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清华大学领导力与组织管理考博经验
一、招生信息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 考核内容 备注
工商管理 领导力与
组织管理 李宁
组织行为、人力
资源、应用数理
统计、英文文献
阅读与分析
按照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
博士二年级双向选择导师。
且仅招收全脱产、非定向考
生。
招生方式:申请考核制
学习方式:全日制
导师研究领域:组织协作与效能、组织网络分析、组织创新、人力分析、高绩效
和明星员工分析、领导力、以及大数据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申请经验
(1)申请材料: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有些内部信息官方一般
不会公布,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博
士备考中,申请资料准备(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很重要,一般而言研究计划的
分量最重,占到 30-40%,如何写好研究计划非常关键,而选题是写好研究计划
的前提。
(2)院校选择:选择 3-5 个不同档次的学校比较合适,育明会根据考生情况和
内部信息给学生推荐最适合的院校。
(3)联系导师:大部分导师每年只有 1 个招生名额,所以提前和导师取得联系
很关键。附上学术简历和研究计划导师回复的几率比较大。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
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导师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 1 年、2 年甚至 3 年。
有志读博的一定要早做规划。
(4)备考重点:专业课笔试以及面试主要考察 3 部分:一是前沿理论;二是时
政热点;三是研究方法。博资考试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视野、运用理论分析热
点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和潜力等,要学会博士备考的方法,不能单纯的只看教材、
看导师论文,还需要通过论文阅读和政策解读,了解学科的热点并学会解读。
(5)论文发表:不管是考试制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
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有报考领域的核心期刊
论文通过初审的几率较高,没有的话也不要有太大压力。据统计部分 985 名校上
岸的考生也没有核心,只有个别的学生有发表,没有的同学备考关键是写好研究
计划。
(6)备考时间:提前一到两年准备,这个时间可以写出一篇优秀论文,能够发
表最好,再联系导师“套瓷”。
二、参考书目
(1)《组织行为学》,罗宾斯,清华大学出版社
(2)《人力资源管理》,德斯勒,清华大学出版社
(3)《应用数理统计》,杨虎,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备考内容
1、复试形式:笔试+面试
2、复试内容:
(1)笔试:闭卷笔试,时间 2 至 3 小时。
专业及研究方向 综合考核笔试科目
工商管理
04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 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应用数理统计、
英文文献阅读与分析
(2)面试:每位考生约 30 分钟。注重考核考生外语能力、基础理论,尤其是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
3、成绩计算
专业及研究方向 成绩计算
工商管理
04 领导力与组织管理 总成绩=面试*70% +笔试*30%
四、考博复习
一对一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申请环节:
1. 申请环节——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导师选择疑问沟通;
2. 申请环节——博士申请资料整理&撰写&完善;
· 本科&研究生学习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能的问题;
· 博士研究计划撰写包含内容&具体规范&注意事项;
· 博士研究计划示例讲解;
第二部分 笔试环节:
1.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专业基础;
核心学习内容:
(1) 理论基础学习;
(2) 导师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知识点汇总;
2.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学术前沿、热点分析;
第三部分 面试环节:
1.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问题问答;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2.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英语问答;
· 高频英文问题汇总&解答;
3. 面试考核环节——其他问题(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兴趣、未来职业选择等);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辅助资料
【1】考试信息更新、考试趋势分析
【2】赠送讲义、笔记、真题、导师期刊文章及论文集等资料
综合阅读(部分)
在市场经济中,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变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苦。
政府的作用便在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稳定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工
具和货币工具等。
上述七个方面的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称其为基本职能是因为这些职能是普遍的,甚
至是跨时空的。当然,政府职能的范围、政府作用的强度,为实现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公共政
策和治理工具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
第四节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一.政府的治理工具
(一)定义
治理工具,又可称之为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二) 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1.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和服务。由政府部门承担政策规划即执行责任,费用由政府
税收支出或使用者付费。如政府提供军队、警察、各种公共建设等。
2.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财税与劳务,但由政府机关间彼
此签约并将其付诸执行。
3.签约外包。此种方式指政府雇佣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费用则由政府编列预算支
出。如政府托私人公司清运垃圾。
4.经营特许权。是指由政府核准私人部门提供服务,但政府则保留价格之核准权,费
用则由使用者付费。如高速公路出口的路线经营权。
5.补助。即政府通过免税、低息贷款、直接补助等诱因来提供服务,其费用包括政府
对业者的补助即使用者付费。如政府的出口退税政策。
6.抵用券。是指政府赋予符合资格的人民自由选择去消费某种货品,而由政府付费,
例如社会救济以及医疗服务的提供。
7.市场运作。指政府对于市场运作不加干预,完全由市场之需求及供给自行调节,由
费用者自行决定消费对象,政府仅维持市场秩序。
8.志愿服务。指由非盈利组织提供服务,政府对此予以鼓励。
9.自我协助。指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符合或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人们自行寻求
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社区内守望相助等。
10.政府贩售。指消费者向政府购买特定服务,民众成为需求者而政府则为提供者。
上述十种方式,依政府介入的程度不同,可以用图 3—1 来表示。
(三)政府治理工具的分类举例
1.史耐德和英格的分类:权威、诱因、能力建立、象征劝勉以及学习。
2.林德和彼得斯的观点: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规定、征税、劝诫、权威、契约。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很显然,政府可运用多元政策工具以实现自己的治理目标,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运用
何种治理工具,政府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
程度,目标的正确性与选择性,对市场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而定。政策工具的选
择是十分复杂的事情,选择那种政策工具,或者选择那种政策工具比较好,并没有明确的答
案。然而,通过对各国政府改革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对政策工具的偏好正在发生转
变,如更强调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和市场机制;强调非盈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强调放松管制
等。
第五节 政府失灵
一.政府失灵
政府机制应呈现社会资源经由政府的配置达成最大化的效益。但是,不完全市场和不充
分信息问题无论是在公共部门还是在私人部门都是相同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加之其他方面
的原因,政府失灵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
佳的情形。
二.政府失灵的类型及原因
(一)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
无论市场怎样不完善,都是与生产成本的活动相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价格决定的。政府
活动因为缺乏任何价格的指引,便割裂了这种联系,因为维持政府活动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
源,即来源于政府的税收等。由于缺乏这种联系,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产它的成本割裂。
这种割裂意味着资源错误配置的程度增加,因此,无论公共政策采取何种形式,政府活动的
一个趋势是明显的多余的成本,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不完全信息的作用是明
显的,另外,政府预算也会因利益集团的游说造成生产过剩和重复投资的问题。
(二) 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理性选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因素,以及政府部门的本位主义和机关利益等各
种因素的综合存在,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符合有效率的资源配
置。
(三)内部性问题
公共组织为了进行其内部的管理,需要发展他们的标准或规则,这些标准或规则即内部
性,即用来评估机构的运行和机关人员的行为。这些标准很接近私人的组织目标,因为在机
构内的动力是由个人或集体的行为产生的,这就意味着私人的或组织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
配公共决策者的计算。
(四)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政府部门缺乏竞争,管理部门及管理者缺乏竞争的压力政府官员也缺乏企业管理的理
念,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也没有较好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导致了政府组织的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