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3--L0079 号
P42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
P54 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3 年第 23 期 总第 234 期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
农业科技主战场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3--L0079 号
P42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
P54 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3 年第 23 期 总第 234 期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
农业科技主战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服务于县域 / 市域农业发展,中农富通继农业嘉年华
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以下简称农业奥特莱斯)。
农业奥特莱斯以政策引导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品牌培育为
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集聚资源要素,融合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高效优质
农产品和绿色农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是集产品交易、服务体验、会展交流、
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商业模式;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供应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农业奥特莱斯具备产品交易、品牌培育、涉农
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休闲体验、会议会展和科技示范九大功能。
2019 年 5 月 19 日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隆重举办“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发布会”,引起来自国内外的嘉宾
和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农业奥特莱斯能成为具有多样性、更有张力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
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
产品交易 信息交流
涉农服务 金融服务
教育培训 休闲体验
综合性农商
全新产销模式 01
03
04
05
一站式服务 02
全新涉农
体验式消费
全新式生活
五大
创新
业务咨询:刘女士 15811564620
九大 功能
主要业务
构成
产品
交易
品牌
培育
涉农
服务
会议
会展
休闲
体验
科技
示范
农产品
展销服务
农商
体验服务
农业生产
服务
农业经营
服务
农业金融
服务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金融
服务
信息
交流
教育
培训
做现代农业 找中农富通
PREFACE 卷首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坚持产业兴
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
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
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
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
持续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
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
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
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种植业五谷丰登,畜
牧业六畜兴旺,乡村特色产业拔节生长,广大干部群
众奋楫前行加油干,为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早日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
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
高,14 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
头等大事。”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
供给体系,首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大基地、大装备,背后要有强支撑。
强政策——国家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
政策体系,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100 亿元,中
央财政及时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政策举措实打
实,稳预期、强信心。
强科技——良种落地,良法种田,农机驰骋,全
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2.4%,农作物良种覆
盖率超过 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金扁担”为现
代化大农业持续注入新动能。
强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高产
示范区创建多管齐下,小田变大田,“红利”不断释放。
截至 2022 年底,全国累计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稳
定保障了 1 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强服务——种好地,多打粮,资金扶持不可缺少。
随着财政资金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机构
也不断加大信贷扶持。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业银行
累计投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超过 2000 亿元。
强支撑带来稳发展。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
产量连续 8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
农 情 调 度 显 示, 截 至 10 月 22 日, 全 国 秋 粮 已 收
81.3%,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
历史新高。
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
要食物。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粮经饲统筹,农林
牧渔并举,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供给体系。
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除
19 亿多亩耕地之外,40 多亿亩林地、近 40 亿亩草地
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也逐渐成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农业功不可没。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
积达到 4000 万亩,约 70% 的肉蛋奶和 52% 的养殖
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座谈会时指出:“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
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
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要把“土特产”3 个字
琢磨透,建设产加销贯通的农业产业体系。
放眼全国,乡村宜业,产业兴旺。各地依托特色
资源,把乡村资源、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产
业优势,形成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土特
产做出大文章。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 300 个国家
现代农业产业园、18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09
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72%。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进一步增
强农业产业链建设,要在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
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主要环节发力,全面
提高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多措并举,扎实拓展农业增
值增效空间,做强产业链,完善带农增收体制。”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
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产业、新业态激活乡村产业巨大潜能。全国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30 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
7000 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过 3 万家,农村网络零
售额超过 2 万亿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
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05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 7.3%。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生产经营方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
农业的方向”“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
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加快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要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放在突出位
置,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服务外包市
场两个维度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
看全国,超过 400 万个家庭农场、222 万家农民
合作社,在良种繁育推广、绿色统防统治、标准化生
产等领域积极探索,带动农民、连接市场、引领发
展,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不断提高。
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解决一家一户干不
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 107 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
务组织成为农户的贴心“田保姆”,服务带动小农户
9100 多万户,覆盖超 19.7 亿亩次。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夯实现代化大
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向上,还要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坚持强化带动效益与提升带动能力相结合,科学合理
确定带动方式和受益程度,健全完善‘带得准’‘带
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
业发展有机衔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的根本出路
在于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亿万农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
生活,农业现代化阔步向前,广袤田野希望无限。
——人民网
卷首语 PREFACE
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PREFACE 卷首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
主办单位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公益支持单位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北京市新发地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
河北省邢台市邢州现代物流城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西省忻州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河南省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
上海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浙江省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长沙红星农副产 品大市场
四川省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中心
四川成都市双流百家批发市场
贵州省贵阳北部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园
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江南农副产品市场
广西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声明:《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声明
凡本刊物中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现代农
产品销售与消费》,未经本刊物授权,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
业机构均不得进行商业性质的 原版原式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
本刊物所发布的内容。被本刊物授权使用的单位,不应超越授权
范围,须注明来源: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物未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
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物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刊物联系的,请在
本刊物发布该作品后的30日内进行。
本刊中未标明图片来源均来自网络
发行量:300000份/期
杂志宗旨:
宣传区域优质农产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促进农产品流
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搭建农产品市
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努力成为联结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桥梁。
发行范围:
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相关负责人。包
括:农业农村部等农业管理部门、县域政府、农业行业协
会、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科研院所、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等。
编辑部
总 编 辑:何小凡
副 总 编 辑:白春明
执行总编辑:米志强
主 编:王妮
副 主 编:鲍仁蕾
美 术 编 辑:韩倩
编辑 / 记者:邸旭亮 任柳柳
洪秀丽 刘誉元
陈子文 李天荣
封 面 图 片:任柳柳
委员会
主 任: 翟留栓 张天柱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名)
马会勤 冯力更 任迪峰
安玉发 李乃光 李玉清
吴卫华 沈 群 张 文
张绍英 张 锐 张德纯
张潞生 陈尚武 陈湘宁
孟繁锡 封树民 赵梁军
洪 涛 高振江 曹 华
曹建康 韩一军 韩东海
潘灿平 籍保平
卷首语 PREFACE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01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孟景伟深入调研中农富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建
设/06
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顺利
召开!/10
第十三届县域会县域经济奠基农业强国,高质量规
划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顺利召开/16
市场观察 MARKET SURVEY
全国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
2030年)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2023—2030年)/22
三农人物 INTERVIEW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农业科技主战场/34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大 国 重 器 —— 北 大 荒 打 造“ 中 国 饭 碗 ”“ 农 业 航
母”记/42
科技前沿TECHNICAL FRONT
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究/54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中 国 最 低 调 的 水 果 大 省,从 黄 土 高 原 甜 到 秦 岭
南北!/62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史上最“乱”水果家族/66
2023年第23期
总第234期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农业科技
主战场 34 1966 年国家科委组织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有关单位
107 位科技人员,在这里联合攻关,创建了禹城实
验区,开始了多项治理改造和各种特色的实验研究。
在总结治理和研究中,提出了“井、沟、平、肥、林”
综合治理的禹城模式,靠着这个模式 14 万亩的南
大洼变成了高产高效的样板田,实验区的综合技术
和单项技术向北方省区传递和推广,为区域农业发
展和扭转南粮北调局面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进入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后,农业大数据及智
能分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农业从业者发现新知
识、创造新价值、提高生产能力的新型现代农
业生产要素,也是国家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
通过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
服务手段,农业大数据可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转型与发展提供新动力 。
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基础设施
发展战略研究 54
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表示,中农富通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希望企业在人
才、科技、平台等方面持续发挥优势,深度参与、服
务副中心农业产业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积极贡献力量。
中农富通是以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和技术为依托
的“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的农业高科技服务企业,荣
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科技部国际合作基
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多项荣誉资质。
将在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农业科技企业
能动性,推动通州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农富通
近日,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深
化“热线 + 网格”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到宋庄镇、潞城镇调研。他强调,要持续探索副中心
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
发展上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
影,区领导孙学伟、王翔宇一同调研。
在中农富通调研中,孟景伟在“科技走廊”听取
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布局规划等情况汇报,现
场参观了不同类型的农业设施、园艺特色品种栽培、现
代化育苗等,仔细询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需求。他
孟景伟深入调研中农富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
农业品牌化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
地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农业品
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但总体来讲,我
国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
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
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
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
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
途径。高效、精准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既是农产品品牌建
设、品牌营销的实现途径,又是品牌建设应达到的最终
目标。在当今新的科技变革时代,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模
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加持
下,以电商直播卖货、社区团购等为代表的新型产销对
接模式,与传统的批发市场、商超等渠道有机结合,形
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更加多元化的产销对接模式,在
推动各地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小生产与大市场对
接、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农业品牌与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结合在于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和产业链整合,推动农业产
业的创新和发展,实现农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中农富通作为国内知名的农业科技服务企业,以
自身的平台、专家、人才、科技、模式创新及一条龙
式服务等竞争优势,服务各地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
兴。为解决各地现代农业产业链后端发展问题,中农
中农富通助力各地品牌提升与产品销售|农业品牌策划 & 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
富通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行业优质平台及渠道
资源,助力各地品牌强农与产销对接,最终达到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服务内容
农业品牌建设咨询服务
中农富通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
专家及研究机构,以及旗下乡村振兴领域知名智库——
中农富通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为各地政府、涉农企
业提供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建设一体化咨询服务。
区域农业品牌战略策划与规划
基于各地农业品牌建设与提升需要,为各地各级
政府提供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策划与
规划服务,通过规划明确地区农业品牌的战略定位、目
标与发展路径以及品牌管理措施等。
农业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策划与设计
基于涉农企业战略发展及业务开拓需求,为各地
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渠道搭建与总体运维,线上营销平台与电商
直播托管,线下大型营销推广活动策划与实施,品牌
与营销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品牌与营销培训等。
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
中农富通依托自有农产品品牌及销售渠道,同时
联合国内外知名的流通渠道及平台资源,畅通生产、流
通、消费渠道,为各地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产
销精准对接一揽子服务。
大型产销对接活动策划与实施
利用中农富通立足首都北京的平台资源优势,策划
产品发布会、展会等大型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在京知
名流通企业、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机构,为各地政
府、企业农产品进京乃至走出国门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渠道与品牌合作
立足各地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产品销售的需求,精准
对接中农富通自身及合作方渠道资源,通过订单合作、品
牌输出等多种合作模式,助力产品销售与多方共赢。
电商直播
联合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以及专业直播运营
商,与各地合作共建直播基地、开展直播带货等农产
农业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策划与设计服务,明确企业
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产品规划、营销策略等。
农产品品牌设计
为涉农企业农产品品牌打造提供产品包装设计、专
卖店设计、展陈设计、导视设计、logo 设计、VI 设计、画
册设计、广告设计、物料设计、网络设计等系列设计服务。
品牌宣传推广
联合业内知名媒体平台,为各地政府及企业的涉农品
牌提供全媒体宣传推广服务,含媒体广告策划与投放、大
型主题推广活动策划与实施、涉农会议会展策划与实施等。
品牌孵化与代运营
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品牌孵化与代运营服务,包括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9
品电商销售活动。
专业配套服务
中农富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及园区运
营的优势,围绕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建设、产销对接领
域,还可为各地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农产品检测、仓
储配送、农业技术培训等多项配套服务。
服务优势
专家人才支撑
中农富通以农业科技服务为核心定位,围绕“聚世
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的发展愿景,经
过近 40 年的积累与沉淀,积聚了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
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 5 万余位,其中核心专家
1000 位左右。同时,企业拥有近千名高学历、有经验
的骨干人员,这些都为富通的专业服务能力提供了高
层次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深耕各地农业
基于富通长期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的规划咨询、园
区建设、园区运营等业务,富通对各地农业产业的特
色挖掘、优质产地及产品资源把控、科技支撑、未来
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较为独特的优势。
自主品牌平台
基于富通多年在多地农业园区运营经验及自有农
产品产销实践,已构建了以“富通大潮来”为主的农
产品产销对接服务自有品牌和平台。同时,富通旗下
自营基地——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总占地面积
1200 亩,科研办公及农产品包装冷库配套 4000 平米,集
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品牌孵化、产品展销、科普研学、培
训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获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
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级星创天地、全
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可为各地农产品进京提
供从技术咨询、品牌孵化到产销落地的一揽子服务。
强大行业资源
基于富通在行业内的品牌优势及影响力,已与新
发地、抖音、快手等国内知名渠道平台建立紧密合作
关系,为服务落地提供渠道支撑。同时,富通作为国
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合作,是北京
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可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对接产销两端优质资源,服
务各地优质农产品销售。
——中农富通
1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11 月 25 日,由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共同
指导,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中
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和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县
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以“科
技创新·品牌引领·三产融合·县域振兴”为主题,以新发
展理念为引领,旨在立足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
农业强县建设为抓手,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
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县域力量。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姚伟龙在致辞中表
示,“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民是国之基石,县域是农业
发展的重要阵地。通州区继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
城乡要素流动,以城市副中心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服务
城市副中心为路径,高站位统筹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高
标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
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顺利召开!
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乡村样板示
范区。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为中国县域现
代农业发展献计献策,携手共进,为中国县域现代农业
农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农业
经济与政策专家柯炳生以“汇聚社会各方合力,加快建
设农业强国”为主题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
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我们要立足国情农情,体
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
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面对人民收
入持续增长,对吃好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农业强国依
然任务艰重,必须坚持业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政
策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照
新、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原副主任邓光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中国社会
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副主
任、副研究员张瑞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数字经济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1
产业所副主任李源彬、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总经
理何小凡分别发言,围绕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业现
代化转型升级、种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等议题展开深
入讨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
振县域经济发展信心,为县域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农业产业化北京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谢磊,山西省太原市农业农村局
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国,乡村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
理王清,北大荒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北大荒研究院教授
级政工师向世华共同参加,就“项目为王 、招商为要、落
地为大,齐心协力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基赋
能!”为主题展开对话,共同为促进我国县域现代农业
高水平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献
计献策。
圆桌对话嘉宾发言嘉宾
会 议 同 期 开 展“ 县 域 农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规 划 研 讨
会”、“一带一路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县
域农业品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三场研讨会。
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研讨会专场
“一带一路”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专场
县域农业品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专场
本次会议获得多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
的支持,会议现场同步直播,新华社现场云、新浪新闻、百
度直播、视频号、小鹅通等平台线上同步直播,累计 68
万人次线上观看。本次会议的举办,为推动我国县域农
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与会者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
机,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出更大的贡献。
至此,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已经成功举办
十三届,历经十二五到十四五的三个五年计划,为县域经
济发展夯基筑石。自第十二届县域会开始,会议进行改版
升级,聚焦当下与总结提升并重,以全年系列会议形式,结
合线上与线下持续性召开。年中针对时下热点、难点问题
实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等进行分析、探讨,年末召开全
年总结大会,并对下一年度县域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进
行研判和指导。发挥会议平台影响力,以高度责任心和使
命感,奋力谱写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中农富通
1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11 月 25-26 日,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
层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以“科技创新·品牌引领·三
产融合·县域振兴”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
机构、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业界人士,共
同探讨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
观看总量达到 68 万人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
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教授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教授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农业经济
与政策专家柯炳生以“汇聚社会各方合力,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为主题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
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我们要立足国情农情,体
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
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面对人民收
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 行业专家共话县域农业发展
入持续增长,对吃好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农业强国依
然任务艰重,必须坚持业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政
策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院张照新在主
题报告中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推动农业产业
全链条升级。他表示,从全产业链升级角度谈农业强国建
设,提出农业强国“重在保障”,强调以产业链稳定为基
础的产业韧性的重要性,强化协同、破解风险困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院张照新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
副主任邓光联在演讲中介绍了我国种业取得的成就和种业
振兴的行动进展,强调了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强调种
子是农业产业的源头。他表示,我国农业及种业仍然面临
挑战,要抓住机遇,推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
方向,选择长短结合的路径,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才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农业经济与政策专家柯炳生教授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副主任邓光联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3
能实现中国种业的加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在设施农
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保证
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保障。目
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现代设施农业发
展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创新,升级农光、风光互补项
目开发,加大设施农业金融,加强保险支持力度,培养设
施农业相关人才,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政府
建立灵活宽松的土地使用制度,涉农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和
农业生产计划指导等方式来提升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同时
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设施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
新、技术创新、品种创新等方式,强化现代设施农业科技
和装备支撑,打造现代设施农业新引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
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瑞娟在演讲中表示,推进农
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是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
关键。她认为,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现
代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对于解决小农户生产困难、节
本增效、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她表示,目
前国内强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以
及政策支持和模式探索,已经促使中国的农业社会化服
务发展进入黄金期,对于如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
出了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转变成农业生产的主角和决
定性力量,和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
下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指导性建议。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数字经济产业所副主任李源
彬提出,乡村数字经济建设人才缺口巨大,共建数字乡
村人才产业体系,需要构建数字乡村人才全流程、一体
化培养方案,打通数字乡村人才供给和需求链路,实现
以人才链为牵引的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四链耦合”。
实行“多主体共建 + 市场化运行 + 企业化管理 + 专业化
服务”的运营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师资、培养有专业
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数字经济产业所副主任李源彬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凡以“国际
农业项目投资概览”为题,剖析国内外政策经济形势,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副
主任、副研究员张瑞娟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凡
1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所影响的国家范围内的投资,是
有积极意义的,东盟、东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
等预计将成为国内公司和投资机构瞄准的重点方向。农
业投资合作已从早期的种养环节,发展到加工、储运、贸
易等多环节共建,境外园区不仅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分
享发展经验,更是成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有效载
体和重要平台。并重点介绍了产业化、三产融合、科技
引领、都市农业和高效生态五个大类的 13 个项目类型,为
农业项目投资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
入了新活力。与会者们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
合作、共谋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看到了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我们将以农业强县建设为抓
手,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贡献县域力量!
——中农富通
11 月 25 日,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
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以“科技创新·品牌引领·三
产融合·县域振兴”为主题,聚焦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
键问题和未来趋势。在会议期间,举行了一场主题为“项
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齐心协力为促进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夯基赋能”的圆桌对话,探讨如何立足新
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县域发展提质升级,不同的角度
分别介绍了招商引资方面的一些政策经验和模式,激发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对话环节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
任张正河教授主持,邀请了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协会常务副会长谢磊,山西省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
记、局长李建国,乡村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清
“促进县域乡村振兴”大家谈
以及北大荒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北大荒研究院教授级政
工师向世华作为对话嘉宾。
谢磊副会长介绍了北京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背景及
定位,协会目前已有 200 多家会员企业,每年利用年会、农
展会等品牌活动,为会员企业着重提供思想交流、市场
对接、科技对接、金融对接等品牌化活动。北京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在北京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中
始终发挥龙头作用,同时协会也积极帮助这些龙头企业
牵线搭桥,积极与这些龙头企业一起来开展活动。作为
北京的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在为北京提供乡村振兴和农
业产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发挥作为首都这些龙
头企业在全国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带领会员企业到其
他省、市、自治区参加招商引资活动,为全国农业产业
圆桌对话嘉宾 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谢磊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5
平台。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帮贷、帮种、帮销服务,积
极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
拓,实现与农民的双赢。将在全国县级铺设服务站,选
择融资商配合县级工商银行完成发放贷款的前期服务工
作,促进地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乡村振兴。
向世华政工师介绍,北大荒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
航母般的存在,不但能在国家需要关键时刻提供原粮上
的战略力量支持,同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服务领域也
发展出了多个排名靠前的优秀企业,这意味着党中央国
务院部署的农垦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北大荒从行
政管理体制到企业经营体制的成功转变,得益于国家
投资牵引企业农场的投资,激活了职工种地投资的积
极性,投资人自己拿钱自己用、自己受益,形成了良性
循环,使投资非常精准有效,同时也有力支撑了北大荒
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北大荒集团已经把种地的能力变成
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形成了新业态并且走出
去,服务于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多个地区。
北大荒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北大荒研究院教授级政工师向世华
在对话过程中,各位嘉宾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出发
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他们一致认为,推动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
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
与农业发展,社会各界应关注和支持农业领域的发展。
此次圆桌对话为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
层会议增添了新的亮点。与会者们表示,将以此次会议
为契机,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为推动我国县域经济高
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农富通
发展注入活力。谢磊副会长同时强调,招商引资是大活
也是难活,只有工作务实、项目落实,最终才能落地。
李建国局长分享了太原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措施、模
式以及路径。他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趋势,也是未来,太
原市政府和农业农村局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目前项
目引进、项目落地和实施均落在县域,太原市目前县域生
产要素齐备、土地空间充足、作为省会城市的市场需求量
大,并且品牌和市场价值提升空间大,这些因素为招商引
资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基础。在规模化,市场化、价值
链提升等方面,需要更多企业参与,通过企业化运营,实
现品牌化提升和产业链拉长。同时太原市政府也在积极营
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上持续输
出,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及优质服务。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建国
王清总经理从金融服务角度阐述招商引资在农业发
展中的作用。他介绍乡村融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平台金融
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与乡村融(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
乡村融 [ 北京 ] 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清
1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2023 年 11 月 25 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
业发展高层会议平行论坛之一“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规
划”研讨会在大会当天下午成功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
办,中农富通智库·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和北京中农
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全程在线同步直播。
中农富通智库·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院长白春明
主持本次会议,并邀请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乡村产业振
兴、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县域商业数字化发展、盐
碱地综合利用、“和美乡村”·“千万工程”以及涉农金
融新理念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及行业专家围绕“县域农业
高质量发展规划”为题进行深度研讨。
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院长 白春明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乡村规划与设计工程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肖运来以“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强市(县)建设”
第十三届县域会县域经济奠基农业强国,高质量规划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题做报告,从“农业强县”的概念理解和工作要点两
个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农业强国”理念下
沉至县域领域,为县域农业规划发展工作指明方向。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高级项目经理姚肖刚进行了题为“‘延庆东南山,九沟
十八湾’乡村振兴品牌项目”的报告,聚焦北京延庆区
东南七乡镇,在政策扶持下,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区
位优势,实现产业聚集、生态体验与品牌输出结合的发
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品
牌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借
鉴性意义。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乡村振兴促进中心高级项目
经理 姚肖刚
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孙皎皎做了“巡
礼全球农业产业,深挖合作商机”主题报告,基于中农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乡村规划与设计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肖运来 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孙皎皎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7
颜值更有价值”为题作报告,从规划角度向我们介绍和
展示了浙江市通过“千万工程”打造和美乡村的发展过
程,其中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为全国“千万工程”项
目的推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县农科所所长 王枕旦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 - 乡村振兴金融部产品科
科长丁庆广以“以新金融理念为指引,书写乡村振兴新
篇章”为题作报告,从金融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设
银行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体系,展示了金融服务五维乡
村的战略体系和案例,为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
指导。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 - 乡村振兴金融部产品科科长 丁庆广
农为邦本 , 本固邦宁。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
发展高层会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旨在立足新时代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农业强县建设为抓手,助力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
县域力量!
——中农富通
富通 20 余年的海外农业行业考察经验,分析海外学习和
投资机遇,助力农业企业构建国际行业生态圈。另外就
中农富通国际合作五维度以及农业考察巅峰之旅进行介
绍,与其他农企拓展合作空间,共创农业国际发展新局面。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部高级架构
师杨天序就“阿里巴巴数字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四大典
型路径和实践”主题作报告,报告向我们展示了数字化
服务的多个典型案例,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指引探
索综合类园区的创新模式。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部高级架构师 杨天序
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史洋进行了题
为“新形势下盐碱地综合利用开发机遇和挑战”的报告,介
绍盐碱地综合治理的重点所在,我国盐碱地大面积治理
综合利用技术瓶颈,以及微生物适应性技术开发体系等
治理方法,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形式等,为我国盐
碱地综合利用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
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史洋
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县农科所
所长王枕旦以“打造和美乡村,‘千万工程’让乡村有
1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专场
二——“一带一路”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于 11
月 25 日下午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国家科技部温室设
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办,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设施农业
产业国际合作联盟承办,并得到“一带一路”国际设施
农业工程专业科技创新院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汇聚了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协会及企业代
表,围绕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
讨。会议开始,主持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事业
部总经理李旭对各位嘉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
了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李旭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世荣在对我国无土栽培发展概
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中指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设施园
艺、无土栽培)是生产急需,无土栽培技术将以其独特
第十三届县域会 “一带一路”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
的优势,改变农业传统观念、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
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等,成为现代设施种植的主要生产模
式,在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大发展的春天,必将得到快速
发展和广泛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郭世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京研益农
(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海凤分享了如何
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设施农业优质专用型品种的经验
和思考。她表示,生物育种技术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育
种技术之一,对于提高设施农业作物品质和产量具有重
要作用。随着组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作物育种新
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和完善。下一步,应加强原始创
新和集成创新,实现“基因发掘规模化、基因操作高效
化、品种设计工程化、生物育种体系化”,培育推动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
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海凤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9
从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进行“农艺 - 农机 -
设施”深度融合、进而构建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的“三
步走”方法。
中农富通园艺工程事业部总经理陈燕红分享了鱼菜
共生种养结合模式。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
系,该体系可实现养鱼不换水且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
肥可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中农富通园艺工程事业部总经理 陈燕红
韩国技术转移机构 DANA 中国办事处科长金海顺在
中韩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转移与合作机遇的分享中介绍了
公司研发应用的农业用硫硅酸肥和动植物及水产生长调
节剂等产品。
韩国技术转移机构 DANA 中国办事处科长 金海顺
此次研讨会为推动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向更高水平发
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未来,我们期待在政策支
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农富通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性新品种,满足国家重大需
求。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新机制,加快构
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
的创新联合体,确保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中国碗
装中国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邹志荣就降能耗、节成
本,推进设施农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进行了讲解。他
强调,大型温室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是能源利用问
题。国际上大型连栋温室加温采暖和夏季降温需要大
量的能源,其成本占到总成本的 40% 以上。所以,降
低污染、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
各国的重要任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邹志荣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卫堂就如何构建设施蔬菜全程
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了讲解。他指出,机械化生产是现
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有重要作用。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着机不好
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用不好机等 4 个主要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宋卫堂
2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各地均在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高效、精
准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既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营销的
实现途径,又是品牌建设应达到的最终目标。
第十三届县域会县域农业品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于
2023 年 11 月 25 日下午顺利召开。围绕各地如何做强当
地农业品牌,大同市成功经验案例,产销对接发展新趋
势、新动向、新模式等核心问题展开交流,为各地行业
发展搭建交流互动与合作共赢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
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主持会议并做精彩发言。
会议期间,行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协会及企业代表
以不同视角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
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 研究员、中国农业
第十三届县域会县域农业品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顺利召开
展览协会副会长张国就扎实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做出了高
站位、宽视野、深层次的阐述与讲解。参会嘉宾深刻意
识到品牌建设是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主席为农
业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业品牌
建设。企业也应走“文化赋能,品牌强农”的道路。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徐洁
怡结合自身对相关领域长期的研究探索,分享了关于数
字经济背景下县域农业品牌建设的策略与路径。简明易
懂地讲解了如何理解品牌,县域品牌的建设路径与数字
背景下的品牌建设策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徐洁怡
聚焦农产品具体案例的环节中,大同市大同好粮、黄花
协会会长麻树田就大同黄花的产销提出全面、具体的观点。
其中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推动仍然是第一推力;农
业是天然的弱势产业,离不开政府的“保姆式”服务;推进
黄花产业的现代化,龙头企业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 研究员、中国农业展览协会
副会长张国 大同市大同好粮、黄花协会会长麻树田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1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结合长期
行业积淀与运营中的切实案例,分享并深度解析了关
于“引领运销大户,整合核心资源,努力打造“商贾
云集、商机无限、交易活跃、购销两旺”的农商运营
综合平台。
在“探索新零售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
实践”的探讨中,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欣宇剖析了在全球零售业逆势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
零售行业在产业端与消费端面临提质增效新机遇,并详
细阐述了数实融合创新零售服务竞争力与新零售驱动创
新差异化商品力的盒马经验。
当今全球科学技术变革时代,5G、元宇宙、人工
智能、数字化概念与产业兴起并蓬勃发展。手机 5G 视
频平台也可助力农产品销售!北京淘爱豆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副总裁赵霞女士针对国家政策、行业生态体系、电
商品牌打造等具体方面与现场及线上嘉宾做了积极沟通
与互动。
韩一军教授最后做精彩总结:我们现在已进入了
一个品牌引领的时代,质量强国的重心就是品牌建
设,农业的品牌建设还面临很多新的形势要求。总体
来讲,第一,农业品牌建设要更加注重绿色与生态;第
二,品牌是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农业品牌的系统性要
更大、更复杂,这需要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
同参与、不断融合,也需要考虑更多农民主体如何参
与其中;第三,品牌真正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包
括组织创新、科技创新等;第四,要想做好农业品牌,一
定要意识到它的独特性,它不同于工业品牌,也不同
于服务业品牌。
会议同期还开展了“一带一路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创
新研讨会”、“县域农业品牌发展与创新研讨会”,获
得与会者广泛好评。
——中农富通
年视察大同之后,始终关注关心黄花产业,曾多次在全国农
业农村工作会上专门谈到大同黄花。要求各地把“土特产”
这 3 个字琢磨透,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建设专业镇。
会议期间,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与北京淘爱豆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中农富通聚焦乡
村振兴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服务,业务涵盖农业农村领域规
划咨询、农业工程建设、园区运营管理、数字农业农村、农
业品牌建设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在服务各地农业品牌提
升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具有专家人才支撑、深耕各地农
业、自主品牌平台、强大行业资源等突出优势。淘爱豆致力
于数字化商业运营和 5G 手机彩屏业务,同时与国内三大运
营商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数智化商业的发展,在数字化
媒体宣传及电商运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双方充分发挥各
自优势、跨界融合,共同致力于各地农业品牌建设与提升、农
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助力各地品牌强农与乡村振兴。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与北京淘爱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北京新发地作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
批发市场,是首都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
2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2023—2030 年)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着眼推进现
代设施种植高质量发展,以统筹
强化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稳定
安全供给为目标,以稳定蔬菜产
能、提高生产效能、调优生产结
构为导向,以传统优势产区老旧
设施改造、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
开发、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
示范、区域集约化育苗(秧)中
心建设为重点任务,加快实施一
批现代设施种植重点项目,优化
产业布局,完善设施装备,增强
抗风险能力,构建形成同市场需
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匹配的
现代设施种植产业体系、生产体
系和经营体系。
(二)目标任务。到 2025 年,重
点建成 250 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
种植园区、100 个大中城市现代设
施农业标准化园区、100 万亩老旧
设施整县改造、6000 个左右早稻
集中育秧中心、150 个蔬菜集约化
育苗中心。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
产量的比重达到 35%,设施种植
机械化率达到 50%,生产效率和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到 2030 年, 累 计 建 成 500
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
区、200 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
标准化园区、200 万亩老旧设施
整县改造、6000 个左右早稻集中
育秧中心、300 个蔬菜集约化育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3
苗中心。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
产量的比重达到 40%,设施种植
机械化率达到 60%,保供能力、质
量效益明显提高。
二、建设重点
(一)实施戈壁盐碱地现代设
施种植建设
1、建设目标。在西北地区合
理利用戈壁荒地发展现代设施蔬
菜产业,建设 300 个千亩以上戈
壁设施种植园区;在黄淮海和环
渤海地区充分利用盐碱地发展现
代设施蔬菜产业,建设 200 个千
亩以上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探
索推广一批成熟的非耕地现代设
施种植技术装备集成应用方案和
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带动全国
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种植面
积新增 100 万亩以上。
2、重点建设任务。 在农业
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
下,在戈壁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
以蔬菜园艺作物为主要生产对
象,利用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
大棚,采取基质栽培技术和高效
节水技术,运用企业化园区式管
理模式,开展非耕地设施种植开
发,突出建设以下内容。
——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一体
化开发。建设 500 个面积不少于
1000 亩的戈壁盐碱地等非耕地现
代设施种植标准化产业园区,完
善园区骨干灌排、水源处理、电
力设施、基础网络和主干路网等
配套建设,保障园区基础生产条
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开发,引导农户通过劳务输出、承
包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生产
设施。发展高标准具有良好蓄热
保温性能的装配化日光温室、大
跨度多源蓄热型塑料大棚、外保
温型塑料大棚,配套轻简化无土
栽培装置、低成本水处理、水肥
一体化和新能源补温设备等辅助
生 产 装 备。 在 能 源 成 本 较 低 地
区,适度发展大型连栋玻璃温室
和植物工厂。
——完善生产配套设施。配套
产地预冷设施、分级包装车间、低
温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冷藏设施
建设,提升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
水平。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保
障种苗供应。
——建设标准化基质厂。利
用先进生物工程技术,推动农牧
业废弃物无害化基质化利用,建
立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
原料的有机栽培基质标准化加工
厂,满足非耕地设施农业对育苗
基质和栽培基质的需求。
——信息化与智能作业装备。
配套环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采集
设备,配置自动通风、电动卷帘、二
氧化碳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管控
硬件、小型作业装备与智能调控
系统,提升设施生产信息化、智
能化水平。
3、建设布局。建设 300 个千
亩以上戈壁现代设施种植园区,主
要布局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甘
肃、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等 8 个地区;200 个
千亩以上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
区,主要布局在天津、河北、辽
宁、江苏、山东等 5 个省份建设。
(二)建设大中城市设施种植
标准化园区
1. 建设目标。围绕增强大中
城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
力, 重 点 在 常 住 人 口 100 万 以
上的全国大中城市郊区及周边区
域,结合资源禀赋和城市消费需
求,建设 200 个百亩以上的现代
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累计建设 2
万亩以上,统筹推动老旧设施改
造、高端设施提升、产业链配套,带
动大中城市蔬菜自给水平提升。
2. 重点建设任务。鼓励大中城
市现代设施农业连片组团式、园区
化开发,建设规模连片的现代设施
种植标准化园区,推动各类市场主
体向园区集中、科技要素向园区集
聚,探索推广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设
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示
范带动全国设施种植提档升级。
——突出高端先进生产设施
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全
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
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
设施,配套国产化智慧管控系统
和智能作业装备。北方地区开展
果菜周年设施生产模式示范,重
点建设低能耗大型连栋玻璃温
室、柔性日光温室和大跨度塑料
大 棚, 推 广 果 菜 长 季 节 栽 培 模
式、正压通风环境调控模式和配
2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套果菜全过程巡检诊断机器人。
南方地区开展叶菜周年设施生产
模式示范,重点建设低成本连栋
塑料大棚,推广叶菜水耕栽培模
式、营养液温室调控模式和配套
叶菜自动移栽收获作业装备。在
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开展立体植
物工厂生产模式示范,建设适宜
不同品种立体植物工厂,集成示
范全程无人化智能配套技术装备。
——完善提升园区公共基础
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生产用
电配套设施、农田水利等农业基
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物流、信
息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与信息化
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
园区。完善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建
设园区“田头 + 直销 + 网络”的
营销体系。
——培育融合发展的设施农业
新业态。发挥大中城市都市农业产
业融合、业态创新等优势,推动设
施农业多元功能拓展与多元价值转
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
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国内外
领先的设施农业先进业态。
3. 建设布局。大中城市设施
种植标准化园区主要布局在常住
人口 100 万以上的大中城市郊区
及其周边。其中,36 个大中城市
各建设 2 ~ 4 个园区,其他大中
城市各建设 1 ~ 2 个园区。
(三)推动现代设施农业改造
提升
1. 建设目标。在设施种植传
统优势产区,按照补短板、强弱
项的要求,整县推进老旧设施改
造提升,重点完成改造提升 200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改造 100 万
亩、塑料棚改造 100 万亩,促进
信息化和设施化融合,推动设施
结构与环境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
机化、智能化转型,示范带动各
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
2. 重点建设任务。整县实施
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推
广不同区域设施改造技术模式。
——推进标准化温室设施建
设。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以发展
节能日光温室和大跨度塑料大棚
为主,加大新材料、新棚型开发
应用,加强冬季蓄热增温和保温
防寒设施,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以发展单栋
和连栋塑料大棚为主,适度发展
遮阳棚、防雨棚、防虫网室,推
进生产管理轻简化、自动化升级。
西北和东北产区以发展日光温室
和塑料大棚为主,提高设施防寒
保温性能。
——加快老旧设施结构改
造。加快老旧低效温室设施“小
改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宜
机化水平;推广新型复合保温墙
体,提高保温蓄热性能;推广装
配式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增强设
施安全性,扩大生产作业空间。
——信息化与智能化改造。按
照补短板、强弱项原则,增配环
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采集设备、自
动卷膜通风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
调控设备以及小型打药机和物流
运输车等自动作业装备,提升设
施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3. 建设布局。现代设施农业
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布局在黄淮海
和环渤海地区、长江流域和西北
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聚
焦设施种植面积在 50 万亩以上的
山东、江苏等 20 个重点省,兼顾
其他省份,选择设施种植大县开
展项目建设。
(四)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
苗(秧)中心
1. 建设目标。在长江流域和
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优势区域,建
设 6000 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
心, 提 高 水 稻 集 中 育 秧 服 务 能
力,带动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助
力提产增效。在蔬菜主产区建设
300 个年育苗能力 5000 万株的集
约化育苗中心,新增 750 万亩蔬
菜需苗量,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
难、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提
升育苗质量与效益。
2. 重点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建
设早稻集中育秧中心,涵盖播种出
苗车间、育秧温室大棚及育秧设施
设备等。播种出苗车间主要包括用
于满足播种出苗相关生产服务作业
所需的轻钢结构厂房或各类温室。
育秧温室大棚主要包括育秧使用的
连栋温室、塑料大棚等各类温室设
施。育秧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浸种
池、催芽室等专用设施;碎土机、筛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5
土机、输送机等可多年使用的固定
资产设备。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布局合理
的集约化育苗中心,涵盖集约化
育 苗 生 产 设 施、 自 动 化 育 苗 装
备、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
等。建设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
按照年育苗能力 5000 万株的规模
标准建设300个集约化育苗中心。
因地制宜建设集约化育苗设施,北
方地区建设日光温室、大跨度保
温塑料大棚和连栋玻璃温室育苗
生产设施,南方地区建设连栋塑
料大棚育苗生产设施。鼓励有条
件地区探索建设以全程自动化为
特色的连栋温室潮汐式物流运输
苗床生产模式。建设自动化育苗
装备。配置自动化播种线、全自
动嫁接机、自动分级移栽机、催
芽 室、 愈 合 室 等 工 厂 化 育 苗 装
备,实现育苗全程自动化作业管
理。建设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
装备。配置室外气象站、室内环
境传感器、种苗长势视频监控系
统等数据采集设备,配置补光、电
动开窗、电动卷帘、二氧化碳施
肥等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温室大
棚保温、降温、补光、遮光等环
控措施自动调控运行。
3. 建设布局。早稻集中育秧
中心主要布局在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云南等 10 个双季稻生
产省份。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主
要布局在蔬菜播种面积千万亩以
上的山东、河南等 16 个蔬菜大省
和 10 个设施蔬菜重点省。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协调推动。农业农
村部积极推动有关规划和政策出
台,加强重点项目储备,跟踪调
度项目落实进展,统筹研究解决
规划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省
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本地区设施
种植建设实施方案,负责项目组
织实施和跟踪调度工作,加强与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推动
将“发展设施蔬菜”纳入“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考核,强化资金、技
术、政策落实,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政策支持。实施设
施农业贷款贴息奖补政策。按规
定用好农业生产相关项目渠道,对
设施种植业发展予以积极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设施蔬菜专属
金融产品,为设施生产主体提供
信贷直通车服务,对权属清晰的
温室大棚设施装备开展抵押贷款。
强化用地政策保障,指导设施种
植大县编制年度设施用地进出平
衡总体方案,建立完善非耕地发
展设施农业的用地管理制度,不
断完善设施农业用地保障机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设
施种植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农业
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重点
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设施园艺区
域技术公共研发中心及地方科研
院所等平台,聚焦设施专用品种
选育、新型设施结构及材料、绿
色 高 效 生 产 技 术、 采 后 处 理 技
术、设施智能装备研发、病虫害
防控等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机
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
智能装备,开展跨学科协同攻关
一批前瞻性、引领性技术,解决
制约设施种植业发展的重大关键
和共性技术问题。
( 四) 强 化 指 导 服 务。 围 绕
设施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全
环节,完善标准、技术、信息等
配套服务,深入实施种植业“三
品一标”提升行动,推动按标生
产。组织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
导组、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分
区域、分类型编制蔬菜设施推荐
构型图集,集成示范“小棚变大
棚”等改造升级措施,配套以宜
机化为载体的栽培技术模式,开
展技术培训指导,提升设施生产
管理水平。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
计划、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
行动等,加强设施种植业经营管
理人才培养,发展社会化服务。
(五)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总
结挖掘各地推进设施种植业发展
的经验做法,及时宣传解读创新
案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普
及适用工艺技术模式,发挥好示
范引领作用。综合运用报纸、电
视、网络等媒体,利用中国农民
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
进设施种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聚焦生猪、蛋
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
主要畜禽,以提升劳动生产率、资
源利用率和畜禽生产力为导向,大
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
能化养殖,应用先进养殖设施设
备和管理技术,推进养殖设施设
备功能配套、工艺融合,加快构
建高质高效畜禽设施养殖体系,提
升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
设施畜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
升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保障能力。
(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建
设完成 60 个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
养殖场、260 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
养殖场、80 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
场、200 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
和 100 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
加肉产量 70 万吨以上、鸡蛋产量
15 万吨以上、奶类产量 80 万吨
以上,带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
率达到 78% 以上。畜禽养殖规模
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
升,养殖设施设备与技术配套更
加完善,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
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 2030 年,建设完成 150 个
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60
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200
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300 个
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 200 个现
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
150 万吨以上、鸡蛋产量 15 万吨
以上、奶类产量 160 万吨以上,带
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83% 以上,主要畜禽大规模养殖
场基本实现全程设施化。与传统
养殖场相比,可节约用地 10% 以
上,生产效率提高 5% 以上。生
猪、蛋鸡、肉鸡、奶牛产能保持
稳定并逐步优化,畜牧业质量效
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畜牧业
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明
显提升,抵御市场、疫病等风险
能力显著提高。
二、建设重点
(一)建设立体多层规模化生
猪养殖场
1. 建设目标。建设提高生猪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以节
约集约用地、绿色种养循环为前
提, 建 设 150 个 多 层 立 体 规 模
化生猪养殖场,因地制宜推广高
层楼房养猪养殖模式,发挥示范
带动作用,提高生猪产业的标准
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猪肉供给保障能力。
2. 重点建设任务。建设立体
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开展技
术装备集成与养殖模式探索。
——建设规模与装备标准。
新建年出栏 10 万头的立体多层规
模化生猪养殖场 150 个。重点建
设立体多层封闭式猪舍,集成先
进技术与设施设备,配备精准饲
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粪污
处理等先进设施设备,配套自动
化、智能化信息控制系统。
——推广多层高效养殖集成
技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
流程建设多层猪场,遵循“全进
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流程,推
动供水、供料、供热、供电、通
风、采光、监控等全部实现机械
化和自动化操作,建设集配种、妊
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出
栏等各环节连续一体的生产线。
科学设计粪污排放处理系统,合
理配套排污管道沟渠、沉淀池、干
湿分离机、发酵罐等设施设备,有
条件的区域配套建设粪污消纳的
种 植 基 地。 强 化 对 猪 舍 布 局 系
统、物料流通系统、空气流通系
统、猪只流通系统、废物流通系
统、水源流通系统等六大生物安
全系统的精准控制。
3. 建 设 布 局。 坚持市场主
现代设施畜牧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2023—2030 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7
导、自愿申请、因地制宜的原则,结
合土地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地
区实施,优先考虑生猪主产区、土
地资源紧张地区和保供压力较大
地区。重点在湖北、湖南、河南、广
西、安徽、山东、河北、江西等
调出区的省份;广东、浙江、江
苏、北京、天津、上海等主销区
的省份;山西、海南、四川、重庆、云
南、贵州、福建、陕西等产销平
衡区的省份建设。
(二)建设家禽立体高效设施
养殖场
1. 建设目标:建设家禽立体
高效设施养殖场 260 个,因地制
宜推广肉鸡和蛋鸡叠层高效笼养
等集约化养殖模式,显著提升养
殖效率,示范带动提高家禽产业
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提
升禽肉、禽蛋的供给保障能力。
2. 重点建设任务。在蛋鸡肉
鸡养殖场推广立体多层笼养集约
化养殖模式和我国自主培育的家
禽新品种、配套系。
——建设规模与设施标准。按
照商品蛋禽存栏 20 万只以上、商
品肉禽年出栏 100 万只以上规模
标准,建设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
殖场 260 个,其中,改造 130 个,新
建 130 个。重点建设或改造提升
高效养殖笼架、数字化饲料传输
与精准饲喂、正压新风与智能精
准通风系统、鸡舍智能全向环控
系统、禽舍热能回收系统、废弃
物自动收集处理、禽舍智能机器
人巡检和疫病智能防控、鸡蛋自
动收集与质检分级包装等设施设
备,配套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信
息控制系统。
——因地制宜推广立体多层
笼养集成技术。在肉鸡蛋鸡养殖
优势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更新
使用先进的生产设施设备,配套
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信息控制系
统。在肉鸡蛋鸡养殖潜力区重点
加快新建一批家禽立体高效设施
养殖场,加快肉鸡蛋鸡立体多层
笼养模式普及,加快精准营养、智
能环控、降耗减排、全机械化作
业等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
养殖场设施现代化水平。在肉鸡
蛋鸡特色养殖区重点发展地方特
色品种的肉鸡蛋鸡养殖,结合当
地自然条件,配备适合的设施设
备,提高生产效率。
3. 建设布局。立足全国家禽
养殖现状基础与拓展潜力,科学
布局改造和新建 260 个家禽立体
高效设施养殖场。其中,肉鸡蛋
鸡养殖优势区(山东、广东、广
西、安徽、辽宁、河南、江苏、福
建、四川、河北、吉林、湖北、黑
龙江等省份)建设 130 个,包括
蛋鸡 50 个、白羽肉鸡 40 个、黄
羽肉鸡 40 个;肉鸡蛋鸡养殖潜力
区(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南、云
南、重庆、贵州、海南、浙江、陕
西等省份)建设 100 个,包括蛋
鸡 40 个、白羽肉鸡 30 个、黄羽
肉鸡 30 个;肉鸡蛋鸡特色养殖区
(西藏、青海、宁夏、甘肃、新
疆等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建 设 30 个, 包 括 蛋 鸡、 白 羽 肉
鸡、黄羽肉鸡各 10 个。
(三)建设肉牛肉羊高效集约
养殖场
1. 建设目标。推动肉牛肉羊
高效集约养殖,重点建设和改造
200 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和 300
个 肉 羊 高 效 集 约 养 殖 场, 创 建
一批肉牛、肉羊养殖提质增效标
2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杆养殖场,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肉
牛、肉羊产业发展,提高养殖效
率,推动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
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强化肉牛
肉羊增产保供。
2. 重点建设任务。支持肉牛
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建设提升养
殖圈舍、饲草料收贮加工、精准
饲喂、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等环
节设施化水平,探索推广集约养
殖集成技术模式,推广与养殖模
式相配套的成套技术装备。
——建设规模与设施标准。按
照存栏 3000 头以上肉牛的规模标
准,建设 200 个肉牛高效集约养
殖场,其中,新建 100 个、改扩
建 100 个。按照存栏 10000 只以
上肉羊的规模标准,建设 300 个
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其中,新
建 100 个、改扩建 200 个。重点
支持养殖场建设或改造标准化养
殖圈舍,引进良种肉牛肉羊,开展
品种改良;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购
置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揉丝机等
饲料收贮与加工设备,推广应用青
贮、氨化、微贮和秸秆饲料化利用
技术;配备精准饲喂、疫病防控等
设备和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配套
饲草料加工调整、粪污还田和废弃
物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
——因地制宜推广肉牛肉羊
集约养殖技术模式。肉牛养殖技
术模式方面,在草原牧区推行“天
然草原 + 人工草地 + 适度规模养
殖”相配套的养殖模式,建设标
准化畜棚和配套装备、饲草料库
房、饲草收割青贮等设施设备,因
地制宜建设过冬暖棚和人工饲草
地。东北和中原等传统肉牛养殖
优势区,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
升养殖场标准化、集约化、机械
化水平,改建升级精准饲养、疫
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等智能化养
殖设施设备,提升土地等生产要
素利用效率。草山草坡资源较为
丰 富 的 南 方 地 区, 推 行 种 草 养
畜,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和
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种养结合
农牧循环发展。
肉羊养殖技术模式方面,在内
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等牧区,加
强地方特色肉羊品种保护,以草
畜平衡为基础,推广科学轮牧,探
索智能放牧技术应用,发展现代
家庭生态农牧场,提高高品质生
态有机羊肉生产。在东北和西北
农牧交错带和农区,发挥区域丰
富的粮食饲料和秸秆饲料资源优
势,推进肉羊养殖方式向集约化
规模化转变,推动肉羊高效养殖
成套设备的应用,提高机械化水
平。在中原地区,拓宽饲草料多
元化供给渠道,推广标准化规模
化养殖,改建升级精准饲养、疫
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等智能化养
殖设施设备,提升土地等生产要
素利用效率。在西南地区,因地
制宜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
资源,探索多元主体联合的肉羊
集约化养殖新模式,提升养殖场
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养殖,促
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
3. 建设布局。在巩固提升传
统主产区基础上,挖掘潜力发展
区,科学布局 200 个肉牛高效集
约养殖场和 300 个肉羊高效集约
养殖场。肉牛养殖场,重点在内
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
疆等草原牧区,辽宁、吉林、黑
龙江等东北地区,河北、山东、河
南、陕西、湖北、湖南等中原养
殖优势区,四川、重庆、云南、贵
州、广西等草山草坡资源较为丰
富的南方地区开展建设改造。肉
羊养殖场,重点在内蒙古、新疆、西
藏、青海主要草原牧区,宁夏、甘
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
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江
苏、 安 徽 等 中 原 肉 羊 养 殖 优 势
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
西等草山草坡资源较为丰富的西
南主产区开展建设改造。
(四)建设奶牛智慧牧场
1. 建设目标。以节本提质、智
能高效为导向,在全国建设 200
个现代化的奶牛智慧牧场,推动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能
统计分析软件终端在奶牛养殖中
的应用,推进产奶数据采集的物
联化与管理软件的国产化,加快
奶牛养殖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并
因地制宜推广适用于不同气候资
源条件和养殖特点等的现代化集
约化奶牛养殖模式,强化奶业生
产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水平,示范
带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2. 重点建设任务。支持奶牛
智慧牧场补短板、强弱项,提升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9
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比例、资源
利用效率和数字化应用水平。
——建设规模与设施标准。按
照平均存栏 5000 头(单个牧场存
栏 3000 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养殖
场为标准,建设奶牛智慧牧场 200
个,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的奶牛
养殖场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
化改造升级,配备圈舍自动喷淋、环
境控制、疫病防控、精准饲喂、自
动挤奶等数字化设施设备,智能项
圈、计步定位、自动计量、个体识
别等信息化采集设备,以及物联
网、大数据汇总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终端应用,支持优质饲草料种植、收
获、加工、贮存设施建设与设备购
置,支持高水平粪污资源化利用设
施设备推广应用,对挤奶设施设备
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配
备生鲜乳质量检验检测以及冷链储
存运输设施设备。
——因地制宜突出建设技术
要点。在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
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等三大
主 产 区, 重 点 开 展 规 模 奶 牛 养
殖场新建项目和养殖场数字化
改造升级,通过设施化水平提升
带动产能扩大。在南方地区和大
城市周边产区重点开展圈舍自动
喷淋、环境控制,物联网、大数
据汇总分析等智能化管理终端应
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
率;对挤奶及储运等设施设备进
行物联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配
备智能化管理终端与在线乳成分
分析仪等软硬件设备。
3. 建设布局。200 个 现 代 化
的奶牛智慧牧场建设布局以东北
和 内 蒙 古 产 区、 华 北 和 中 原 产
区、 西 北 产 区 等 三 大 产 区 为 重
点,兼顾南方地区和大城市周边
产区,并聚焦奶业大县。
三、保障措施
( 一) 强 化 政 策 扶 持。 实 施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依法
依规按程序支持购置使用畜牧设
施设备。落实畜牧业健康发展和
动物疫病防控等支持政策,推进
项目实施与现行支持政策有效衔
接。推动建设一批以设施畜牧业
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产业园和产
业强镇。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
衔接,依据规划布局畜禽养殖用
地,合理保障用地空间。畜禽养
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二)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设
施畜牧业相关学科群和重点实验
室建设,开展设施畜牧业关键核
心技术攻关,鼓励开展专用传感
器、养殖巡检机器人、智能挤奶
机器人、疫病监测预警诊断以及
饲料配方数据管理和牧场管理系
统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
大力支持智能饲喂、精准环控、畜
产品自动化采集加工、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等健康养殖和绿色高效设施
装备技术示范。发挥好畜牧业现代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强设施
养殖成套技术模式集成推广。
( 三) 强 化 金 融 支 持。 推 动
将畜禽设施养殖场户纳入信贷直
通车服务范围,共享生产经营信
息,推进数据增信,支持金融机
构发放首贷、信用贷。总结推广地
方活畜禽等抵押贷款成功经验,引
导扩大实施范围。探索建立畜禽
圈舍、养殖设施交易平台,为养
殖企业顺利贷款提供支撑。大力
推进设施畜牧养殖保险,落实中
央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指导地方
探索开展优势特色畜产品保险,支
持纳入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
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
3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以巩固提升
设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
扩产能、调结构、优布局为导向,以
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发展工厂
化循环水养殖、开发盐碱地水产
养殖、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
渔场、提升渔港基础设施为重点任
务,加快实施一批现代设施渔业重
点项目,积极拓展设施渔业绿色养
殖空间,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全
面提高设施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
力,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更
好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
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目标任务。到 2025 年,建
设完成 140 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
场、60 个 工 厂 化 设 施 渔 业 养 殖
场、25 个 盐 碱 地 设 施 渔 业 养 殖
场、40 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
渔场、45 座中心渔港和 40 座一
级渔港。
到 2030 年,建设完成 340 个
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152 个工
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场、60 个盐碱
地设施渔业养殖场、99 个深远海
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60 座中心
渔港和 80 座一级渔港,带动全国
池塘标准化改造约 1700 万亩,新
增现代工厂化养殖水体约 1500 万
立方米、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面
积约 3 万亩、深远海养殖水体约
500 万立方米,基本形成布局合
理、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
有力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格局。
二、建设重点
(一)建设池塘和工厂化集约
化设施渔业养殖场
1. 建设目标。推进全国养殖
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工厂化集约化
设施渔场建设,在全国内陆和沿
海水域滩涂养殖优势区,建设 340
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152 个
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带
动全国池塘标准化改造 1700 万
亩,带动新增现代工厂化养殖水
体 1500 万立方米,进一步提高池
塘和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综合生
产能力、资源利用率、设施装备
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水
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2. 重点建设任务。以优化传统
养殖区水域滩涂利用方式、加快绿
色高效集约养殖为主攻方向,加快
建设一批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
渔业养殖场,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
水、工厂化循环水、室内鱼菜共生
等设施养殖模式。
——建设池塘设施渔业养殖
场。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
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单个池塘
集 中 连 片 2000 亩 以 上, 重 点 配
套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设备。推
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
式,根据鱼、虾、蟹池塘养殖特
点,在池塘内通过功能区构建、多
营养级营造、智能机械配置等进
行水质调控、底质调控和精准管
控,实现高效集约养殖;在养殖
区利用排水渠、闲置塘、水田等
构建生态净化渠、沉淀池、生态
塘、复合人工湿地和渔农综合种
养系统等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
化处理。
——建设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
业养殖场。按照单个养殖场车间面
积达到 3 万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工
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重点
配备精准投饲、分级计数、起捕采
收以及水质监控、尾水处理等设施
装备。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和鱼菜共
生养殖技术模式,通过物理过滤、生
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水
处理技术集成,实现 85% 以上养
殖水循环利用。
3. 建设布局。淡水池塘和工
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
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湖北、湖
南、江西、安徽、重庆、四川、贵
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2023—2030 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1
州、云南、内蒙古、河南、宁夏、陕
西、新疆、黑龙江、吉林,以及
河北、天津、江苏、浙江、山东、辽
宁、广东和广西的内陆地区。海
水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
养殖场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辽
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
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
沿海地区。
(二)建设低洼盐碱地设施渔
业养殖场
1. 建设目标。加强盐碱水域
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盐碱水
设施渔业养殖,建设 60 个盐碱地
设施渔业养殖场,重点加强技术
装备集成应用,探索推广“以渔
降盐治碱”技术模式,不断拓展
渔业发展空间,促进盐碱地有效
治理利用。
2. 重点建设任务。充分运用
水产养殖科技和水土一体化工程
技术,科学布局田塘结构,加强
技术集成和应用,有效推广盐碱
地池塘养殖、“以渔降盐治碱”
渔农综合利用模式等,养殖池塘
符合标准化池塘要求,养殖尾水
做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建设规模与内容。单个池
塘 10 ~ 30 亩、集中连片 500 亩
以上,建设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
场。配备饲喂、增氧、疫苗注射、起
捕采收、分选分级、保质保鲜以
及水质监控、水草管护、尾水处
理等设施装备。
——适宜养殖品种与模式。
选择适宜盐碱地水产养殖品种,包
括南美白对虾、河蟹、鲤、草鱼、黄
金鲫、梭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加
州鲈等。探索推广盐碱地设施水
产养殖模式,重点推广盐碱池塘
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盐碱地洗
盐排碱水渔业综合利用模式等。
3. 建设布局。盐碱地设施渔
业养殖场建设主要在东北生态养
殖区、华北综合养殖区、西北增
效养殖区、华东提质养殖区、西
藏生态保育区以及沿黄高质量发
展带布局,各地因地制宜选择相
应养殖模式。
(三)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
养殖渔场
1. 建设目标。优化水产养殖
空间布局,积极发展深远海设施渔
业养殖,建设 99 个深远海大型智
能化养殖场。以重力式网箱、桁架
类网箱和养殖工船三类养殖设施为
主,加快构建“陆海统筹”深远海
养殖产业模式与技术体系,逐步提
升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智能化水
平,形成海上规模化养殖生产群,有
效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
2. 重点建设任务。利用深远
海优质的水质条件和水体交换能
力,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养殖渔
场布局,应用先进鱼类健康养殖技
术,结合工程化养殖投喂和信息监
测等配套装备,融合物联网、大数
据等现代技术和装备,实现鱼类深
远海设施养殖工业化高效生产。
——重力式网箱养殖模式。
50 个 40 米周长的标准网箱为 1
个重力式网箱设施渔业养殖场,单
个养殖场设计有效养殖水体不低
于 3 万立方米,应用高强度防附
着网衣材料,重点配置水上水下
监测、自动化精准投喂、网衣清
洗、养殖环保等设备。
——桁架类网箱养殖模式。单
个网箱设计有效养殖水体不低于 1
万立方米,应用高强度防附着网
衣材料,重点配置远距离饲料传
3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输、自动化投喂、死鱼回收、成
鱼自动聚捕、机械化起捕、网衣
清洗、养殖鱼类与环境监测、清
洁能源配置、避碰设备、安全预
警、养殖废弃物收集等设备。
——养殖工船模式。单船舱
养结构养殖水体不低于 8 万立方
米,配置远距离饲料传输、自动
化投喂、氧气补充、机械化起捕、养
殖舱壁清洗、养殖鱼类与环境监
测、安全预警和船岸一体化物联
网信息系统、养殖废弃物收集、海
水制淡、海上冷链物流等生产与
环保设施设备。
3. 建设布局。综合各海域自
然气候条件优化建设布局,黄海
海域全年海水温差大,以重力式
网箱和养殖工船为主;东海海域
受水温和台风影响,以桁架类网
箱和养殖工船为主;南海海域台
风多发但空间广阔,以岛礁重力
式网箱和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工船
多元结合的形式为主。
(四)建设提升沿海渔港基础
设施
1. 建设目标。在沿海重要渔
区和台风路径海域,建设提升 60
座中心渔港和 80 座一级渔港,提
高渔港避风等级和渔船安全避风
容量,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
力,带动渔区产业兴旺发展,打
造沿海渔港经济区。
2. 重点建设任务。支持中心
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防波堤、拦
沙堤、码头、护岸、港区道路、渔
港综合管理设施、卸鱼棚等水陆
域建筑物和港池航道锚地疏浚、陆
域形成及通讯助航、系泊、监控、供
电、照明、给排水、消防、污染
防治等配套设施。支持配套建设
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制冰厂、绳
网厂、修船厂、物资供应设施等。
——建设中心渔港。中心渔
港年鱼货卸港量不少于 8 万吨,港
内 有 效 掩 护 水 域 面 积 不 少 于 40
万平方米,码头长度不少于 600
米, 陆 域 面 积 不 少 于 20 万 平 方
米,可满足 800 艘以上大、中、小
型渔船停泊、避风和补给需要,渔
港综合防风等级达到 11 级以上。
——建设一级渔港。一级渔
港年鱼货卸港量不少于 4 万吨,港
内 有 效 掩 护 水 域 面 积 不 少 于 30
万平方米,码头长度不少于 400
米, 陆 域 面 积 不 少 于 10 万 平 方
米,可满足 600 艘以上大、中、小
型渔船停泊、避风和补给需要,渔
港综合防风等级达到 11 级以上。
3. 建设布局。重点在上海、浙
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东
南沿海区建设中心渔港 47 个、一
级渔港 60 个,在辽宁、河北、天津、山
东、江苏等黄渤海区建设中心渔港
13 个、一级渔港 20 个。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各级农
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十四五”
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沿海
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 年)》
等要求,推动设施渔业发展列入地
方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好现行
渔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统筹推进
项目实施。发展设施渔业多样化融
资方式,推动渔业保险扩面增品提
标。加强农业农村与财政、科技、生
态环保、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沟
通协调,形成合力,有效保障设施
渔业用地(水)、用海、环保、财
政、金融等发展需求,共同推动设
施渔业加快发展。
(二)强化科技支撑。依托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整
合科研资源,建立研发平台和技
术创新联盟,加强设施渔业共性
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养殖
设施装备迭代升级、水质处理、自
动精准投喂、远程监测管控、池
塘养殖精准管控与高效起捕、深
远 海 大 型 智 能 化 养 殖、 工 厂 化
循环水养殖等新装备研发,促进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制定完善设
施渔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引
导设施渔业规范化发展。加大对
设施渔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
度, 强 化 渔 业 设 施 装 备 知 识 培
训,壮大设施渔业人才队伍。
(三)强化宣传引导。遴选一
批先进、高效、适用的设施装备
技术,发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
系作用,开展设施渔业养殖技术
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打造设施
渔业发展样板。总结设施渔业建
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利用
各类媒体资源,创新宣传形式和
内容,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营
造推进设施渔业发展的良好社会
氛围。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
农业科技主战场
文 中农富通《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许越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副所长,1995 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农业、
水文水资源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
3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危害严重,
是国家“南粮北调”的重点救助区,禹城南大洼便是最难
治理的重灾区。
1966 年国家科委组织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有关单
位 107 位科技人员,在这里联合攻关,创建了禹城实验区,
开始了多项治理改造和各种特色的实验研究。在总结治
理和研究中,提出了“井、沟、平、肥、林”综合治理
的禹城模式,靠着这个模式 14 万亩的南大洼变成了高产
高效的样板田,实验区的综合技术和单项技术向华北省
区传递和推广,为区域农业发展和扭转南粮北调局面作
出了特有的贡献。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禹城实验区开始向更高难度的
科学进军,着手科学施肥、高产高效等多方面试验研究,
为科技兴农创造了一系列新经验。如:科技队伍的联合攻关、
科技成果的多渠道转化、地方政府对科技工作强有力的领
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园的创建、企业参与农业规模开发等等,
这些经验可概况为“禹城经验”。
1988 年黄淮海平原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一靠政
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区域农业快速发展至 1993 年。其
中,粮食总产由 864 亿千克,增加到 1068 亿千克,6 年增
204 亿千克,增 24%。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增 87 亿千
克,为全区粮食增产贡献 46%,项目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区
23%。中国科学院“黄淮海战役”主攻的德州、聊城、菏泽、
惠民(滨州)、东营、新乡、濮阳、沧州八个地市和安徽
四县,6 年新增粮食 55.5 亿千克,其中山东工作区贡献 39
亿千克占 70%。
今天,当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再听许
越先先生回顾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成立和中科院
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
鼓舞精神。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5
3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海河和淮
河冲击而成的大平原,涉及冀鲁豫
苏皖京津七省市的 339 个县(市),
总面积 37 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2.9
亿亩,是我国的心腹之地。20 世纪
五六十年代,区内有盐碱地 3000
万亩,风沙地 3000 万亩,旱涝瘠
薄地 4000 万亩,每年都有大面积
耕地绝收,保收年粮食亩产也只有
几十斤。农民种的粮食不能自给,
国家每年都要从南方调运大批粮食,
发放给农民以维持生存底线。国家
决心要治理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灾害,
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其中一
项重要举措是引导科技工作者投身
黄淮海治理的实际工作者,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就是其中一支活跃
的力量。许越先作为地理所的一员,
他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对黄
淮海平原旱涝碱治理、中低产田改
造和区域农业发展,从点到面进行
了 30 多年全方位研究,取得了一系
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本期《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杂志走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许越先先生,听他讲述禹城
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成立和中
科院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经历,
分享他从禹城试验区到农业科技主
战场的科研思想和观点。
许越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
所副所长,1995 年调任中国农业
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
区域农业、水文水资源研究以及科
研管理工作。在长达 50 多年的学
术生涯中,共承担和主持 18 项重
大研究项目,包括黄淮海平原区域
治理和区域农业开发、华北平原水
资源与南水北调、节水农业、区域
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等国家重大项目。出版学术
论著 16 部,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
篇,结合研究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
科研管理思想。为国家区域农业发
展、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作出了应
有的贡献。
一 . 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
1964 年, 许 越 先 从 南 京 大 学
地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研究室工作。
1965 年北方十四省大旱,许越先参
加了山东抗旱工作团。同年 5 月,
抗旱团领导研究决定以南北庄为中
心,将石屯、伦镇、安仁三个公社
交界的 130 平方千米范围内周边环
河相对封闭的区域,划为实验区进
行抗旱的科学实验。范长江同志为
其定名为——“禹城旱涝碱综合治
理实验区”。
130 平方千米的实验区内,有
13.9 万亩耕地,其中 11.5 万亩是
盐碱地,实验区内到处是白花花的
盐碱地和大量的红荆条。抗旱指挥
部设在实验区的中心——南北庄。
实验区的技术路线由范长江同志亲
自制定,就是采取巴基斯坦“井灌
井排”的模式,向国家申报了 100
万元资金,规划打 310 眼实验井。
许越先被分配在水利组,负责实验
区排涝水系的规划工作,随后他全
部精力投入到了实验区的规划和建
设中。
之 后 经 过 22 年, 禹 城 实 验 区
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
1966 年到 1969 年为创建阶段。在
这一阶段先搞调查研究,野外勘探,
选区布点。第二步制定建区规划,
确定分期分项实施步骤。第三步由
在中科院地理所禹城试验站
左大康所长(右 1)、许越先(右 2)(1984 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7
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群众三结合
实施技术措施。从 1966 年 5 月到
1967 底,机井、水利、农业、林网
等各项规划都制定出来,对土壤和
农业结构做了初步调查,打实验机
井 330 眼,布置地下水长期观测孔
40 余眼,设立了土壤分析室。
第二阶段,从 1970 到 1974 年。
科技人员被调回单位参加运动,主
要由于禹城县领导和群众的重视,
县里仍派少数人维持现状,并开展
一些必不可少的实验工作。如坚持
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坚持对土壤盐
分进行定位监测,并把建区时取得
的各项技术资料完整地保存下来。
第三阶段,从 1975 年到 1978
年。在这一时期,禹城县委统一了
思想认识,加强了对实验区的领导,
成立了改碱试验区指挥部,正式提
出“井、沟、平、肥、林”五项措施。
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国家科委、省
科委和地区科委的有力支持,中国
农科院土肥所、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山东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山东省林
科所、山东农学院等单位来到或重
返实验区,从科研和技术上给予有
力的配合,经过三年多努力,旱涝
碱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每年以
17% 的速度递增。
第四阶段从 1979 年到 80 年代
中期,实验区经过各项技术措施治
理,改造旱、涝、碱的目标基本实现,
面临新的问题是如何将治理效果稳
定下来,建立现代化的高产田。在
这个阶段,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科
院分别成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科
学实验研究工作全面展开,各单位
在实验区内布设的各类科研项目有
20 多项,其中包括:水循环平衡
试验研究,土壤盐分动态和不同措
施改良机理研究,蒸发实验研究等
等。全区设有综合和专业地下水观
测孔 170 多眼,地表水测流点 2 处,
土壤定位取土点 50 多处。这些设
施再加上灌溉、林业、土肥、降雨
入渗等试验,使全区形成了三个实
验系统。即全区综合实验系统,5
平方千米小区水量平衡试验系统和
专业实验场系统。禹城试验站已经
发展成为地学、生物学基础研究和
应用的综合实验基地。这个研究基
地正在为认识和改造黄淮海平原,
分析区内自然规律,提供研究成果。
经过科技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
的共同努力,采取“井、沟、平、
肥、林”配套治理,共打井 1150
眼,挖五级排灌沟 3960 条,总长
1204 千米,平整土地 4.5 万余亩,
植树 350 万余株,林木覆盖率由
1966 年的 3% 增加到 18%,盐碱
地由 11 万亩减少到了 7000 亩,
整个实验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
去“旱年赤地一片,涝年遍地行
船,田间难见一棵树,到处取土熬
硝盐”的景象不见了,出现在人们
面前的是“渠成网,地成方,树成
行,旱能浇,涝能排”的粮棉高产
区。整个实验区内粮食亩产已由
1966 年的 90 千克提高到 1987 年
的 625 千克,增长了 6 倍;棉花
亩产从 6 千克增加到 75 千克以上,
增长 11 倍。
禹城实验区的经验向全县推广,
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
年前,禹城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 40
元左右,共吃统销粮 2.4 亿千克,
花国家救济款 1075 万元,累计欠
国家贷款 1175 万元。1987 年,全
县工农业总产值达 4.76 亿元,比
山东省德州科技交流会期间留影
左起 许越先 、孙详平、邓飞(1988 年)
3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1978 年 增 长 了 2.7 倍; 粮 食 亩 产
596 千克,总产 2.6 亿千克, 人均
纯收入 575 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以上是中国科学院开展的黄淮
海农业科技工作的第一阶段,这一
阶 段, 从 20 世 纪 60 年 代 中 期 到
80 年代中期,主要进行中低产田
的治理,是试验示范研究成果积累
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 1987 年下半年到
1993 年,农业“黄淮海战役”全面
展开,是将点上经验向面上推广,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
得宏观规模效益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许越先先生不仅
是全程参加,而且是山东工作区的
负责人。
二 . 中科院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1988 年 1 月 15 日至 18 日,时
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在北京主持召
开“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
理开发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中科
院 25 个研究所的 400 多名科技人
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主要省份——
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与地方
政府及有关农业科技部门、单位合
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表示要按照中央要求和院的部署,
通过 5-8 年的努力,在治理开发中
低产田基础上,完成增产 100 亿斤
粮食的硬任务。1988 年 2 月 22 日《人
民日报》头版报道了中科院这场动
员大会,将这硬仗称为农业科技“黄
淮海战役”。
这次会议在对黄淮海工作进行
动员的同时,也做了具体部署:
冀、鲁、豫、皖部分地区的 78 个
县(市),8000 多万亩中低产田
开发的地区,定为五区、三市、四
县。目标是通过 5-8 年的科技开发,
新增 100 亿斤粮食。中科院地理
所牵头组织 13 所 150 人承担山东
工作区德州、惠民、聊城、菏泽、
东营五个地市的任务。南京土壤所
承担河南工作区任务,石家庄农业
现代化所承担河北工作区沧州地
区任务。南京地理所承担安徽工作
区淮北 4 县任务。四个工作区域
中以山东、河南为重点,许越先担
任山东工作区的负责人,被戏称为
山东工作区“司令”。
接受任务后,如何开展工作呢?
中国科学院内各所能拿出哪些技术
成果?地方县乡又有哪些科技需求
呢?这些问题一直在许越先脑海里
琢磨。
恰好 2 月 9 日,德州行署王久
祜副专业和地委农村工作部董昭
合部长到地理所找许越先商量工
作,三人一见面就碰触出了一个创
意——召开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见
面会。
2 月 26 日 -29 日,科技与生产
见面会在德州举行,此时还没有过
完正月十五,但参会人员异常踊跃。
中国科学院 28 个局、所近百名科
技人员到会,24 人在大会上介绍了
251 项农业科技成果,地区、区县
原计划 100 人参加会议,结果猛增
到 600 多人,没有座位就站在走道
上听。白天听技术报告,晚上各区
县、企业领导就到各研究所房间深
入了解并洽谈合作意向,来洽谈的
人从房间到走道排着长队等待见面,
这种对科技需求的场面,是科技人
禹城农业开发大会战
李振声副院长(右 1)许越先(右 2)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增(左)(1988 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9
员从未见过的。
通过这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在
地州地区 13 个县(市)达成协作
意向 354 项,达成了在德州市、平
原县、乐陵县、武城县、齐河县、
夏津县建立 6 个新的治理开发试区
的协议,落实了中低产田开发的范
围和面积。
会后 10 天,中科院李振声副院
长和山东省委陆懋增副书记亲自带
领市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在禹城县组
织农业开发万人大会战,在德州各
县市掀起了农业大开发的热潮。为
了让科技人员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
况,落实工作任务,许越先又组织
了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相关科技人
员从 1988 年 3 月开始,分四批考
察了德州、聊城、菏泽等 5 个地区
的 23 个县(市)的 90 多个点位,
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烈欢
迎和高度重视。
考察后和地方政府协商,在德州
地区、聊城地区和禹城县设立了 3 个
农业开发工作站;为禹城、齐河、武
城、宁津、临邑和乐陵县配备了 6 位
科技副县长,在德州、聊城、东营等
地、市有 4 人应聘担任科技顾问;参
加地区和县、市两级农业综合开发规
划的编制和科学技术的投入。
在点上,设立了 7 个农业综合
开发试验区。每个试验区一般都有
50-300 亩中心试验小区,1 万 -3 万
亩的示范区,示范总面积 15 万亩,
推广辐射面积 240 万多亩,这些试
验区是时农业区域治理开发技术的
扩散源,又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转化器”。通过三年工作,
开发试验区取得了重大综合效益,
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
新鲜经验和技术途径。
禹城县是中国科学院长期的试
验基地,该县北丘洼、沙河洼和辛
店洼代表了黄淮海平原重盐碱地、
风沙地和低湿洼地三种主要低产类
型,是黄淮海平原的缩影。南北庄
周 围 代 表 了 中 低 产 类 型。 中 科 院
“七五”科技攻关在“一片三洼”
建立了新的试验基地,实施生物措
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和利用
相结合,领导干部、群众与科技人
员相结合,提出了治理开发的联合
技术,经过三年多艰苦奋斗,取得
初步成效,为黄淮海平原盐碱、风
沙、低洼内涝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板,
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1988 年 5 月,国务院陈俊生秘
书长来禹城视察,他考察了“三洼”,
听取了汇报,召开了座谈会,回到
北京后,于 6 月 8 日完成了《从禹
城经验看黄淮海开发的路子》长篇
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禹
城有过去多年治理的老样板,也有
近几年树起的新样板:
1. 沙荒改造。位置在沙河洼,
面积 1.64 万亩,洼内沙土连绵,风
起沙扬,荒漠一片,什么也没长起来。
1987 年春在中科院兰州沙漠所的帮
助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
结合办法,平掉沙丘 78 个,营造固
沙林带 14 条,植树 4.3 万株,开挖
支、斗、农渠 17 条,动土 30 万立
方米,建城果园 500 亩,农田 1500
亩,树起一个 2000 亩的治理样板,
样板田里的葡萄、花生、豆子茁壮
成长。
2. 渍涝地改造。位置在禹城辛
店洼,面积 5617 亩,是一片沼泽
化的荒地。从 1986 年起,在中科
院南京地理所与湖泊所的帮助下,
采取以渔为主,综合开发的原则,
挖池养鱼,堆土造台田,共动土
55 万 立 方 米, 治 理 1000 亩, 开
挖渔池 88 个,建造养鱼水面 400
亩,台田 400 亩。鱼塘养鱼,台
田种植果树、苜蓿以及玉米、花生、
棉花等。
3. 重盐荒地改造。位置在禹城
北丘洼。面积 2.7 万亩,耕层含盐
量一般都在千分之六以上,重的高
达千分之十,治理难度大,历史上
是一片不毛之地。1986 年在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帮助下,开挖排灌
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共动土
38.6 万立方米,新挖和续建排水渠
15 条,长 14.3 千米,营造防护林
带 24 条,长 20 千米,使 1.2 万亩
洼地达到干、支、斗、农渠配套,
解决了排水问题。其中 2000 亩重
盐碱地得到了初步治理,种的棉花
平均亩产 50 多千克,试种的西瓜、
白菜亩经济纯收入达 800 元以上,
甘薯亩产 3750 斤。
1988 年 6 月,李鹏总理视察了
山东禹城试验区,给与充分肯定。
1988 年 至 1993 年 间, 黄 淮
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两期后,
1994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
组办公室委托地理所承担“黄淮海
4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深化方向”研究
项目。许越先带领课题组先后到江
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五省
平原地区的 31 个地市 58 个县(市、
区)实地考察 150 多个项目区,召
开 60 多次座谈会,取得大量第一
手资料。所到之处看到的大都是禹
城实验区和“一片三洼”治理开发
模式。与此同时,建立数据库和计
算机辅助系统,对 539 个县的农业
统计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得出重
要研究结论。
经过 6 年奋战,将我国粮食产量
从 8000 亿斤提高到 9000 亿斤。在
增产的 1000 亿斤粮食中,黄淮海地
区贡献了 504.8 亿斤,中国科学院
主战场新增 111 公斤。黄淮海战役
超额完成了任务。“黄淮海平原中低
产地区综合治理研究与开发”项目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科院特等
奖,第三世界科学院 1993 年农业奖。
1991 年至 1993 年,科学出版社出
版了《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综合治
理研究(1986—1990)丛书》,包
括 6 部专著和 8 部论文集,比较系
统地反映了“黄淮海战役”的主要科
技攻关成果。
这场农业科技大会战,为我国
粮食生产与消费保持供需平衡、保
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
展示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1996 年 8 月,禹城县召开“纪
念禹城实验区创建三十周年大会”,
许越先先生在会上作了“从禹城农
业发展看科技的力量”的发言中,
谈到了“禹城模式”“禹城经验”
和“黄淮海精神”。
禹城模式就是“井沟平肥林”
综合技术治理中低产田的模式,这
个模式在黄淮海平原全面推广,为
北方区域农业发展,扭转南粮北调
局面做出了独特贡献。
禹城经验比禹城模式具有更为
丰富的内涵,除了科技研发外,还
包括多学科队伍的联合攻关,科技
成果的多渠道转化,科技人员在政
府的参政议政,科物政结合的科技
承包,农业科技园区的创造,以及
地方政府对科技强有力的支持等,
其实质是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禹城经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禹城人的科技意识,二是科技人员
的黄淮海精神。
黄淮海精神就是长期在艰苦环
境下坚持农业科研及成果转化的刻
苦精神、联合攻关团结奋斗的精神,
为国家、人民、为科学忘我献身的
精神,在科学研究上孜孜不倦、持
之以恒、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在 30 多年间,把一个历史上
长期多灾少粮的贫困区域治理成全
国最大的商品农业基地,这一奇迹
般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创举,包括
社会主义制度下几个科学家群体的
贡献。在长期研究实践中形成的黄
淮海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献身精
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凝聚的民族精神,值得倡导,值得
颂扬。
周光召院长(中) 到山东项目区
许越先(右 1)在现场汇报(1989 年)
4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建三江,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秋天的早上,4
点多天就亮了。在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温煦的
阳光洒在一尊 3 米多高的汉白玉雕塑上。
这是一只盛满粮食的饭碗。油润的大米泛着晶莹
的光泽,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缕缕饭香。基座四周,稻
穗饱满低垂,中间拱卫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八个
鲜红大字。
5 年前的 9 月 25 日下午,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
过,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这里。在中心大厅农产品展
台前,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
国粮食!中国饭碗!”
简短八个字,字字千钧,寓意深重。这岂是一碗
普通的中国粮食!又岂是一尊简单的中国饭碗!它浓
缩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也蕴藏了中华文明不辍之
密码,又是支撑大国复兴之基石。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以此为新的历史起点,5
年来,北大荒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阔蓝图,开
大国重器
——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
今天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荒 5 周年的日子。5 年前的 9 月 25 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
书记就来到北大荒,亲自为垦区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并针对农垦体制改革、现代农业建设、黑土地保护、农业科
技进步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北大荒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5 年来,北大荒是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的?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是如何更好发挥骨干作用的?探索出了哪些好做法好经验?农民日报特派出调
研组,进行深入采访调研,今日推出北大荒端牢“中国饭碗”、打造“农业航母”的创新实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3
启了新的创业、新的征程。
二、何谓北大荒?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秋日的北大荒,金灿灿的
粮食又一次铺展在广袤黑土地上。
放眼世界,米价飙升。全球“抢米”,中国何以
不慌?因为田有稻,仓有粮!金秋时节,神州大地,从
北大荒到珠江口,都是稻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
距雕塑不远的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稻浪
奔涌,直铺天际。秋风过处,拂起金波千重;稻香漫
开,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片 1.43 万亩、足
有 21 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田块,沉甸甸的稻穗“笑”
弯了腰,用当地人的说法,叫“压圈”。克服强降雨
天气影响,北大荒 4600 多万亩的粮田,今年又是一
个丰收年!
何谓北大荒?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上,在
不确定性增多的全球环境下,人们的目光再一次投向
这里。
5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指出,北大荒
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
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
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发
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
起,令人感慨。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
挥了大作用。
“不容易”“了不起”“大作用”,为什么是北大荒?
又何谓北大荒?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农业版图上,北大荒早已是
不容忽视的存在;在人们的认知中,北大荒也早已变
成“北大仓”,再也不是原始、苦寒、荒蛮的代名词。
但在 76 年前,这里近乎与粮食无缘。
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看看北大荒之“北”。它
位于东北边陲,是“报晓雄鸡”头部的一片广袤土地。
这里冬季漫长,天寒地冻,极端低温可达零下 40 摄
氏度。
北大荒有多“大”?今天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总面
积 5.54 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 1.5 个海南省,几乎
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所有地市。在当年人迹罕至的荒原
上,北大荒人一寸一寸“开垦”出耕地、建起城镇。
以当下的视角看,北大荒是得天独厚的宝地。广
阔的面积蕴含着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作为世界三大
黑土带之一,土壤“肥得流油”;在地形多山、平原
面积仅占 12% 的中国,北大荒不仅有大片河谷平原,还
有万分之一坡降的罕见平坦地势。
然而历史上,这里却只有“荒”。虎啸熊嚎、野
狼成群、沼泽密布、蚊虻成阵,漂浮在大片淤泥上的
草皮变幻莫测,吞噬过无数踏荒者,留下了令人毛骨
悚然的“鬼沼”传说,也让历代统治者和外来侵略者
望“荒”兴叹。
20 世纪 50 年代在此生活和工作过的作家聂绀
弩,曾这样描述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
草枯苇塘。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
水中爬,四脚蛇,哈士蟆,肉蚂蟥……不有天神下界,匠
星临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面庞!”
正因此,千百年的时光流逝,这里有过淘金者的
惊喜、狩猎者的足迹、贪婪者的梦想、掠夺者的铁蹄,但
谁也没能站住脚,大片黑土终归于沉寂。正因此,千百
年来,“开垦、撂荒,再开垦、再撂荒”反复在此上
演,“饭碗”始终难以端起。直到历史将开发建设亘
古荒原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今天,“北大荒”这个在特定地域、特定年代、特
定条件下产生的称谓,作为黑龙江垦区的代称,早已
与黑龙江农垦事业融为一体。它在发展生产、支援国
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贡献卓著,创造出永
存共和国史册的“北大荒奇迹”。
三、何以北大荒?
那么,奇迹从何而来?
有人评价说,北大荒是世界级的“会种地”。可
实际上,与五千年农耕文明相比,北大荒只有短短 76
年种地史。在世界三大黑土带中,北大荒气候最寒
冷、农业开发条件最恶劣、现代农业开发时间也最短。
而且,要知道,当初奔赴北大荒的队伍,也并非
一开始就会种地。一双双拿枪的手、一双双稚嫩的拿
4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笔的手,又是如何拿起锄头?
那段百万大军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的历史,那些
筚路蓝缕、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故事,那种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或许早
已为人熟知。就让我们回归种地本身,去探寻隐没在
历史深处的肌理。
为何开发北大荒?种地,打粮。种地是生产粮食
的决定性环节,拆解来看,“种”和“地”又是决定
性的因素。首要是解决“地”的问题,先开荒拓土,扩
大面积;再解决“种”的问题,种什么、如何种、怎
样种好。
初始是异常艰难的。“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
吨歌。”北大荒人起初还把握不好自然规律、农业规
律,也经历过一亩地播下 33 斤种子、只收获 26 斤半
小麦的酸楚。
有学者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北大荒不同阶段的
农业发展指标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粮食总产量、总
产量增长率及波动系数、播种面积及增长率、粮食
单产及增长率、粮食商品率。得出结论是,前十几
年初创期,高速成长,是第一个黄金期,“地”的
面积扩大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最高达 85.9%;此
后近二十年,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较大,粮食生产
不安全性较强。
改革开放后,北大荒进入不断探索的艰难改革期。
直到 1996 年改革完成,建立起以家庭农场为主、大
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才没再“翻
烧饼”。
这一时期,种植结构也饱受考验。黑龙江农垦管
理干部学院原院长高跃辉,20 世纪 80 年代初曾在建
三江修水利工程,他回忆道:“有 3 年连续发生洪涝
灾害,小麦大豆收获时碰上雨季,导致单产不高、总
产不稳、效益不好,部分农场连年亏损,实在苦啊。”
旱路不通走水路!恰逢“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
创出“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水稻才得以在
北大荒大面积种植。这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垦区水
稻面积从 1984 年的 27 万亩,增加到后来的 2300 多
万亩。如今,粳稻已是北大荒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今
年 9 月 20 日,首届国际粳稻建三江峰会举办,多国
专家齐聚北大荒建三江共商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度红利”的释放,与“以稻治涝”技术变革
迸发的生产力交相辉映,让北大荒发展势如破竹。
1995 年,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破百亿斤大关。
之后,2005 年,过 200 亿斤;2009 年,过 300
亿斤;2011 年,过 400 亿斤!单产贡献率、粮食商
品率不断提高,户均经营土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等
赶上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至今,北大荒粮食产
量已连续 12 年稳定在 400 亿斤以上,可以预见的是,今
年将迎来“二十连丰”。
从“光长野草不打粮”到“万亩平畴北大仓”,回
顾“最短”种地史,北大荒一连串成就之“最”不能
不令人慨叹。
——拥有世界最大国有农场群,是我国耕地规模
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
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从开垦初期年产
粮 0.048 亿斤,到 2022 年的 451.3 亿斤,以占全国
不到 3% 的耕地面积,为国家提供了近 14% 的商品粮。
北大荒人种一年,够 1.6 亿人吃一年。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
99.7% 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 77.07%,科技成果转
化率 82%,居世界领先水平;粮食综合单产达到亩均
988.3 斤,连续 12 年与美英德法等同列世界粮食单
产第一阵营。
北大荒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了手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5
四、再造北大荒
然而,另一重问题摆在面前,实现如此多“最”
之后,怎样把北大荒“会种地”的保障力越炼越强?
北大荒该往何处去?
历史性的契机来了! 2018 年,注定是载入北大
荒史册的一年,北大荒历史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的一页。
习惯了俯首耕耘、“最会种地”的北大荒人,开始抬
头望向更辽远的世界。
初次踏访北大荒的人,总会惊叹于其大规模、大
机械、大科技之“大”,北大荒人看在眼里,早已习
以为常。而这次,他们却对另一个“三大”陷入了深
深的思考。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荒考察时强调,加
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
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
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
神,北大荒发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
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
“三大一航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能囿于
固有天地,北大荒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制高点上,面向
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布局;意味着要立足“会
种地”的核心竞争力,对北大荒进行全方位、全链条
的再造。
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大荒博物馆,有一
幅图示直观标注了“三大”的内在逻辑和行动路线,“三
大”呈三足鼎立之势,各有侧重又融为一体,从生产、经
营、产业层面协同发力。
巩固大基地,通过农资统供、粮食统营、提供社
会化服务“双控一服务”模式,加强话语权,确保企
业自身和种植户都能获得更大利益;打造大企业,摆
脱传统单一的原料供应商角色,靠“科技创新 + 资
本运营”两翼之力,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大产业,将产地供应库、城市分销库、物流节点库和
交易中心建设作为重点,实现对全产业链的掌控。最
终,实现以市场倒逼产品创新、产业升级融合的一体
化发展格局。
农业航母又该作何理解?如果说,“三大”是在
原有基础上的优化升级,那么,打造农业航母则要求
有全新的战略体系。北大荒,不能只是区域性经济社
会组织,而要建成以粮食生产大基地为核心竞争力、具
有强大供应保障能力,并能带动“大国小农”参与国
际竞争,集粮食生产商、产品制造商、农地运营服务
商、粮食和农产品贸易商于一体的新型国际大粮商。
以“三大一航母”目标观照彼时发展,北大荒人
清醒看到,长期以来,北大荒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代
表,不缺农业专家,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产可与欧美农
业发达国家比肩。但是一谈到国际市场、一说到营销
策划、一提及金融资本就觉得离自己很远。北大荒缺
金融专家、资本高手,缺懂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高
端人才。
而在这个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要把饭碗牢
牢端在手里,并且装中国粮,必须增强国际竞争力。
没有国际竞争力,碗可能端不平、端不稳,即使有粮,也
可能装不到碗里去。如何形成国际竞争力?必须打造
农业领域航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创新力、控制
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具有话
语权的新型国际大粮商。
5 年来,北大荒人开始装上国际化视野的“天
眼”,不断强化全球思维。言谈中,对标的是“ABCD”
国际四大粮商;思考的是,如何学人之长、补己短板。
还牵头成立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致力于打造适应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的农业企业航母“战斗群”。
“不同于四大粮商以控制全球粮食流通形成垄断为
目的,北大荒的‘新型’在于,是通过抓牢粮食生产、做
强粮食产业链,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抗风险能力。”
北大荒集团原总经理助理、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副理
事长向世华今年 61 岁了,大学毕业时他毅然从湖北来
到北大荒,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北大荒。
具有乐观主义气质的他笑言:“当然,追赶是个
长期的过程,但北大荒人不怕,我们有的是青春活力
4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和韧性。76 年都一代一代走过来了!”
北国有粮商,其名为大荒;中国北大荒,世界大
粮商。这应该不是太遥远的梦想!
五、改革,改革,还是改革
锚定“三大一航母”战略目标,首要之举是什么?
改革,唯有改革,必须改革。
旧机制不活、政企不分、权力集中、管理粗放,怎
能轻装上阵、到国际市场去搏击风浪?必须坚持垦区
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必须强化国有农场
市场主体地位的改革目标!如此,才能重构企业运行
机制,确保农业航母“舰队”快速组建、同向行驶。
76 年间,北大荒不乏改革,仅名称就几经变化。
这一次改革有何不同?“这次改革完全不同于以往以
扩大产能、提高产量为目标的改革,也不是简单的
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回首改革,北大荒集团党委
书记、董事长王守聪思考透彻,“而是适应市场经
济新形势、适应北大荒战略定位新变化,把政府的
权力交出去,把社会职能逐步交出去,使北大荒集
团彻底回归企业属性,让行政人员变成企业家,真
正从思想上摘下‘官帽’。”
这是垦区史上最为深刻、最大规模的改革,是脱
胎换骨式的体制重塑,被称为“脖子以上的改革”、“钢
牙啃硬骨头”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垦何去何从的
改革。
2018 年 12 月 16 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代
表国务院对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履行出资人
职责,总公司挂牌成立。这也意味着黑龙江农垦改革
走向深水区。
直至 2020 年 12 月,29622 项农垦系统政府行政
职能全面移交,原农垦 9 个管理局整体改制为集团分
( 子 ) 公司,原农 ( 牧 ) 场全部改制为农 ( 牧 ) 场有限
公司,黑龙江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主体工程
全面完成,实现了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社企分开的
目标。
“瘦身减负”之后,要做的就是“强筋健骨”。
北大荒集团推动直属企业聚焦主业,从“卖原粮”到“卖
产品”再到“卖品牌”,从“大粮仓”迈向“大厨房”“大
工厂”“大市场”。米、面、油、肉、乳、薯、种七
大支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越来越多“北大荒”牌优
质农产品成为百姓放心的舌尖美味。2022 年,北大荒
集团各企业在全国布局销售渠道 34.7 万个,实现销
售农副产品总收入 1154.13 亿元。
一批头部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更强影响力:
北大荒薯业集团淀粉产量居全国第一;九三粮油工业
集团大豆加工量国内排名第三;“完达山”乳业品牌
连年入围亚洲品牌 500 强……
改革减掉了沉疴痼疾和沉重包袱,增添了企业闯
市场的活力和动力。建三江分公司打造糯稻品牌,成
为“五芳斋”粽子的原料供应地,成立“糯稻产业联
盟”,着力掌控糯稻价格话语权;北安分公司研发出
7 大类、近百种有机农产品,“亲民有机”食品进入
盒马、麦德龙、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齐齐哈尔分公司
整合区域内民营米厂,抱团抢占广东潮汕地区粥米市
场,市场占有份额大幅上涨……
集团化、企业化改革打通了航母出海的堵点,北
大荒集团保障“中国饭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北
大荒”品牌价值增加至 2018.59 亿元,2022 年农场
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2234 元,是全国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6 倍。
如今的北大荒集团,强有力的航母“战斗群”日
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