间的技巧ꎬ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可

知ꎬ掌握以斗定时的技巧才使得北斗星成为一个巨大时钟ꎮC.“北

斗系统是我国??巨型复杂科技系统”偷换概念ꎮ根据材料二第

1段ꎬ北斗系统是“巨型复杂航天系统”ꎬ不是选项所说的“巨型复

杂科技系统”ꎮD.“支持用户数量提高了1200万”曲解文意ꎮ根据

材料二第4段“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可知ꎬ不是

选项所说的“提高了1200万”ꎮ故选Bꎮ)

2.D(“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方法ꎬ大量的文献引用”有误ꎮ

材料二是新闻报道ꎬ说它使用“引用论证方法”不严谨ꎬ且材料二

并没有“大量的文献引用”ꎮ故选Dꎮ)

3.C(“北斗七星ꎬ近紫薇宫南ꎬ在太微北”ꎬ说的是北斗七星所在位

置ꎬ不属于“以斗定时之法”ꎮ故选Cꎮ)

4.①语言准确严密:材料一多处引用相关典籍ꎬ严谨而有说服力ꎻ材

料二通过具体数据的引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ꎮ②语言生动形

象: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ꎬ如“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等ꎬ使语言于

严谨中见生动ꎻ材料二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ꎬ如“弯道超

车”“多面手”等表述ꎬ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ꎮ

5.①结合起步晚、底子薄的国情ꎬ选择分“三步走”的战略ꎻ②独树一

帜ꎬ坚持走“混合星座构型”的特色发展之路ꎻ③开创通信导航一体

化的独特服务模式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ꎮ

专题集训3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3)

1.A(B.“尚未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史学研究”曲解文意ꎮ材

料一第3段的相关表述为“当然ꎬ对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

并不是没有ꎬ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

析??”ꎮC.“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有误ꎮ根据

材料二第2段“与传统史料相比ꎬ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

放性??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ꎬ大大提升了公众史

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可知ꎬ提升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

的原因是数字化史料的开放性ꎮD.“传统史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ꎬ

且专业化水平较高”于文无据ꎮ材料二第4、5段的相关表述为“与

传统史学不同ꎬ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ꎬ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

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

性”ꎮ故选Aꎮ)

2.D(偷换概念ꎮ根据材料二第5段“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

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知ꎬ“改变了传统

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不是“数字史

学”ꎬ而是数字媒体ꎮ故选Dꎮ)

3.C(“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很明显是传统式地进行

史学研究ꎬ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ꎮ故选Cꎮ)

4.数字史学是历史学家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以及新媒体分享历史资

料ꎬ开展史学研究ꎬ进行对话交流ꎬ呈现出数字史料开放性、数字研

究平民化以及数字史料媒介多样性等特点的史学研究方式ꎮ

5.材料一:肯定现状的同时指出不足ꎬ隐含着忧虑ꎻ拓宽了研究路径ꎬ

但尚属基础建设阶段ꎬ发展程度低(史料数字化程度低ꎬ文本分析

运用少)ꎬ技术手段不成熟ꎮ材料二:主张大力发展ꎬ认为是研究领

域的进步与突破ꎻ与传统史学相比ꎬ优势明显ꎻ数字史学为历史学

的发展助力ꎮ

专题集训4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4)

1.D(A.“是我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要途径”有误ꎮ根据材

料一第1段“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象??融入读者的科学认知”

可知ꎬ是“融入”不是“形成”ꎮB.强加因果ꎮ根据材料一第1段

“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ꎬ又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

息”可知ꎬ此为并列关系ꎬ而非因果关系ꎮC.假设关系不成立ꎮ材

料一第2段只说“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ꎬ而

非唯一标准ꎬ不能决定成功与否ꎮ故选Dꎮ)

2.D(条件关系不成立ꎮ根据材料二第5段“‘历史题材’的报告文

学创作极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求”“采用田野

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ꎬ逼近写作对象ꎬ尽可能历史地还

原历史存在本身”可知ꎬ只是“尽可能”ꎬ不是“便能达到‘非虚构’

的要求”ꎮ故选Dꎮ)

3.D(“创作中‘非虚构’的叙述要求”是就报告文学的历史题材作

品的真实性而言的ꎬ它不影响报告文学的选材ꎮ故选Dꎮ)

4.①兼具大题材与小角度的结合ꎻ②都关注对中华力量、时代精神的

展示ꎮ

5.①先说在“全媒体”时代ꎬ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摄取出现相应变化ꎻ

②再从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个角度ꎬ分别阐述选材的特点ꎻ③最

后对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存在的“非虚构”叙述要求的争议进行探

讨ꎬ并提出理性的认识态度ꎮ

专题集训5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5)

1.B(A.“他的理论认识比费孝通的理解更深一层”有误ꎮ材料一

第3段是说“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ꎬ并

未强调谁的“理解更深一层”ꎮC.“表明权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权力

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有误ꎮ这是国家调

整与公民关系的表现ꎬ而不是“屈服于”ꎮD.因果关系不成立ꎻ且

“它不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有误ꎮ根据材料二第6段“互联

网在我国也就不仅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可知ꎬ互联网是一种

生产与生活的工具ꎮ故选Bꎮ)

2.C(“网民们只能通过破坏??”有误ꎮ材料二第3段的相关表

?524?

第17页

述为“有时候ꎬ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遮’的方

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ꎬ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

和互动秩序ꎬ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ꎮ故选Cꎮ)

3.A(“微信中ꎬ有以血缘、地缘、抑或是亲属关系组成的微信群”不

能证明“互联网从公私、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重塑差序格局”这一

观点ꎮ微信中的这些微信群是体现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特

点ꎬ即以“己”为中心形成不同关系的圈子ꎮ故选Aꎮ)

4.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关系、

具有等级化和弹性特点的社会格局(社会结构)ꎮ

5.①第一方面采用对比论证ꎬ作者将乡土社会的公私结构与网络空

间的公私结构进行对比ꎬ突出网络社会公私结构的变化ꎬ并分析其

原因ꎻ②第二方面采用举例论证ꎬ作者以微信和微博中网民“不合

常理”的点赞及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

务微信”为例ꎬ证明信息权力的力量ꎻ③第三方面采用引用论证ꎬ引

用李永刚、刘学民等的话语ꎬ突出中国社会公民权利的变化及

特点ꎮ

专题集训6专注理性思维的论述文阅读(6)

1.C(A.“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高于服务业”以偏概全ꎮ

材料一第2段说“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ꎬ35岁以下

占近70%ꎮ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ꎬ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65%ꎬ

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ꎬ但相比2012年ꎬ年轻人的比例

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ꎬ是将富士康员工的年龄与外卖骑手的年龄

进行对比ꎬ得不出选项中所说的普遍结论ꎮB.强加因果ꎮ根据材

料二第1段“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

19.6%ꎮ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ꎬ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

主要选择之一ꎬ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可知ꎬ新技术

应用是造成工人转行当外卖员的原因ꎬ不是“用工荒”的原因ꎮ

D.“而传统制造业已是一潭死水”过度解读ꎮ材料二第3段的相关

表述为“从整体上看ꎬ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

缩”ꎮ故选Cꎮ)

2.C(“不能听任??”有误ꎮ材料三第2、3段的观点是“外卖送餐

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ꎬ是正常的市场现象ꎬ是劳动力市场流

动和选择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ꎬ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

和收入上打主意ꎬ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

转向工业生产行业ꎬ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ꎬ因此选项说

的要干预市场ꎬ不符合材料三的观点ꎮ故选Cꎮ)

3.D(“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在文中无据可依ꎮ

根据材料三第3段“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

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ꎮ6500元还招不来工ꎬ说明一个普

工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ꎬ可见制造业要想招来

人ꎬ就需要提高薪酬ꎬ给劳动者符合劳动力市场的价值ꎬ服务业和

制造业薪酬差距将会缩小ꎮ故选Dꎮ)

4.材料一从年轻人职业选择的角度ꎬ分析了他们愿意送外卖不去想

工厂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ꎮ材料二从制造业的角

度ꎬ分析了技术迭代形势下工人转行外卖员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

程度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ꎮ

5.①首先指出把工业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联系在一

起不合逻辑ꎻ②然后阐述劳动力流向体现市场价值取向的原理ꎬ分

析制造业劳动力流失的原因ꎻ③最后揭示物流业的价值和前景ꎬ申

明年轻人选择做骑手不值得奇怪ꎮ

专题二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

专题集训7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1)

一、

1.C(A.“他并不认可中共在农村进行的革命运动”理解有误ꎮ结

合第②段“成岗的目光正望着远处的一片红岩ꎬ不肯移开ꎮ那是中

共办事处住过的地方ꎬ有名的红岩村”ꎬ以及后文对成岗身份的暗

示可知ꎬ他是支持中共在农村进行的革命运动的ꎮ成岗之所以会

说“希望不是幻想”ꎬ是担心年幼的妹妹看不清现实而陷入盲目的

幻想ꎮB.“和二哥彻底决裂ꎬ当即离家”理解有误ꎮ从后文成瑶的

梦境和心理活动可知ꎬ她理解了二哥ꎬ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鲁

莽ꎬ兄妹二人没有“彻底决裂”ꎻ且成瑶和二哥吵架后并不是“当即

离家”ꎮD.“前者侧重叙其革命经历”理解有误ꎮ小说主要是通过

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成岗在地下工作中沉着冷静、理智成

熟的作风ꎬ而不是“叙其革命经历”ꎮ故选Cꎮ)

2.B(“旨在展现成瑶在复杂斗争环境下的焦虑与困惑”分析有误ꎮ

文中插叙成瑶做噩梦的情节ꎬ从侧面反映出她的些许焦虑、紧张和

不安ꎬ但并没有“困惑”ꎮ从梦境的内容来看ꎬ都是与敌人作斗争ꎬ

且后文也有她的领悟:“自己不是也保守着秘密ꎬ没有把参加新青

社的事告诉二哥吗?二哥一定和自己一样ꎬ担负着秘密的工作任

务ꎬ也许ꎬ他和大哥一样ꎬ是个最勇敢的共产党员!”说明她对参加

的革命工作并不感到困惑ꎮ故选Bꎮ)

3.①推动情节发展ꎮ书包里的«挺进报»引发兄妹争执ꎬ造成成瑶对

二哥的误解ꎬ而梦中的书包也让成瑶模糊地意识到自己的冒失ꎬ进

而理解了二哥的斥责ꎻ②丰富人物形象ꎮ找书包、梦书包、按书包

等情节反映了作为学生的成瑶警惕性不足的缺点ꎬ也衬托了成岗

作为革命者的成熟沉稳和高度警觉ꎮ

4.①小说通过全知视角对兄妹二人进行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ꎬ表

现二人冲突ꎻ②其间又交替使用有限视角ꎬ先是以成岗的眼睛观察

成瑶的成长变化ꎬ后以成瑶的心理活动(噩梦及回忆、反思等)讲述

自己和成岗的经历ꎻ③两种视角的交替使用ꎬ使叙事灵活变化ꎬ让

叙述的对象更加生动立体ꎬ不同角度展示了成瑶逐渐成长、成熟的

形象特点ꎬ也丰富了成岗勇敢、坚毅、睿智的革命形象ꎮ

二、

5.C(A.“表面上对客人的吊唁深表感激ꎬ实际上不堪其扰”理解有

误ꎮ根据原文第2段可知ꎬ两位未亡人对朋友们的好意是“深为感

激”的ꎬ“巴不得他们走开”是觉得客人不一定能理解她们的悲痛ꎮ

B.“并认为玛丽的劝解和安慰是对她的伤害”曲解文意ꎮ原文第4

段是说“此刻ꎬ一听玛丽的话就往后缩ꎬ如同受伤者害怕别人触痛

伤口一样”ꎬ玛格丽特因为太过悲伤ꎬ所以不愿意玛丽提及噩耗ꎬ她

是在逃避ꎬ因为太痛苦而不愿人提及ꎮD.“暗示妯娌俩深受人们尊

重”于文无据ꎮ两位好心的报信人最后都道了“晚安”ꎬ是缘于他

们的礼貌和修养ꎬ也表现了他们的善良ꎮ故选Cꎮ)

6.D(“表明了??亲情的复杂矛盾”分析有误ꎮ“沉沉黑夜”“月

亮高悬”“扭曲的银光”这些景物有暗示人物心理及情节的作用ꎬ

但并不能表明“亲情的复杂矛盾”ꎮ故选Dꎮ)

7.妯娌俩都产生了突如其来的喜悦ꎬ都有分享幸福的冲动ꎻ但又转而

产生欲言又止的顾虑ꎬ怕引起另一方更加痛苦ꎬ具有不忍之心ꎮ

8.①玛丽被深夜敲门声惊醒意味着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走出悲痛ꎻ

②玛丽得知喜讯后ꎬ不知是梦是醒ꎬ表达了对世事的迷惘ꎻ③玛格

丽特在玛丽的泪珠下猛然苏醒ꎬ暗示两人在亲情的慰藉下将重新

恢复生活信心ꎮ

专题集训8走向审美鉴赏的文学阅读?小说(2)

一、

1.B(A.强加因果ꎮ根据小说中的“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

‘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ꎮ’翁抬头一看ꎬ不觉发出一声惊

叹??翁完全被迷住了ꎬ恋恋不舍地看着ꎬ愈看愈觉神奇”“烟客翁

同我讲这事ꎬ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等内容可知ꎬ烟客

翁听了元宰先生的介绍马上去张家看«秋山图»了ꎬ是在张家看到

的«秋山图»的高超艺术性“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ꎮ

C.“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错误ꎬ通过对比表明张家即使家

道中落仍然对画作非常珍惜ꎬ而王氏只是附庸风雅ꎮD.“也有对贵

戚的谄媚”错误ꎬ根据小说中的“王氏马上叫人在厅堂侧墙上挂起

了«秋山图»”“王氏窥探我的脸色??王氏用担心的语气问”可

知ꎬ王石谷没有必要对王氏谄媚ꎬ“王石谷谒见王氏时的笑容”除了

基本的求观画的礼貌外ꎬ最主要的是王石谷对画作的渴望与兴奋ꎮ

故选Bꎮ)

2.D(“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ꎬ深化了小说主题”错误ꎮ

两次细致描绘ꎬ呈现了不同的«秋山图»的画面和意境ꎻ根据小说中

的“这云烟丘壑的气势ꎬ显然无疑是大痴的手笔”可知ꎬ写“云烟丘

壑”的磅礴气势ꎬ是为了表明当时看到的这幅«秋山图»是大痴的

真品ꎮ故选Dꎮ)

?525?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