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党史正文2024.4_Print

发布时间:2024-11-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青海党史正文2024.4_Print

2024年第4期(总第64期)编 委 会主 任 代晖军副 主 任 颜高国委 员 陈海源 李丽霞 张海玲 张娟娟汤伟荣 王晓明 塞尔格林 孔庆政刘志刚 刘文魁 丁永红 昂 江赵地阔 孟永宏主 编 颜高国责任编辑 王旭臻 吴 倩中共海西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西州地方志办公室)中共海北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北州地方志办公室)中共果洛州委党史研究室 (果洛州地方志办公室)中共海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南州地方志办公室)中共黄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黄南州地方志办公室)中 共 西 宁 市 委 党 史 研 究 室中 共 海 东 市 委 党 史 研 究 室中 共 玉 树 州 委 党 史 研 究 室协办单位党史顾问声 明1.稿件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文字、图片稿件,本编辑部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2.本编辑部所摘个别图文,作者地址不详,请相关作者与本编辑部联系,以便奉寄样稿、稿酬。发送范围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部门 (单位),省内各高等院校,省内各级党史部门,全国省级党史部门等。编 辑:青海省党史研究室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邮 编:8... [收起]
[展开]
青海党史正文2024.4_Print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8月 22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

辰 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

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

性、指导性,对指导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做好党史和文献研究、社科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

步深入学习研究运用邓小平理论,把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转化为

“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磅礴动力,转化为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

要严”具体举措,以政治忠诚统一思想、以政治自觉学深悟透、以政治担当宣传阐

释、以历史主动推动当前工作,继往开来、奋发进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

践贡献党史力量。

卷首语

JUAN SHOU YU

缅怀小平 砥砺前行

■ 本刊编辑部

第2页

2024年第4期

(总第64期)

编 委 会

主 任 代晖军

副 主 任 颜高国

委 员 陈海源 李丽霞 张海玲 张娟娟

汤伟荣 王晓明 塞尔格林 孔庆政

刘志刚 刘文魁 丁永红 昂 江

赵地阔 孟永宏

主 编 颜高国

责任编辑 王旭臻 吴 倩

中共海西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西州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海北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北州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果洛州委党史研究室 (果洛州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海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海南州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黄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黄南州地方志办公室)

中 共 西 宁 市 委 党 史 研 究 室

中 共 海 东 市 委 党 史 研 究 室

中 共 玉 树 州 委 党 史 研 究 室

协办单位

党史顾问

声 明

1.稿件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

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文字、图片稿件,本

编辑部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2.本编辑部所摘个别图文,作者地址不

详,请相关作者与本编辑部联系,以便奉寄

样稿、稿酬。

发送范围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

协领导班子成员,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部

门 (单位),省内各高等院校,省内各级

党史部门,全国省级党史部门等。

编 辑:青海省党史研究室

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

邮 编:810000

电 话:(0971) 8485340

电子邮箱:qinghaidangshi@163.com

印 刷:青海日报社印刷厂

印 数:1600册

http://www.qhdsw.gov.cn

青海党史网

青海党史网上陈列馆微信公众号

朱向峰

第3页

卷 首 语

01 缅怀小平 砥砺前行 / 本刊编辑部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0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

13 蔡奇同志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7 曲青山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19 苗华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21 王晓晖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特 讯

24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26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7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7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

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及全国学术研讨会精神

29 “青海省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32 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及启示

/ 颜高国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42 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辩证思想论析

——兼论对中国式现代化“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的启示

/ 石 浩 杜仕菊

动态窗口

52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全春一行

来青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活动

并调研指导青海党史和文献工作

54 何光耀一行来青考察西路军历史

趣味历史

56 纪晓岚的幽默 / 梁羽生

56 纪晓岚敏才解疑惑

目 录

封一:1966年3月29日,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在青海省

党政军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在胜利公园接见省委、省政

府、省军区机关群众。

第4页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蔡奇同志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 曲青山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苗华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王晓晖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5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年8月22日)

■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

爱的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

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

际主义者。

8 月 22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

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5

第6页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对党、对人

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

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面

对封建统治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人民饥

寒交迫的深重民族灾难,少年邓小平在家

乡积极参加群众斗争,后赴欧洲勤工俭

学,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

产党。

1927年,邓小平同志从苏联回国参加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他相继领

导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

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关工

作,亲历长征和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期间,他同刘伯承、陈毅等同志一

起,先后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率部

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实施淮海战役和渡

江战役,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事业、建立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担任中

共中央西南局主要负责人。他和刘伯承、

贺龙同志率部解放大西南,领导政权建

设,参加领导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工

作,推动西南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1952年 7月后,邓小平同志担任中共

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

府副总理等职务。在 1956 年党的八届一

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

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

成员。此后 10 年间,他负责党中央大量

日常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

主义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

出许多正确主张,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

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他受到

错 误 批 判 和 斗 争 , 被 剥 夺 一 切 职 务 。

1973 年,他恢复工作。1975 年,他开始

主持党、国家、军队日常工作,为扭转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大

刀阔斧开展全面整顿,针锋相对同“四

人帮”进行斗争。不久他再次被错误撤

职、批判,但仍然对共产主义、社会主

义矢志不渝。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

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

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伟大历史转

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邓小平

6

第7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同志恢复原来担任的职务。在党和国家

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他强调

实 事 求 是 、 群 众 路 线 、 独 立 自 主 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

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领导和支持开展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各方面的拨

乱反正,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

前看。在他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错误提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同志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他领导全党深刻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

进理论创新,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重

大思想。在他主持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

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彻底否定了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强调

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发展毛泽东思想,为

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在党的十

二大上,他鲜明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邓小平

同志的思想,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概括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

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为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

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

基之作。

——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开辟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他明确

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走出一条中国式

的现代化道路”的设想,指导我们党制

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他

领导我们党及时果断开展各方面体制改

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他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倡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发展。他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推动党

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他强

调要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

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有中国特色精兵

之路。他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

7

第8页

界的两大问题,领导我们党及时调整各

方面对外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在他

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开启从生产力相对

落后向经济快速发展跃升、人民生活从

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跨越的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

统一的正确路径。他着眼于中华民族根本

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充分考虑历

史和现状,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

制度”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的新路径。在这一伟大构想

指引下,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

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针

对分裂中国的图谋,他强调不能放弃用非

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解决台湾问

题的正确方针。我们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

流合作,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

力,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

动权。

——邓小平同志坚定捍卫了光辉的社

会主义旗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他始终

旗帜鲜明反对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苏联

解体、东欧剧变大背景下,1989年春夏之

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危急时刻,

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

乱,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使党和

国家经受住了险风恶浪的严峻考验。之

后,他深刻总结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验教

训,强调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加强思

想政治工作和优良传统教育,使党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能力得到提高,确保了红色江

山稳固。他振聋发聩地告诫人们:“中国

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

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

不垮我们。”

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

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

的、长远的。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

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

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

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

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

襟。他的伟大历史功勋,我们永远铭记;

他的崇高革命风范,我们永远敬仰!

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

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重要里程碑。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和国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8

第9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

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

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理解它的

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比如,邓小平同志

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把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全过程;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使

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

合;深化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不是要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削弱党的领导,而是

要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是最便利、最合

理的制度,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

主,同时要有正确的集中,全党要有核

心、党中央要有权威;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

以利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

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

开放;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

裕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要坚持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搞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处理好改

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一手抓改革

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些重要思想和

论断充满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全局视野和

战略眼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

的主要方面,彰显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风

格和独特魅力。对这些重要思想和论断,

只有结合历史背景,注重整体把握、辩证

把握,知其义又明其理,知其然又知其所

以然,才能正确用以指导实践。如果顾此

失彼、畸轻畸重,就容易导致实践偏差,

甚至犯原则性、方向性错误。历史上我们

党有过这样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深刻

汲取。

邓小平理论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的理论一样,用以长期指导实践的,根

本在于其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

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学习运用邓小平理

论,既坚持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规律

性认识提出的重大结论、基本观点、正确

主张,又善于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正确

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解决现实问

题,做到坚持真理不动摇、指导实践不

偏离。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也为

9

第10页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

壤。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

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

脉,善于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

成果,不断探索真理,深入研究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的实际问题,深刻回答中国之

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继

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闪耀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同志们、朋友们!

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

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

进。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

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

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以经济体制

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

革,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

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为中国式现

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要坚持守

正和创新相统一,该改的坚定不移改,不

该改的不改。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

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

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

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全国

统一大市场,扎实推进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强化教育、

科技、人才支撑,推进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10

第11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

局面。

要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共同富

裕。我们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

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不断健全以权利公

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

会公平保障体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

史主动和历史创造精神。要坚持在发展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

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更

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要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

路”高质量发展,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开放和安

全,增强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的

本领。

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

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我们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永葆赶考的

清醒和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

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

设各项工作,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不

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

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

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军队是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我

们要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

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深

入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期实现

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

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断提高人民军队捍卫

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

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实 现 祖 国 完 全 统 一 , 是 毛 泽 东 、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是海内外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

史潮流。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

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

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和推动香港、

11

第12页

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

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解决

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坚定不移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任何分裂祖国的势力和行径、

任何破坏中国统一进程的外来干涉,必将

遭到中国人民的迎头痛击!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

们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

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

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

新进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都是在完成

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未竟的

事业,都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在不断前进、

事业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刻也不能停止。邓小平同志讲:“中国

应该每年有新的东西,每一天都有新的东

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

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守正

创新,不忘老祖宗,始终走正道、善于闯

新路,让理论之树常青、事业之树常青,

不断以新的作为、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辈革

命家。

同志们、朋友们!

此时此刻,我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

两段话:一是“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

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

断言社会主义成功”。二是“到下世纪中

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

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

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

大的贡献”。

现在,实现我们确定的基本实现现代

化目标只有 10 年多时间,实现我们确定

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

有 20 多年时间。时不我待,催人奋进。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聚合亿万人民磅礴伟力,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锐意进取、团结奋斗,不断谱写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的壮丽篇章,努力为人类和平和发

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12

第13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同志们:

经党中央批准,今天我们举行全国纪念

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 年 座 谈 会 上 的 重 要 讲 话 精 神 , 深 切 缅 怀

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传承弘扬邓小平同志

的光辉思想和崇高革命风范。昨天上午,党中

央隆重召开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

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

邓小平同志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

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历史功勋,深刻阐述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核心要义,

强调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把

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不断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丽篇章。讲话饱

含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真挚情感,充满对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自信

和责任担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

导性。这里,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就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谈几点体会,

与大家交流。一、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

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

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深刻领悟“两个

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

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

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

同志一再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

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强调要有正确的集

中,全党要有核心、党中央要有权威。江泽民、

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反复强调

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动新时代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

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深化邓小平

理论研究,就是要加深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深刻阐明只有中国共

产党而没有其他力量能够担负起领导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要深入阐释党的领

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阐释维护党中

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系党、国家、民族的

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4年8月23日)

■ 蔡 奇

13

第14页

前途命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要深入阐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引导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

度一致。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牢

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鲜明理论品质,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两个结

合”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

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

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反对

“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

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

指出“老祖宗不能丢”,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取得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理论成果,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深

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紧密联系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坚持“两个结

合”,不断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

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着力阐释其对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对引领提高全党

马克思主义水平的根本性意义。要运用好党的

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

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

局的重大问题,不断提出新思路新办法,让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出

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三、深化邓小平理论研

究,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探

索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党领导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坚

持 走 自 己 的 路 、 探 索 实 现 现 代 化 的 历 史 。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

史使命”,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

足点。他领导我们党深入探索如何从中国的具

体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14

第15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制定到 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过新时期接力奋斗,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

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就是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历经

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出来的,是坚定

“四个自信”最广泛最现实的基础,引导广大人

民群众以坚强意志和决心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

前进。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

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讲清楚中国式现代

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深入研究中国

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阐明中国式现代化

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

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四、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就是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

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邓小平

同志深刻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出摸着石头

过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等改革方法论。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才实现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进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

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

体性重构,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的宏伟蓝图,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时代新征程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充分释放了改

革 不 停 顿 、 开 放 不 止 步 的 强 烈 信 号 。 深 化

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

放的伟大实践,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将改革开放进行

到底的信心决心。要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

论断,阐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

经验,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要

求、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改革举措,最大限度

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要深刻阐明改

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增强道不变、

志不改的强大定力。五、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就是要牢牢把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

略方针,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

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物质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

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

度的精神文明”。他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

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告诫“风气如果坏下去,

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

质”。这些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

化 建 设 的 内 在 规 律 。 党 的 十 八 大 以 来 , 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深入把握中

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

15

第16页

代化,深刻阐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

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要坚持

文化自信自强,深入研究阐释推进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

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担负起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六、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就是要牢牢把握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宽广战

略思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后,邓小平

同志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明确提出和平与发

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指出“现在的世界

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

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同时强调“任何外

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

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

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鲜明提出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

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理念主张,推动高质

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

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时代课题,

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和社会主义

中国的大国担当。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

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

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为解决人类重

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要深入研究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点和趋势,阐明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阐

明中国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

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

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七、深化邓小平理

论研究,就是要牢牢把握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

在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

命。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鲜明提出

“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就是

要严”。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国内严重政

治风波,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坚定捍卫了

社会主义旗帜。他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说,

“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

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的鲜明主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开辟了百年大

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

是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

险”,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向纵深发展。要深入研究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

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研究以党的政治建

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方法途径,推动完善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入研究弘扬党的

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的长效机制,研究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

效对策,研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现实路径,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

味。同志们,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社

科理论界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

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自信、厚植情怀,潜心治学、扎实工作,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4日02版)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16

第17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

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邓小平同

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

望的卓越领导人。他将自己的一生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党和

人民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建立了不

朽的历史功勋。他曾用凝练朴实的语言,讲到

自己的革命生涯。这里我着重围绕邓小平同志

讲过的两句话,阐释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品格

风范。这两句话就是“跟着走”“合格”。

“跟着走”,是邓小平同志对参加长征革命

经历的回顾。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

惊天动地的伟大远征,是党和红军面对生死存

亡的严峻考验,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

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写就光

辉的壮丽史诗。邓小平同志是在中央苏区遭受

人生第一次政治磨难后,跟随中央红军踏上长

征路的。长征途中,他坚持办好 《红星》 报鼓

舞部队士气,亲历遵义会议,在军事斗争一线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几十年后,当被

问及在长征中做了什么时,邓小平同志将这段

不平凡的经历浓缩为三个字:“跟着走”。

“跟着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定的理想

信念。长征中,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

仰和对革命事业必然胜利的坚强信心,邓小平

同志渡急流、过草地,和战士们手拉手爬过大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曲青山

17

第18页

雪山。他后来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

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

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

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跟着走”,体现了

邓小平同志紧跟党中央正确路线的革命立场。

遵义会议前后,邓小平同志担任党中央秘书长,

协助毛泽东同志处理中央事务。对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主张,他始终坚决拥

护。他后来总结:“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

心。”“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

量。”“跟着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百折不挠的

革命意志。邓小平同志常说:“困难是暂时的,

前途是光明的。”长征开始时,他受第一次政治

磨难影响,没有担任军事职务。但这没有消磨

他的革命意志,他始终坚定跟党走,坚决不掉

队,最终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一步步走出

困境、走向胜利。

“合格”,是邓小平同志对刘邓大军在解放

战争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自我评价。面

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国共

产党领导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推翻国民党反动

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整个

解放战争,自始至终,刘邓大军一直处在战略

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

邓小平同志与刘伯承同志密切配合,率部逐鹿

中原、决战淮海、横渡长江、挥师西南,圆满

完成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

赫赫战功。几十年后,对这一光辉业绩,邓小平

同志仅用两个字评价:“合格。”

“合格”,就是在危难关头勇挑重担、勇往

直前。邓小平同志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坚

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接到

命令后迅速行动,下决心不要后方,从几十万

敌军前堵后追中杀开一条血路,千里跃进大别

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

幕。“合格”,就是任何时候都严守纪律、遵从

规矩。邓小平同志从全局的高度看待纪律和规

矩问题,强调“把千军万马置于党中央视线之

下”。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他始终严格遵守请

示报告制度,亲自向中央写书面报告,受到

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和称赞。“合格”,就是坚决

维护党的团结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邓小平

同志从来不搞小圈子,认为“小圈子那个东西

害死人”,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

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他以实际行动树立了

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典范。

今天,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

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从邓小平同志说的

“跟着走”“合格”这两句话中,我们仍然可以收

获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

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奋

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5日05版)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18

第19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邓小平同志的军事实践是他革命生涯的光辉

篇章。回顾他创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领导开展

革命斗争、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功绩,感

悟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对于

我们坚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奋斗建军百年、奋进强军一

流,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党对军

队绝对领导,我们必须牢记这一建军根本原则,

坚定不移维护核心、听党指挥。革命战争年代,

邓小平同志领导创建革命武装、开辟敌后战场、

指挥重大战役、主持军政建设,坚持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原则,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

战略决策。改革开放后,他重申“我们这个军队

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要始终忠于党、

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推动将军

委主席负责制写入 《宪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是我军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新时代以来,习主席

领导我军加强政治上的革命性锻造,挽救、重

塑、发展了人民军队,我军守住了根和魂,走开

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赢得了迈向世界一流的主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 苗 华

19

第20页

动。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

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

制,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坚持用党的创

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深化政治整训,着力锻

造政治忠诚,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

习主席指挥。邓小平同志领导开启中国特色精

兵之路,我们必须增强改革创新历史主动,奋

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顺应和平与

发展时代主题,邓小平同志推动党和国家工作

重点转移,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

的革命军队,领导推动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

战略性转变,以调整体制编制、实施百万大裁

军拉开军队改革大幕,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

全面建设。我军靠改革创新走到现在,也要靠

改革创新赢得未来。新时代以来,习主席领导

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

防和军队改革,开辟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

民军队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焕然一新。我

们要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扎实抓好各项改

革任务落实,以改革创新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奋力攻坚建军百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

队。邓小平同志坚持积极进取赢得斗争胜利,

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履行新时

代军队使命任务。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

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对敌斗争的最

前线。特别是先后同刘伯承、陈毅等同志一起,

领导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

实施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为夺

取革命战争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调整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领导我军进行边海防自卫作战,坚定捍卫国家

主权、统一、领土完整。能战方能止战。新时

代以来,习主席领导我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

衅,震慑“台独”分裂势力,积极主动开辟了

军事斗争新格局。我们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

战略方针,把战斗力建设牢固确立在打赢强敌

对手上,整体运筹斗争、备战、建设,加快发

展新质战斗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

展利益。邓小平同志倡导保持老红军政治本色,

我们必须赓续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作风,确保人

民军队始终纯洁光荣。“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

是邓小平同志朴素深刻的治军要求。他强调

“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大刀阔斧整顿军队,拨乱反正;要求全军坚持

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使我军保持了人民子弟兵本色作风。我军要强

起来,作风必须过硬。新时代以来,全军贯彻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要求,持之以恒

正风肃纪反腐,政治生态得到扭转,新风正气

不断上扬。我们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革

命传统教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

续加强作风建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始终赢得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5日05版)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20

第21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

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表达 9000

多万家乡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传承

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更加紧密地团

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四川是

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的起点。他 16岁告别亲人

和故土,不畏艰险出夔门、远渡重洋求真理,

毅然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他驰骋疆场、南征北

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不朽功勋;在实现国家

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他为创立邓小平

理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带领党和人民成功走出

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邓小平同志是

家乡人民永远的骄傲,他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

我们心中。邓小平同志一生乡音未改,始终对家

乡和家乡人民充满深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

与刘伯承、贺龙等同志一道进军大西南,让家乡

人民迎来了解放和新生。主政大西南时,他大刀

阔斧、除旧布新,团结带领广大军民迅速稳定社

会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完成土地改革,仅用两

年时间就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实现了巴蜀儿女近半个世纪的铁路梦。1952 年

到中央工作后,邓小平同志始终情系桑梓,先后

9次回川视察指导,为家乡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着眼全国大局谋划指导四川建设,多次深入隆

昌、威远等地调研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要求为国

家建设多作贡献;1965 年视察三线建设,嘱咐

把四川建成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的可靠的战略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王晓晖

21

第22页

大后方。他要求四川大抓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

强调树立“农业第一”的思想,把农业搞上去;

1978 年在听取四川工作汇报时指出,要集中精

力把经济建设抓好,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社会

主义优越性。他鼓励四川大胆进行改革探索,旗

帜鲜明支持四川“包产到组”“政社分开”等做

法;1982 年在成都勉励干部群众,四川是改革

之乡,要充分发挥“天府之国”的优势,在各项

工作中争取更上一层楼。他高度重视巴蜀文化保

护传承,多次亲临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

剑门关、峨眉山等历史古迹考察,深情嘱托要

“好好保护,合理开发,让它为子子孙孙造福”。

他时刻关心家乡群众安危冷暖,每次回乡视察,

都要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群众生产生活

情况;1980年视察农村时看到山区生活很艰苦,

反复叮嘱“政策要放宽,让山区群众尽快富裕

起来”。这些关心关怀,饱含着邓小平同志对家

乡人民的深沉大爱,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不懈奋

斗。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

家充满感情,对四川和四川人民倾注深情。

2004 年,在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总书记

亲临广安瞻仰邓小平同志故居,当年亲手种下

的银杏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日夜守护着这

里的父老乡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自谋

划部署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次莅

临四川视察指导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赋予建设

“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使命任务,要求

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

的动力源。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从全

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大力实

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

略,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

阶。今天可以告慰邓小平同志,他一直牵挂的家

乡同全国一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正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朝着中国式

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邓小平同志离开

我们已经 27年了。作为家乡人民,对邓小平同

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毕生奋斗的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把他深情眷恋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

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深刻

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干担当、奋

发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谱写

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不辜负党中央和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的关心厚爱。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5日05版)

J 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22

第23页

?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

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及全国学术研讨会精神

?“青海省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

第24页

中共中央 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

强调,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

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

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和平和发展

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他对党、对人

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

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

李希,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蔡奇主持座谈会。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

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为党领

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作出卓

越贡献,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

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作为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实

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的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

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坚定捍卫了光

辉的社会主义旗帜,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强调,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

的、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长

远的。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对共产主义

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

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

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

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他的伟大

历史功勋,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崇高革命风范,我

们永远敬仰。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

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

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新

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

论,完整、准确理解它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既

坚持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提出的重

大结论、基本观点、正确主张,又善于根据不断变

化的情况,正确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解决

现实问题,做到坚持真理不动摇、指导实践不偏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

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8 月 22 日 , 中 共 中 央 在 北 京 人 民 大 会 堂 举 行 纪 念

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

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出席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特 讯

T E XUN

24

第25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

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

脉,善于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

断探索真理,深入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问

题,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

代之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出更加

璀璨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强调,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

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

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为中

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要紧紧抓住

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要坚持人民至上,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坚持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推进高水平对

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

路”高质量发展,统筹开放和安全,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

战持久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毛泽东、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是海内外中华儿女

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要继

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

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和推动香

港、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发

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

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

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反对“台独”、捍

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

量。我们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

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

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

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以

中国式现代化新进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蔡奇在主持会议时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

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的一生,高度

评价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功勋,强调要继续

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崇高革

命风范,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

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指导我

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

落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座谈会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四

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先后发言。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

关领导同志出席座谈会。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北京市、四川省委负

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

党派人士代表,邓小平同志亲属、原身边工作人员

和家乡代表,以及出席“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8月23日第01版)

25

第26页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22 日至 24 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

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强调,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 年 座 谈 会 上 的 重 要 讲 话 精 神 , 深 切 缅 怀

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传承弘扬邓小平同志的光

辉思想和崇高革命风范,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

理论,坚定自信、厚植情怀,潜心治学、扎实工

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蔡奇指出,深化邓小平

理论研究,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

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深刻领悟“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鲜明理论品质,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

新,在“两个结合”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新篇章;牢牢把握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探

索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以坚强意志

和决心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牢牢把握改革开

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高

举改革开放旗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

进军;牢牢把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

针,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构筑中

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牢牢把握放眼世

界、放眼未来的宽广战略思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

展的人间正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牢牢把

握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深入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

命引领社会革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

长李书磊主持会议。这次研讨会由中央宣传部、中

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举

办。会议入选论文 100 余篇,集中反映了近年来

邓小平生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来自全国各地

150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4日第01版)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8月22日至24日,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

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

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特 讯

T E XUN

26

第27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8月23日下午,省委书记陈刚主持召开省委常

委会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

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

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和高度评价

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对把邓小平同志开

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出了明

确要求。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推

动全省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要紧紧围

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这个中心任务,研究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实际

问题,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宏伟蓝

图”变成“实景图”。

(节选自 《青海日报》 2024 年 8 月 26 日第 1 版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

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及全国学术研讨会精神

9 月 2 日,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颜高国主

持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

上的重要讲话和蔡奇同志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

诞辰 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青海省

委党史研究室上报的《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

的实践及启示》一文,经层层评选,成为青海唯一

入选“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作者颜高国应邀参加

了座谈会和研讨会。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

要讲话,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

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

强调必须继续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弘扬邓小平同

志的崇高革命风范,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包

含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真挚情感,充满了对历史伟

27

第28页

业的责任担当,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

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指导我们党在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

做好党史和文献研究、社科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

循。蔡奇同志的讲话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

要讲话精神,提出的“七个牢牢把握”,为新时代

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会议强调,“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及“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是一次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

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风范的大会,是一次邓小平

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学习的大会,是一次指引今后

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方向的大会。我们要结合青

海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为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

践贡献党史智慧和力量。

会议要求,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座谈会”

和“全国学术研讨会”精神,要在四个方面下功

夫:一要以政治忠诚统一思想。要把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讲话及有关青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

党史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不

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坚持党史姓党,自觉落实

“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

不负重托,不负使命;要通过学习,统一思想、

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做到坚持真理不动摇、指

导实践不偏离。二要以政治自觉学深悟透。要带

着问题学,带着感情学,真正学习领会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中的新论述、新要求、新观点,把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激情转化为做

好青海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不竭动力;要认真学习

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

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

私的博大胸怀;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的

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确保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要利用每周讲党史、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

形式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提高研究水平。

三要以政治担当宣传阐释。要及时传达“中共中

央座谈会”和“全国学术研讨会”精神,组织开

展好全省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理

论研讨会;要充分发挥党史部门“以史鉴今、资

政育人”的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

理论研究上多出精品力作;要利用“青海党史

网”、微信公众号、微视频、《青海党史》 期刊开

设专栏发布缅怀邓小平同志及“中共中央座谈会”

“全国学术研讨会”的视频、文稿、简讯,全方位

进行宣传阐释。四要以历史主动推动当前工作。

贯彻“中共中央座谈会”和“全国学术研讨会”

精神,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四届七

次全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党史和文献工作;要全面

贯彻落实省委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中研院编撰要

求,充分汲取省外党史三卷编写经验,有序推进青

海党史三卷编纂工作,推动党史事业再上新台阶;

要继续发扬省委办公厅“盯住干、马上办”工作作

风,建立好个人及处室“错题本”“正负面清单”,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抓实工作,干出新成

绩,当好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特 讯

T E XUN

28

第29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9 月 30 日,根据省委工作安排部署,中共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青海省中共党史学会联

合召开“青海省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理论研讨会”。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颜高国主持会议并讲话,青海日报社副社长

莫自才作研讨会论文征集情况说明,省委党校

副校长李广斌宣读优秀论文及入选论文名单。

会议向入选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优秀论

文作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

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

和“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

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

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切缅怀邓小平同

志的丰功伟绩,传承邓小平同志的光辉思想和

崇高风范,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提供

强大精神动力。研讨会征文活动自 3月底开始,

6 月底截稿,共收到论文 50 余篇,经初审、专

家盲审,最终选定 25篇论文编入 《青海省党史

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论文汇编》。

其中,省委党史研究室推荐上报的 《邓小平国

防战略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及启示》 一文,经层

层评选,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也是青海省唯一入选论文,

“青海省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

29

第30页

作者颜高国还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

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

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青海赢得了荣誉、

增添了光彩。

会议强调,继续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要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和“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座

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有关青海的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作为党史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

突出主线,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继续学习研

究邓小平理论,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注意

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全面地、

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继续学习研究邓小平

理论,要站位高远,更要体现青海特色,结合

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

次全会精神,围绕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

聚焦生态领域、经济领域、民族宗教领域、民

生领域、党的建设领域改革等方面找准切入点,

记录好青海改革实践,总结好青海改革经验,

传播好青海改革声音,讲好青海改革故事,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党史智慧。继

续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要充分发挥党史学会

桥梁纽带作用,筑牢“大党史”工作格局,坚

持开门办史,凝聚合作共识,加强与省内高校、

党校、社科机构等单位的联系协作,共建党史

教育基地,合作开发“大思政课”,共同开展课

题研究,补充完善党史专家库,努力形成“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攻关、共同发展”的

“大党史”格局。

会议强调,继续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

重任在肩,使命光荣。生逢盛世当奋斗其时。

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指引下,潜心治学,开拓创新,进一步激发

“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磅礴动力,为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作出党史新的更大贡献!

各市 (州) 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青海省中

共党史学会理事,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导,入选

论文作者及省委党史研究室全体人员共 50余人

参加会议。

特 讯

T E XUN

30

第31页

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及启示

第32页

内容

摘要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

年。本文通过研究邓小平国防战略

思想及其在青海的实践与启示,来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与崇高

精神风范,更好地感悟传承邓小平

理论,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军

民融合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

青海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国防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安全的基石,关系

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邓小平历来关

心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毛泽东思想,

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服

从和服务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建设一

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好军

民结合的道路”等国防战略思想。青海省认真

贯彻落实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全力支持中国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推进青藏公路和

青藏铁路建设,强化三线建设,加强人民防空

工程建设,国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抚昔思今,

缅怀小平,感悟伟力,大受裨益。

一、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是以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国防战略思想为基础,紧密结合国际国内

形势,着眼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形成以服从和

服务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军队建设与

各项建设协调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认识体

系。邓小平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提出的国防

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我国国防战略的根本着

眼点与出发点,成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

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南。其主要内容有:

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的

实践及启示

■ 颜高国

QING HAI WEI YI RU XUAN QUAN GUO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KAN DENG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32

第33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一) 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

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之后,邓小平准确判断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国际

战略由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认

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是有可能的,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 建 设 上 来 的 战 略 决 策 。 1981 年 3 月 3 日 ,

邓小平指出“世界大战在几年内打不起来,美苏

两霸在战争问题上谁也不敢先发动。我们不要自

己吓唬自己,造成人为的紧张。如果当前老是强

调战争马上打起来,使我们的精力都集中到打仗

上面,就会影响四个现代化建设。”①邓小平明确

提出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国家经

济建设的大局这一战略原则,强调国防建设只有

服从经济建设大局,才能有力增强国力、军力;

国家建设搞好了,经济实力增强了,科学技术发

展了,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才有坚实的物质基

础。这种转变,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国

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

命军队。邓小平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

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

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

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②。

这个目标的确立,是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现

代化建设和我军实际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来的。

现代化就是要建立一支用优良武器装备起来,

掌握先进军事科学理论和军事技术,具有现代

化条件下自卫作战能力的现代化部队。正规化

就是要建设成为一支机构精简、指挥灵便、装

备优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率很高、战

斗力很强的军队。另外,邓小平还针对军队存

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军队改革的措施,

对军队进行了全面改革。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邓小平作出裁减军队员额 100 万的决定,减少

了军费在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体现了邓小平

对军队员额和军队战斗力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

思考,也为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军队现代化

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三) 走好军民结合的道路。早在 1978年 8

月,邓小平就提出“国防工业要以民养军,军

民结合”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

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

在贯彻毛泽东、周恩来军民结合思想的基础上,

总结我国军民结合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

丰富和发展了军民结合思想,1982 年 1 月明确

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

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

议上强调“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

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先把经

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④。这一方针体现了中

国的国情和军情,揭示了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

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通过走军民结合道路,军队积极参与

国家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

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邓小平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0页。

③《邓小平年谱》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51页。

④《邓小平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49页。

33

第34页

二、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核讹诈、核威胁,帝

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新月形包围以及 60年代初中

苏关系恶化的现实,毛泽东发出了建设强大国

防的号召。这一时期,邓小平认真贯彻毛泽东

国防战略思想,狠抓国防工业建设,确定了中

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并亲自到青海

二二一厂视察指导工作。同时,邓小平对涉及

国防事业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青海三线建

设、青海人民防空事业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

持,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 对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领导

和支持

参与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20 世纪

50 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作为以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

要成员,他对原子能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始终

给予亲切关怀和重大支持。1955 年 1 月 15 日,

邓小平出席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书记处扩大

会议,参与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8 年 8 月,在北戴河陪同毛泽东听取二机部

关于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方针和规划的汇报时,

他指出:“当着国内粮食、钢铁和机械的生产问

题获得解决和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发展原

子能尖端科学和工业,已经成为可能和必需的

事情,今后应该加速发展。①”这为刚刚起步的

我国原子能工业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1961 年

7 月 16 日,邓小平签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原

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有关部

门积极支援原子能工业建设。在中国第一个核

武器研制基地整个攻关过程中,全国有 20 个

省、市、自治区,26 个部 (院) 和解放军有关

单位,包括 900 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

参加攻关会战,保证研制和试验计划按时完成。

在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时刻,1963 年 4 月 2 日,

邓小平在接见核科技工作者代表时说:“你们的

计划,毛主席、党中央已经批准。路线、方针、

政策已经确定,现在就是你们去执行。你们大

胆地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错了是我们书

记处的。②”这给核科技工作者以极大鼓舞。

批准青海金银滩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

制基地。核武器研制是一项危险性大、放射性

强、技术性高、保密严格的工作,通常都要选

在较为隐蔽、地域辽阔、交通便利、移民较少

的地方。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选址

工作从 1957 年 10 月开始到 1958 年 7 月,历时 9

个月,经历了初选比较、重点勘察、对比定点

三个阶段。最终,经过对甘肃、青海、四川等

地区的现场勘探和分析比较,专家都倾向于青

海金银滩。6 月 27 日,选厂委员会向二机部汇

报选厂工作情况,建议定点在青海省海晏县金

银滩,二机部当即同意并迅速向中央汇报。7

月,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主持中

央会议批准筹建报告,确定在青海省海晏县建

设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命名

为西北核武器研究设计院 (最初称 221 基地,

后称“国营二二一厂”)。

莅临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指导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

子弹。在氢弹攻关的关键时刻,1966 年 3 月 30

①《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9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5-96页。

②《邓小平传》(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13-1314页。

QING HAI WEI YI RU XUAN QUAN GUO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KAN DENG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34

第35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深

入青海金银滩草原,到 221 基地视察,在二机

部、青海省委和基地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

基地模型厅、实验部、生产部、一分厂 102 车

间,还与部分职工代表合影留念,并亲切接见了

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王淦昌。视察期间,邓小平十分关注工厂的生产

建设,关心职工的生活情况,关切地希望能多栽

种树木。应厂领导的请求,邓小平欣然为基地题

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遵照毛主席

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别人已经做到的事,

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

做到。”①这次视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影响深

远。邓小平勉励核工业战线广大干部和群众,不

断进取,努力创新,为攀登原子能科学技术高峰

和推进核工业建设而奋斗,给基地广大科技工作

者极大鼓舞。邓小平视察结束离开后,氢弹研制

的速度明显加快。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成功

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又

一次飞跃。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惊叹这是

中国人创造的奇迹!

根据中央部署,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

视,大力支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建

设。在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方面,1958 年 9 月 7

日,省委书记处专门召开关于二机部在海晏建

厂问题的会议,对相关事项进行安排部署。9月

11 日,省委电告二机部党组“关于对二二一厂

建厂的移民、加工设备、地方建筑材料、服务

人员、保密等问题所作的安排和决定”。青海省

还成立以副省长薛克明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

对场地移民、设备维修、地方性建材、公路修

建、生活供应、治安保卫、保密等作出妥善安

排。在移民安置方面,为了国防事业的需要和

核工业的发展,金银滩草原的 1279 户牧民、

6700余人,赶着 15万多头牲畜,没有提出任何

条件,10 天之内离开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

地,为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作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1963 年 5 月,省政府召开外

迁移民遗留问题座谈会,制定相关补偿措施,

对移民进行了适当补偿。在保密配套服务方面,

1963 年青海省成立驻 221 基地办事处,对外称

“矿区办事处”,逐步建立健全了公、检、法、

商业、粮食、邮电、银行等部门,221基地成为

院政企合一的单位。在生活物资方面,1961 年

11 月 , 省 委 决 定 拨 给 研 制 基 地 牛 羊 2 万 头

(只),并于 1962 年 1 月组建国营牧场,改善职

工生活。在撤厂交接及职工安置方面,1989 年

下半年开始,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撤销青海

二二一厂的决定,青海在基地交接与保护利用、

安置职工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指导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化剑为犁。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等国家领导正确分析国

际形势,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

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

的。”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遇,调整战略武

器发展方针,缩短战线,多研制,少生产。随

着国防建设战略方针的转移,中央经过调查研

究,长期酝酿,反复论证,慎重作出正确的选

择,二二一厂作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

验、生产基地,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决定撤点销

①《邓小平年谱》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70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49页。

35

第36页

号。1987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

公厅批转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 《关于撤销核

工业青海二二一厂的请示》。1995 年 5 月 15 日,

新华社公开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

制基地全面退役。二二一厂移交以后,海北州

政府充分利用基地地理交通优势、丰富旅游资

源、设施资源,加快基地开发利用。如今,已

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旅游中心,并建立了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和青海“两弹一星”干

部学院。昔日的原子城正以崭新面貌展现于青

海湖北岸,“两弹一星”精神将永放光芒。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辉煌历程与

伟大成就,开辟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武

器技术领域,闯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

展道路,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让中

华民族挺起了脊梁。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六

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

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

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

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标志。”①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基地

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而且孕

育诞生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

星”精神,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精神财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了不朽精神丰碑。

(二) 关心支持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建设

推进青藏公路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为建

设 西 藏 和 巩 固 西 南 边 防 , 邓 小 平 全 面 贯 彻

毛泽东、周恩来指示精神,大力支持青藏公路

建设。1950 年 1 月,党中央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任务,要求进藏部队一面

进军,一面修路。这一时期,邓小平和西南局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

指示精神,提出“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

斗”的方针②。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治委员的慕

生忠亲历两次进藏的艰难,亲眼目睹因高寒缺

氧、气候恶劣使数十名驮工失去生命,数万余

峰骆驼死亡的悲壮景象,认为靠原始的运输方

式去完成高原长途运输任务绝非长久之计,便

萌生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想法。1954 年 3 月,彭

德怀根据慕生忠修建青藏公路的建议,向周恩

来提交关于修筑青藏公路的报告,周恩来、

邓小平批示同意后,转至中央财经委和交通部,

批转拨款旧币30亿元 (折合第五套人民币约30

万元),用于修筑青藏公路。5 月,慕生忠带领

19名干部和 1200余名驼工组成筑路大军,克服

高原缺氧、天险阻隔、物资匮乏等不利条件,

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

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仅用 7

个月零 4 天的时间,全线打通格尔木至拉萨

1200公里的青藏公路。全长 1937公里的青藏公

路的建成,是邓小平贯彻党中央国防战略思想

的具体举措,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

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填补了西北边疆

交通的空白,奠定了中央治藏方略与巩固西南

边防的坚实基础,也为开发柴达木盆地、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新青海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支持青藏铁路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为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

②《邓小平传》(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19页。

QING HAI WEI YI RU XUAN QUAN GUO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KAN DENG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36

第37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巩固和加强党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邓小平积极响应毛泽东关于修建青藏铁路的号

召 , 大 力 推 进 青 藏 铁 路 建 设 。 1958 年 , 在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青藏

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后因三年自然

灾害等原因,1961 年 3 月,青藏铁路工程被迫

下马。1974 年 1 月,国家建委向中央领导报送

了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初步意见,国务院副总

理李先念批示:似乎时间长了些,能否加快?

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先念同志意见,并在

“能否加快”四个字下面画了重重的箭头,指向

报告上的附图。当时复出不久,担任国务院副

总理的邓小平也作了圈阅,表示赞同支持,有

力促进了青藏铁路的建设。经过 5年艰苦奋战,

1979 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铺通。之后因

没有找到妥善解决冻土等技术难题的办法,青

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不得不再次下马。

1983 年夏,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阴

法唐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邓小平问,进藏

铁路走哪边好?究竟是青藏线还是滇藏线?在

仔细询问了青藏铁路的里程和预算后,邓小平

思考良久后说“看来还得修青藏铁路”。为继续

修建青藏铁路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决策。1984

年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交付运营。进入新世纪,

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格尔

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2001 年 6 月 29 日,该

工程同时在格尔木和拉萨开工,13 万铁路建设

者历经5年的艰苦奋斗,2006年7月1日,全长

1956 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

通铁路的历史,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的面

貌,增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

了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既是邓小平

贯彻毛泽东国防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

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公

路和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和

民族政策、推动青海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巩

固西南边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 推动青海三线建设快速发展

1964 年,我国从制定国家“三五”计划开

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毅然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以战备为

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中西部

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简

称“三线建设”。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

要成员,邓小平是贯彻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

重要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作为第二代领导集

体的核心,是三线企业调整改造的设计师。

1964 年 5 月 28 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有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各中央局

第一书记参加的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建立

第 三 线 的 指 示 。 刘 少 奇 、 周 恩 来 、 朱 德 、

邓小平都表态支持毛泽东关于三线布局和加强

基础工业的意见。邓小平说:“搞计划,就要考

虑三线问题。原来我们只提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现在看来,内地也有二线、三线的问题。”①

邓小平认为“一二三线建设,是战略问题”“我

们大小三线一抓,不仅国防意义大,建设意义

也是很大的。”②9月5日,邓小平代表中央书记

①《邓小平年谱》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79-480页。

②《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386页。

37

第38页

处签发了关于“三五”计划工作的指示,提出抓

紧落实三线建设的各项工作,把国防建设放在第

一位,以逐步改变工业布局。青海作为国家三线

建设的重要节点,认真贯彻中央和邓小平关于三

线建设的指示要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

富的自然资源,跻身于中国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

之列。1966年3月30日,邓小平亲临青海视察,

专门听取青海省三线建设、贯彻“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发

展、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青藏铁路建设等工作

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70 年代末,邓小平根

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决定对三线

建设进行调整改造。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时,就多次提出整顿、调

整三线建设的设想,并对三线建设存在的一些具

体细节问题进行了纠正。邓小平强调,军工企业

要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军

品优先,军民结合。重点放在平时,至少拿一半

转到民用,战时可以转产,这是一个大方针。

青海三线建设从 1965 年 3 月开始一直持续

到 1979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青海三

线建设的高潮期 (1965 年—1966 年)。从 1965

年开始,国家向青海大量投资,发展以机械工

业、军工、冶金、交通为重点的“大三线”建

设。青海省迅速推进勘察选址、企业搬迁等工

作,一批机械、化学、国防、有色金属项目相

继由沿海和内地迁入青海,主要聚集在西宁、

大通、乐都等地,以军工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为

主。二是“文化大革命”干扰下的青海三线建

设时期 (1967 年—1969 年)。“文化大革命”开

始后,以战备为中心、加快三线建设为重点的

“三五”计划受到冲击和破坏,青海省三线建设

受到挫折。三是青海三线建设的续建收尾期

(1970年—1979年)。1969年中苏边界发生武装

冲突。为了抵御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1970年,

国家提出要在“四五”计划期间狠抓战备,集

中力量建好战备后方,这又促进了三线建设的

恢复进行。从 1978年开始,邓小平依据国际国

内形势发展,对三线建设特别是重要军工企业

进行了布局调整。之后,青海三线建设根据中

央的要求,陆续进入收尾阶段。

三线建设期间,青海省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完善,还带动了全省交通、

电力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到 1975年末,全省工

业企业总数达到 1038 个,固定资产原值达到

157369.4 万元,工业企业职工 143400 人,比

1965年分别增长 1.3、3.6、4倍。青海三线建设

规模之大、投入之多、成就之显著、影响之深

远,在青海建设史上是空前的,为青海经济社

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 推动构筑青海人民防空体系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在中苏、中蒙边

境地区不断增加军事力量,对中国形成大兵压

境之势。根据中央“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的战略指导思想,我国开始加快战备工程建设。

1978年 10月,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军民结合、平战

结合”的重要思想,在重点城市和地区构筑起

了打防结合、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体系。青海

省人防工程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8年至 1974年,发动群众大规模修建人

防工程阶段。1969 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苏军

屯兵百万,严重威胁我国安全。遵照毛泽东

“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和中共中央转发军委办事

组 《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 的要求,组

织发动重点城镇地区厂矿、机关、单位、学校

QING HAI WEI YI RU XUAN QUAN GUO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KAN DENG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38

第39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以及居民自筹资金,掀起人防工程建设高潮。

期间,建成一批简易人防工程,初步形成了青

海省人防工程建设的雏形,为以后的人防工程

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975年至 1978年,整顿和规范人防工程阶

段。1974 年,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颁发了

《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使人防工程建设步入

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1975 年 5 月,中央决定

邓小平兼任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随后,

邓小平立即着手对人民防空系统进行整顿,使人

民防空工作开始摆脱“左”的影响,开创了人民

防空新的机制,为人民防空奠定了坚实物质基

础,对于制约和延缓战争爆发起到了重要威慑作

用。至 1978年,青海省认真贯彻邓小平关于人

民防空工作的有关要求,对已建成的简易工程进

行加固改造,在全省人防系统内进行了整顿。同

时,根据防空需要,按照《人防工程战术技术要

求》,安排修建了一批等级工程。从此,全省重

点城镇的防空工程全部达到防护标准。

1979 年以后,注重平战结合、积极开发利

用阶段。1978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听取第三

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筹备情况汇报时指出,“人

民防空工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能靠得

住。①”为党中央确立“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

建设方针奠定了基础。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

正式确定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

质量第一”的人防战备建设方针,青海省各级人

防委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全省人防建

设的指导思想也由过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

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了服务于经济建设和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这一时期,青海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和

邓小平“平战结合”重要思想,发动群众进行

大规模的人防工程建设,人防指挥、通信警报

系统等初具规模,人民防空事业有了大的发展。

三、邓小平国防战略思想在青海实践的

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

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

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

交织”②。在新时代,我们探究邓小平国防战略

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国防事业的绝对领导。

国防事业的特殊性,决定它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

统一领导。1962年 12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原

子能工业的领导,更有力地促进原子能工业的发

展,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共中央十五人专

门委员会 (后改称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对原

子弹、氢弹、导弹以及卫星的发展,确定了许多

重大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青海的核武器研制

基地之所以能在时间短、困难大的条件下成功研

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中央专委的统一

领导和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邓小平曾多次指出

“装备体制必须高度集中统一。③”邓小平对我国

国防事业进行了重大调整改革,加强了对国防事

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

①《邓小平年谱》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00页。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09页。

③《邓小平年谱》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3页。

39

第40页

践证明,只有加强党和国家对国防事业的集中统

一领导,才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

施,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进入新时代,面

临台海、南海、中印等国家安全问题,我们要全

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加强党对国防事业的绝

对领导,努力开创国防现代化的新局面。

第二,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

发展。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不失时

机、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

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军民结合、平

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

指导国防科技事业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国防科

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迈上新台阶。实践证明,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时代主题的判断

是正确的,提出的国防战略思想也是符合时代

符合国情的。进入新时代,要全面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

思想,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统筹布局,整

体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要继续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和“两路”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第三,必须坚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解放军建设遭受了严

重破坏。邓小平在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

军委主席后,从整顿军队入手,指导人民解放

军完成了拨乱反正,实现了军事战略方针和军

队建设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1981 年 9 月 19

日,邓小平在“华北大演习”的阅兵式上讲话,

发出了“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

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号令,明确提出了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实践证明,邓小平

关于军队建设的思想,使人民解放军在经历了

曲折发展之后,重新回到了正确的建设轨道上

来,为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精兵

之路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面对俄乌战争、

中东冲突及我国周边环境等国际紧张局势,我

们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要进一步

贯彻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

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

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不断提高人民军队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力量保证。

第四,必须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人民防空

是国家战略,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1978年,邓小平提出“人防工事

要平战结合”的战略思想,为党中央确立“平战

结合”的人民防空建设方针奠定了基础。实践证

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防空工作贯彻邓小平同

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维护国家安全、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进入新时代,必须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防空的重要论述,

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做

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提高防空袭斗争能

力,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

能使命。要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树立和落实

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军民融合,努力实

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

之”。进入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弘扬传承好邓小平

国防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强军思想,统

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

新篇章,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

(作者简介:颜高国,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

究室主任、青海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

QING HAI WEI YI RU XUAN QUAN GUO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XUE SHU YAN TAO HUI LUN WEN KAN DENG

青海唯一入选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刊登

40

第41页

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辩证思想论析

第42页

本文基于辩证法的视角,将邓小平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等思考有机结合与凝练,将其总结为“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辩证思想。其三维生成为:理论之基维度,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扬弃资本主义的理论设

想;实践之鉴维度,苏联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历史之承维度,国

内对“资”“社”关系的反复认知与探索。其逻辑展开亦为辩证法式的:“用资本主义

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因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度“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建设超

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其不仅在逻辑的演进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要资

本、不要资本主义”辩证逻辑之思想来源,也给予当下以“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

模式超越西方“资本+资本主义”路径以重要启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辩证把

握资本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始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利用和规范引导资本,

坚持弘扬全球经济正义开创超越资本轴心的文明新形态。

在理论的层面,马克思曾坚持“用辩证的方

法”①批判与揭示资本主义,论证共产主义对资本

主义的必然扬弃与超越。在实践的层面,先是苏

联,开启了利用资本主义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先期

实验;后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架构内,在摸

索中解答着姓“社”姓“资”的问题,探求着社

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资本之间的关系,实证出不

同于西方“资本+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致力于以“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的实践辩

证逻辑,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期间,正如

① 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0页。

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辩证思想论析

——兼论对中国式现代化“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的启示

■ 石 浩 杜仕菊

内容

摘要

QING HAI DANG SHI XI TONG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LI LUN YAN TAO HUI LUN WEN XUAN DENG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42

第43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

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

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①,“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

传统观念束缚”②,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

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③,典

型呈现为“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

义道路”的辩证思想。在世界仍为“一球两制”

的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代新征程中,重思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

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生成逻辑与现实展

开,不仅可以更加清晰洞见中国式现代化“要

资本,不要资本主义”逻辑④的演进与内涵,获

得些许关照现实的启示;也是以“两个结合”,

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有

效地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理地驾驭资

本,继续推进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的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一、“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

道路”辩证思想的三维生成

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给定的,而是

生成的。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

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辩证法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

飞跃”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论逻辑、实践逻

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1. 理论之基: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扬弃资本

主义的理论设想

根据《邓小平年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记载,邓小平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就开始

“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阅读中不断

接受马克思主义;其后,更是不仅在负责旅欧

中国少年共产党机关刊物 《少年》 的刻蜡版和

油印工作中,接触到了其上刊登的一些马克思

著作的译文以及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理

论文章,而且也曾以“希贤”和其他化名发表

自己所写的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革

命与建设的岁月里,他也一再强调,“一个是要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个是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⑤“‘两个凡

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

线”⑥。足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的深远影

响和在其思想脉络中的重要基础地位。

①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24年8月21日,第2版。

②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

极作用,光明日报,2022年5月1日,第1版。

③ 吴昊:《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 胡博成,朱忆天:《“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逻辑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第

1-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第278页。

43

第44页

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如邓小平指出

的其“入门老师”《共产党宣言》 中言明的: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于“文明”

的推动,曾起到的“非常革命的”作用,以及

其存在的“合理状态”,“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

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

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另一方面,

马克思也认为,资本主义这种“生产过程从属

于资本”的社会生产方式,不是消除而是加剧

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与“资本的形成和增

殖”所带来的少数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相对应

的是,广大无产阶级及世界上诸多民族国家的

贫困积累。因此,资本主义不断向前的必然结

果,就是“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无产

阶级将在“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

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

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

生产力的总量。”②的基础上最终扬弃资本主义,

进入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

2. 实践之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

主义的实践探索

在实践的维度,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

义的关系,苏联是第一个在探索中做出回答的。

邓小平直言不讳地承认,“我们以前是学苏联

的”,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

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③也即,在邓小平

看来,苏联实践实为中国探索之镜鉴,在其背后

始终隐含着的,就是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

指出的,“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④这不仅是当时影响中苏关

系的重要问题,也是在实践中回答如何开展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列宁的思路”,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集中彰

显于“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理念的践行和拓展。列宁认识到,虽然与社会

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是祸害”,但“既然我们还

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

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

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

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

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⑤因此,

列宁明确提出,要“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

义,审慎地逐渐掌握它们”,倡导通过租让制、

合作制、开展对外贸易、发展国际信贷等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的

实施,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后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第26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0页。

QING HAI DANG SHI XI TONG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LI LUN YAN TAO HUI LUN WEN XUAN DENG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44

第45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由于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失去了继续完善

的思想引领,而斯大林没有真正理解列宁的“思

路”,前期只是教条式地对待,后期转而认为新

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倾向和富农倾向。于

是,“新经济政策”很快被废止,并再一次转向

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以日益僵化的

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轰然崩塌。苏联的前车之

鉴,不可谓不深刻。

3.历史之承:国内对“资”“社”关系的反

复认知与探索

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生成,是

植根于中国实际之中生成的,也自有其历时性

的“生产史”和“思想进程”。①其历史之承,

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及其前后,对“资”“社”关系的反复

认知与反复探索,这也是其最近、最直接的生

成之源。而此处的“历史”,也正是在时间之维

中,“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在 1921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式开启前,对

“资”“社”关系的辨析已经萌发,集中展现为

1919年7月到1920年初的“问题与主义”论战。

在随后的新民主义革命中,毛泽东亦曾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肯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都是对立统一的,它

们之间既有矛盾和对立的关系,也有继承和借

鉴的关系。1945 年,在中共七大的口头政治报

告中,毛泽东更是明确批判“直接由封建经济

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

义的阶段”的民粹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我们

这样肯定要广泛地发展资本主义,是只有好处,

没有坏处的。”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

毛泽东仍多次谈到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在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强调

的是要消灭“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而

“工商业者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笔财富”。③

进而,强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必须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等。但在其后的历史进

程中,这种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

思想和探索,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坚持深入,

在认知上出现了反复,实践的探索更是一度中

断并逆向。正是这种历史演进中的“反复”,形

成了邓小平指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形

成了关于姓“社”姓“资”的持续大争论,直

接促成了邓小平关于“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辩证思想的最终成熟和现

实出场。

二、“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

道路”辩证思想的逻辑展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其核心要义就是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22页。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35页。

45

第46页

事物的否定的理解”①,呈现为“发生和消灭、

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②。

而邓小平不仅多次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的思想路线”,也以此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

曲折,认为“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

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

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用

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正是

邓小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把握

“资”“社”关系的思想结晶。

1.“肯定的理解”:“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发展社会主义

“肯定的理解”,集中彰显于邓小平提出的

“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其现实

出发点在于:一是于国内实际而言,新中国重

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经二十余年的曲折发

展,并未改变相对贫弱的面貌,“中国是一个大

国,又是一个穷国”,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穷国”更无法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是立

足于国际,基于当时的“国际大转折”,我们在

“亚洲太平洋世纪”中所处的位置相对窘迫,

“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

问题了。”因此,在国内外形势叠加之下,其结

果就是“首先必须摆脱贫穷”“我们不抓住机会

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

我们就落在后面了。”④

基于此,“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服务社会

主义就具体呈现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等领域之中。在经济方面,邓小平主要是强调要

“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要“利用和引进先

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要“允许中外合资经营

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等,集中体现为坚持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倡导创办经

济特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政治方面,

邓小平认为,要向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方面学

习,提升“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效率”,改进选

拔干部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退休制度等,在“一

国两制”的设计中更是不仅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

成果,也在区域实践中对资本主义法制建设的一

些做法和经验保持稳定性的沿用。在文化方面,

邓小平指出,要学习和吸收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有

益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通过派人出国

留学、接受华裔学者回国、引进外国人才来华等

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在教育方面,邓小平则是强

调“一定要吸收世界先进的东西,洋为中用”,

“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放到教材里去”,不

能搞固步自封中、沉迷守旧的“爬行主义”。

2.“否定的理解”:因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度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将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QING HAI DANG SHI XI TONG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LI LUN YAN TAO HUI LUN WEN XUAN DENG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46

第47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同时,邓小平坚持辩证法的原则:一方面坚决反

对彼时“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宁

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错误思

想;一方面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与“发展资本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辩证地把

握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带进资本主义国家的

一些消极影响”之间的利害关系。既立足于中国

历史,基于此前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经

历,反驳当时认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

民也能站起来、中国也能翻身的错误思潮;也立

足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几百年历史”,分析

指出由于资本主义从属于资本逻辑,资本主义

以单纯追求资本形式的财富积累为目的,“不能

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

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

的犯罪、堕落、绝望。”①也即,这种“否定的

理解”,既是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资

本主义从出生开始就自带的内在限度的警觉。

由此,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的理解”也就同

样现实地彰显于邓小平关于方方面面的论述及要

求中。在经济方面,他强调,如果走资本主义道

路,可能会使某些局部地区很快发展起来,也能

使少数人很快富起来,“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

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

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当少数人的财富积累

带来的是大量的人长期的不断的贫困积累,“中国

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在政治方面,邓小平明

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

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②,西方资本主义

采取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或议会制度等并不是

民主与否的判断标准,甚至在其执行过程中也可

能出现“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

题。在文化方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

级自由化思想,反对“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

害的东西畅行无阻”,告诫要警惕并抵制西方资产

阶级没落文化的“精神污染”。在教育方面,则反

复强调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

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

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③

3.“由低级上升到高级”:建设超越资本主

义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

规律和趋势,旨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

变世界”。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

资本主义道路”辩证思想,其最终的目的,也

并非停留于批判资本主义,而是在划定资本主

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澄清用资本主义发展社

会主义之前提的基础上,以资本主义为手段、

方法、过渡、中介等,建设超越资本主义的社

会主义,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

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社会历

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47

第48页

QING HAI DANG SHI XI TONG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LI LUN YAN TAO HUI LUN WEN XUAN DENG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建设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要回答好

的现实问题就是“何以超越”或“超越何以可

能”的问题。邓小平认为,一是必须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好社会主义

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

优越性,才能确保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也才能始终坚持社会

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

裕”。二是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这个“判断

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将发展生产力

作为“根本”的一条,“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三是必须发展社会主义

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使科学技术上领先于人,

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使教育“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在全社会

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三、“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

道路”辩证思想的现代启示

新时代,继承发展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

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辩证思想,习近平

总书记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一方面强调,“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

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发挥资本作为重

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强调,要“规

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

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进而指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创

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即,延续邓小平“用

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辩证

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仍需运用“资本动力机

制”,仍需不断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仍面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的“严肃事

实”之下,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以“人本逻辑”

超越“资本逻辑”,使“资本”这个客体始终服

务于“人民主体”,呈现出“要资本,不要资本

主义”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辩证思想。温故而知

新,返本以开新。基于前述的三维生成与逻辑展

开,我们便能以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辩证思想,来关涉当代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资本,不要资本主

义”的辩证逻辑,并以此获得些许有益的启示。

1.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辩证把握资本和

资本主义的关系

正如邓小平强调商品经济、市场等这些

“资本主义的东西”并不必然等于“资本主义”

一样,“资本”确是“资本主义”的显著标志和

运行轴心,二者之间也总是相互交叉渗透、确

证覆盖,但“资本≠资本主义”。究其实质,

“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是市场经济运行的

一种基本要素和各种要素之间的黏合剂,只是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以形式的特殊性遮掩了自身

内容的普遍性。“资本=资本主义”“资本文明=

资本主义文明”“资本财富=资本主义财富”的

自然演绎和单向锁定,是现代西方文明的自我

构建和基于自身发展模式的“普世化”叙事。

他们意在始终扮演“创始人”和“领路人”的

角色,将所有的财富积累模式和发展路径都纳

48

第49页

青海党史·2024·4

QING HAI DANG SHI

入自己名下,以便于标榜现代化就只有一种模

式——西方资本主义模式。

当然,从辩证法出发,在强调“资本≠资本

主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而客观地看到由

“资本”自然滑向“资本主义”的现实可能,要

警惕“资本”的消极作用,以及与某些权力意志

相媾和的隐蔽性与危害性。马克思主义指出,资

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

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

而且,资本很容易与形成财富的其他要素相结

合,而迅速获得“一种扩张的能力”,也很容易

因其“第一推动力”的功能而不自觉地将其置于

“主体”地位,从“资本”摇身一变为“资本权

力”。也即,资本的消极作用既会在资本逐利、

积累和扩张的行为中明确反映出来,也会与其他

要素相勾连而形成不易觉察的“陷阱”,衍化出

“资本”与“人”或“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之间的对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资本以多种

方式、多个层面介入社会生活,也确实出现了一

些问题、矛盾和挑战。①这正是邓小平曾指出的

在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时可能带入的“消极因

素”,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正确认识

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的题中之意。

2. 始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利用

和规范引导资本

40 多年前,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

谷、党内和国内一些人对改革姓“资”姓“社”

产生疑惑等情况,邓小平在倡导和确立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不断深化和具体

化实践标准,逐步提出了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

的,检验中国改革甚至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是

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不仅包括生

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深刻认识的彰显,也是

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

结论。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

现“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如何利用和规范

引导资本的重要判断标准。

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发挥资本促进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规范和引导资本发

展,就是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资本发展的动

力和目的,划定资本的边界和门槛,努力纠偏并

消除资本自身或与其他要素媾和带来的不利于

“国家”和“人民”的影响。首先必须要坚持公

有制为主体,坚持土地等公共资源和关键性全局

性行业的公有制,持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强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资本力量,确保公有资

本的为民服务属性,使健康有力的公有资本能够

依托各类公共性质的“方式和手段”服务于整个

社会系统运行②。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优势,用好国家政策工具,加快建构国内统一大

① 聂锦芳:《完整准确地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光明日报,2022年7月25日,第15版。

② 邱卫东,高海波:《新中国70年来探索驾驭资本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理论导刊》2019年第8期,第28-34页。

49

第50页

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各类资本、激活资本潜力

的同时,以各类资本的有效有序流动,服务于区

域和行业产业的协调互补,服务于重大国家战略和

民生事业。再次,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开放,如

邓小平所倡导的,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

果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吸收外来资本和先进

技术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在新质生产力领

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最后,要强化党的建设,不断

提高党驾驭资本的能力,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不遗余力地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的纽带,明确资本

准入的门槛和资本运作的边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

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教育引导资本主体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邓小平曾提出的社

会主义的“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 坚持弘扬全球经济正义开创超越资本轴

心的文明新形态

当今世界,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

化,在其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物质

主义膨胀、民族分离等问题愈演愈烈,在其构建

的世界体系中,霸权主义国、资源国、苦力国之

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沉渣

泛起,局部地区的热战此起彼伏,国际社会的大

型“双标”每每上演。“西方即美好”,资本主义

文明的“铁的必然性”,已然不攻自破。从

邓小平“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走资本主义道

路”,到中国式现代化“要资本,不要资本主

义”,其辩证思考和发展实践的启示,就在于始

终坚持扬弃资本的理论逻辑、扬弃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资本+资本主义”的组合发展模式,始

终坚守“人”在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以人

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进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于如此现实和价值关切,一方面就是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将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分好“蛋

糕”,在谋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实现程序

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确保社会有序流

动,确保各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成员“共同富

裕”。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坚持经济

全球化方向,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呼吁世

界各国在坚持发展优先的同时,在更宽广的层

面考虑自身利益和其他国家利益,“让各具特色

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

洪流”①,以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不断增强现代

化成果的全球普惠性,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

同发展,真正使得人类命运与共、美美与共。

(作者简介:石浩,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讲师;杜仕菊,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光明日报,2023年3月16日,

第2版。

QING HAI DANG SHI XI TONG JI NIAN DENG XIAO PING TONG ZHI DAN CHEN 120 ZHOU NIAN LI LUN YAN TAO HUI LUN WEN XUAN DENG

青海党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5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