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阿伯带你看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阿伯带你看

RVO警惕!精神障碍可增加年轻人RVO发生风险从PLATON研究事后分析看BRVO疗效预测因素新证据!RVO早期进行抗VEGF治疗获益更大探索!抗VEGF和PRP早期联合治疗RVO-ME可能带来长期获益RVO患者进行抗VEGF治疗何时可停药?fflffifflflfflfiffDMEEvolution:精准时代,AI如何优化DME诊疗?Biomarker:IRF还能怎么玩?Classic:DRCR.net又更新啦!Management:眼部表现和全身因素的“双向奔赴”Patient:属于DME患者的barometer调研新鲜出炉!fifffiffffffff前沿进展EURETINA最佳论文讲什么? ——阿柏西普8mg来啦!阿柏西普8mg治疗DME,延长治疗间隔,减少注射针数!AI辅助DR筛查:现在与未来CSC:急性 or 慢性?如何看预测指标?基因治疗:且看长期疗效ffffifflfifflfflfflfflCONTENTS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AMD尊嘟假嘟?AI量化视网膜积液,可以预测nAMD转归?黄斑地图状萎缩快速进展的“元凶”有哪些?基线视力好的nA... [收起]
[展开]
2023阿伯带你看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fiff

第2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关/于/本/书

责任编辑:张雪梅、贾琴、黄巧玲、吴婷、毛毳

阿柏西普在中国获批适应症为DME和nAMD,在任何情况下,拜耳都不鼓励、不支持、不推广药物的超说明书应用。

阿柏西普治疗DME,推荐治疗方式为初始5个月连续每月眼玻璃体内注射一次给药,然后每两个月注射一次。阿柏西

普治疗nAMD,推荐治疗方式为初始3个月,连续每月眼玻璃体内注射一次,然后每两个月注射一次或“治疗和延长”

(T&E)的方案。详见说明书。

阿柏西普8mg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美国以外的监管机构的评估

声 明:

第3页

RVO

警惕!精神障碍可增加年轻人RVO发生风险

从PLATON研究事后分析看BRVO疗效预测因素

新证据!RVO早期进行抗VEGF治疗获益更大

探索!抗VEGF和PRP早期联合治疗RVO-ME可能带来长期获益

RVO患者进行抗VEGF治疗何时可停药?

fflffi

fflfl

ffl

fi

ff

DME

Evolution:精准时代,AI如何优化DME诊疗?

Biomarker:IRF还能怎么玩?

Classic:DRCR.net又更新啦!

Management:眼部表现和全身因素的“双向奔赴”

Patient:属于DME患者的barometer调研新鲜出炉!

fi

fffi

ffff

ff

ff

前沿进展

EURETINA最佳论文讲什么? ——阿柏西普8mg来啦!

阿柏西普8mg治疗DME,延长治疗间隔,减少注射针数!

AI辅助DR筛查:现在与未来

CSC:急性 or 慢性?如何看预测指标?

基因治疗:且看长期疗效

ffffi

fflfi

fflffl

ffl

ffl

CONTENTS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AMD

尊嘟假嘟?AI量化视网膜积液,可以预测nAMD转归?

黄斑地图状萎缩快速进展的“元凶”有哪些?

基线视力好的nAMD患者,需要早期启动治疗吗?

面对nAMD疾病管理挑战,如何增加患者依从性?

AI 助力nAMD精准诊断,优化治疗和长期管理

fiff

fiffl

fi

fi

fiffi

第4页

返回目录

尊嘟假嘟?AI量化视网膜积液,可以预测nAMD转归?

fiff

这是来自FRB!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旨在探讨用AI分析OCT图像数据的可行性以及

视网膜下液(SRF)、视网膜内液(IRF)、色素上皮脱离(PED)对视力结果和视

网膜光感受器(PR)的影响。

该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11只nAMD患眼,至少接受了36个月的抗VEGF治疗。通过AI检

测和比较SRF、IRF和PED中各自的高体积积液组(前25%)和低体积积液组(后

75%),从而评估视网膜积液体积(SRF,IRF,PED)对神经视网膜参数(PR厚度

和PR完整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AI分析OCT图像数据可行,并且能更好区分和评估积液,液体量直接

影响预后,控制积液至关重要,不同积液类型对视网膜结构影响不同,这可能带来治疗

模式的改变。

下面我们再看看Virginia Mares教授对具体数据的解读。

所有患眼在完成3个月负荷治疗后,第15个月时,视力开

始下降,PR出现厚度变薄和完整性损失。

同时可以看到,IRF和PED积液体积越高(高体积积液

组),PR厚度变薄和完整性损失更严重。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nAMD治疗预后及疾病进展预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

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来自荷兰的Daniel Barthelmes

教授和来自奥地利的Virginia Mares教授为我们分享了

一项通过AI评估视网膜积液并预测疾病预后的研究最新

Daniel 进展。

Barthelmes

Virginia

Mares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5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iffl

另外从nAMD的分型来看,1型MNV与基线最高的PED相关,而3型MNV与基线最高

的IRF相关。1型和2型MNV与PR损失无显著相关性。

与低体积积液组相比,高体积积液组的IRF和PED与更严重的感光细胞层变薄和完

整性丧失相关,其完整性丧失会带来不同时间点的视力下降。在真实世界中AI非常

适合通过量化临床和亚临床生物标志物来模拟疾病进展,从而在临床实践中识别萎

缩的早期迹象,进一步实现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总结

黄斑地图状萎缩快速进展的“元凶”有哪些?

黄斑地图状萎缩(GA)是萎缩性(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晚期病变,其特征包

括累及中心凹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进行性萎缩和视力减退。如何预测GA进展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来自西班牙的Jordi Mones教授分享了关

于GA进展快慢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根据以下6种表型特征确定亚组:软性玻璃膜疣、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原发性黄斑中心凹萎

缩、眼底自发荧光(FAF)弥散增加、灰白色

FAF以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SFCT)。

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3组:

组1表现为软性玻璃膜疣、中心凹萎缩、较厚

SFCT;组3表现为高RPD、高FAF和灰白色 FAF

外观;组2的特征介于表型1和表型3之间。

不同组的萎缩进展速率不同,分别为0.63、1.91和1.73 mm2/年,组1进展速度相对

较慢。

除了以上的6个表型特征,GA进展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哪些呢?

第6页

返回目录 fi

黄斑中心凹下病变面积较小,或累及中心凹的比例较低的患者,视功能下降较慢。

病变位置离中心凹越近,视功能下降越快。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数量越多的患者,视功能下降越快。

表型特征为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的患者,比软性玻璃膜疣型患者视功能下降更快。

伴有光感受器受损的患者,视功能下降更快。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7页

返回目录 fi

AMD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单一的疾病,不同的表型和生物学标志物的组合不仅会导

致不同速度的解剖学病理改变,而且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影响解剖和功能

的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病变大小、黄斑中心凹受累比例、病变距中心凹距

离、表型特征等。

总结

基线视力好的nAMD患者,需要早期启动治疗吗?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我们都倡导nAMD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时机以及基线视力

如何影响最终结果?

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来自阿根廷的学者

Laura Sanche-Vela教授就分享了一项相关研究报道。

Laura Sanche-Vela教授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国家数据库为基础的真实世界研究。患

者分为两组:基线视力为70-100个字母(0.5-2.0)为视力好(GVE)组,基线视力

为0-69个字母(无光感-0.4)为视力差(NGVE)组,随访观察12、24和36个月。

研究共纳入3138眼(2520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的有2426眼(1983例)、完成24

个月随访的有1793眼(1493例)、完成36个月随访的有1167眼(990例)。

NGVE(视力差)视力提

升,在6个月时视力改善明

显,至36月时视力较早期(6

月)轻度下降;GVE(视力

好)组视力在36月期间一直

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尽管

如此,GVE(视力好)组在

随访各个阶段视力均优于

NGVE(视力差)组。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8页

返回目录 fi

与视力差(NGVE)组相比,尽管视力好(GVE)组在12、24、36个月时视

力丢失更大,但始终维持较高的最终视力水平。对于nAMD患者,不仅需要

早发现,同时还需要尽早进行抗VEGF治疗(而不是等待视力进一步下降到

更低水平才开始启动治疗)。调整启动治疗的阈值有利于避免最终的视觉功

能不可逆性丢失甚至失明。

总结

面对nAMD疾病管理挑战,如何增加患者依从性?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眼底疾病,

规范的抗VEGF治疗是nAMD患者视力提高和维持的保障。但真实临床工作中,有很多

因素会影响和降低患者依从性,造成最终治疗效果不佳。

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来自加拿大的Richard Gale教授

为我们分享了一项国际调研数据。

此项调研来自全球24个国家,77个治疗中心, 6425名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参与。旨在明

晰临床实践中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提高nAMD患者的疾病管理。结果显

示,14.7%的nAMD患者依从性欠佳,其中1/2的患者错过2次随访,1/3错过3次随

访,1/4的患者错过4次随访。

那么患者是否清晰的知道他们的疾病和治疗方案呢?

1/4的患者表示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或治疗的必要性。

1/2的患者表示他们没有被清楚地告知nAMD是什么或治疗后会发生什么。

2/3的处方医师表示他们没有给患者提供相关的病情告知。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9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i

这项调查结果提示:早期充分的医患沟通和患教有助于提高nAMD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使患者更加明确治疗目的,预期和长期管理;长间隔的治疗方案能减轻患者治

疗和临床负担,增加依从性,提高nAMD患者的管理。

总结

73.6%的nAMD患者期望他们的视力在治疗后持续改善。

47.5%的患者不知道治疗需要维持多长时间。

34.1%的患者不确定在未来12个月内需要接受多少次治疗。

更有患者表示在开始治疗时或开始治疗后没有医生与其讨论长期治疗的计划。

患者的治疗需求是什么?

患者面临的负担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治疗和随访负担、经济负担和后勤负担。62.2%的

医生认为诊所能力的限制使其难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希望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包括医生主动与患者进行

病情讨论、更多时间回答患者问题、在不丢失视力的前提下治疗间隔拉长、提供电话咨

询、降低药物费用等。

第10页

返回目录 fiffi

首先我们来看奥地利的学者Ursula

Schmidt-Erfurth教授和法国的学者Catherine

Creuzot-Garcher教授分享的一款视网膜液体

Ursula 监测器。

Schmidt-Erfurth

Catherine

Creuzot-Garcher

AI 助力nAMD精准诊断,优化治疗和长期管理

人工智能(AI)的发展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是学界研究的热

门。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关于AI在nAMD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最新进展

有哪些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这款监测器是目前全球获批首款,能精确到纳米变化,分类IRF,SRF,PED;并且精准监

测液体活动,生成不同时间点的报告。

Catherine Creuzot-Garcher教授提到,AI可以客观及定量地分析眼底影像图形,更

好地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帮助医生做出个性化治疗决策。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对患者疾病管理十分有效的机器:家庭OCT,它的实际应用效果

怎样?此款OCT可监测积液量变化和持续时间,当变量超过阈值,则会邮件提醒患者

和医生及时诊治。

更为细节的是,它可以监测积液增加的平均速率,最大的积液量,以及平均治疗间隔。

同时给出治疗后积液消退速率,消退的比例和完全消退平均时间。

在这位教授的研究中发现:在复发7天内治疗的患者积液的平均积液量、积液消退时间

和积液区曲线下面积均小于复发7天后治疗的患者。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1页

返回目录 fifl

使用家用OCT,可以使治疗频率显著降低,同时维持视功能,优化治疗。

从视网膜积液的精准诊断到优化治疗,到家庭OCT的全程细节的疾病监控,AI助力

了获益了更多患者,更好治疗。

总结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2页

返回目录

Evolution:精准时代,AI如何优化DME诊疗?

fi

采用深度学习模型(Deep learning)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能准确地对眼底及

OCT图像进行检测、定位和定量测量,实现DME早期诊断和预测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过眼底照相,DL可识别是否存在累及黄斑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CI-DME),

精确度超过人工判读。研究显示,AI识别CI-DME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

80%,而视网膜专家进行人工判读的敏感性为82%-85%,特异性为45%-50%。

通过对大量的OCT图像进行学习,DL模型可识别DME的三种分型(DRT,CME,

SRD)。

AI可以仅通过眼底照相而无需屈光检测或ETDRS测量预测DME患者的最佳矫正视

力(BCVA)

AI还可以通过眼底照相和/或OCT检测CI-DME患者视力丢失的情况。

DME的治疗史发展至今,临床上越来越强调精准医疗的重要性,而人工智能(AI)的

发展很好的助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来自米兰的学者Stela Vujosevic教授提出,现阶段DME的监测和

治疗仍较大程度以CRT变化为依据。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3页

返回目录 fffi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医疗可以帮助DME患者更好地实现

管理和治疗。

总结

澳大利亚学者Bianca Gerendas教授对Protocol T研究事后分析,

旨在了解通过IRF容积改变是否可以优化判断DME疾病活动度。

Biomarker:IRF还能怎么玩?

如何实现对DME的精准治疗?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还能怎样被解读?

Euretina大会上提到,目前影像生物学标志物包括视网膜高反射灶、外界膜(ELM)和椭

圆体带(EZ)的破坏、中心凹下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视网膜内液(IRF)等。

与上次随访相比CST厚度增加≥10%,或

BCVA改变≥5个ETDRS字母,或

2次稳定随访CST/BCVA无相关变化(24周前CST≥250μm或BCVA≥20/20)

再治疗标准为:

2次稳定随访CST/BCVA无相关变化(24周后 CST ≥250μm或BCVA≥20/20)

2次稳定随访CST/BCVA无相关变化(CST <250μm且BCVA≥20/20)

考虑病情稳定暂停治疗:

研究中656名患者共接受6048次治疗,8160次随访。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4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fff

研究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测量IRF体积并计算波动,排除IRF波动>10nl到<30nl。IRF

波动≥30nl认为不稳定,≤10nl认为稳定。

结果显示,2238眼CST/BCVA稳定但再治疗的患者中,713眼IRF稳定,平均IRF 4nl ,

493眼(69.1%)下次随访保持IRF稳定。

1003眼IRF不稳定,平均IRF 144nl。671眼(66.9%)下次随访IRF仍不稳定。其中357

眼(53.2%)第二次复诊时显示相关CST或BCVA变化,因“不稳定”而再次治疗。

稳定的患者中,下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先前IRF波动69nl(平均CST变化-2μm),下

次就诊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先前IRF波动26nl(平均CST变化±0 μ m )

(p<0.0001)。

根据两次就诊之间量化的IRF波动,比仅考虑BCVA/CST稳定与否能更早发现

解剖改变。当这种波动没有反映在CST时,量化IRF可防止治疗不充分,改善

DME患者视力。

总结

Classic:DRCR.net又更新啦!

抗VEGF治疗打开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治疗的新大门,再看这些经典研究,

将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网络(DRCR.net)在过去十年中促进了多中心临床试验的

发展。其早期Protocol T 研究比较三个抗VEGF 药物治疗DME的效果,奠定了阿柏西

普的治疗优势,现在还有哪些分析?

提示:治疗前与下次就诊未接受治疗的IRF波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第15页

返回目录 ffffl

Jennifer Sun教授对DRCR.net既往protocol I/protocol T/protocol

V三个研究中958眼抗VEGF治疗反应VA和CRT特征进行分析。

依据基线和24周VA和CST数据将患者分为“强应答”和“弱应答”。其中VA分为

20/25-20/32、20/40-20/63和20/80-20/320三组,分别看各分组下24周视力提升≥

5、10、15个字母的比例以此定义“强VA应答”(如绿色箭头所示)。

CST“强应答”则将超过基线CI-DME阈值分为<75μm,75μm-<175μm及≥

175μm三组。分别看CRT下降≥50μm、下降≥100μm及下降≥200μm的比例对

应绿色箭头为“强CST应答”。

进一步建立更为精准的拟合方程模型使用基线和24周的VA和CST“强弱应答”,

“强应答”被定义为达到或超过回归方程的预期值。

再将24周分组得出的强弱视力、CRT变化进行交叉配对,与104w后的变化进行比

较。由此得出:24周强视力应答及强CST应答可以得到维持,部分24周弱视力反

应及弱CST反应的患者长期治疗有机会转换为强视力反应及强CST反应。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6页

返回目录 f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影响患者视力的主要眼部并发症。全身因素如

何影响DR/DME的发展?眼部表现又如何提示全身血管疾病?

该研究用标准化方法定义抗VEGF治疗反应的“强应答”和”弱应答”,能良好预

测患者远期获益,有助于未来DME抗VEGF治疗的相关研究,这些定义可用于未

来药物遗传学研究,预测治疗应答,以及识别DME预测性生物标准物等。

总结

Management:眼部表现和全身因素的“双向奔赴”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本次Euretina大会上,来自澳大利

亚的Matus Rehak教授和来自米兰的Stela Vujosevic教

授的分享。

Matus

Rehak

Stela

Vujosevic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7页

返回目录 ff

LIPSI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旨在了解全身因素对DME治疗的

影响,患者同时接受了相应的实验室和临床检查。分析的全身指标包括血脂、血

压、血糖、肾脏疾病、体重等。

较差的基线视力和较低的年龄与6月时BCVA字母数改善更多相关。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90ml/min/1.73㎡)患者较GFR降低患者6月时视

功能改善更佳(10.0±11.7个字母VS2.9±8.1个字母)。

研究结果显示:

而HbA1c的水平、快速血糖升高或者血脂水平与视力结局无相关性。

Stela Vujosevic教授提到,作为反映全身血管

状态的一个窗口。视网膜信息可能为未来血管疾

病和死亡的风险提供有价值的预测。研究显示,

DR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心梗(MI)、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死亡的未来风险显

著相关,视网膜病变程度更高,发生风险越高。

现有的风险评估工具提示视网膜生物标志物可识

别个体中与CVD疾病相关的媒介物和高风险。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视网膜血管网成像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手段,可提供活体微结构和血管健康的信

息,在全身性血管疾病的筛查、监测或预测的作用仍需进一步验证。

总结

第18页

返回目录 ff

Focke Ziemssen教授在Euretina会议分享到,该调研旨在通过从

DR/DME疾病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各个角度展开调查,发现

DR/DME未被满足的需求。

目前DME已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阿伯既往带大家了解过nAMD的

barometer调研问卷,这次DME的barometer调研结果又有哪些新发现?

来自全球24个国家78个临床机构,总共完成8216份由DR/DME患者、医生、技师各

个维度组成的全球调研问卷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依从性上,18%的患者被认为依从性不佳,其中59%的患者有2次未遵

医嘱随访,26%的患者有3次未遵医嘱随访,15%的患者有4次及以上未遵医嘱随访。

疾病信息上,超过50%的患者和处方医生均认为没有进行充分沟通。28.7%的患者表示

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治疗预期方面,41.1%和41.6%的患者不清楚治疗时

长以及一年内的治疗频次,27.9%的患者因视力并未改善而不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治疗负担方面,患者面临预约频繁、就诊时间长(2-6小时)、治疗存在额外费用、治疗

频率高、难以找到人员陪同、就诊不方便等挑战。

治疗需求方面,就诊过程中,患者希望医生能主动讨论疾病、医疗场所主动发送预约提

醒、专职护士提供护理指导等;

治疗管理中,患者希望在保持视力基础上获得更长治疗间隔,电话咨询、复查随访更方便等;

经济支持上,患者希望在诊疗、药物费用、挂号费用等方面得到支持。

Patient:属于DME患者的barometer调研新鲜出炉!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19页

返回目录 ff

该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患者的关键挑战提供有规模和广度的独特、可量化的见解。数

据提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沟通和教育、管理患者的疾病和治疗预期、延长治疗间

隔以降低疾病和预约负担等,有助更好地管理DME疾病。

总结

调查还显示,在疾病知识教育、治疗方案解释、疾病管理和额外支持等方面,医院和医

生应强化和患者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20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fffi

EURETINA最佳论文讲什么? ——阿柏西普8mg来啦!

高摩尔浓度一直是抗VEGF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阿柏西普8mg已于今年获FDA批准

上市,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EURETINA大会上,多国学者带来阿柏西普8mg最

新研究结果,阿柏西普在nAMD上表现如何呢?

PULSAR研究是一项全

球多中心、随机、双盲

试验,将1009名初治

nAMD患者随机1:1:1分

为3组,分别接受阿柏西

普2mg 2q8组(3次每月

注射后每8周注射一

次 ) 、 阿 柏 西 普 8 m g

8q12组(3次每月注射

后每12周注射一次)、阿柏西普8mg 8q16组(3次每月注射后每16周注射一次),研

究主要终点是48周的BCVA改善,研究时长为96周,研究结束后患者可选择进入为期

一年的研究拓展观察。

研究结果显示,在第60周和第96周,阿柏西普8 mg组与阿柏西普2 mg组相比,获得

了相似的BCVA增益和解剖学改善。

来自美国的学者Paolo Lanzetta教授分享了PULSAR三期临床研究

的60周和96周结果。

第21页

返回目录 fffl

在第60周和第96周,约90%的阿柏西普8mg患者治疗间隔≥12周,78%患者治疗间隔

≥16周。在96周时,47%的患者以及28%的患者治疗间隔可延长至≥20周和24周。

这篇论文也获得了本届EURETINA的最佳论文。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PCV是一种nAMD的特殊亚型,最新

文峰教授团队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群

高达60%的nAMD为PCV。PCV患

者出血风险高,对侧眼更易发病,受

到越来越多中国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First Place

Best Free Paper

*Zhang Y, et al. BrJ Ophthalmo/ 2023;0:1-7. doi:10.1136/bjo-2022-322392

*

第22页

返回目录 ff

在息肉活动性方面,阿柏西普8mg和阿柏西普2mg 组PCV患者活动性息肉的比例分

别从基线的97%和94%下降到第48周的21%和22%。在48周时,阿柏西普8mg组有

87%的PCV患者将治疗间隔维持在了12周以上。

三项研究第1年数据的汇总分析中,阿柏西普8mg与阿柏西普2mg表现出相似的安全

性。两组出现IOI(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炎、玻璃体细胞、玻璃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

和葡萄膜炎)的发生率相似,无感染性眼内炎、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或缺血性视神经病

瑞典的Justus G Garweg教授对三项临床研究——CANDELA、

PHOTON和PULSAR中阿柏西普8mg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与基线相比,第 48 周,阿柏西普8q12组,8q16组 和 2q8组PCV患者的BCVA 改善

分别为+9.5,+7.5和+9.3个字母。在16周时,阿柏西普8mg组及阿柏西普2mg组分别

有67%和63%的PCV患者无视网膜积液。

来自新加坡的学者Gemmy Cheung对PULSAR研究中的PCV亚组

进行了分析。

第23页

变的报道,且眼压升高的发生率没有相关差异。

非眼部事件包括严重的不良事件、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在阿柏西普8mg和阿柏

西普2mg之间相似,发生情况罕见。

总之,与治疗金标准阿柏西普2mg相比,阿柏西普8mg治疗nAMD在视力、解剖学

获益和安全性相似,治疗间隔可达24周,可有效延长患者的治疗间隔,降低患者负

担,有望成为未来新的理想抗VEGF药物。

总结

阿柏西普8mg治疗DME,延长治疗间隔,减少注射针数!

抗VEGF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视力预后,但需反复

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这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真实世界的视力获益不如RCT研究。因

此,在保障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寻求最大的治疗间隔,也是目前DME治疗药物的研

发方向之一。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多国学者带来了阿柏西普8mg最新研究结

果。前文提到阿柏西普8mg治疗nAMD不但强效安全,治疗间隔甚至可达24周,那么

阿柏西普8mg在DME上表现如何呢?

返回目录 fflfi

PHOTON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

心、随机、双盲试验,将658名初

治DME患者随机1:2:1分为3组,

分别接受阿柏西普2mg 2q8组(3

次每月注射后每8周注射一次)、

阿柏西普8mg 8q12组(3次每月

注射后每12周注射一次)、阿柏西

普8mg 8q16组(3次每月注射后每16周注射一次),研究时长为96周,研究主要终点是

48周的BCVA改善。三组患者基线情况无显著差异,DRSS分级情况相似。

来自美国的Charles Wykoff教授分享了PHOTON2/3期临床研究中

阿柏西普8mg治疗DME的96周结果。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24页

在第96周,阿柏西普8q12组和8q16组的BCVA改善与阿柏西普2q8组相似,没有显著性

差异,且注射针数最高减少6次(8q16组平均7.8次 vs 2q8组平均13.8次 )。视网膜中

央厚度改善方面,阿柏西普8mg组与阿柏西普2mg组相似。

返回目录 fflff

12周、48周及96周,三组患者DRSS分级改善≥2级的比例相似。

我们再来看一下注射间隔,第96周时,阿柏西普8mg组有93%的患者注射间隔≥12周,

72%的患者注射间隔≥16周,44%的患者注射间隔≥20周,27%患者注射间隔≥24周。

研究第1年数据显示,阿利西普8mg与阿利西普2mg表现出相似的安全性。两组IOI

(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炎、玻璃体细胞、玻璃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和葡萄膜炎)的发

生率相似,无感染性眼内炎、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报道,且与阿

柏西普2mg组相比,阿柏西普8mg组眼压升高发生率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其他非

眼部事件,阿柏西普2mg组和8mg组的发生率相似,且均比较低。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在VIBIM:一项探索阿柏西普T&E方案治疗DME的RCT研究中,第2年时,阿柏

西普2mg组超过 50% 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间隔可达 ≥12周,而阿柏西普8mg可进

一步延长DME患者治疗间隔,减少注射次数,使患者获益更多。

总结

第25页

返回目录 fflffl

近年来,AI在眼科的应用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更是其中的热

门,由于DR的发病率高,有迫切的AI筛查需求,而糖尿病人群也让这一特定眼病的筛

查更加有效,更容易建立及获得大型的数据库。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DR筛查AI软件获得美国FDA和欧盟批准。

研究显示,在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丧失方面,引入AI的筛查比人工筛查的效率

提高8.6倍,Al可以直接从DME患者的眼底照片中预测BCVA,而无需验光或主观视力测量。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AI辅助DR筛查:现在与未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其预后有赖于

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影像学、临床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

人工智能(AI)已经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在今年的EURETINA大会上,来自

波兰和中国的学者分享了AI在目前DR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波兰的Andrzej Grzybowski教授分享了A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筛查中的应用。

第26页

返回目录 ffl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AI可用于辅助建立智能眼健康管理系统(VIMC),以

社区为基础的眼病筛查将逐渐普及,民众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完成自助式眼病筛查。

总结

CSC:急性 or 慢性?如何看预测指标?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的获得性视网

膜疾病之一,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分为急性或慢性。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然而,目前AI在DR的筛查中仍存在一些局限:目前独立的AI研究非常少,对这些算法

的访问有限,且缺乏比较研究。

梁小玲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DR筛查在中国的应用和前景。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目前有约3000万的DR患者,其中1000万的DR患者正经历着

视力损害。然而,中国的眼科医生却只有44800名。因此,AI在DR筛查中的应用

显得更为迫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经建立了多重AI影像分析系统,用于DR的筛查。目前,在当

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已经逐渐建立和完善DR筛查和预防体系。

第27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fl

研究纳入了144例160眼CSC患者,其中慢性

CSC100眼,急性CSC60眼。

研究结果显示,视网膜外层(PR+RPE,ONL,

INL+OPL)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及脉络膜间质(CC+

CS)基线水平的厚度增加似乎与急性CSC 有关。

SRF的容量分析也有助于区分急性CSC和慢性

CSC,急性CSC的SRF容量更大。

根据视网膜下液(SRF)消退的持续时间,CSC分为两种临床类型:急性CSC和

慢性CSC。急性CSC的SRF可在3-6个月内吸收,而慢性CSC的SRF持续时间可

超过3-6个月,并伴RPE隆起和可能出现CNV。

RetinAI是2017年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对生物学标记物、视

网膜液体等进行量化。一项回顾性研究,通过该平台分析基线时的OCT生物标志物

来预测急性和慢性CSC病程。

本次EURETINA大会上,来自瑞士的两位学者——

Lorenzo Ferro Desideri教授和Lieselotte Berger教

授通过AI的辅助,发现了一些有助于预测CSC病程的

Lorenzo Ferro 生物学指标。

Desideri

Lieselotte

Berger

除了上述提到的标志物外,还有哪些视网膜结构与CSC病程相关?Lieselotte

Berger 教授对CSC的色素上皮脱离(PED)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PED的位置可能CSC的病程有关。中心凹下和旁中心凹PED是慢性

CSC的生物标记物,慢性CSC发生中心凹下和旁中心凹PED的比例更高。

第28页

返回目录 ffl

一年结果显示,接受RPE65基因疗法的患者在多亮度迁移率测试中lux评分显著提

升,视网膜感光度得到改善。

这样的治疗结果能维持多久呢?随访研究显示,基线接受治疗的患者lux评分平稳维

持至第5年,与第1年延迟治疗的患者相近。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Dominik Fischer教授分享的RPE65基因疗法是通过视网膜下注

射,将腺病毒(AAV)搭载的正常RPE65基因传递至视网膜色素

上皮(RPE)细胞中,表达RPE65酶,帮助患者恢复感光,这也是美

国批准的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基因疗法。

而在PED大小方面,急性和慢性CSC患者的PED体积无差异。

基因治疗:且看长期疗效

近年来,眼科基因疗法领域大动作不断,一直是各大学术会议关注的热点。本次

EURETINA大会上,来自英国的Dominik Fischer教授和美国的Lejla Vajzovic教授

分别分享了RPE65基因疗法voretigene neparvovec(Luxturna)和RGX-314视

网膜下给药基因疗法的长期随访结果。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因发生RPE65基因突变,无法完成视循环。

第29页

相比抗VEGF治疗,RGX-314可带来相近的BCVA和CRT改善且维持至4年,注

射次数更少。安全性良好,几乎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基因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未来必将成为医学上的奇迹。

Lejla Vajzovic教授带来了RGX-314的5年随访结果,该疗法可将编

码anti-VEGF fab抗体片段基因送入细胞,起到治疗nAMD的效果。

全视野光敏度阈值(FST)结果同样维持至第5年。14篇临床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结

果显示,FST结果最长可达7.5年。一系列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其长期有效性

提供了证据。

然而,动物实验显示,RPE65基因疗法尽管能改善视功能,但5-11年后仍然会发

生视网膜变性,此时继续治疗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无法阻止感光细胞的进一步损

失,需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fl

第30页

返回目录

警惕!精神障碍可增加年轻人RVO发生风险

fflffi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是全世界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

一,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血

管疾病。

RVO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青光眼等等。

临床上有10%的RVO患者小于40岁,RVO发病趋于年轻化。那么,哪些年轻人容易

患RVO呢?精神压力是否会增加年轻人RVO患病率呢?

该研究共纳入6597803例年轻人,其中674535例诊断为精神障碍,被诊断为RVO的

10145例患者中,1304名有精神障碍,这项全国性的队列研究表明,精神障碍和RVO

的发病率显著正相关。

Jiyong Lee教授带来了一项关于韩国年轻人精神障碍与RVO相

关性的全国性队列研究。该研究对象为2009-2012年期间全国健康

检查中20-39岁年轻人,平均随访时间7.36年。

该研究结果显示,精神障碍导致韩国年轻人RVO发病风险增加26.8%,其中抑郁

导致RVO风险增加30.8%,焦虑导致RVO风险增加20.8%,睡眠障碍导致RVO发

病率增加40.6%。精神分裂与RVO发病率无显著相关性。

总结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31页

返回目录 fflfl

从PLATON研究事后分析看BRVO疗效预测因素

目前RVO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在

临床特征、影像学、分子层面上,是否存在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RVO治疗反应和视力

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呢?

PLATON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估阿柏西普T&E方案治疗

BRVO-ME的疗效和安全性。事后分析主要评估OCT参数和实验室指标对BRVO疗效

的预测作用。

基线BCVA较低、年龄较小和3个月内DRIL(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恢复与52周后

BCVA改善显著相关。

高总胆固醇、微动脉瘤的存在、p-MLM征(突出中界膜)以及基线时ELM(外界膜)

破裂程度的增加与持续延长BRVO治疗间隔失败显著相关。

基线时ELM破坏程度的增加和微动脉瘤的存在是导致52周时维持16周治疗间隔失败的

危险因素。

来自韩国的Min Sagong教授通过PLATON研究的事后分析,为我

们带来了阿柏西普T&E方案治疗BRVO疗效的预测因素。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32页

返回目录 ffl

OCT中出现微动脉瘤、P-MLM征和ELM破坏是导致BRVO-ME治疗间隔持续延

长失败的危险因素。实验室生物标志物中,高血清总胆固醇是导致BRVO-ME治

疗间隔持续延长失败的唯一危险因素。

如果BRVO-ME患者存在这些风险因素,则可考虑更高强度的治疗策略,如初始

每月注射的时间延长和随访期间每月固定注射。

总结

新证据!RVO早期进行抗VEGF治疗获益更大

RVO是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临床上主要用抗VEGF进行治疗。有5-15%的RVO患

者会在12个月内出现继发性黄斑水肿,但12个月时,近三分之一的黄斑水肿会自然消

失。因此,有一些治疗方案倾向于考虑推迟几个月开始治疗。那么,早期或者晚期开始

抗VEGF治疗RVO的疗效存在差异吗?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2020年巴塞罗那医院的BRVO抗VEGF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

BRVO发病6周内接受治疗患者纳入早期治疗组。超过6周接受治疗患者纳入晚期治疗组。

结果显示早期治疗组在12个月时的视力提高显著优于晚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在12个月和

24个月时的CST下降显著优于晚期治疗组。

Sara Carlota Labay Tejado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早期与晚期抗

VEGF治疗BRVO的疗效对比。该研究主要评估BRVO患者早期和

晚期接受抗VEGF治疗在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的视力变

化、注射针数和就诊次数。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33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返回目录 fi

总之,与晚期治疗组相比,BRVO早期治疗组在12个月时获得更好的视力改善,在

12、24和36个月时有更多的注射针数和就诊次数。

总结

探索!抗VEGF和PRP早期联合治疗RVO-ME

可能带来长期获益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重要的眼底血管病变,其继发的黄斑水肿(ME)严重威胁

患者的视力,探索更有效的RVO-ME治疗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抗VEGF和PRP治

疗RVO-ME都能减少视网膜积液,那两者联合治疗是否具有额外的获益呢?

该研究分为联合治疗组(抗VEGF联合PRP)和注射组(抗VEGF),观察48个月内

的BCVA和CRT变化,注射组初始平均缺血指数为7.5%,联合治疗组为8.6%。

研究共纳入143名RVO患者。联合治疗组纳入23例BRVO,35例CRVO。注射组纳入

56例BRVO,29例CRVO,两个治疗组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

Adnan Kilani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项抗VEGF和PRP早期联合治疗

RVO-ME的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12、24和36个月时,早期治疗组的就诊次数和注射针数明显多于晚期治疗组。

第34页

返回目录 ff

抗VEGF和PRP早期联合治疗RVO尤其是严重的视网膜缺血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

视网膜积液消退的长期趋势,早期量化缺血指数对于RVO-ME最佳治疗方案的选

择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48个月时,注射组的CRT平均厚度为340.9微米,联合治疗组为282.0微米。注射组的

BCVA为0.5,联合治疗组为0.44。当基线的缺血指数达到15%及以上时,联合治疗组

表现出更好的积液消退的趋势。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RVO患者进行抗VEGF治疗何时可停药?

目前,抗VEGF已成为RVO的一线治疗方案,如果注射后视力稳定或逐渐改善,OCT

显示视网膜积液减少,这个时候可停药吗?停药会影响治疗疗效吗?

该研究共纳入1025只眼。停药成功组的停药时间为9个月,而停药失败组为18个月。6

个月随访时停药成功组接受5次注射,停药失败组4次。6个月随访显示,停药成功组视

力较基线提高了8.5个字母;停药失败组视力提高了5.7个字母。停药成功组CST下降

了188微米,停药失败组下降了159微米。

Adrian Hunt教授带来了关于抗VEGF治疗RVO停药时机的

最新研究。

纳入患者标准为:RVO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3个月,>3

次;中止治疗>180天;最后一次中止治

疗后随访24月;

停药成功:最后一次中止治疗后至随访24月期间未再次治疗

停药失败:最后一次中止治疗后至随访24月期间再次治疗

第35页

返回目录 ffl

以下因素可作为停药成功的预测因子,如抗VEGF治疗1-2年后停药,初始用药效

果好以及6个月的强化治疗。停药成功后24个月也有长期的视力和CST改善。

总结

最后一次注射后24个月继续随访显示,停药成功组视力提高了1.6个字母,停药失败组

视力下降了1.2个字母,而且即使再次接受治疗也很难完全恢复视力。两组CST下降了

36微米和38微米。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第36页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fiff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