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交大密西根学院 “爱心云托班”成果回访实践团实践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2-9-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交大密西根学院 “爱心云托班”成果回访实践团实践总结报告

目录第一篇 实践概览...................................................................................................................................................1一、实践背景.............................................................................................................................................................................2二、报告基础.............................................................................................................................................................. [收起]
[展开]
2022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交大密西根学院 “爱心云托班”成果回访实践团实践总结报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2022 暑期新时代社会认知实践

云托班成果回访实践团

实践报告

选 题: “爱心云托班”的抗疫贡献

与后疫情时代线下线上志愿服务开展的融合思考

学 院: 交大密西根学院

团 长: 上海交通大学 2021 级本科生 周梓茗

二零二二年九月

第2页

目录

第一篇 实践概览...................................................................................................................................................1

一、实践背景.............................................................................................................................................................................2

二、报告基础.............................................................................................................................................................................3

三、实践内容与内涵................................................................................................................................................................4

(一) 实践整体路线........................................................................................................................................................4

(二) 实践团人员构成 ...................................................................................................................................................5

(三) 实践形式与范围 ...................................................................................................................................................6

(四) 云托班系列活动亮点 ..........................................................................................................................................6

1. 课程维度多元化..............................................................................................................................................6

2. 对课程设计的主导意义 ................................................................................................................................6

3. 志愿服务机制创新 .........................................................................................................................................7

4. “小老师”的独特身份视角 .......................................................................................................................7

四、 实践目的与意义.............................................................................................................................................................8

(一) 教育意义 ............................................................................................................................................................8

(二) 社会效益 ............................................................................................................................................................9

(三) 与双减政策的融合思考 .............................................................................................................................. 10

第二篇 实践纪实................................................................................................................................................ 12

一、 实践活动总体情况介绍............................................................................................................................................. 13

二、 各小组实践开展情况................................................................................................................................................. 13

(一)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一组 ..................................................................................................................... 13

(二)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二组 ..................................................................................................................... 15

(三)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三组 ..................................................................................................................... 20

(四)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四组 ..................................................................................................................... 26

(五)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五组 ..................................................................................................................... 29

第三篇 实践成果及思考........................................................................................................................... 33

一、 课程设计和价值转化................................................................................................................................................. 34

二、 社会影响........................................................................................................................................................................ 37

(一) 媒体报道:..................................................................................................................................................... 37

(二) 集群效应 ......................................................................................................................................................... 39

(三) 抗“疫”贡献 ................................................................................................................................................ 40

第四篇 实践感悟................................................................................................................................................ 42

1. 潘玺晓................................................................................................................................................................................. 43

2. 吴歆玙................................................................................................................................................................................. 43

第3页

3. 贾宜静................................................................................................................................................................................. 44

4. 蔡恒毅................................................................................................................................................................................. 45

5. 甘寒羽................................................................................................................................................................................. 45

6. 刘棋嘉................................................................................................................................................................................. 46

7. 金嘉妮................................................................................................................................................................................. 46

8. 孙逸乐................................................................................................................................................................................. 46

9. 陈睿达................................................................................................................................................................................. 46

10. 周梓茗............................................................................................................................................................................... 47

第五篇 实践总结................................................................................................................................................ 48

第六篇 致谢............................................................................................................................................................... 50

第4页

1

第一篇

实践概览

第5页

2

一、 实践背景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学生服务

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志愿服

务活动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志愿服务对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

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志愿服务健康稳定地发展,发

挥志愿服务育人作用。其中,支教类活动为典型代表。通常,大学生们会选择到一些

偏远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在改善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局面的同时也磨

砺了自身的意志。

传统大学生支教类志愿服务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规

模,越来越多以知名高校大学生服务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为主的社会公益项目及组织不

断涌现。然而,传统的支教项目受制于大学生本身的学业要求,帮扶地教育环境以及

教育模式的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矛盾:

一是支教高成本与课程低质量的矛盾

以大学生支教志愿者为代表的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缺乏

对帮扶对象及其所在地区的必要了解,缺乏师生互动与授课技巧,支教课程效果难以

保障。

二是教育稳定性与支教流动性的矛盾

大学生支教项目受制于学制影响,时长一般不超过 2 个月,且支教队员流动性

大,当双方开始熟悉对方的教育方式、学习特点后,支教期满,新的支教队又会和帮

扶对象陷入新一轮的“适应-熟悉”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教育的连贯性、稳定性规律相

悖,严重影响教育成效。

三是人才培养严谨性与支教管理松散性的矛盾

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有目标、有组织、成系统的人才培养活动。传统支教组织

中教师管理相对自由,自愿的参与机制以及较为灵活的退出机制可能干扰被支援学校

的正常运行;而大学生支教社团的活动分散性等主要特征导致常态化、规范化激励机

制与约束制度的缺失,无法保障支教队伍能够持续稳定输出。

四是学生中心性与志愿者主导性的矛盾

一方面,志愿者主要采用“教授主义”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在开拓帮

扶对象视野的同时可能带来志愿者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供求结构矛盾;另一方面,

支教时间结束了,支教活动也就完成了,帮扶对象学习成果以及教育质量并不纳入支

教志愿者的后续考核,因此传统大学生支教模式尚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

量发展教育理念。

第6页

3

而“云托班”所采取的“点对点”线上志愿模式,为解决以上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一,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免除了通勤以及活动组织筹划相关成本支出。其二,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可以根据双方的时间情况灵活确定授课频次及授课方式,便于

进行长期授课,收获更加深入的教育成效。其三,网络授课的实景缺失为志愿者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志愿者必须在课程设计、课程呈现模式上有所创新,从而带动了

一批高质量沉浸式课程的创造产出,丰富了教育素材。其四,“点对点”的线上志愿

服务模式便于推广,从而形成更具影响力的社会效益。其五,“云托班”机制为志愿

者及志愿服务对象提供了双向遴选的机会。在双向遴选的过程中,保障志愿服务对象

能够适应志愿者的授课节奏,也要求志愿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设计真正满足学

生需求的个性化课程。

难以预测的疫情和漫长的隔离时光,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受到了多方

面的限制。人们也在疫情的压抑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恐惧、担忧、焦虑,成为

了抗疫时代下许多人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如何驱散社会负面情绪的阴郁,也成为了

这个特殊时代的新话题。爱心云托班成立的初心,正是搭建线上沟通交流的平台,让

志愿者在云端陪伴孩子,给予知识,给予温暖,给予关怀。首先,对于云托班活动的

参与者来说,这是一次在隔离生活中与人交流,吐露心声的机会。隔离生活的孤独郁

闷积累,而沟通交流无疑是打破这道情绪障碍的最佳方式。云托班的活动是一场亦师

亦友的旅程,相互的陪伴与分享,其实是温暖与关怀的相互传递,参与者不光在活动

中学习成长,更打开了自己的心扉,让原本静止的生活动起来。疫情期间,各种渠道

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而爱心云托班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让

人们看到社会的正能量正在发光发热,让被疫情割裂的一座座孤岛重新相遇。爱心云

托班,像是一剂温暖人心的良药,缓解情绪,驱散阴郁。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工

作者离开小家奔赴一线。云托班的志愿者们,不仅是在线上给小朋友传授知识经验,

更是在云端陪伴这些工作者的子女,让他们了解到疫情和防疫工作的现状,从而让小

朋友们明白父母抗疫工作的意义,也让防疫工作者能更放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既体现着社会对防疫工作者的尊重与关怀,更展现了各尽所能,各出其力的全民抗

疫统一战线。

二、报告基础

本篇研究报告与历年支教报告形成集群效应,涵盖课程筹备、应急处理、授课经

验等多个方面,并在此之上结合组内支教经历与体悟归纳发掘更全面、细深的活动组

织开展经验。

在筹备本次 2022 年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中,组内成员仔细阅读并参考历届支教

活动材料,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 2011-2021 年暑期社会实践云南/湖南支教的通讯稿

及报告 16 篇,共计 100 余万字。以此为理论基础筹备计划了本次支教活动,撰写了本

第7页

4

篇研究报告。以下将以集群效应的具体实证为中心,从课程筹备、授课经验两个方面

展开论述。

实践团在课程开展形式与互动方式上汲取历届支教经验,同时因时制宜地注入全

新的活力。

本次支教活动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主要服务于上海本地的中小学

生,形式以多对一的方式为主。受制于新冠疫情,不同于往年实践团能够远赴西部地

区开展线下支教活动,本次实践团只能在上海本地开展。地域的不同,服务对象的不

同,课程筹备也难于维持原样。在《2020 中枢镇答辩报告》一文中,实践团的筹备侧

重于“适应当地快慢班的‘因材施教’,不同教授方式的‘妙趣生花’,乏味知识之

外的‘特色教学’”等。组内讨论中,提出继续发扬“特色教学”,把人文素养、体

育健康等方面纳入课程筹备的视域,充分利用线上授课的弹性和机动性,采用 PPT 演

讲与网上素材分享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开展。从兴趣的角度,调动上海本地中小学生

的学习兴趣,满足上海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诉求。

本次支教活动以引导组员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对未来目标的确定为结尾画上圆满

的句号。

在《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支教故事——云南支教矿场组篇》文末,作者感叹

道:“二十天的支教生活,我感到一切似乎渐渐开始明朗了。因为我愈发坚信了支教

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地域之间的断层,真正地打开区域对话的窗口。真相,你需要

让他们看到;路,也要他们自己去选。”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看到单亲家庭父/

母承载的经济压力、孩子无人照顾的精神压力;看到父母分居后孩子每况愈下的厌倦

情绪。这些有别于大山深处孩子的苦,这些来自现代化都市的城市病让组员,家境殷

实的密西根学院学生,更有共鸣与触动。由此,以完成大学成人之学为目标的暑期社

会实践项目便又生出一层内涵与意义。

三、实践内容与内涵

(一) 实践整体路线

疫情期间,无数一线医护、公安、社区等工作人员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为了减轻

工作人员负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市团委开办上海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线

上托管班(“爱心云托班”),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提供线上云辅导。许多交

大学子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精心准备,为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

们带去一堂堂生动的线上课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给予他们陪伴与温暖。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念念不忘曾经辅导过的孩子们。这些小老师们想要了解小

朋友和家长对“爱心云托班”的感受,探索“爱心云托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促进

线上志愿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爱心云托班”志愿者们组成了几支

实践团,对之前的服务对象进行线下回访,在与小朋友们的互动、访谈中更深入地了

解“爱心云托班”活动。

第8页

5

本项目旨在调研云托班活动实施成果,突出交大学子的抗疫贡献;总结线上支教

的优势与不足,为秋季觅源支教营项目开展前期调研。本项目针对“爱心云托班”活

动后期成果的补充落实,聚焦支教成果反馈,致力于改变目前支教周期短、志愿者流

动性大、活动组织性有待提高的特点,探索支教对象长期随访模式,切实记录下支教

活动对于支教对象以及志愿者的活动意义与价值,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下线上线下支教

活动相结合的新方式。

(二) 实践团人员构成

实践团由专职辅导员带队,成员由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26 名本科生组成。实

践团共分为 3 小组,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活动。实践团成员名单如下:

实践团成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学历 学校、年级、专业

周梓茗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刘棋嘉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汤旻嘉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金嘉妮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陈睿达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姚晓蓉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高心怡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高天鸿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熊子钦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蔡恒毅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马天逸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潘玺晓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孙逸乐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陈梓杰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

黄欣怡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贾宜静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刘展勋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甘寒羽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

宋万里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陶乐阳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段令博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孙一豪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吴歆玙 女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陈则安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王彦茗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邢祉骋 男 本科在读 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第9页

6

(三) 实践形式与范围

本活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线下开展。实践团成员带领

小朋友们前往科技馆,图书馆等教育类场所进行参观,并在参观过程中进行访谈。

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准备。实践团召开线上会议,确定回访的时间与地

点,讨论制定采访的问题。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家长积极沟通,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开

展。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精心为小朋友挑选了礼物。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积极投入。他们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场馆,为小朋友们

介绍场馆中各式各样的项目。参观过程中,他们也进行摄影,收集活动素材。参观结

束后,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并记录采访内容。

活动之后,实践团成员们整理所搜集的资料,并撰写新闻稿与社会实践报告。

(四) 云托班系列活动亮点

1. 课程维度多元化

线上云托班的匹配形式基本以一对一为主,由小朋友和家长先提出期待的托班主题

和内容设想,基于此志愿者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技能特长、小朋友的年龄等等各方面情

况来进行选择和匹配,并且在匹配后以及之后的托班过程中也能不断结合双方情况和

需求来进行调整优化。云托班灵活自由的匹配和开展方式使得大学生们可以最大化发

挥自己的技能特长和专业素养帮助小朋友们和设计课程,因而课程的维度能够包揽红

色教育、身心健康、成长导航、环境保护、科学普及、读书赏析、手工实验、素质拓

展以及符合“双减”要求的课业辅导等各个方面,给小朋友提供一个低成本了解和培

养如象棋、编程、绘画等等各种兴趣技能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小朋友们提前了解接触

未来大学生活的契机与平台。从这个层面上看,云托班给小朋友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

识与技能,更是学习和人生方向的指引。

2. 对课程设计的主导意义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课程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

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理解社会。不同于企业走访调查、探

寻历史文化遗存等等看起来与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实践活动,教育是我

们最为熟悉的社会活动之一,大学生在实践前往往根据自身的受教育经历等等对其已

有自身认知。而云托班则让大学生们体验了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变成了小老师。我们

以往一直在接收知识,而云托班则是一种运营知识的途径,通过和小朋友的交互以及

反馈,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潜力上存在的不

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同时,云托班使我们能够广泛地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与家长和小朋友们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潜力,并且在教学中中

发现不足,及时改善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

需要。

第10页

7

3. 志愿服务机制创新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线上通讯使我们免于线下的奔波,只需打开摄像头,便可实

现亲切的面对面实时交流。云托班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线上开展课程,有效地解

决了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法接送孩子上下课的苦恼。同时,依托于腾讯会议的云托班

兴趣课可以便捷地录制成为视频,长久地保留下志愿者们的心血。日积月累过后,相

信这些精心设计的优质课程将形成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系列,不仅云托班的小朋友能从

中获益,更有机会辐射传播给更多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小朋友们,扩大社会影响力。

4. “小老师”的独特身份视角

本次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相对于专业的教师,我们或许缺乏授课的经验,但

是大学生的身份也让我们更容易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接近小朋友们的内心世界。正如

一位家长在回访时讲到的“最开始的时候我还陪着她上云托班,后来到上课的时间小

朋友主动跑到房间关上房门说要和小老师单独上课。”“同龄人”意味着更相似的兴

趣爱好、更多的理解与更亲密的距离。友人般的亲近辅以“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使我们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亦师亦友”的效果,更好地陪伴小朋友们的成长。

第11页

8

四、 实践目的与意义

(一)教育意义

“爱心云托班”给较低年级同学们提供了难得的与高年级同学交流生活、兴趣、

学习机会。

总的来说,“爱心云托班”的教学可以帮助小同学们进行高质量而有效率的学习

生活。在上海 2022 年疫情期间,有许多小学、中学生的父母加入抗疫一线或是进入方

舱。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对于他们管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形成了一

定的挑战。而作为大学生,他们安排时间的经验更加丰富,同时作为过来人,也更能

够切身了解小同学们的需求与感受,也拥有许多的共同语言。

“爱心云托班”的形式内容多样,能够很大程度满足小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与日

程安排,进行“因材施教”。在疫情期间,不同同学的学习环境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而在学校的传统中,课程规模较大,内容无法精确满足每个同学的不同需求。同时,

学校许多时候很难有足够资源为同学们开设丰富的课余活动以及兴趣课程。而“爱心

云托班”则能够将同学们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去发现并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例

如,交大密院参加“爱心云托班”的同学将绘画技巧、创意设计、编程思维等课程之

外的内容介绍给小同学们,可以让他们更早对一些有趣的领域进行接触。

“爱心云托班”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于接受课程的小同学们,对于教授课程的大学

生们也有很强的锻炼、教育意义。在今后的职业中,通常都会面对大量的与不同类型

的对象的交流工作。而在大学的校园里,大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年长于我们的长

辈或是平辈,并且通常都是接受教育的一方。在教授小同学的同时,大学生们也重新

对于之前的知识或是兴趣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且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这能够锻炼

到同学们把事物表达清晰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的教育。此外,与家长的

对接与沟通也在一堂成功的“爱心云托班”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这也增加了参与该

活动的大学生们待人接物的经验。

“爱心云托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参与活动的双方。对于新时代的教育、教学

形式,它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结合,是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同时,针对每

一个小同学的课堂內容定制是对教育多元化、个性化的尝试,课后回访等一系列成果

回访也是对保证教学內容质量的举措。

综合上述的各个方面、角度,“爱心云托班”实践项目的教育意义在于将在有特

别需要的中小生与大学生群体间搭建一座连接的桥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稳

健的学习进度。同时也将大学生的一些宝贵经验分享给小同学们,希望能拓宽他们的

视野,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力。从家长角度,他们能够更专

心、放心地做好自身的抗疫、志愿服务等特殊工作,对于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能少操

一些心。从大学生角度,这是一个很好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的机会,能够将自己的

第12页

9

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对于社会的一份贡献。在社会教育发展的角度,这有利于教育资源

的平均化,多元化,为社会教育的发张注入活力。

(二) 社会效益

在抗击新冠疫情新形势下,社会层面在管理与管控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这样

一个社会各界都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节骨点,“爱心云托班”

活动是青年大学生反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形式,有着多方面的

社会效益。

从志愿者的角度来说,进行“爱心云托班”服务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于自身教学与

交流能力的锻炼,更是自身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在上海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四到六月,志愿者们需要在自身生活节奏已然被打乱

的情况下帮助上海的其他家庭渡过难关。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们承担着重要的责

任,也需要去付出诸多的努力。而学会去承担这种责任,去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正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的一部分。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人人都是第

一责任人”精神,越是特殊时期,越需要特殊担当;越在吃劲阶段,越呼唤青年作

为。青年们需要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项全市当前的头等大事,在志愿服务、防疫宣

传、心理疏导等各方面,有效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充分展现能为、善为,以“坚持

就是胜利”的战略定力、“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为疫情防控大局积极贡献青春力

量。

从受助家庭的角度来说,“爱心云托班”也具有很好的积极效益,间接地支援了

一线的抗疫斗争。

“爱心云托班”的志愿者服务使得这些家庭的孩子们在父母纷纷离开小家支援抗

疫一线的特殊时期,始终有志愿者在云端陪伴。父母也因此得以更好地专注于抗击疫

情一线的工作,更好地保障小家与大家的安全与幸福。

从社会志愿服务的角度来说,在“线上+线下”的模式下,实践团组织了回访工

作,对先前的教学成果与志愿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志在进一步完善该服务模

式。

在疫情的阴霾散去之后,“爱心云托班”志愿服务也需要进行服务模式的升级与

完善,进一步探索线上与线下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新范式。在保持良好志愿服务生态的

情况下,继续开拓创新,引领志愿服务创新新形式新导向。

综合上述的各个角度,“爱心云托班”对社会各层面均产生了益处,全方位促进

了社会的稳定运行与抗击疫情工作的顺利展开。于是乎,实践团本次活动产生了良好

的社会效益,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使活动参与方产生良好的内驱力,调动了

第13页

10

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激励。在这种制度下,无论是志愿者,家长还是孩子,都

能够在自身受益的情况下自发地去改进完善这一志愿服务体系,使得这种志愿服务体

系得以长久维系并产生更多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与双减政策的融合思考

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双减政策有时被误认为仅仅是给学生减少作业量,但实际并非如此。双减政

策能够显著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过度竞争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上海

交通大学联合徐汇区团委开办的“爱心云托班”贴合了双减政策的宗旨,具有深远的

意义。

首先,“爱心云托班”兼顾了孩子的人才培养与劳逸结合,在兴趣类、美育辅导

健康自护辅导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有效教学。

国家需要真正的人才。例如,国家选拔出最高精尖的人才去攻克芯片,攻克航空

发动机等高科技,需要和顶尖的科技国家做比较,所以需要选拔出最顶尖的人才。然

而,过去辅导班着眼于应试,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让高考的筛选变得不准确。上辅导

班成为普遍现象,造就了分数线越来越高,而学生只顾提分,忽略了真正才能的培

养。社会育人不应只有成绩,综合能力的缺乏将阻碍在世界未来有好的发展。而当

下,“爱心云托班”兼顾了孩子的人才培养与劳逸结合,在兴趣类、美育辅导健康自

护辅导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有效教学。既减轻了抗疫一线工作者作为家长的压

力,也减轻了小同学们在应试方面的负担,实现多方面的育人。

同时,“爱心云托班”能够扩展或者提升小同学们的素质特长。

学生应试为了考好大学,但是过去辅导班过多,完全占据了孩子的日程,使其没

有时间发现他的热爱和他的天赋。假期里,云支教分队之一带小朋友来到科技馆进行

了云支教的回访,既是交流,也是一种实践中的教学。参观机器人馆,认识摩尔定

律,参与虚拟的的海洋环境净化,收获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知识,在此过程中,小朋

友对于海洋生物环境保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走进动物馆后,组员发挥平时所

积累的丰富的动植物知识,为小朋友科普解惑,大大拓宽了小朋友的兴趣面,挖掘小

朋友的热爱所在。

此外,“爱心云托班”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帮助小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冲击,他们不再花费大量的

时间在补习机构上,因而其学习的重任大多数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如何利用自己所拥

有的资源去进行自我拓展提升,成为了很多学生应当考虑的问题。“爱心云托班”的

教师多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具有优秀的学习习惯,或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

子的学习习惯,或直接与孩子进行交流,传递学习经验。例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

第14页

11

读习惯,时时翻阅故事会、文学杂志、诗词散文等;熟悉和管理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

学习流程,保持一定的自律性,善用奖惩制度激励自己学习;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

子知道错题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去总结,去思考;鼓励和引导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帮

助孩子的思路保持跟着老师的授课进度走,思维更活跃。因此,“爱心云托班”发挥

能大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优势,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可持续地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

学习方式。

综合上述的各个方面,“爱心云托班”活动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双减教育政策,

在提升小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扩展小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帮助小同学们养成更好的学

习习惯之余,“爱心云托班”也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于新时代课余教学活动的摸

索,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

第15页

12

第二篇

实践纪实

第16页

13

一、实践活动总体情况介绍

本次活动共分 5 小组开展进行,活动前向学院进行报备,活动全程严格遵守相关

防疫措施;活动开展前后各小组成员均上报个人健康情况及核酸检测情况。

二、各小组实践开展情况

(一)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一组

本次云托班回访活动由组长汤旻嘉组织筹划,在与家长充分沟通与协调后,我

们于 8 月 8 日下午在线下开展了回访交流的活动。考虑到曾同学的年龄和兴趣爱好,

我们最终选择相约在上海海洋水族馆。活动以游览参观与采访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这样的形式不仅增添了乐趣,让小朋友有更好的活动体验,更能促进实践团成员

和小朋友及家长相互了解,深入沟通。本次活动时长约为 2 小时,参与的小组成员共

三人,分别为组长汤旻嘉,实践团小组组员刘棋嘉和高心怡。实践活动的服务对象是

小学五年级的曾奕鸣同学。本次活动全程遵守防疫规定,组员提前按照规定进行了核

酸检测。

在活动的前期筹备阶段,组长汤旻嘉结合组员“爱心云托班”线上交流过程中

的体会和心得,整理了一系列针对活动体验和未来提升方向的访谈问题,也给每个组

员分配了具体的活动任务。组员们也为曾同学准备了小礼物。

为小朋友赠送礼物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和曾同学一起游览了这座海洋水族馆。奇异梦幻

的水世界,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都为这次线下的实践活动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新意。

在领略自然魅力的过程中,大家也逐渐开始熟悉彼此,渐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在

与曾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曾同学虽然只有五年级,但已经拥有比较丰富的

第17页

14

知识面,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游玩水族馆的过程中,他能认出许

多奇异的海洋生物,并积极地与我们交流,和我们分享他的所知所识。回访的过程

中,实践团的组员们也向曾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即将步入六年级的曾同学提出各

方面宝贵的建议。在谈起疫情期间,和组员高天鸿的云托班线上活动时,曾同学表示

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是分享自己所思所学所感,而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辅导,他很喜欢

这样的活动形式。随后,实践团的成员采访了曾同学的家长,调研云托班的线上服务

具体给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帮助,家长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成熟,

交流和思考的方式更像成年人,比如高天鸿同学曾在线上交流中和小朋友分享探讨一

些名著的经典语段,领悟这些词句背后的真正涵义,这既是对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

更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一次真切的体悟。此外,小朋友也可以从哥哥姐姐们的视角,更

多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总而言之,在“爱心云托班”的线上交流活动中,小

朋友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云托班的成员们也能带着小朋友一起思考和学

习。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模式让思维同频,让思考同步,也容易被小朋友接受。

实践团成员为曾同学讲解关于海洋动物知识

在进一步的沟通中,家长也对我们的线上云托班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

望。首先,曾同学的家长充分肯定了“爱心云托班”活动的形式,她认为这对于我

们志愿者来说,也是一次通过换位思考,来增强理解沟通交流能力的机会,“爱心

云托班”于双方都是宝贵的提升自我的平台。此外,家长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志愿者

提供长期服务,志愿者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活动的频次。

第18页

15

实践团成员与曾同学合影留念

(二)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二组

“云托班”回访实践团第二小组在组长金嘉妮同学的联络安排下,于 8 月 7 日,8

月 8 日分别在线下与小朋友及家长进行回访交流。活动总时长约为 5 小时,主要分为

线下交流,意见收集以及总结展望三大板块。参与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共 5 人,分别

为组长金嘉妮,实践团队员蔡恒毅,孙逸乐,潘玺晓和马天逸。组员分为两个小队分

别与两位参与云托班的小朋友进行线下回访。回访对象分别为二年级的周同学以及七

年级的王同学。

1. 基本情况

金嘉妮同学辅导的是二年级的周同学。在云托班开始时,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

了解到小朋友的妈妈是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十分繁忙,而且小朋友胆子比较小,渐渐

长大了也有很多话不愿意和家长说,因此希望能有志愿者定期陪伴小朋友。同时,她

也了解到小朋友平时喜欢画画。结合自己的特长,她在线上云托班的课程中为小朋友

设置了基础素描课程,教小朋友一些素描基础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体,球体等

等。另外,她在课程中设置了每周一次的艺术欣赏课。给小朋友介绍著名的画家,赏

析世界名画,推荐书本与电影,希望能帮助开拓小朋友的视野。她在课程开始的前十

分钟会和小朋友聊聊天,于是小朋友也逐渐打开心扉,常常和她说起这周发生的有趣

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等等。

第19页

16

金嘉妮同学在云托班授课期间为小朋友讲解素描基础

孙逸乐同学辅导的是七年级的王同学。与王同学家长沟通后了解到,虽然王同学

目前七年级,但是学校老师已经提前开始了八年级的数学内容。尽管进度很快,但是

老师对知识点并没有充分讲解,课堂大多以试题和试题讲解的形式进行。因此,王同

学因为事先没有提前学习八年级内容,听课时总是一知半解,习题也总停留在硬套公

式的方法上,与班上的其他同学相比,他的知识摄入较少并且基础不扎实,总体而

言,他的学习效果不佳,数学成绩很难提升。此外,家长直言王同学对数学兴趣不

大,希望云托班能够提高他学习数学的热情。针对王同学的情况,云托班课程的内容

以习题与习题讲解的形式开展,孙逸乐同学通过定理的推导,使王同学对知识点逐渐

清晰,再通过习题的讲解,使王同学更加熟悉定理的应用,既彻底弄清了知识点,也

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

孙逸乐同学在云托班期间为小朋友讲解几何知识

2. 前期准备

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与家长沟通,确定好具体的回访时间和地点,进行了

明确的分工合作。同时,我们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小礼物。

第20页

17

回访前开会筹备,确定回访时间,地点以及成员分工

3. 回访详记

对于两个小朋友,我们分别进行了线下回访,金嘉妮,蔡恒毅和马天逸受邀到小

朋友家(周同学)进行回访,孙逸乐,马天逸和潘玺晓则带着小朋友(王同学)在外

进行了社会实践。在回访的过程中,他们从家长和小朋友的角度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云

托班。比如提起加入云托班的诉求时,家长给出的答案:“小朋友在家里面和我们交

流其实并不太多,然后我们觉得这个云托班活动又是交大比较优秀的同学们来参与,

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和小朋友多交流交流,小朋友也会更加活跃。另外的话我们比较希

望她可以通过云托班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她的自信心。

(周同学妈妈)”,“我的数学相对比较薄弱,想要加强一下数学知识。(王同

学)”。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交流学习体验

第21页

18

同时,我们了解到了小朋友眼中的云托班。“小朋友非常喜欢听哈利波特的故

事,每次上完课还要缠着我给她继续讲后续的情节。所以我们觉得这次云托班达成了

我们预期的目标。还有一点是因为我们也不太懂艺术鉴赏这一方面,小老师跟她讲的

时候她很喜欢,也会跟我们家长来分享小老师跟小朋友讲的内容。比如她在一节课结

束之后就会跟我们说今天老师带我看了一幅“没有眉毛的女人”的画,就是蒙娜丽

莎,然后开始跟我们讲这幅画的作者、历史之类,这方面小朋友应该是很喜欢的。

(周同学妈妈)”,“我很喜欢老师对题目和知识点的讲解,非常细致清晰,能够很

轻松地理解。和小老师一对一地沟通,可以补上知识漏洞。虽然课程的时间不是很

长,但是小老师可以把东西全部讲完讲清楚、。(王同学)”小朋友也分享了自己眼

中小老师的形象“小老师是好老师,也是好姐姐,很温柔。(周同学)”,“小老师

是什么都懂的学霸姐姐。(王同学)”

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本次访谈内容

最后,我们询问了家长们对于云托班的看法和意见,以及若有后续活动是否有继

续参加的意愿,家长们也给出了积极的回答:“我们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小老师

非常优秀负责,我们的小朋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假期里面也有人可以聊聊天。假

如有后续活动的话我们还是比较愿意继续参加。形式的话我们会更加偏向线上一些,

因为比较方便,小朋友一个人在家就可以上课,线下的话会需要家长接送,可能会与

工作时间冲突。(周同学家长)”,“我觉得这个活动是很好的,学校的老师教学节

奏很快,知识点用很短的时间就讲完了,其他时间都用在讲例题上面。小老师能帮助

孩子弥补学校学习的漏洞,更加深入细致地讲解知识点本身,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数

学。如果之后还有这个活动的话,我们会继续参加。(王同学家长)”

第22页

19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合影留念

4. 回访心得

在结束了线下回访之后,同学们都对各自的收获进行了整理,撰写了回访心得并

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在这次回访中,大家都认为云托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通

过这次回访,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云托班”,“看到小朋友真的在云托班中有所收

获我也很为他高兴”......同时,为小朋友上课的小老师也表示:“通过云托班能帮

助到小朋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云托班中,其实小朋友也在教我如何做

好小老师,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变得更加活泼。”大家

一致认为,在云托班,爱和帮助是双向的,同学们帮助小朋友的同时,小朋友们也带

给了同学们全新的体验与收获。同学们开始去了解小朋友的想法,尝试从他们的视角

去看待他们面对的事物和问题。而在回访的过程中,大家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小朋友

和家长们眼中的云托班,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帮助我们看到了云托班在小朋友和

家长眼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部分,使我们意识到如何用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去传递

爱,传递帮助。

第23页

20

(三) 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三组

“云托班”回访实践团第三小组在组长陈睿达同学的联络安排下,于 8 月 19 日

在线下与小朋友进行回访交流,并在 8 月 20 日通过微信电话的方式与家长进行回访探

讨。本次线下回访的地点为上海科技馆。参与线下活动的小组成员共 4 人,分别为组

长陈睿达,实践团队员刘展勋,黄欣怡和贾宜静。回访对象为就读于小学二年级的史

亦瑄同学及其家长。

由于史亦瑄同学仅有小学两年级,并且是第一次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外出游

玩,本次实践由陈睿达同学负责接送史同学,并且每位参加活动的实践团成员都全程

陪护来确保史同学的安全。实践刚开始时,史同学面对比她大 10 多岁的哥哥姐姐们有

些陌生而显得比较拘谨,但随着参观的进行以及大家的引导与讲解,史同学很快同大

家“玩成一片”。我们发现,她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领先同龄的小朋友,尤其

对不同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实践团

成员们在带领其游玩的同时,结合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

心地为史同学上了一堂“科普讲座”,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携手成

长”。

第24页

21

在本次实践中,实践团首先来到了“机器人世界”。带领史同学体验人工智能

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史同学被机器人跳舞深深吸引,啧啧称奇。在领略机器人之精

密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为其讲解了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机器人为人类解放劳动

力的设计初衷。

随着参观的深入,大家来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荣的“地球家园”

板块。史同学十分喜爱玩其中的“海洋环境净化”互动式游戏,在娱乐的同时,成员

们通过无数海洋生物由于人类破坏最终走向灭绝的惨痛教训,让史同学明白保护海洋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引导小朋友养成垃圾分类以及保护环境的优良习惯。史同学也表

示了自己保护海洋,保护动物的决心。

而在“智慧之光”场馆中,实践团成员们带领史同学共同体验了许多人机交互

的游戏。并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举例讲解,向史同学普及了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实

验器具背后的原理,领略了科学的奥妙,并观赏了反直觉的物理现象等等。其中令大

家都头晕眼花的“魔屋”让其印象十分深刻。为了更直接地解释,刘展勋同学当场将

手机垂直于地板放置,并让史同学观察到,手机表面并不与墙面平行。对此小朋友感

到十分惊喜,并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系统地挖掘其中的原理与相关知识。

第25页

22

在中途就餐时间,实践团成员们询问了史同学对 4 至 5 月份云托班上课的感受

以及收获,史同学对此表示习得了许多英语方面的知识,复习并完善了老师上课所讲

内容,使英语有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史同学坦言从小自己就喜欢看各类文学书籍,

对语文科目十分热爱,对古诗也很有研究。实践团成员们对此提出表扬,并鼓励史同

学继续坚持看书的好习惯,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让内心更加充实。此外,虽然陈同

学还在上小学,但是从她对科技馆各种科学知识的痴迷以及浓厚的求知欲中,我们仍

可以看见她对大千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史同学也表示自己学到了许多从来没听说

过的新内容,觉得非常有趣,并希望以后能再次接触到类似的内容,希望将来实践团

成员们有机会能够为史同学进行语文以及科普类知识的授课。谈到课内学习时,成员

们也作为“学长学姐”向史同学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各科,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要求,在

课业压力还不大的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厉兵秣马,为求学路上更深层次的学习提供

良好的平台。另外,队长陈睿达同学给史同学推荐了使用单词本主动记录与复习单词

的良好英语习惯,希望她能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束

了一天的参观后,陈睿达同学给史同学赠送了精心挑选的礼物,史同学十分喜欢。最

后,实践团成员们与史同学合影留念,圆满结束了一天的回访活动。

第26页

23

线下回访结束后,实践团组长陈睿达同学与史同学家长通过电话共同探讨了

“爱心云托班”的授课模式与授课效果,发现总体效果很好。在电话回访中,史同学

家长表示自己作为交大教师,在疫情阶段经常要在晚上和周末做宣讲以及授课,几乎

没有时间叮嘱史同学学习,而云托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谓是雪中送炭。云托

班不仅能让史同学在课余时间了解一些“过来人”的学习经验并学习一些英语方面的

课外知识,还能让家长放心地进行自己的教学任务,一举两得。另外,家长表示通过

“爱心云托班”这样陪伴式的教学,她很欣慰地看到史同学能够慢慢养成遇到不会的

单词能主动记录在单词本上的好习惯,并且能完成一些平时她自己教史同学完成不了

的造句等任务,这对小学两年级的她来说已经很是不错了。若实践团未来继续开展类

似志愿活动,自己仍会第一时间报名。对于上课形式,她表示到线上上课虽然少了一

些情感上的互动,却解决了距离上的问题,即省去了路上的时间,仅需打开电脑连接

会议即可,对于平日里比较忙碌的家长无疑减少了极大的工作量。对于建议方面,她

认为由于先前云托班的背景是疫情封校,若将来条件允许,可以让时间更加固定,授

课周期更长,对小朋友们的帮助将会更大。而谈到回访,史同学家长对此表达感谢,

第27页

24

一是给史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实践的机会,二是史同学第一次没有父母的陪伴出远

门,对她自己来说是一次挑战自我,学会自立的契机。

在回访结束后的心得分享中,参与的同学们都表示,疫情期间的“爱心云托

班”以及后续的回访活动,不论对孩子而言,亦或是对志愿者本身,都是一次难得的

成长体验。对于受到帮助的小同学来说,云托班的课程旨在陪伴他们度过疫情这段特

殊的时期,并在陪伴中发掘他们感兴趣的点,弥补薄弱的知识板块;同时,在成员们

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中,也听到

了很多对他们以后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学习建议,收获了满满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

他们的父母纷纷在疫情前线默默付出的特殊时期,他们始终有志愿者在云端相伴,获

得了盈盈的温情。而对我们大学生而言,云托班以及回访活动给予了我们一个能够发

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与机会,使我们的思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认识到了教学

和“带娃”的困难与乐趣,培养并提升了个人能力,并在游览科技馆时也扩大了自己

的视野,体验了科学的奥妙。相信这些经历会不断转换成我们自身的经验,在未来运

用到更多的实践中去。授课方面,在陈睿达同学的眼中,如何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开展

适龄的英语课程并缩小代沟,成了主要的挑战。对此,陈同学的策略是先从聊天开始

慢慢引导孩子,再结合日常实用性英语进行知识点的串联与补充,并在中英文比对中

让史同学明白特定的单词与句型的重要性,从而让其产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第28页

25

记诵的效率。在授课的过程中,小朋友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授课的

课程节奏和方法,因此,每一次的教学内容都是因材施教,不尽相同。

对于本次回访,实践团成员们更是走近了小朋友的内心世界、从略带稚嫩的言

语中对自我的内心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刘展勋同学表示:在活动开始

前,他本担心同学与小朋友之间难以融入。然而现实是小朋友与大朋友在水族馆不亦

乐乎。“带着她在科技馆里四处逛逛,她哪里感兴趣就去哪里。倘若要是刻意地向她

灌输知识,她便是一万个不愿意,更不要提一板一眼的提问与回答了。不过若是顺着

她的兴趣去绘声绘色地分享知识,她便会欣然接受。”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她看到好几米长、一个人粗的蟒蛇模型时,表现出

了很害怕的样子,问我:‘真的有这么大的蛇嘛,好可怕。’我顺势和她说:‘不用

害怕,并没有这么大的蛇。不过若是在几千万年前,比这还大的蛇也存在着呢!想遇

到它要穿越回几千万年前呢!’她开心地笑了:‘幸好我生活在现代嘻嘻!’”在刘

展勋同学看来,小朋友的内心最是单纯,想要学习新知识,只是单纯地认为这个有意

思,就想多了解。的确如此。人渐渐长大,却慢慢失去了那份单纯。小朋友们的学习

模式,很多时候不再是因为兴趣而是分数,而在他们年龄段最需要的往往确实兴趣的

驱动与滋养。本次回访无论对于今后的云托班课程设计亦或是实践团成员自身来说,

都是极有启发意义的:云托班的目的不是刻意灌输,而应始终以兴趣为导向,为孩子

的童年带去最本真的快乐,让他们再忙碌的学业之余真正享受一门课程。

第29页

26

(四)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四组

“云托班”回访实践团第四小组在组长周梓茗同学的联络安排下,于 8 月 6 日

在线上与小朋友及家长进行回访交流。由于小朋友家长的工作性质以及防疫要求,本

次爱心云托班回访活动临时转为线上的形式,依托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活动时长约为

2 小时,主要分为线上授课,经验分享以及总结展望三大板块。参与本次活动的小组

成员共 6 人,分别为组长周梓茗,实践团队员熊子钦,段令博,甘寒羽,宋万里和陶

乐阳。授课对象为就读于小学三年级的陈建涵同学。后续的线下回访活动将待疫情平

稳后再行开展。

虽然陈同学仅仅小学三年级,但他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远远领先同龄的

小朋友,也渴望能够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历史的版图。队长周梓茗前期了

解到陈同学对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结合自身特长,精心设计了符合陈同学认知阶段

的历史拓展系列课程。

从上海疫情伊始的三月到如今夏日炎炎的八月,接近 4 个月的历史课程,为陈

同学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一串连了古希腊,古罗马,英国等欧洲地域各具

特色的发展史。

在本次实践的开始,周梓茗同学首先带着陈同学领略了大洋彼岸美国的建国

史,讲解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是勾连起欧洲大陆和美洲板块的一个重大事

件,在复习之前课程的知识点的同时,周梓茗同学借由美国国旗,引导着陈同学发掘

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不同人种,不同阶层间的矛盾,以及不同集团之间的冲突,进

而探讨了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多方面原因。随后又讲述了独立战争的开端、延续、以

第30页

27

及关键的转折点。以美国版图在独立战争时期的变化直观地为陈建涵同学呈现出美国

独立战争的局势演变,为陈同学构建了大致的历史框架。

课程结束后,我们与陈建涵同学及其家长共同探讨了云托班的授课效果与授课

模式,发现总体效果很好。陈建涵同学从一系列历史专题课程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对

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周梓茗同学也希望能够继续为陈同学讲下去,帮

助陈同学构建一个更体系化的知识框架。陈同学也渴望从更多志愿者那里获取更加多

元的知识,如声乐以及书法课程,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实践团

成员表示会努力为陈同学联系擅长声乐课程的志愿者,让他体验到更丰富的“云托

班”课程。

在回访过程中,陈同学和家长对交大同学们的成长经历很感兴趣,实践组的同

学们向陈建涵同学分享了他们童年中的欢喜与遗憾,也作为“过来人”为即将步入初

中的陈同学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议。无一例外的,实践团成员们都提到了在小时候应该

多尝试,多探索,在体验生活,学习的同时,找寻自己未来的目标。因为小时候是有

机会试错的,而长大后,会有更多的约束使我们不能“随性而为”,留给我们的空间

就不会有原先那么的宽广。虽然陈同学还在上小学,但从他对历史的痴迷中,我们可

以看见他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期待。陈同学在听完后,也下定决心不断尝试,拥抱更

加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除此之外,宋万里同学特别提到了身体与心理健康。在探

索,追求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是基础,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保障。陈同学

坦言自己喜欢看书,不太喜欢运动,觉得运动枯燥无聊,实践团成员们则建议陈同学

第31页

28

“在享受阅读历史的闲静之外,也要体会历史人物的鲜活”,决胜千里不能仅靠儒将

运筹帷幄的智慧,还要靠武将披荆斩棘的勇猛。只有身体强健了,才更能感受将士们

的骁勇与果敢。另外还要养成好习惯,厉兵秣马,为将来的挑战做好提前准备。陈同

学也表示会努力朝着哥哥们的方向奋斗,将自己习得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学习上与生活

中,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习惯,广阔的视野。

在回访结束后的心得分享中,参与的同学们都表示,疫情期间的“爱心云托

班”不论对需要帮助的孩童而言,亦或是对志愿者本身,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体验。

对于受到帮助的小朋友们来说,志愿者们的课程设计更具有个性化更能符合小朋友年

龄阶段的认知需求,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同时也听到了很多对他们以后学习生活有帮

助的学习建议,收获了满满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父母纷纷离开小家支援抗

“疫”一线的特殊时期,他们始终有志愿者在云端陪伴,收获了满满的温情。“爱心

云托班”让孩子们更有意义地度过疫情这段特殊的时期,同时也让志愿者们对志愿服

务活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在本次回访活动的授课人周梓茗同学的眼中,要

将一堂初中适龄的历史课程讲给小学三年级的同学,需要在方方面面下足功夫。“…

从一开始的历史史实串讲逐渐转变为引导陈同学通过自己的推理一步步发掘史实背后

的发展必然。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其实也让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更加透彻。很多时候

并不仅仅是我在引导着陈同学,陈同学的很多回答也同时引导着我,让我更加深入地

思考整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确,“哥哥姐姐们”这种身份带来的亲切感,能

够让小朋友们摆脱师生间的拘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与“弟弟妹妹们”的共

鸣,也让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这些略带稚嫩的言语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第32页

29

(五)云托班实地回访调研第五组

“云托班”回访实践团第五小组在组长姚晓蓉同学的联络安排下,于 8 月 9 日

在线上与小朋友进行了回访交流。由于小朋友的身体原因以及防疫要求,本次爱心云

托班回访活动采用了线上的形式,依托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活动时长约为 1 小时,主

要分为线上活动,交流分享以及回顾展望三大板块。参与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共 4

人,分别为组长姚晓蓉,实践团小组成员孙一豪,吴歆玙和陈则安。授课对象为就读

于小学三年级的史俊佑同学。

行前筹备,商讨分工

出行之前,组长姚晓蓉同学召集组员一起商讨行前的筹备工作,保障了本次实

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团第五小组的成员们与小朋友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与分享。

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之后,吴歆玙同学首先为史同学分享了一段动画短片。该

动画短片的主要内容为澳大利亚特有的小动物兔耳袋狸与一只小鸟之间发生的暖心小

故事。短片由梦工厂出品,获得了 2019 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观看了影片之

后,史同学与成员们分享了他对该短片的理解,并且展现出了对短片采用小动物形象

的浓厚兴趣。吴歆玙同学和姚晓蓉同学与史同学共同探讨、分享了对于该影片的理

解,包括亲情、陪伴、爱与勇气等等。

第33页

30

观看动画短片,分享理解与感悟

在之后的活动中,史同学也与实践团小组成员分享了他个人的暑期生活与兴趣

爱好。在交流中,史同学展现出了对于大学生活的浓厚兴趣,反复询问实践团小组成

员的假期现状与校园生活,实践团小组成员们耐心地逐一解答,并鼓励史同学要把握

好宝贵的暑期时间,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此后,史同学用直播实况的方式为实践团

成员们展现了他在暑假期间常玩的游戏,并且向成员们介绍了“我的世界”这款游戏

的各种细节以及自己游玩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史同学以直播实况的方式介绍“我的世界”

第34页

31

分享环节结束之后,姚晓蓉同学带着史同学回顾了“云托班”期间所阅读的书

籍,并且进行了书单分享。史同学对于“云托班”期间所阅读的书籍印象深刻,并且

也对姚晓蓉同学分享的书单展现出了浓厚兴趣。书籍与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

的联系,“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强调玩家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而《汤姆索亚历险

记》,《海底两万里》等推荐书目的主题也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扩展了史同学在

这方面的兴趣。

书单分享

分享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与史俊佑同学探讨了云托班的授课效果与授课模

式,发现云托班的总体效果很好。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史同学认为云托班的授课模

式更加自由而有趣,他也有较强的继续参加云托班类似活动的意愿。史同学从各种科

幻、奇幻类小说的书籍中发掘了自己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并在生活的各个

方面开始发扬这种兴趣。从书籍到影视作品,从影视作品再到游戏,史俊佑同学在不

断地吸收着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从这一方面来看,“云托班”的授课起到了极佳的启

发作用。史同学也能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逐步摸索,并且追寻那一份

第35页

32

独属于他的未来。

实践团成员与史同学合影

在回访结束后,实践团小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表示,“爱心云托

班”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一样,也需要去发掘自己的特色。在与小朋友较短的接触

时间中如何将效果发挥到最好或许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从这次回访来看,“启发式”

的教学与交流或许是解决方案之一。正因为志愿者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教师”角色,而类似于“哥哥姐姐”,他们与小朋友之间可以站在更加对等的位置

上,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建立在这种分享的基础之上,志愿者们可以对小朋友有

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导小朋友去发掘并且发扬自身的兴趣爱好,探寻自己的未

来。从另一方面来说,“爱心云托班”的志愿者们也从中获益良多。在分享交流的过

程之中,志愿者们可能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并没有被小朋友所理解。在

打开小朋友们心扉,帮助他们发掘兴趣爱好的同时,志愿者们收获了沟通能力的提

升。同时,来自小朋友的视角也改变了志愿者们对一些事物的固有印象,使志愿者们

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第36页

33

第三篇

实践成果及思考

第37页

34

一、课程设计和价值转化

在云托班授课之前,志愿者根据小朋友罗列出来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长进行了匹

配。而后,小老师们在课程设计之中,将小朋友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放在了第一位。通过

后期的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在课程设计之初,小老师们往往会思考一些共性的问

题,比如什么样的课程比较适合线上进行,如何能让线上的效果达到最好,什么样的

授课方式最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等等。这些问题是课程设置中的第一步,也为一个

好的课程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另一大关键要点是个性化的课程。志愿者们根据小朋友们个性化的需

求,设置出了一门门独一无二的课程。每一个参加云托班的小朋友,都会收获属于他

的课程,可能是历史知识的串讲,也可能是数学题型有针对性的训练,又或者开拓视

野的美术学习.......例如,二年级的周同学家长希望小老师能多陪伴陪伴小朋友,培

养一点兴趣爱好,教她一点技能,小老师便为小朋友安排了每周两次的素描课,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老师认为二年级的小朋友更偏重于培养兴趣而不是技法上的精

进,于是又为小朋友安排了一个月一次的艺术赏析课,带小朋友认识了世界知名的画

家以及他们的一些作品。这一课程设计重在激发小朋友对于绘画的好奇和兴趣,小朋

友领略了梵高的《星空》,齐白石的《虾》,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些画作

使得小朋友看到了绘画世界当中更多的可能性,不断的探索,充分激发小朋友的学习

热情,直到找到自己真的感兴趣的方向。

第38页

35

小老师准备的 PPT

在“小老师”们如此用心的课程设计背后,相应课程的辐射价值也逐渐凸显。针

对云托班回访过程中发掘的精品课程,我们尝试联系授课同学将课程成果转化成课件

及教案,更大地发挥课程价值。在对小朋友的回访中,小朋友都表示在云托班中收获

颇丰。满足小朋友的各类要求,比如提高数学学习,收获历史知识,激发兴趣等等,

是小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转化出的最大价值,这一价值直接体现在参加云托班的小朋

友身上。同时,小老师们对于课程认真的思考,使得课程更加契合小朋友,小朋友也

更愿意和小老师交流,双方的关系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增进,这是课程带来的另一个

令人欣慰的价值转化。另外,另一个隐性价值转化也体现在了小老师身上。小老师们

在用心的过程中,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加强了和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和换位

思考的能力。

第39页

36

小朋友对于云托班的积极反馈

我们看到了在课程设计和价值转化这一方面,用心的课程设计带来的是多元而丰

富的价值转化。而这些价值也促使着小老师们不断精进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思路,真正

的做到在志愿者服务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为。

第40页

37

二、社会影响

(一) 媒体报道:

本次“爱心云托班”活动全程收获上海市团委官号“青春上海”、徐汇区团委

官号“青春徐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新闻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等媒体聚

焦,总浏览量近 10 万次,形成了极佳的社会口碑与品牌效应,现将有关报道摘录如

下:

2022-04-07 青春上海 News 24 小时青年报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觅源青志队的支教活动转为线

上,在校青志队组织开展云托班的支教活动后,觅源青志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鼓励

青志队队员踊跃报名。支教队员刘棋嘉介绍,本次“爱心云托班”课程主题分别是未

来规划、篮球规则与比赛分析。希望可以在线上陪伴小朋友们,帮助他们合理规划、

明确目标,好好把握宅家的时间,拓展知识,也让辛苦的一线工作者们更安心。“尽

管是‘云托班’,但小朋友们都活泼可爱,认真好学,愿疫情早些过去,我们能够早

日走出‘云端’,和小朋友面对面地交流!”刘棋嘉说。

2022-04-10 青春徐汇公众号

上海交大面对徐汇区战“疫”一线人员的子女开办了“爱心云托班”。在课程内

容中,介绍了科学、艺术、红色故事这三个主题。科学包括宇宙、星空的天体物理学

知识,而传授的方式则是引导孩子们去想象,探索,怀疑。艺术类课程包含了典雅流

传的古典音乐,也包含生动的现代音乐,课堂中老师们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欣赏、

创造。而红色故事有红船、长征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辈们的决心,培

养家国荣誉感和正能量。“爱心云托班”的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看星空、品诗作、学

党史,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别样的陪伴和温情。

2022-04-18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院聚焦, 综合新闻

在居校隔离的日常生活中,对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博士生王天欣来说,

近段时间的生活过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她不仅坚持开展科研学习,还投身志愿者工

作,成了一名“爱心云托班”的暖心大姐姐,陪伴小朋友经历了许多。

王天欣的“云陪伴”对象是一名九岁的女孩。在陪伴的过程中,王天欣除了为小

女孩带去一些数学、信息技术等相关的课业辅导,在线上交流过程中发现小朋友对语

第41页

38

言类学习颇有兴趣,于是就安排了一次语言兴趣拓展课,和小朋友一起学习英语和法

语的一些相关知识。

疫情虽让整个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止步。正如

《日常》里说的,‘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2022-06-14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新闻网 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徐汇区团委开办了“爱心云托班”,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的子女提供线上云托班辅导,课程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云托班的课程根据不同小朋友的个体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让小朋友们收获到课

堂之外的别样体验。例如,周梓茗同学结合小朋友熟知历史故事,对历史很感兴趣的

特点,设计了符合小朋友认知能力的历史小课堂:先让小朋友分享授课主题中自己所

熟悉的历史故事,随后根据小朋友熟悉的一些历史故事提出问题,引导他走向更深层

次的历史背景,同时鼓励小朋友探究不同历史阶段的相似与不同,帮助他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念。

云托班的课程巧用资源,课程都取材于实际生活。密院学子的云托班课程大多在

寝室进行,“老师”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课程的灵感、积累素

材。例如:刘棋嘉同学结合寒假在阳加中学线上支教活动中精心准备的录播视频,通

过许多生活中丰富生动的例子,讲解了未来规划的重要意义,传授了许多长短期规划

的方法和小技巧,帮助小朋友合理规划,更好地把握宅家的时间。

在“爱心云托班”中,志愿者们亦师亦伴,在授课外也给予小朋友许多陪伴,收

获一致好评。例如:高天鸿同学了解到小朋友爱下国际象棋,在活动的一开始就与小

朋友展开友谊赛,在棋局对弈的过程中增进了解。之后他也向小朋友分享了许多经典

作品,并挑选了一些精彩的语段,带着小朋友一起探讨和赏析,让他感受到阅读的乐

趣。在活动结束后,高天鸿收到了配对小朋友家长的感谢短信,对他的分享内容和效

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2-09-09 交大团委社会实践部官号 交大思思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本次云托班回访暑期实践活动采用了“线上+线下”的志

愿服务新模式,在原本线上云托班的基础上,以线下实地走访与线上云端连线相结合

的形式,调研“爱心云托班”活动的实施效果,探索云托班活动的提升空间。

志愿者们分为几个小组,又有丰富授课经验的小组长带领,展开了许多丰富多

彩的活动:游览水族馆、线下和小朋友聚餐、参观科技馆、共同观影……同时,也和

第42页

39

小朋友们以及家长们交流了许多对于云托班的想法,说了许多学长学姐们想对小朋友

们说的话。而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也分享了许多自己的感悟,启发。

志愿者们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而更加类似于“哥

哥姐姐”,他们与小朋友之间可以站在更加对等的位置上,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分享自己在他们那个年龄段时候的一些趣事。在分享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可以对小朋

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导小朋友去发掘并且发扬自身的兴趣爱好,探寻自己的

未来。而志愿者们也从中获益良多,提升了沟通能力,对许多事物也有了不少新的理

解。

密西根学院“云托班”回访实践团后续也将不断继续探索新的志愿服务范式,设

计出更具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双方在志愿服务中都能收获更加美好

的体验,让志愿服务的成果在孩子们以及志愿者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众多媒体的点赞发声,也为云托班的有效推广集聚了更多人气,也吸纳了越来越

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云托班志愿服务的行列中,用自己的学识与热情感染了一位位小朋

友们,在疫情的“寒冬”送上最诚挚的温暖。

(二) 集群效应

本次线上爱心云托班活动与交大“淬火”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交阳似火,红

心‘湘’随”夏令营活动、“助飞”计划等多个志愿活动与多方组织成员有效联动,

扩大了志愿服务群体与受众群体范围,同时促进产生了志愿服务生态集群,极大增强

了活动的影响力。

爱心云托班活动融入于“淬火”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的实践环节,使云托班活动

增添了更多可能与潜力。两者的联动,使更多入党积极分子了解并参与到云托班活动

中来,扩大了云托班志愿者服务群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例如,本次回访活动的参

与队员汤旻嘉、孙逸乐同学皆以“淬火”培训为契机,加入了云托班志愿者服务的群

体,并担任了活动长期志愿者。不仅如此,这次联动也拓宽了志愿者思维,增加了课

程内容的多样性,志愿者不仅提供服务对象所需的课程,还主动设计了红色教育、科

学实验等生动有趣的内容。参与活动的同学都积极地反馈这些课程既增加了他们的历

史知识与科学常识,使他们边学边玩,也增加了他们对上海抗疫一线父母的自豪感与

认同感,理解了他们的忙碌。综上所述,志愿者群体的壮大增加了云托班活动的受众

群体,而课程内容的丰富化不仅增强了服务对象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也大幅度提升了

服务对象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为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第二届“交阳似火,红心‘湘’随”支教实践活动也以云端课堂的形式展

开,让云托班的力量迈出了上海。“交阳似火”夏令营活动是在密西根学院团委的指

第43页

40

导以及觅源青志队的前期筹备与安排下举行的支教活动。活动中,密院学子为常宁市

阳加中学的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一对一”课程比如专项学科辅导、文明与历史、

自然科普、艺术素养等。而这些丰富的课程一部分是有效利用云托班积累的课程资源

与实践后所得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打造、锤炼、完善的。同时,这两者的联动也促进了

交大志愿服务生态集群的发展,志愿团与志愿团之间分工合作、交流经验、不断优

化、紧密联系,产生了集群效应,进一步扩大了云端课题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三) 抗“疫”贡献

本次云托班活动获得了上海疫情一线人员以及交大教师的充分认可,并能够从多

方面成为抗击疫情的有生后方力量。

首先,大学生云托班充分减轻疫情对小朋友成长的负面影响。

交大学子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区位优势,最大化非医护工作人员的抗疫效益。交大

学子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与成熟的学习、指导方法,能够为小朋友提供最详尽、最透

彻、最负责的辅导服务,一对一的云托班更是能提供优于学校的教学成果;交大学子

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与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云托班期间充分

拓展小朋友的兴趣爱好,保障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带来有益于一生的积极影响。在对

小朋友们的回访调研中,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并希望在未来继

续深入地学习。如此,云托班很好地为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陪伴的平台,不仅能给予

他们来自“哥哥姐姐们”的温暖和安全感,还能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了解一些“过来

人”的学习经验与各种方面的课外知识,一举两得。

第二,前线医护人员与教师是本次云托班的间接受益者。

抗击疫情是工作,是责任;家庭生活又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孩子的培

养是父母人生的重中之重,疫情的冲击让这些群体与子女教育相疏离。在疫情阶段,

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则奋战前线,在冒着自身被感染的风险为抗疫事业贡献力量;交大

教师们不仅要保障授课数量与质量,还纷纷投入为学生送餐的志愿行列中来,在牺牲

自身照看孩子时间的情况下,极力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此,交大学子们感

激不尽。然而,其子女们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往日的陪伴与教导,却又无可奈何。对

此,交大学子充分察觉到为人父母的迫切需求,深入家庭展开服务。这不仅缓解了疫

情工作人员孩子在家无人教育陪伴的燃眉之急,又能让家长们放心地进行自己的教学

与医疗任务,更能体现大学生深刻的洞察力与细致入微的社会关怀,增强社会对疫情

工作人员的感召,提高他们抗击疫情的热情与共克时艰的决心。在对家长们的回访调

研中,他们纷纷表示云托班志愿服务可谓雪中送炭,对此活动的初心,形式,以及最

终效果都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与感谢,表示未来实践团若继续开展云托班服务,自己仍

会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正如史同学的家长所言,作为交大教师,疫情期间自己经常要

第44页

41

在晚上进行一些宣讲以及学生约谈的工作,十分忙碌,而她很欣慰地看到,经过云托

班这样陪伴式的教学,其女儿史同学能够慢慢养成遇到不会的单词能主动记录在单词

本上的好习惯,并且能完成一些平时她自己教史同学完成不了的造句等任务,这对小

学两年级的史同学来说已经十分不错。

第三,云托班对大学生抗疫有着深远的指导与激励意义。

如上所述,大学生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有着独特的优势,抗击疫情的手段也因此

不用局限于体力劳动,而是更加多元、更加专业化。借助线上教育平台,本次云托班

便是有机结合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人文关怀,在特殊时期形成了学生群体的特殊贡

献,纵使线下距离遥远,却丝毫不减温情的传递。本次云托班的成功落实与良好反

馈,不仅为大学生提供独到的抗疫新思路,更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增强大学生对

自身能力的信心以及与社会紧密相连的意识,提高参与抗疫服务的热情与发光发热的

觉悟,为志愿服务的创新性变革与转型给予新的启发。

最后,本次实践有着更广泛的社会感召作用。

云托班作为一次成功且富有新意的抗疫实践,充分向社会展示了交大学子抗疫的

创新意识与磅礴热情,不仅能增强社会对交大学子乃至大学生群体的认可,更能让人

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在非常时期贡献自己的一份独特力量,进而鼓励更多人积极投身

到抗疫工作中,意义重大。

第45页

42

第四篇

实践感悟

第46页

43

1. 潘玺晓

8 月 7 日,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进行了“云托班回访”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采访

了参与云托班的源源同学和他的家长。刚开始和源源见面时,他比较腼腆,不太主动

和我们说话。源源妈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且主动离开给予了我们和源源单独相处

聊天的机会。

之后,我们采访了源源关于参与云托班的体验与感受,云托班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知

识的教学,有基础概念,也有实例题目。我感受到云托班的的确确给小朋友带来了帮

助。源源告诉我们,他学校老师的数学教学对他而言速度较快,很多时候基本概念还

没有搞清楚,老师就展示了大量例题的解题方法,导致他对数学的兴趣不高,而云托

班正好弥补了他基础概念的短板。云托班的小老师细致地讲解了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

个题目,帮助源源慢慢建立对数学的认知。

然后,源源妈妈同我们聊了目前的升学压力与规划,我们也向她分享了个人的学习

与升学经验。其中,源源妈妈提到她没有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而她如今有些担心孩

子跟不上同龄人的学习进度。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作为经历了初高中学习的大学生向源

源妈妈表达了各自对于补习班的看法。高质量的补习班确实会教许多知识,但这些知

识是否对孩子的未来学习有帮助,还是因人而异,因此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志向而

定。而且虽然补习班看似给学习带来了捷径,但是报上补习班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更

好,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对于补习班、课内教学的态度。我们身边都有上补习班超前学

知识的“学霸”,也有好好掌握课内知识的“学霸”,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合适自己

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过多的补习班带来的焦虑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而补习班对于孩子

的价值也因人而异,盲目地跟从大流增加孩子负担也是不可取的。令我印象很深的是

当源源和我们聊起科学时,他眼中闪起的光芒。他最喜欢的课程就是科学,课外也有

了解其他科学知识,我认为给孩子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也是教育孩子很好的方式。

总而言之,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了云托班的作用,也让我了解到了如今

初中孩子与家长可能面临的困扰。我们作为大学生,为大家分享了我们习得的知识和

总结的经验,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正处升学阶段的孩子和家长们。

2. 吴歆玙

暑假期间,为开展“爱心云托班”的延展工作,我们进行了对疫情中“云托班”

效果的回访。我们组此次回访对象是正处三年级的史同学,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我们

选择在线上进行这次回访。

回访共进行了约一个小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朋友对“云托班”教学的反馈以

及他在暑假期间的生活。史同学在“云托班”上的是阅读欣赏课,令我们高兴的是他

还记得一些“云托班”阅读欣赏课的课程内容。他提到《小王子》这本书是他印象最

深刻的,小王子在不同星球的新奇遭遇让他觉得非常有趣。并且他表示阅读欣赏课的

第47页

44

上课模式比学校的语文课更加新颖活泼,这也让我们对“云托班”更增信心。根据史

同学“云托班”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所在,我们又有针对性地给他推荐了一些关于

冒险、探险的读本和电影。

此外,在“云托班”期间,史同学一直表示,除了我们给他推荐的书籍,他也有

自己很喜欢的游戏和动画片想与我们分享。因此在回访的下半段,我们通过举例,先

给小朋友播放了一部短片、对其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讲述自己推荐该影片的理由,来

鼓励他模仿这一形式向我们介绍他喜爱的游戏《我的世界》和动画片《斗罗大陆》。

活动效果非常好,史同学非常积极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操作《我的世界》,语言流

畅、逻辑清晰。由此可见,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小朋友所感兴趣的对象的

模式亦值得参考。

史同学是一位非常活泼、乐于交流分享的男生,他所带来的反馈也让我受到了启

发:在与小朋友的对话交流中,如何巧妙地抓住他所感兴趣的话题、确保他接受到我

们所传递的信息,从而顺利地引导他发扬兴趣爱好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改善的。

很多时候小朋友的理解和我们志愿者老师们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需要试着站在小朋

友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这次回访让我对如何去消解这些差异有了新的思考和理

解。

此次回访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爱心云托班”带来的帮助和其意义:在疫情期

间,根据小朋友的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不断探索更具针对性、更个体

化、更温暖的教学服务形式,在学习之外陪伴他们的成长。开展这样的志愿服务,不

仅仅开拓了小朋友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兴趣,更是我们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医

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感谢,是我们能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为数不多的途径。

3. 贾宜静

8 月 19 日我们“云托班”回访实践团第三小组的四位志愿者带着小学二年级的

史亦瑄同学参观位于浦东的上海科技馆,并进行疫情期间云托班的成果回访调研。

队长陈睿达同学开车接送史同学,到馆后我们实践团员送出为她精心准备的礼

物,全程陪护参观。一开始孩子有点怕生,为了缓解紧张尴尬的氛围,我们一位志愿

者牵起她的手,剩下几位亲切地以小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原理,很快就

让小姑娘放开了许多。实践团成员们在带领其游玩的同时,结合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知

识储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为史同学上了一堂“科普讲座”,将教学和实践相

结合,“寓教于乐,携手成长”。我们陪伴她一起做人机交互的游戏,耐心和她解读

各种有趣实验现象,举了千奇百怪又十分恰当的例子,摆弄了许多五光十色变幻莫测

的实验器具,并留下了很多富有艺术气息的照片。

第48页

45

午饭是个得以静心交流的机会,我们询问到史同学对 4 至 5 月份云托班上课的

感受以及收获。史同学对此表示习得了许多英语方面的知识,复习并完善了老师上课

所讲内容,使英语有了不小的进步。线上线下教学对于她来说别无二致,也就是说只

要方法得当,线上线下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同时,史同学坦言从小自己

就喜欢看各类文学书籍,对语文科目十分热爱,对古诗也很有研究。实践团成员们对

此提出表扬,并表示希望史同学能继续坚持看书的好习惯,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让

内心更加充实。此外,虽然史同学还在上小学,但是从他对科技馆各种科学知识的痴

迷以及浓厚的求知欲中,我们可以看见她对大千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另外,队长

陈睿达同学给史同学推荐了使用单词本主动记录与复习单词的良好英语习惯,希望她

能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一天愉快的旅程后,我们对史同学的家长进行了回访,家长表示自己作为

交大教师,在疫情阶段经常要在晚上和周末做宣讲以及授课,几乎没有时间叮嘱史同

学学习,而云托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谓是雪中送炭。并且通过“爱心云托

班”这样陪伴式的教学,她很欣慰地看到史同学能够慢慢养成遇到不会的单词能主动

记录在单词本上的好习惯,并且能完成一些平时她自己教史同学完成不了的造句等任

务。

4. 蔡恒毅

本次云托班回访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云托班这个平台,大家不再仅

仅从小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通过线下与小朋友和家长交流,看到了另一视角

下的他们眼中的云托班。我认为云托班线上授课的形式摆脱了地理的限制,很大程度

上方便了我们与小朋友的交流,后续若有类似的活动可以仍然采取相同的形式。同

时,云托班授课的对象是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云托班这个活动也是为了减轻他

们的后顾之忧,我也想向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5. 甘寒羽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共青团发动各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的“爱心云托班”,为高

校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能够将各自的能量发散到校园之外更

广阔的空间,同时又能真正帮助有需求的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等人群。在疫情期间,我

也有幸参加了一次“爱心云托班”的线上分享活动。在“云托班”中,我和一位初中

生分享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与概况,并且分享了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的笔记技

巧和思维导图做法等。这次的志愿者服务让我也作为一名小老师,与一位同学进行线

上交流,这也更让我对于教师在课后的辛苦研究和备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他们感到

肃然起敬。

第49页

46

6. 刘棋嘉

在本次回访中,我感受到云托班线上模式的优越性以及同学与家长对于云托班的

认可与支持。作为志愿者,能在线下与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共同学习,同时

收到志愿服务的正面反馈,让我十分开心。我们将认真对待这些宝贵的意见,优化云

托班线上课程,更好地服务小朋友与家长!

7. 金嘉妮

暑假的社会实践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下与小朋友见面的机会,弥补了疫情大家

只能在线上上网课的小遗憾。见到锦涵的时候,发现她比平时视频中见到的更可爱也

更活泼一点。在回访的过程当中,我们从最开始照着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提问,到最

后与锦涵和她的妈妈开始渐渐聊起了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看到了一个不一

样的云托班。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了小朋友在云托班中最喜欢的部分,上云托班的

感受以及她心中小老师的样子。家长对于这类线上云托班的看法和建议等等。在访谈

中,锦涵妈妈提起说:“最开始的时候我还陪着她上云托班,后来到上课的时间小朋

友主动跑到房间关上房门说要和小老师单独上课。”听到小朋友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我

越来越信任,关系越来越亲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

8. 孙逸乐

通过这次线上云托班活动,我收获颇多。对自己而言既温习了中学所学过的数学知

识,也补充了中学时没有学习过的几何定理,同时也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

了自己的耐心。从志愿者服务的效果而言,能帮助到小朋友,为小朋友的学习尽一份

力使我成就感倍增。在学校面临疫情时,许多医务人员、教职员工都投入到抗击疫情

的前线,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家”,而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的认

识,也很好地解决了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是交大学生回馈交大的一次很好

的机会,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使我更加体会到了交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9. 陈睿达

经过本次“爱心云托班”回访实践活动,我作为第三小组的组长,感受颇丰。首

先,我对回访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和小朋友良好有效地沟通和引

导。我注意到小朋友的求知欲非常的旺盛,对每一个展区,每个项目都充满着好奇,

且对某些比较复杂的现象已经有所认识,这令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十分欣慰。回想

起自己小的时候,只想着往儿童乐园里钻,对光怪陆离的现象背后的知识似乎一点都

“不感冒”。虽然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增长有了不少知识储备,但仔细回想起来,大部

分知识都来自于应对考试的填压式教学,很少有自己去挖掘,去主动探索的过程。因

此,这也启发我在“云托班”未来的教学中,以兴趣为导向,以生活中实际现象为引

子,因材施教,让小朋友有豁然开朗的感受,最终能做到主动追问,对知识始终保持

新鲜感。最后,这次经历也让我体会到“带娃”的不易:全天驱车接近 100km 接送小

第50页

47

朋友;帮其拎书包;保障安全和乐趣等等,累并快乐着。一定程度上说,小朋友的活

力也在感染着我,让我重新感受到童年的欢乐与美好。

10. 周梓茗

本次回访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成长总结,更是一段新的开始。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不

仅和小朋友们交流了前期授课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更基于此次回访讨论的成果,改

进我们的授课模式,并与家长确定了下一轮的授课方案与计划。本次“爱心云托班”

成果回访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在与小朋友以及家长的近距离接触中,积累了更多的志

愿服务经验。未来我们也将用更加优化的课程模式,丰富小朋友的授课体验,实现志

愿者与小朋友的双向成长。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