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
杂志分类:其他
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1目录政策法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文加强科学普及工作......................3 全国首票“十四五”科普事业项目减免税货物在广州通关...... 5 上海:科普作品列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标准..............................6业界观点 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四重维度.....................................................8 如何多措并举畅通科普人才发展渠道....................................... 10 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普达人...........................................................12行业动态 2023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 14 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下公众突破10 亿人次..................16 全国首个科普数字形象大使亮相...................................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1
目录政策法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文加强科学普及工作......................3 全国首票“十四五”科普事业项目减免税货物在广州通关...... 5 上海:科普作品列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标准..............................6业界观点
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四重维度.....................................................8 如何多措并举畅通科普人才发展渠道....................................... 10 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普达人...........................................................12行业动态
2023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 14 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下公众突破10 亿人次..................16 全国首个科普数字形象大使亮相............................................... 18 山西首次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 21展教资讯
【科普课/科普赛/科普日】 上海推出首批“科技与文化融合”科创教育课程....................23 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25
第4页
2
江苏省“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27 天津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科普送到百姓身边....................30【展馆展览】 上海:“舌尖上的寄生虫”专题科普展开幕............................32 浙江省科技馆:“中华问天”科普展亮相................................34 河南省科技馆六大举措应对倒票现象....................................... 37 安徽合肥:“奇观”科学艺术展系列活动启动........................41 青岛科技馆于 9 月 19 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42【主题活动】 “科学与中国”二十周年大会启动仪式在京举行....................48 “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活动走进河北安国................................50 “科普援藏”活动在拉萨启动...................................................52 2023 年印度喀拉拉邦全球科学节..............................................53 科学节重返英国伍尔弗汉普顿...................................................54名馆观澜
俄罗斯:娱乐科学实验博物馆...................................................55 德国:不来梅港气候屋...............................................................59 意大利:达芬奇体验博物馆.......................................................62 挪威:科学技术博物馆...............................................................64
第5页
政策法规3
政策法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文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对全面加强新时代科学基金科普工作作出统筹部署。
此次印发的意见强调,科学基金科普工作要“以让基础研究走进社会、让社会理解基础研究为主题,以科学基金资助创新项目资源科普化为主线”,阐释了科学基金科普工作的使命所在和目标导向,明确了科学基金科普工作的独特优势和发力方向。
第6页
政策法规4
意见提出,要坚持大科普理念,面向科技界、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聚集各方力量,统筹普及基础研究前沿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宣传科学基金政策。从科普对象来看,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是科普工作的根本要求。同时,基础研究的发展也需要从整体上提升科技界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品位,让科技界了解最新的科学前沿进展,提高凝练科学问题的水平,促进学科间交叉,意见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普工作也要面向科技界。
从科普内容来看,此次印发的意见强调“知识、精神、思想、方法、政策”五位一体的大科普理念。其中,以基础研究前沿科学知识为载体、以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内核、以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启迪、以科学基金政策为支撑,统筹推进科学基金科普工作。此次印发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分类实施的科普引导政策,针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等资助强度较大的项目类型,提出“应当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科普工作”,应全面及时反映重大科学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进展,让全社会感受到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的信心。
第7页
政策法规5
全国首票“十四五”科普事业项目减免税货物在广州通关近日,全国首票“十四五”科普事业项目减免税货物在广州通关入境,广州市天河区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喝到“头啖汤”。此次申请的减免税货物为一批价值 23 万美元的进口陨石标本,主要用于博物馆的科普展示。“十四五”科普事业项目减免税政策,有效帮助该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有利于促进博物馆丰富和完善科普类藏品、标本种类,为公众带来更多有趣的科普体验。发展科普事业是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指出,享惠单位进口免税清单内的科普用品,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广州海关充分发挥减免税专业技术优势,主动对接博物馆等辖区重点享惠主体,积极核定进口商品税号适用科普事业项目政策范围。同时,依法开通减免税“绿色通道”,指导享惠主体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无纸化申报,按要求完成审核并迅速出具《征免税确认通知书》,帮促其便捷享惠。
广州海关表示,将认真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减免税政策服务,综合运用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无纸化审核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单位引进国外先进科普产品,助力国家科普事业发展。
第8页
政策法规6
上海:科普作品列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标准9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科普介绍了医院的健康促进工作。
上海有 20 多万名医务工作者,为推动医务人员做科普,上海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作品代表作列入到高级职称的晋升标准。过去医务人员高级职称晋升标准主要为发表的学术论文,这次把健康科普代表作也列入到医务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判标准中,激励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此外,上海市级层面设立了财政经费支持健康科普人才专项,每年遴选和培育一批健康科普“引领人才”和“青年英才”。承接建设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上海市级层面建成覆盖了38 个学科领域,一
第9页
政策法规7
共有 629 位健康科普专家形成的专家库,并成立“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充分发挥院士等科学家在健康促进和科普工作中的引领效应和示范效应。
医生的健康科普和临床工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谢斌说:“一位医生半天如果看 40 个门诊病人,已是飞速了,但是一篇科普文章可惠及成千上万的患者。在有限的时空里,提高服务的可及性,科普加分的作用非常明显。”
患者接受科普宣教后,对疾病有了理性认识,在就诊时和医生的沟通会更顺畅。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就医的满意度。在健康需求里面,临床诊疗只是满足了消除人们病痛这个方面的需求,还有更大一部分对身心健康、幸福感的追求,应通过健康科普来进一步满足。
第10页
业界观点8
业界观点
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四重维度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讲好中国科技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以中国科技成就说服人
讲事实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基础理据。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科技成就,可以从不同维度加以故事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构成中国科技故事的基础性要素,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乘风破浪的基本事实。
讲形象:以中国科学家故事打动人讲形象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叙事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些中国科学家是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
第11页
业界观点9
典型代表。应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家故事打动人,以科学家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生动元素。讲情感:以中国科学家精神感染人讲情感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有效路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共同凝结了中国式科技创新的情感表达。这些精神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力量支撑,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最佳素材。讲道理:以中国科技政策影响人
讲道理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理性力量。支撑话语的道理在中国科技故事中由中国特色科技政策呈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积极投身科技事业和重大科技工程。随着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是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支撑。
第12页
业界观点10
如何多措并举畅通科普人才发展渠道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二者具有同等重要价值。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科普事业随之蒸蒸日上,社会对于科普的需求愈加旺盛。不过,与发展火热的科普事业相比,我国科普人才在规模、质量上仍显不足,制约着我科普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需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
科普人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例如科普作者、科普讲解员等。但更多的一类是,兼职从事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他们是当下科普人员的主流。科普工作者所需要的技能与科研人员大相径庭,评价体系也应更具针对性。但是,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普人才评价都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没有与科研人才进行细致、有效的区分,致使科普人才在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受到阻碍。
针对这一现象,不同地区、机构进行尝试。2019 年起,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先后开展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对科普类人才的职称评审进行了相关探索。
不过,不同地区、机构发布的科普职称评审标准并不一致,缺乏国家相关层面对科普人才的统一评价。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今年4月17 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通知,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这标志着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
第13页
业界观点11
职称评定激励人才成长
根据中国科协公示,今年共有 71 名申请者获评科普专业各级职称。其中,16 位评为研究员、22 位评为副研究员,33 位评为助理研究员。获评职称人员来自各类单位,既有从事科普宣传的媒体从业者、科技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中国科学技术馆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中从事科普工作的职工。科普专业职称的设置无论对于专职的科普工作者还是兼职做科普的科研人员,都能够产生较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兼职从事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科普专业职称的设置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措并举壮大专业人员队伍
我国科研人员规模庞大,是科普人才的宝库,要充分挖掘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潜力,在尊重科研人员意愿、兴趣的基础上,从激发动力、创造条件、保障资源三方面入手,壮大科普力量。当下,科研人员各项任务繁重,国家倡导给科研人员减负,因此不应强制他们做科普,而是要从根本上调动起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热情,这就要从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上下功夫。对于那些有兴趣和能力从事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应该在考核评价时承认其科普成果的价值,将科普成果纳入相应的考评指标中。
第14页
业界观点12
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普达人
“科学与中国”20 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近日举行。会上宣读的《“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号召两院院士主动承担科普社会责任,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到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都是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筑牢科技创新参天大楼的坚实地基,难以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长期以来,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作出重要贡献。也要看到,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与公众需求以及国家科技创新紧迫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大力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面对公众与日俱增的科普需求,科技工作者应在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发挥更大作用。
及时解读重大项目,让公众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科技工作者处在学术最前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他们在悉心科研的同时,应该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教学资源,使公众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贯彻科学理念,用知识击碎谣言。当前,一些伪科学谣言层出不
第15页
业界观点13
穷,往往集中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如果不及时澄清,很可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科技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强有力地回击谣言,既能为公众答疑解惑,也有利于传播科学价值观。
创新普及方式,助力科普破圈。科学理论知识或许晦涩难懂,但科技工作者要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公众需求,创新科普表现形式,利用多样化的融媒体手段,创作出适合传播的、具有趣味性的科普内容产品,让科普变得更加喜闻乐见。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普人才。期待更多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充分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希望越来越多科普达人进入公众视野,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添砖加瓦。
第16页
行业动态14
行业动态
2023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2023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 9 月19 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繁荣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大会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的支持。来自13 个国际组织、28个国家的科技组织和机构的 700 余位中外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伟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
第17页
行业动态15
主旨报告会由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司司长胡少锋,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以色列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科学毕业生协会董事会主席埃胡德·梅尼帕兹分别作题为《让科学走出实验室:分享、普及与公众参与》《推进中日科教合作提升人民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基于实证的世界观》《面向现代化的青少年科学素质养成》《创新型国家的青年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挑战》的主旨报告。本次大会由开幕式、主旨报告、2 场高峰论坛、8 场专题论坛和闭幕式等 5 个单元构成。大会围绕强化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分享提升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就加强各国科普能力建设、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养成、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持续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推进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由中国科协于2018 年发起,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首届大会致贺信。五年来,中国科协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深化国际科普合作,打造专业化高层次交流平台,致力于消弭全球科学素质鸿沟,引领国际科学素质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第18页
行业动态16
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下公众突破10 亿人次自 2012 年启动建设至今,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线下公众突破 10 亿人次,在推动科普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第19页
行业动态17
经过 10 余年发展,已构建起 446 座达标实体科技馆、657套流动科技馆、1764 辆科普大篷车、1124 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覆盖全国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具体来看,全国达标实体科技馆实现省级全覆盖,地级市覆盖率达 65.9%,县级科技馆超 220 座,中央财政补助免费开放科技馆377座。
流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5909站,覆盖全国 29 个省份 1888 个县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县服务3次;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模式在 11 个省份 106 个县级行政区成功试点,助力 20 余个县市挂牌建立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约5465.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1366 圈。
农村中学科技馆扎根服务基层,覆盖全国29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培训科技教师 7384 人次,直接服务公众1344 万人次。此外,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资源总量达 18.25TB,助力科普数字化转型取得新成效。
第20页
行业动态18
全国首个科普数字形象大使亮相9 月 15 日晚,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等18 个部门联合举办的2023 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 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科幻季活动启动仪式在温江区碧落湖举行。
2023 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分为启动仪式和展览展示两大部分。启动仪式以科普为钥,启科幻之门,包括科幻启迪想象、科幻照进现实、科幻筑梦未来三大篇章。展览展示部分,通过“擦亮科幻之都名片”的主题,设置了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通过近距离的科普趣味活动,市民能沉浸式体会到科技的魅力,亲身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数字化新时代,如何让科学更活泼、科普更有趣,给大家带来虚实结合的全新酷炫体验?特别令人关注的是,成都科普IP 新形象——结合AI及AR技术全新打造的全国首个科普数字形象大使“科普熊猫”正式全球首发,并在活动中与现场观众互动。
第21页
行业动态19
在 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结合了3D 动作捕获技术及 AR 技术的“科普熊猫”虚拟人代表成都向全世界发出最热情的邀请,欢迎大家到成都走走看看,感受“中国科幻资源最丰富、科幻活动最频繁”城市的巨大魅力。
2017 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注册开通“科普熊猫”微信公众号,并立足成都特点,创新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科普熊猫”潮萌 IP 形象。2020 年以来,在成都地铁 1 号线准备以“10 万个为什么”
第22页
行业动态20
和“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科普熊猫主题专列,日均受众达80万人次。2022 年结合地质灾害频发等情况,推出应急科普365 栏目,每天制作发布地震防御、洪涝灾害应对等科普图文音频视频节目365期,推出科科探案记在喜马拉雅抖音等平台传播达100 万人次。科普熊猫的粉丝数、转发数进入全国前列,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科协传播榜前 5 名。目前,以全国科普日20 周年为契机,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探索打造全国首个科普数字形象大使。下一步“科普熊猫”数字形象大使将在科普内容创作和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发力,逐步成为成都科协在科普内容IP 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又一重要探索与创新。
第23页
行业动态21
山西首次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8 月 25 日,山西省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从今年起面向该省各级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全省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此举标志着山西科普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必将进一步激发科普人员创新活力、优化科普人才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掣肘着山西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截至 2022 年 10 月,山西专兼职科普工作者达到数十万人,专职科普工作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省、市(县、区)各行各业的科普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称却主要挂靠其他系列职称来解决。有的科普工作者虽具备晋升相应职称的条件,但因为没有属于自身业务特点的晋升渠道,缺乏专属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和评审组织,无法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直接影响到学术交流、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
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2021-2035)》“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评定工作”的要求,“靶向”激励全省科普工作者,切实打破限制科普人才发展的“天花板”,从2022 年 10 月开始,山西省科协组织专人对全省专职科普工作者情况进行了摸排,并在省内外广泛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调研,经山西省人社厅核准批复,成立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初、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一举为全省市、县(区)、乡镇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科普工作者打通职称晋升渠道。山西将是
第24页
行业动态22
继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湖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后第八家开展此项工作的省份。
山西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设置了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制作和科学传播推广三个方向,分设初级、中级、高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三个层级,对应职称分别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具体评审工作由职称评审办事机构山西省科普服务中心承办。
此外,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将创新评价方式,立足品德、学历、资历、工作能力等条件,充分体现科普工作特点,着重评价工作业绩和业绩成果,对初、中级职称申报人员采取专家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对高级职称申报人员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切实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25页
展教资讯23
展教资讯
【科普课/科普赛/科普日】 上海推出首批“科技与文化融合”科创教育课程随着故宫博物院、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这项合作的首批“科技与文化融合”科创教育课程8 月27 日在上海发布,为青少年带来更多科创教育体验。
“科技与文化融合”科创教育课程充分挖掘两大“头部”科技文化场馆的教育资源优势,借助“科创校长空间站”的枢纽平台,联动多方资源,共同向公众提供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首批共发布课程 33 项,包括“太和殿上的小精灵”“天上的龙舟”等,并将持续面向各学校、企业、场馆开放,一同扩充科创精品资源池。相关课程联系对接将由上海科技馆统筹安排。今年 7 月,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人员交流、学术交流和展示教育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如
第26页
展教资讯24
联合举办科技与文化系列研讨会、系列讲座、学术会议,沟通交流相关研究信息及最新学术成果,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重点面向全国青少年推进科普教育。
上海正持续创新科普教育形式和内容。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每月举办一期,也将探索从科普场馆走向文化阵地,继续践行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的教育理念,打造多元的交流平台和体验场景,输出更多专家观点,深度打响上海科创教育品牌。
在 8 月 27 日举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第二场活动上,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尹烨等建言,青少年科创教育需要全社会关注,要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接续发力,需要政府、学校、场馆、企业等不同主体链接资源优势,发挥教育合力,为青少年科创思维的培养提供多样化、多维度、多圈层的平台支持和学习体验。
第27页
展教资讯25
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8 月 25 日,2023 年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在济南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在山东全省135 名报名选手中优中选优,共有 40 名选手进入上午的半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选出 20 名科普达人进入总决赛。参赛者以同场竞技形式传递科普“好声音”,普及趣味科学知识,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科普视听盛宴。在决赛环节,10 名科普工作者选手和10 名兼职科普讲解人员选手各显神通、同台竞技,最终共评出一等奖2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5 名,优秀奖、优胜奖若干。同时,现场和网络观众从总决赛选手中投票选出“最具人气奖”2 名,根据推荐单位获奖和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10 名。
本届大赛包括预选赛、初评、半决赛、总决赛四个阶段,分为科普工作者、兼职科普讲解人员两个组别进行,经前期预选赛、初评评选两个组别分别有 20 名选手入围半决赛。半决赛自主命题,讲解内
第28页
展教资讯26
容紧扣大赛主题,讲解时间为 4 分钟,每个组别得分前10 名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分随机命题讲解和科技常识测试两部分,随机命题部分,大赛提供 5 张图片,由选手现场随机抽取确定,讲解时间为2分钟。随机命题讲解总分 100 分,限时 2 分钟,不足1 分钟扣2 分,超时10 秒扣 2 分并终止讲解。而在科技常识测试部分,则在比赛时由选手随机从题库(《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抽取2 道题目进行测试,每题答题时间限时 10 秒。讲解要求合乎逻辑,寓意深刻,特色鲜明,语言流畅。
参赛选手来自山东全省各地、各系统,既有专业讲解员,也有科技工作者、医生、教师、学生等。讲解内容从大国重器“上天、入地、下海”到中国科技“工程、材料、机械”,再到自然资源“天象、生物、低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过幽默、生动、通俗的讲解,回答了人们感兴趣的科学“为什么”等问题,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科学普及的饕餮盛宴。
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自 2021 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已经成为目前山东省参赛层次最高、范围最广的科普讲解赛事之一。
第29页
展教资讯27
江苏省“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9 月 17 日至 23 日,2023 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开展,各地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和特色,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教育、数字素养、卫生健康、农业科技等开展主题特色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志愿联合行动,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体验。
省主场活动将在南京举办,通过举办首届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博览会等形式,聚集各主办单位资源,通过多方主体联合、线上线下结合、优质资源整合的方式,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性、群众性的“全国科普日”省主场活动,在全省各地掀起科普活动热潮。学会高校联合科普、企业联合行动、科技馆联盟科普……本次科普日集聚各方力量,开展系列联合行动。其中,各级学会开展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开放、青少年实践体验和“食品安全进万家”等科普活动;各高校科协组织高校优质师资资源开展论坛讲座等活动,组织学
第30页
展教资讯28
生参加“大学生在行动”“江苏省大学生科普短视频大赛”等科普活动;各科技馆联围绕“同上一堂科学课”等主题,开展“科技馆科普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馆”等系列活动,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集中巡展,激发公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面对银龄群体智能设备使用有困难、青少年希望增强更多科学兴趣、农民需要专业农技知识普及等问题,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打造科学家讲科普专项行动、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银龄科普专项行动、农技协科普专项行动等示范性、创新性专项活动。院士大咖面对面,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讲座,开展“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和“科普江苏大讲堂”等活动,带动各方打造科学家讲科普的高端示范品牌,增强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获得感。
第31页
展教资讯29
科普活动进校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科普进万家行动”、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讲座、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科技教育乡村行”、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等活动。贴心科普服务银龄群体,组建“江苏银龄科普志愿服务队”,组织“省第三届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大赛”、银龄科普培训等活动,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科普为农业生产送来“及时雨”,充分发动各级农技协组织、科技小院作用,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面向农民普及先进技术、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在乡村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群众性科普文化活动,讲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故事。同时,发挥江苏网上科普馆和江苏“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优势,通过直播、短视频、VR 等方式,开展云讲堂、云看展、云发布等线上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科普日”。
第32页
展教资讯30
天津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科普送到百姓身边9 月 17 日至 23 日,天津全市 600 余场科普活动送到百姓身边,营造全域科普氛围,让科普成为天津一张闪亮名片。今年的天津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共分五部分,重头戏是于9月17日在天津梅地亚大剧院举行的 2023 年天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天津科普之夜”,包括“云上科普市集”“天津科普之夜文艺演出”“点亮天塔——城市科普灯光秀”三个部分。“云上科普市集”邀请部分科研院所在现场开展科学实验、AI互动体验、仿真互动模型演示、特色农产品展示等科普活动;“天津科普之夜文艺演出”包括“飞越”“科普闪耀20 年”“竞发”三个篇章,以沉浸式互动、科普情景剧、舞台剧、Rap 曲艺摇滚等喜闻乐见的演绎形式,聚焦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展现“大美天津”;
“城市科普灯光秀”现场邀请参加活动嘉宾、科
第33页
展教资讯31
技工作者和群众一起启动本届科普日活动。届时,科普中国等7个平台将网上直播。天津电视台教育频道也将在9 月17 日晚播出,为市民奉献一场不出家门的科普盛宴。
同时,天津全市政府部门、学校院所等各纲要办成员单位,将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教育、数字素养、生态文明、卫生健康、应急科普、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农业科技、核科普、水利科普、食品安全等行业领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意识,倡导科学理念,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天津市此次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将围绕加强政治引领,激发奋进力量;聚焦创新发展,服务自立自强;坚持科技赋能,助力“国之大者”;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四个方面,展示科技成就,服务创新发展,立足公众所需等,形成“上下联动、纵横融合、网络活跃”的生动局面。
第34页
展教资讯32
【展馆展览】 上海:“舌尖上的寄生虫”专题科普展开幕9 月 2 日,上海市首个食源性寄生虫主题的原创临展——“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展互动。
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 年和2021 年分别实现全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和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疫情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近年来,由于寄生虫病发病人数显著减少,人们对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认识不足,寄生虫病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感染寄生虫,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第35页
展教资讯33
展览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从“寄生虫的大千世界”“肉里来的寄生虫”“菜里来的寄生虫”“虫虫大作战”四个板块,向公众普及食源性寄生虫的分类和分布,寄生虫的生存环境、媒介和宿主,它们的生活史、感染途径和危害,以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科普展里融合了各种有趣的益智小游戏。比如,你可以去和绦虫们比比身高。千万不要以为,寄生虫都是些身形弱小的模样。一条猪带绦虫成虫能长达 2-4 米,而一条牛带绦虫成虫更可长达4-8米。想知道蛙肉、生猪肉、生鱼醉虾、福寿螺,甚至是荸荠、沙拉这些美味里都藏着什么样的寄生虫吗?展览里有一个有趣的互动装置,完成拼图,就能顺着“光路”找到对应的答案。
第36页
展教资讯34
浙江省科技馆:“中华问天”科普展亮相9 月 15 日下午,浙江省“中华问天”科普展专区在浙江省科技馆正式亮相。
2300 年以前,屈原以长诗“问天”叩问了苍穹,中华民族对真理和宇宙奥秘的求索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华问天”科普展览以“回望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载飞天路”为故事的主线,通过“使命”“征途”“展望”三大板块,展现载人航天工程自诞生之日起,逐步突破三大关键技术门槛,最终成功建成空间站,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光荣历程。
第37页
展教资讯35
在“中华问天”科普展专区,人们可以看到神舟飞船返回舱实物、神舟飞船返回舱降落伞实物,以及中国空间站体验区。漫步于展馆中,可以发现此次展览创新运用了氛围造景、多媒体等交互手段,对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火箭系统、航天精神等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解读,充分激发观众的探索兴趣。观众能够在空间站中体验航天员的衣食住行,感受航天员的一天。
第38页
展教资讯36
根据《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浙江省航空航天制造、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空航天产业实现增倍式发展、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全国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民营经济融航发展先行省。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蓬勃发展,浙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场展览增加“浙力量”内容,集中体现了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知识的普及,价值的引领,使“科技自立自强”命题更贴切、更自然。
第39页
展教资讯37
河南省科技馆六大举措应对倒票现象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科技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尽管还处于试压运行中却持续火爆,参观门票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也出现了预约难、部分平台倒票等现象,影响了观众的公平预约和场馆的正常运行秩序。
为治理倒票、改进工作,河南省科技馆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按照“多措并举、疏堵结合、协同发力”原则,采取六大举措,在增加门票绝对供应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票务运营规则,增加信息技术防范手段,配合公安机关加大对倒票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为公众提供参观机会。
一、对症下药堵塞预约漏洞
自端午节发现有倒票情况以来,河南省科技馆多次召开票务专题会,同技术团队共同梳理分析观众预约诉求,研判倒票方式,对票务
第40页
展教资讯38
预约规则进行了针对性调整。同时,深度分析票务系统历史数据,明确倒票行为判定标准,累计封禁 1268 个公网IP、封禁与微信号关联的小程序账号 2200 个。
二、最大限度增加门票供应量
河南省科技馆部分展教工程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还没有达到全面开馆条件。为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按照“边建设边试压,边试压边提升”原则,在综合评估施工进度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展教工程施工时间,在 7 月 3 日发布第 5 号试压公告,将每周开放时间由3 天增至 4 天;在科学评测场馆承载量和接待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将每天的参观门票投放量由 8000 张增至 10000 张,并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建议,提前 2 天开放预约,并将开放预约时间由上午7 时推迟到9时。从 7 月 6 日开放团队预约,每周四、周五均可安排团队参观,努力缓解门票供需矛盾。
第41页
展教资讯39
三、全面提升票务系统功能
河南省科技馆票务系统可实现参观门票及各类影票的预约、在线支付、验证与回收、订单查询、管理等功能。为全面评测票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省科技馆委托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对票务预约系统开展渗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互联网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较好,不存在中高风险安全漏洞。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定期升级更新软件,跟进解决卡顿问题,从软硬件配置、功能实现、安全防护等方面弥补系统漏洞与不足,全面地提升票务系统功能,扎牢扎密扎高技术防护“篱笆”,确保票务预约系统安全顺畅稳定。四、实行全员实名制预约
河南省科技馆实行全员实名制预约,对每天每人每个账号可预约门票数量进行限制。为堵塞二维码验证入馆的漏洞,从五一假期开始,将原来可刷身份证或二维码入馆,调整为观众须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刷卡检票入馆,持其他有效证件的需人工核验后扫预约二维码检票,没有身份证的儿童须由成人带领,人工核验后扫预约二维码检票入馆。五、启用“人脸核身”强实名认证为规范票务预约秩序,保障公众信息安全与合法权益,从7月23 日起,观众须通过“人脸核身”实名认证才能进行预约。同时,为保证票务预约的公平性和用户体验,还测试启用多种技术手段,验证环节增加图形验证码和防伪校验码等随机验证、隐藏式验证,阻止通过自动脚本进行抢票。
六、多方联动打击倒票行为
第42页
展教资讯40
河南省科技馆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及时报送异常预约账号和异常公网 IP,配合公安机关坚决依法处理囤积倒卖科技馆门票违法人员。同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宣传提示,宣传预约新规则,提醒公众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目前,河南省科技馆票务预约小程序注册用户数超过140万,日平均访问量超过 134 万人次,瞬时访问量峰值达到101.92 万人次,累计访问量超 1.58 亿人次。票务系统运行平稳,倒票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下一步,河南省科技馆将精准发力,从票务系统功能实现、运行安全及稳定性可靠性入手,加强接口保护和权限管理,缩短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同时,优化预约流程,完善预约规则,从票务系统预约界面细节入手,以提升观众预约体验为原则,突出人性化设计,为观众提供安全顺畅稳定的预约服务。
第43页
展教资讯41
安徽合肥:“奇观”科学艺术展系列活动启动8 月 26 日,由安徽省图书馆、安徽新华电子影像出版社与“美丽科学”团队共同主办的“奇观——科学艺术展”在安徽省图书馆西北楼展厅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全国首个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艺术展,本次展览共分为“生命的韵律”“造物的魔法”“奇观之谷”三个单元,内容涵盖生命的丰富形态,物质的自然规律,人工智能的艺术复现。本次展览将带来75 张高清微观图片,6 部 4k 科学可视化影片,丰富实体展陈,通过多元展示⽅式,探秘世界深处的绮丽奇观世界。展览在三个展陈单元之外,还策划有“嗨!元素”活动单元,观众可在观展过程中参与多种互动小游戏。
8 月 26 日上午,在展览开幕现场,知名科普作家杨帆为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化学实验秀。杨帆老师在实验秀中重现了多个经典化学实验,并讲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幽默风趣的讲解,生动新奇的现象,让展览现场不时洋溢着欢乐的惊呼。为配合此次展览,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开展当天下午,杨帆老师做客新安百姓讲堂,以《用化学,触碰真实的魔法》为题,分享了他和化学之间的故事,向现场听众展现了化学的魅力。本次展览持续到 9 月 24 日,活动期间,安徽省图书馆还举办多场线下分享活动,将会邀请相关科普工作者与读者展开近距离交流。
第44页
展教资讯42
青岛科技馆于 9 月 19 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9 月 19 日,青岛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青岛科技馆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岙东南路 80 号,总建筑面积51000 平方米,以“海洋·科学·人”为主题,集科学普及、科学体验、科学实验、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共设有 6 个常设展厅和1 个儿童厅、1个临展厅,未来还将开设 5 个科普影厅。
一、遨游海洋知识宝库
从千年的丝路到跨海的大桥和贯海的隧道,青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也蕴藏着无限未来。作为国内首家以海洋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科技馆青岛科技馆即将为公众带来蓝色海洋知识宝库。
第45页
展教资讯43
为全面落实青岛市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青岛市科协积极协调推进青岛科技馆建设,推动青岛海洋科技与海洋文旅的融合发展,科普资源的有效整合,助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科技馆将始终立足科普,聚焦海洋特色,做好海洋文章,推动科普教育与文旅服务双向提高,为实现海洋强国梦不断注入新力量。
二、探索科学世界奥秘
17000 平展厅面积,239 件展项,跨越多学科的丰富展厅,聚集高科技的精彩展项,构建起以科普场馆为中心,集演绎空间、培训教室、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海洋科学中心。
六大常设展厅:海陆变迁、航海发展、海洋现象、蓝色生态、探索深海、科学探海,六大常设主展厅以多维度和多学科的方式展开一场海洋科学的探索。
第46页
展教资讯44
专为低龄儿童打造的儿童厅,以孩子的视角探世界,通过海洋巡逻队的故事作为主线,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激发探索海洋的好奇心。
第47页
展教资讯45
临展厅常换常新,将为公众的参观增添更丰富多元的体验。开馆同时,科普专题展览《一“木”了然》也将同时和观众见面,在参观、体验、互动中感知木艺文化博大精深。
集展示、视听、体验等多种功能形式,239 件展项将精彩亮相于各展厅内,为观众带来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海洋探索之旅。聚集了多种大型多媒体技术、VR 演示、物理交互装置打造的核心展项更是通过为参观者打造出沉浸体验。
依托不断完善优化的科学空间及展项,结合青岛海洋特色,发挥科技势能,青岛科技馆将聚焦科普助力“双减”,以科学为内核,全力探寻出“1+N”海洋科技馆新模式。
第48页
展教资讯46
三、筑梦科技,启航蔚蓝
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作为科普工作的践行者、开拓者,青岛科技馆也将始终秉持立足科普,服务大众的理念,始终以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丰富公众科学文化生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展览教育:基于展项的区域定时讲解服务,以问题式的互动探索科学答案。
第49页
展教资讯47
科学演艺:多个剧本的原创科学实验表演,在精彩纷呈的互动演绎中汲取多门学科知识。
培训课程:基于展品的探究式学习课程,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得以启发,在探索中得以收获。
研学实践: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青少年在探索和实践的校外课堂里开阔眼界,收获真知。
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重点科普服务公众场所,青岛科技馆将构建起多元科学平台,助力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做让政府放心,让公众满意的科技馆。
第50页
展教资讯48
【主题活动】 “科学与中国”二十周年大会启动仪式在京举行9 月 2 日上午,“科学与中国”20 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会上,“科学与中国”组委会主任杨玉良院士宣读了《“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号召两院院士进一步发挥“四个表率”作用,以每年千名以上两院院士参与千场以上科普活动为目标,勇担新时代使命、树立大科普理念、坚持人民需求导向、讲好中国创新故事,做国家科普事业的引领者、社会精神文明的创建者、高质量科普的示范者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带动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贡献。大会向“科学与中国”活动发起人代表韩启德、赵忠贤、许智宏、沈保根,以及突出贡献者代表欧阳自远、金涌、郭光灿、叶培建颁发了荣誉奖章。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