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001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002
教材全面贯彻了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建构了系统的学习体系和学术体系。有两大明显
特点:
1.贯彻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标准。
教材精选基本、重要的史实,展现中国历史发展
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自身发展道路的
独特魅力。教材内容在设计和编排上力图使课文正
文叙述、辅助栏目设置、活动课设计等与学科核心素
养建立内在联系,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初中历史学习
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
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
2.重视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古代的思想、文
化、科技、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和成果,注
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树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教材共设计了10个单元、29课,外加活动课,与
课程标准规定的14个专题的内容相对应,其中中国
古代史4个单元、15课,中国近现代史6个单元、
14课。
出于对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不同梯度和区分度
的考虑,教材编写是以大时序、小专题、“点—线—
面”相结合的方式组合历史内容。为了突出专题性,
个别课时在时序上稍有重合。
从具体编写体例看,每单元有概述,字数约300-
500字,包括主要内容与学习要求;每课分“导语、正
文、辅助部分、探究与拓展”四部分。导语为情境导
入,配相关图片;每课正文3—4目,字数约1500—
1800字;辅助部分有“学习聚焦”(每目均设),插图
(每课配),“史料阅读”“思考点”或“学思之窗”“历史
纵横”等;“探究与拓展”分设两栏目,“问题探究”针
对课文设计问题,提供原始材料,以培养史料实证和
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学习拓展”则形式多样,重点
知识介绍或史家的论述均可,相对开放,重在拓展知
识,培养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教材还注重学术成果的吸收及表述。如关于
“公车上书”的知识点,教材的表述是“公车上书”虽
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关于
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写入了中国在一战中派
遣大量劳工为战争做后勤支援的内容,同时配上一
战期间华工在欧洲的照片,以突显中国在一战中的
作用;在表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
卫集团的“分共”时,概念上力求准确等。
1.注意研读教材编写特点,突显学科价值。教
材是以唯物史观为宏观指导思想,基本涵盖中国通
史,即从文明起源到党的二十大以来的历史,鉴于教
学实际,教材在编写方法上采取了详今略古的办法。
古代历史部分简略叙述,但是不粗疏。中国近代史
是我们的昨天,中国现代史是我们的今天,因此教材
对这两部分的历史知识讲解得详细一些是非常有必
要的。教师要提前了解教材内容的编写特点,突出
价值引领,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这段历史,从
而深化他们对“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概念的认知,进
而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
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2.找准课堂教学中心,把握内容主旨。该册教
材在内容上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不管对于教师还
是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教学和学习难度。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每堂课上教什
么,找准教学内容的中心,深刻把握教材主旨。
3.挖掘拓展教材资源,培养家国情怀。教学中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国家
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教师还要弄清与必修教材在
内容上的不同,及时地调整新授课教材的教学方向,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挖掘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
如小字、正文、学习聚焦、历史纵横、脚注、图片、思考
点、史料阅读、拓展与探究等多个部分资源,增强对
教材内容的敏感性,适应新教材的需要,确保家国情
怀素养得到落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庆亮,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优质课评比山东省一等奖和国家一等奖获得者,山
东邹平一中历史教研室主任。
003
第一单元 LECTURE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早期中华文明这一专题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
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
期国家特征。其中,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
题的重点,在讲述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
献记载等不同史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
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这一专
题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
必然性,二是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
面及其意义。本专题的两个要点涵盖的内容较多,
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认同、经济发展、
思想繁荣等多方面内容。高中阶段的学习关键要在
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
关系,这也是难点所在。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专题有两个
学习要点:一是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
国历史上的意义,二是认识秦朝政权崩溃和两汉衰
亡的原因。比较而言,第一个学习要点是本专题的
重点。这个要点的关键之处在于理解“大一统国家”
这个概念。学习这个要点,还要注意历史发展的曲
折性。秦朝虽然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但随着秦朝的
灭亡,其很多举措被质疑或否定,导致大一统国家的
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才通
过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
发展模式。
本单元讲述的是从中国境内远古人类起源到东
汉灭亡的历史,时间跨度大,涉及的社会形态多、概
念多,时代背景也很复杂。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经约200万年的演进,逐渐形
成了多元一体的独特格局。到新石器时代后期,中
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夏、
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列国纷争、变法运动、百家争鸣成为这一时代
的主旋律,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时期。秦王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
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开疆拓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得到巩固。
可以设计这样的单元主题:
万邦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方国时代(夏、商、周)早期国家完善 →变革时
代(春秋、战国)新旧制度转型 →帝国时代(秦汉时
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1.初高中教材对比
初中教材侧重对早期人类、原始农业的发展,夏
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等基本知识的阐述,而高中教
材突出的是早期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商周时
期的政治制度和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与秦朝之后
大一统国家比较)。
初中教材侧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商鞅变
法、百家争鸣等内容,而高中教材突出的是用唯物史
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
理解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
初中教材侧重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亡的原因,
而高中教材突出的是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的意义,以及对秦亡汉兴的历史思考。
初中教材侧重两汉兴衰的基本史实,而高中教
材突出的是两汉时期封建王朝兴衰的历史原因,分
析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
2.本单元与选修历史的知识关联
本单元涉及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中制度、选官、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货币赋
税、基层治理等内容;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
活》涉及农业、商业、城市、交通、医疗等内容;选择性
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涉及文化的多样性、交互
性、传承性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4
1.时空观念
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形成、发展,理解中
华文化历史传承和源远流长。
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阅读有关甲骨文、青铜器等相关史料,全面认识
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体会商周文化的特点,培养对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唯物史观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走向瓦解的
必然性,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4.家国情怀
从多角度分析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及巩固的意义,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
豪感。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一
定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本单元整体以及阶段性特点
的认识,对重要历史概念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
关系把握不清。
在考查内容上,本单元知识属于高考中频考点,
是小题命题重点区域,大题循环命题区域。以早期
国家特征、战国变法和百家争鸣、大一统的建立和巩
固及相关措施等为主干知识。在考查形式上,题型
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极少涉及;在情境创设上,
以学习情境和学术情境为主。在命题立意上,着重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侧重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
养。学业质量水平考试上,主要考查水平1、2层级。
1.本单元内容既有长时段的历史发展延续性,
又有阶段性特点,知识点多,重点内容多。教师应首
先对历史演进脉络进行整体梳理,提炼单元主线,贯
彻大单元、大概念教学。
2.教师应根据各课的具体内容,通过特定的历史情
境、历史事件,以相关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过程中,引导
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逐步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问题。
3.教师应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厘清从中华文明
起源到两汉大一统国家政权巩固中历史发展的内在
逻辑关系,介绍具体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讲授过程中
使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等历史核心素养上得到培养和提升。
4.授课资料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对教材的图
片、史料有准确解读;参考本课教学设计等;观看《国
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通史》等视频。
1.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
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60年(1949—2009)》,
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
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
知识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
战国》,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6.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学科网、中国知
网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编写:王翠萍,张建明,山东青州第三中学)
005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家》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课分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
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从时间上来看,本课讲述了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8世纪的早期中华文
明的发展过程;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了人类起源、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
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走向夏商周奴隶制阶级社会。教材的三个子目相互联系,互为因
果,共同展示出了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组织走向早期国家的历程。
本课内容相较于初中知识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历史概念多,且学生基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历
史理解能力相对欠缺,尤其是基于历史遗迹和文献的史料实证能力欠缺。因此,教学中可用表格等形
式给学生呈现一个清晰的、可理解的知识结构,还可用地图、考古图片、文字等不同史料,创建历史情
境,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去。
基于对学情和本课内容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
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源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通过文献、图片等材料分析了
解早期社会的发展演变,认识生产力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材料分析商周
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早期国
家的特征。
教师 同学们观看“三星堆考古”视频。夸张的纵目面具、高大的青铜立人、
奇特的“通天”神树……在这“独特性”特质的背后,也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早期文明的
特征。本节课,我们一起追寻先民足迹,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解早期国家的面貌。
通过时事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主题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教师 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
分为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新石
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石器时代也被称为“史前时代”,因为在这之前人类没有将历史记述下
来的活动,因此,能用于研究这段历史的史料大多是出土文物。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子目,完成表格。
(课件展示表格)
时代 区分标准 特 征 文化遗存 社会组织
旧石器
时代
打制
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
活;有些已经学会用火
元谋人、北京人
原 始 人 群 →
母系氏族
006
续表
时代 区分标准 特 征 文化遗存 社会组织
新石器
时代
磨制
石器
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
作物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黑陶、骨耜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
丝技术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黑陶,又称为“蛋壳陶”,台笔
薄如蛋壳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精美 的 玉 器;较 大 规 模 的 祭
坛、神庙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利用表格,便于学生掌握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状况。
教师 同学们,阅读教材插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
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你能看出其分布特点吗?
学生 满天星斗,多元分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较多。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陶寺遗址具有从燕山北侧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其典型陶器具有山
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和大型厨刀继承了良渚文化
的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江汉地区后石家河文化的影响;鳄鱼皮制作的“鼍鼓”来自山东龙
山文化;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受到西北地区的影响。
———李新伟《中华文明的宏大进程孕育多元一体、协和万邦的文明基因》
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阅读史料,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学生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教师 “多元”是指中华文明起源的差异性,在旧石器时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广泛
分布,呈现“满天星斗”式的样态,其中代表性遗址有长江流域的元谋人和黄河流域的北京
人。进入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如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彩陶,
种植粟;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则种植水稻,养蚕缫丝。“一体”指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趋同
性,即由多元向一体融合的趋势。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
替,黄帝、炎帝大型部落联合结成炎黄部落联盟,各地区文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通过地图和史料研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
方向。
(课件展示材料和图片)
材料:姜寨聚落遗址反映了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五组房屋,系五大家
族。大房子应是大家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等活动的公共房子;中房子应是族长使用,小房子是
各家庭使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生
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图片: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07
教师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结合材料,思考临潼姜寨聚落遗址的特点。
学生 姜寨遗址有公共墓葬,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姜寨遗址处于母系氏
族社会,事务由集体民主决定。
教师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
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
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主题二 从部落到国家
概念解释 部落: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
成于新时期时代的中晚期。部落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
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会议,部分部落还设有最高首领。
1.三皇五帝时代
(1)三皇时代
教师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但可以反
映出早期先民克服严酷的生存环境,不断征服自然的历史。比如,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以
避禽兽之害;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神农氏教人稼穑,播种五谷,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时代
教师 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
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远古不同
氏族之间不断融合的情况。
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
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这实际上是一种选贤举能的民主选举首领
的制度。
教师 什么是“万邦时代”?
学生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
“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陶寺遗址是一个大型聚落遗址,早期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发掘出城
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
居民区。陶寺遗址发现墓地1000多座,可分为大中小型。大墓主人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
随葬品精美;小墓葬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
图片: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教师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学生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历史不断进步。陶寺遗址墓地分为大中小型,大墓主人
随葬品精美,小墓葬随葬品极少,可见陶寺遗址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倾向。陶寺遗址为父
系氏族社会,出现了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等各功能建筑,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
的公权力。可见,陶寺遗址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让学生深刻体会生产力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
作用。
008
教师 结合所学,思考说明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学生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分化→国家产生
教师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是打制石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为了团结
人群,维持生存,产品平均分配,决策民主。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
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兴盛起来,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
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伴随贫富分化不断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出现
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
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起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器。这
样,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教师 舜以后,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禹建立了我国
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政治制度: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
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③地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的部
族实行间接统治。
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教材“学思之窗”的问题: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
说法?
学生 同一历史事件彼此存在矛盾性的说法。《史记·夏本纪》记载的是益通过禅让
的和平方式传位给启,《战国策·燕策》则记载为启和益发生冲突,打败了益,双方对抗激烈。
两种记载都具有一定可信度,共同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的转变过程,
并非一帆风顺、风平浪静。
教师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尽可能多渠道多类型地搜集史料,对史料进行筛选,坚持
论从史出和多源互证的原则,去伪存真,探寻历史真谛。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4)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发兵讨伐夏桀,夏朝灭亡。
主题三 商和西周
1.商
教师 根据材料,思考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
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
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摘编自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学生 文明的标志:阶级、国家出现,使用金属工具,城市产生以及文字出现。
教师 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的宫殿、许多青铜器和刻有文字
的龟甲、兽骨。这些甲骨是商人占卜记录用的,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目前
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由此我们可以判定至少商朝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材料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教师 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一反映的商朝政治特征是什么。
学生 神权与王权结合。
教师 除此之外,商朝还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09
服”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教师 商朝为什么要实行内外服制?
学生 商朝作为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还没有能力控制王畿以外的广大
区域。
引申关联 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
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以事
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教师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
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共愤。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
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
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2.西周
(1)演变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教师 “共和行政”的背景和含义是什么?
学生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
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洛邑,史称东周。
(2)统治措施: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课件展示《西周分封示意图》)
教师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并观察《西周分封示意图》,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特点、
影响。
学生 内容:对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进行分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分封对象以同姓居多,且多居富庶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交错制约。
影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
政治统治;但后期容易造成诸侯割据混战。
引申关联 姬姓贵族是受封的主体,史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
三人”,其封地的地理位置也大都比较优越。对古代帝王后代的分封主要是起安抚、象征
作用。
易错易混 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不能认为是彻底废除。(汉初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的分封主体是“姬”姓贵族,而不是周姓,当时“周”为国号。
教师 同学们,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宗法制”的内容,分析西周宗法制的特点。
学生 宗法制的特点: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大小宗等级严格并且具有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概念解释 家国同构(一体):“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
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引申关联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指导思想,同时具有规范社会秩序、整顿生活风俗的
作用。宗族作为家和国的中介,发挥着协调两者关系的作用。自秦汉以后,“封建”不再是政
制主体,而“宗法”却得以延续,从封建时代夏、商、周,直至帝制时代秦汉至明清,余韵流风延
及近现代,如祖庙、祠堂、宗谱、族田等都是宗法观念在后世的反映。
(课件展示图片: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示意图)
010
教师 同学们,结合所学,思考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学生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两者互为表里。而
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锻炼学生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
制的理解。
(3)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
教师 材料中介绍的是什么制度? 土地性质是什么?
学生 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不得买卖。
教师 商周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生产工具主要为木、石、骨、蚌等,青铜农具极少,生
产力水平不高。
②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
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少且贵重,主要作为礼器使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教师 根据线索回忆所学,归纳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学生 归纳总结。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浓厚的神权色彩
王权和神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借助神权以加强王权,商朝的国事以
占卜方式决定
中央还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无论是商朝的外服,还是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对诸侯领地是一种间接
统治,无实际统治权
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由贵族依靠血缘世代相袭。
家国同构,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
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分封的主体为同姓姻亲。受封者既是周天
子的姻亲,又是其臣子
等级森严
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基础形成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
列,依靠礼乐制度标识出严格的等级,不同等级之间难以逾越
锻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归纳的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石器时代我国远古人类的分布及其生活状况、尧舜禹时代及夏商周时期的史实。
在“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分,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明确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
元一体,中原核心”,知道了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教材二三目的学习中,我们重点探讨了内
外服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最终归结到“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上来。同时明确,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
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商朝是发展时期,西周是繁荣时期,东周是瓦解
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意识,中国这一概念也已出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11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遗存分布特点:满天星斗,多元分布;黄
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较多
2.文明起源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部落禅让,国家初始形态
2.夏朝建立:夏启世袭,国家真正建立
三、商和西周
1.商朝:国家文字,中华文明标志
2.西周:宗法分封,中华文明兴盛
3.早期国家特征
?
?
?
?
?
?
?
?
?
?
?
?
1.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
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
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 )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
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 )
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3.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萌生了“疑古”思潮。胡适提出:“以现在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
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由此,“夏王朝否定说”盛行。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的历史提供
了可靠的证据,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史学界的疑古思潮完全是错误的 B.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
C.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D.文献资料必须与实物资料相印证
4.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
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 ( )
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 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
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 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5.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国人谤之”“国人围之”“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
逐)其君”“国人逐之”“礼于国人”“盟国人于亳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 ( )
A.西周至春秋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 B.当时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 D.西周已出现了民主思想萌芽
6.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
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
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
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斤斤于文字记载
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来努力于地下发掘的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斤斤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
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012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及解析
1.A 根据题干材料“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可知在新
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女性则与手工业有关,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变化反映
出生产发展影响到了劳动的具体分工,故选 A 项;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男性与女性”,这属于性别的不
同,与“阶级”无关,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确实述及了男性与女性陪葬品的不同,但是并不能据此扩大为
性别分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集体劳作指的是由于农具原始,许多人不得不采用
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即“千耦其耘”“十千维耦”,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该现象,排除
D项。
2.C 从材料看,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处早期人类文化,在此基础
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部落,这些文化和部落不断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
一体的发展趋势,故选C项;材料中仅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文明遗迹,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文明起源除了黄
河流域以外还有长江流域和其他区域,排除 A项;材料反映了部落联盟的形成,而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
是出现了宫殿、祭坛等象征国家权威的遗迹,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没有体现华夏认同
的形成,排除 D项。
3.C 题干显示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实物史料的重要性,故C
项正确;A项“完全是错误的”说法绝对,排除;题干主旨并非强调文献史料的重要性,故排除B项;D项说
法本身错误,排除。
4.C 从题干信息夏商国王以天干命名,反映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神权观念。而西周根据周王行为以德行定谥
号,反映的是统治观念中出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是一种理性的统治思维,故选C项。题干信息中未体
现西周的统治观念有敬天保民思想,故排除 A项。从以天干对王的称号命名,到以德行对王的谥号命名与
舆论评价没有关系,故排除B项。从夏商王的称号的命名到西周谥号的命名反映不了王权的集中,故排除
D项。
5.C 根据材料“国人皆咎公”“国人谤之”“国人围之”“国人逐之”“礼于国人”“盟国人于亳社”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说明“国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故选C项;公元前651年的葵
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而材料讲的是“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
力,并没有讲到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的表现,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本思想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社
会主流,表述错误,排除B项;民主思想在近代才出现,排除D项。
6.【解析】 (1)根据“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可知,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
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根据“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可知,《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
主要是传说和追忆。(2)依据所学内容二里头文化的介绍可知。(3)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
径根据“只有从事于考古学来努力于地下发掘的一条大道”可知,应该是考古发掘。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
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答案】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
考古活动:夏墟调查。
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
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本节课主线突出,大量精简课堂内容,所有环节服务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个主题,注重问题
链的设置,启发学生思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教学中大量环节渗透了历史核心素养。
通过史料阅读、多功能表格、地图分析法等多种途径创设情境,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13
存在问题:新教材内容多,要想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授课老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一要真正弄清教学立
意,二要真正了解学情,三要真正合理整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本节课中主线可以更突出,
点明、讲透不同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比如:旧石器时代—文明蒙昧;新石器时代—文明曙光;夏
朝时期—文明起源;商周时期—文明兴盛),并结合不同时期代表器物贯穿其中,提高课堂效率。 对夏商周时
期文明表现和特征可以简化高效处理,不用面面俱到。
本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能从单元的整体角度出发,根据单元中各课不同知识点的需要,对本
课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系统地整合组织教学,让学生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体
验,充分体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思路。
该教案能以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统领教学设计、实施、内容等方面,
符合课标要求,设计层级化的问题与任务,清晰地指向学科的本质理解和高阶思维、关键能力培
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宏观的视野关注本节课在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也
以微观的视角深刻理解各个子目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叙事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恰到好处地联系
了选择性必修历史的内容,体现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正确价值观念的要求。在互动式、启发
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样态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针对特定目标或内容,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给予学生规范、清晰、易懂的思维示范或行为示
范。板书清晰有条理,知识衔接自然,严谨流畅,疏密有致。既注重本节课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
干和重点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围绕学科思想、方法、规律进行总结。注重学生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以教
促考,师生配合默契,有利于服务教学,提质增效。
【点评人:殷军,人民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教研组长和朝阳区兼职教研员,特级教师,省级骨干
教师和历史学科带头人,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走进良渚文化 探中华文明起源
教师 2022年8月25日,作为第十九届中国·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活动之一的《玉·见文明———红
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
该展览以玉器文物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良渚
文化的玉琮。这件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
玉琮,有“玉琮王”之称。通过这种有形、有感、有效
的展览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引向深入。
引入最新权威学术成果,通过考古发掘成果的
展示,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一、良渚———探源中华文明
教师 什么是文明? 请阅读以下材料,思考文
明的标志有哪些。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
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
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
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
(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
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
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学生 文明的标志:阶级、国家出现;金属工具
出现;有城市产生;有文字出现。
教师 人们总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你同
意吗?
材料二: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森,编撰
的一本书叫做《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
史》,这本书在耶鲁大学流传甚广,被作为讲义,几
乎可以代表西方人的历史观念。书中的内容主要
是记载,从公元前1200年写到公元1600年,也就
是说记载了从商代到明代的具体故事。在这本书
中,西方史学界将清代从中国古代史中划了出来,
独立定义为古代和近代的一个特殊过渡时期,称之
为“晚期中华帝国”。
教师 这段材料体现了西方人什么样的历史
观念?
西方一部分学者不承认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
他们把从商朝甲骨文记载的历史开始到明朝算作中
国古代史;把清朝从中国古代史中割裂出去。西方
学者这种历史观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教师 今天,我们就结合良渚文化,探源中华
文明起源。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文明代表,那么它与
旧石器时代有怎样的区别? 请结合教材内容和遗址
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 完成表格。
(课件展示表格)
时代
区分
标准
已发现遗
址数量
生产生
活方式
文化遗
址代表
社会
性质
旧石
器
时代
打制
石器
数百处
渔猎与采集;
群居生活;有
的古 人 类 学
会用火
元谋人、北
京人
原始
人群
→
母系
氏族
新石
器
时代
磨制
石器
1万多处
大量 使 用 陶
器;开始从事
原始农业,种
植粟和水稻,
养蚕缫丝;饲
养家畜;使用
玉器
仰韶文化、
大 汶 口 文
化、河姆渡
文化、姜寨
遗址、良渚
文化、红山
文化
母系
氏族
→
父系
氏族
教师 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共同
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社
会贫富分化出现与地位不平等;氏族发展成较大的
部落。可以说旧石器时代是处于文明的蒙昧阶段,
而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
教师设问:结合教材《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分布图》和下图代表器物,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
特点。
学生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大河文明。
教师总结: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各有不同,出土的文物也各有千秋,这体现了
“多元”的特点。同时,通过观察不同文明玉琮的形
制和彩陶上的花纹,发现他们存在着相似之处,体现
了“一体”。
无论是新石器时代还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的分布都是以中原为核心,集中分布在长江和黄河
流域,即中原核心、大河文明的特点。
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原理,
结合地图内容培养时空观念。中华文明起源的多
元性和统一性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图文结合,
层层铺垫,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中华文明从起源
上就体现了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
二、良渚———实证中华文明
1.良渚———玉器文明
教师 从历史典籍中思考良渚玉琮有何用途
和意义。
材料一:“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
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
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
材料二:周礼中有“玉敛葬”,文献对玉敛葬描述
颇为具体,《周礼·宗伯·典瑞》中有“疏璧琮以敛
尸”,汉人郑玄注:“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
也。疏璧琮者,通于天地。”琮用于敛葬也是非常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15
的待遇。《周礼·天官·宰夫》:“帝后世子之丧,才
是大丧。”《太平御览·珍宝部六》引《吕氏春秋》有
“大丧用琮”。考古出土实物也符合文献记载,能随
葬玉琮的都是较高身份地位的人。
学生 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玉琮成为统治阶
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玉琮
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教师总结: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
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玉琮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标志,良渚遗址出土的玉
器,表明有了“礼”的制度。
2.良渚———城市文明
教师 请结合良渚古城遗址,指出良渚文明
之处。
学生 良渚城北发现了迄今最早的大型水利
工程;有专门手工业作坊区,由出土文物可知,手工
业技术发达且趋于专业化;有大型宫殿区、贵族墓
地,说明阶级分化明显。在古城高台上还发现了上
万斤碳化稻谷,印证良渚发达的稻作农业。
教师 刚才提到良渚城内有许多墓葬,墓葬规
模和随葬品种类数量差别很大,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良渚文化墓葬是研究社会分工出现、私
有制产生、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分化的重要实物史
料。墓葬表示,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
阶级社会门槛。
3.良渚———早期国家
教师 通过考古发掘成果可以实证原始农业
的产生与发展是在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进而产生了贫富分化,随之产
生了阶级并进而形成国家,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迈入
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华文明5000多年,因此得
以实证。
教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概括良渚文明呢?
(课件展示材料)
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归纳了六个关键词:
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
文明、早期国家。我甚至认为,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
一个集大成的文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教师总结:“中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
程”后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
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确认,在距
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的黄河流
域、长江流域,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
自己的国家。
良渚文化虽然没有发现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
熟的文字,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
度上丝毫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良渚文化,不仅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
论”和“黄河中心说”,而且突破了“文字、金属、城池”
三要素作为文明判断标准的传统理论,为文明判断
标准提供了“东方模式”。
三、良渚———交流中华文明
良渚玉琮神人的头上是一顶介字形的羽冠,布
满放射状的线条,而这一符号也曾出现在七千年前
河姆渡文化遗物中,这是否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
某种关联? 良渚神徽的符号意象,在其他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遗存中也曾出现过。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
上,不同地域文化间,究竟发生过怎样的互动与流
转? 请搜集资料探讨。
结束语: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新石器时代
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教师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
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文物,是中华
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
程中创造的辉煌,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
合一的民族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物,走进中华
文明,传承中华文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6
知识延展
1.对历史研究的意义,考古学更新了哪些说法?
中华文明西来说
中华文明自成一系,中华文化的
起源和发展具有本土性
东周以上无信史
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商王世系表
几乎和甲骨文所见一样
水稻源自东南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壳远早于
东南亚、印度等地,中国是农耕文
明主要的起源地之一
以文献研究历史
考古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王国
维提出将“纸上材料”与“地下材
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
意义:(1)补充或印证文献史料(甲骨文与《史
记》商王世系表);
(2)更新某些史学旧说(中华文明西来说、东周
以上无信史);
(3)推动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二重证据法);
(4)扩大史学研究领域(考古学)。
2.宗法制
(1)概念: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
系分封制形成的政治等级秩序、解决贵族内部继承
和分配矛盾、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余子接受分封;
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其嫡长子继承最高权力;
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君臣/兄弟),大宗可以
命令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家国同构,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族权与政
权结合。
(3)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影响:
对当时: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强诸侯国之间
的横向联系。
②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③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后世:①后世的祖庙、祠堂、宗谱都与宗法观
念有关。
②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观念和祭
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③消极影响:男尊女卑,裙带之风,荫庇心态。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1)分 封 制:权 力 的 分 配———政 治 生 活 等 级
化———天下归周。
(2)宗 法 制:权 力 的 继 承———家 庭 生 活 政 治
化———天下归宗。
(3)礼 乐 制:权 力 的 认 同———等 级 观 念 生 活
化———天下归心。
概念注解
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一般来说,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
14000年以前,到大约5000年前结束。这一时代的
基本特征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另一重要特征
是,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磨光石、陶器、纺织、玉器,手
工业也逐渐专业化。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
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
较大的氏族社会,定居形态的农业生活开始,临潼姜
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2.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它
的年代约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主要分
布于黄河中游一带,包括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
南大部。主要代表有姜寨、半坡遗址和庙头沟类型。
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
制的,多是夹砂陶或泥质红陶,彩陶都是红陶黑绘,
纹饰丰富,制作精美。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
是粗陶。仰韶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有或大或
小的村落,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
多间为多。村落外为墓葬区。
3.氏族
氏族是原始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组织和
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氏族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晚期,其主要特征是:靠血缘纽带维系;生产资料归
氏族公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公共事务
由选举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血亲复仇、收容
养子等)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在共同经济生活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17
基础上,形成氏族共同的语言、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
仰。几个氏族可以联合为部落;氏族人口繁殖后,可
以分化为多个氏族;氏族人口锐减后,也可能并入、
依附其他氏族。
4.国家
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
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
角度说,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
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
说,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
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
力机构。恩格斯曾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
产物。
问题探究
1.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异同
同:①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②社会生产力水平
都很低;③共同占有和分享劳动产品;④都主要生活
在大河流域。
异:①所处时代不同:一个是旧石器时代,一个
是新石器时代。
②社会组织不同:旧石器时代是原始人群的群
居生活;新石器时代是氏族公社的定居生活。
③分布区域不同:旧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长江
和黄河流域的个别地区;新石器时代遍布大江南北,
特别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
④生产方式不同:旧石器时代主要以渔猎和采
集为主;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原始的农业、手工业。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
本土特点。
(2)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3)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
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
文明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4)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
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中
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
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
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
今的伟大文明。
3.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异同
同:①都是我国古代社会最高权力的传承方式。
②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传承,都有利于维
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③都基本上与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④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异:①二者产生的时代不同:前者是原始社会的
产物,反映的是“天下为公”的现象;后者是阶级社会
的产物,反映的是“天下为家”的现象。
②产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民主推举,后者是
世袭。
③产生的依据不同:前者主要看才能,后者主要
看血缘。
④实行的范围不同:前者主要在黄河流域及中
原地区推行,后者基本上在整个中国实行。
⑤二者的影响不同:王位世袭制比禅让制影响
更广泛、更深远。
史料助读
1.材料一: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 殷复兴,诸侯
归之。
———摘编自《史记》
材料二: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
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
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由
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
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
同。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
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
如何理解殷周之际国家治理的举措?
材料一说明商朝时期限于王朝的实力,采用
了松散的“方国制度”来实现对地方的影响。然
而,“方国制度”毕竟无法实现对地方的完全控制,
特别是商朝国力弱的时候,导致地方叛乱频仍。材
料二中,西周则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
控制。
阅读时应注意到,商王与诸侯尚未确立君臣
名分关系。西周时期,“方国制度”已被打破,通过
实行分封制确立明确的君臣名分关系,加强了国
家的统一管理,为西周国祚的延续产生了积极
意义。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认识到,殷周之际国家治
理的举措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封制取代方国制,是
很大的历史进步。分封制是古代中国由方国林立
走向中央集权的必经阶段。
2.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
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摘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8
材料二:西周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君统和余子
分封两项内容,故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旨,宗统与
政统合而为一;又与等级制彼此渗透,由分封确认
等级,因等级巩固分封。因此,如果把夏商称为
“氏族封建制”,那么西周则可称为“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论考》
宗法制、分封制的关系怎样?
材料一表明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材料二
表明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由分封制确立
的等级制度,成为维护宗法制的工具。
从材料认识到,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
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
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较深刻地体会宗法制和分
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联系,成为维系统治
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
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
地结合在一起。
学术动态
1.中华文明的起源地的六个观点
现在,学术界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观点,主
要有如下几种:
(1)“满天星斗说”
以苏秉琦先生为代表,他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
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一是以仰韶文化为
代表的中原文化,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黄河文化中
心;二是以泰山地区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山东、苏
北、豫东地区的文化,其突出特点是不同于仰韶文化
红陶的黑陶文化;三是湖北及其相邻地区,其代表是
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四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
的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五是西南地区,从江西
的鄱阳湖到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六是从陇东到河套
再到辽西的长城以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内蒙古
赤峰的红山文化和甘肃的大河湾文化。
(2)“两大集团说”
认为中国的史前文化可以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
南的金沙江划一条大斜线。前者以半坡文化为代
表,属高原山岭型;后者以青莲岗系统文化为代表,
属川泽湖泊型。
(3)“接触地带说”
主张以阴山、秦岭、南岭三条山脉为标志划分出
几个接触地带,找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大小中心说”
仍然坚持黄河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在这
一大的中心之外也存在若干个小的中心。
(5)“辽河流域文化中心说”
理由是赤峰的红山文化并非受黄河仰韶文化的
影响才形成的,它有自己明显的独立特征,其远古时
期北方狩猎民族的文化特点更加突出,并非落后于
中原文化。
(6)“永州说”
以梁绍辉、袁家荣等为代表。该说法的支撑是
在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岩(俗称蛤蟆洞)发现了原
始古稻和原始陶器。中国的远古文明史是伴随原始
农业的形成而形成的,永州道县玉蟾岩出土文物表
明,永州在12000年前就有了相对成熟的原始农业和
原始制陶业,可知早在12000年前我们的远古先民就
在永州这块土地上开创了辉煌的远古文化。由此推
出,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非但“上下五千年”,而是一
万年,甚或一万余年。
2.界定“文明”的标准是什么?
经过探源工程10年的工作,我们对文明形成的
标志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认识,修正了以前有关文明
的三个标准,其主要内容是:农业的显著发展,要能
够供养足够多的人口;手工业技术显著进步,并且出
现了专业化的手工业群体和分工;高等级制品的手
工业资源和技术被王权控制;人口集中,一般是5000
人以上规模的城市;……出现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在
考古学上的表现是出现了大型都邑等大规模的土木
工程、高等级的宫殿、随葬品丰富的大型墓葬且出现
表明权贵身份的“礼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访》
典题剖析
例1 (经典真题)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
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
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答案】 D
【考点】 西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在河南、陕西等地出
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
明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河南、陕西等地的文
化相互交流,故 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长江中下
游地区文化向北方传播,故 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
的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诸侯维护周礼和宗法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019
度,故B、C两项错误。
【启示】 抓住关键信息:河南、陕西等地出土了
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文化的影响是
相互的,中原以外的地区在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过程
中,也会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由此得出南北文化相
互交流。
例2 (经典真题)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
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
王。这反映出 (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 B
【考点】 王位继承制的变化。
【解析】 该题设定了商周时期王位传递的世代
与王的数量不同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国国家
形成早期的社会特点的认识,以及透过历史现象认
识历史本质的能力。中国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袭与禅让有着本质的不
同,禅让是“传贤”,世袭是“传子”,故 A 项错误。商
周时期都处于中国国家形成的早期,生产力发展水
平差异不大,人均寿命没有本质的差别,故 C 项错
误。而西周的宗法和分封制度以血缘的亲疏来分配
国家的政治权利,社会组织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
从商至周,社会的血缘纽带关系日益增强,故 D 项错
误。商朝延续了夏朝的世袭制,继承方式以兄终弟
及为主,西周严格了宗法制,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
主。兄终弟及从继承上讲为一代,而父死子继从继
承上讲则为两代。此外,在西周实行宗法制之后,嫡
长子继承的原则得以确立,减少了王位传承上的纷
争,也使西周的王从世代和数量上都较商朝少。故 B
项正确。
【启示】 商朝从约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年,存续约554年,约33年更换一代王,平均每
一位王在位的时间约17年。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
至公元前771年,存续275年,约25年更换一代王,
平均每一位王的在位时间约11年。这表明,虽然商
和西周每一位王平均统治的时间相差不多,但西周
代际传承明显比商朝快了许多。究其原因,在商朝,
商王权力的继承方式随政治形势屡有变迁,有时传
子,有时传弟,没有稳定的制度且易造成王位继承的
纠纷。商朝前期,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到了商
朝后期,才逐渐形成父死子继的传统,但也不是绝对
的定制。西周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宗法制度,嫡长子
继承制成为王位继承的核心内容,减少了王位传承
上的纠纷,使西周的王在世代和数量上比商朝都少。
例3 (经典真题)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
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
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
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
这说明 (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 D
【考点】 分封制下社会生产情况。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中期至春秋时
期,贵族得到的采邑(包括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多,结
合所学可知,这从根本上得益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
生产持续发展,故选 D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土地
性质的变化,故 A 项错误;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分
封体制不断受到冲击,而非强化,故 B项错误;春秋
时期,贵族得到的采邑越来越多,实力大大增强,冲
击了诸侯国君的统治,故C项错误。
【启示】 西周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受封者只享
有使用权,没有买卖和转让权。周天子分封土地,形
成分封制。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以外的荒
地被开垦为私田,诸侯视这些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
田上耕作的奴隶减少,都去帮诸侯开垦私田,周天子
在井田制上所收的赋税减少,导致权威日趋下降,周
王室衰微,诸侯忙于兼并战争,争抢土地,导致井田
制瓦解、分封制瓦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编写:王维昊,山东青州第三中学)
课时《核心素养小检测》扫码下载
020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发展重要的过渡与转型阶段。
本课包括“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子目的内
容,第一目是政治之变,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崩溃,新的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并且随着列
国纷争,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出现华夏认同观念。第二目是经济之变,铁犁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
获得了巨大进步,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面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巨变,各诸侯
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也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四
目是思想之变,从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先声,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
同的政治主张,在“争鸣”中也有“共鸣”,在“争”与“变”中向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转型。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变动的表现,理解变法运动出现的必然性。难点
是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争”与“变”,纷争中有统一,动荡中有秩序,争鸣中有共鸣,并运用唯物史观解读
大变革时代。
教师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时,在周郊阅兵,
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别有用心地问王孙满周王朝九鼎的大小和重量
情况。王孙满追溯了九鼎的历史后,十分严肃地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
问也。”这就是楚王问鼎的故事,故事可以说明春秋时期哪一政治状况?
学生 鼎是国之重器,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周王室衰微,礼乐制度开始崩坏。
教师 正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在原有的秩序濒临崩溃的境况下,他们又是如何寻找合适的途径来重构新秩序的呢?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主题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政治变动
教师 经历了夏商周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历史进入了从春秋战国到
秦汉、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发展阶段,本节课所讲内容即为春秋战国的社会
大动荡、大变革。请回忆已有知识并尝试构建时间坐标轴。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