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2023年第18期

发布时间:2023-10-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共产党人》2023年第18期

2023年9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银川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 63 人,候补委员 13 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在宁党的二十大基层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代表党委常委会作了讲话。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4类专项文件。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就“1+4”系列文件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总体说明,各专项文件起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解读说明。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 [收起]
[展开]
《共产党人》2023年第18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共产党人》电子刊 《共产党人》网站

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第2页

2023年9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银川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 63 人,候补委员 13 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

同志和在宁党的二十大基层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代表党委常委会作了讲话。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

署。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

丽宁夏的意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4类专项文件。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就“1+

4”系列文件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总体说明,各专项文件起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解读说明。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在银川召开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梁言顺讲话

党硕/摄

第3页

卷首语 ■

刚刚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

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

面部署。全会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生态、发展和民生这个根本,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

保障4类专项文件,立足宁夏实际,推动建立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科学制度体系,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统

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激励动员全区上下坚定担当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使命任务

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重要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投身美丽宁夏建设

火热实践,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别开生面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

设领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不断与时俱

进地作出新阐释、新发展,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指引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我们在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

丽宁夏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

力,更加真切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

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要求,是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宁夏生态环境领域突

出问题的现实要求,更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

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美丽宁夏建设才能取得更大进展,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要科学准确分析形势,坚定信心决心。新时代10年,全区生态

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生态系统脆弱的区情没有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

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还不高。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在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中还有相当长的路

要走,但无论困难有多大,难爬的坡、难越的坎有多少,我们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以不

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坚决清除新征程上阻碍美丽宁夏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全面贯彻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向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障

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要扭住重点任务,坚持靶向治理。紧盯“三个关键节点”、坚持

“六个统筹”基本原则、打好“九大战”,是建设美丽宁夏的“时间表”和“任务书”。要树牢并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减污治污、深入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聚焦植绿增绿、全力提升美丽家园“新颜值”,

聚焦降碳减碳、加快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聚焦防灾减灾、夯实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每个阶段美丽宁夏建设都有新突破、新成果。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严格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考核督查问责,强化资源力量保障,提升党员干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和水平,以更强组织保障推进美丽宁夏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宁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只要我

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振精气神,鼓足

实干劲,就一定能谱写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的崭新篇章!G (李百军)

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宁夏建设崭新篇章

本刊评论员

第4页

卷首语

01 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宁夏建设崭新篇章

本刊评论员

原著原文

04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08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11 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美丽宁夏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13 以美丽宁夏建设的生动实践书写新征程的“生态答卷”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16 聚焦重点领域 狠抓任务落实 为美丽宁夏建设作出

“三农”贡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18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宁夏步伐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20 写在绿水青山间的宁夏答卷

本刊记者 李 旭 李永红 张 筱

学思践悟

23 全力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6 努力实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主题教育

29 深入调查研究 把握科学规律 推动宁夏大学高质量发展

彭志科

宁夏党刊微信公众号 《共产党人》抖音号

《共产党人》杂志 强国号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机关刊

编审指导委员会

主任 李金科

副主任 刘跃成 白 华

杜银杰 周庆华

社长总编辑 赵志强

副社长副总编辑 张雪晴 冯学娟

执行编辑 吴 鹏

美术编辑 陈 静

主管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编辑出版 共产党人杂志社

出版日期 每月5日、20日

社址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7号

邮政编码 750002

电话传真 0951-5019230(办公室)

0951-5010790(总编室)

0951-5039860(策划部)

网址 www.nxgcdr.net

投稿邮箱 nxgcdr@163.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64-1002/D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2-2317

准予广告发布登记号 宁广告登记2019001B

发行范围 国内外公开发行

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74-16

发行 宁夏报业传媒集团发行物流有限公司

印刷 宁夏报业传媒集团印刷有限公司

定价 6.00元

第5页

CONTENTS

32 为民理财践初心

——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侧记

本刊记者 张 筱

特别报道

35 大道不孤 众行致远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圆满谢幕

本刊记者 李永红 韩春波

理响塞上

38 抓住关键问题

——陈云《青浦农村调查》带来的启示 王 琼

40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王秀丽

全国党刊看宁夏

43 宁夏:阔步前进在新时代

黑龙江奋斗杂志社记者 李长江 秦嗣昕

48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样本

——全国党刊全媒体宁夏行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甘肃党的建设杂志社记者 魏 瑾

精神文明

51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胡晓丽

53 石榴花开 同心共建美好家园 王文龙

大家谈

55 把政绩刻在百姓的心坎上 刘智远

画中漫品

56 全家出游庆国庆等 李向东等

封面

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08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第6页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需要

解决的问题,探究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扎实推动

教育强国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

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

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

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

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

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

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

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

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

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

■ 原著原文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

4

第7页

角。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

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

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

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

祝贺和诚挚问候。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原著原文 ■

5

第8页

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

有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

奉献国家和人民。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

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第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

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

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

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

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

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

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

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

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

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

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

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

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系统分析我国

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

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

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

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第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

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

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

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

■ 原著原文

6

第9页

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

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

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

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

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

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

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 10.67亿人,要进一步推进

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

支撑。

第五,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

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

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

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

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牢教

育对外开放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

第六,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

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

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实际需要,加大

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

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

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

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

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

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

小组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

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

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

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

标而共同努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转自《求是》2023年第18期)

原著原文 ■

7

第10页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9月25日至26日在银

川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 63 人,

候 补委员 13 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

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在宁党的二十大基层

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

会议。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

书记梁言顺代表党委常委会作了讲话。全会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

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

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

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

设作出全面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

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

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 4 类专

项文件。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就“1+4”

系列文件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总体说明,各专项

文件起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解读说明。

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

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上升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创造性提出

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

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

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并形成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和推动新时代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专章对美丽中国建

设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

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围绕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一系列

深刻阐述和系统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

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是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为我们新征程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宁夏提供了强大

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全区各级党组织和

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

践,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8

第11页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促干,用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

内容。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是全国唯一

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三北”工程建设地区,是生态

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区”高度

耦合的省区,担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设黄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

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全面推进新

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政治要求、是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必然

要求、是破解宁夏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现实

要求、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

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作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

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作为

“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坚决扛起

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

美丽宁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发展之路。

全会指出,当前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巩

固提升、扩大成果的突破期,压力叠加、负重前行

的关键期,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攻坚期。新时

代 10 年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推动生态环

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塞上江南越来越美了。

但生态系统脆弱的区情没有改变,生态环境质量

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

还不高,建设美丽宁夏压力大、任务重。要进一

步增强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更加坚定建设美丽宁夏的信心和

决心,像抓发展、抓安全一样攻坚克难,从当下改

和长久立的有机结合上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

巩固向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障高水平安全、

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会指出,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

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

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

署,坚定扛起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量发展先行区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

展,注重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治理、全要素提升、全

地域建设、全过程防范、全社会行动,打好绿色转

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沙治沙阵地战、保

护修复系统战、稳妥降碳持久战、体制创新突破

战、生态安全守护战、环境保护人民战、基础支撑

协同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宝地,

构筑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美丽

中国建设宁夏篇章。主要目标是紧盯“三个关键

节点”渐次展开、全面推进:2027年美丽宁夏建设

成效显著,取得“8个提高、6个下降”新成效;2035

年美丽宁夏基本建成,构建“4个显著”新格局;本

世纪中叶美丽宁夏全面建成,绘就“4 个全面”新

画卷。基本原则是统筹全国大局和地方一域,统

筹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和民族团结生命线,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重点攻坚和

协同治理,统筹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统筹外部约

束和内生动力。

全会指出,要锚定这次全会确定的主要目标、

9

第12页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重点任务,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谋划发展、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

绿、增长,以美丽宁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要聚焦减污治污,精准治污、科学

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

以更高标准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

战”,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深

入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保持好发展好生态环

境持续改善的势头。要聚焦植绿增绿,坚持山水

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一河三

山”,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

修复为辅,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

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三北”重点生态

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提升美

丽家园“新颜值”。要聚焦降碳减碳,把绿色低碳

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围绕做

优做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绿色

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

合,稳妥推进安全有序降碳,倡导推行绿色生活方

式,加快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要聚焦防灾减

灾,更好统筹发展和生态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常

态管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森林

草原火灾、外来物种入侵、自然地质灾害、环境次

生灾害等防范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

犯罪行为,夯实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

全会要求,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

领导,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

工作机制,以更强组织保障推进美丽宁夏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

子成员积极主动作为,各级人大、政协认真履行监

督责任,各相关部门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

必须管环保,形成全区上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盘

棋”的工作格局。要加强考核督查问责,严格落实

“督、调、究”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

“六查”联动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造成

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终身追

责,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要强化资源力量保障,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

财税、金融、价格政策,纵深推进“六权”改革,深

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

度,树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赔偿”的鲜明

导向。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领

导干部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提高环保执法队伍业

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设

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

保护铁军。

全会强调,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学”字打头、“干”字落脚,深学细悟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把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与贯彻落实这

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美丽宁夏建设的

行动派和实干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

胸怀格局,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上下联

动、条块结合,苦干实干加巧干,打好主动战和协

同战,持续推动全会部署和系列文件落地落实,合

力奏好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大合唱”。

全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

劲,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

宁夏,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

化宁夏篇章。G

10

第13页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

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从“国之大者”

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

署。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都对生态文明建

设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各族

干部群众长远福祉的深情牵挂,是对生态文明建

设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自治区党委十三届

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审议通过

“1+4”系列文件,就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推动美丽宁夏建设在目标上进行了系统重塑、

在任务上进行了系统重建、在机制上进行了系统

重构,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高度的政治自觉和

强烈的使命担当。全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

宁夏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立意高远、内涵

丰富、思想深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指导性、针对

性,向全区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冲锋号”“动员令”,是我们抓好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铸牢思想之魂,把践行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认识

论看,新使命引领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

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宁夏承担

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宁夏一域之事,而是关乎全国

大局的重大任务。从实践论看,大趋势呼唤大作

为。宁夏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量

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未到来,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

次全会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九大战”,自治区发

展改革委将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把保护生态环境

作为“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牢固树

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望得见

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宁夏。从优势

论看,好政策催生好环境。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

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系

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美丽宁夏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11

第14页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列政策是宁夏历史上的第一次。对标对表“1+4”

系列文件要求,我们将准确理解把握基本思路、政

策体系、总体任务和具体安排,建立推进落实机

制,对“1+4”系列文件中涉及的各项任务实行“清

单化”管理,切实做到肩上有责、心中有数、胸中有

谱、手中有策,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

实处。从方法论看,大手笔推动大作为。要像保

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围绕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紧扣“双控双

碳”、能源转型、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整治等

重大任务,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助力全

区生态底色更鲜明、更厚重、更牢靠。

汇聚行动之力,把打好生态文明战摆

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

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

提出 3 个关键时间节点的目标和任务,作为发展

改革部门,重点要做到“三个狠抓”。狠抓环境整

治。针对黄河流域“挖湖造景”、黄河河道及滩地

“乱占、乱建”等突出问题,严格规划管理、项目审

批、产业准入,加强源头管控;全面排查破坏生态

环境突出问题,依法依规分类推进问题整改,确保

排查工作不留死角、整治环节不留空白。狠抓资

源节约。针对宁夏资源短缺和利用水平不高并存

问题,聚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矿产

资源等重点领域,坚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靶向

发力,实施提升能效水平、落实“四水四定”、强化

规划管控、加快循环利用、推进综合开发等行动,

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狠抓绿色转型。针

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生活浪费偏多等

问题,坚持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双向发力,着力发展

“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应用等

技术融合,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数

字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智慧的生态文明;加快构

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确保能源安

全基础上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大力倡导绿色居住、

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绿色生活习惯。

夯实保障之基,把落实生态文明系列

政策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

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建设美丽宁夏的蓝图

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要强化评估考核。生

态文明建设成果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按照自

治区党委要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牢记职责使

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沟通对接,参照美丽中国

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尽快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美

丽宁夏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公众

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测评机制,定期开展监测评

价和进程评估。要强化项目支撑。项目是完成硬

性指标的“硬核”支撑。围绕能源转型、资源节

约、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等方面着力谋

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以赴争政策争资金争

项目,在落实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

优势。要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

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

全社会形成爱护自然、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良好

氛围。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及时回应

群众关切的问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自治区发展改

革委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十

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上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

作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自觉、精

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正确处理经济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在新征程上奋

力绘就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

夏新画卷。G

责任编辑:何青芳

12

第15页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是在新征程全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

新篇章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

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对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

战略性、制度性顶层设计。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

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扛

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尽之责,为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宁夏添砖加瓦。

立足实际坚定信心,全力推进美丽宁

夏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将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作为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头等大事来推动,系统谋划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打造绿色生态宝地等重大举措,协同推进经济高

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区生态环境

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联防联治、标

本兼治、精准施治,深化“四尘同治”;统筹水资源

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推进“五水共

治”;聚焦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

推进“六废联治”。健全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地方

法规标准体系,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及重点入黄排水沟上下游横向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深入推进排污权改革,全面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

易市场。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

违法案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现

地级市全覆盖。经过多年努力,全区生态环境持

续向好、生态质量稳中有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稳步

下降,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提前

3 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环

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80%以

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进Ⅱ

类出”,细颗粒物(PM2.5

)平均浓度降至 30 微克/立

方米,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消

除。这为美丽宁夏建设打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良

好基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宁夏生态文

明建设正处在巩固提升、扩大成果的突破期,压力

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

攻坚期,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到了进则胜、不进则退

的相持阶段。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不懈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新征

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

重任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

以美丽宁夏建设的生动实践

书写新征程的“生态答卷”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13

第16页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上,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标准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站位全国战略大局,立足区情

实际,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以宁夏一域出彩为全国

大局添彩。

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绘就新征程美丽

宁夏实景图

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

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

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 4

类专项文件,为建设美丽宁夏列出了“时间表”和

“任务书”,也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

向,明确了路径,注入了动力。全区生态环境系统

将坚决扛起责任,真抓实干,持续用力,以美丽宁

夏建设的生动实践书写新征程的“生态答卷”。

压实责任目标,形成美丽宁夏建设强大合力。

黄河宁夏段生机盎然。

14

第17页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政治责任、

实现目标任务的基本保证和满足群众期盼的重要

内容,建立健全美丽宁夏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

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

“一岗双责”,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形

成建设美丽宁夏的强大合力。围绕重点区域、重

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造性谋

划具体举措,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实践难

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推动绿色发展,以美丽宁夏建设助推高质量

发展。统筹发展和环保,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

业化,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

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推进高

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

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绿色低碳技

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

健康发展。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让绿

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重点区域大气

污染联防联控,强化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深化

挥发性有机物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实施

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共治、左右岸齐抓,大力整治

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确保水环境

安全。探索建立大气、水、固废、农业投入品协同

防治体系,从源头消除土壤污染隐患,推进农业面

源污染治理,强化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

环境监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加强执法监督,守牢美丽宁夏建设法治底线。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

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坚持严的基调,聚焦重

点领域、重点地区和大案要案查办,严厉惩处恶意

违法行为。进一步调整执法工作的节奏、力度、成

效,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坚持统筹

发展与安全,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

督察执法,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常态化管控生

态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筑牢西北生

态安全屏障。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能

力。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健全生

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

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强化

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

系,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政策创新,激发不同利益主

体内生动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扎实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深化美丽

宁夏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考核

结果运用。

锻造环保铁军,在美丽宁夏建设中再立新功。

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

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

断增强斗争精神,大兴务实之风,发扬一抓到底的

狠劲、一鼓作气的拼劲和一以贯之的韧劲,力戒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

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以新担当新

作为推动美丽宁夏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G

责任编辑:何青芳

15

第18页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自治区党委以全会形式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重

视程度之高、研究谋划之深、部署力度之大,在宁

夏历史上是首次。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聚

焦宁夏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现状,将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列入全会“1+4”系列文

件,将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盐碱地

综合改造利用等作为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

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安排,为我们做好农业农

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提供了路径。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全力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

传贯彻,锚定建设美丽宁夏的宏伟目标,抓好农业

农村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使良好生态成

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努力为推进先行区建

设、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作出“三农”贡献。

深刻领会全会的重要意义,扛起美丽

宁夏建设的“三农”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

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

会问题”。此次全会着眼宁夏在全国生态安全大

局的战略定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黄河流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时代重任,

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紧盯“三个

关键节点”主要目标、打好“九大战”等部署要求,

研究出台了“1+4”系列文件,描绘了建设天蓝、地

绿、水美的美丽宁夏全景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建设美丽宁夏的重

要组成部分。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能够充分减少

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

为保护黄河宁夏段生态环境、加快先行区建设、打

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挥强有力的“三农”支撑作

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和生

命线。宁夏农产品之所以享誉国内外,得益于独

特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干净、安全

的空气、水、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农产

品,好的农产品才能卖出好价格,农民才能持续、

稳定地提高收入,这是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能够让乡村全面振兴的底色更浓、底盘更实。环

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也是幸福。只有乡村生态

更好、环境更优,广大农村才能更加宜居宜业,农

民群众不仅能从舒适的人居环境中获得更多幸福

感,还能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

游等新业态,推动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互促共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按照全会作

出的部署要求,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为牵引,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治理农

业面源污染,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大力发

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扎实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

聚焦重点领域 狠抓任务落实

为美丽宁夏建设作出“三农”贡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兰大庄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16

第19页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利用,努力在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

业绿色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高度重视农业面

源污染治理,不仅研究出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的工作方案,还针对全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

畜禽粪污处理难题,专门出台了农村畜禽粪污治

理工作方案,提出了22项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粪

污治理重点任务,是宁夏多年来对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作出的最为全面、具体的部署安排。近年来,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

治污,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化肥、农

药利用率和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各

项重要指标基本与全国持平或高于全国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

容,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持续推动农药化肥减量

增效,统筹开展农作物秸秆、地膜、畜禽粪污资源

化利用,用好土、好水、好环境生产出优质、绿色、

安全的农产品。抓好源头减量。实施化肥和化学

农药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

等施肥技术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

施,切实提高化肥和化学农药利用效率。规范养

殖投入品使用管理,严禁滥用药物和违禁药物使

用。抓好过程控制。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推行以地定畜、以水定畜、以草定畜、种养结合,促

进畜禽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聚焦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

原料化“五化利用”目标,努力建设一批全国秸秆

综合利用重点县。认真抓好农用残膜及农药包装

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抓好

末端治理。扎实推进农田退水、水产养殖尾水治

理,加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确保耕地、水

等环境始终保持在优良状态。健全农业面源污染

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和监测评估体系,构建自治区

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抓落实的农业面源污染治

理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到 2027 年,全区农药、化

肥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 92%,畜禽粪污综

合利用率达到91%。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通过深入实施乡

村建设、城乡面貌提升等重大行动,乡村环境焕然

一新,乡村面貌发生巨变。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

村厅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大力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

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建设美丽宁

夏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美丽宜居村庄

示范创建,集中人财物,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

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任务,补短板、强

弱项、夯基础,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塞上乡村乐园。

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村庄规划

编制,大力实施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农

村饮水安全、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升工程,持续提高

乡村水电路气讯网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现代

化建设水平。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立足可持

续发展,充分考虑财力承受度和农民接受度,探索

建立区市县乡村“五级”分级负担、农户适当承担

的运维资金共担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

施设备后期管护难题。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以开展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为抓手,建设一

批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持续推进“一村一

年一事”行动,大力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经验做

法,常态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发展乡村产

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让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G

责任编辑:李 妍

17

第20页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

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

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加强生态

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我

们要进一步增强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新征程加快推进美丽宁夏

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

务,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

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增强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

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

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

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

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标志着我

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新

高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为

我们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宁夏提

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是全国唯一全

境属于黄河流域、“三北”工程建设地区,是生态脆

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区”高度耦

合的省区,担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设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

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全面推进新征

程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

治要求、是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必然要

求、是破解宁夏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现实要

求、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内在要求,必

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作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坚决扛起

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

美丽宁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发展之路。

深刻认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坚

定新征程加快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信心和

决心

新 时 代 10 年 来 ,全 区 上 下 坚 决 贯 彻 落 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深

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产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

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巩固提升、扩大成果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宁夏步伐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18

第21页

的突破期。但生态系统脆弱的区情没有改变,生

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治理

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仍然要解

决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压力

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和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

攻坚期。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宁夏加快建设美丽宁

夏有基础、压力大、任务重,坚定新征程加快推进

美丽宁夏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要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大的实践伟力给予我们建

设美丽宁夏的坚强信心,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

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

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4类专项

文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从当下改和长久立的有

机结合上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向好,以高

品质生态环境保障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美

丽宁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

快建设美丽宁夏主要目标是紧盯“三个关键节点”

渐次展开、全面推进。即:2027 年美丽宁夏建设

成效显著,取得“8个提高、6个下降”新成效;2035

年美丽宁夏基本建成,构建“4个显著”新格局;本

世纪中叶美丽宁夏全面建成,绘就“4 个全面”新

画卷,并提出了“六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和打好“九

大战”的重点任务。全区上下要锚定这次全会确

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

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协同推进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美丽宁夏建设全面推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聚焦减污治污,深入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

伸深度、拓展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打赢蓝天、碧

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以

PM2.5控制为主线,以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秋冬季

为重点时段,持续推进煤尘、烟尘、汽尘、扬尘“四

尘”同治。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推动由水环境治理

为主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转变,持

续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农田退水、

城乡污水“五水”共治。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突

出污染风险管控,深入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六

废”联治。聚焦植绿增绿,全力提升美丽家园“新

颜值”。坚持以“一河三山”为重点,以“三北”重点

生态工程建设为牵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

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好以水定绿、以水定地、

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统筹森林、草原、湿

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力推

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

攻坚战,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

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聚焦降

碳减碳,加快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推进绿色

转型,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治本之策,围绕做优做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促

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加快

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

结构。稳妥推进安全有序降碳,坚持稳中求进、逐

步实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发展中

降碳、在降碳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倡导推行绿色

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

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人、事事、时

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聚焦防灾减

灾,夯实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更好统筹发展

和生态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常态管控,以时时放

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森林草原火灾、外来物

种入侵、自然地质灾害、环境次生灾害等防范工

作,依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

犯罪行为。G

(执笔人:张 弼)

责任编辑:何青芳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19

第22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

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宁夏把增

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摆到优先位置,把生态环境

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协同推进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

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展现了宁夏担当。

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宁夏的普

遍常态。

减污治污,守护碧水蓝天

走进银川市富邦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的绿色智

能化工厂,一排印刷机被安置在独立密闭的专门

车间内,机器顶部装有大型“吸尘器”。“这种类似

‘吸尘器’的装置其实是一个集气罩。”银川市生态

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苟元珠说,它的作用主要是

利用负压收集印刷过程中油墨挥发产生的无组织

有机废气。

蓝天白云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

的理解。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宁夏以 PM2.5控制为

主线,以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秋冬季为重点时

段,持续推进煤尘、烟尘、汽尘、扬尘“四尘”同治。

完成燃煤自备电厂 25 台火电机组和水泥行业 21

条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全区地级城市建成区全

部实现以热电联产为主的清洁能源供暖方式,城

市建成区内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

2018年至2022年,全区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3%

以上,PM2.5、PM10平均浓度连续 5年稳定达到国家

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用随处可见的“宁夏蓝”回应

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的期盼。

永二干沟是流经永宁县、兴庆区的一条排水

沟,曾经的永二干沟颜色黑、味道臭。现在,永二

干沟水质清澈、草木葱茏、水鸟翔集。从黑臭水体

到水鸟翔集,永二干沟的变迁是宁夏水污染防治

的一个生动缩影,见证了新时代宁夏不断推进生

态环境保护的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统筹水资源管理、水

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

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共治。

实施清水河、渝河、葫芦河、沙湖、重点入黄排水

沟等不达标水体综合治理,取缔封堵 58 个入河

(湖、沟)工业企业直排口,在污水处理厂末端及

入黄排水沟适宜地段累计建成投运人工湿地 48

座,进一步控制和提升水质。实施 35 座城市生

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部稳定达到一级 A 排

放标准。

在宁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曾经会造成

二次污染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经过一道道工序,

摇身一变,成了全新的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作为

全区单条生产线产能最强、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综

合性利用固废研发、生产绿色墙材的企业,宁夏中

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宁夏推进固废综合利用项

目落地的“战场”之一。近年来,宁夏聚焦源头减

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推进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

弃物“六废”联治。银川市、石嘴山市“无废城市”

写在绿水青山间的宁夏答卷

本刊记者 李 旭 李永红 张 筱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20

第23页

石嘴山市打响降碳减碳战役,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图为石嘴山市城市新貌。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

建设稳步推进,2022 年,全区固体废物总体呈现

“两增两降一减两个 100%”,其中,全区危险废物

安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100%。完成农用地

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地

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分级管理不断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

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植绿增绿,厚植生态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

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

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

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

空间。近年来,宁夏坚持以“一河三山”为重点,以

“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牵引,坚持山水林田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以水定绿、以

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统筹森林、草

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

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加强治沙治水治

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

备的生态系统。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

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

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宁夏稳步推进贺兰山生态修

复。2017年打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全面启

动实施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启动

了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

点项目。

作为贺兰山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石嘴山市

2019年起统筹推进保护区一体化综合整治修复,

采取坡面覆土、播种草籽等修复措施,治理面积

88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启动“贺兰山分

片包植增绿”活动,累计栽植苗木50万株,绿化面

积 3.5 万亩,使贺兰山生态保护区内曾经“黑、脏、

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通过‘贺兰山分

片包植增绿’活动,一年可植树 1.2 万亩。”石嘴山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贺兰山,山体的每个褶

皱中都有了绿色,小动物们怡然自得地奔跑,曾经

21

第24页

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里处处新绿、充满生机。

中卫多种一棵树,黄河少落一粒沙。中卫市

通过推进百万亩黄河流域防沙治沙工程和涵养林

建设,有效加固了生态安全屏障。沙漠治理 150

万亩、逼退腾格里沙漠 25 公里、治理区植被覆盖

率由不足1%提升至42%……中卫市实现了从“沙

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大转变。这背后,离不

开科技的支撑。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

站创新提出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铁路沙害

防治体系,有力保障了包兰铁路平稳运行 60 余

年,试验站发明的“高立式沙障+草方格+旱生灌

木”治沙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多种

树、护生态”已成为中卫人民的共识,厚植生态底

色,不仅为当地群众拓展了生产生活空间,还变沙

之害为沙之利,构建起生态产业体系。

北部应绿尽绿、中部扩面增绿、南部护绿涵

水,宁夏在植绿增绿上持续用力,加快推进大规模

国土绿化,“十三五”期间完成营造林585.17万亩,

草原生态修复 10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15.8%,草

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 56.5%。2021—2025年全区

将完成营造林 600 万亩,构筑绿量适宜、布局均

衡、系统完备、稳定高效的林草生态系统。

降碳减碳,提速绿色转型

20 世纪 50 年代,三线建设在宁夏吹响号角,

石嘴山市在煤炭中走向辉煌,成为宁夏工业的摇

篮,后来随着资源枯竭逐渐沉寂。如今,石嘴山市

加速绿色改造摆脱窘境,打响降碳减碳战役,昂首

阔步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

作为国内铁合金、电石和碳化硅重要生产基

地,石嘴山市每年产生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

30 多亿立方米,为有效消纳工业尾气,石嘴山市

在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循环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出

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及乙醇梭菌蛋白粉产业集

群,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石嘴山市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

区中,机械轰鸣、作业有序,中控室里,技术人员实

时监控着设备运行状态。曾经令生产者头疼的工

业尾气在智能化设备中经过气体预处理、微生物

发酵、蒸馏脱水、蛋白分离等一道道工序,摇身一

变成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了

清洁能源和饲料市场上的抢手货。

为了将蹚出的路子走得更实,石嘴山市加大

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内多家尾气开发利用公司

与宁夏乾洋循环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滨泽新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平罗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

司、平罗宁源冶金有限公司等签订燃料乙醇项目

协议,使工业废气循环处置链条不断优化壮大。

石嘴山市降碳减碳、加速绿色转型的生动实

践是宁夏工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事例

也发生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曾经漫天的黄沙已

经被高耸的建筑、纵横的管道掩盖,一座煤制油的

高端产业新城崛起。在这里孕育出点煤成金的奇

迹,乌金煤炭实现了从“黑”到“白”再到“彩”的华

丽转变,变身为柴油、氢气、氨纶、香水、高铁上的

隔音阻燃材料、汽车的保险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

原材料。“煤头化尾”实现大力发展,产业链被不断

拉长,如今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然成为宁夏现

代煤化工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降碳减碳中齐头并进的还有借助自然资源

的清洁能源。宁夏依靠丰富的风、光资源,加速推

进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了一条风光资源

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

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沙漠、戈壁、荒滩中光伏、

风力发电设备随处可见,形成了“蓝海”向阳而生、

白色风车林立的优美画卷。如今,宁夏电网新能

源装机容量超过 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占比超过

50%,新能源利用率连续4年超过97%。

风起浪自涌,“绿能”正澎湃。宁夏将以绿色

低碳赋能,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

天地。G

责任编辑:闫院平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22

第25页

学思践悟 ■

全力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

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

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

阐明了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原则、方法、

路径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

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十三

届四次全会对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安全治理等方

面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发出了从“零”出发、向“零”

而行的动员令,吹响了大抓安全、抓大安全的“集

结号”。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二 十 大 精 神 ,深 入 学 习 贯 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

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

要求,牢牢把握“深、准、狠”总要求,全面落实“防、

查、改、教、强、技、制、督、调、究”重点任务,全力以

赴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以高水平安全

保障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齐抓共管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抓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责任落实。坚持“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

必须”,层层夯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强化党委政

府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

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建立健全党

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

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班子其他成员安

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谁主

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理清各级住房城乡建设

部门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等安全监管责

任,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个人。压

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行业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

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

制度,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监督管理。

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事故和追究责任。

坚持防治结合

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深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重大领域安全风险进行排查。

23

第26页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入开展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城乡危旧房等重大事

故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

芽之时、成灾之前。严密“防”。坚持关口前移、预

防为先,严格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市场

准入,不得以集中审批、优化营商环境为名降低安

全门槛,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

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格建设项目安全审批,从严执

行项目建设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定期分析研

判评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做好重大领域安全风

险排查防范化解。全面“查”。聚焦城镇燃气用户

用气、建筑起重机械、高支模、高空作业、高边坡、

深基坑、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安全隐患集中

和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领域,坚持自查、核查、检

查、排查“四查”联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确保领

域全覆盖、排查无死角、隐患零遗漏。彻底“改”。

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建立整改清单,从

严压实各方整改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分级分类

管控和“一患一档”挂牌督办,督促企业严格按照

整治标准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清仓见底、整改到位。保

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建筑工程违法

发包、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

坚持依法治理

提升安全生产法治能力

法治护航,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健全完善住

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政

■ 学思践悟

24

第27页

学思践悟 ■

策措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

度体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建立完

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对标对表上位法,根据全

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建筑施

工、自建房安全保障等方面立法研究,适时制定相

关法规规章;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

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

产制度建设。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工程质量安

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结合宁夏

实际制定出台《全区城镇燃气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标准》,鼓励行业协会、企业从实际实效出发,制定

和实施高于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团体标准、企

业标准。加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监督检查

力度,确保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全面有效落实。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

暗访检查,坚持专业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对执

行国家及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执

法宽松软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督促行

业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坚持科技支撑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科技对支撑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发挥着顶梁

柱的作用。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推

动安全治理由粗放到精细、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

向主动的转变,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学化、专

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进住建领域安全生

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投入力度,

配强技术装备,大力推广应用城镇燃气、建筑施工

安全监管等新装备、新设施和新防护用品,支持企

业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用机械

化来“减人”,自动化、智能化来“换人”。综合运用

雷达监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高技术,加快推进“智慧住建”建设,高标准建设

全区城镇燃气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瓶装液化

石油气全链条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全面推行“智慧

工地”建设,推动BIM技术建筑信息工程技术在建

筑施工安全方面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防能

力。大力推广应用建筑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艺、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依托工程项

目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工法等创新攻关。充分

利用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科研

资源,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坚持共治共享

筑牢安全生产全民防线

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

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加强党建引领。扩大行

业企业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增强企业基层党

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党组织优势,

促进党建工作与安全治理有机衔接、融合发力;推

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亮身份、作表

率,带动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

作,共同筑牢安全生产基石。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把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工程融入日常、

抓在经常,大力宣传普及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城

市防涝、自建房等安全知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意

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让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为

其内生动力和生活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安全

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知安全、

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构建联防

联控、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严密防线。落实好安

全风险“吹哨人”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

度,优化奖励程序,鼓励居民群众、企业员工通过

“12350”安全投诉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

举报安全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G

责任编辑:何青芳

25

第28页

努力实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自治

区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法规标准体

系逐步完善,安全防控水平稳步提升,基础保障能

力显著增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自治区党

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与高水

平安全良性互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以贯之

做好水利安全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始终牢记“生命高于一切”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思想弦”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

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安

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不懈抓学习、教育、培训,强

意识、强素质,紧思想、紧行动,保安全、保发展。

狠抓教育强意识。站位决定方位,意识决定

行为。坚持把学习贯彻好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

次全会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工作的重

要契机,采取召开大会、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专题讨论、心得交流等方

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

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

全会精神,引导水利干部职工从“两个维护”的政

治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牢固树立抓安全生产就是讲政治、讲担当,就

是保生命、保安康,就是促经济、促发展,就是护

稳定、护和谐的意识,坚定扛起保障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的千钧重担。

狠抓培训强素质。素质和技能是安全生产

的基石。立足水利行业特点,开展安全生产全员

专题培训,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现场教

学”,系统学习“一法两条例”、“1+37+8”系列文件、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实“1+37+8”

涉水文件“一台账三清单”、水利安全生产执法检

查暨监督检查、“互联网+监管”落实危险源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专业知

识,强化综合能力建设。通过师带徒、一事一训、

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等强化业务培训,有效提

升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夯实安全生产基

层基础。

狠抓活动强文化。治水安邦、兴水利民。水

利行业作为发展水文化的主力军,深入贯彻落实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

思路,紧紧围绕治水实践,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

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涉水安全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动新征程水利高质

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始终把保障水利安全作为

发展先进水文化的一部分,坚持不懈推进水利安

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

■ 学思践悟

26

第29页

学思践悟 ■

进”活动,开展“一把手”讲安全、安全宣誓、安全演

讲、安全家书、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试点建设

等活动,大力营造水利安全文化氛围。

始终牢记“防范胜于救灾”

全力筑好安全生产“防火墙”

牢固树立“事后再主动也是被动,事前再被动

也是主动”的理念,坚持把“防”放在第一位,聚焦

水利重点领域,强化安全整治,确保水利建设安

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深刻汲取近期典型

事故教训,督促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切

实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

检查,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全力防范重大风

险,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工程进度。加强水利工

程建设高边坡、深基坑、高支模、塔吊、围堰等重大

危险源辨识管控,严防死守事故易发多发的在建

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淤地坝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

运行管理,切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完成年

度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水利稳增长、扩内需、

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服务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洪水灾害防御安全。锚定“人员不伤亡、

黄河石嘴山段河畅堤固。 冯斌/摄

27

第30页

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

冲击”目标,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紧

盯山洪灾害危险区、妨碍行洪等风险隐患点,强化

汛前检查,清除阻水障碍物,消除防洪隐患。抓好

山洪灾害防御,完善防御预案,开展防御演练,强

化监测预报预警,落实预警“叫应”机制,保持水利

抢险队伍、物资、专家处于激活状态,严防风险演

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严格水库超汛限水

位运行,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确

保万无一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强化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全面加强水库、水

闸、堤防、淤地坝、农村供水、小水电站、大中型灌

区等运行工程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调度及建筑

物、软硬结合部安全管控,强化安全监测设施运用

及设备使用、维护安全管理。加快推进运行工程

安全鉴定,强化渠道、泵站、水闸、渡槽、涵洞等设

施安全运行管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蓄

水池“三个责任人”职责,做实做细各项防御措施,

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强化全区各行业用水保障。

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切实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

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政治

责任。出台《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落实自治区党委

十三届四次全会系列文件涉水工作“一台账三清

单”的通知》,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制度

机制,真正形成严肃、刚性的责任链条和制度

约束。

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主体责

任,压实水利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

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各层级、全链

条安全生产职责。强化监管责任,健全水利安全

生产监管权责清单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

单,压紧压实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

部门、业务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责

任。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8个配套文件精神,

较真于“督”、坚决于“调”、严格于“究”,坚持“四督

协同”,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地;加强安全考

评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坚持失责必

问、问责必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安全风险隐患

排查化解不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依

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深入贯彻

落实“1+37+8”政策文件,聚焦水利工程建设、运行

管理、水文监测和水利勘察设计等领域,建立完善

水利行业安全标准,形成统一、完整、严格的制度

规范和标准体系,重点出台《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落

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系列文件涉水工作

“一台账三清单”的通知》《全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

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手册》等,提高安全生产法治

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施重大隐患动态

清零行动,持续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

整治,采取单位自查、互检互查、跟踪督查等方式,

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采取“四不两直”方

式进行全覆盖式督查检查。重点对三年专项整治

行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自

治区党委“四防”督查、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督查和

水利厅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实行分

级分类挂牌督办,建立“一县一单”落实整改、重大

隐患挂牌督办、发送提醒函督促整改、开展“回头

看”复核整改机制,隐患整改做到闭环管理,坚决

守牢兜住水利安全发展底线。G

责任编辑:李 妍

■ 学思践悟

28

第31页

深入调查研究 把握科学规律

推 动 宁 夏 大 学 高 质 量 发 展

彭志科

大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

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方法论。以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培育敢于正

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优良作

风,形成发现事物主要矛盾、进行理论创新、推动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才能不断谱写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篇章。迈上新征程,党的二

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这是对党的优良作风

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

充分认识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同

志开创了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之先风。在建党初

期,毛泽东同志就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调查研究

的典范之作,形成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许

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为党的早期革命开展奠

定了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调查研究有

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要求从实际出发而非从本本

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41 年,党中央制定

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

的决定》,成立了中央调查研究局和各类调查团,

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学校,走出机关,走进基

层,联系群众进行常态的系统的调查研究,端正了

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认识。自此,调查研究的思想

方法和工作方法得到有效推广,实事求是的科学

调查研究精神逐渐成熟起来。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深入的调查研

究使我党成功开辟了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论十大关

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党

的八大确立了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先后

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为落实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创造

了重要条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开始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

作 中 心 转 移 到 经 济 建 设 上 来 的 历 史 性 决 策 。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

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本身就包

含了对调查研究极端重要性的深刻把握。40 多

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

之上的。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始终是以调查研究为前

提、为依据的”。胡锦涛同志强调要通过深入调研

“不断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是在坚持和加强调查研

究中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

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

主题教育 ■

29

第32页

宁夏大学研究生实践课程。

本功”。每一次党内主题教育对调查研究都提出

明确要求,如何做好调查研究也都成为党内学习

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

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

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提

“大兴调查研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深刻把握大兴调查研究的时代意义

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大

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

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

践。大兴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角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

观点方法,不断感悟这一思想蕴含的真理力量、展

现的实践伟力。

大兴调查研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

举措。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

式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党在新时代

能否继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取决于能否不断

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形成解决问题、促进

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

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同时也是提升全党修养,加

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党大兴调查研

究对于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

强全党团结统一,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提升党的

组织力战斗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领

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兴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践行党的宗

旨、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是密切

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

入点和重要环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助于

■ 主题教育

30

第33页

推动党员干部更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

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问题。同时,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衡

量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检验标准。大兴调查

研究,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更好发扬理论联系实

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始终

胸怀“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

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聚焦问题、知难而进,真抓实

干、务求实效,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

深入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是实现

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阵地。作为

宁夏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区合建”高

校,近年来,宁夏大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细致研判形势,在原

有改革举措基础上,奋力推动综合改革向更大范

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实施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宁夏大学高质量教

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选

择和根本路径,要想解决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面

临的重大问题,综合改革是必由之路。实施全方

位、彻底的综合改革,就必须全面提升学校的自主

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以体制机制新动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在创新型发展上有所突破,

才能助力学校在全国高等教育主赛场上开辟新领

域新赛道,才能助力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才能彻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进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培育时代新人的“宁大模

式”。学校以学院为主体,以学部、书院为两翼的

“一体两翼”架构体系已基本形成。这项改革是结

合宁夏大学实际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特

色模式、独有模式,旨在形成党委行政—教学科

研—思政教育的耦合协调机制和学校—学部—学

院—书院的纵向治理与横向协作机制,探索一条

与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新路

径,进而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构架起坚实有力的“四梁

八柱”。

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人才队伍内生动力和创

新活力。学校坚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制度化、合

理化分配,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最大公约数。在

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绩效工资改革为牵引,同步

推进岗位聘任、创收经费管理、二级单位考核、房

屋资源使用管理等多项改革举措,力求形成以增

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鼓励标志性成果

产出,着力打造全区高校“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示范

校”和“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示范校”,努力创建自治

区重要人才创新高地。

坚持深度融入,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供给

能力。学校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

略,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现代化产业布

局,进一步强化与政府、企业、产业、科研院所的

深度融合,在坚持强化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与服

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有计划地

争取重大重点项目立项突破,着力产出一批具有

原创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努力形成创新能力

突出、形态多样、定位清晰的科技创新主体,为自

治区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

力支撑。

坚持系统思维,实现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的目的。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整体

性、协同性工程,全校上下将时刻保持清醒和坚

定,在共同理想、共同精神、共同价值引领下,坚持

稳中求进和内涵发展的工作原则,用普遍联系的、

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高等教育发展

规律,把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条件资源从外延转

到内涵上来,做到进度服务质量,硬件软件相互匹

配、同步提升。G

(作者系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

校长)

责任编辑:何青芳

主题教育 ■

31

第34页

为民理财践初心

——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侧记

本刊记者 张 筱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路子,自

治区财政厅党组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大

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财政的使命任务,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以财政力量推

动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 4月到 8月,自治区财政厅在为期 5个

月的第一批主题教育中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诠

释初心、践行使命、彰显作为的实际行动,取得了

显著成效,书写出优异答卷。

夯基筑本 垒起高台

“欲事立,须是心立。”主题教育开展的第一时

间,自治区财政厅党组迅速召开党组书记专题会、

厅党组专题会、主题教育动员会,研究制定《关于

在全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一场理论大

学习、思想大武装在机关党员干部中迅速展开、兴

起热潮。

落实责任是学习贯彻好主题教育的有力武

器。为回答好“谁来负责,如何负责?”的问题,自

治区财政厅成立了由厅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

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所有党支部书记为成

员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建立3个办事机构,形成

党组统一领导、职能处室统筹协调、领导干部齐抓

共管、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通过压实责

任、聚力谋划,将主题教育推进到点、执行到位。

“我们压茬推进、稳扎稳打,构建起开展主题

教育的牢固体系。”自治区财政厅机关党委专职副

书记王永贵介绍说,财政厅党组统筹制订主题教

育工作清单,建立主题教育周计划(提醒)机制,各

党支部普遍制定主题教育工作计划,将主题教育

步步推进、严格落实。党组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负

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主题教育的方案制订、读书班

的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工作计划亲自研究部署,

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次主

持召开党组(扩大)会、领导小组会、工作协调会,

统筹部署安排。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组织分管处(室)和党支部对抓好主题教育进行动

员部署,并开展讲党课、作辅导等活动。通过层层

递进推动落实,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

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化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开展好主题

教育的题中之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财

政厅党组坚持不懈抓实理论学习,依托党组会前

“一刻钟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

“三会一课”深化学、青年理论小组实践学、专题读

书班集中学、各类业务培训班分层学、实地观摩拓

■ 主题教育

32

第35页

展学等“六学联动”“联学共建”机制,以多种形式教

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思想的淬炼和精神洗礼

实现凝心铸魂。在实地观摩拓展学中,自治区财政

厅组织党员干部实地观摩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

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

精神的生动实践,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自治区财政厅党

员干部在一次次学习中积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力量,不断为宁夏财政事业发力用功。

深入调研 摸清实情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

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

的殷殷话语言犹在耳。自治区财政厅党组聚焦财

政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

题,集中力量开展有序调研、有效调研、有果调研。

“一把手”亲自点题,研究制定了《财政厅2023

年调研计划》,内容涵盖财政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10项重点调研课题、31项专题调研课题、100余次

走访式和督查式调研,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

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财政厅将

“一竿子插到底”的随机调研和“蹲点式”调研遍及

全区各地,通过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蹚

出路子,走进群众中间,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

题,探寻解决路径。

一枝一叶总关情。自治区财政厅党组厚植为

民情怀,针对夯实财政基础、市县财政运行、壮大

葡萄酒产业、义务教育学位增加、棚户区改造、奶

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财政经济运行、航空货运物

流发展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已开展调研课题 26

个,形成调研成果13个,2篇调研成果受到自治区

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自治区财政厅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主题教育 ■

33

第36页

领导肯定表扬,2 篇优质调研报告向自治区主题

教育领导小组推荐。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和

财政工作实际,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提交自治区党

委、政府审议出台财政支持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财政政策措施 17 件,新修订政策办法 17 件,

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一次次调研、一项项

课题、一件件政策,自治区财政厅广大党员干部深

入一线摸清实况,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推动

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

向的问题,让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显出神通,

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

大动力。

建立新功 惠泽民心

今年秋季的开学季,是 2015年全国二孩政策

全面实施后适龄儿童集中入学的第一年,义务教

育学位供给的增量需求提高,学位紧张状况开始

凸显。

“解决问题要统筹规划,既要考虑近 3年学位

紧张的问题,也要考虑未来适龄入学学生减少形

成学位闲置资源浪费的问题。”自治区财政厅教科

文处赵毅说。教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为解决好

全区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自治区财政厅将其

确定为当前财政要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之

一,联合各市(区)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共同研究

解决学位问题的方法路径,努力寻求“最优解”。

自今年 4 月中旬以来,自治区财政厅会同教

育部门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给情况进行全

面摸底,7月11日印发《关于支持增加义务教育学

位供给财政政策措施》,7 月 25 日配套制定《宁夏

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奖补项目资金管理

办法》,安排 2 亿元学位项目奖补资金,明确要求

各市县(区)要坚持把教育投入作为地方财政支出

重点优先保障,提出解决全区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

题的“1+N”工作模式(制定1个财政支持政策措施,

配套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制定资金测算分配方案、

分配报告和拨付下达文件、督导政策执行及加强绩

效评估等若干工作措施)。一项项政策措施形成了

工作闭环,为全区教育事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解决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是自治区财政厅

调研成果应用于实践的一个缩影。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紧密结合实际,按照自治

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聚焦“六新六特六

优”产业,围绕“六权”等领域改革,结合“六大提升

行动”,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主题教育全过

程。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先行区建设,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财源建设

工程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

创新实施“宁财融”工程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实

施意见》《支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先行区的财政政策》等 27 项政策措施,形成助

力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体系和资金多元投入机制。

此外,12项民生实事、4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一

系列“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围绕人

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出一连串为民解难题、谋

幸福的实事,让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感受到新变化、

得到新实惠。

实践成果层出不穷,奋进春风拂向全区。今

年宁夏可用财力明显增长,精准有力保障各项事

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宁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3亿元,增长5.3%;

支出进度55.6%,快于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自治区财政厅将继续

把主题教育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动实

践,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

丽新宁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G

责任编辑:闫院平

■ 主题教育

34

第37页

大道不孤 众行致远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圆满谢幕

本刊记者 李永红 韩春波

金秋时节的宁夏,层林尽染,叠翠流金。9月

24日,以“携手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共享新未来”

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

银川胜利闭幕。博览会期间,来自 65 个国家、地

区和区域性组织的中外宾客不远万里齐聚塞上江

南,共话中阿友谊、共谋合作发展。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是中阿博览

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也是落实首届中阿峰会成

果的开局之年。走过十年非凡历程,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球共识,已经写入联合

国决议,成为世界大合唱。“一带一路”倡议也从大

写意,变成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

大道。

中阿博览会作为“一带一路”和中阿命运共同

体的重要平台,其功能日臻完善,作用不断凸显。

十年来,中阿博览会吸引 6000 多家中外企业、超

过40万客商参会参展,累计签订合作项目1200多

个,搭起中阿务实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书写了

东西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的佳话。

生动讲述开放包容的“中国故事”

漫漫丝路,遗泽千年。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

交往是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相知相交,中阿两大

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共建“一带一

路”中携手相伴,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振兴

的道路上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在世界政治经济舞

台上团结守正、合作共赢,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

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引领着中阿关系

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十年合作成果丰硕。自首届中阿博览会成功

举办以来,中国已经同20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阿贸易额由2224亿美元

增加到目前的 4314亿美元,增长将近一倍。中国

已经成为阿拉伯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

阿拉伯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由 72 亿美元增长到

超过250亿美元,增长超过了200%。截至2022年

底,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累计签署的合同额超

过51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过4100亿美元。中

阿合作由传统的能源、贸易投资、工程建设向通

讯、核能、航天卫星等领域不断延伸,双方在绿色

发展、文化教育、新闻广电、青年交流、卫生健康等

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实现了新的发展,广泛造福了

中阿人民。

展示展览亮点纷呈。第六届中阿博览会期

间,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人流如织,一度出现了馆内

3万多人观展、馆外4万多人等待的景象。来自33

个国家和国内 29个省区市的近千家企业的 1.2万

多种产品惊艳亮相,展览展示覆盖 20 个领域,既

有商贸、能源、农业等“老话题”,也有数字经济、医

疗健康、智慧气象等“新蓝海”,为全世界呈现了一

场精品荟萃的“视觉盛宴”。每个展区展位都有高

科技、新产品,“丝路·天眼”生态气象和防灾减灾

应用平台、奥林巴斯胃内照相机等精密医疗仪器、

绿 色 高 保 水 土 壤 制 备 等 高 精 尖 产 品 在 国 内

特别报道 ■

35

第38页

“首秀”。

本届博览会共形成合作成果 403 个,计划投

资和贸易总额达 1709.7 亿元。中阿共同发布了

《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22年度报告》《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下中阿经贸合作报告》2 个报告

和《面向阿拉伯国家提供 300 项先进适用技术合

辑》《第三届宁夏国际友好城市论坛共同宣言》2

项成果。签订了《中卡“一园两中心”建设及光伏

智慧农业技术转移合作协议》《吉赞产业集聚区战

略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 36 份,促成各类项目 58

个、金额 528.2 亿元。促成在沙特、约旦等国家实

施各类项目 37个、金额 206.2亿元,促成国内投资

项目24个、金额30.6亿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走

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和平合

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

往的主旋律。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阿合作将在世

界发展进步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在人类历史前进

的步伐中不断前进。

集中展示竞相发展的“省区优势”

本届中阿博览会由广东省担任主题省,除参

加大会主要活动外,广东省代表团还搭建了 500

平方米综合展厅,组织近200家贸易、投资类高新

优特企业参会参展,并开展了“粤贸全国”经贸交

流投资推介会和粤宁经贸交流推介会等一系列

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阿博览会,是一个非常

难得的机会。”广州富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胜

说,粤宁两省区经贸往来由来已久,希望借助中阿

博览会这个平台拿到更多订单,开拓更大的海外

市场,让公司的优质服装产品漂洋过海,走得

更远。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在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 原野湃/摄

■ 特别报道

36

第39页

特别报道 ■

作为与宁夏开展区域合作最早的省份之一,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向

内地拓展时期,广东就成为宁夏借船出海走向世

界的“桥头堡”。40多年来,粤宁合作在国家关于

东西部合作、先富帮带后富战略的推动下,秉承以

政策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驱动的宗

旨,从对外贸易起步,向资源、资本、市场全要素逐

渐延伸。一批又一批粤商投身西部大开发,参与

宁夏大建设,投资创业、安家落户,给宁夏发展带

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

验,既实现了自身发展,也有力助推了宁夏创新

发展。

自从 2015 年中阿博览会设立主题省机制以

来,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重庆市和河南省借助

主题省系列活动,分别在历届中阿博览会期间开

展了一系列展览展示、宣传推介、经贸洽谈等活

动,有力地展示了主题省优势特色产业,扩大了主

题省国际经贸合作渠道,充分调动了国内各省

(区、市)共办、共享中阿博览会的积极性,提升了

中阿博览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浙江省是中阿博览会确定的首个主题省。2015

年,浙江省一展经济发达省份的风采,为博览会增

势助力,签下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多个产业

近30亿元的大单。仅2020年至2022年,来自浙江

的正泰集团、金田阳光、新化化工、永农生物等企

业在宁夏投资项目345个,实际到位资金359亿元,

投资领域涉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福建与宁夏,虽跨越山海,但武夷山与六盘山

肩并肩,闽江水与黄河水相辉映,两地人民情谊深

厚。作为第三届中阿博览会主题省的福建省,已

连续多届组织省内经贸企业代表参加中阿博览

会,闽宁两省区在特色产业优势互补、服务企业外

向型发展等方面,达成了良好的共识和合作愿景。

借助中阿博览会搭建的国际平台,宁夏与第

五届博览会主题省的重庆市,共同加强与广西、新

疆、内蒙古、天津等口岸和港口合作,构建通边达

海、连南接北的陆上开放格局。与重庆市同一届

的主题省河南省,通过强化与宁夏区域经济合作,

至今约有 5 万多名豫商在宁创办企业 6000 多

家,涵盖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众多

领域。

全面呈现拼搏奋进的“宁夏形象”

开放的宁夏,世界的舞台。十年来,宁夏通过

用好中阿博览会这一“金字招牌”,积极打造内陆

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聚焦经贸合

作,抢抓“一带一路”共建重大机遇,构建对外开放

新格局,先后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进出口总额增长 182.6%,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新

篇章。

“我们是一家宁夏农业企业,已经参加了五届

中阿博览会,我们身在其中,受益匪浅。”中阿农业

技术转移中心约旦分中心负责人裴卓强说,我们

与中东国家的业务在持续上升,客户发展到26个

国家,所以我希望中阿博览会规模能够越来越大,

范围越来越广。宁夏正通过中阿博览会不断找准

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位置和比较优

势,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高质量

“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激发高质量发

展活力。本届博览会期间,宁夏抢抓“东道主”先

行机遇,引进各类项目 271 个、金额 1150.9 亿元,

宁夏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实施贸易类项目 8 个、金

额 18.2 亿元,特别是促成迪拜工商总会与宁夏谷

道数字科技合作建设跨境电商营销中心项目,俄

罗斯、德国等国的 8 家外资企业在宁投资 42.2 亿

元。这些项目的签约,有力扩大了宁夏的国际“朋

友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新动能。

丝路精神薪火相传,中阿友谊历久弥新。“当

我来到宁夏时,我为繁星漫天的美景和那些年轻

却美味的本地葡萄酒感到惊叹。我强烈地感受到

摩尔多瓦和宁夏之间的相似之处,相信未来我们

会有更多合作机遇。”摩尔多瓦 (下转第42页)

37

第40页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是典型的江南水镇,高

屋窄巷、古桥垂柳,古朴且幽静,这里是陈云同志

的故乡,也是他 1927年搞过农民运动的地方。陈

云两岁丧父、四岁丧母,由舅父抚养大,在青浦度

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于家乡,陈云同志故土情

深;于家乡人民,陈云同志关心大家的温饱疾苦;

于工作开展,青浦成为陈云同志了解真实情况、扎

实开展调研的地方。1955 年 1 月、1955 年 5 月、

1957年 3月、1961年 6月,陈云同志曾四次回到青

浦老家进行调查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国

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严峻的形势使毛泽东同志

等中央领导人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在正确判断客

观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国民经济调整政

策。1961年 1月 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的最后一

天,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

旨的讲话,强调指出:“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

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

心。”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

同志提出要让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

究年”。同年 3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

上,讨论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即农业六十条),并通过了经毛泽东同志修改定

稿的《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

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明确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

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

一场大规模的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活动就此

在全国展开,中央主要领导深入到基层第一线给

全党作表率。带着“农业六十条”草案,刘少奇同

志回到了老家湖南宁乡县还有长沙县,周恩来同

志去了河北邯郸的武安、涉县,朱德同志前往四

川、陕西、河南,邓小平同志调研了京郊顺义、怀柔

县,陈云同志则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上海青浦。陈

云同志始终相信:“掌握实际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

抓住关键问题

——陈云《青浦农村调查》带来的启示

王 琼

编者按:“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突出重点关照全局,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工作方法。问题是时代的

声音,关键问题是最强的律动,找准找实并有效解决关键问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根本

目的。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是善于做调查研究的楷模,依靠调查研究作决策,是陈云

同志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95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这样

评价陈云同志:“不要看他平和得很,但他看问题很尖锐,能抓住要点。”陈云同志其后所作

的《青浦农村调查》便是对这一评价的最好印证。

■ 理响塞上

38

第41页

理响塞上 ■

就是,向自己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去了解。”“农

民知道我们,所以敢于讲话。”

1961年 6月 27日至 7月 11日,陈云同志在青

浦县小蒸公社进行了为期 15 天的农村调查。他

吃住在农民家中,两次听取公社党委汇报,视察了

工厂、供销社、公共食堂等地,召开了有干部和社

员参加的十次座谈会,围绕以下十个问题向农民

做调查、与公社党委交换意见:(一)公养猪,(二)

私养猪,(三)农作物种植安排,(四)自留地,(五)

平调退赔,(六)农村商业,(七)公社工业和手工

业,(八)粮食包产指标、征购任务、农民积极性,

(九)干部问题和群众监督,(十)防止小偷小摸,保

护生产。在结束了青浦的调研后,陈云同志又去

往邻近的嘉兴、嘉善、吴县、吴江、昆江、萧山、无锡

等地进行比较研究。回到北京之后,写了《母猪也

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

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三份调查报告,

后来连同陈云同志写给邓小平同志的一封信一

并收入《陈云文选》第三卷,总题目为《青浦农村

调查》。

在调查报告中,陈云同志抓住了农村经济恢

复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即养猪、农作物种植、自

留地,这些问题的解决事关粮食产量的恢复、事关

肉食供应和农家肥提供、事关如何调动农民生产

积极性。针对每个关键问题,陈云同志都清晰指

出了其解决的要害:关于养猪,公养和私养只是主

体不同,最关键的要看如何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关公养、公社公养和社

员私养等方式,摸索公私并举的经验;关于农作物

种植,不能仅看上级怎么发的行政指令,也不能仅

凭老农的经验,最重要决定于无霜期长短、人口和

耕地比例、地势高低、土质情况和耕作习惯等,着

重指出“不研究客观条件,主观地把‘单改双’作为

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是不切合实际的”;关于自

留地,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统筹解决集体和农民个

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指出“增加一点自留地,可以

使农民的口粮得到一些补充,生活有所改善。再

加上包产落实、超产奖励、多劳多得等一系列的措

施,农民对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就容易提高。农民

的积极性提高了,种这样一点自留地决不会妨碍

集体出产,相反地会促进集体生产的发展。生产

发展了,国家规定的征购任务也就更容易完成。”

毛泽东同志看了陈云同志的调研报告后说:“做调

查研究,就应该向陈云同志学习,用数据说话,让

人心服口服。”随后,中央采纳报告意见作出相应

部署,为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发

挥了重要作用。2015 年,在纪念陈云诞辰 110 周

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追忆:“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他参与部署和领

导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农业生产,为国民经济和人

民生活走出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抓住主

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总结。在对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

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

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

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

局第四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对

“增强问题意识”“着力从思想根源和制度机制上

解决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就是要求各级

领导干部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务实解决真实问

题。面对复杂形势、严峻考验、繁重任务,眉毛胡

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无论是调查研究还

是决策部署,都要学会牵“牛鼻子”,抓重要领域、

抓重大任务、抓核心环节、抓关键节点、抓重点主

体,不能大小一块煮、荤素一锅烩,只有把力量切

实用在“刀刃上”,才能避免出现“小马拖大车”或

“大炮轰蚊子”的失误。G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石 雷

39

第42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王秀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

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表达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重要理

念,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站在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可以给人

类提供生活资料,而且还可以提供生产资料。农

耕文明时代,人类从森林走向田间地头。青铜器

和铁器出现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人类获

取食物的来源更加稳定和丰富,人类有了更多的

生存资本。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

人类文明进步的依托。农业使人类脱离野蛮的社

会状态,有了相对稳定的产出,能够维持更高人口

基数,维持稳定发展。人类几大文明都诞生于农

耕部落,农业文明是一种在落后经济水平上的生

态平衡,更容易产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华夏农业文明延续的根

基。在农业生产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才是人类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我国古代“天人合

一”“天人感应”的理念就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之义,并将人的行为从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上升到与

道德理性的融合上。中华文明追求天地人和,铸造

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广阔的土地上辛勤

耕耘,创造了5000多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球生态危机批判与反

思的必然选择。在人类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进

程中,人对自然的攫取逐渐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

调节和再生能力,造成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改

变,特别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爆炸三大生

态危机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

的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和绿色能源已成为全

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

在工业文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对人与自然是生命

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 理响塞上

40

第43页

理响塞上 ■

没有绿水青山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和谐共生为宗旨,坚

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绿水青山是生

态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基。

绿水青山蕴含着三层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原

因、人类是结果。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顺势而

为;自然有内在规律性,不可悖逆而行。人只有守

住绿水青山,才能守住自己的家园。所以,绿水青

山对人类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缺少的。

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人能否与自然相融相

通,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发展与保护的关

系。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

人。有了绿水青山,要注意保护和节约;没有绿水

青山,要有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意识和措施。我

们既要通过发展经济获得物质财富,又要最大限

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

护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三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

山的关系。绿水青山本身是有价值的,这是以保

护生态环境来破题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保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资源是劳动资料,是构成生

产力的基本要素。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是生态

产品,能通过财政补贴或市场机制竞价形式来

补偿。

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2014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

审议时指出:“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

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

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

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

财富。”绿水青山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

境,金山银山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物质财富。

生态环境自身价值可以转化为社会价值,保护绿

水青山就是保护人类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论断超越了二者的对立,在新的高度上实

现二者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和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以习近平同

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

地结合起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

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

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

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打好绿色组合

拳,要在生产方式的绿色发展,环境污染的防治,

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碳

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绿色发展。这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必然要求。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

偏煤、能耗强度偏高的特点突出,能源消耗和生态

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化解,绿色发展水平相

对较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打

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形成资源高效、排放较少、环

41

第44页

境清洁、生态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关系 14 亿

多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

的必然选择。2016 年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

度,2018年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

见》,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聚

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形

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

动。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必须按照 2035 年美丽中国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

生态环境保护的远景目标,实现清新的空气、清洁

的水体、洁净的土壤,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

需要。依法依规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促进绿色转

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既包括山

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自然资源保护,又包括地

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我国

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完善生态保护管理

模式和体系,并将国家公园体制作为国家战略,确

立国家公园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中的首

要地位。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

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

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

工程。我们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对于我们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

能源安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

大意义。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气体正在导致全球

气候发生异变,不仅给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带来

严峻挑战,而且还严重威胁整个地球的生物安全

和生态平衡。面对气候危机和频发的极端天气,

我国认真落实全球发展安全倡议,树立“一损俱

损、一荣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国承诺在 2030 年

前碳排放量达到顶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实

现“双碳”目标,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跨国

界、全球协作的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意味着人

类社会将开启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自我

革命。G

(作者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 妍

■ 理响塞上

共和国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

基什在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阿旅行

商大会致辞中说道。宁夏自觉把中阿博览会融入

国家外交大局,以经贸合作服务中阿外交、促进战

略互信,为国家总体外交注入更多“宁夏元素”,打

造了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宁夏窗口”。本届

博览会,宁夏将第三届宁夏国际友好城市论坛和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统筹起来、接续联办,更大范围

的友城合作与更深层次的中阿经贸合作互嵌交

融、共促共进,取得了“1+1>2”的叠加效应。这

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的“办好中阿

博览会,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要求

的生动落实。

十年耕耘终不负,处处繁华满目新。宁夏的

努力,世界看得见。盛会有落幕之时,但中阿友谊

日日向新。未来,宁夏将继续担当作为,找准合作

切入点,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阿务

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依托中阿博览会各项机

制,共同开创中阿关系更加辉煌灿

烂的明天。G

责任编辑:李百军

(上接第37页)

42

第45页

宁夏:阔步前进在新时代

黑龙江奋斗杂志社记者 李长江 秦嗣昕

全国党刊看宁夏 ■

走进宁夏,才能真正读懂宁夏。

7 月 17 日至 21 日,跟随“沿着总书记的足

迹——感恩奋进新征程”全国党刊全媒体宁夏行

主题采访团,奋斗杂志社全媒体记者走进黄河水

滋养的这片沃土,去感知这方水土这方人。新时

代的宁夏,处处充满蓬勃的气息——业兴、人和、

山绿、城美、河安……过上好日子的宁夏各族儿女

把感恩之情、感念之心化为阔步前行的动力,坚定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用勤劳

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践行伟大号召

奏响现代产业“最强音”

在银川东部一片戈壁荒原上开发建设的宁东

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在业内赫赫

有名,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

项目。2022 年宁东基地创造工业总产值近 2000

亿元,是西北地区首个过千亿元的化工园区。

2022 年,宁东基地在全国 643 家化工园区高质量

发展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第5名,连续5年入围全

国化工园区10强。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东基地,发

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为这座荒

滩上崛起的现代煤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

向,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宁东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

是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

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西部先进制造业

发展示范区,是国家能源“金三角”重要一极。自

2003年建设以来,建成了煤制油、煤基甲醇、煤基

烯烃、聚甲醛等 8 个现代化工项目,形成了 405 万

吨合成油品、350 万吨甲醇、200 万吨聚烯烃、6 万

吨聚甲醛、100万吨其他化工品的产能规模,年转

化煤炭 3400万吨。宁东基地着力培育“现代煤化

工、精彩在宁东”产业品牌,“宁东现代煤化工”获

国家知识产权注册商标。

走进宁东基地,大型设备鳞次栉比、管道电缆

纵横交错,从项目建设现场到企业生产车间,处处

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

“刚到宁东基地时,我才 20多岁,只见一片黄

土、沟壑很深,那时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能发挥什么

作用。”宁东基地工作人员韩韦深有感触地告诉记

者,“大家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天,看

到园区的发展,很有成就感,我们也随着宁东基地

一起成长,把青春献给了这片热土。”

宁东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巨变的背后,是

无数建设者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伟大号召,

用拼搏奋进谱写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

篇章,也是宁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天地奔牛,也不简单。

43

第46页

■ 全国党刊看宁夏

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 30%、拥有百余项国

家专利技术、多次创单产原煤全国最高纪录……

位于贺兰山脚下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宁夏天地奔

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奔牛),是一

家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企业。

从传统制造到中国“智造”,作为行业内的“头

部企业”,天地奔牛聚焦煤机主业,通过工业互联

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开展煤炭开

采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推动无线传感

等基础技术的创新应用,平均每年研发费用投入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 4% 以上,已获得专利 378

项,其中刮板输送机、智能化反井钻机研发制造等

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服务煤炭行业的企

业,天地奔牛的产品质量与销量始终稳居全国前

列,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企业年产值由建厂之初的 3000 万元增长到超 30

亿元。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夏)有限公司,是工

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已建立起独立完整的正极材

料及前驱体研发、生产、销售、供

应、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的业务体

系,具备面向全球市场的经营能

力,已在电池材料市场占据优势

地位。

一项项改革举措不断推出,

一个个产业集群加速聚集。牢记

和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

大号召,宁夏坚定实干方向、凝聚

实干力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稳

定扩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着力打造“六新六特六优”产业。

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宁夏这

片热土正在迸发出强劲的发展

活力。

发展特色农业

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

宁 夏 的 乡 村 ,处 处 展 现 新

面貌。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

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宁夏吴忠市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与销量始终稳居全国前列,成

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图为成品车间。 李长江/摄

44

第47页

全国党刊看宁夏 ■

红寺堡区汇聚着 23.5 万移民,他们来自宁南八县

(区)以及周边五省区,涉及156个乡镇412个行政

村 14 个民族。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红寺

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美

丽乡村的新画卷: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舍庭院别

具特色,乡风民情和谐淳朴,田园风光一览无余。

2020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的第一

站就来到弘德村。“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

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

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

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弘德村

的 殷 殷 嘱 托 ,也 是 这 座 移 民 村 美 好 蓝 图 的 新

起点。

近年来,弘德村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

兴的重要抓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种植紫

花苜蓿、葡萄、枸杞、硒甜瓜、青贮玉米等特色农

业,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引导

村民就近到企业务工,已成为弘德村创收的“三大

支柱”。

在弘德村村史馆,担任讲解员的海小荣以亲

历者的身份向记者讲述村庄的变迁。“我是大山里

出生的‘土娃娃’,走出大山后靠着党的好政策和

自己的努力,先是进厂成了工人,后来又做了讲解

员,还当上了电商主播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

海小荣动情地说,“党的移民搬迁政策,让我们搬

离了大山。现在村里幼儿园、学校、医院、老年公

寓、休闲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生活越来越美好。”

“更好生活还在后头”,成为弘德村干部群众

持续奋斗的不竭动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

好新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脚步更加有力。2014

年弘德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800元,2022年弘德

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 200 万元,全村人均纯收

入达到1.42万元。

清晨,阳光洒在田间地头。宁夏固原市原州

区彭堡镇迎来了瓜果蔬菜收获季,无论是设施温

棚,还是田间地头,都能看见农民忙采收、喜增收

的图景。

彭堡镇姚磨村党支部书记程广锦自豪地告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极大地增强了

我们加快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基地

刚接了 5000公斤的蔬菜订单,明天一早就要运到

上海去,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收割。”

2016 年以来,姚磨村将“按照标准化种植生

产”的重要嘱托牢记于心,在冷凉蔬菜产业提质增

效上下功夫,统一蔬菜种植标准和品质,做强做优

冷凉蔬菜品牌。“冷凉菜”红火了村民的日子,2022

年,姚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9500元增

长到2万余元。

近年来,宁夏积极开发乡土资源、挖掘特色优

势,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

等“六特”产业,立足“土”、包装“特”、升级“产”,做

足做好“土特产”3 篇文章。2022 年,宁夏“六特”

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2420亿元。

实现共同富裕

续写闽宁协作“山海情”

闽宁“山海情”,不断续写新佳话。

弘德村和姚磨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宁夏山

川巨变、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而闽宁协作,这份

跨越千山万水的山海情谊,正在新征程上描绘乡

村振兴新画卷。

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

动的伟大事业,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和大量心血。闽宁并肩携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擘画的蓝图,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

期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一条促进共同富

裕的有效途径,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

模式”。

闽宁镇富贵兰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

45

第48页

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服装企业,是福建省第

11批援宁工作队于 2019年 4月引进的项目,也是

闽宁协作第23次联席会议重点签约项目之一。

44 岁的马越在缝纫机前忙碌着,她告诉记

者:“要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推动‘移民吊

庄’工程,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现在的工作

不算太累,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能挣到100多元,还

开阔了眼界,这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走进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

笑盈盈地走上前来。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是一

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技能

培训于一体的电商帮扶示范基地。车间借时借势

借力,通过实施“电商+培训、电商+农业、电商+

旅游”等一系列举措,培育出“闽宁巧媳妇儿”“援

宁干部李队长”等电商直播品牌。从西海固山沟

沟里搬迁来的马燕、摆西燕、海燕等人,通过不断

学习和培训,从名字都不会写、一说话就害羞的人

变成了侃侃而谈的“网红”,变成了产品推销员、村

情讲解员、民风宣传员、乡游代言员。禾美电商车

间依托“线上线下”循环推进,创造了后疫情时代

农村电商经济增长点,走出了电商富民的“原隆模

式”。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中央媒体给予关注报道,被宁夏命名为农村创新

创业示范基地、扶贫龙头企业。

如今,建村之初 8000 多人的闽宁村已变为 6

万多人的闽宁镇,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商贸物流、

文化旅游、劳务输出五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农

民人均年收入从 1997 年的 500 元左右增长到

■ 全国党刊看宁夏

银川阅海湿地公园新貌。

46

第49页

全国党刊看宁夏 ■

2022年的16775元。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

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变成了

现在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

“金沙滩”。在携手奔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闽宁镇正以示范引领的身姿奔跑着。

自1996年起至今的27年间,福建和宁夏两省

区合作建设了一批闽宁产业园(城),通过福建招

商引资落地宁夏的项目 849 个,投资 380 亿元,形

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轻工、设施农业、食

品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极大增强了“造血”

功能,为宁夏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护黄河安澜

按下生态文明建设“快进键”

治沙护水,宁夏有新作为。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沉淀出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伟大品格。2020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

夏视察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

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并要求宁夏努力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殷殷嘱托,重任在肩。近年来,宁夏把保障黄

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扛牢保护治理重任,坚

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筑牢西部生态安

全屏障。

绿树阴浓,夏日正长。宁夏吴忠市滨河大道

古城湾砌护段草木葱茏、景色宜人,人们沿着岸边

欣赏美景,到“安澜亭”里休憩玩耍。而不远处的

古城湾人工湿地,以河卵石、火山岩、砾石等填充

物有效去除悬浮物,以各类植物净化吸收有机污

染物,最终将净化后的活水输送至黄河或循环再

利用。

“以前,这些地方都是农田、河滩地,黄河边上

也没有堤防。每逢汛期,河水泛滥、左右‘摇摆’,

最后直接淹没农田。”家住吴忠市利通区的市民张

艳秋说起眼前的变化感慨万千,“现在变化太大

了,风景好,空气也好,我常来这里锻炼,一次就要

花一两个小时,常常舍不得走。”

中卫市是宁夏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

一。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投身治沙事业已

30余年。站在沙丘上,他耐心地为记者讲解如何

快速高效地栽种植物来固沙。

近年来,宁夏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探

索出了独有的防风固沙模式,实现了由“沙进人

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截至目前,中卫市

已治理沙漠 150 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了 25 公

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

盖率由原来不足 1% 上升到 42%。沙漠退却的同

时,中卫市还有效利用黄河水资源,目前已有 33

万亩左右的沙区变成了灌区,昔日黄沙漫漫的沙

海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行走在贺兰山下,曾经采石挖矿留下的戈壁

荒滩,如今已变成驰名中外的酿酒葡萄黄金产区。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

到50余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六

盘山上,荒山披绿,马鹿、华北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频频“打卡”,成为宁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的生动写照。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坚持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

系统修复,宁夏交出了“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

银山越来越大”的优秀答卷。

走进宁夏,才能真正感受其既粗犷又柔美、既

大气又婉约的神韵。

新时代的宁夏,正焕发着青春。G

责任编辑:赵斐斐

47

第50页

■ 全国党刊看宁夏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盛夏七

月,贺兰山绵延起伏,九曲黄河洪流滚滚奔腾不

息,西北的雄奇和江南的灵秀在宁夏相融相生。

7月17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恩奋进

新征程”全国党刊全媒体宁夏行主题采访活动在

银川启动,本刊记者与全国党刊社的同仁一道,沿

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践行“四力”中感受塞

上江南宁夏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用文字和镜头

记录宁夏人民感恩奋进的实干故事。

宁东基地:实干打造“宁夏样本”

一路驱车,记者来到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放眼望

去,这里巨型设施高耸林立,工厂车间鳞次栉比,

加油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场景令人心潮澎湃。

2003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

势,作出了举全区之力开发建设宁东基地的重大

战略决策,并将宁东基地列为宁夏的“一号工程”。

当年 12 月,宁东基地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拉开了

宁东基地开发建设的序幕。宁东基地在飞沙走

石、一片荒芜的戈壁荒滩拔地而起,向着现代煤化

工领域进军。

为吸引企业、项目落户基地,宁东基地大力营

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六权”改革,在宁夏

率先推行多评合一、全程代办、证照分离等“放管

服”改革举措……截至目前,已吸引 200余家企业

落户宁东基地。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神

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煤

业)是宁东基地的重要企业之一。宁夏煤业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踔厉奋发,推进煤制油项目建

设和技术攻关。

2013年 9月,年产 400万吨、全球单套装置最

大的煤制油示范项目在宁夏煤业宁东厂区开工建

设。2016年 7月 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东基地

视察,他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发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在伟大号召的

引领下,宁夏煤业突破工程化及大型装备制造、成

套设备集成等技术难题,打破煤制油化工核心技

术、装备及材料的国外垄断局面,于 2016 年 12 月

迎来项目建成投产,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

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

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宁东基地始

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严格设定环评标准、严厉查

处环境违法案件、出台奖补政策为企业环保改造

和技术升级提供支持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打造出

绿色低碳发展的“宁东样本”。

20年间,宁东基地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降能

耗、破约束,持续做精做细做优“煤”文章,改变了

过去“挖煤卖煤、烧煤卖电”的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样本

——全国党刊全媒体宁夏行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甘肃党的建设杂志社记者 魏 瑾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