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浦东·绿色低碳

发布时间:2024-1-2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共赢浦东·绿色低碳

重点任务KEY TASKS优化产业结构,结合重点区域、镇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施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调整。加强“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三级产业空间优化治理,通过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持续推动重点用能行业结构调整,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等制造企业。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潜存量项目,督促改造升级。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原则上不支持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对涉及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环保改造、再生资源利用和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经市级联合评审机制论证可以新建、扩建的,主要产品设计能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加强节能环保监管工作,巩固常态化工作机制。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成套设备三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五大高端制造业加快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加速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绿色再制造、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新... [收起]
[展开]
共赢浦东·绿色低碳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浦东新区产业科技

投资导航

“绿”动浦东 “碳”索未来

绿色低碳

第2页

产业现状

INDUSTRY STATUS

绿色制造工程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重点推进的五大工程之一。工信部牵头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截止目前共发布7批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

发展,覆盖主要工业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已创建

根据《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等文件的工作要求,浦东科经委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工业企业绿色低

碳经济,强化绿色转型引领,夯实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稳居全市前列

“十三五”至今

浦东新区累计成功创建了

47家

10家

绿色工厂

36家

国家级绿色工厂

绿色供应链

22种

绿色产品

4个

绿色园区

6家

国家级绿色供应链

4家

自2022年上海市启动零碳示范创建以来,

浦东已成功创建了

零碳工厂

2个

零碳园区

1个 NO.1

零碳数据中心 全市第一

其中

其中

第3页

浦东新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能源资源实现更优化配置,

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取得进展,低碳生产方式普遍推行。

到2025年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幅度

不低于11%

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

大于20%

为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工

艺领域的绿色低碳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

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十五五”期间

到2030年

“十四五”期间

第4页

重点企业

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活力四射

139项

50项 36% 3.94亿元

创新链源头

能源环保和新材料领域 占比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1500吨

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900吨

每年减少颗粒物排放

第5页

保障措施

SAFEGUARD MEASURES

贯彻落实市经信委相关工作要求和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

组工作部署,完善能耗双控和碳排放控制考核机制,将实施节

能降碳改造、能耗双控目标和节能量目标推进机制相结合。加

强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加强组织统筹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和节

能降碳知识,宣传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成效,推介有益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

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方面的作用,开展政策解读、舆论引导、人才培养、监管服务等工作,营

造良好舆论氛围。

继续发挥节能低碳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修订《浦东新区节能低碳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扩大支持范围和重点领域,提升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和

激励机制。

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应用绿色技术装备等绿色低碳税收优

惠政策。

持续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落实对企业相关研发投入给与

税收抵免。

加大政策支持

做好宣传引导

第6页

重点任务

KEY TASKS

优化产业结构,结合重点区域、镇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施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推进落后产能

淘汰调整。加强“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三级产业空间优化治理,通过存量项目改造

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持续推动重点用能行业结构调整,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

效用地型等制造企业。

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潜存量项目,督促改造

升级。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原则上不

支持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对涉及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环保改造、再生资源利用

和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经市级联合评审机制论证可以新建、扩建的,主要产品设计能效对标国际先进

水平,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加强节能环保监管工作,巩固常态化工作机制。

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成套设备三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五大高端

制造业加快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加速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绿色再制造、

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新型特色产业。

3、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制造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

第7页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构建电、气、热、冷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

能结构。积极推进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实现从传统油气能源向洁净综合能源的融合发展。

2022年起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推动既有工业厂房屋顶可利用面积安装

光伏,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推动工业企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

4、完善工业用能结构。

以先进用电生产工艺替代传统生产工艺,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

制,引导工业用电大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积极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探索分布式

“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集成应用,以及风(光)储一体化调峰模式,推动氢储能在可再生能

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示范应用。

5、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落实节能降碳“百一”行动方案,推动重点用能单位依据《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

水平》、《上海产业能效指南》等,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工作,打造行业能效“领跑者”。推广合同能

源管理等第三方能源服务模式。

6、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

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业企业固废源头分类收集、贮存、利

用和处置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固废减量工艺改造,促进源头削减。强化再制造产业链布局,在临港新

片区建立高端智能化绿色再制造示范区,开展关键工艺试点示范和高端技术创新应用,扩大汽车零部

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引进和培育一批再制造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打造上海绿色再制造

产业发展的先行引领区。

7、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用能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第8页

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循环化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

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

8、打造循环型工业体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区建成绿色工厂45家、绿色供应链7条和绿色园区3

个,鼓励企业和园区积极参与零碳制造试点示范创建。推动绿色设计试点示范,重点在电子、汽车、

成套设备和再制造行业培育若干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支持汽车、

石化化工、高端装备、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9、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

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促进企业加快落实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削减、过程控

制、末端治理等多维度改善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高能资源利用水平。

10、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打造城市数字底座,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

度融合和重塑升级,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赋能产业节能低碳

改造。

11、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示范引领,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制造

强化数字赋能,拓宽智慧减碳应用场景

第9页

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节能低碳改造,加快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

型。大力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现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

管理中心建设全覆盖,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控制,加强内部能源运行动态监控,推进生产

过程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同时,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高效开展能效管理对标及能效提升。

12、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依托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布局实施一批具

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大容量储能、低

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

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实施一

批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13、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加大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的推广力度,梳理一批适用于本区工业绿色低碳零碳发展的国内外先进技术、产

品,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标杆项目。健全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进一步激发绿色低碳创新活力。

14、丰富绿色低碳技术产品供给。

夯实科技支撑,推进低碳创新推广应用

第10页

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各方作用,提供能效检测、节能诊断、节能

设计、碳咨询、碳管理等专业服务。分层分类开展相关培训,培育低碳技术人才。

15、加强降碳能力建设。

围绕安全降碳需要,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碳

金融领域产品及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企业碳账户,推

动发展碳普惠机制。

16、发挥金融降碳潜能。

提高能力建设,树牢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第11页

·浦东新区节能低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浦东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光伏项目专项补贴

·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

政策及服务

要素支撑

绿色

制造

绿色

低碳

绿色

金融

产业

政策

绿色

生态

体系

支撑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