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两 会观察 Liang Hui Guan Cha
延伸阅读:
修改慈善法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2年主要任务之一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大会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安排审议 40件法律案,其中明确提到了修改《慈善法》,
这是修改《慈善法》首次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当年主要任务之一。
修改《慈善法》最初是在 2020年《慈善法》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但并没有被列入 2021年全国
人大常委会的主要任务,尽管如此,修改《慈善法》的工作在 2021年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2021年
3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召开《慈善法》修订启动专家座谈会,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
委员何毅亭表示,将继续坚持开门立法的原则,吁请相关高校和法律界专家积极参与修订工作;2021
年 6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民政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北
京师范大学五家单位起草《慈善法(修订草案)》建议稿及行业意见收集等工作;2021年 9月,“《慈善
法》修法工作阶段性推进会”在京举行,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和工作进展,共同研讨了慈善
法修法重难点问题,并对慈善法修订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2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将修改慈善法列入预安排审议 40件法律案之一,意味着今年慈善法的相关修订稿
将进入审议流程。如果审议通过,则意味着慈善法修改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出于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公益慈善行业积极参与,出人出
力出智,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够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2年预安排审议的 40件法律案中,无疑是对《慈善法》修订工作的
极大促进。而《慈善法》的修订完成,将为税收减免、互联网公益、慈善组织认定、信息披露等一系
列问题提供法律依据。(段雯娟)
但与初创法律总体上的“白纸绘
蓝图”相比,修改法律就是一项
精雕细刻的工作,有时要求会更
高、难度会更大。
第二,要完善法律责任章节,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法律责任
章节是法律的“牙齿”,法律责任
规定是确保法律落实的关键所在,
也是检验一部法律有效性的“试
金石”。这次修法我们将高度重视
这一问题。
第三,要处理好与其他相关
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慈善法》
修法不仅要与上位法保持一致,
还要与相关法律紧密衔接。就目
前而言,《慈善法》与《公益事业
捐赠法》、《信托法》等原有法律
有一些规定不够明确,与其他一
些行政法规有交叉适用问题,特
别是还要与民法典非营利法人等
新制度、近几年新出台的法规规
章、地方性法规等进行衔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
治善的前提。慈善事业的健康发
展离不开依法治善,因此,我们
要殚精竭虑、集思广益、履行使
命,努力拿出一部经得起实践
和历史检验的良法,为我国慈
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贡献应有
力量。
(转载自《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