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发布时间:2024-10-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004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三十风华,创变未来——广东碧桂园学校三十周年纪念丛书序言广东碧桂园学校校长  程晋升1994 年,悠悠碧江畔,广东碧桂园学校在桑基鱼塘上拔地而起。一路风雨一路弦歌,三十年,广碧人守正创新,勇砺维新,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国际特色教育的领先学校。2024 年,学校成功通过了 WASC 和 CIS 国际认证。WASC 和 CIS 是国际教育界的“奥斯卡”,是全球学校评估和认证领域的领导者,获得他们的认证,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专业性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大大提升了学校在全球教育界的声望,从而为学生的大学申请提供了学历背景的权威背书。这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卓越表现,标志着我校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4 年,学校继续上榜福布斯、胡润和 HKPEP 三大权威国际学校排行榜全国 10 强,其中福布斯榜蝉联第四。2024 年,学校国际升学成绩卓著,世界名校 TOP 50 率连续 9 年超 90%,连续 6 年超95%,TOP 30 率连续 2 年超 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广碧人敢为先,勇作为,奋创变,踏... [收起]
[展开]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广东碧桂园学校 编印

2024 年 10 月 10 日

广东碧桂园学校

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第4页

003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广东碧桂园学校三十周年纪念丛书

总    编:程晋升

执行编辑:赵洪福  赵宗江

设    计:何钰颖

资料统筹:金鸿燕

纪念丛书(二)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主  编:程晋升

副主编:张  龙  王莉莉

编  辑:赵宗江  张清理  熊自银  谢  淑  金鸿燕

第5页

004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三十风华,创变未来

——广东碧桂园学校三十周年纪念丛书序言

广东碧桂园学校校长  程晋升

1994 年,悠悠碧江畔,广东碧桂园学校在桑基鱼塘上拔地而起。一路风雨一路弦歌,

三十年,广碧人守正创新,勇砺维新,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国际特色教育的领先学校。

2024 年,学校成功通过了 WASC 和 CIS 国际认证。WASC 和 CIS 是国际教育界的“奥斯

卡”,是全球学校评估和认证领域的领导者,获得他们的认证,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专业

性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大大提升了学校在全球教育界的声望,从而为学生的大学申请提供

了学历背景的权威背书。这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卓越表现,标志

着我校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4 年,学校继续上榜福布斯、胡润和 HKPEP 三大权威国际学校排行榜全国 10 强,其

中福布斯榜蝉联第四。

2024 年,学校国际升学成绩卓著,世界名校 TOP 50 率连续 9 年超 90%,连续 6 年超

95%,TOP 30 率连续 2 年超 9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广碧人敢为先,勇作为,奋创变,踏石有痕,步步精彩。

2019 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2023 年成为课程教

材研究所科学课程标准创新研究实验基地。2020 年学校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2023 年以优秀等级结题,评审委员会

第6页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建议课程教材研究所推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在《中

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特别推介:“这所学校在中外课程融通整合上做得特别好,在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上做得特别到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传承上做得很出色。”

过去五年,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国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等的顶级专家

进校指导下,学校从九大方面深耕精耕,创造性发展新质教育:

深度融合 IB 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素质教育;完善了使命愿景、发展目标、育人目标、核

心价值观,提出了新发展理念;遵循“国家课程融通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生本课程个性化”

原则,构建了“中外融通课程、CASRA\\STEAM 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形成了

以“适性扬长的成功教育、自强不息的自我教育、素养导向的未来教育”为架构的新育人范

式;以数字校园建设和人工智能运用为抓手,大力运用新教育科技;以幼小超学科探究、初

中跨学科学习、高中多学科深度学习为主线,形成了十五年一以贯之的“富有实践性和创造

性”的新学习方式;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国际化”为内核,建设了一支新教师队伍;

以“学术 + 升学 + 竞赛”三轮为驱动,以“高质量、强服务、创一流”为要求,为家长提供

孩子的教育解决方案,建立了一套新服务理念;广纳世界教育资源,打造全球校园,推进新

资源整合。

在建校的每个五年,学校都出了一套纪念丛书,记录学校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展

示发展成果,思考发展方向。建校三十年,我们也以“三十风华,创变未来”为主题,编辑

了一套丛书。丛书一共 14 本,内容丰富,既有综合展示学校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画册,也有

展现学校中外融通课程实践过程和研究成果的专著;既有教师对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六

自”教育(精神自强、心理自信、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教育等

的探究论文、教学案例,也有学生社区设计的探究报告以及 EE 论文;既有学生对未来生活

第7页

·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与事业的憧憬,也有师生家长讲述自己在碧桂园学校的故事……其中两本书正式出版。

1.广东碧桂园学校三十周年纪念画册

2.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正式出版)

3.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正式出版)

4.广东碧桂园学校优秀教学论文选辑

5.广东碧桂园学校跨学科教学与项目式学习优秀案例集

6.广东碧桂园学校心理教育优秀论文及辅导案例集

7.广东碧桂园学校“六自”教育优秀论文集

8.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生优秀 EE 及英文论文集

9.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生优秀文学作品集

10.广东碧桂园学校初中生优秀社区设计报告集

11.广东碧桂园学校小学生优秀作文集

12.广东碧桂园学校学生优秀书画陶艺作品集

13.让明天作证

14.我与广东碧桂园学校的故事

回顾广碧三十年,“把广东碧桂园学校办成新时代经济大潮中的黄埔军校。”创始人杨国

强先生高瞻远瞩,擘画蓝图。“我们致力于为基础教育发展树立典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

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和全球发展建设者。”一群有着“大先生精神”的广碧人怀抱

梦想,砥砺前行。他们守初心,恒精神,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教育赞歌。

展望未来,在办学三十周年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树立更高远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

第8页

007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我们必须学习最新教育理论,采用最新教育技术,以世界为视角,整合全球先进资源,

“创建”教育社区,发展新素质教育。全球视野,数字公民,领袖品质,终身成长……我们

必须用高阶思维创变教育新局面,用专业精神成就教育新高度。

三十年大浪淘沙中流击水,未来依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广东碧桂园学校必将如磐石

在风浪冲洗中傲然挺立。

能以宏阔视野审视者,行必远。

第9页

001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笔墨抒己志 智慧花常开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序言

广东碧桂园学校校长 程晋升

作为广东碧桂园学校 30 周年校庆系列丛书中的重要一册,本论文集的出版不仅是我校教育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

学校 30 年来坚持教育创新、追求卓越的生动写照。

回顾 30 年办学历程,学校始终坚持“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创变未来”的办学宗旨,致力于通过提供丰富

多元的优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做人、会做事,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和全球发展建设者。

从 1994 年创办伊始,我们便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2000 年起,陆续引进 IB 国际文凭项目,A-level、AP、

IFD,博采中西教育精华,不断融合创新;2017 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强个性化教育,推进中外融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

学校在 2024 年通过了 CIS 和 WASC 两项国际学校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结合学校过往的积淀和对未来教育趋势的判断,在 202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第二届实验区课程改革研

讨会上,我提出了“新素质教育”这一主张,得到业界专家学者和教育同仁们的高度认同。“新素质教育”以全纳教育、生

命教育、成功教育、自驱发展教育、未来教育为教育哲学,包含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两大要素:学会做人(正确价值观与必

备品格),学会做事(关键能力);秉持三个主张:高品质的教育供给,个性化学习方式,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坚持四

个面向:面向全体、面向世界(生活)、面向未来、面向发展;具有五个特色:CASRA(创造、运动、服务、阅读、审美);

致力于六自发展: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心理自信、人格自尊、精神自强,进而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

学校办学理念的传承和创新为全校教师的实践创新和教科研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

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正是我校科研创新工作的生动体现。本册论文集得到众多教师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在

第10页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数百篇教师论文中,我们精选了近十年的 60 篇优秀论文,总计约 25 万字,其中 55 篇已在区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在区

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更值得一提的是,有 46 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期刊上发表,或荣获省级和国家级的荣誉。

这些论文内容覆盖了综合性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德育和心育四大领域。在综合性课改方面,老师们深入探讨了中外融通课

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灵魂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经验。学科教学论文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等多个学科,展示了我校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创新思路和实践成果。德育和心育论文则聚焦学生品德培养和心理

健康,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方法。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参与本论文集编辑工作的团队。你们的专业素养和辛勤劳动,使这本论文集得以呈现出如此高质量

的面貌。你们的付出不仅确保了论文的学术规范,更是为展现我校教师的教育智慧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我也要向所有关

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展望未来,我深信教育研究将继续在推动我校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将借鉴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扎

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进一步深化“中外融通课程、CASRA/STEAM 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的新课程体系构建与“基于 IB 教学

法的深度学习(IBDL)”教学模式改革,朝着“更学术”、“更国际”、“更稳固”的战略目标迈进。我们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本,

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高品质的课程与学习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字技术技能、人际交往

技能、国际情怀以及幸福素质,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11页

·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目 录 CONTENTS

一、综合课改

扎根中国办教育,融通中外育人才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校长  程晋升 01

构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框架

——试论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框架构建………………

………………………………………………………………… 高中部  陈 蕾 07

借鉴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高中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

………………………………………………… 副校长兼高中部校长  李 立 13

第12页

004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积极构建中外融通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 副校长兼初中部校长  张 龙    副校长兼小学部校长  莫铁军 20

借鉴主流国际幼儿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 幼儿园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中外融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副校长兼幼儿园园长  张 军 26

新方案新课标背景下“IBDL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教师发展中心  王莉莉 33

推动面向未来的个性化学习………………………………… 校校长  程晋升 41

满足不同个体需求的学习

——广东碧桂园学校“智慧教育赋能个性化学习”实践与体会

………………………………………………… 副校长兼小学部校长  莫铁军 45

二、学科教学

个性化分级阅读的实验……………………………………… 小学部  罗冬梅 55

第13页

005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指导有方 阅读有法 ………………………………………… 小学部  龙小光 59

开展学科特色活动,焕发语文教学生机…………………… 小学部  雷杏莲 65

基于阅读策略的初中说明文深度学习教学例谈

——以部编语文教材八上说明文单元《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为例

………………………………………………………………… 初中部  张  燕 76

浅议微课的利与弊…………………………………………… 高中部  熊自银 82

中学语文主题单元个性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教师发展中心  赵宗江 85

数力培根:小学数学低段“无纸”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部  熊及可 94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循序渗透数学思想 …………………… 初中部  马天青 102

后疫情时代融合社会情感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研究……… 高中部  曾鸣君 107

“进阶式”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3 为例 …………… 小学部  徐秋萍 116

以概念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 初中部  刘付慧 124

使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英语搭配教学………………… 初中部  束佳阳 13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现状及策略探究

第14页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 初中部  蒋志敏 140

试论“如何高效地践行个性化教育”

——三个让“教”与“学”更个性化、更高效的建议…… 高中部  刘  薇 146

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的写作教学活动

——以雅思大作文写作课为例……………………………… 高中部  许辉凤 15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情分析课例研究

——以 IBDP 英语 B 为例 …………………………… 教师发展中心  王莉莉 162

广东碧桂园学校星月田园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 初中部  叶丽婷 179

木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部  雷  湘 183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 初中部  张文忠 190

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 IB 经济学探究式教学设计探讨 …… 高中部  招丽珠 195

PBL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中部  谭翠燕 202

关于项目式学习下教师如何提升小组合作效率

—— 以学术研讨课为例 …………………………………… 高中部  孙雅馨 209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第15页

·

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情境教学法在国际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高中部  高建仪 219

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初探……………………………… 初中部  王富刚 225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思考…… 初中部  王富刚 231

论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 高中部  何雪琴 237

信息技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实施策略研究……… 初中部  刘  利 244

民办中小学特色体育项目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 初中部  段晓鹏 249

探索一专多能型体育教师的实施策略……………………… 高中部  刘湘忠 253

基于探究式的音乐教学理念与实践………………………… 初中部  盛  智 258

中学美术课堂中优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略谈

——以《戏曲脸谱》一课为例……………………………… 初中部  李智慧 261

融合劳动基地与课程 创新劳动教育途径 …………………… 校长  程晋升 266

以劳动教育为载体的高中生职涯规划实践课程探索……… 高中部  韩凌霜 272

浅谈幼小衔接中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园  张国宁 279

探讨英语语言在双语教育中的发展………………………… 幼儿园  唐宁平 284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教学…………………………… 幼儿园  赵建平 289

第16页

008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三、德育研究

“一带一路”骑行课程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校长  程晋升 295

用心浇筑“自我教育”系统工程特色打造“六自学生”育人品牌

——广东碧桂园学校“六自学生”育人品牌介绍

……………………………………………………… 程晋升  张 龙  张清理 305

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优化研究…………………………… 小学部  方  艳 318

发挥家长的力量,建构学习者社区………………………… 小学部  罗冬梅 322

双减政策下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小学部  资昆玉 329

兴趣驱动成长  努力成就幸运

——普林妈妈分享“虎娃”成长记………………………… 小学部  王春香 334

浅谈民办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 初中部  唐  薇 338

南风促成长,教育细无声

——运用“南风效应”理论让班级管理更有温度………… 初中部  古春方 344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第17页

009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我的学困生教育观……………………………………… 初中部  喻  萌 349

基于黄金圈法则的高一新生开学主题班会设计

………………………………………………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部  曾鸣君 356

四、心育研究

培养积极品质,开启幸福人生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实践…… 心理教育处  李良才 365

创建全纳教育环境,促进实施全纳教学………… 全纳教育协调员  张春玲 375

善于拨动孩子心灵那根上进的弦…………………………… 舍务部  陈恒文 384

改变传统划一性教育模式,满足主体个性化心理需求…… 小学部  王世泽 387

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初中部  张  鹏 393

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中部  高  艺 397

第18页

010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第19页

·

01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扎根中国办教育,融通中外育人才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碧桂园学校校长  程晋升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根据 22 年国际教育经验,开展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研究与实践,建立

起中小幼 15 年一贯制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基础

上,借鉴吸收了 IBPYP、IBMYP、IBDP、AP、IGCSE、ALevel 等国际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围绕课程目标“博雅有本领,

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构建了中小幼一贯制的课程模型,开设了中小幼一贯制的“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

课程”,编写了各学科中外融通课程标准和课程图,积极推进“基于 IB 教学法的深度学习模式”,研发中外融通课程评价

方案,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关键词:中外融通  课程体系  课程模型  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

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发展具

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广东碧桂园学校从 2000 年开始 IB 课程的融合实践,2007 年开始 IGCSE、A-Level 英式高中课程的融合实践,2014 年起

开始 AP 美式高中课程的融合实践,在中外课程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2018 年广东碧桂园学校成为教

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基地。2020 年 6 月 18 日,广东碧桂园学校向课程教材

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提交的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

的实践范式”,作为实验区的区域重点课题立项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研究,广东碧桂园学校在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指导下,初步构建起了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

01

第20页

02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一、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所谓“中外融通课程”,就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以中国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主流课程体系在促进育人目标实现方面

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建构、有机统整并有效贯通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根基和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现代中国特色课程。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世界趋势;三是中小幼 15 年一贯制融通框架;四是提出湾区方案,探索国际课程的中国样

本。广东碧桂园学校作为国内最早同时实施 IB 的 PYP、MYP、DP 中小幼一贯制课程的学校,国内最早同时实施 IBDP、AP、

ALevel 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的学校,理应在课程的中外融通方面提出可供借鉴的范式。

构建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国家课

程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结合校情学情,

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品质的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构建“博实乐”课程体系;实践“博

实乐”育人模式。

二、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

“博雅有本领,乐志有理想,修实有担当”是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简称“博实乐”培养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构建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简称“博实乐”课程体系。“博实乐”培养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

培养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逻辑层次和对应关系如下:

第21页

03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课程培养目标 有本领 有理想 有担当

博实乐”培养目标 博雅有本领 乐志有理想 修实有担当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 社会参与

“博实乐”课程体系 博学课程 乐志课程 实践课程

“博实乐”育人模式 保证基础 发展个性 服务社会

“博实乐”培养目标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了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又融合了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结合了学校

的校情。同时我们根据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幼儿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博实乐”培养目标进行了分解。高中阶段全面

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培养目标,融合 IBMYP、IBDP、IGCSE、ALevel、AP 课程合规先进的培

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2022 年版 )》培养目标,融合 IBMYP、IBPYP 课程合规先进的培养目标;

幼儿教育阶段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养目标,融合 IBPYP 课程合规先进

的培养目标。

“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落实,要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去实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

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 21 世纪 5C 核心素养,融合 IB 十大培养目标、PISA 全球胜任力、教育 4.0

全球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提出在落实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

要加强沟通合作、领袖品质两项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爱党爱国,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合作意识、

创新能力,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三、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内容框架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中外融通课程”是在中国国家课程架构下,有机地深度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教

第22页

04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找到融通点,构建“中外融通课程体系”, 研制中外融通的

课程模型、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图、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实现课程优化。

(一)中外融通的课程模型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的课程模型,以中国国家课程框架为基础,借鉴了 IB

的课程模型。

里圈:“博·实·乐”表示中外融通的培养目标(核心素养);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圈:表示中外融通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联系课程

与培养目标的桥梁。第三圈:表示中外融通的“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

是“教”与“学”的内容,是实现“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载体。第四圈:表示课程、

教学和学生的培养,都要联系中国国情、全球背景,培养中外融通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二)中外融通的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首先是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其次是根据普

通高中的学分要求,结合 IBMYP、IBDP、IGCSE、ALevel、AP 相应学科内容,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第三是根据学生个性

发展的需要和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开设选修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必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使用义务教育教材。

在此基础上融合 IBPYP、IBMYP 课程的理念、教法、学法。

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为依据,以游

戏为基本活动,在此基础上融合 IBPYP 课程的理念、教法、学法。

(三)中外融通的课程标准

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历史直接使用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扎根中国”,培养“中国灵魂,家国情怀”;语文、数学、

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需要与相关的国际课程进行整合,体现“中外融通”,培养“国

第23页

·

05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际视野,领袖品质”,具体做法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范本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标准中,必须包含国家课程该学科的

必修部分,以及国际课程该学科合规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首先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的所有要求,还要适应学校“五四”学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整

合 IBPYP、IBMYP 课程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校本化的处理。

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同样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的所有要求,在此基础上整合 IBPYP 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校

本化的幼儿教育课程标准。

(四)中外融通的课程图

每一门学科课程都要根据中外融通的课程标准编写课程图,指导具体的学科教学。每学年都要根据课程发展和学生发展

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图进行修订。课程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单元主题、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内容、

作业设计、学习评价、学习资源等内容。

(五)中外融通的教学模式

广东碧桂园学校积极推进“基于 IB 教学法的深度学习模式”(简称 IBDL):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元认知、建构主义、多

元智能和深度学习理论,重视跨学科学习,采用 IB 的六种教学法“基于探究、概念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因材施教、

以评促教”,按照“目标任务、情绪管理、教学语言、合作互相、时间分配、问题设计、评价反思、信息技术”八项要求,

精心设计“导、学、评”三个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 IB 提出的“思考、社交、交流、自我管理、研究”五

项技能。

(六)中外融通的评价方式

高中阶段,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学业水平考试。认真组织期中、期末

考试,为平时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自愿参加合规的国际课程外部考试。

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

索增值评价,采用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

第24页

06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幼儿教育阶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结合教育部最新的《评估指南》,

融合 IBPYP 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建立保教结合,体现幼儿发展整体性、连续性的校本化评价体系。

四、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育人成果

实施“中外融通课程”以来,广东碧桂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一是学生更加爱党爱国,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纷纷撰写《让明天作证》理想立志文章,立志报效祖国;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四是学生的视

野更加开阔,更加具备全球化时代所需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精神。广东碧桂园学校近四届毕业生获得了世界

顶尖大学的充分认可,共获得 66 份牛津、剑桥、常春藤名校录取通知,2021 年被世界或美国前 50 强大学录取或预录取的学

生超过了 96%,2022 年超过了 98%,2023 年超过了 98.2%,2024 年超过了 98.5%。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主编):《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 1 版。

[2] 唐盛昌、周勤健、纪明泽(编):《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 年 7 月第 1 版。

[3] 韩艳梅(著):《系统化学校课程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5 月第 1 版。

[4] 廖秉权(主编):《中国特色碧桂园 IB 国际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1 版。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0 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

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25页

07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构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框架

——试论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框架构建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部 陈 蕾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 21 世纪 5C 核心素养,融合国际文凭组织十大培养目标、PISA

全球胜任力、教育 4.0 全球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依托二十余年国际化办

学经验,进行了中外融通的核心素养研究。在保证中国发展核心素养原有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

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完整性的基础上,补充强调“沟通合作”和“领袖品质”两大素养,整合为八大素

养。学校基于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具有中国灵魂、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袖品质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外融通  沟通合作  领袖品质

一、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

进入 21 世纪以来,核心素养作为人才战略的核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钟启泉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

课程发展的 DNA,旨在勾勒出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约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1] 以“核心素养”为主轴的课程

改革,是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及安全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和世界公民的基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2] 充分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

新六大素养。其中,在核心素养的研究方面,课题组提及美国“核心科目和 21 世纪主题”时,指出“交流沟通与合作、领

导与责任等与人格有关的要求,不仅成分少,而且与人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严重脱节。”[3] 本文试从“现实需求”、“国际视

1

 钟启泉(2016)。全球教育展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 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第 01 期,第 3 页。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第 10 期,第 1-3 页。

3

 林崇德(主编)。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 1 版,第 271 页。

第26页

08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角”、“学科课程标准”三个方面,探讨补充强调“沟通合作”、“领袖品质”的重要性,并界定两大素养的内涵,以期丰富核

心素养框架。

二、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一)从现实需求层面探寻

从世界需求来看,全球迁移的规模史无前例,根据联合国人口司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9 年,全世界移民总数达到 2.72 亿人。[4] 人口迁移无处不在,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的常态,全世界的学校都承担着一项根

本责任:教会学生面对差异和复杂性。其中就包括增进关系、有效沟通、协同工作、尊重差异并从多样化中获益。[5]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从国家需求来看,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文中提出的第九大战略任务是“开创

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

天下为公的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感,追求卓越,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学校需求来看,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袖品质。“领袖品质”强调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或者一个企业、组织,甚至一个国家、民族,让社会变得更

加美好。

(二)从国际视角层面借鉴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 IBO),中文翻译为国际文凭组织,该组织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

预科的课程,是公认的国际教育的领跑者。在它的十个培养者目标之一就是善于交流,明确学生需要有效地开展协作,注意

倾听他人及其他群体的观点。而在其他培养者目标中尊重世界各地人民的尊严和权利,欣赏自己及他人的价值观及传统这些

特质,构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亦属于沟通和合作的范畴。培养终身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对各种具有当地和全球重要性的问

4

 UN News, Number of migrants now growing faster than world population, new UN figures show,https://news.un.org/en/story/2019/09/1046562

5 (美)韦罗尼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安东尼·杰克逊,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年 1 月,第 5-6 页。

第27页

·

09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题和思想观点进行探讨;努力开展服务,通过我们的行动使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些特质,与“领袖品质”一致。

OECD 组织和哈佛大学共同发布的《PISA 全球胜任力框架》亦提出,青少年要能够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

的能力。[6]

同样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于 2020 年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

的报告。[7] 该报告提出的教育 4.0 的全球框架:包括四项学习技能和四个关键特征,其中四项技能中包含全球公民技能以及

人际关系技能。

(三)从学科课程标准层面归纳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根据义务教育 2011 年版 19 门课程标准,高中阶段 2003 版 16 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分析统计,提及频次在 100-420 次的素

养包含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和奉献、多元文化等。[8] 课程标准对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大都有所涉及,

体现了我国教育对培养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的重视。

因此,“沟通合作”,尤其是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领袖品质”所包含的全球意识、终身学习、

社会参与能力,是国际社会和教育组织共同关注的,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面向未

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中,沟通素养和合作素养同样被列为未来教育的两大素养。[9] 中国要做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就需要我们的青年一代具有参与和管理全球性事务的能力,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

学生“领袖品质”的培养,也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需要加强的。

三、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

6

 OECD,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https://www.oecd.org/pisa/innovation/global-competence/

7 World Economic Forum.Schools of the Future: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B/OL.[2020-02-22]

8

 林崇德(主编)。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99-200 页。

9

 刘坚 , 魏锐 , 刘晟 , 刘霞 , 方檀香 , 陈有义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2016, 34(3): 17-2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3.002.

第28页

10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通过现实层面、国际视角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沟通合作”、“领袖品质”是面向未来的重要素养,中国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六大核心素养部分涵盖“沟通合作”、“领袖品质”的表现,但是并不明显。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在中国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基础上进行整合,保持“文化基础”部分不变;在“自

主发展”部分补充强调“领袖品质”这一素养;在“社会参与”方面,补充强调“沟通合作”这一素养,将六大核心素养整

合为八大核心素养。

(一)“自主发展”方面补充强调“领袖品质”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自主发展”方面,强调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

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在“自主发展”六个基本点的表现里,涵盖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意

识的表现,例如“乐学善思”强调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健全人格”强调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抗挫折能力;“自我管理”

强调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能力。这些表现与“领袖品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一致的。

在此基础上,广东碧桂园学校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自主发展”方面补充了“领袖品质”这一素养,包含永葆激情、

追求卓越、感恩奉献三个基本点,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加突出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二)“社会参与”方面补充强调“沟通合作”素养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方面,重在强调能够处理好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与不同对象有

效沟通思想的能力,并能够权衡他人的观点。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他们还需要认识到不同的对象如何从自身的视角解读信息,

背后的文化、地理、宗教等各项因素。学会共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团队中合作与工作的能力,也是处理好自我与

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广东碧桂园学校结合校训“明理、创新”以及 IB 的培养目标,在“社会参与”方面补充“沟通合作”这一素养,

包含乐于合作、善于交流、通情达理三个基本点,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加突出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

整合后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第29页

11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广东碧桂园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国际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进行中外融通

的核心素养研究,补充强调“沟通合作”、“领袖品质”两大素养,丰富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建立中外融通的课程体系,培

养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袖品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OECD,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https://www.oecd.org/pisa/innovation/global-competence/

[2] World Economic Forum.Schools of the Future: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B/

OL.[2020-02-22]

第30页

12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3] UN News, Number of migrants now growing faster than world population, new UN figures show,https://news.un.org/en/

story/2019/09/1046562

[4] 林崇德(主编)。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 月第 1 版。

[5] 刘坚 , 魏锐 , 刘晟 , 刘霞 , 方檀香 , 陈有义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 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 ( 教育科学版 ), 2016, 34(3): 17-2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3.002.。

[6]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中国教育学刊,第 10 期。

[7](美)韦罗尼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安东尼·杰克逊,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8] 钟启泉(2016). 全球教育展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 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第 01 期。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0 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31页

·

13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借鉴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高中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广东碧桂园学校副校长兼高中部校长  李 立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指引,借鉴吸收三大主流国

际高中课程,即 IBMYP/IBDP 课程、AP 美式高中课程、IGCSE/ALevel 英式高中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起中外融通的高中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

志有理想”,开设了 210 门“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编写了各学科中外融通课程标准,研发了中外融通

课程评价方案,实现了 IBMYP/IBDP、AP、IGCSE/ALevel 三大主流国际课程的中外融通。

关键词:国际高中  中外融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

广东碧桂园学校从 2000 年就开始普高课程与国际高中课程融合的实践与研究,是国内最早同时实施 IBDP、AP、ALevel

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的学校。2020 年 6 月,广东碧桂园学校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

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广东碧桂园学校高

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子课题之一同时立项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初步构建起广东碧桂园学校

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为指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为依据,

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 IBMYP/IBDP、AP、

IGCSE/ALevel 课程优势和特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

第32页

14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品质的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

构建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一、培养目标的中外融通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培养目标的中外融通,必须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石

和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博雅有本领,乐志有理想,修实有担当”,简称“博实乐”培养目标。

该目标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课程培养目标,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汲取国际教育先进理念,

特别是 IBPYP、IBMYP、IBDP、IGCSE、ALevel、AP 课程理念,结合学校育人模式“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构建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构建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简称“博实乐”课程体系。“博实乐”培养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

培养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博实乐”课程体系的逻辑层次和对应关系如下:

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课程培养目标 有本领 有担当 有理想

“博实乐”培养目标 博雅有本领 修实有担当 乐志有理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社会参与 自主发展

“博实乐”课程体系 博学课程 实践课程 乐志课程

“博实乐”育人模式 保证基础 服务社会 发展个性

“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落实,要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去实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

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在此基础上,优秀论文集我们借鉴 21 世纪 5C 核心素养,融合 IB 十大培养目标、PISA 全球胜任力、

教育 4.0 全球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提出在落实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原

第33页

15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有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突出强调“沟通合作”这项素养的培养,包含“乐于合作、善于交流、通情达理”三个基本点,

使学生不仅具有中国灵魂,爱党爱国,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合作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整合后的中外融

通核心素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设置的中外融通

根据中外融通的“博实乐”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广东碧桂园学校构建了中外融通的“博实乐”课程模型,在此基础上

进行中外融通的课程设置。中外融通的“博实乐”课程模型,以中国国家课程框架为基础,借鉴了 IB 的课程模型,由里到

外分成四圈:

第34页

16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里圈:“博·实·乐”表示中外融通的培养目标 ( 核心素养 ); 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圈:表示中外融

通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联系课程与培养目标的桥梁。第三圈:表示中外融通的“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

是“教”与“学”的内容,是实现“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载体。第四圈:表示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培养,都要联系中国国情、

全球背景,培养中外融通的“中国灵魂、国际视野”。

考虑到学生学习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后出国留学的需要,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开设了三个课程项目:

一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与 IB 的 MYP、DP 课程融通的 CIB 课程(C 表示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下同);二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

与 AP 美式高中课程融通的 CAP 课程;三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与 IGCSE、ALevel 英式高中课程融通的 CIA 课程。这三个课

程项目学制都是四年,每学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社会实践 1 周,假期 11 周。每周 40 课时,每课时按 40 分钟计。

20 课时为 1 学分。

根据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培养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CIB、CAP、CIA 三

个融通课程项目都开设了“博学”、“实践”、“乐志”三类课程。“博学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必

修课程或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六个学科领域的 102 门学科课程,这六个学科领域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

学与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程”包括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 28 门课程;“乐志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个

性特长的学科拓展课程或活动课程,包括六个学科领域的 80 门选修课程,这六个学科领域与“博学课程”相同。

210 门“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又按课程开发主体分为“国家课程”、“整合课程”、“国际课程”和“校

第35页

·

17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完全按照国家课程所开设学科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进行修习的课程,课程编号 C;整合课程是在

完成国家课程该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修习国际课程该学科其它内容的课程,课程编号有 CAP、CMYP、

CDP、CAL、CIG;国际课程是完全按照 AP、MYP、DP、ALevel、IGCSE 课程所开设学科的内容进行修习的课程,课程编号

有 AP、MYP、DP、AL、IG;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课程编号 R(普识课程)、H(荣誉课程)。学生根据普通

高中学分要求、想要就读的国家和地区、个人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项目和具体的课程进行学习。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图谱

三、课程标准的中外融通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每一门学科都编制了课程标准。中国普通高中课程的 12 个学科中,思想政治、

第36页

18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历史直接使用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扎根中国”, 培养“中国灵魂,家国情怀”。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

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需要与相关的国际课程进行整合,体现“中外融通”, 培养“国际视野,领袖品质”, 具体做

法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范本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标准中,必须包含国家课程该学科的必修部分,以及国际课程该学

科合规的全部内容。国家课程该学科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大部分内容,通常会与国际课程重合,能够满足学分要求。学习整

合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际课程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

可以取代该学科的国家课程和国际课程。国际课程中的经济、商务、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校本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参照中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体例,选取合法合规的学习内容,编制课程标准。

有了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就有了方向。思想政治、历史、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

艺术、体育与健康 12 个学科使用普通高中国家教材,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9

个学科可以补充国际课程中合规的知识内容。普通高中没有开设,但国际课程中需要开设且合规的学科,由学科负责人精选

合规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条件成熟时编印相关学科的读本。校本课程自行选用或编写合规的读本。

四、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学生必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修满至少 144 个学分,其中

必修课程 88 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 42 学分,选修课程 14 学分。学分认定要达到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要求。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依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修订)》,制定《广东碧桂园

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学生综合素质方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

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反映学生学习“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的成果。

规范考试评价要求。按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认真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为平时教学提供及时、

准确的反馈。学生根据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自主参加合规的国际课程外部考试,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有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法学法的中外融通;就可以建设满

第37页

19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足“中外融通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库,建立起科学先进、合法合规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

国际型人才。

实施“中外融通课程”以来,广东碧桂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一是学生更加爱党爱国,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纷纷撰写《让明天作证》理想立志文章,立志报效祖国;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四是学生的视

野更加开阔,更加具备全球化时代所需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精神。广东碧桂园学校近四届毕业生获得了世界

顶尖大学的充分认可,共获得 66 份牛津、剑桥、常春藤名校录取通知,2021 年被世界或美国前 50 强大学录取或预录取的学

生超过了 96%,2022 年超过了 98%,2023 年超过了 98.2%,2024 年超过了 98.5%。

参考文献

[1] 唐盛昌、周勤健、纪明泽(编):《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 年 7 月第 1 版。

[2] 韩艳梅(著):《课程图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年 9 月第 1 版。

[3] 韩艳梅(著):《系统化学校课程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5 月第 1 版。

[4] 廖秉权(主编):《中国特色碧桂园 IB 国际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1 版。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0 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

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38页

20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积极构建中外融通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广东碧桂园学校副校长兼初中部校长  张 龙

广东碧桂园学校副校长兼小学部校长  莫铁军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引,借鉴吸收

IBMYP、IBPYP 课程的优势和 特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起中外融通的义务教

育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 有理想”,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

志课程”,编写了各学科中外融通课程实施大纲,研发了中外融通课程评价方案,实现了中西课程的有机融通。

关键词:义务教育  中外融通  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

广东碧桂园学校,是国内最早同时实施 IBDP、IBMYP、IBPYP 三大国际文凭连续课程的学校之一。从 2000 年起,我们

就开始国内义务教育课程与 IB 系列课程融合的实践与研究。2020 年 6 月,广东碧桂园学校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

所立项,“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子课题之一同时立项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

初步构建起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为指引,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依据,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

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 IBMYP、IBPYP 课程优势和特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

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品质的博雅、

第39页

·

21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

构建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是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大纲、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一、课程设置的中外融通

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坚决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使用义务教育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主动融合 IBMYP、IBPYP 课程的理念、教法、学法,积极丰富课程内涵,不断拓展课

程育人效果。

根据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我校小学和初

中都开设了“博学”、“实践”、“乐志”三类课程。

“博学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修课程或选择性必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劳动、综合

实践活动及校本特色课程;“乐志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个性特长的学科拓展课程或活动课程。

(一)小学课程体系及三类课程融通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领域 课程名称

博学课程

语言与文学(2门) 语文、英语

数学(1门) 数学

人文与社会(1门) 道德与法治

科学与技术(2门) 信息科技、科学

艺术(6门)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书法、影视

体育与健康(1门) 体育与健康

实践课程

研究性(3门) UOI超学科探究、学习成果展、STEAM

综合性(5门) 语言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中西方节日探究

服务性(4门) 劳动技术、烘培、田园服务、校园志愿者

第40页

22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课程类别 课程领域 课程名称

乐志课程

语言与文学(10门) 演讲、经典诵读、汉字王国、小记者、小主持、绘本、粤语、德语、英

语竞赛、英语帮扶

数学(3门) 数独、思维训练、益智魔方

科学与技术(13门) 创客、发明、三模、编程、机器人、科技制作、无人机、乐高、趣味科

学实验、电器拆旧、无线电测向运动、天文、科技竞赛

人文与社会(1 门) 非遗传承

艺术(12门) 声乐、合唱、戏曲、管弦乐、钢琴、模特、陶艺、漫画、简笔画、舞蹈拓展、

书法拓展、美术拓展

体育与健康(18门)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高尔夫、游泳、潜水、击剑、

武术、跆拳道、花样跳绳、飞盘、青少年体适能、马术、轮滑

(二)初中课程体系及三类课程融通要求

课程领域 课程名称

博学课程

语言与文学(2门) 语文、英语

数学(1门) 数学

人文与社会(3门)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

科学与技术(2门) 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产品设计

艺术(5门)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1门) 体育与健康

第41页

23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课程类别 课程领域 课程名称

实践课程

研究性(2门) 跨学科主题探究、STEAM

综合性(5门) 毅行文化探究、语言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生涯规划

服务性(2门) 田园劳动、社区服务

乐志课程

语言与文学(4门) 写作、演讲、语文竞赛、英语竞赛

数学(2门) 数学竞赛、魔方

科学与技术(3门) 博物、发明、数码

人文与社会(1 门) 中西方节日探究

艺术(5门) 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美术拓展

体育与健康(11门)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体操

二、课程标准的中外融通

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选用、教学、考试评价

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

义务教育“中外融通”课程实施大纲,首先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的所有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法治、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教育内容,反映科技进步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特别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42页

24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

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注重小、初、高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实施大纲,还要适应学校“五四”学制的要求,整合 IBPYP、

IBMYP 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要从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定位和设计。处理好基础性与发展性、统一性和选择性、学科性和活动性、

学术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关系。

博学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应是基础性的和具有发展性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的,避免任意拔高要求和扩展

内容。

实践课程和乐志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既要注意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也要注意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学

科学习、个人兴趣、社会发展建立密切联系,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水平描述要清晰、合理、科学。

三、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

对学生的评价等。

一方面,我们从课程改革和实施对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的要求出发,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评价

体系。

重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态度和工作质量的评价,以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

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鼓励

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学校管理团队要根据评价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学习

机会,促进教师的成长。

第43页

·

25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

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

我们不断更新考试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在融通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我们要努力尝试“常

模参照”与“标准参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工具,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名学

生都能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 4 月发布)。

[2] 韩艳梅(著):《课程图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年 9 月第 1 版。

[3] 韩艳梅(著):《系统化学校课程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5 月第 1 版。

[4] 廖秉权(主编):《中国特色碧桂园 IB 国际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1 版。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0 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44页

26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借鉴主流国际幼儿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 幼儿园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中外融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碧桂园学校副校长兼幼儿园园长  张 军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 6 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为指引,借鉴吸收主流国际幼

儿园课程,即 IBPYP 幼儿阶段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全面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

建起中外融通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开设了 32 门“博学课程”、

“实践课程”、“乐志课程”,编写了各学科中外融通课程标准,研发了中外融通课程评价方案,实现了 IBPYP 国际课程的

中外融通。

关键词:国际幼儿园  中外融通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

前言

随着 2022 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

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五个方面 提出了 15 项关键指标和 48 个考查要点。《评估指南》继续坚定不移的以游戏位基 本活动,

同时转变理念,注重教育过程的评估。《评估指南》的具体评估指标中还 指出“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切合实际的特色

课程应该有着相同的核心,就 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采取适宜幼儿活动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而教师是幼儿活

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所谓中外融通课程,就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以中国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主流课程体系

在促进育人目标实现方 面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建构、有机统整并有效贯通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根基和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

现代中国特色课程。

第45页

27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在中国国家课程架构下,有机地深度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找到融通的点,构

建中外融通课程的课程方案,研制中外融通课程实施的课程工具、评价工具、标准手册等,实现课程优化。回答如何以国内

课程为主干,以中国课程标准及知识内容为主体,借鉴、结合国外优质课程特色与精华,设计国际化课程,建立融通课程大

框架。

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从建立之初,经历了“双语”特色课程,再到 IBPYP 融合课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2020 年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实验基地。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

材研究所指导下,基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中外融通课程”的时间和研究正式进入新阶段。融通课程围绕“政策法规、课程

原理、融通模式、实践逻辑”等主线,设计了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幼儿园“中外融通课程”方案。这也是在更高层

次上,吸收借鉴国外课程的精髓来设计我们的培养模式和课程图谱。

所谓“中外融通课程”,就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以中国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主流课程体系在促进育人目标实现方面

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建构、有机统整并有效贯通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根基和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现代中国特色课程。

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学前教育在国家各类政策的支持下,走向了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

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南》和《评估指南》,多次提到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建立起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让学前教育走向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在研究和实践融通课程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过程,坚持以“扎根本土,融通中外”为

课程方向,在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础上,把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作教育重点,坚持以儿童为本,

立足于保育教育实践,充分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把幼儿园未来高质量发展当作重要战略目标。

第46页

28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二、课程设置

融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国家课程培养目标,坚持“幼有

所育、学有所教”, 使幼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同时结合融通课程培养目标,致力让幼儿成为有

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品质的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

幼儿园融通课程通过参照和借鉴 IBO 的各项标准,其课程特色是以概念为驱动,以探究为主要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

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并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开展课程时,师生一直能坚持以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核心,

围绕知识、概念、技能、秉性、行动开展活动,内容涵盖六大学习与发展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

艺术、体育与健康),以及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以达到全面理解六大超学科主题(我们是谁、我们身处什么时候、我们如

何表达自己、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如何组织自己、共享地球),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将幼儿园课程一共设置三个模块:博学课程、乐志课程、实践课程。

博学课程

博学课程为幼儿园基础课程,要根据国家《指南》中的五大领域,融通 IBPYP 课程的相关内涵,确保幼儿园毕业后,既

能够衔接国内小学课程,又能够衔接同学校小学、初中的“中外融通课程”。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要基于超学科学习理论,穿越学科界限与真实世界相关联,以世界为教材,以问题为导入,以概念为驱动,以

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开展超学科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掌握知识,理解概念,习得技能,形成“融通课程”培养目标中的

特质并能够采取有益的行动。

乐志课程

乐志课程为素质课程,要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有序列、有梯度地开设,幼儿自主选择学习,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标准

第47页

·

29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幼儿教育“中外融通”课程标准,首先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的所有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法治、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教育内容,反映科技进步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特别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在充分保证基本游戏活动时间的情况下,自觉把游戏理念和游戏精神渗透到相应

的教育活动之中,从而促使课程更适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各地的实践探索对深化幼儿园

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概念由学科到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由教材到教育资源,课程形式由上课(教

学)到活动组织,课程场域由课堂到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深化教育评价创新,提高保教质量,严格落实《评估指南》。课程研制要考虑科学评估幼儿的策略和方式,扭转不合理

的教育评价倾向,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聚焦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关注保教过程质量,注重幼儿发

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强调有效落实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五个重要方面的过程性内容。

四、课程实施

(一)科学规划课程实施

幼儿园要依据教育部最新《评估指南》,立足本园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注重整体规划,

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园本课程。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一方面要落实好国家课程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

认真按照《纲要》《学习指南》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

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落实《纲要》《学习指南》的关键要点,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注重幼小衔接,同时利用好《评估指南》

第48页

30

Thirty Years of Brilliance, Shaping th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提供了标准和方向。

另一方面又要汲取 IB 课程在“教”与“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推进“基于 PBL 项目式”的实践与研究:以幼儿为中心,

通过“基于探究、概念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个性化指导、科学评估”六种教法,按照 IBPYP 幼儿阶段的学习方法,

支持幼儿各项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思考、社交、交流、自我管理、研究”五项技能。

(三)加强课程研发

要根据幼儿园阶段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强超学科探究课程(幼儿园)、个性特长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

可供选择的个性化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选择与整合各类课程,形成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

计划,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增强课程对幼儿园和幼儿的适用性。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学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教

学质量监控、课程听证会、课程评价等多种途径,动态把握课程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五、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估以《指南》、《纲要》为本,结合教育部最新的《评估指南》与 IBPYP 课程评价体系、EYFS 关键人制度

进行整合,生成幼儿园融通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内涵以坚持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

长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注重保育教育的过程质量,使用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估方式来

判断保育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发掘幼儿的潜能,支持每一个幼儿成为充满热情的终身学习者。

(一)强化自我评估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把持续的自我评估当作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首先通过具体指标引领教师队伍专业的发展,帮助教师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感和职业发展的归属感,体现对教师成长的

人文关怀。

其次,教师要会与孩子一起游戏,需要在与孩子一起活动时提更多开放性的问题,需要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拓展问题,

在实践中练就专业能力,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观察儿童、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并在观察思考基础上去回应幼儿的需要、

第49页

31广东碧桂园学校新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教师论文精选

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计划,以适应不同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注重过程评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过程评估坚持“儿童为本”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教结合以

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卫生保健、生活照料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方面列为考查要点,并关注幼儿个体发展和满足特殊幼儿的个体

需要。

国际研究证实,教育过程质量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师幼互动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保教过程质量,所

以过程评估中以不少于半日的连续性班级自然观察作为了解师幼互动的基本评估方法。同时把知识、概念理解、学习方法、

十大培养目标纳入评估范围,通过多元的评估方式和维度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洋 . 儿童为本 科学评估 质量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解读 [J].

[2] 孟田 . 深入解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 育专委会 2012 年会李季湄教授专题讲座侧

记 [J]. 教育导刊 ( 下半月 )

[3] 肖建霞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评介 [J]. 早期教育 ( 教师版 )

[4] 刘占兰 . 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与思考 [J]. 福建教育

[5] 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 [J]. 马媛 , 邓李梅 . 宁波教育学院学

报 .2015(05)

[6] 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研究——以全美幼教协会《早教项目标准及认证指 标为例 [J]. 王吉 , 王志军 . 现代教育管理

.2013(10)

[7]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过帐橡木(Post Oak)学校为例 [J]. 何璇 , 胡妍 , 周兴平 . 教育探索

. 2015(03)

第50页

32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New Quality Edu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GCGS

[8]IB 课程在中国 [J]. 张红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 2014(01)

[9] 构建以 PYP 六大主题为内容的“国际理解”核心课程 [J]. 上海教育 .2012(14)

[10] 国际文凭组织 PYP 课程及其启示 [J]. 惠中 , 车丽君 . 外国中小学教 育 .2011(11)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0 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