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4期)

发布时间:2024-1-2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4期)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聚焦风沙漫漫,悲欢离合,历史在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沧桑巨变。1954年5月,原秦城区皮巷子的16名生产车马辕具产品的手工艺人,合伙成立了天水皮革合作社。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车马辕具的市场逐渐萎缩,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出现断崖式回落。为生存计,有一名社员远赴河北涿县,靠着传承祖辈的织造经验,引进了丝毯的生产技术。1 9 7 3年6月,正式开始织造丝毯。从此,天水丝毯这朵工艺美术的奇葩,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开辟了一条颇具规模的贸易之路。其中,从1985年到1995年的10年最为辉煌,年产量一度达到2万平方米,其中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了日本、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成为当时甘肃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天水丝毯100道至200道工艺的经线和纬线,采用天然棉线,而200道以上工艺的经线和纬线则必须要采用桑蚕丝。虽然说100道是最低的工艺水准,还远未达到丝毯的极致,但在当时却为天水丝毯争得了至高的声誉。以此为契机,设计人员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 [收起]
[展开]
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聚焦风沙漫漫,悲欢离合,历史在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沧桑巨变。1954年5月,原秦城区皮巷子的16名生产车马辕具产品的手工艺人,合伙成立了天水皮革合作社。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车马辕具的市场逐渐萎缩,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出现断崖式回落。为生存计,有一名社员远赴河北涿县,靠着传承祖辈的织造经验,引进了丝毯的生产技术。1 9 7 3年6月,正式开始织造丝毯。从此,天水丝毯这朵工艺美术的奇葩,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开辟了一条颇具规模的贸易之路。其中,从1985年到1995年的10年最为辉煌,年产量一度达到2万平方米,其中8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了日本、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成为当时甘肃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天水丝毯100道至200道工艺的经线和纬线,采用天然棉线,而200道以上工艺的经线和纬线则必须要采用桑蚕丝。虽然说100道是最低的工艺水准,还远未达到丝毯的极致,但在当时却为天水丝毯争得了至高的声誉。以此为契机,设计人员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研发出了400道超薄型水洗丝毯等新产品。据了解,有时一幅丝毯需要选用100多种色丝,经过色与色之间的混合匹配后,达到400-500种不同的混合丝,最多的甚至可达上千种。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而精细的工艺,才保证了天水丝毯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天水丝毯编织工艺是按照工艺导数和图案设计的要求织出不同厚度,通过片剪雕刻工艺突出毯面主要纹样,从而达到浮雕的艺术效果。作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刘静波和他的团队成员多年来一方面坚守着天水丝毯既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大胆吸收现代美术观念。30多年来,他们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天水丝毯具有更加鲜明的图案特色和地域文化内涵。在题材的拓展上,也融入了地方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充分彰显了传统工艺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魅力。比如葡萄画,就是他最爱的一个画种,不仅仅因为天水盛产葡萄,主要是葡萄的色泽蕴涵了无尽的天地之气,它清冽的气质、雅致的品格极具寓意。如此,中国传统绘画和丝毯工艺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大量眼球,并受到市场青睐。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丝毯逐渐成为天水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正是因为它集真丝华贵的光泽、工匠精湛的工艺、丰富厚重的色彩于一身,天水丝毯才在我国手工丝织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靠着一代代编织艺人的辛勤努力,天水丝毯又开始走出国门,行销欧美、日本等20个国家,往日的丝路荣光仿佛又回到了新时代的繁盛之中。近年来,通过传承人对传统丝织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天水丝毯在原有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浮雕与装饰绘画理念“,软雕刻”产品推陈出新。浮雕工艺、浮雕锻造、浮雕制作。这种新品,以别具一格的特质为传统丝织工艺美术的深度创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美学理论依据。散发着深远历史意蕴的青铜器、青铜纹样、秦文化,还有深厚的石窟印象、石窟记忆、丝路风云等。源源不绝的题材,经过设计、夸张、变形,涅槃般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创新,意味着超越,也意味着发展。《华夏图腾》在42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美术品交易会中,获得了银奖。《兽面纹》在第十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会中获得创新设计一等奖,并在43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美术品交易会上获得了金奖。《珠帘凤翔》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中国艺术精品银奖。天水丝毯虽然精美,但也像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成本低效率的手工丝毯生产逐步被高产出和低成本的机械生产所替代。曾经的老艺人有的离世,有的改行,现在只能依靠为数不多的编织艺人在坚守。和其他姊妹非遗文化一样,名噪一时的天水丝毯手工技艺,也面临着艰难、困厄甚至于消逝的危机。但可喜的是,在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后,作为抢救性保护,由许多艺人出面、牵头,编辑出版了天水丝毯书籍后,又在西关古城创办了天水丝毯第一博物馆、成立了天水丝毯传承培训中心。一代新人奔涌而出,新的活力,新的创造,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中不懈的追求。唐代女诗人薛涛在《犬离主》中写道:“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虽然着眼的是身边宠物,但丝毯的美轮美奂和曲折动人却跃然纸上。今天,生发着无限魅力的天水丝毯,犹如一幅逐次展开的美丽画卷,向世人展示着它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天水手工艺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眷恋和对这片土地最大也是最美的回报。或许,东方文化的密码就蕴藏在这一缕缕的丝线中,涵盖在那一幅幅古朴的图案里,但它也蕴化在一代代艺人们的传承和创新中。我们相信,在新时代的瞩目与期待中,天水丝毯必将带着秦州大地古老凝重的文明光辉和一个民族铿锵悲壮的传奇故事,朝着未来奔流向前,生生不息。软黄金上的雕刻︱︱天水丝毯︵下︶□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喜田这是源自手工和心灵的艺术,这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奇观。一次次传承中,一代代创新里,它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丝毯艺术的繁荣和昌盛。它,就是有着“软黄金上的雕刻”美誉的天水丝毯。◇◇◇

第3页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6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文学藏诗楼◇◇◇◇◇◇村庄是一幅油画□张宏宇美文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萦绕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像是流动的诗篇,勾勒出一幅乡村画卷。这是一个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它如同一幅古老的油画,充满了深深的乡情。我记得那些晨曦中的炊烟,那是我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那炊烟,它带着母亲的关怀、父亲的期盼,也带着村庄的温馨和热闹。每当我离家远行,那升腾的炊烟总会成为我心中最深的乡愁。小河是村庄的血液,它静静地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河水清澈见底,反射着天空的蓝和白云的洁白,如同一条流动的丝带,将村庄和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在河边的草丛中,你可以看到野花和昆虫在欢快地舞蹈,那是大自然的交响乐,是村庄最美的旋律。木屋是村庄的骨骼,它们矗立在田野之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每一栋木屋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斑驳的墙皮、古老的窗棂,都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村庄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温暖的记忆。墙上涂鸦是村庄的笑容,它们是孩子们的杰作,也是大人们的回忆。那些色彩斑斓的涂鸦,像是村庄的标签,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个地方。涂鸦上的图案各异,有笑脸、星星、火箭,还有各种奇妙的形状,它们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村庄充满了活力。挂在树枝上的风铃是村庄的眼睛,它们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诉说着村庄的故事。风铃的声音穿透了清晨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当太阳升起,光线穿过风铃的缝隙,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刻,村庄仿佛变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洁净整洁的石板小巷是村庄的脉络,它们纵横交错,将各个角落连接在一起。小巷里偶尔会经过一两个村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自豪。墙角下姹紫嫣红的小花是村庄的饰品,它们在阳光下绽放,为村庄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那些小花虽然不起眼,但它们却在默默地装点着村庄,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村庄是一幅油画,它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和情感。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快乐。我在这里见证了父亲的辛勤耕耘,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那些熟悉的背影,那些被儿时稚嫩的我们捧读倒背如流的农事,都成为村庄油画的一部分,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晨曦下的村落好似油画,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村庄的生活节奏。日子虽清苦,但这里有亲人、朋友和乡亲邻里的关心与照顾,这里有着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人们和自然和谐共生,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在这幅油画中,我看到了儿时的欢笑,看到了祖辈们的背影,看到了炊烟袅袅的村庄。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乡情,那份对故乡的痴迷和眷恋。村庄是一幅油画,那升腾的炊烟,那熟悉的背影,那绿色的田野,都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站在山梁上可以看见村庄渺远的影子时光染灰的麦场草垛发酵微微的腐烂和静风穿过树丫,这是无数双手臂一生的希望夜里醒来的村庄是我的,是你的,也是所有树的每个雪来的早晨它会把一半的白,留给天空而送给时光的另一半会铺在青瓦上,飘在炊烟里这是我们的柿子树安静地站在院墙周围它打着的满树红灯笼照着夕阳也照着赶路回家的我们年画藏着世间温馨□唐红生一进入腊月,春节似乎加快脚步走来。此时,农村老家已忙碌起来,蒸包子、磨豆腐、掸尘……年味愈来愈浓。除夕这天,要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忙年夜饭,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是贴年画。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最早始于“门神画”。汉代春节,有在门上画门神的习俗。到了唐宋,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年画形式多样化,功能也逐渐从“镇恶驱邪”演变为“祈祥纳瑞”,寄托人们喜迎新年的情愫,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关于年画的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帖,清朝叫画片。直至清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家乡称年画为画张。记忆中,儿时除了盼着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外,要算年画了。那时供销社其实是杂货店,不是每个大队都有,靠近公路旁的才设点。平时,我把牙膏皮、塑料废品等收集起来,舍不得换糖吃,而是用来卖钱积攒。一放寒假,我便和村上几个小伙伴去附近的供销社买年画。刚走近围墙,一股浓郁的酱油味抑或醋味飘来。进得门来,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连头顶上也拉了好几道铁丝,上面挂着画,并有编号,让人目不暇接。年画飘逸着纸墨的香味,买画的人摩肩接踵。我仰起头一张张看,脖子抬酸了,眼也挑花了。小伙伴也帮我选,我把大家都认为好的几幅画的编号记下,由于积攒的钱不多,算下来只能买两幅。一幅是《年年有余》,一个胖嘟嘟男娃身穿红肚兜,抱住一条大红鲤鱼,一双大眼睛正盯着我们看呢。他身旁还有莲花、莲子图案,既十分喜庆,又寓意富余。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每年能有结余,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回家路上,我们把卷起来的年画当作望远镜,轮流从中间的圆孔四处远望,仿佛看到了远处的景致,看到了新年的美好。我家原先的土坯草房,已记不起来了。翻建成瓦房后清楚记得,外墙是乱石砌成,室内的隔断墙仍是土坯。贴年画前几天须掸尘,父亲找一根竹竿,一头绑上细竹枝,头戴草帽,将房顶、屋梁、墙壁的蜘蛛网和灰尘扫干净,贴过旧年画的地方也得掸几下。墙上有漏过水的痕迹和破损的地方,还要用石灰水刷白。如此一来,屋内立马亮堂起来。我和小伙伴挨家挨户看年画。每家的画不尽相同,内容广泛,五颜六色,有伟人的、有戏剧的、有风光的……那时我们看不出什么含义,主要比谁家年画多,画多的小伙伴会露出得意的神情。我家除了中堂,其实就一面墙好贴画,所以比不过人家。年画见证了我家房屋的几次新建,也见证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如今,贴年画的习俗渐淡,但年画的过往镌刻心扉,从未淡去。每每想起,总泛起缕缕乡愁,又如春风扑面,倍感温馨。随笔村庄的红灯笼□徐翔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和见证古老乡村千年历史的上百棵青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小河中的月亮和高山上带露的朝阳羊肠小肠通天外唤醒多少山里娃远走的梦想在那遥远的地方处处是层叠的山岗山坡上崎岖的山路旁有春天的油菜花和夏天的麦浪小时候想走远年老了想回乡在那遥远的地方袅袅炊烟升起的村庄家家户户腊月扫房老屋的窗棂子贴上了小窗花门前满头白发的老娘在大门口不停张望故乡□张竞鸿

第4页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7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絮叨能不能成为一种写作题材,这是现代人思考文学的方式。古老的絮叨如同诸神的对话,透过云隙,透过风声,透过雨帘,透过菜市场,透过婴儿哭泣,透过死亡的最后一团白汽……有一两个星期,书桌边总放着老彭的《人生有惑读论语》,一天里读上几页便又去做其他事情。絮叨,我也没有深想,老彭在絮叨,对着镜头,朝一些未知的人,自媒体时代似乎更增添一种神奇的絮叨。古人梦想中,一人开口,万人倾听,尤其是一个普通人,这事在农业文明时代发生,要算是神迹了。科技将古人脑海里的神迹变为了我们的日常。《论语》是孔子的絮叨,有课堂上的絮叨,有在流浪路上的絮叨,有和学生恳谈中的絮叨,有独望山川河流的絮叨。这种絮叨透着无尽的孤独,却又怀着无限的欣悦和自得。孔子总结的规则,自有一种法度,这些规则和法度是创造一种平衡和谐健康生命与社会的基础。没有多少人敢说读《论语》自己是一个门内汉。老彭的序言《一个门外汉的论语心得》,是怀着谦卑之心读《论语》的每一个人的心声。几千年了,迈入《论语》门槛的人依旧寥若晨星,《论语》如一座孤岛,是孔子生前孤独却又自成一种圆满的生命回声,是一眼涌动不息的怒泉。《论语》的絮叨充满了神圣的声音,这神圣感不是神秘,而是如此简朴的文字,口语一般如话家常,却诞生了宛如一方大陆一样意义不断衍生的辽阔。孔子最初的絮叨没有穿透手握权力者的心灵,孔子絮叨的箭矛在欲望、权力、霸业的坚墙前折断掉落,这真是伤透了孔子的雄心。但这絮叨穿透了他的满怀理想的质朴、纯粹的学生们的心灵。我们如今不难想象那种穿透,不难想象孔子在如何絮叨,这样的絮叨他的学生和继承者们难以忘却,这早已变成了中华文明的一种难以忘却,一种巨大而强烈的共情与共鸣。老彭将《论语》里的絮叨归纳出了一个健康自由的生命应该掌控的规则和法度,这些归纳,都是孔子眼睛所见,心里所想,身体力行。生命的完整性,在孔子看来,缺了他絮叨的这些,便是不算完整的。老彭读《论语》,简明总结了这样十五个部分:学习、快乐、敬畏、信任、信念、礼制、交友、孝悌、勇气、行路、理想、群体、师生、流转、至圣。好像有些过于绵密了,不是吗?这些金子般的规则和法度就像阶梯,我像做游戏一样,一条一条参照自己的生命,看这些生命试图建立的规则和法度在自己几十年的生命里究竟建立了几条。对着镜头讲述,我能在书中的某些片段里感觉到老彭几个瞬间的恍惚。要和镜头前的读者分享《论语》是很难的事情,首先要唤起。但有了互动,有了交流,这种絮叨与倾听立刻就变得容易起来。孔子的絮叨都是如话家常,毫无难解之处,如同耳边呢喃。即便经历了几千年,有些不再经常使用变得拗口的词语,有些失去了时代语境的话,都已经被大众耳熟能详的语言浅白易解地注解出来(当然这些注解也不能算《论语》的最终解释)。孔子最初的絮叨,在《论语》里变身成了语录,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实践,经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宣扬和定规,变成了中国社会和个人认可有效的经验。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感召里,一种神奇的魔力诞生在中国人的心里,好学与勤劳、内敛一起变成了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一种秉性。这种唤醒、启蒙的回音,让每一颗蒙尘的心灵擦拭自我,变得光洁,变得自信。要把孔子的絮叨,中国文化里最具魔力的一场对话,讲述得有趣有味,我想老彭一定想了很多办法。他揣摩着孔子的心思,将孔子跨越了千年的絮叨和镜头前无形无影的观众进行融合。究竟该怎样融合?《人生有惑读论语》的结构轮廓是老彭梳理出来阅读《论语》的简明图谱。节奏快速,便生焦虑,这样一个智能网络无孔不入的碎片化时代,一个人的内心该如何建设?但哪怕你的脚步有一分钟的停留,《论语》絮叨的大湖上就会泛起一丝触动心动连接行动的涟漪。首先为《论语》停下脚步来的是老彭自己。一颗伟大的灵魂反哺给一个人的给养,效果如何?你如果没有“学而时习之”,便真的如老彭在书里所说,无法和生命改变欣悦共情了。老彭叙述《论语》文本的具体内容,给我一种亲切的感觉,因为类似的笔记我也做过。摘录文本,意义注释,自我感悟,这几乎是读经典文本必不可少的三部曲。只不过老彭通过“为你读诗”品牌中“诗意的人”栏目建立的《论语》共读营,将孔子充满魔力的伟大写作和听众之间建立起了成熟有效的连接,这份连接的难得,需要坚持,需要内在的热情,需要等待的耐心。我读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还有李硕《孔子大历史》,感觉孔子一直在茕茕前行的路上背对着历史,他孤独的身形投下的影子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拉得好长好长。但在老彭和听众絮叨着孔子的絮叨,仿佛这个开放式的课堂上,老师讲完一句话,然后听课的学生开始各抒己见,老彭的絮叨,启发诱导了听众的絮叨,这絮叨都是来自孔子絮叨的接力,一场来自无限远的心灵重建和生命自识交流的涓涓细流。絮叨,语录,是人类文明最古老也最经典的一种精神传承。翻读老彭的《人生有惑读论语》,便对网络时代是不是还要不要读中国思想经典的焦虑消失了。走进原本课堂上的那个絮叨的孔子,这个老头循循善诱,从不指责,他微笑着,像漫长暗夜拐角的一盏路灯,照亮阴暗冰冷的人生的一段长路。他的絮叨平平常常,都像是常识,却又如此独特,如此无法简单归纳,几乎照亮着中国文化精神探索的漫漫未知之途。读者、听众、观众体悟到有这样一个絮叨老头的陪伴,老彭的这本《人生有惑读论语》的目的便是达到了。(《人生有惑读论语》湘人彭二著,岳麓书社出版)☆作者简介☆湘人彭二,本名彭治国,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曾任记者,现为“为你读诗”《诗意的人》栏目负责人及总撰稿人,著有随笔集《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等。和有惑心灵絮叨《论语》□一石阅读◇◇◇新书推荐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徐媛】近日,作家、导演陈非的新书《从黄土高坡到电影圣殿:吴天明电影札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陈非根据已逝著名导演吴天明从影四十年从未公开的心得体会、创作谈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整理而成的一本书,全面真实呈现了吴天明的从影经历、成长之路,作为导演的心路历程、导演方法与经验,以及作为西影厂厂长,电影管理者,用心关爱与扶持第五代导演的事迹,广纳贤才的伯乐精神,从中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为电影的执着献身、对青年人才的关爱扶持。吴天明一生虽然只拍摄了七部电影,但几乎每一部都堪称经典,有些甚至可以看作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而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吴天明功不可没,正是由于他的提携,才有了第五代的辉煌,有了中国电影的辉煌。《从黄土高坡到电影圣殿》可以说是电影评论,也可以说是传记。该书中陈非系统梳理了导演吴天明的艺术成长历程和艺术贡献。既清晰地展现了具有标识性的中国电影人的艺术思想、艺术理念和艺术探索,也映射出中国电影艺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繁荣发展的历程。陈非,西安市文联、作协首届签约作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百优人才,西安培华学院兼职教授,青年作家、导演。主要作品《我有南山君未识》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电影作品美丽中国三部曲《定军山情歌》《云中谁寄锦书来》《芬芳之爱》分别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并在国内院线上映。夜读手记书香陇原全民阅读导演陈非《从黄土高坡到电影圣殿》出版

第5页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8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读城柏茂林的爷爷、父亲都深爱秦腔,秦腔是他们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人知道一声秦腔包含着他们多少的人生悲喜与苦乐。他母亲不仅是个秦腔迷,还是他的秦腔启蒙老师。柏茂林忘不了少年时那些艰苦的日子,忘不了那些弥漫着浓浓母爱的光阴。忙碌了一天的母亲为家人做饭,自己尽己所能烧锅,为的是帮母亲一把忙。母亲一边切菜、擀面,手里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耐心地教他唱:“小沉香未开言泪流满面……”沉香的母子深情感染着柏茂林,唱戏的魅力吸引着他,传统秦腔的韵味在烟火气中浸润着他的心灵。此情此景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柏茂林1958年出生在沿安乡川儿村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童年与爷爷、父亲、母亲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相伴,与先辈们以文化人的朴素观念相伴,他们苦并快乐着。而柏茂林的快乐更多来自家人爱戏、讲戏、唱戏带来的融融之乐,来自秦腔给予他的另一个不同世界,在这里他可以“主宰”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年花甲又六的柏茂林忘不了小学三年级学舞蹈的情景,那段经历为后来学唱戏奠定了基础。1972年,他代表沿安乡参加全县文艺调演,更激发了他对文艺的热情,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久萦绕在柏茂林心头,让他在春风得意中更加勤奋努力。村上演样板戏,他就跑龙套,演得十分卖力,活泼有趣,俨然一个出色的业余小演员。1979年,对柏茂林来说是一个人生转折的关键年。这一年,柏茂林从渭南师范毕业回到母校任教,成为村里第一个“吃公家粮”的人。这一年村上开始恢复唱老戏,村里戏班重新焕发生机,又可以在锣鼓声中自由地吼秦腔、抒发心情了。这一年,柏茂林扮演的《劈山救母》中的小沉香,又以熟悉的唱腔与乡亲们和观众见面了,那个多才多艺的小演员再次走进观众视野,在秦腔的舞台展示他的才华。这一年,村里戏班因无人唱丑角,柏茂林从小生改唱丑角,他的戏份更重了,才艺展示更充分,在更大的人生舞台绽放风华。因为全家爱戏,1980年柏茂林从《陇苗》杂志上看到泾川县的皮影戏,全家人商议,想买一套皮影,以唱戏谋生。可是,一打听,吓了他们一跳,一套皮影要800元。对于当时的柏茂林那可是天文数字,他每月只有36.5元的收入,还要供给弟弟上学,资金难凑,只好作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学好戏,柏茂林跟着村戏班没黑没明地学,从30多元的月工资中挤出一些买磁带和光碟,学习名家唱段和表演。他放学拾柴、做饭烧锅、睡觉,口中不离秦腔调,心中常现唱戏景。暑假与同伴上山割柴,二人对唱秦腔,一部全本戏唱完了,可是背篼里却是空空的。1988年,记得村里来了个陕西人办起了戏剧学校,柏茂林白天没时间,晚上就去看。他一边细心观摩,一边认真听老师讲授,回家后抓紧练习。经一番“偷艺”,他的秦腔唱法和表演更加规范,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一些专业术语理解更深了,为以后唱戏和交流辅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一个人走路,还是上山干活,他都陶醉在秦腔艺术的天地里,时时刻刻曲不离口,唱戏成了他教学以外最好的生活享受。梅花香自苦寒来。柏茂林数十年如一日地学练和演出秦腔,让他在秦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村戏班和武山渭川秦腔艺术团里能担任多种角色的佼佼者。他从起初演小生转向演《二进宫》中的赵飞、《八件衣》中的书生花儿仁义,《对银杯》中的刘奎、《屠夫状元中》的屠夫等30多本戏的丑角。仅《拾黄金》就学了孙存碟的3个版本,搞笑的脸谱,滑稽的动作,诙谐幽默的唱白,上蹿下跳的表演,引得台下一阵大笑、一片掌声。2018年退休后,柏茂林参与组建武山县渭川秦腔艺术团,根据搭班唱戏的需要,主要演大净、老生,《三娘教子》中的薛宝、《斩秦英》中的唐王、《香山还愿》中的妙庄王、《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等都是他的拿手戏。值得一提的是,《屠夫状元》是川儿村戏班根据商洛花鼓戏改变成秦腔的,剧目“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又受电影《屠夫状元》的影响,一经上演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尤其是柏茂林扮演的屠夫让观众更是难以忘怀。柏茂林唱丑角还有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同几个戏迷到定西市陇西县看戏,唱的是《大升官》,毛净李良的扮演非常好,唱念做打与人物心理刻画恰到好处,剧情跌宕起伏,演出效果极好,柏茂林看得如痴如醉。回家后,他们想演这本戏,却没剧本。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村里有个酷爱秦腔的老人叫漆宏斌,说他记得《大升官》的全本。喜出望外的柏茂林急忙找来纸和笔,漆宏斌说,柏茂林记录,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记下了剧本。为了演好《二进宫》中的徐彦昭,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柏茂林用竹棍扎上一个洋芋,一进家门就在院子里练,甚至边烧锅边在锅台前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得一番寒彻骨,迎来梅花扑鼻香。最爱莫过唱戏,这是柏茂林赋闲在家的生活写照。自唱戏以来,村里每年唱3次戏,每次唱四天四夜,柏茂林也从未缺场,仿佛唱起戏,一切的烦恼和纷扰都将飘到九霄云外。他不仅在村里唱戏,而且到外地演出。特别是村里唱戏时,他和妻子同台演出,父母在台下看戏,戏罢回家,母亲还要点评一番。母亲的教诲让柏茂林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唱则已,唱就要唱好”。此外,县文旅局、县文化馆还为他提供了排练厅。他认为,如果唱不好,不仅对不起母亲和家人的支持,也对不起自己一生的挚爱,更对不起所有人的支持和帮助。正是这种知遇之恩和敬业精神,让柏茂林的秦腔人生丰富多彩,他也成为了众多秦腔爱好者不懈追求的榜样,他的人生如同一幅画卷,描绘出了人生的苦与乐。本 报 地 址 :麦 积 区 成 纪 大 道 中 路 成纪新城D 座邮政编码:7 4 1 0 2 0 新闻采集中心( 报料) :8 8 8 9 0 2 6 子报编辑部:8 2 2 0 7 5 7 文化文艺中心:8 2 1 3 2 8 9 通联部:8889030群众工作部:8889006经营部:8212867印务发行部:8217168印 刷 投 递 质 量 监 督 投 诉 电 话 :8 2 1 7 9 0 7 零售价:1 . 0 0 元全年订价:2 2 8 . 0 0 元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排版:本报采用华光七型彩色系统照排印刷:天水新华印刷厂地址: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9号柏茂林一生最爱唱秦腔□令陆胤秦腔是绽放在大西北的艺术奇葩。在秦腔流行的武山不仅有专业团队和专职演员,还有一些业余团队和非专业演出人员。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柏茂林说:“一生就爱两件事,一件是教学,另一件是唱戏。”而爱秦腔则是他与生俱来的爱好和兴趣,是他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因子。柏茂林(中)演出剧照

第6页

在农村过年,真是丰富多彩,回味无穷,有滋有味……随着春节的脚步一步一步临近,转眼就过了腊八节,“小年”腊月二十三很快又要到了。夜晚,听到窗外时不时传来孩子们在小区院子里放爆竹的声响,不由得勾起了我小时候过腊八节,在老家打腊疙瘩的年俗小思绪。打腊疙瘩又叫“打蜡疙瘩”,说白了就是砸冰块、挖冰块。冰块是白色的块状晶体,样子类似蜡块,所以“蜡”“腊”就混淆了。再因为打冰疙瘩是腊月八特有的习俗,所以人们习惯了“腊疙瘩”这个词。那么天水人为什么腊月八一定要打腊疙瘩呢?史书记载此俗起源极为古老,它源于远古人们冬季祭水神和取新水淋浴的仪式。而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意思,无非是冰块遇热会慢慢融化,融化的水渗进土壤,土地有了充足的水分,庄稼才会长得旺盛,五谷才会丰收,人畜才会兴旺。在这里,恰恰就应了现实生活中,“消”和“旺”这两个字的寓意。另外,冰是水遇冷凝结而成,水又是天上降雨(雪)或地上泉水而得,不就又应了“天”和“地”这两层意思吗?不管古人怎么约定俗成,现代人怎么理解这一习俗,反正是腊月八这一天清晨,在我们老家平南,人人起床很早,家家户户都要打腊疙瘩,完了把背回来的冰块,在正堂供桌下、厅房屋里、厨房门背后、水缸旁、酸菜缸旁、灶台上、大门口,以及鸡圈、猪圈、羊圈、菜园子,甚至门外的麦草堆、灶炕灰、粪堆子上都要放,表示消灾消难,消瘟除病,同时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农村相传,有能耐的人,在挖来的腊疙瘩上就可以预测到来年庄稼的丰歉。如果冰块上冻结成的图像像小麦、预示来年小麦丰收;像玉米,预示来年玉米丰收。像哪种农作物,就预示哪种农作物来年必然大丰收,春后安排农事时,人们便多多播种此种作物。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八,一大清早,我还在热炕窝里睡懒觉,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就背着背篼,老远喊着打腊疙瘩走哩,打腊疙瘩走哩!母亲便急急忙忙把我和哥哥摇醒,我扛着镢头,哥哥背着大背篼,我俩急匆匆来到水泉上面的河沟里。那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昨夜刺骨的寒冷,把不太宽的水沟冻得严严实实,大家用镢头或斧头使劲地挖,使劲地敲。冰面很硬,急着赶早集的大人们,随意挖些小冰疙瘩就回家了。没拿家伙的人,在篮子里捡些剩冰疙瘩,凑合着也回家了。听母亲说,腊疙瘩越新鲜圆润越好,越瓷实光亮越喜气,我就和邻居的孩子扛着洋镐,抱着铁锨一直往沟底走,最后在沟里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到最干净、最硬、最大的冰块回家。在返回的路上,冰面很滑,背着一满背篼的腊疙瘩不好走,我们就坐在背篼上,手里拖着洋镐和铁锨,一路哗啦啦地溜冰回家。还记得有一年,腊月的天气不太冷,冰面结得很软,大家为了挖到瓷实光亮的腊疙瘩,争先恐后地进沟抢好冰,好不容易我抢到了一片硬冰面,急急忙忙把镢头挥下去,同村的王二毛不知啥时候在我旁边,被后面的人撞了还是自己滑倒了,溜了一下,直挺挺地摔在冰面上,头恰好碰到我的镢头,脑袋顿时鲜血直流,我一时被吓傻了,站在那里直哆嗦,他家的亲房急忙背他回家。后来很自然地,母亲一趟一趟往他家跑,虽说他的头是自己碰到我镢头上的,但道理我还是说不过去。幸亏当时只伤了点头皮,他父母脾气也好,没有和我家较太大的劲。王二毛缝了几针,在家躺了几天就好了。我却挨了家里一顿揍,母亲说幸好是伤了点头皮,如果手底下再快点,一镢头下去,那还了得,听了母亲的话我也一惊。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每次一提起打腊疙瘩的事,我就会想起王二毛的头。远处传来了爆竹的声音,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童年的各种记忆,在脑海里时不时地浮现,总是想着回老家过年的愿望,因为许多客观原因的打扰,始终没有实现,我想把它逐渐忘记,但我越是这么想,脑子里越是杂乱。看来这段儿时不经意的往事,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俗话说:“平安是福!”其实,说到过年,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年货置办得丰不丰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们都快快乐乐成长,外出的亲人都平平安安回家团圆,老人们都健健康康安享晚年。老人们常说:“年好过,月难过。”过节的形式只是外表,就像参加隆重活动精心穿衣打扮一样,我们真正要过的是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是幸福团圆的味道,更是每个地方年俗文化的赓续传承。过年,是一个很温暖的词语,更是一段歇息灵魂、感悟过去、憧憬未来的安静时光。每当过年前夕,我总爱回忆童年时过年的情景,那些骨子里充满炊烟味儿的乡村生活,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打算写一组家乡过年的文章,缘于自己的懒惰,迟迟没有动笔。去年腊月中旬,在人们大包小包置办年货的氛围感染下,我拿起手中生硬的笔,回忆起在农村老家过年的点点滴滴。本想写很多,如打秋千、煎油饼、送先人、逛庙会、吃元宵等,为了不落俗套,不覆旧辙,于陶醉和回味中,我结合家乡的民风民俗,儿时的所作所为,零零散散、支离破碎地选择记录了十多个片段,算是一种纪念,一种甜蜜的回忆吧!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人文天水年俗打腊疙瘩□白尚礼“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刚进腊月,几乎是一夜间的工夫,大街小巷,超市店铺,到处都在播放这首深情绵长的歌曲。一个农村人在城市待久了,便觉得过年没有一点滋味。记得在我们老家,每年从腊月八打腊疙瘩开始,做豆腐、煮甜醅、办年货、打扫房屋;腊月二十三馓搅团、送灶神,接着煎油饼、贴年画、缝新衣;腊月三十上午赶抢集,下午家家户户贴春联、接先人、吃饺子、抢头炉香;大年初一迎喜神、打抬鼓、大拜年;正月初三送先人,正月初四后看马社火、耍黑烟歌、逛庙会等。况味我们的节日·春节

第7页

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品鉴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6这件家传四代人的木雕脉枕,长15厘米,宽6厘米,高7.5厘米。脉枕的造型非常特别,看上去就是一个胖乎乎的娃娃抱臂侧卧着。娃娃光头,眯着眼,大张着嘴,似乎睡得正香。娃娃的背脊微微凹陷,正适合病人把手腕搁在那里候诊。脉枕造型简约,纹理细腻,厚重拙朴。工匠运用浮雕、浅雕等技法,只寥寥几刀,便将一个肥胖乖巧的娃娃,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想必那些前来看病的病人,见到如此可爱的脉枕,愁闷的心情瞬间就会变得轻松起来。脉枕在我家传了四代,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使用频繁,脉枕已变得光滑如玉,包浆深厚。它的色泽虽不再鲜艳,却别有一番古朴、沧桑的味道。听父亲讲,这个娃娃形脉枕是太爷爷的心爱之物。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太爷爷是镇上的一位中医,他医术高明,心地善良,非常同情那些家庭困难的病人,经常去山上采草药,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病人。对于那些无钱治病的病人,他则是免费赠药。一天,太爷爷上山采药时,到一农户家讨水喝,发现农户的儿子患了伤寒。因无钱医治,病人头发都掉光了,人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太爷爷动了恻隐之心,当即为其把脉看病。然后太爷爷对病人父亲说:“跟我一起回去吧,我送些中草药给你们,你儿子的病不能再拖了。”太爷爷精心给配药,并几次前往探望。一个月后,农户儿子终于痊愈。只是头上光秃秃的,再也不长头发。虽然如此,农户还是欢喜不已。他们见太爷爷的脉枕破旧,便把家里一棵长了几十年的核桃树砍了,请工匠做了一个娃娃形脉枕送给太爷爷。为了感念太爷爷的救命之恩,特意将脉枕做成一个光头娃娃的形状。太爷爷一生清正自律,从不收受病人的馈赠。但这个木雕娃娃形脉枕,他很喜欢,破例收下了。太爷爷把这个脉枕放在诊室的桌子上,病人们知道了脉枕的故事后,对太爷爷更加敬重。爷爷长大后,继承了太爷爷的衣钵。太爷爷郑重地把这个脉枕送给他,并谆谆告诫:“心里一定要有病人,要记住这个故事,把脉枕一代代传下去。”爷爷牢牢记住太爷爷的教诲,用精湛的医术救人无数。脉枕传给父亲时,他是一名警员。有一次,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他与歹徒进行了顽强的搏斗,身负重伤也毫不退缩。现在,脉枕传到我手里。我也是一名医生,在工作中,我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并多次为病人献血,为了病人的康复殚精竭虑。这个木雕娃娃形脉枕,成了我家乐善好施的载体和见证。我们会将这个脉枕的故事讲给后辈听,并将乐善助人的好家风一代代传下去。家传四代人木雕脉枕□胡萍我珍藏着一个核桃木雕刻的脉枕,其造型非常特别,看上去就是一个胖乎乎的娃娃抱臂侧卧着。这件脉枕在我家已经传了四代了,并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珍贵,它的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大雪纷飞的冬天,砚台中的墨很容易结冰,令文思泉涌的文人烦恼不已。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漠北军帐中起草檄文时,因条件所限就遇到此景,他感慨道:“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古人为了解决这一窘况,发明了暖砚。最早记载暖砚的文字是唐人张说的《暖砚铭》:“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燃,推寒致热。”白居易在《青毡帐二十韵》有诗云:“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年间松花江石夔龙纹暖砚,上下由砚石和炭火盒两部分组成。据资料介绍,上置松花江石夔龙纹砚,砚石长14.3厘米,宽11.2厘米,高2.5厘米。砚体为青绿色松花江石所制,通体光滑,四角处各有一兽面纹方足。砚面上沿边缘有阴刻方框,内雕荷叶状墨池,池边有一小孔用于蓄水。砚堂凹陷。砚体四侧各雕凹底阳纹两两相对的夔龙纹。清代皇室成员对来自松花江砚情有独钟,松花江砚成为皇室的御用砚。砚下置炭火盒,长方形,高5厘米,长14.7厘米,宽11.5厘米。盒口部饰铜鎏金錾花夔龙纹一周,其下四立面为浅蓝色珐琅,每面中央做桃实一个,两旁饰相向的夔龙一条,意为双龙捧寿。盒内可储热水或烧炭,使冬天砚堂不结冰。此砚盒的掐丝线条较为工整,珐琅质地细腻,色彩淡雅,具有康熙后期掐丝珐琅作品的鲜明特征。古代的暖砚造型多为正方形、长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圆形、鼓形等。从功能上分有两种类型:一为水暖型,即在墨堂之下凿出空腔,通过注入热水使砚面的温度升高;二为火暖型,即在砚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烧烤或置放油灯加热。火暖型暖砚要经受炭火的长时间烘烤,端石、红丝石、洮石等滋润柔滑的砚石很容易被烤焦开裂,所以只能选用质地致密、硬度更高的歙石或松花江绿石制砚。由于暖砚制造工序复杂,造价较高,属于文房中的奢侈品,一般寒士难能用上。到了清代中晚期,紫砂暖砚出现,为收入低下的文人使用暖砚提供了机会,加之紫砂泥可塑性强、透气性佳和耐高温的特性,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紫砂暖砚,很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暖砚作为一个时代的文房用品,为古代文人在数九严寒笔耕不辍,创作出诗文辞赋、书法绘画作品提供了便利。目前流传下来的暖砚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雪中暖砚濡笔毫□郑学富的我的收藏收藏鉴赏

第8页

一个寒冷彻骨的清晨,我终于有点按捺不住,忘记了母亲的劝阻,也不顾橘树执拗的性格,兴冲冲捧了一盆金橘回家,搁在阳台书架近旁。冬日里浅浅的几缕阳光照着金橘树,累累的小果实,在绿意盎然的枝叶间生长。因为自幼生长在北方,难得一见橘树的欣喜,正好可以因此而聊以慰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想着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江畔,屈原行吟的诗中,已经有了橘树高洁的品貌。虽然眼前是一棵矮小的橘树,难以比拟诗歌中高大的乔木,或者生长在南方江滨成片的橘林,但总算可以一解多年来对橘树的思慕了。数数盆中大小三十颗之多的金橘果,果子神采奕奕,果树生机勃勃。金橘果是维生素家族的成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与山楂、苹果一样是血管清道夫,是老少皆宜的美味水果。盆栽金橘是观赏果木,花盆中的果子酸涩不能食用。好在这个季节各地的柑橘都通过货运远销而至,桌上果盒里就有一种与金橘个头差不多大小,而味道却十分甘甜,不远万里从岭南广西而来的砂糖橘,这种同为芸香科植物的精华所在正是皮薄果肉嫩,入口的瞬间流出蜜一般香甜的果汁,口感绵延,沁人心脾也滋润肺腑。“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韩东郎记录在《香奁集》中的诗句,似乎最能诠释这种小小果实,于人间烟火,餐罢闲暇时光给人的愉悦舒畅。其实,金橘树可供人观赏的除了春节前后的果实,还有来年夏始春余的花蕾。芸香科植物的花期,如江橘、香橙、柠檬,花开白色,簇生或单生的花朵如米粒般大小,掩映在绿树丛中,散发出奇异的花香。花于叶后放,生于叶腋,时常果子缀满枝头,一梢绿枝上,意外生出一两朵米色小花来。芸香科植物的花蕾,香源深藏在花蕊间,因为不起眼的米白色,小花骨朵儿并不为人所注意。但是它们迷人的花季所释放的清远香味,吸引着昆虫世界的蜜蜂、蝴蝶常常围绕花树,翩翩起舞,辛勤采蜜。细嗅之下,整棵花树都弥漫着一种特殊的香气,就连果子成熟季节的果皮、枝叶也含有这种芳香化合物的香味。但橙花、橘花的花香并不扑鼻,是一种含蓄淡远的幽香,不同于这个季节开花的枙子和茉莉。柑橘是我国原生物种,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尚书·禹贡》记载当时的柑橘已位列贡税,《周书》上也有“秋食栌梨橘柚”之说。15世纪,葡萄牙人将柑橘经印度从海路引种到地中海沿岸栽培,它是最早被成功引种到欧洲的植物。香橙一度引起欧洲皇室贵族的追捧,西语世界还盛行用橙花提纯的芳香精油、纯露,也用它作抗抑郁的芳香疗法。橙花当中的芳香化合物具有让人平静的气息,它散发的香味瞬间使人感到亲切和友善。成书于宋孝宗淳熙五年的《永嘉橘录》,作者是南宋人韩彦直。他是地道的北方人,出生在陕西延安,韩父是著名的抗金将领韩世忠。韩彦直在温州任地方官时,得空赏玩山水,与朋友泛酒、阔谈诗文之余,平生第一次品尝柑橘味道,也目睹橘花绽放。书中开篇自序“予北人。平生恨不得见橘著花……去年秋,把麾此来。得一亲见花而再食其实,以为幸。”韩彦直羡慕前人留下与柑橘味相关的诗文墨宝,王羲之遗世有著名的《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为远方的朋友奉送秋橘三百枚,以示自己的思念问候。唐代诗人韦应物也有柑橘名篇“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答郑骑曹青橘绝句》)”诗中本事,起因是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一位曹姓参军因在病中惦记柑橘,托他代为采购。韦苏州试摘新橘犹酸未熟,只能以诗代言作答。安慰病中的朋友,等到新橘成熟,他也会像王羲之一样,为他奉寄三百颗新橘。面对满园橘树飘香,令韩彦直一时感叹,历代诗文大家屈原、司马迁、王羲之,或借柑橘抒怀,或以柑橘托物言志。柑橘食之类比荔枝的佳木果实,却并不为人熟悉。荔枝有北宋蔡襄撰写的《荔枝谱》。花中牡丹、芍药也因人们的欣赏而位列群芳,各有赋文记载。作者遥想自己或可以与烂漫魏晋间的名士比肩,为柑橘作传。之后韩彦直实地考察采访,写成《永嘉橘录》,成为我国最早的柑橘专著。说起柑橘,日常生活中它带给人们许许多多的实惠和益处。柑橘果树常绿可作园林观赏,新鲜果肉口味上从酸到甜丰富着人们的味蕾。果皮经过风干处理后,制成药用陈皮。橘皮入药以陈旧者为良。陈皮贵老,广东新会陈皮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用它入药、煲汤、泡茶饮,具有很好的理气化痰、和胃健脾的功效。藏在柑橘果肉中的橘核,入药有别称橘米、橘子仁,它有很好的散结、止痛疗效。我曾在秦州玉泉观内,见过一盆金橘树。六月的炎热天气,似乎并未侵扰到山房中的树木花草。金橘长在这个幽静,少有人讨扰的世外之所,枝叶繁茂,米色小花星星点点,鹅黄色的花心点缀其间,委实清秀可人。养在家中的橘树,我同母亲尽心浇灌,为它培土,施放花肥,盼望着它的枝叶间能够早早地生出花蕾。阳光下的金橘树看起来长势旺盛,估摸着大可收获夏天满屋的花香。已到腊月,母亲修剪了多余的枝叶,使得树身看起来不那么繁密拥挤,修剪后的花树没有从前那样繁盛的硕果累累,远远地看,却有了山林的隐逸之姿。如果在林荫树下置一石桌,有人清谈对弈,或者鸣琴,是盆景中一方见地的园林。母亲说,这样疏密有致,花树可以长得更好。但是拥有金橘挂满枝头,又随着季节独放花树,使得这样的愿景长久似乎并非易事。金橘的脾性的确让人难以捉摸。起先它的果子光鲜亮丽,叶子也绿意盈盈犹如墨玉。接连几个阴天,母亲外出,我也忙碌。几天后树上的果实开始三三两两掉落,挂在枝头的“小男孩们”看起来全蔫蔫的。夜里听见金橘果一颗接着一颗从树上掉下来,很沉闷的声响。清晨走过阳台一看,又无端落了几个,空留着光秃秃的枝丫,繁密的绿叶也开始纷纷枯落。再浇水、培土、晒太阳也无济于事,没过几天,我的橘树空落成一盆枯枝败叶。母亲回来后,直怨我说,一定是缺少水分所致。金橘原生长在南方湿润的土壤,迁徙到北方干燥寒冷,就娇贵了。金橘是木本植物,原是喜水的性子,适合阴湿温暖的环境。好好地糟蹋了一棵花树。听着母亲在一旁念叨遗憾,我独自坐着不禁出神,来到北方的金橘树怎么会如此难以侍弄豢养。在蜀地、江浙、岭南,这种柑橘之类的果树不都常年生长在江边山林,听着波涛滚滚,沐着山光水泽而生长吗?它真是一只难离故土的青雀鸟。今年冬天,看到花市上金橘橙黄亮绿的身影,不禁又捧一盆回家。好像要把一位知音故友,请回家里煮茶相迎,有许多见闻要与它分享。希望来年的花树上,可以枝叶竞相绽放。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刘蕾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7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博物□邵静每到春节将近,花市上就出售有盏盏簇新的金橘花树。现代园艺师巧手造型,培植这种原生南方的常绿灌木,成为盆栽远销北方。在春节前夕看到来自南方的花木,看到金橘橙亮的色泽,活泼的孩子气的果实,真是喜气洋洋。每每也想要捧一盆回家,添一点迎春纳福的喜气。一旁的母亲总是阻拦担心花树心向南方,眷恋故土的性子难以豢养。母亲的顾虑是不无道理的“,橘生南国,越江而枳”。金橘花树自然书

第9页

责任编辑:孙有生编辑:洪波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8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2528883264@qq.com美术本 报 地 址 :麦 积 区 成 纪 大 道 中 路 成纪新城D 座邮政编码:7 4 1 0 2 0 新闻采集中心( 报料) :8 8 8 9 0 2 6 子报编辑部:8 2 2 0 7 5 7 文化文艺中心:8 2 1 3 2 8 9 通联部:8889030群众工作部:8889006经营部:8212867印务发行部:8217168印 刷 投 递 质 量 监 督 投 诉 电 话 :8 2 1 7 9 0 7 零售价:1 . 0 0 元全年订价:2 2 8 . 0 0 元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排版:本报采用华光七型彩色系统照排印刷:天水新华印刷厂地址: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9号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洪波】日前,在甘肃画院举办的“陇山·陇水·陇人———第十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中,天水美术馆六人作品入选,其中李靖书法作品《画禅室随笔》、索雨红国画作品《丝路风情》、陈黎国画作品《秋阳灼灼》均获三等奖。据了解,“陇山·陇水·陇人———第十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是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画院、甘肃美术馆、甘肃书法院策划承办的具有双年展性质的重要展览,是我省文旅系统专业美术工作者的阶段性汇报展示。该展览已持续二十年,曾荣获文化部“2013—201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奖”,入选2011年“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优秀项目,并入选2013年全国美术馆年会举办的“文化部三年扶持项目成果展”,是引领甘肃美术创作、研究的品牌性展览。本届“陇山·陇水·陇人———第十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00幅,从中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近年来,天水美术馆加强学术研究和专业创作,积极深入生活写生采风,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创作导向,调动馆内专业美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天水美术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天水美术馆三人作品在第十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中获奖本报讯1月22日上午,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水市文化馆承办,武山县文化馆、美术馆协办的天水市文化馆免费培训班学员书画作品巡回展在武山县美术馆开展。据悉,此次市文化馆从书法、国画培训班中遴选出96幅优秀学员作品,组织赴两区五县文化馆举办巡回展,武山站为首站,旨在发挥市文化馆的引领作用,展示培训教学成果,以此带动各县区培训辅导工作的全面开展。开展仪式后,市文化馆组织书画创作人员在武山县美术馆举办了书画笔会活动。活动现场,市文化馆书画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现场挥毫泼墨,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描绘壮美山河,书写新春祝福。当日下午,市文化馆还组织人员赴武山县鸳鸯镇开展了送春联文化下乡惠民活动,为当地群众赠送春联、福字500余副(个)。本次巡展和送春联下乡活动,不仅加强了市县两馆的交流合作,也为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开辟了新路径。切实把文化惠民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把新春祝福送到群众手中,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杨玉凤刘一慧)天水市文化馆免费培训学员书画作品巡回展在武山开展书画资讯■书画笔会活动现场徐悲鸿《十二生肖·龙》册页纸本水墨设色10.5×11.8cm1939年徐悲鸿以善画“奔马”享誉海内外。其笔下之马,俊美健硕,潇洒奔腾,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水墨四绝”之一。其实,徐悲鸿的其他动物画作也毫不逊色,不论是凶猛威武的猛兽猛禽、乖巧温和的家畜家禽,还是祥瑞喜气的鸣鸟飞禽,无不形神兼备,各具神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曾三绘《十二生肖》册页(皆为水墨设色纸本),三次精心描摹威严神秘,为世人崇拜敬畏的巨龙,遣兴抒怀,意趣盎然。徐悲鸿最早创作《十二生肖》册是在1939年,每页10. 5×11.8厘米,其中,《兔》图落款“廿八年秋,悲鸿”。该册页创作严谨、造型精准、笔墨细微,是目前已知徐悲鸿构思酝酿十二生肖题材的尝试之作。后为新加坡私人收藏,故被称为“新本”。1945年冬,徐悲鸿在重庆沙坪坝磐溪中国美术学院绘制的《十二生肖》册,每页33×35厘米,画家赵少昂题签“徐悲鸿先生画册”并书长跋。该册页由徐悲鸿送交前妻蒋碧薇,故被称为“蒋本”。画作内容基本上延续了“新本”的样式,但整体略显沉闷,可以想见徐悲鸿创作这套册页时感情之复杂。1946年5月创作的《十二生肖》册,由徐悲鸿赠予女弟子张蒨英,故被称为“张本”。每页28×37厘米,其中《猪》图钤“东海王孙”白文印,并题跋“蒨英弟游欧,索写十二幅,即以付之。丙戌始夏,悲鸿”,其他11页皆无款无印。该册页笔墨轻松活泼,是徐悲鸿画稿中难得一见的温馨之作,张大千曾题签《悲鸿画十二生肖》,原为雾明楼(费成武、张蒨英夫妇共用的书斋名)珍藏。三套册页,画面的前后顺序皆按十二生肖次序排列,整体构图巧妙、造型准确、设色淡雅、形神毕肖。每幅作品注重环境烘托,所附背景,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依存空间高度契合,以真写神,寄情寓兴,如鼠瘦小机敏、牛敦厚勤勉、虎英武威猛、兔憨厚温驯、蛇安逸恬淡、马健硕奔放、羊温顺乖巧、猴灵活洒脱、鸡矫健抖擞、狗忠诚安分、猪丰腴肥圆,突显了不同动物的性情特征,折射出徐悲鸿绘画功力的深厚,以及“得其天真”的传统美学理念。最值得玩味的是,三套《十二生肖》册中的《龙》图,其构图、造型和形象基本一致,虽然创作时间不一,心绪有别,然而情怀始终,神韵俱在。画面上,以墨色表现光影,乌云翻卷密布,干湿浓淡,层次丰满。线条勾勒龙头,流畅劲健,刻画精细;浓墨画眼,豪气勃发;龙须飞扬,纤毫毕现。笔下之龙正纵横驰骋,呼风唤雨:龙驭云端,腾飞而至,口吐水柱,如在嘶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龙的威严和力量。龙身则虚淡简化,或如斑纹,或如鳞片,粗细有致,虚实相间,龙足初现,隐隐约约,不仅取得了画面的平衡,而且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充满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整幅作品将西方古典绘画的光影写实技法,融入中国传统国画隽永含蓄的写意表现中,笔法精湛,富于变化,文人气质蕴藉,堪称“大师画小画”的经典之作。徐悲鸿画龙见神韵□周惠斌藏品赏读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报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