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专访张国强:融入产业运营思考的体育综合体设计
专访韩文文 : 借“光”借“势” ——观演空间中的“轻介入”方式探索
政务类展馆室内设计的新时代表达——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互文性研究
越“位”: 既有建筑改造与一体化设计——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室内设计与思考
2021 年“预见未来设计”青年室内设计师论坛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会员会刊
NO.014
001
专访张国强:融入产业运营思考的体育综合体设计
专访韩文文 : 借“光”借“势” ——观演空间中的“轻介入”方式探索
政务类展馆室内设计的新时代表达——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互文性研究
越“位”: 既有建筑改造与一体化设计——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室内设计与思考
2021 年“预见未来设计”青年室内设计师论坛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会员会刊
NO.014
002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人物访谈 | 2021
00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诸如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剧院、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文
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在各地铺展开来,这些建筑空间塑造着城市灵魂,彰显城市文化特质,满足民
众的文体活动和精神文化需求。场馆设计专业性强,既要考虑不同场馆类型的技术要求、功能配置,
同时还要考虑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场馆后期运营,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本期场馆设计
专题对不同类型的场馆设计实践和理论进行总结。场馆空间设计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挖掘无限的
价值,探索场馆空间的多元化,满足并激发用户的多元需求,这也成为当下和未来场馆设计需要
考虑的问题。
卷首语
002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室内设计》是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的室内设计学术性专刊。由国内著名设计师和专家教授担任杂
志编委,以“学术性、专业性、高质量”为特点,着重于展现中国室内设计学术理论和设计实践,展示中国室
内设计发展的现状。《室内设计》以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为办刊特征,是中国室内设计行
业的权威学术媒体。
目前,杂志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华建集团上海
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各大设计院认定为职称评定发文的指定刊物。
主编:苏丹
副主编:傅祎 吴晞 沈立东
顾问:叶红
主审: 陈静勇 左琰
执行主编:陈亮
《室内设计》编委会 2020
秘书处联系人
副秘书长:崔奕欣
叶 霏
主秘书任:李 南
人秘书事:刘伟震
活秘书动:崔 林
商秘书务:邵 晶
网秘书站:崔 丛
编秘书辑:钟七妹
美秘书编:杨 茜
海外编委
高成琳(韩 国) 吴昌孛(意大利)
周艳阳(意大利) 袁 静(美 国)
主管
中国建筑学会
主办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承办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创益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书名
《室内设计》
编著
《室内设计》编辑部
责编
林少华
出版发行
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
地址
香港九龙京士柏士美利道德安商业大厦 29FB 座
开本
230x285mm/16
ISBN
988-97080-0-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编委
曹 阳 陈卫新 崔华峰 崔笑声
郭 骏 李枝秀 刘晨晨 王传顺
特邀编委
董 强 郭晓阳 韩文强 郝 缨
吴晓燕 肖功渝 杨 琳 余 洋
贾 珊 李 辉 李可倚 廖茂志
张 梁 邹迎晞 曾卫平
林学明 倪 阳 秦岳明 孙华锋
王国彬 王永强 王 跃 王祖君
吴 昊 谢英凯 闫志刚 杨邦胜
叶 霏 叶 铮 于历战 张国强
朱爱霞 朱铁麟
名誉理事长
张世礼 邹瑚莹
理事长
苏丹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八届理事会 2017-2022
副理事长
常务理事
资深顾问
秘书长:陈亮
陈顺安 陈新生 何镜堂 霍维国 蒋涤非
叶 红 陈静勇 傅 祎 琚 宾 刘 伟
陈 亮 ( 北 京 ) 李孝义 ( 北京 ) 闫志刚 ( 北京 )
康延补 劳智权 李存东 李 宁 李书才
赖旭东 吕永中 倪 阳 彭 晓 宋微建
刘力平 刘有达 孟建国 饶良修 史庆堂
孙华锋 孙建华 王寒冰 王炜民 吴 晞
王 琼 魏春雨 吴家骅 薛光弼 叶 斌
谢英凯 杨邦胜 叶 铮 周立军
余静赣 张道正 张世礼 赵 健 赵兴斌
赵毓玲 郑曙旸 周长积 邹瑚莹
周浩明 ( 北京 ) 朱爱霞 ( 北京 ) 沈立东 ( 上海 )
王传顺 ( 上海 ) 左 琰 ( 上 海 ) 姜 峰 ( 深 圳 )
张 梁 ( 深 圳 ) 张国强 ( 成都 ) 赵建国 ( 成都 )
吴 昊 ( 西 安 ) 陈耀光 ( 杭州 ) 吕勤智 ( 杭州 )
林学明 ( 广州 ) 谢智明 ( 佛山 ) 王兆明(哈尔滨)
麦德斌 ( 东莞 ) 王湘苏 ( 长沙 ) 王明道 ( 宁波 )
陈卫新 ( 南京 ) 徐 雷 ( 南 京 ) 黄文宪 ( 广西 )
王跃 ( 石家庄 ) 韩 勇 ( 青 岛 ) 李枝秀 ( 南昌 )
王益民 ( 安阳 ) 陈 双 ( 海 南 ) 杨茂川 ( 无锡 )
邓 鑫 ( 云 南 ) 郑少文 ( 粤东 ) 徐平凡 ( 宜昌 )
人物访谈 | 2021
003
扫码加入会员
www.iid - asc.cn
官方微信服务号
IID_ASC
官方微信订阅号
iidasc
学术支持机构
材料支持机构
“室内设计 6+”2021(第九届)联合毕业设计
合作媒体
推广
联系:李鹏
电话:13512886863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YANG 杨邦胜设计集团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方合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佛山市环境设计协会
东莞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
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
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
东莞市家唯工贸有限公司
福建省华辉石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奥维云网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天地儒风孔子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组
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东北组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华北组
天津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华东组
江南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华西组
西安美术学院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华中组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组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深圳大学
汕头大学
福州大学
《id+c 室内设计与装修》
《艺术与设计》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
《城市住宅》
订阅
联系:崔奕欣
电话:010-6871 5654
010-6845 8358
投稿:tougao_iid_asc@163.com
网站:www.iid-asc.cn
004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人物访谈 INTERVIEW
张国强 006
融入产业运营思考的体育综合体设计
张国强设计作品
成都天府国际新机场
东来印象
韩文文 020
借“光”借“势” ——观演空间中的“轻介入”方式探索
韩文文设计作品
南京园博园筒仓书店
聚焦前沿 FOCUS ON CUTTING-EDGE
政务类展馆空间室内设计的新时代表达 董强 030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互文性研究 王国彬 036
越“位”:既有建筑改造与一体化设计——
太原市滨海体育中心室内设计与思考市微更新 邓雪映 042
设计实录 DESIGN CASE
江门市滨江体育中心 孙一民 054
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张翔 王志渊 叶菁 张燕婷 吴婧楠 058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中心一号展厅展陈设计 王国彬 余深宏 062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小镇展示中心 李科卫 唐嫣然 066
孔子博物馆陈列展陈工程 张烈 姚奇军 王子源 王国彬 070
主持编委
曹阳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持编委
张国强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装饰设计所总建筑师
人物访谈 | 2021
005
本期目录
2021.07-08
主持编委
董强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本期编委
王国彬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栏编委
涂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游艇及水上环境设计研究所 (IYNED) 所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滨海文化中心美术馆 刘景樑 刘谦 屠雪临 左骁瑶 纪晶钰 074
沈阳文化艺术中心 文勇 王岩 曹鑫 俞国斌 078
蜡梅谷之守和别院 子家 082
预见未来设计 RELATED FIELD
未来,青年设计师还能如何解读传统? 子家 087
设计情感——未来设计的元动力 兰舰 090
“权大师”北京总部办公空间植物主题建筑装修设计 石俊峰 093
未来,一个被感知和体验的过程 魏然 096
专栏:水岸生活 COLUMN:BLUESPOT
骄傲与利润:杰出的皇后号与英式班轮最后的荣光 吴婷婷 100
简讯报道 NEWSLETTER
2021 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各地区新增个人会员名单 106
学术支持机构 106
材料支持机构 107
合作院校 108
推广共赢 WIN-WIN POPULARITY
福建省华辉石业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学术年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 31 届(泉州)年会 封二
东莞市家唯工贸有限公司 封三
“预见未来设计”2021 年度青年室内设计师论坛 封底
006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张国强 / Zhang GuoQiang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装饰设计所总建筑师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四川省建筑装饰设计评审专家团成员
四川省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99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级室内建筑师、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建筑师
1989-2009 年中国室内设计二十年杰出设计师
全国十佳医院室内设计师,从事室内设计工作 31 年
主持设计了酒店、办公、文体、交通、医疗、住宅等各类型室内设计项目
NO.014
人物采访Ⅰ
FIGURE
INTERVIEW
p006-011
人物访谈 | 2021
007
INTERVIEW WITH ZHANG GUOQIANG:
SPORTS COMPLEX DESIGN
INCORPORATING INDUSTRIAL
OPERATION THINKING
专访张国强:
融入产业运营思考的体育综合体设计
一、设计经历: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到中建
西南院建筑装饰设计所
《室内设计》:您是如何走上建筑室内设计之
路的?
张国强:我是 1985 年有幸踏进清华园,当初
报考清华建筑学专业,基于两点:一则因为了
解“中国近代建筑之父”——著名建筑历史学
家、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创办的清华大
学建筑系;二则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中国改革
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国的城镇化还相当落
后,全国大兴土木、建筑学专业教育,在文革
十年基本停滞,国家急需这方面人才。因此第
一志愿就选择了建筑学。当时辅导我们专业课
的老师就两类:一类是我们父辈那个年代文革
前毕业的老先生;另一类是恢复高考才毕业留
校任教的亦师亦友的师兄、师姐。在清华五年
期间,每一学期的课题设计都是不一样的,由
此掌握了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天津大学彭一刚先生编写的《建
筑空间组合论》,对我们这一代影响很大。室
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室内设计是建筑空
间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子曰:“埏埴以
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
其无,有室之用。”就是此理。我们在课题设
计的成果表达中除了总平图、平面图、剖面图、
外观透视图等,重点室内空间的透视图也要呈
现。那个时期,清华建筑学的教育是建筑室内
外一体教学的,王炜钰先生讲授的《室内设计》
我印象很深刻。1988 年暑假我在中建西南院实
习,当时几位大师的作品,如自贡恐龙博物馆、
四川省体育馆等深深触动了我,立志毕业后回
到家乡,以成为中建西南院的一名员工而感到
自豪。
《室内设计》:您见证了中建西南院建筑装饰
设计所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坚持室
内设计工作31年,主持设计了交通、医疗、文体、
酒店、办公等各类型室内设计项目。请您结合
自己的经历,介绍一下中建西南院建筑装饰设
计所的发展过程?
张国强:中建西南院建筑装饰设计所的前身是
装修设计室,早在 1984 年就成立了。在当时,
有此部门的国有大院屈指可数。1990 年我毕业
到中建西南院,主动要求分配到装修设计室,
而没有像绝大多数建筑学专业同学都去综合设
计室,这也算是我和室内设计冥冥之中有缘吧。
当时装修室的员工绝大部分是同龄人,有美院
毕业的,有学园林的,也有建筑学的,大家其
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1992 年装修室改
制,从别的综合室引进了建筑、结构、机电各
专业员工,以做建筑设计为主,兼做室内设计。
基于人们对室内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世纪九十
年代,应该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群雄逐鹿,异
军突起的时期,“施工 + 免费设计”的模式大
行其道,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承诺业主免
费设计。中建西南院当时作为以设计咨询为主
业的企业无法与大型施工企业竞争,室内设计
这个版块逐渐萎缩。当时在四川装饰行业名气
非常大的,也是在川央企中铁二局建筑装饰装
008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修工程有限公司打算成立装饰设计公司,急需
人才,由于对室内设计的执着,我们几位爱好
室内设计的同事就加盟过去了。
在中铁二局工作的十四年,我分别参与和主持
了四川锦江宾馆、四川省高尔夫俱乐部、内江
电信枢纽大楼、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交通银行
成都分行大厦、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大厦、北京
朝阳威斯汀酒店、重庆江北火车站房、成都天
府国际金融中心等重大项目,这些从业经历应
该是我创作实践很关键、也是极其重要的时期,
并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形成了一套理论
和方法。2009 年,中建西南院筹备恢复室内设
计,成立建筑装饰设计研究中心(建筑装饰设
计所前身),我有幸回归原单位,负责成立了
建筑装饰设计研究中心。由此我站在更高平台,
踏上新的征程。中建西南院作为央企大院,有
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雄厚的技术优势,这对我
职业的发展、学术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装饰
所作为一家专业化室内设计机构,也是中建西
南院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年来,承担了
交通、医院、文体、博览、办公、酒店等大型
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相继完成了中国现代五
项赛事中心、招商银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成
都西部博览城、援瓦努阿图国家会议中心,茅
台迎宾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府院区、青岛
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及其配套君廷酒店、邦臣
酒店、成都地铁 6 号线三期、金苹果公学中德
英伦联邦校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天府国
际机场 T1/T2 航站楼、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场
馆(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中心、简阳
文化体育中心等)等重大民生标志性建筑的室
内设计。
二、设计实践:体育运动场馆室内设计应具备
两种思维
《室内设计》:您主持的许多设计作品斩获国
家级奖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和多项
业内专业大奖,您认为好的设计是什么?
张国强:我们做的绝大部分项目是建筑设计和
室内设计一体化完成,室内设计是建筑室内空
间设计的延续,是“建筑师控制下的室内空间
塑造”,这是我的观点。室内设计既需美学方
面的修养,也是一门技术活,涉及建筑、结构、
机电、声学、陈设、照明、标识等各专业的配合。
所有设计皆以人为本,好的室内设计作品我认
为应该具有以下素质:①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
合,②既有时代感又经典传承,③为“人”服务。
《室内设计》:中建西南院作为隶属世界 500 强中
建集团的央企大院,承担着更多西南乃至地区的
重要建筑工程项目,不乏一些地标建筑和精品大项
目,请您介绍一下您参与的体育运动场馆设计。
张国强: 2022 年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
会将在成都举行,最近两年,我们做了一些大
中型体育场馆的设计。结合本期杂志的主题,
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我最早做的场馆应该追
溯到 2009 年,在四川成都新建的中国现代五
项赛事中心,包括体育场、游泳击剑馆、新闻
中心和马厩等。占地面积 360 亩,是目前国内
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现代五项赛事基地,也是
目前世界上级别最高、设施条件最好的现代五
项比赛场馆之一。赛事中心不仅第一次解决了
将所有比赛项目集中在一个场馆进行比赛的难
题,同时还附加了诸多环保理念,以及新材料、
新技术的应用。国际现代五项联盟主席舒曼第
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一赛事中心时震惊了,他说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现代五项场馆”。舒曼提
出以“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名字命名的想法,
他带来了顾拜旦的金属头像雕塑,他说“这个
由欧洲大师完成的作品,全世界只有 5 座这样
的雕塑,其他 4 座为国际奥委会、雅典奥林匹
克学院、创作这个雕塑作品的艺术家和我本人
项目名称:
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
项目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高峰村及正兴镇云龙村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
张国强、周穗如
参与设计:
蒋玉辉、蒋伟
设计时间:
2008 年 2 月 --2010 年 1 月
开放时间:
2010 年 2 月
项目面积:
44000 平米
主要材料:
大理石、铝板、陶瓷大板、橡木吸音板
人物访谈 | 2021
009
所有,最后一座被我带到了成都”。游泳击剑
馆建筑面积 26000 平米,游泳和击剑在同一场
馆同时举行,这是全国首创。
最近几年陆续参与完成了东来印象、青白江区
文化体育中心、简阳文化体育中心、成都凤凰
山体育中心、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重庆龙兴
足球场、乐山奥体中心等。大型综合性体育场
馆的建设发展,经历了只能开展少数体育赛事
的单体场馆模式,到服务综合性体育中心模式,
再到融入产业运营思考的体育综合体模式及融
入绿色生态的体育公园模式。
第一,中小型体育场馆和文化、商业、景观等
业态呈现复合状态,多种业态相互支撑,资源
整合,吸引流量,避免闲置浪费。简阳文化体
育中心的核心就是一个城市公园,建筑融入公
园中,不只是建了体育馆、游泳馆等单一的体
育竞技和健身功能,还有剧院、青少年活动中
心、图书馆、艺术馆等多个复合的城市公共功
能。体育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串联在一起,以
公园形态把体育场馆和文化、观演、博览、教育、
政务等各业态集合成一体,打造成体育文化产
业综合体。其中,作为大运会分赛场的体育馆、
健身馆、游泳跳水馆,既能承担国际国内专业
赛事,又能平时作为全身健身场所对市民开放,
同时,体育公园与紧邻的文化公园可以良好互
动,形成全龄段的产业服务。上午可以在图书
馆、艺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和教育培训,
下午可以在体育馆里运动健身、在商店购物,
晚上还可在大剧院和儿童剧场观看演出。
第二,大型体育场馆发展趋势更加注重自身空
间的复合化和多元化,即可变空间。最近这些
年,体育设施与科技的发展为场馆空间的功能
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活动场地、活动看台、
舞台、伸缩屋面,都能转换场馆的使用功能。
第三,关于未来体育建筑的发展,虽然目前大
型场馆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未来投资主体
慢慢在变,体育作为一个产业的意识越来越强,
以场养场,以馆养馆,运营是体育场馆的灵魂,
因此前期策划很重要。
大中型体育场馆室内空间形态不同于传统办公、
医院、酒店等建筑,其建筑形态、功能需求及
结构形式造成室内空间,半室内空间形态多样
化。体育场馆的比赛大厅及看台区是超大空间、
大尺度场所,观众休息厅、环绕在看台区周边
的门厅又是属于中等尺度、异性的环状空间。
VIP包厢、VVIP贵宾室及辅助用房(新闻发布厅、
运动员休息室、贵宾门厅、后勤办公等)又属
于常规尺度的空间。因此设计师争取在不同空
间形态和功能采取不同的对应策略。
由于我是建筑学出身,通过图纸可以对建筑室
内空间的变化能够很好解读,体育场馆不可能
先把土建主体施工完成,你再去现场感受空间
形态,再做设计,而是要求室内设计和建筑设
计一次完成,因此方案阶段我要求设计人员首
项目名称:青白江区文化体育中心
项目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凤祥大道以北,凤凰西七路与安居路之间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郑勇、张国强、蒋伟、徐进
参与设计:董永、张佩凌、王巧怡、晏榕雪、魏犁
设计时间:2014 年 2 月 --2014 年 9 月
开放时间:2016 年 1 月
项目面积:97661.19 平米
主要材料:覆木纹铝锤片、铝板、微晶玉、陶瓷大板、橡木吸音板
010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室内的塑造,这样完成的作品才是实用、美观
的。至于 VIP 包厢、VVIP 贵宾室及辅助用房
等建筑空间形态及结构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更
多的可以按室内设计师的构思去发挥。
我认为,在体育场馆室内设计过程中,应该有
两种思维:
第一种:针对比赛大厅、观众看台区,观众休
息厅(区)等超大尺度空间和入口内厅设计时,
应该具有建筑师的思维和素养,思考如何体现
建筑师对建筑形态、建筑语言、建筑理念的构
思在室内空间的完美表达,而不是室内设计师
天马行 空、别出心裁,做一个和建筑整体风格
形态相冲突的方案。例如体育场的观众休息厅,
有些是半开敞的空间,如何和建筑室内外空间
协调就很重要。
第二种:针对 VIP 包厢、VVIP 贵宾室等常规
尺度空间,室内设计师可以结合企业文化和地
域文化,体现一些传统和当地文脉的内涵,室
内设计师发挥的想象力和创作源泉可以更多一
些,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对室内空间美学、软装、
陈设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虽然我们通
过 BIM 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协调各个专业,反
映各专业的设计情况,但毕竟是纸上谈兵,后
期施工服务尤其重要,比如超大空间现场样板
打样,可以对装饰材料的不同肌理、色彩,分
格尺寸及分缝大小,再通过多方案细微比较,
最终敲定。
《室内设计》:后疫情时代,包括人们生活方
式的改变和建造技术等的改变,您觉得体育场
馆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设计师又该如
何去面对这些变化?
张国强:后疫情时代随着智慧建筑、物联网、
装配式及专业分工的精细化等建造技术和科技
的进步,会导致体育建筑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体育建筑的核心是比赛场地、观众看台、配套
先看图、识图,从平面图了解功能分区,各种
人员流线,各个空间平面尺寸,从剖面图上可
以了解空间形态,建筑层高,人员竖向交通流
线、结构形式等关键信息,和机电专业沟通,
了解设备专业的初步方案,充分和建筑师、结
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思路
后,所有场景通过三维建模,采用 BIM 信息化
技术来推敲室内空间方案。像比赛大厅、观众
休息厅这类大尺度、异形空间,首先解读建筑
空间形态,结构形式,机电方案。在建筑既有
的空间形态下如何扬长避短,优化空间尺度和
比例,空间的色彩,把握装饰材料的选用,特
别是大尺度大体量空间天棚地面墙面材料的分
格大小,尺寸的把控至关重要,有别于小尺度,
小比例空间。超大空间的室内照明也不可忽视,
比赛场地还有适合比赛的专业照明。室内设计
师只有把各个专业的要求充分了解后,做到心
里有数,在进行室内方案设计过程中,再和各
专业协调配合,提出优化建议,融入本专业对
项目名称: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场项目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片区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蒋玉辉、张国强、涂强、陈由烽
参与设计:刘晓丽、秦洪润、肖钰彤、牟利微
设计时间:2019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
开放时间:2022 年 5 月
项目面积:120240.17 平米
主要材料:仿清水混凝土涂料、花岗岩、定制铝方通
主要品牌:广州州天、东鹏瓷砖、松本光电
011
人物访谈 | 2021
项目名称: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场项目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片区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蒋玉辉、张国强、涂强、陈由烽
参与设计:刘晓丽、秦洪润、肖钰彤、牟利微
设计时间:2019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
开放时间:2022 年 5 月
项目面积:120240.17 平米
主要材料:仿清水混凝土涂料、花岗岩、定制铝方通
主要品牌:广州州天、东鹏瓷砖、松本光电
项目名称:凤凰山体育中心
项目地址:成都市金牛区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李峰,张国强,涂强
参与设计:王露,陈由峰,王思聪,熊力,秦洪润,王丹
设计时间:2019 年 6 月 -2020 年 12 月
开放时间:2021 年 5 月
项目面积:足球场 133052.62 平米,篮球馆 99820.55 平米
主要材料:金刚砂,仿清水混凝土涂料,铝单板
主要品牌:施贝,菊水,美索亚,欧普
用房、设施设备等,未来也可能不都是固定和
必备的。体育建筑就是一个大盒子,提供一个
超大空间,里面的看台、场地、竞赛用房、音响、
灯光等都可以随时组合变化,需要什么比赛,
什么运动,通过模式的切换及专业外包团队的
搭建,很快切换不同的运营模式。打败一家商
场的是另一种电商模式的兴起,而不是另一家
商场。5G 通信、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是否会
颠覆大型场馆的观演模式?靠虚拟还是现实?
VR 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当一副眼镜能让你“从
苏亚雷斯的视角观看梅西进球”,外加现场观
众的呐喊助威场景的模拟,现实中的超大体育
场馆是否有必要存在?这也是后疫情时代,我
们应思考未来大型场馆的发展何去何从。
三、设计责任: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是绿色美观
低碳耐久的
《室内设计》:作为室内设计行业资深前辈,您
是如何关注和培养年轻一代设计师的?
张国强:室内设计是改革开放后伴随建筑装饰
行业蓬勃发展而壮大,我有幸经历了这段发展
历程。现在建筑界对建造“奇奇怪怪的建筑”
作出反思,特别是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大型公共
建筑,我认为我们室内设计也要反思“奇奇怪
怪的室内空间”,好的室内设计作品应该和建
筑一样,应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是绿色的、
美观的、低碳的、耐久的,不应该是短命的、
丑陋的、浪费社会资源的。政府提出城市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室内设计也应坚持这一
宗旨,设计出人民满意的作品,而不是孤芳自
赏的作品。
中建西南院以“老带新”培养年轻设计师,有着
悠久的传统,师傅带徒弟薪火相传;现在我院除
了给新员工配有技术指导老师,还有思想指导老
师,以中建西南院特有的“人本文化”为依托,
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爱
岗乐业,明德至善,在院里举办丰富多彩的青年
设计师沙龙、论坛、至善学堂大师讲座、微课大
赛以及参加全国行业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以此激
发年轻设计师创造力和表现力。
《室内设计》:您与青年室内设计师分享介绍
一下对您影响大的阅读书目?
张国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室内
设计师除了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外,还可以抽空
涉猎一些跨界的书目,室内设计师应该既“专”
又“杂”,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心界。我最
近几年看得比较多的是文史哲方面的书,也算
给我这种工科毕业生补补课。文学作品可以培
养自己文学素养及创作激情,了解历史,可以
“以史为鉴”,“以史明志、明理、明德、明智”,
不同的哲学流派可以培养自己的世界观及对事
物的不同看法。青年设计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
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肩负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潜心钻研,奋发图强,为做一个新时代
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而奋斗。
012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ZHANG GUOQIANG’S DESIGN WORKS
THE LANGBO CHENGDU UBC
张国强设计作品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项目名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项目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芦葭镇空港大道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邱小勇、刘艺、张国强、蒋伟、刘俊毅、刘勇、王俊、赵若锦、张玉洁、迟原、刘竹咪
参与设计:申传根、谷晓磊、王世博、孙思雨、蒋明全、安治锦、杨艳
设计时间:2019 年 3 月 20 日
开放时间:2021 年 6 月 27 日
项目面积:71 万平米
主要材料:蜂窝铝板、花岗石、地胶、GRG
主要品牌:金霸、萨克森、诺拉、维森、瑞派、大庄、亚萨合莱、富美家、科勒
摄 影:赵彬
天府国际机场位于简阳芦葭镇, 是我国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
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 条跑道、71 万平方米
的 T1 及 T2 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步
建设空管工程、供油工程、航空公司基地以及
邮件处理中心,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6000 万人
次、货邮吞吐量 130 万吨的需求。远期规划建
设“四纵两横”6 条跑道,140 万平方米的航
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1.2 亿人次、货邮吞
吐量 280 万吨的需求。
013
人物访谈 | 2021
这些美丽而富于地域性的设计,让远到的朋友第一时间感受到蜀地的灵秀,四川文化的源远流长,
成都生活的闲适自在,让机场成为四川魅力的缩影。
——张国强
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四川风土人情——机场构型以四只太阳神鸟作为机场构思主题;航站楼的庭院
提取四川元素,营造机场八景:普道青城、蜀山秀水、蜀南竹海、九寨天堂、稻城缤纷、天府之韵、
武侯印象和三星秘境。这些美丽而富于地域性的设计,让远到的朋友第一时间感受到蜀地的灵秀,
四川文化的源远流长,成都生活的闲适自在,让机场成为四川魅力的缩影。
航站楼出发大厅大天花造型来自于竹叶与羽毛,提取自四川的竹子和太阳神鸟,通过模数化的排
布形成大吊顶造型,自然与人文由此巧妙结合。
GTC 和航站楼紧密联系,使旅客的出发到达享受“零距离换乘”的舒适。在高近机位要求所带来
的长空侧岸线前提下,构型又能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提高航站楼的服务品质。在流程设计上,最
大限度的减少旅客上下楼层的可能性,独具特色的国内混流模式,能带给旅客最便捷的旅行体验。
国际头等舱 / 公务舱休息室
014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01 GTC 大厅
02 T2 航站楼出发大厅
03 T2 航站楼行李大厅
01
02
03
015
人物访谈 | 2021
016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ZHANG GUOQIANG’S DESIGN WORKS
JIANYANG CULTURE AND SPORTS CENTER
张国强设计作品
简阳文化体育中心
项目名称 : 东来印象(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项目
项目地址:简阳市射洪坝街道办事处沱江村、筒车村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装饰设计所
主创设计:郑勇、张国强、涂强
参与设计:王思聪、王露、何飞扬、秦洪润、县光宇、熊力
设计时间:2019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
开放时间:2022 年 5 月
项目面积:32274.56 平方米
主要材料:铝单板面喷仿清水混凝土涂料、覆膜铝单板、吸音铝板、
金刚砂耐磨地坪、大理石、仿清水混凝土无机涂料、运动地板
主要品牌:晟垲荃、国顺、匊水、美凯
摄 影:赵彬
01
东来印象位于简阳市东城新区,紧邻城市主干道与沱江四桥,是
成都市区进入简阳市的重要门户地段。用地布局:北区为文化区,
南区为体育文创区,中间为城市广场和体育公园,外环为银杏长
廊带。
包含功能:“八馆五中心两园一家一大剧院”,即图书馆、文化馆、
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体育馆、游泳馆、广电中心、
市民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体育公园、文创产业园和大剧院。
01 场馆走廊
02 二楼过道
017
人物访谈 | 2021
02
018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整体设计:公园城市理念
响应“公园城市”号召,打造 4D 公园城市目标,
让建筑与公园融为一体,公园从城市的点缀变
为城市的轮廓,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作
指导,体现可持续发展。
动态、整体的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从天府神鸟获得灵感,通过倒角、柔
边、曲面的设计手法,体现出信息时代的流畅
与动感。北区以大剧院,南区以体育馆和广电
中心 重点造型,整体中不乏变化。参数化表皮
肌理从瓷胎竹编出发,流动于建筑表皮反映四
川文化特色。
其中,作为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
场馆之一的运动馆和游泳馆以现代工业风为
主,大面积、多层次的灰色为基调,穿插跳跃
的亮色。多用硬朗、挺拔的铝板,冷俊、飒爽
的清水混凝土,将运动的力量感体现的十足。
把“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
室内设计方案以“紫气东来,有凤来仪”为理念。
其中篮球场馆以凤凰栖息得梧桐为意向。大面
积使用仿清水混凝土体块装饰面穿插,使得高
大的场馆空间显得冷峻而多变。
光带的引用,三角形机理的参数化应用让空间
中有间距温度与细节的表达。
游泳馆为凤凰饮用得澧泉为概念。围合式的整
体看台设计,穿插入菱形基底的廊带造型中,
廊带造型又将跳台与背景墙融为一体的打造方
式,为游泳馆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法与思路
探索。贵宾室,采用抽象的中国传统古建山墙
设计。温暖的木色在场馆整体冷峻风格中跳脱
出来,和而不同。
多用硬朗、挺拔的铝板,冷俊、飒爽的清水混凝土,将运动的力量感体现的十足。
把“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
——张国强
01
019
人物访谈 | 2021
01 游泳馆
02 场馆走廊
02
020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韩文文 / Han Wenwen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室内设计四所所长
主要荣誉:
《昆山前进中路综合广场》获 2017-2018 年度建筑设计奖—室内设计专业奖一等奖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获 2016 年度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
《创新科研示范中心》获 2014 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专业一等奖
《武警老干部服务处项目室内设计》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项目被评为优秀奖
NO.014
人物采访Ⅱ
FIGURE
INTERVIEW
p020-029
021
人物访谈 | 2021
一、用最集约准确的方式做最有效的设计
《室内设计》:请您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室内建筑设计之路?
韩文文:随着行业的发展,设计师也被细分成了各种类型,由于
本科学的是建筑,研究生学的是环艺,所以从命名学的角度来说
如果有一种对设计师的分类叫“室内建筑师”的话,那我真的很
合适。但这个由两个词语组合的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我工作了
很久我才明白。进入到设计院之后,发现院里做的项目大多是大
型公共建筑,诸如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交通枢纽类的项目,
而这类空间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基本不存在独立于整体建筑系统
的室内界面,所以从第一个项目开始就被前辈灌输建筑与室内空
间一体化的表达的设计方式。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有全专业综合
性大院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在“一体化”过程中有什么需
要调整的部分,会在大家商定后,得到全专业的调整配合,这就
从根本上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室内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国企大院,工作特
点是怎样的,室内专业在其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韩文文:设计院的运行方式,类似于一台不停运转的精密的仪器,
这是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系统,每个专业在这个系统中都有各自不
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与独立的室内设计公司最大的不同;
设计院体系下的室内设计是作为全专业设计有机体中的一个环节
出现,而非与空间其他部分割裂孤立。这样一来我们的特点或者
说优势就非常突出了 : 我们会一直有机会根据建筑特点做出定制
化、充满独特性的室内设计。
我们院号称“国家队”,主要项目类型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国计
民生”。所以我们的任务通俗讲就是为大多数的人们创造更美好
的生活环境。我们院的项目大多数是与民生相关,因为大多数此
类项目为政府投资,在投资有限的同时又要有很高的呈现效果的
双重前提下,学会平衡造价、使用功能、设计效果之间的关系就
变得很重要。
工作初期我将之视为一个难题甚至是障碍,但慢慢的我发现这是
一种训练,这会引导你更善于发现空间的独特性,主动用最集约、
准确有效的方式,排除掉无意义的手法、无序的思想碎片,用类
似中医点穴一样的方式做最有效的设计。这逐渐成为了我的设计
价值观。虽然这套价值观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但我觉得这起码
表达了一种态度:用富集的设计智慧,以尽量集约的材料、易行
的施工手段,最大程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与空间效果。而往往这
样做的结果就是一方面项目呈现出来的是绿色集约的状态,另一
INTERVIEW WITH HAN WENWEN: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LIGHT" AND " OCCASION"
EXPLORATION OF "SLIGHTLY INTERVENTION" IN THE PERFORMANCE SPACE
INTERVIEW WITH HAN WENWEN:
专访韩文文:
借“光”借“势” ——观演空间中的“轻介入”方式探索
在当今室内设计领域越发细分化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在“设计院”工作的室内设计师,通常会根据所配合的建筑师辗转于各个类
型的项目之间,这看似与行业的“精专”化趋势并不一致;但因为中国院的项目类型是以服务国家,服务大众为主,所以我们的
项目也有着很鲜明的共同特征:成本控制、功能导向。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训练)中,渐渐也形成了自己的设计价值
取向:从挖掘空间独特性出发,借建筑之势,用尽量简单的材料语言塑造空间独特的场所精神。
022 [ 室内设计 ] | 2021
.07
-08
01
方面便是可以成就一个个与建筑空间合而为
一不可替代的定制化室内设计产品
。这也算
是室内设计专业一种主动绿色的设计策略
,
我觉得可以叫做
“轻介入
”模式
。
我们总是试图创造一种惊喜
,一种因使用者
感受到的来自于建筑与室内空间完美融合而
带来独特体验的感动
。这不只是在满足设计
师的创作欲
,也是一份带给使用者更长久美
好的善意
。
二、观演类空间设计实践与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为国企大院,不乏一些地标建筑和精品大
项目,请介绍一下您参与的观演类设计项目?
韩文文:观演类空间是对有着观演关系出现的
某一类空间的统称
,有着很专业的分类规则
。
比如可以按照发声肌理从以纯自然声发声空
间到电声发声空间来划分
,如音乐厅
、歌剧院
、
话剧场
、多功能剧场等
,这也是建筑的乐器属
性慢慢变弱的过程
;也可按照演出类型来分
:
黑匣子剧场
、戏剧场
、多功能大剧场等等
。
我们所做的大多以大型综合性演艺场所为主
,
比如像政府出资演艺公司经营的综合性地方
大剧院
。可以说观演类空间是我们院的特色业
务板块
。翻看以往的业绩我们不乏优秀的观演
类设计作品
,如昆山艺术中心
、天桥艺术中心
、
重庆国泰剧院等
。
这类地标性剧院的设计思考路径一般是解读
建筑
、解读当地文脉
,解读投资与运营需求
,
最终用室内设计语言将其进行转译为基本设
计流程的
,也就是一条商业观演空间的文化
转译路径
。
举例来说
,昆山昆曲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
例
。这个项目位于昆山
,昆山是全国 GDP
排
名第一的县级市而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
,
所以当要为这座城市修建一座地标性剧院时
,
造价并不是限制条件甚至是到了
“不计成本
”
的地步
,而设计师在项目中唯一需要挑战的
就是自己的想象力
。在最终的作品中崔愷院
士
、法国艺术设计博尼先生
,还有我们作为
室内设计共同完成了一个对
“水乡”,
对
“
昆
曲
”的当代空间转译
。从室外延伸到室内的
渐变镜面穿孔顶面为
“
水”,剧院表皮采用
6
种具有微饱和度明度差的红色铝管意为昆曲
委婉顿挫的
“唱腔”;加之灯光的渲染
,
在
顶面的映射之下
,会让人的情绪随之浮起波
澜沉浸其中
。
有趣的是
,这个剧院原本定位是演出实验话
023
人物访谈 | 2021
02
剧的黑匣子剧场,本应该是一幅更为朴素的面貌;但几
经更换经营方,最终定位于“当代昆曲院”时,观众厅
内的施工已接近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从华丽而宏大的前厅内走入观众厅内时会
有一点奇怪——为什么是黑乎乎的一片?一个本来仅满
足功能性的空间,在甲方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也有机
会对“黑匣子”空间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空间里我们
将其赋予了双重表情,表面一层黑色铝拉网,背后为昆
曲典型人物图案底色,采用与前厅延续的红色,所以走
进来猛地一看黑乎乎无差别,但仔细一看,当墙面悠然
亮起的红光衬托起瓦状的黑色半透材质,昆曲古老而现
代的气质油然而生,也使进入观众厅的人们渐渐沉静下
来。其实最让我惊喜的并不是室内设计的部分,而是有
一次偶然间蓝白场灯亮起时,从顶面金属网渗透出来的
蓝光仿佛是将这个封闭空间与未知空间的一种联系,甚
至使空间具有了某种另外的精神性,彻底让这个空间有
趣起来。所以我记下这个“偶然性”,当找到合适机会
便将其变为“必然”。
《室内设计》:如果说地标式的观演类项目通常有相对
宽裕的投资,那么之前您所提到的的所谓“轻介入”的
设计观是否能适用此类项目呢?
韩文文:这个问题我想用刚完成的北京电影学院影剧院
项目来进行讨论。与“昆山昆曲院”相比,这两个项目
仿佛是一场实验:一个是高投资的城市地标建筑,一个
01 昆山昆曲院
02 北京电影学院影剧场观众厅
03 北京电影学院影剧场前厅
03
024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是有限投资的专业院校教学空间,看似无法类
比,却都有着共同的空间本质——情感营造。
而我之前说到的“轻介入”,在这个项目里就
直指是否能用最准确简约的室内设计语言完
成对空间的调动,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在最终
的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必须要进行装修的部分
进行戏剧性表达,其余界面保持原有的清水墙
体,或将普通墙体大面积平涂以突出重点刻
画的部分。比如影剧院前厅空间中入口非常
重要,我们就将至定义为现实与戏剧的转场;
运用彩色钢板与镜面材质、金属网等表情丰富
的材料进行处理。因为装修的界面很小,但
由于镜面的有效反射,将空间变得非常丰富;
再比如观众厅内就更考验设计师的智慧了,
因为在一个 1200 座规模的观众厅内想经济节
材,用“轻介入”的方式整合声学、舞台机械、
照明设计等各个专业,就要充分利用好所有空
间界面。所以一方面利用模块化标准板造型在
墙面整合了音响设备与声学需求;另一方面就
是照明层面的特殊设计。于是在昆山昆曲院项
目中积攒下的“偶然”经验在这里成为了必然。
在声学专业的协助下,我们再一次采用了透
声型金属网吊顶,而且将蓝白场灯进行了回
路设计,所以虽然没有做特殊的灯光设计,
但当观众厅部分的蓝白灯亮起时,“光影叙事”
的意境便呈现出来。
《室内设计》:请您谈谈后疫情时代此类观
演类空间的发展趋势。
韩文文:最近和做院线相关工作的朋友聊天,
他们认为在疫情与新媒体的双重冲击下,影
院在走向慢性死亡,如何将影院转型升级是
电影放映行业思考的问题。而影院与观演空
间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同样受到疫情
与新媒体行业的冲击,所以根本性的问题是
来自戏剧行业内部的转型和升级,如何让剧
目变得更加吸引人,如何让观众得到更有体
验性的观演过程。
从设计层面来看,让空间变得更有独特的场
所精神就变得更加重要,也就是通常说的“网
红”。所以如何让“到现场”成为必要性,是
比以往观演类空间设计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发现空间的独特性,比如采
光、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等找到空间设计
的基点;另一方面,空间语言不再只是单向
传达业主与设计师的意图,而是一种与观众
对话的状态,也许是更细腻敏感的对周围环
境感知而成的界面系统,在这里,所有的技
术都仅仅是一种手段,与空间语言融合在一
起要表达的应该是更智慧,更开放的新秩序。
三、设计是一门实用的学问
《室内设计》:有什么想和设计新人说的吗?
韩文文:记得工作之后第一个项目是在我师父
张晔带领下工作室一起完成的昆山文化艺术
中心项目。“水袖长歌”的概念从构思到建模
到最后落成,让我看到了建筑与室内设计融
为一体的美好状态,也看到了室内设计师的
能量。后来每当有项目成为“作品”,看到
业主为我们共同的作品而感到由衷的喜悦时,
自信和职业自豪感慢慢变强。再后来和崔愷
院士合作越来越多,每每听到崔总对新人讲:
“设计是一门实用的学问,尤其对于室内设
计师而言,生活就是设计的一部分,尤其是
没有比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来的更快”时,我
也会同样勉励自己,现在也把这句话送给刚
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伙伴。
01 北京电影学院影剧场入口 1
02 北京电影学院影剧场前厅
03 北京电影学院影剧场入口 2
01
025
人物访谈 | 2021
02
03
026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HAN WENWEN’S DESIGN WORKS
GARDEN EXPO SILO BOOKSTORE OF LIBRAIRIE AVANT-GARDE
韩文文设计作品
南京园博园筒仓书店
项目名称:南京园博园筒仓书店
项目地址:南京园博园景区主展馆筒仓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韩文文 张爱爱
参与设计:安驿
设计时间:2020 年 7 月
开放时间:2021 年 5 月
项目面积:428 平方米
主要材料:钢板 无极磨石
主要品牌:马贝
摄 影:根本唐建筑摄影 陈鹤 于跃超
01
01 建筑外观
02 旅行生活仓
03 诗人之梯
04 人文社科仓
05 诗歌塔
027
人物访谈 | 2021
02
04
03
05
A 筒仓的前世今生
南京城郊的汤山上,苍翠生烟,远山如雾。十
个高耸的圆柱形灰色水泥筒仓兀自伫立于此。
绝对几何化的造型显得颇为突兀,犹如一个个
巨大的惊叹号,向世人诉说这里曾经的过往:
近百年的开采,已经改变了山体的轮廓,青山
被剖解,裸露出巨大的坑矿,水泥加工厂机器
轰鸣、粉烟四起、污水横流 ...... 后来,这里又
重新归于平静。十个筒仓,仿佛十只眼睛直直
地望向天空,静静期待着时空中的某个瞬间,
新鲜的灵魂重新注入。
在园博园建设的契机下,所有被破坏掉的要被
重新修复,当然也包括水泥厂的老建筑群。于
是这十只水泥筒有了新的名字 : 先锋书店,并
被安排在位于园博园主展馆的西南角。从此,
他们拥有了自己全新的生命。正如先锋店铭:
“大地上的异乡者”,充满了生命之于宇宙的
苍茫感。
“仓”——由料仓变书仓
“仓”是描述功能。曾经的“仓”是“料仓”,
分为两层,上高下矮,中间由管道连通,上方
的石料经过机器粉碎之后通过漏斗落在一层的
矿车内。
现在的“仓”,是“书仓”,分为三层,读者
可以顺着楼梯走到屋顶,穿梭于十个圆形花园
之间。而原有的一、二层之间的料斗被拿掉之
后,留下一个 800mm 见方的洞口。在被赋予
全新使命之后,筒仓也催生出了新的生命,在
冰冷的水泥筒仓顶,摇曳着十棵茁壮的桂花树。
十个仓,十个主题,十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世
间的十种不同梦境。拥有一切爱与美好的理想
者梦境——世界最美图书仓;钟爱创造任意未
来形态的艺术家梦境——艺术仓;天马行空充
满梦幻色彩的儿童梦境——绘本仓;因崇尚
自由而徜徉宇宙穿梭时空的旅行者梦境——旅
行生活仓;致力于探索世界未解文明的考古者
梦境——古书仓;追求理想主义创造忠于精神
国度的文学家梦境——文学仓;斗争于世界应
然与实然之间的哲学家梦境——人文社科仓;
因魔幻的精神形态而卷曲的诗人梦境——诗歌
塔;简单平和却快乐的普通人梦境——收银仓;
以及代表光与未来的神之梦境——诗人之梯。
028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01
029
人物访谈 | 2021
“筒”——向上生长的圆
“筒”是对形状的描述。十个筒仓是十只直指天空、通向梦境的隧道。
扎实而平行上升的 “文学仓”;呈阶梯上升的 “旅行主题仓”;浪
漫而快速螺旋向上、无限延展的“诗歌塔”。
当人们走入这个“圆”形筒底向上仰望的那一刻,便是连接了精神、
书籍、自然、苍穹。圆形视角带给人的无限延伸感,与 “书”能将
人引向无限精神空间的内涵恰好契合,“书仓”这一物质空间,变为
精神空间。
“白”——崭新的生命
“白”不仅是在描述颜色,同时也是希望筒仓“新生如白”。“白”
是纸的本色。我们希望在原本粗糙冰冷的水泥筒内建构如梦境般的
“新”。设计中墙面采用了特殊的涂料,模仿“纸”的质感,意图与“书”
找到关联;所有的书架隔板,采用了 3mm 厚的钢板,也意图如“纸”
般纤薄,同时与整个园区的“轻介入”的原则一致。先锋的“白”,
是代表了全新生命与无限精神世界的颜色。
“镜”——生命力的延展
在这十只圆筒之间,还会形成 10 个暗区,作为白色梦境的入口,我
们采用了“镜面”材质;一方面我们可以无限扩展筒仓的空间,将有
限的面积放大;一方面营造出有趣的幻像,使游走期间的人们,沉浸
其中。这种沉浸是一种身心的映射,在一个个梦境中,有书,有诗,
有自己。
南京园博园,从规划理念上是对这片山野伤疤的修复;而对诸如“筒
仓”这样的老伙计来说,是开启了新的生命轮回;正如园博园总设计
师崔愷院士所讲:“修复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创造未来”。希望
这伫立于园博园一隅,化身“先锋书店”的十个筒仓,能为人们带来
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感动,或许还能带来精神的慰藉与疗愈。
02
03
01 诗歌塔
02~03 诗人之梯
030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THE EXPRESSION OF INTERIOR DESIGN OF
GOVERNMENT EXHIBITION HALL IN THE NEW ERA
政务类展馆室内设计的新时代表达
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
1. 政务类展馆空间的定义
政务,指政府的事务性工作。展馆空间,即将展示内容经过整理、保护分析并向公众展出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空间。由此,政务
类展馆空间,即向公众展示和传达党和政府工作精神与内容的空间。政务类展馆空间具有庄严、肃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等特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政务类展馆空间需与新时代的语汇相融合,与时代齐头并进,弘扬文化精神。
新时代背景下,政务类展馆室内设计需要新的表达方式。空间精神内核的转译、承接建筑逻辑、通过空间细部
实现自我表达成为设计思考的出发点。本文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室内设计,对以上三个维度进行实践
层面的分析,提炼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室内设计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典雅建筑空间与细部符号语言
的统一等特点,并结合创新技术的运用,形成项目总结。以期帮助政务类展馆空间适应新时代背景的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政务类 ; 展馆空间
摘 要
01
文 _ 董 强 _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马 冲 _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设计师
李苏阳 _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设计师
01
聚焦前沿 | 2021
031
01 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香山革命纪
念馆的建筑主立面和内部空间
02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03 文化精神内核的逐级传递
04 室内空间在文化表达过程中的角色作用
03 04
02
2. 政务类展馆空间室内设计的历史沿革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建
筑师斯特凡·胥茨指出:作为有 5000 年灿烂文化的
国家需要在展示自己文明的殿堂中表现出中国建筑
的传统。新馆应该是中国的、现代的、符合一个文
明古国和世界强国地位的 [1]。最终,国家博物馆
的改扩建工程设计保留了三个主要建筑立面,继承
了原有建筑大气磅礴的气质,突出了新建筑的空间
形象,庄严、现代、整洁。
军事博物馆的新馆设计保留了老馆的历史文化积
淀,沿用部分老馆的外饰,新馆与老馆过渡自然,
相辅相成,展现了崭新的精神面貌。
香山革命纪念馆体现了“适度适当”的原则,设计
庄重得体。演绎了斗拱、藻井、窗楣等中式传统元素,
呈现出“中而新,新而中”的设计理念。(图 01)
对比国内类似展馆空间设计,可以发现其设计思维
共性::继承传统的建筑和空间气质;对称的空间
布局;将传统的装饰元素精简,突出大气磅礴的空
间氛围。由此,展馆空间的设计应当在延续老建筑
语言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室内设计语汇,体现新时
代精神。
3.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室内设计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
公园中心区,大屯路与北辰东路交叉口西北角,坐
落于文化建筑群之中,北侧有建成的中国科技馆,
西侧毗邻同步建设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图 02)
本项目为展览类建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陈列展
览区、教育区与服务设施、交流中心、藏品库区与
藏品技术区、业务与研究用房、后勤保障区、安全
保卫用房以及地下车库等。总建筑面积约 14.7 万
平方米。
我院承接了公共空间及红色大厅等重要功能空间的
室内设计任务,具体包含首层序厅、电梯厅、各层
展厅两侧大楼梯、四层尾厅、各层展厅过厅、六层
红色大厅过厅、红色大厅。总面积约为30881平方米。
3.1 设计思考的三个维度
无论是从尺度层面上,还是设计顺序上,建筑空间
总是在室内空间之前。设计要传达的文化内核,始
于建筑空间,经过室内空间,传达给人,是一个逐
级传递的过程。人固然可以从建筑空间直接获取精
神内核的感知,但是室内空间作为中间角色,需要
做好沟通起建筑与人的桥梁作用。(图 03-04)
3.1.1 精神内核的转译
对于政务类展览空间而言,红色文化是其所想要传
达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认识、理解红色文化,进
而认同红色文化并积极践行,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基
本过程。[2] 政务类展馆室内空间设计者的重要任
务,是将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转译,并用室内设计
的语言和手法进行表达,帮助空间使用者更好地认
识和理解。
032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3.1.2 建筑逻辑的承接
从设计的时间线上而言,建筑设计先于室内。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完善和再创造。[3]
由此,政务类室内空间的表达,不能不考虑建
筑对文化的理解。室内需在承接建筑逻辑的基
础上,进行完善与丰富,甚至二次表达。
3.1.3 空间细部的表达
继建筑逻辑的承接之后,室内空间需要与人建
立起沟通关系。相较于建筑空间而言,室内空
间尺度变小,近人尺度增多,空间的细部设计
具有亲人的优势,更利于与人的沟通与精神传
达。政务类展馆空间的传统文化属性浓厚,因
此传统元素的延续也是设计重要内容。
3.2 设计实践的三个统一
3.2.1 精神内核——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党史馆空间传达的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体现新时代精神及文化自信。这种精神和自信
凝练出庄重、力量、挺拔、磅礴的特质,同时
也有典雅、质朴的空间品格。
序厅是党史馆的重要空间,梳理确定的结构
逻辑,暗含了四梁八柱这一中国传统古建的
结构制式,经过多轮过程推敲,最终确定方
案。(图 05-07)
为体现空间力量感,空间很多界面的转角处理
以斜切倒角,以此体现刀砍斧剁而成的空间形
制。空间将传统繁复的装饰语言进行精简,保
留大空间的块面,突显出空间体量的庄重与磅
礴。(图 08)
序厅地面的红色铺地采用雅安红石材(红军红),
该石材出自中国四川雅安,雅安是红色长征路上
的重要土地。其鲜红的颜色不仅与空间中心的长
城画相呼应,同时还体现了新时代精神,传达了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中国充满朝气,欣欣向荣。(图 09)
05
07
06
08
09
聚焦前沿 | 2021
033
3.2.2 设计逻辑——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
建筑空间整体布局中心对称,层次分明,承袭
了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开国经典建筑的
文化基因。室内设计通过对原建筑的解读、空
间梳理与再塑造,打造大气、质朴、厚重、昌
盛的公共空间形象。
公共空间的模数设计与建筑模数严格对应,以
保证室内空间与建筑空间衔接上的严整、有序。
墙面石材运用大块面的切割手法,从而推敲出
主题画作在空间中的尺度关系。
建筑内部空间的流线组织上,由于空间所需要
呈现的内容连续性强、内容繁多,人群流线持
续性强、流量大,因此采取展厅平面标高逐渐
提升、循环向上的空间组织方式。(图 10-11)
序厅天花的设计结合结构现状采用层层递进的
设计,借鉴了中式传统建筑的内檐形式,遵循
原有坡屋面结构渐次抬升,并采用金色吸声体
材质,以“光芒万丈”的意象,表达共产党领
导中国走向光明之意。(图 12)
3.2.3 空间细部——典雅建筑空间与细部符号语
言的统一
党史馆室内空间在承接建筑设计逻辑之后,需
要回归自我表达。党史馆室内的表达体现在空
间细部符号语言的运用、施工工艺的创新、技
术手段的创新等方面。
室内空间的细部符号采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纹
理样式,设计的核心图样取“葵花向阳,永放
光芒”之意。红色大厅主灯采用的葵花纹样,
内圈 28 片葵花花瓣,寓意建党到建国 28 年的
艰辛历程;两圈共 56 片葵花花瓣,寓意 56 个
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外圈的金色光芒寓
意着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图 13)除此之外,柱头采用了表达吉祥、喜
05 四梁八柱的建筑构架
06 序厅方案过程推敲
07 序厅方案确定
08 电梯厅界面的斜切倒角
09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
10 展陈空间螺旋向上,展线连续
11 夹层大楼梯
12 序厅渐次抬升的天花设计
13 党史馆红色大厅的葵花纹样
10
12 13
11
034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14
15
16
17
庆、幸福与美好的祥云纹样;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寓意吉祥如意;
空间内部金属工艺栏杆的纹样取自如意纹,造型上以如意头、灵芝为来源,
用以借喻“称心”、“如意”;各厅腰线采用“回纹”设计,寓意连绵不断,
吉利永长等等。(图 14)
3.3 创新技术运用
党史馆的空间设计上采用了很多技术创新,以辅助设计更好地表现和推进。
其中“声学“和“照明”以及特殊创新的施工工艺做法是重点问题,这也
是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3.3.1 声学设计
党史馆的声学设计,红色大厅是重点研究对象。由于红色大厅每座容积
(32.07m³)远高于通常建议的每座容积值,因此大量的吸声处理、以实现
合理的厅内混响时间值成为了红色大厅声学设计的重点内容。空间在墙面、
吊顶、地面及座椅分别作了相应的吸声处理,并将空间模型导入 ODEON
室内声学分析软件,进行了声学模拟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大厅作为会议
使用时,中频混响时间为 1.30s,作为多功能使用时混响时间为 1.60s(未
计入座椅与观众对空间声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不存在回声、颤动回声等
声学缺陷,满足设计使用需求及规范要求。(图 15-16)
3.3.2 照明设计
党史馆的照明设计分析过程中,运用创新三维技术进行空间照度模型推演
和模拟计算,以求满足照度的同时降低空间内的灯具能耗和用电量。能够
根据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和使用场景的变化设置多种场景模式,并且一键操
作空间预设的场景模式。(图 17)
3.3.3 施工工艺
除技术手段创新外,为营造典雅的空间品质,在党史馆室内空间的建设过
聚焦前沿 | 2021
035
15
14 空间中的中国传统纹样
15 500Hz 混响时间分布图与曲线图
16 ODEON 声学仿真结果及各频率混响时间
相对于 500-1000Hz 的比值
17 不同场景模式的灯光模拟计算
18 雅安红石材地面细部图
19 大楼梯抱鼓石 3D 模拟图
程中,设计尝试了许多施工工艺的创新。例如
红色大厅内部的柱子的施工工艺,由于其为超
大型实木圆柱,直径大,柱身高,且材质为实木,
现有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其需求。最后柱体采用
了中国传统式的“木桶抱箍法”,进行反向抱箍。
板材采用缅甸花梨木原木进行加工到现场后用
燕尾榫拼接组装,最后手工雕刻、打磨、抛光、
上蜡。又如序厅的雅安红石材地铺的拼接缝隙
处理方法,没有采用以往石材拼接时采用的金
属边条,而是使用了红色橡胶条及红铜定制伸
缩缝构建,从而达到序厅铺地更加整齐划一,
工整有序。(图 18)
3.3.4 数字雕刻
空间中采用了很多复杂精美的纹样设计,数字
化雕刻技术使得这些纹样设计在空间中的运用
成为现实。将中式传统纹样用现代化、数字化
的制造工艺制造成品,不仅保证了成品最大限
度地表达预期设想,而且提升了制作效率,缩
短了工程周期。(图 19)
4. 政务空间室内设计的新时代表达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室内设计传递了红色
文化之精神内核,延续了传统的建筑和文化语
言,同时用新的室内设计手法诠释了其对新时
代背景下的精神理解与解读。如今,中国共产
党历史展览馆隆重开幕了,大气简洁的序厅迎
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界人士,庄重典雅的红
色大厅见证了国家领导人庄严的入党誓词;完
善的公共设施、便捷的参观流线实现了人性化
的设计理念;节能绿色的技术引领发展、面向
未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J]. 建筑实践 ,2019(12):72-75.
[2] 文丰安 . 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J]. 学习与探索 ,2020(11):54-62.
[3] 李刚 , 仁丽芬 .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J]. 艺术百家 ,2016(z1):126-127,164.
[4] 杨金红 . 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的理性创作 [J]. 建筑创作 ,2012(04):180-185.
19
18
036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RESEARCH ON INTERTEXTUA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ING STRATEGY AND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互文性研究
文 _ 王国彬 _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理事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修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迎来了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博物馆发展数据统计报告,通过对 2012 年至 2020 年度全国博物馆统计数据的分析,从表 1 的数
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博物馆数量的快速增长。截至 2019 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 5535 家,比前一年度增长
181 家。“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 2 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每 25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达到 1710 家,
增长趋势不断加快。在全世界各国博物馆数量排位中,中国几乎可以跻身前五。按照这种发展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底,
我国博物馆总数可能突破 6000 家,据统计,截至 2019 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 2.86 万个,接待观众 12.27 亿人次。这
说明参观博物馆日益成为观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观众参观博物馆的频率在不断增强。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博物馆总数 2900 3252 3589 3866 4165 4642 5354 5535
表 1 2012-2019 年 我国博物馆数据统计
一、当下中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弊病分析
随着我们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与媒介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在发挥其职能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2015 年制定
发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国家对于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三大功能作出了序次调整,把教育提到第一位,博物馆变
身成为“课堂”将会是新时代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何让博物馆成为一所大
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成为博物馆当代功能的重中之重!然而,当下的博物馆却未能充分地发挥其教育功能,究其根
源在于其承载教育功能的主体——展陈设计的观念落后又千篇一律、集体“失语”的弊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园林中凝聚了千百年来能工巧匠和造园家们的学识和经验,表达了先人对待自然的先进理念,其中所
使用的造园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凝聚,也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营造与组织的策略。本文中通过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互文性研究,向古人借智慧,突破现有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失语困
境,以中国语境的形式语言来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一种创新的视角组织博物馆的
展陈设计,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摘 要
关键词: 传统造园策略;展陈设计;互文性
聚焦前沿 | 2021
037
1. 展陈设计模式与观念的僵化落后
博物馆的展陈模式遵循“专家至上”的展览
模式。很多“专家”策展人基本上是文史理
论专家,他们的专长是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
性与知识点的精确的文字工作。在关于如何
将文本转化为空间,也就是通俗易懂地以具象
的空间叙事语言来将知识点传播给观众方面
则毫无办法。许多博物馆需要大量讲解员来
弥补这个弊病。在传统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中,
策展人为主体,是“我”来决定要告诉你什
么的展览设计思路。观展者需要按照固有的观
展顺序,遵照固定的观展流线观看展览,这
是一种被动灌输的观展体验。而在“以人为本”
的时代要求下的博物馆展览设计需要转变设
计出发点,以参观者角度进行展览设计,创
造灵活的展览模式,将“我”决定的内容转
换为“你”选择的内容,使观众不在置身展外,
而是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构成部分。
2. 展陈设计专业协作与教育的滞后
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工程的实施技术主要
沿用建筑室内设计的学科方式,当代博物馆
建设在工作程序上的时间先后以及传统的文
人相轻的狭窄视界,使得文史专家、建筑师、
展陈设计师很少有合作的机会,造成了各专
业的隔阂,造成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展陈工作
的脱节。大部分展陈设计师认为展陈设计就
是建筑的室内设计与展板、展柜、展项的结合,
忽视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空间叙事特征。目
前,博物馆建设的迅猛发展与滞后的展陈设计
专业教育的矛盾,造成了展陈设计专业处在一
种急功近利的集体失语状态,重复雷同的设
计层出不穷,成为困扰博物馆文化质量提升、
发挥其教育功能的瓶颈。
3. 展陈内容与空间形式与氛围的脱节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终
极目标。博“物”馆展陈理应遵循国际化以“物”
为中心的展示策略,然而现在我国新建博物
馆增长太快,文物的数量不足以支撑诺大的
展陈空间,却还是大量采取以“文物”为主
体的展陈形式。由此,出现大量展陈主体主
要以书籍文献、图片和文字为主,辅以少量
的文物的空间展陈模式,这就造成了展陈设
计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图片和文字排版的视觉
游戏。整个展览空间充斥着一面面以图文等
平面视觉语言为主的展墙或者大面积的沿墙
通柜,观众像老鼠一般沿墙观看——整个观
展成为一场在空间里走着看“大”书的行为,
尽管有诸如艺术造型与科技等手段的运用,
但这种展陈内容不同、文物不足,展陈形式
相近的展陈策略,因其物少、平淡、单角度、
行为观看模式等同质化弊病,极大地限制了
博物馆职能的发挥。
二、 中国传统造园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互文
性研究
“互文”又称“互文性”,本身常被用于文学
以研究文本语言及其相关内容。它属于当代西
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用语 , 最初由朱丽娅·克
里斯蒂娃在《如是》杂志中正式创造和引用,
继而在其 1969 年的著作《符号学 : 语意分析
研究》一书中重新提道“一篇文本中交叉出
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
位”。因此,“互文性”在概念上有两大含义 :
一是作为文体学甚至语言学的一种工具,指
所有表述中携带的所有的前人的言语及其涵
盖的意义 ; 二是作为一个文学概念,仅仅指对
于某些文学表述被重复 ( 通过引用、隐射和迂
回等手法)所进行的相关分析。本文则结合“互
文”概念的两种含义,将其名词性属性变为
动词属性,以“互文”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对
两个相近学科进行异同性的研究分析与表述。
互文性的研究价值不在于“同”而在于“同
中之异”的“异”。即研究个体间并非单纯
雷同,其异质性帮助生成不同于原个体的新
的意义才使得互文具有研究价值。以“互文”
为探究方式进行关于戏剧艺术与博物馆展陈
空间的探究并非一种单纯而直接的对比、引
用、借鉴,它是一种在此基础上的“感知”模式,
并通过这一过程,形成二者关系的新的变迁,
即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设计方法的探索。
中国传统园林中凝聚了千百年来能工巧匠和
造园家们的学识和经验,其中的造园思维不仅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凝聚,更反映
了古人对空间的营造智慧。由此,向古人借
智慧,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思维与博物馆展陈
设计在空间、路线、行为等方面的互文性研究,
不但可以探索一条中国传统园林语境下的博
物馆展览设计新方法,还将是实现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展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
益探索。
01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互文对比图
038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2.1 造园与布展——空间性质的相近
《园冶·借景》中语:“顿开尘想外,拟入画
中行。” “以画入园,因画成景”,使游览
者方法置身画境、如游画中。中国传统园林可
以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内心精神的外在物化,
中国传统园林的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中国山
水画的立体呈现,表达的是园主人的主观认
知和情感。所以,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的营
造中呈献出非现实的精神需求特质,力求在
有限的物理空间之中,充分反映文人的内心
世界所需。芥子纳须弥,创造出尽可能丰富
的空间变化与意境。与之相比,信息时代的
博物馆空间则通过对历史文物等知识信息载
体的系统串联,构建生产了一个“第三空间”,
由此不难发现二者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
心的空间特征。传统园林与博物馆的空间性
质相近,表现出与现实的世俗空间的“间离”,
呈现为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2.2 游园与观展——空间行为的相似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丰富与变化,其核
心在于园林空间中多变的路径构成和丰富的
造景手法,人们各自选择不同的游览路径在
园林的游览中走走停停,以个体的喜好将园
中景致进行主观的串联,从而产生不同的观
赏感受,产生各自独特的联想和思考。因此,
在园林的路径设计时,主要采用“曲径通幽,
步移景异”的策略。与之相近的是,观众在
博物馆的观展行为也是走走停停,通过路径
主动根据各自感兴趣的展陈内容进行串联,
原本相对被动的固定参观路径的观展行为通
过观众的兴趣而转换成为一种主动选择的过
程,从而实现了内容景致的个性化。由此可
以看到二者在观众的空间行为方式的相近。
游园似观展,观展如游园,路径的曲折实现
了观众的主动与节奏,从而可以实现突破“原
有沿墙看大书”空间行为模式的突破。
2.3 意境与氛围——空间内涵的相近
传统园林的立园之本是每个园中独有的主题
景致营造,通过不同的主题性景观实现内心
世界的外化, 造园之前则先有诗词画意的文
本思考,并在园成之后通过点睛的景观提名
来传达空间的文化意境与内涵,从而实现了
从文本到空间的转化与生成。“十里荷花”、“雨
打芭蕉”、“流水叮咚”等景观的文学传达
过程是观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诸多
感官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作为园林与
博物馆都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尽管二者一
为私有空间一为公共空间,但却具备内涵上
的异曲同工。与园林的诗词(文本)与画意(空
间)相近的是博物馆依据展陈大纲(文本)塑
造出的主题氛围(空间),二者的转化体现
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文本的先行设定,
使得园林的文化意境表达则犹如博物馆的空
间氛围营造,都是通过现实的物理营造来表
达某个主题性文化思想,从而实现文人内心
思想的外化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具身认知”。
三、中国传统造园策略在展陈空间设计中的
应用研究
通过上述对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空间
展陈设计的互文性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园
林营造”与“博物馆展陈”二者的关联,由
此我们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案例中,通过实践
研究来突破现有博物馆国际式的设计模式以
及现有博物馆建设面临的现状,探索一条“中
国形式语言展示中国文化内容”的当代中国
特色设计之路。
3.1 展陈空间营造——疏密得宜的异常与屏障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似乎有这样一种模式,在
进入园区时通常是比较幽闭和深邃的,空间
结构迂回,这种空间被称为“奥如空间”。
这种方式首先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只有先创造“奥如”的状态,才能在之后的
游览中感受到“旷如”的感觉,来突破物理
空间的限制,以实现小中见大。其次,还体
现了文人士大夫“隐于市”的思想追求。因
此在入口处创造的“奥如空间”其根本目的
是建立一种空间的“异常”。而园林空间的
丰富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通过园林要素设置
的“屏障”,也就是对视线的遮挡与限制,
是通过都是园林中制造景深的“亏蔽”手法,
“蔽”即“遮蔽”,完全阻挡视线或路线,“亏”
则反之,它透又不透,隔而不隔,半掩半露,
二者相互组合,才能使空间充满节奏与变化。
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西临山水园
艺轴,东临“世界舞台”草坪剧场,西北侧
为永宁阁,北侧为人工景观湖 - 妫汭湖,南侧
与园区主入口相对,在整个园区内居于最重
要的位置。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以“锦绣如意”
为设计理念,汇聚中华园艺精华,展现中国
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园艺故事。
在进行 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
文化展区”的空间设计时,特别重视与建筑
空间的融合以及中国形式语言的凸显。因此,
在原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通过盘旋的梯道
和下沉的步梯来建立异常,并通过屏障的设
置,构建出疏密得宜的从“奥如”到“旷如”
的展陈空间。
3.2 展陈路径营造—— 曲折尽致的自觉与不觉
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说:“既
然要形成整体就必然要遵循某些原则而把孤
立的点连接成为片断的线……最根本的因素
就是观赏路线的组织。”园林中的路是园林中
各个景点之前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整个园林
景观统一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中。它将整
个园林景观贯通在一起,为游览者提供明确的
游览路线,对空间的组织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还通过路径的变化烘托空间氛围。借助展览
空间中的路径设计,可以引导参观者前行,
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观看展览内容,在参
观过程中,参观者受到展览内容的影响“不觉”
产生联想与思考,最终实现展览精神的表达。
聚焦前沿 | 2021
039
01
02
01 “ 亏蔽手法实现空间的屏障
02 向下的入口设计实现了空间的异常
03 2019 世界园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建筑场地规划
03
040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结合建筑流线设置曲折的观展路径动线
游人的这种“不觉”正是来源于设计者的“自
觉”。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除了行走路
径之外,还有一种视觉路径,即被参观者视
觉感知到的视线轨迹。对于参观者视线轨迹
的控制是使参观者产生“不觉”的根本原因,
而视觉路径仍然是依附于行走路径之上并且
会对行走路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二者处
于一种彼此影响的状态,通过路径的转变和
视线的变化,最终在博物馆展览空间内实现
如同中国传统园林中“景到随机,步移景异”
的效果。
在进行 2019 世界园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
化展区的设计时,考虑到参观人数众多,展览
的内容很难深入展开,因此在原有建筑路径
的基础上,通过聚焦九大景观的设定,很好
地应对大人流参观的同时又保证了相对自由
组合观展的个性化路径,从而通过设计的“自
觉”,实现了游人的“自觉”。
3.3 展陈氛围的营造——眼前有景的“得闲”
与“随性”
范景文在《集李戚畹园》中写道:“人巧为山水,
要令情性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在欣赏
由人的巧思而创造的园林中,应该让心中的情
感相应而生,要欣赏事物的美,必须先获得心
灵的愉悦。园林空间与博物馆空间从本质上
属于“第三空间”,计成语:“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形容的是主人在自己的园
子里随性放松的姿态,每日在园子里游走,
享受生活的乐趣,虽然有门却常常关闭,沉
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得
闲”之态。正是这种“得闲”与“随性”的姿态,
正是传统园林意境的精髓。
在进行 2019 世界园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
化展区的设计时,人流众多,观众很难驻足
“静观”,因此需要通过构建游走观看的“动
观组景”,来塑造材质、灯光、多媒体艺术
装置等各个方面塑造中国语境下的展陈氛围,
观众动观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景观也通过艺术
与科技的结合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面貌,
从而塑造了丰富的沉浸式景观时空,实现了
每位观众眼前有景的得闲与随性。
结 论
通过相关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到,将中国传统
园林的造园思维策略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空间
设计的意义。它不但可以丰富和加强当代博
物馆展览空间的空间体验,完善相关的博物
馆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还能通过传统造园
思维及造园手法的博物馆展览设计实践,转
变原有博物馆以“物”为主体的展陈设计方法,
通过向古人借智慧,实现从“人”的感受为
出发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组织博物馆的展
陈设计,以“中国展陈语言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的新思路,促进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发展。同时,
也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
新性发展提供一条路径可能。
聚焦前沿 | 2021
041
结合建筑流线设置 9 大“动观组景”构建中国意境氛围
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可变化景观
(根据观众步行速度每十秒自动变化)
“富春山居图” 影像装置 2
" 奥如 " 的展区入口
苔藓“千里江山图” 长卷
“富春山居图” 影像装置
“富春山居图” 影像装置 1
“山水画”五色夯土星空墙
“圆窗插花”水景艺术壁画
步入式“多重幕”立体数字画卷
“艺”字甲骨文立体雕塑
“绿水青山”艺术隔断墙
“蓝图”地幕数字投影
042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BEYOND THE "POSITION": RENOVATION AND INTEGRATED
DESIGN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TERIOR DESIGN AND THINKING OF TAIYUAN CITY BINHAI
SPORTS CENTER
越“位”: 既有建筑改造与一体化设计
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室内设计与思考
文 _ 邓雪映 _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室内设计三所所长
不论是在设计思考过程、亦或是各专业图纸配合及施工建造周期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界限。这个含义可以简单描述为从一个
层面跨越到另一个层面,也可以说突破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怎样看待这一个无法定义宽度,无法定义高度,但又确定客
观存在的界限?这就像是一个像素化的轮廓,由无数个因素组成,但当你靠得太近或身在其中的时候,无法窥见全貌。只有站
到足够的高度并以全局的角度去观察的时候,你才能明白你面临的是什么。在我早期的设计工作中,“做好自己的事情”,似
乎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误导性的原则。这个原则,会导致工作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设计体系面前,瘫痪停滞无法向前。本文记述
甚是琐碎,无非是回顾了当时工作的一个个细节,提出了问题和如何解答问题。在这些看似零落的环节当中,你是否能感觉到,
我们在寻找界限,并超越它,找到工作的目标。
项目名称: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
项目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邓雪映
参与设计:李海波 陆丽如 裴建 李钢 李倬
设计时间:2017 年
开放时间:2019 年
项目面积:49033 平米
主要材料:金属格栅 硅钙板 涂料
摄 影:张广源 高文中
01
02
聚焦前沿 | 2021
043
白色 宁静悠远
绿色 激情蓬勃
木色 厚重坚实
游泳馆
主馆
训练馆
一、既有建筑改造总体设计原则及脉络
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老馆建成于 1998 年,是
山西省早期修建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公共
活动场所之一,因 2019 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
动会而迎来了改造与扩建。在二十多年的使用
中,老馆因无序增值的商业金融和游艺设施而
备显破败;但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建造的城市公
共文化设施,仍然代表了城市的特色标识和公
众的时代记忆。区别于历史性建筑改造中常用
的差异化并置新旧元素的理念,老滨河体育中
心因形象陈旧而缺乏美感,被选择以丰富而活
跃的新形态取代。同时,同源 DNA 下新旧元
素的渗透融合,实现了保留改造与扩建的整体
性,延续了城市记忆。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作
为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合理有效的旧建筑改造,
既保留了城市记忆,也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
二、一体化设计体系逻辑
既有建筑的改造,对建筑、结构、机电及室内、
景观、照明等各专业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建筑专业主导下,室内专业与结构、机电等
专业经历了严谨而频繁的配合工作。建筑品质
源于空间整体性的提升,在旧建筑空间内部,
混凝土部分则采取增加阻尼器、粘接钢板及钢
筋网片等方式加固;老馆原钢结构网架已变形,
经结构检测和经济性论证后整体更换,保留改
造的技术策略精细而经济。机电专业结合新的
使用需求和运营需要,根据室内专业所规划的
空间形态,改变以往均布的管线路由,提升局
部空间高度,很好的顺应人流流线和幕墙关系。
室内专业在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整合方
面,通过使用场景设定,行为模式模拟,视线
角度分析等手段,达到建筑内外空间的统一性
和高完成度。
01 改造前后对比,Y 字形立面
02 改造前后对比,南侧广场
03 改造前后对比,入口门厅
04 从室内看连通城市的景观步道
05 整体建筑关系示意图
04
05
03
044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01 主馆建筑新旧部分分析 02 主馆建筑新旧部分分析
04 集散大厅入口效果图 05 集散大厅入口现场照片
03 屋顶空间结构示意图
三、室内专业的“越位”思考
1、设计基础调性
1) 体现新老建筑的关系
4.830
4.120
聚焦前沿 | 2021
045
07 集散大厅入口效果图 08 集散大厅入口现场照片
2) 对建筑“速度与力量”主题的回应力量
09 比赛大厅平面图 10 建筑剖面图
06 建筑设计主题呈现
046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当设计采用板状空间吸声体时,若吸声体的总面积相当于建筑物顶
面积的 30~40%,可使板状空间吸声体吸声的效率达到最佳值。而
实际工程中为了满足降低噪声或控制混响时间的要求,空间吸声体
的总面积宜取建筑物顶面积的40~50%;若增加空间吸声体的数量,
反而会影响空间吸声体的整体吸声性能,造成了经费上的浪费。
03
04
01 02
聚焦前沿 | 2021
047
01 比赛大厅效果图
02 比赛大厅现场照片
03 比赛大厅效果图
04 比赛大厅吸音材料设计
05 建筑内外界面分析
06 建筑外立面金属肌理
07 室内幕墙立面及顶面金属格栅处理
05
训练馆室内幕墙立面和顶面处理
200mm
3) 建筑内外界面的一致性
建筑外立面更新部分的设计,注重创新性:外立面更新中突出体量而弱化立面,采用密纹开缝式蜂窝
铝板幕墙,同时测试了多种配比的铝板表面涂层,以光亮、不炫光、自洁的效果。
建筑外立面金属肌理
06 07
048
[ 室内设计 ] | 2021.07-08
4) 解决赛时及赛后使用需求,细化使用功能
地下一层墙体
通上来作为一 缩小原设计
的存包处空
间用于前台
接待,问询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