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版

发布时间:2024-8-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基础版

{{`发布时间:2024-8-19`}}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基础版
!!\"#$ %&'()*+,-./\"01234567489:;\"!!\" #$%&'()*+,-.!\"\" /012*3456!#\" 789:;<=>-.'>?!$\" @A*BA!!!89:;<=>-.'CDEFGHIF!!<#$ =5>?@AB712CD9EF/\"01234567GH\"!%\" J-KLMNO'PQRS*;<TU!&\" VWXYZ[\\]^-!'\" WX_`'3a*bc!(\" J-dWX'%aEFGHIF!!=#$ IJKL012MN7O89$B7/\"\"!)\" Ke'Pfghi!!*... [收起]
[展开]
基础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历 史高一上姓名:

班级:

第3页

!!\"#$ %&'()*+,-./\"01234567489:;\"

!!\" #$%&'()*+,-.

!\"\" /012*3456

!#\" 789:;<=>-.'>?

!$\" @A*BA!!!89:;<=>-.'CD

EF

GHIF

!!<#$ =5>?@AB712CD9EF/\"01234567GH\"

!%\" J-KLMNO'PQRS*;<TU

!&\" VWXYZ[\\]^-

!'\" WX_`'3a*bc

!(\" J-dWX'%a

EF

GHIF

!!=#$ IJKL012MN7O89$B7/\"\"

!)\" Ke'Pfghi

!!*\" jklH'8f

!!!\" jeklH'mn\"op*%a

EF

GHIF

第4页

!!P#$ )Q&5RS7TU9VW7XY\"

!!\"\" V&O>?[qhrs

!!#\" qOt#,'uY*vw

!!$\" &dq#x'mn*%a

EF

GHIF

,#IF

!!Z#$ [Q\\]7^_`a9bcSd\"

!!%\" Kyz{|2

!!&\" -.}~'€*‚ƒ„'…†

!!'\" ‡ˆ;<v‰'Š2

EF

GHIF

!!e#$ fghi9&'15748\"

!!(\" ‹ŒŽ

!!)\" Nh8f‘,'Pf\"mn*%a

EF

GHIF

!!j#$ &5klmn89o1ppqhir*\"

!\"*\" \\’56*#-“”•'–—

第5页

— 1 —

竞争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加油往前冲!

ID:1254

必修纲要(上)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考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基础版]总体难度:0.65~0.75 题量:12

5.15

[目标与素养]:1.通过地图与历史图片,认识中英双方冲突爆发的必然性。(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史料,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两次鸦片战争

题 时长:40 分钟 总分:60 分 得分目标:45 分以上

[夯实基础]

1.(2024·广东佛山·二模)据统计,1785—1833 年广

东平均每年进口印度棉花约 20 万担,其中很大一部

分供应珠江三角洲加工成棉布,并远销海外。这

( )

[A]推动了新的经营方式产生

[B]密切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C]突破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

[D]加快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2.(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17 世纪之前,中国人认

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周边国家是依附于中国的

“寄生物”。但之后,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中

国也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另外的文明国度也可能将

中国看成是“四夷”。据此可知,当时( )

[A]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B]封建王朝统治危机显现

[C]西学东渐拓宽了士人视野

[D]国人夷夏观念发生剧变

3.(2024·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道光

(皇帝)算是个幸运者,白莲教的事是他父亲嘉庆皇

帝了结的;洪秀全的大动干戈则留给了他的儿子咸丰

皇帝去担当。但是,他躲开了这些,却躲不开另一种

灾难,那就是相继困扰的边衅与外患。”下列“边衅

与外患”中,发生于道光时期的是( )

[A]噶尔丹叛乱 [B]鸦片战争

[C]大、小和卓叛乱 [D]中法战争

4.(2024·江苏·高考真题)1850 年,上海出现第一家

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 1858 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

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 年以后,内地商人纷

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

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

[C]内地棉纺织业发达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回归课本]

5.(2023·北京通州·一模)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白银

外流一览表,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

单位:银元

年份

白银

外流

年份

白银

外流

道光十六年

(1836)

15 862

220

道光二十年

(1840)

-3 519

872

道光十七年

(1837)

15 413

541

道光二十一年

(1841)

1 662

381

道光十八年

(1838)

13 877

144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9 798

644

道光十九年

(1839)

2 189

829

道光二十三年

(1843)

22 826

398

[A]1839 年禁烟运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白银外流

[B]1843 年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加剧了白银的外流

[C]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白银一直在持续的外流

[D]白银外流说明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第6页

— 2 —

竞争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加油往前冲!

6.(2024·山东·模拟预测)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

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

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

如说糖蜜或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

者大米战争”。这意在强调( )

[A]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B]战争起因的复杂性

[C]鸦片输入的危害性

[D]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能力提升]

7.(2023·河北·高考真题)晚清时期,常关、海关、

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

表明( )

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

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

[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8.(2023·浙江·模拟预测)19 世纪 60 年代后,清政

府在对外交涉中时常援引国际法,有意识地遵照国际

法来处理中外关系,但依然未能得到列强的公正对

待。这说明,当时的清政府( )

[A]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未能洞察国际法规的本质

[C]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D]意识到挽回利权的重要性

9.(2024·山东·模拟预测)1841 年春,嘉兴县丞龚振

麟参考西方的《车轮船图》制成了中国第一艘车轮战

船,并先后在 1841 年秋的镇海抗英之战和 1842 年夏

的吴淞口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当时

( )

[A]洋务企业发挥实际效益

[B]师夷制夷思想已经实践

[C]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D]清政府反侵略决心坚定

10.(2024·湖南邵阳·一模)魏源在《海国图志》

里介绍了五大洲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

船械制造等,同时指出“万里一朔(幽暗),莫如中

华”;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近 80 个国家地区

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社会演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

论述,却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这反映出

( )

[A]中国式现代化运动由此开启

[B]中国学者研究历史视野的拓展

[C]开放与保守并存的时代烙印

[D]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愚昧与腐朽

[拓展探究]

11.(2024·山东·高考真题)“鸦片战争”的时空

之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 1936 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

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小敏——弟

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

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

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

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

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

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

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

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

《南京条约》。

小敏:……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

“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

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

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

的认识?(9 分)

1 2 3 4 5 6 7 8 9

第7页

— 3 —

竞争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加油往前冲!

(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9

分)

1 2 3 4 5 6 7 8 9

12.(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广东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发

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

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刘云波《晚清岭南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

结合材料,围绕“广东与近代中国”自拟一个论题,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

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9页

— 1 —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辜负美好的晨光。

[基础版]总体难度:0.65~0.75 题量:12

5.16

[目标与素养]: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家国情怀)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题 时长:40 分钟 总分:60 分 得分目标:45 分以上

[夯实基础]

1.(2024·湖南·二模)据如表推知,太平天国运动引

起清朝( )

1866

方今群盗纵横,竭天下

谋臣武夫以与无根之寇

争胜负,而迄未有定,

及其既定,则又力尽筋

疲,悉成强弩之末后患

方长,杞忧何极

曾国藩给丁日

昌的信

1867

以烈(赵烈文自己——

编者注)度之,异日之

祸,必先根本颠仆,而

后方州无主,人自为

政,殆不出五十年

赵烈文(曾国

藩的幕僚)

《能静居日

记》

[A]士大夫群体出现了分化

[B]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C]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发展

[D]内忧和外患的日趋严重

2.(2024·广东肇庆·三模)1902 年,日本侵占中国东

沙岛,两广总督张人骏等以王之春的《国图柔远

记》、陈寿彭泽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以及中国和

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为据,证明了“中国至此围渔,

已有年所”,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1910 年,清政府

设立管理东沙岛委员会,两年后在西沙岛树碑宣示主

权。这说明( )

[A]中国内河航运权受到了破坏

[B]列强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防危机

[D]清政府海权意识的增强

3.(2024·安徽·模拟预测)下表为 1851—1861 年常关

(政府设立用来征收国内商品贸易税的关卡)关停启

用状况的统计。这一现象说明( )

1851

1853 年

1854

1855

1861 年

武昌

(1859

年复

开)

扬州关

(1859

年复

开)、芜

湖关

九江关

(同年

复开)

赣关

(今赣

州、

1859

年复

开)

浒墅关

(今苏

州)、北

新关

(今杭

州)

[A]列强加紧经济侵略

[B]政局动荡影响区域贸易

[C]政府抑商政策松弛

[D]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4.(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

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而到了六七十年

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

耕者所有,1888 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导致这

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入侵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 [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

[回归课本]

5.(2022·山东·高考真题)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政

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 年清政府

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

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

ID:1254

必修纲要(上)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考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第10页

— 2 —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辜负美好的晨光。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6.(2024·广东·高考真题)1884 年中法《简明新约》

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份,各执一份为据,应按

公法通例,以法文为正。”1885 年续谈正式约章时,

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掉”,最后签署

的中法《越南条款》没有“以法文为正”字样。这表明

清政府( )

[A]意图抵制西方强权

[B]拒绝融入国际社会

[C]有效遏制边疆危机

[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能力提升]

7.(2022·重庆·高考真题)《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

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

“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

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

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 )

[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

[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

8.(2024·河北保定·三模)光绪十三年(1887 年),

俄使库满请求中俄电线相接,清廷官员在翻阅《万国

电报通例》的基础上认为:“(根据)《万国电报通

例》第八款各国皆有权衡可以停止电线或久或暂或一

律停止或只某处之线或停某样信息皆按事实所宜等

语,似接线不能不允,亦不必不允也。”这表明,当

时( )

[A]士大夫已拥有国际法观念

[B]清廷认识到客邮损害国家利益

[C]清政府外交政策不断调整

[D]中俄对电报铺设权的争夺激烈

9.(2024·浙江·高考真题)1875 年,《申报》评论某经

济实体时写道:“夫贸易可以设立公司者,其需本总

在数百万与数十万也,故无论至富之家可以与分,即

中下之产亦可以与分。盖每股份出银多则千两,少则

百两,必须数百十人以共集成。”次年,又评论“其

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并驾齐驱”。该经济实体是

( )

[A]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B]先施百货公司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0.(2024·辽宁·高考真题)1878 年,左宗棠上《复陈

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

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

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

旨在( )

[A]改革税收制度 [B]改进教育方法

[C]增强国家认同 [D]引导社会风尚

[拓展探究]

11.(2024·天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运

货铁路。1877 年,为保障北洋海军、轮船招商局和天

津机器局的煤炭需求,开滦矿务局计划修建铁路承担

煤炭运输工作。此计划因守旧官员施压下被清政府撤

销,直到次年复请修建才获准。开始曾用驴马拖拽,

后改机车曳引。1885 年,迫于中法战争的失败,清政

府成立海军衙门,并以“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

教”,兼管铁路事务。1886 年李鸿章奏准把唐胥铁路

延展到芦台并计划与津沽铁路连接,同时向北展筑到

山海关。这一计划,在巩固海防和东北边防的名义

下,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金世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1949》

材料二 津浦铁路是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

干线,是旧中国铁路最为华彩的篇章。

津浦(津镇)铁路修建大事记

1898

容闳请修津镇铁路获得清政府批准。德国

因美国资本参与该线途径山东,阻拦铁路

修建。英国认为沙俄资本支持的芦汉铁路

威胁其长江流域势力范围,要求清政府给

予津镇铁路贷款权作为补偿。

1899

在英德利益妥协下,共同出资与中方签订

《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借款订为 740 万

英镑,年息 5 厘,借款期 50 年。

第11页

— 3 —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辜负美好的晨光。

1900

义和团运动在华北兴起,筑路一事遭到当

地民众反抗,正式合同各方都未再过问。

1903

英德要求与清政府“速行商妥”正式合同签

订,清政府一直以拖延方式回应。

1905

收回利权运动和各省商办铁路运动蓬勃展

开,直隶、山东、江苏三省绅商要求废除

借款自行筹款修建津镇铁路。

1907

清政府批准自筹款项修建津镇铁路,英德

两国获悉后以“妨碍邦交”为名向清政府

提出诘问。后经各方谈判,三省以厘税做

担保向英德借款,但办路“一切之权全归

中国国家办理。”

1908

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6 月正式开工修

建。

——整理自金世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1949》

材料三 唐胥铁路起点“唐山铁路遗址(现中国

铁路源头博物馆)”与津浦铁路分别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

保护名录”。

——据《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天津附近铁路得以修

建的契机和阻力。(6 分)

1 2 3 4 5 6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列

强经济侵略方式的新变化。分析造成铁路修建过程曲

折的原因。(6 分)

1 2 3 4 5 6

(3)综上所述,分析唐胥铁路与津浦铁路入选“中国工

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理由。(6 分)

1 2 3 4 5 6

12.(2024·江西·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6 年 12 月,恭亲王奕䜣在奏折《请添设

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中提出:京师同文馆的职能局

限于语言翻译上是不够的;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

学馆;招收一定科甲正途出身者入馆学习。奕䜣的提

议立即遭到传统士大夫的猛烈抨击。

1867 年 3 月,顽固派的代表大学士倭仁上疏反

对:用招收科甲正途人士入天文、算学馆学习来解救

清政府面临的困境危害甚大,必然导致以夷变夏,加

剧西人对中国的侵略,“议和以来,耶稣之教盛行,

无识愚民半为煽惑,所恃读书之士讲明义理,或可维

持人心”。

第12页

— 4 —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辜负美好的晨光。

奕䜣就顽固派对洋务派“舍中法而以夷为师”这

一攻击作出回应,“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

元”,同时强调西法“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

在新旧力量的交锋中,掌握帝国最高统治权的慈

禧太后则采取了游离于争论之外的态度。

倭仁上奏后,慈禧太后于当天即对倭仁进行了召

见。慈禧太后出于平衡政局的目的,还是让总理衙门

与倭仁等为首的顽固派进行辩论,事实上是纵容以倭

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对洋务活动进行攻击。天文、算学

馆虽得以设立,但大部分原本打算投报天文、算学馆

的科甲人员最终放弃了。

——摘编自胡联洋《论同文馆之争与洋务运动的困

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奕䜣奏请改革同文馆一

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

辑,表述清晰)(1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3页

— 1 —

相信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离目标更进一步。

[目标与素养]:1.了解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过程,培养时空观念。

2.通过史实呈现,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基础版]总体难度:0.65~0.75 题量:12

5.17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题 时长:40 分钟 总分:60 分 得分目标:45 分以上

[夯实基础]

1.(2024·重庆渝中·阶段练习)1898 年 9 月 24 日,

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在致国务卿的信函中说,戊戌政变

尽管“产生了极大骚动,但民众是如此保守,他们一

直目睹这位显赫女人的强大和保守,从这些发生的事

情中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那种普遍觉醒”。这从侧

面表明( )

[A]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封建地主阶级阻碍了社会变革

[C]列强为干涉中国内政寻找借口

[D]知识分子深刻关注民智的启迪

2.(2024·安徽·高考真题)1899 年,《万国公报》称:

广学会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

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初印时,人鲜顾

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

于四海风行”。这一现象表明( )

[A]“师夷之长技”成为时代潮流

[B]民众普遍认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戊戌政变”促进了新学传播

[D]有识之士借鉴异邦兴衰探索救亡道路

3.(2024·辽宁·高考真题)如图是刊登在 1909 年《图

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

[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4.(2024·河北·模拟预测)庚子国难后,清政府顽固

派欲替换支持东南互保的上海道台余联沅,由程仪洛

接任,这遭到了英、日等国的公开反对,最终在东南

督抚和官商盛宣怀的周旋之下,湘军出身又是荣禄门

生的袁树勋接任上海道台,余联沅调任湖南布政使。

这一事件反映出晚清政府( )

[A]权力一元化的特征

[B]内政受制于外交

[C]完全沦为列强工具

[D]派系间斗争激烈

ID:1254

必修纲要(上)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考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第14页

— 2 —

相信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离目标更进一步。

[回归课本]

5.(2024·浙江·高考真题)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曾记

述:“这次占领北京的主要特点,是军队大肆进行抢

劫,皇宫也遭到了抢劫……我们听到一些传闻,说俄

国军官在这方面一点也不落后于他国军官。”该记述

发生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2023·天津·高考真题)1895~1898 年间,强学

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

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

[A]中央权力的下移 [B]救亡路径的求新

[C]革命力量的发展 [D]社会转型的完成

[能力提升]

7.(2024·安徽·阶段练习)针对张之洞、李鸿章等

南方督抚的做派,“朝廷以诏书责刘坤一、张之洞,

居南方久袒英,置京师根本,不谅朝廷苦心。”慈禧

在西安也表态“言洋人欺我太甚,恨诸臣不能同心攘

夷,于纵匪召乱之事迄无悔辞”。这些言论表明当时

( )

[A]南方督抚势力开始上升

[B]清政府最高权威遭遇挑战

[C]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列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8.(2024·浙江·模拟预测)在南京,金陵关税务司

韩森满意地指出:“我相信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别处还

安全,虽然有排外的揭帖,但一贴上就被扯下来,换

上意义相反的告示。”在湖广,张之洞断然下令:

“已添重兵,出告示饬州县禁谣拿匪,敢有生事,立

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材料中张之洞

等人的举动旨在( )

[A]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

[B]勾结外部势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C]保护人民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

[D]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

9.(2023·湖南·高考真题)1902 年,顺天乡试借河南

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

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10.(2022·全国·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

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

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

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

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拓展探究]

11.(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

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

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指出“寻常幼帝之

位,母后临朝,犹为六经所不取,况今日之实为篡逆

乎”,并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

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

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

康有为离开日本。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

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

误听其谗”。此后,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

——据贾小叶《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

—以“康党”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后康有为

等人宣传策略的变化。(6 分)

1 2 3 4 5 6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人调整宣

传策略的原因。(12 分)

第15页

— 3 —

相信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离目标更进一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2024·河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材料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条约中的巨额

赔款即庚子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908 年美国率先决定退还部分本国获得的庚子赔款,

并指定将其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此举一出,列强纷

纷效仿。

1909 年美国开始退还中国部分庚子赔款,受到国

内外舆论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

“明我不索不义之财于中国也,彼凉血忍心之国,固

欲以重偿牵倒,久为我国民所反对,此举与我国光明

正大的宗旨符合也。”其他各类美国报刊多是类似的

评价,还有人说,“美国自动减收赔款,态度之伟

大,非言语所能形容,此种态度,代表一股亲密的友

谊,并非出于突然……由爱与真理的滋润生长而

成”。

《泰晤士报》报道:“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在亚

东协会演说,略谓中国政府对于美国仁惠之举动极感

谢,即全国人民亦罔不感动者。”汪康年说:“近来

美国以退还赔款,大得感情于我国。……我朝廷感

之,我社会感之。我学界、商界中人且舍近年工约之

意见而感之,一似美之此举,义声直震天地矣。”曹

锟曾致电美国总统,对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表示感

谢。

美国在退还庚款的谈判中企图用先虚报损失再按

比例消减赔款的方法来控制赔款总额,德国公使讥讽

美国这一做法是伪君子的作风。

此时,国内民间部分人士认为:“庚款者,列强

对于清季拳祸之过量惩罚也,一域肇事,而全国受

罚,清室既亡,而赔款依旧,揆诸正义,岂可谓平。

况非赔款主义乃最近国际法上之重要原则。我国于一

九一七年参战,为协约国所邀请实大有助于最后之胜

利,所谓庚款,在法理上事实上均应根本取消。”全

国教育联合会发表宣言希望各国将不公正不合理的庚

款退还中国。

——摘编自仪修斌《民初“退还庚款”事件国内舆论

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民初“退还庚款”事

件引发的舆论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

辑,表述清晰)(1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7页

答案第 1 页,共 12 页

5.15 两次鸦片战争

[夯实基础]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

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 1785—1833 年的中

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广州进口了大量印度棉

花,并且通过将其加工成棉布后远销海外市场,这有

助于密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B 项正确;材料未

涉及加工棉布的生产方式,无法得出新经营方式产生

的结论,排除 A 项;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开放了

五口通商口岸,从而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排

除 C 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缓慢解体,中国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而加快了传统手工业

的衰落,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7 世纪以后(中国)。根据材料“但之后,

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中国也不一定是世界的中

心……”可知,随着对外部世界的进一步认识,中国

知识分子的思想日益开放,天朝上国观念发生变化,

C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879 年日本吞并琉球后宗

藩关系逐步解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了《马关

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丧失了最后一个藩

属国,中国自汉朝以来所形成的中华宗藩体系最终崩

溃,与材料无关,排除 A 项;清中期封建王朝统治危

机显现,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剧变”程度夸

张,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代中国。结合所学,1840 年至 1842 年的鸦

片战争发生于道光年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

社会,B 项正确;噶尔丹叛乱发生于康熙年间,排除

A 项;大、小和卓叛乱发生于乾隆年间,排除 C 项;

中法战争发生于光绪年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洋布店

由 1850 年的 1 家发展到 1858 年的十几家,且由门市

零售为主转变为批发为主,这体现了外来经济对中国

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深入,B 项正

确;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的

是上海棉布商店的情况,并未涉及内地棉纺织业的情

况,排除 C 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 19 世纪六

七十年代,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回归课本]

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鸦

片战争前后白银外流一览表”可知,1839 年到 1840

年,白银外流趋势在下降,结合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可

知,禁烟运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白银外流,A 项正

确;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是在 1858 年后,排除 B 项;

1840 年白银外流量是负数,并非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

白银一直在持续的外流,排除 C 项;从白银的外流无

法看出正当贸易中,中国是否是入超地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第18页

答案第 2 页,共 12 页

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如果在鸦片之外

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

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

市场,因此战争不可避免,具有必然性,D 项正确;

材料认为自由贸易是鸦片战争的起因,并非强调自由

贸易的重要性,排除 A 项;材料列举的原因只有一

项,而非多项,无法体现出复杂性,排除 B 项;鸦片

危害与材料观点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能力提升]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的业务范围出

现了重叠,特别是在 19 世纪 90 年代,被列强控制的

海关也管理了一部分厘金局和常关的税收权力,这表

明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A 项正确;据所学,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

本输出为主,并未放缓,排除 B 项;19 世纪 70 年代

以来的税收机构重叠,体现的是地方和海关的税收机

构侵占了清政府的税收权,与效率无关,排除 C 项;

图片反映的是税收机构的业务范围变化,不能看出税

收的实际数目,无法得出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的结

论,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

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 19 世纪 60 年代

中国。从材料可知,清政府已经意识到国际法的重要

性,但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经常得不到公正对待,说

明当时的国际法体系还是为西方列强服务的,清政府

没有认识到当时国际法的本质,B 项正确;《辛丑条

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

A 项;清政府在对外交涉中常援引国际法,说明清政

府已具备民族国家的意识,懂得维护自身利益,排除

C 项;材料只涉及清政府处理外交事务,未涉及挽回

利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题干中“参考西方的《车轮

船图》制成……车轮战船”“在……镇海抗英之战

和……吴淞口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别体现了

“师夷”和“制夷”思想的实践,B 项正确;“洋务

企业”是开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运动的产物,晚

于题干中的时间段“1841—1842 年”,排除 A 项;

该时期,中国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排除

C 项;题干中未提及“清政府的反侵略决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和徐继

畬在他们的著作中一方面介绍了世界历史、历史,体

现了他们的开放心态,另一方他们也认为“万里一

朔,莫如中华”或“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这体

现了他们思想保守的一面,C 项正确;中国式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排除 A 项;中

国学者研究历史视野的拓展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没有

说明他们思想保守的一面,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

排除 B 项;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愚昧与腐朽也是其中的

第19页

答案第 3 页,共 12 页

一面,没有说明他们开放心态的一面,对材料信息概

括不全面,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拓展探究]

11.【答案】(1)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商人

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决心禁烟

遭到英国商人拒绝而引发英军侵略(3 分);②侵略者

是来自印度殖民地的军队,印度总督支援英商而发动

的战争(3 分);③这场战争中只有林则徐抵抗获胜,

其余地方清军反击都失败。琦善是英军再次进攻的罪

魁祸首(3 分)。

(2)鸦片战争的书写要坚持唯物史观,科学、客观

的分析。(3 分)首先,战争的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

烟。根本原因是英国殖民者打开中国市场的需要。(3

分)其次,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英国远征军

率军侵略。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涌现许多抗英的杰出

将领。林则徐被革职暴露道光皇帝的懦弱,但琦善的

议和不应背负战败的罪名,而是要晚清封建政府中国

仍然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

式、科技落后等;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当时中国

落后世界大势。(3 分)

【解析】(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鸦片

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一“清朝的时候,鸦片运

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

都下过禁烟的命令。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

印度总督来救援”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

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决心

禁烟遭到英国商人拒绝而引发英军侵略。据材料一

“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可知,侵略者是来自印度

殖民地的军队,印度总督支援英商而发动的战争。据

材料一“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

封镇宁波,进逼天津”可知,这场战争中只有林则徐

抵抗获胜,其余地方清军反击都失败。据材料一“清

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

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

打进吴淞,进逼南京”可知,林则徐被革职,而琦善

的无能作为是英军再次进攻的罪魁祸首。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鸦片战争时

期(中国)。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方法来科学、客

观的分析历史事件。首先,战争爆发的原因:结合所

学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来分析。如:

战争的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英国殖

民者打开中国市场的需要。战争过程主要表现:结合

所学从清政府内部的杰出将领抵抗、皇帝的懦弱等角

度分析,如: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英国远征

军率军侵略。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涌现许多抗英的杰

出将领。林则徐被革职暴露道光皇帝的懦弱,但琦善

的议和不应背负战败的罪名,而是要晚清封建政府中

国仍然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小农经济的生产

方式、科技落后等。战争结果:结合所学从晚清封建

政府的落后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分析。如:欧

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当时中国落后世界大势。

12.【答案】

示例

观点:广东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1

分)

论述:鸦片战争前,严重的鸦片走私祸国殃民,林则

徐被派往广州禁烟,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

烟的决心。面对英国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抵

抗侵略军。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员汇

译《四洲志》,成为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甲午战败

后,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

第20页

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思想。1911 年孙中

山、黄兴等领导黄花岗起义,引起巨大震动。辛亥革

命后,孙中山继续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军阀的斗

争,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广州成为国民革

命的大本营。(中间论述部分 10 分)因此,在近代中

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铸就了广东浓厚的爱国情怀,成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1

分)

答案第 4 页,共 12 页

【评分细则】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论述题。时空:近

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要围绕“广东与近代中

国”的主题来拟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广东在反帝

反封建道路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拟定观点为

广东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根据材料

“在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上作出贡献”可以拟定

观点为广东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然后,结合所

学相关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论述,

例如:结合所学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

英、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黄花

岗起义、孙中山在广州革命、国民大革命等史实来论

述。最后,归纳总结。例如: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

斗争中铸就了广东浓厚的爱国情怀,成为新时代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5.16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夯实基础]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

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

根据材料“人自为政”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后导致地方

权力上升,威胁中央集权,可知是政治和权力结构的

变化,B 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士大夫群体的分化,排

除 A 项;仅仅从材料看不出半封建化进一步发展,排

除 C 项;材料没涉及外患,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

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1902-1910 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

知:对于日本侵占中国东沙岛的行为,中国政府通过

《国图柔远记》、陈寿彭泽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以及中国和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为据,证明了“中国

至此围渔,已有年所”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的同时设

立管理东沙岛委员会,说明清政府海权意识的增强,

D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海洋权力问题,而非内

河航运,排除 A 项;“有效遏制”叙述不符合史实,

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国面临海防危机而非边防

危机,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51—1861 年(中国)。材料中关停的常关

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当

档次 分值 答题情况

一等 10-12 分

所选观点符合要求。能够充分挖掘材

料的信息,观点与结论前后一致;能

够引用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

运用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

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

字通顺。

二等 7-9分

所拟观点符合要求。所举史实与观点

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

清晰;文字通顺。

三等 4-6 分

观点基本符合要求。有史实,但所举

史实对观点支撑不足,或史实与观

点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

谨;文字较通顺。

四等 0-3 分

无观点(或结论)或观点(结论)与

题目无关。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

实且无论证。论述没有逻辑性,结论错

误;文字不通顺。

第21页

答案第 5 页,共 12 页

时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这也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同时也影响到正常的商品贸

易,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局势对于区域贸易

的影响,并未涉及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 A 项;

甲午战后,清政府才放松对民间工商业的限制,C 项

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材料未提及关税主权的

发展情况,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

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19 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 世纪六七

十年代镇江的大地主不复存在了,土地为农民所有。

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材料结合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

重打击了江南的地主阶级,以致六七十年代镇江府

“大地主不复存在”,而后清政府为恢复生产,招募

大量移民前来垦荒,由此推动小农经济发展,C 项正

确;西方列强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破产,不

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城市

而非农村,排除 B 项;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会导致土

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

选 C 项

[回归课本]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60-

90 年代洋务运动和 1901 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

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 项正确;实业

救国是 19 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

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宣扬以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

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 B 项;洋务派“以兵强

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 C 项;清

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84 年(中国)。根据材料“1885 年续谈正

式约章时,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

掉’,1885 年签订的《越南条款》以法文为正不再出

现”并结合所学可知,条约是隆重煌煌的国际交换文

件,签约所用语言代表着国家沟通的官方语言。1885

年签订的《越南条款》以法文为正不再出现,体现出

清政府意图抵御西方强权,降低外国在华的话语权,

A 项正确;勾掉外国语言为文本为准的条款并不意味

着拒绝融入国际公法,排除 B 项;晚清政府并未有效

遏制边疆危机,排除 C 项;天朝上国观念即在中国古

人心中,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国以外,皆是蛮

夷之国,材料未涉及该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能力提升]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

某画报”“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

黄金”“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再根

据图片中“贸易的钥匙”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条

约增开口岸等内容可以使中国更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商

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符合包括日

本、英国等西方殖民国家的利益,C 项正确;日本企

图独占中国发生于一战期间,排除 A 项;《马关条

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威胁到了其他列强在中国

的利益,所以三国干涉还辽,不是因为日本要价过

第22页

答案第 6 页,共 12 页

高,排除 B 项;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铺设铁路、政

治贷款等行为体现了资本输出的要求,而材料缺乏这

方面的信息,所以材料不能体现“资本输出”成为列

强侵华的新形式,另外《马关条约》之前,列强侵华

就是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所以严格来说资

本输出也不是新形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随着中

外交流日趋频繁,国人的国际法观念亦日渐增强,故

选择 A 项;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

机构,本材料主旨与选项内容不符,排除 B 项;题干

展现的是国际法成为晚清外交的武器,未涉及到清政

府的外交政策,排除 C 项;从材料中看出中国与俄国

之间存在电报交涉,不能判断中俄对电报铺设权争夺

激烈,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75 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材料提

到这一经济实体可以设立公司,所需资本在数百万与

数十万,且股份出银多则千两,少则百两,需要数百

十人共同集成,根据材料“其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

并驾齐驱”可得,材料中的企业属于航运业,轮船招

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采用股份制,符合题

目中对资本和股份的描述,C 项正确;1882 年 9 月,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这个公司除了提供买卖股票

的业务,还提供股票抵押、企业介绍等业务,不符合

题干描述,排除 A 项;先施百货公司成立时间较晚,

不符合 1875 年的时间背景,排除 B 项;福州船政局

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且资

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不符合股份制的特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1878 年(中国)。根据材料“左宗棠

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

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

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并

结合所学,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融,保证

政令畅通,左宗棠充分信任和使用各民族、各阶层已

有的各类人才,主张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推行汉语教

育,提倡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汉文并行使用,把培育

通晓汉、维、回文化的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各民族文

化的融合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故这一建议的最

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

一,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税收制度的改革,排除 A

项;改进教育方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排

除 B 项;汉文和回字并用并非当时的社会风尚,该说

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拓展探究]

11.【答案】(1)契机:洋务运动在天津的开展;洋

务企业与北洋海军对煤矿物资的需求增加;中法战争

后清政府对海防与东北边防的重视;近代天津开埠通

商后军事与经济地位的提升。(每点 1 分,共 4 分)

阻力:守旧官员的阻挠;落后观念的制约。(每点 1

分,共 2 分)

(2)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2

分)

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在划分势力范围上的矛盾;义和

第23页

答案第 7 页,共 12 页

团运动的高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间力量(开

明士绅)以及清政府一定程度上对铁路主权的维护。

(每点 1 分,共 4 分)

(3)理由:在中国交通发展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强的

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传承和发展城市文

化;发挥育人价值。(每点 3 分,答出 2 点即可,共 6

分)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

(中国)。契机:根据材料“1877 年,为保障北洋海

军、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的煤炭需求,开滦矿务

局计划修建铁路承担煤炭运输工作”可知,洋务运动

在天津的开展; 洋务企业与北洋海军对煤矿物资的

需求增加;根据材料“1885 年,迫于中法战争的失

败,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并以‘铁路开通可为军事

上之补教’,兼管铁路事务。1886 年李鸿章奏准把唐

胥铁路延展到芦台并计划与津沽铁路连接,同时向北

展筑到山海关。这一计划,在巩固海防和东北边防的

名义下,获得了批准”可知,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对海

防与东北边防的重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天津

开埠通商后军事与经济地位的提升。阻力:根据材料

“此计划因守旧官员施压下被清政府撤销,直到次年

复请修建才获准。开始曾用驴马拖拽,后改机车曳

引”并结合所学可知,守旧官员的阻挠;落后观念的

制约。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

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德国因美国资本参与

该线途径山东,阻拦铁路修建。英国认为沙俄资本支

持的芦汉铁路威胁其长江流域势力范围,要求清政府

给予津镇铁路贷款权作为补偿”“在英德利益妥协

下,共同出资与中方签订《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

借款订为 740 万英镑,年息 5 厘,借款期 50 年”等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

为主。原因:根据材料“1898 年”“容闳请修津镇铁

路获得清政府批准。德国因美国资本参与该线途径山

东,阻拦铁路修建。英国认为沙俄资本支持的芦汉铁

路威胁其长江流域势力范围,要求清政府给予津镇铁

路贷款权作为补偿”可知,甲午战后列强在划分势力

范围上的矛盾;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在华北兴起,

筑路一事遭到当地民众反抗,正式合同各方都未再过

问”可知,义和团运动的高涨;根据材料“收回利权

运动和各省商办铁路运动蓬勃展开,直隶、山东、江

苏三省绅商要求废除借款自行筹款修建津镇铁路”可

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间力量(开明士绅)以

及清政府一定程度上对铁路主权的维护。

(3)理由: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

(中国)。根据材料“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

标准轨运货铁路”“津浦铁路是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

的铁路干线,是旧中国铁路最为华彩的篇章”及其发

展史实和所学知识,可从在中国交通发展历史上有标

志性意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当时社会经济发

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传承和发

展城市文化;发挥育人价值等方面分析。

12.【答案】

示例:争议:晚清围绕“改革同文馆”的争议是朝廷

内部关于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一次交锋。(1

分)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使清政

府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统治危机;随着洋务运动的

进行,洋务派希望深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

起了顽固派的抵触。

顽固派:让更多的士人学习西学“必然导致以夷变

第24页

答案第 8 页,共 12 页

夏,加剧西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清朝的统治危

机;维护清朝统治,应当依靠中国传统义理文化;实

质上不愿学习西方科技,仍固守传统的国家治理方

式。(3 分)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可以保障国家安全,缓解

统治危机;西方的科学方法起源于中国,学习西方文

化并不是“以夷变夏”旨在缓解舆论压力,希望继续

推进洋务运动。(3 分)

慈禧太后:对双方的争论并未明确表态,希望维持朝

廷“平衡政局”,实际上在偏袒顽固派,并不真心支

持洋务运动。(3 分)

总结: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其分歧

在于是否革新国家治理方式与体系。

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传统思想的阻碍,中国近代化

之路必然艰难而曲折。(2 分)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

首先,明确争议,根据材料归纳顽固派与洋务派争议

的主题,如争议:晚清围绕“改革同文馆”的争议是

朝廷内部关于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一次交锋。

其次,具体评析,先分析这一辩论的时代背景,如背

景: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使清政府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统治危机;随着洋务运动的进

行,洋务派希望深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起

了顽固派的抵触;再分别概述材料中顽固派、洋务

派、慈禧三方的观点并指出其意图,如顽固派:让更

多的士人学习西学“必然导致以夷变夏,加剧西人对

中国的侵略”,加剧清朝的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

治,应当依靠中国传统义理文化;实质上不愿学习西

方科技,仍固守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可以保障国家安全,缓解

统治危机;西方的科学方法起源于中国,学习西方文

化并不是“以夷变夏”旨在缓解舆论压力,希望继续

推进洋务运动。

慈禧太后:对双方的争论并未明确表态,希望维持朝

廷“平衡政局”,实际上在偏袒顽固派,并不真心支

持洋务运动。

最后,总结升华,分析并总结这场争论的相同点、影

响,并从“近代化”的高度予以升华,如总结:洋务

派与顽固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其分歧在于是否革

新国家治理方式与体系。

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传统思想的阻碍,中国近代化

之路必然艰难而曲折。

5.17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夯实基础]

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

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898 年。依据材料“戊戌政变尽管“产生了极大骚

动,但民众是如此保守,他们一直目睹这位显赫女人

的强大和保守,从这些发生的事情中并没有出现人们

期待的那种普遍觉醒”可知,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社

会基础,A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康格认为戊

戌政变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普遍觉醒,没有强调封建

地主阶级阻碍社会变革的问题,排除 B 项;材料信息

不涉及戊戌变法期间列强对中国内政的态度,材料主

要从侧面反映戊戌变法的失败与群众基础的缺乏相

关,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强调知识分子关注民智的启

迪,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99 年(中国)。根据材料“初印时,人鲜

第25页

答案第 9 页,共 12 页

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

几于四海风行”可知,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时期,广

学会翻译《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

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异邦兴衰史,且不断获得

传播,该现象体现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意在探索救亡

道路,应对民族危机,D 项正确;“师夷之长技”是

林则徐、魏源以及洋务派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 A 项;民众普遍认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说法过

于夸大,排除 B 项;“戊戌政变”废除了维新措施,

不利于新学传播,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9 年(中国)。根据漫画可知,漫画反映

了从前之农工商界犹如沉睡的猛兽,没有觉醒,受人

耻笑,现在的农工商界像猛兽一样刚刚觉醒,待到将

来的农工商界会像猛兽一样,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抖擞精神,展翅高飞,屹立于世,表现出固有的强大

能力,漫画以沉睡的猛兽为例,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振

兴、民族觉醒的强烈救国强国愿望,具有爱国主义情

怀,A 项正确;当时一战尚未爆发,排除 B 项;漫画

的主体是中国农工商界,并非强调帝国主义侵略,排

除 C 项;刊登在《图画日报》上的漫画,表达了部分

国人的愿望,并不能代表清政府的意图,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材料中更换的上海道台程仪

洛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支持,但却遭到列强反对,他

最终没有上任,这说明中国内政受到列强的干涉,B

项正确;材料中地方官员的更替受到清政府顽固派、

列强、地方督抚、官商等多方势力影响,人选背景也

各有讲究,这体现了权力多元化,而不是一元化,排

除 A 项;仅仅由材料中的单个事件不能说明清政府完

全沦为列强工具,排除 C 项;材料涉及列强、地方力

量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并不仅仅是派系间斗争,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回归课本]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0 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攻陷北京,八国是指英、法、

德、美、日、俄、意、奥(指奥匈帝国)等国,C 项

正确;鸦片战争中,与中国作战的是英国,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没有

俄国,排除 B 项;甲午中日战争不包含俄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95~1898 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

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爱国团体成立,它

们宣传了民权观念,传播了维新思想,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政治改革,不同于之前学习“器物”的救亡运

动,因此,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

新,B 项正确;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

求新,与中央权力的下移无关,排除 A 项;其中部分

团体主张维新变法,并不主张革命,排除 C 项;此时

中国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完成社会转

型,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第26页

答案第 10 页,共 12 页

[能力提升]

7.【答案】B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

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依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指的事件是东南互保,这表明

当时清政府的权威出现了下降,遭遇了挑战,B 项正

确;材料强调清政府对南方督抚东南互保的态度,并

不能说明南方督抚势力开始上升,排除 A 项;材料内

容并未涉及到义和团对列强的打击,排除 C 项;材料

反映了清廷中央对于南方督抚在义和团运动时期采取

东南互保的不满,并不能表明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

尖锐,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所述可知,金陵关

税务司韩森指出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其他地方还安全,

虽然有排外的揭帖,但很快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

反的告示。这表明当地政府采取了措施来确保外国人

的安全,防止排外情绪引发冲突。在湖广,张之洞下

令增派重兵,发布告示要求州县禁止谣言和抓捕匪

徒,并强调对所有洋商教士的保护。这些措施旨在维

护社会秩序,保护外国人和本地人民的财产,以及维

护社会稳定,C 项正确;张之洞等人的举动是在维护

现有的统治秩序,而不是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

基,排除 A 项;义和团运动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北方

地区,并没有到南京和湖广地区,排除 B 项;张之洞

等人是地主阶级,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不是

其根本目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

原因题。时空是 1902 年(中国)。据材料“顺天乡试

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

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

“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

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

科考现象,A 项正确;此科考现象与清政府的财政危

机无关,《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

政危机,排除 B 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是废科举,

办学堂,派留学,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清末新政

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建立起来,我国近现代学校

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

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

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

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传新的思想,大家便起哄,B

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 A 项;C 项太绝

绝对,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

除 D 项。故选 B 项。

[拓展探究]

11.【答案】(1)变化:从政变之初塑造“逆后”形

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象;从政变之

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每

点 3 分,共 6 分)

(2)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原有宣

传未能赢得朝野舆论支持;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

未果;顽固派势力强大。(每点 3 分,共 12 分)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

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

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

第27页

答案第 11 页,共 12 页

‘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英国之行后,

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

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可得出从政变之初塑

造“逆后”形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

象;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

求助”“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

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可得出从政

变之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

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

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并结合所学可

知,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根据材料

“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

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可得出原有宣传未能赢

得朝野舆论支持;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

公使发出照会求助……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

离开日本”可得出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未果;结

合所学可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12.【答案】

示例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内对退还庚子赔款持赞美

态度。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空

前加剧,人民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运动在国内广泛开展。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意在

巩固自身在华利益,培养亲美的知识分子,以维护其

殖民统治,树立新的殖民形象。但退还庚款也在客观

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3 分)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当时中国政府对美国退还庚

子赔款持感激态度。中国政府认为美国退还庚子赔

款,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退

还庚子赔款可以减轻中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和财政压

力。中国政府也希望在国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

象,巩固统治,但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对列强

依旧抱有幻想和依赖。(3 分)

从德国等其他列强的角度来看:德国等其他列强为维

护本国在华利益,纷纷效仿美国。但他们又坚决反对

美国通过此举不断扩大在华利益,这表现了列强在华

利益上存在矛盾。(3 分)

从中国民间部分人士的角度来看:随着近代中国人民

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民间部分人士逐步认

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认识到庚子赔款是列强的掠夺

性行为。他们开始积极争取各国退还庚子赔款,维护

国家利益,这具有历史进步性。(3 分)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

代的中国。材料中的舆论涉及不同的角度,包括美

国、中国政府、德国等其他列强、中国民间部分人

士。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评析。从美国角

度看,根据材料“《华盛顿邮报》报道:‘明我不索

不义之财于中国也……此举与我国光明正大的宗旨符

合也。’其他各类美国报刊多是类似的评价,还有人

说,‘美国自动减收赔款……由爱与真理的滋润生长

而成’”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内对退还庚子赔款

持赞美态度。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

危机空前加剧,人民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国内广泛开展。美国退还庚子赔

款,意在巩固自身在华利益,培养亲美的知识分子,

以维护其殖民统治,树立新的殖民形象。但退还庚款

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从中国政府角度看,根据材料“略谓中国政府对于美

国仁惠之举动极感谢,即全国人民亦罔不感动

者”“曹锟曾致电美国总统,对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

表示感谢”和所学可知,当时中国政府对美国退还庚

第28页

答案第 12 页,共 12 页

子赔款持感激态度。中国政府认为美国退还庚子赔

款,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退

还庚子赔款可以减轻中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和财政压

力。中国政府也希望在国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

象,巩固统治,但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对列强

依旧抱有幻想和依赖。

从德国等其他列强看,根据材料“此举一出,列强纷

纷效仿”与“德国公使讥讽美国这一做法是伪君子的

作风”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等其他列强为维护本国

在华利益,纷纷效仿美国。但他们又坚决反对美国通

过此举不断扩大在华利益,这表现了列强在华利益上

存在矛盾。

从中国民间部分人士角度看,根据材料“庚款者……

况非赔款主义乃最近国际法上之重要原则……在法理

上事实上均应根本取消”与“希望各国将不公正不合

理的庚款退还中国”可知,随着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民

主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民间部分人士逐步认清了列

强的侵略本质,认识到庚子赔款是列强的掠夺性行

为。他们开始积极争取各国退还庚子赔款,维护国家

利益,这具有历史进步性。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