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秋九化人电子样书

发布时间:2023-6-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3秋九化人电子样书

书!\" #$%&'()*+,-./0000000000000 !!\"#$12! 345(#674 0000 \"12# #$89:;<=>?@5A$!0000000000 $12\" BC#$<=D\"E91F!000000000000 %12\" BC#$<=D\"EG1F!000000000000 &E9HI JK1\"E91F! 00 !!E9HI JK1\"EG1F! 00 !\"!%#$12! L M000000000 !$12# N M000000000 !%12\" OPNM00000000 !&EGHI JK1\"E91F! 00 #!EGHI JK1\"EG1F! 00 #\"!&#$12! QR6SR\"E91F!00 #$12! Q... [收起]
[展开]
23秋九化人电子样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高 X

六 欠课 堂 必 备

`

,

'

N

j

*卡:*

正 亭

随堂10分钟

平行性测试题

• 课时同步 对点精练

· 一 课一练 当堂达标

• 单元达标测试:精准考查系统达标

• 单元补偿测试:查淜补缺巩固提升

赵怀庆主编

V

i

,.

II

,飞女册

雹影粗#反了夸媒塞图

阳光出版 社

第2页

!\" #$%&'()*+,-./

0000000000000 !

!\"#$

12! 345(#674 0000 \"

12# #$89:;<=>?@5

A$!0000000000 $

12\" BC#$<=D\"E91F!

000000000000 %

12\" BC#$<=D\"EG1F!

000000000000 &

E9HI JK1\"E91F! 00 !!

E9HI JK1\"EG1F! 00 !\"

!%#$

12! L M000000000 !$

12# N M000000000 !%

12\" OPNM00000000 !&

EGHI JK1\"E91F! 00 #!

EGHI JK1\"EG1F! 00 #\"

!&#$

12! QR6SR\"E91F!00 #$

12! QR6SR\"EG1F!00 #%

12# SR5TU\"E91F!00 #&

12# SR5TU\"EG1F!00 \"!

12\" I V000000000 \"\"

EWHI JK1\"E91F! 00 \"$

EWHI JK1\"EG1F! 00 \"%

!'#$

12! XYZ[\\0000000 \"&

12# Z5]#00000000 '!

12\" Z5^_00000000 '\"

12' #$`a#bc\"E91F!

000000000000 '$

12' #$`a#bc\"EG1F!

000000000000 '%

EdHI JK1\"E91F! 00 '&

EdHI JK1\"EG1F! 00 $!

!(#$

12! 4efghi000000 $\"

12# jklmno#$pq`

000000000000 $$

12\" rs#$pq`5tHuv

00000000 $%

EwHI JK1\"E91F! 00 $&

EwHI JK1\"EG1F! 00 (!

!)#$

12! xyz#z{6 )(* 000 (\"

12# GN#|OP5}~000 ($

12\" GN#|69N#|

\"E91F!000 (%

12\" GN#|69N#|

\"EG1F!000 (&

EHI JK1\"E91F! 00 %!

EHI JK1\"EG1F! 00 %\"

!

第3页

!*#$

12! €6‚ƒ0000000 %$

12# €„5b…rsa†‡

\"E91F! 000000 %%

12# €„5b…rsa†‡

\"EG1F! 000000 %&

EˆHI JK1\"E91F! 00 +!

EˆHI JK1\"EG1F! 00 +\"

!+#$

12! x‰Š„00000000 +$

12# x‰5#$74

\"E91F! 000000 +%

12# x‰5#$74

\"EG1F! 000000 +&

12\" x‰[\\5rs6‹Y

\"E91F! 000000 &!

12\" x‰[\\5rs6‹Y

\"EG1F! 000000 &\"

EŒHI JK1\"E91F! 00 &$

EŒHI JK1\"EG1F! 00 &%

!,#$

12! Ž5_0000000 &&

12# ‘\"E91F!000 !*!

12# ‘\"EG1F!000 !*\"

12\" Ž5’‘\"E91F!0 !*$

12\" Ž5’‘\"EG1F!0 !*%

E“HI JK1\"E91F!00 !*&

E“HI JK1\"EG1F!00 !!!

!-#$

12! ”•5–6—\"E91F!

00000000000 !!\"

12! ”•5–6—\"EG1F!

00000000000 !!$

12# –6—5˜6™š\"E91F!

00000000000 !!%

12# –6—5˜6™š\"EG1F!

00000000000 !!&

E›HI JK1\"E91F!00 !#!

E›HI JK1\"EG1F!00 !#\"

!-\"#$

12! œ˜”•5ž\"E91F!

00000000000 !#$

12! œ˜”•5ž\"EG1F!

00000000000 !#%

12# #$Ÿ„ 0000000 !#&

E›9HI JK1\"E91F!

00000000000 !\"!

E›9HI JK1\"EG1F!

00000000000 !\"\"

!-%#$

12!  ¡¢£5¤¥34 00 !\"$

12# #$IVa ¦§¨ 00 !\"%

12\" ©ªb_Š„ 00000 !\"&

E›GHI JK1\"E91F!

00000000000 !'!

E›GHI JK1\"EG1F!

00000000000 !'\"

«¬­® 00000000000 !'$

#

第4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1页(共4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第一单元达标性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21 22 23 24 25 26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0分)

1.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体的运动和作用力 D.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

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酒精挥发 C.摩擦生热 D.湿衣晾干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5.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

C.食物发霉(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6.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7.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8.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第5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2页(共4页)

9.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1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

A.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物 D.熔点,沸点

16.“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1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18.下列实验操作要求,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取液后的滴管倒置

第6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3页(共4页)

19.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

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

A.10.3g B.10.7g C.9.7g D.9.3g

20.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 )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二、简答与填空(26分)

21.(6分)某市自来水出现了严重的苯含量超标事故,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

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

也是一种致癌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 ;

其中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 .

22.(6分)将序号填在适当的的横线上.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E.用途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

成水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铵可用作氮肥

.

23.请你分析如图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

图1 ;

图2 .

24.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

(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 ,用

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

, .

第7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4页(共4页)

三、实验与探究题(14分)

25.(7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

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 ;

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③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

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 在试管架上晾干.

26.(7分)【发现问题】

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

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九年级(5)班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

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

设 (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原因是

;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

雾,说明白烟不是 ;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

燃,这说明 白 烟 可 燃,为 假 设 提 供 了 证 据,同 时 可 排 除 假 设

,因为 .

第8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1页(共4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第二单元达标性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19 20 21 22 23 24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54分)

1.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二氧化硫

2.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

是( )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氮气 C.石油 D.牛奶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空气中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D.空气污染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7.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

A.无色无味 B.密度与空气接近

C.熔沸点低 D.化学性质不活泼

8.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

误的是( )

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

9.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 )

A.做高能燃料 B.富氧炼钢 C.急救输氧 D.动植物呼吸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第9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2页(共4页)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2.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

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

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

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 )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14.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

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

15.15%的 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 O2.实验室欲利用15%

的 H2O2溶液制取 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

需要使用的是( )

A.玻璃棒 B.大试管 C.铁架台 D.单孔塞

17.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另一份直接加热,当没有

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下面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

图象正确的是(a线是过氧化氢的曲线,b线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 )

第10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3页(共4页)

18.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二、简答与填空(34分)

19.(8分)如图是硫粉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甲中硫燃烧会产生 火焰;乙中铁丝燃烧 四射,生成 色

固体.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

(4)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乙中水的作用

是 .

(5)二者发生的反应均属于 反应(填基本类型).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3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红磷燃烧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1.(3分)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

进行实验:①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1)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 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

(2)实验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2.(8分)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用该装置收集

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实验时导管

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

.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时,将铁丝伸

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

.

第11页

新课标(RJ)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达标性测试题第4页(共4页)

23.(12分)某兴趣小组对 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

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

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

质量/g

收集50mLO2

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3)写出 KClO3分解的文字表达: .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

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 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171s,解释原因:

.

(5)要比较 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

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

三、实验与探究(12分)

24.(12分)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

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上一般采用甲路径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

的范围是 ;(已知在1.01×105 Pa时,O2的

沸点为-183℃,N2的沸点为-196℃)

(2)实验室常通过丙、丁、戊三种路径来制取氧气;

①写出装置C中a仪器的名称 ;

②若用路径戊,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③若用路径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④在这三种路径中消耗能源最少的是 (填序号);

(3)在上述五个路径中最适合潜水艇中获得氧气的是 (填序号).

第12页

9 化 学

全一册

RJ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阳光出版社

第13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绪言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知识点2: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

密切关系.

重点:激发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

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

关的社会问题.

1.(4分,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下列属于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的是( )

A.食盐、纯碱、酒精 B.衣服、桌子、电视机

C.太阳、宇宙、太空 D.精神、意识、力量

2.(4分,知识点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元素周期表

C.打造铁器 D.发现和利用了火

3.(4分)化学家为化学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其中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侯德榜

4.(4分,重点)神州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我国建立有人空间站迈

进了关 键 一 步.下 列 有 关 飞 船 和 天 宫 一 号 的 研 究 领 域 侧 重 于 化 学 学 科 的

是( )

A.发射火箭的燃料 B.飞船绕地球飞行

C.飞船变轨 D.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

5.(4分,知识点1)下列对“水”的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水的浮力 B.水的性质和变化

C.水的组成和结构 D.水的制取和用途

6.(4分,重点)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

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第14页

7.(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

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是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

C.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重要学科

D.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8.(4分,重点)“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

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用作燃料

9.(4分)科研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

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1/4,是我们国

家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如图,手撕不锈钢箔的

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

A.组成 B.性质

C.结构 D.形状

10.(4分,重点)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

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

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5分,重点)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顺序

的是( )

①石器 ②瓷器 ③青铜器 ④铁器 ⑤高分子材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12.(5分,知识点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

④变化规律、⑤制备、⑥用途的一门重要自然科学.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全部

第15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的概念和区别.

知识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的概念和区别.

重点1: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重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难点:从文字描述、图片等提供的信息中判断物

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3分)下列生产工艺(或方法)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五粮”酿酒 B.纺纱织布 C.高炉炼铁 D.联合制碱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水银制温度计 B.石墨制铅笔芯

C.干冰作制冷剂 D.天然气作燃料

3.(3分)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

4.(3分)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

5.(3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6.(3分)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

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 B.合成抗病毒药物

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 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7.(3分,重点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第16页

8.(3分,知识点1)下列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

A.地热发电 B.核反应发电 C.火力发电 D.风能发电

9.(3分)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

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

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10.(3分)«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

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12分,重点2)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区分,试

鉴别下列物质,并填表:

鉴别物质 利用的性质 性质类别

铁丝和铜丝

白醋和白酒

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

12.(8分,难点)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

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

热,硫开始燃烧 ,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

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第17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

知识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

的气体的探究过程.

重点: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难点:有意识地发现探究问题,进行实

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3分,知识点2)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时,主要采

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2.(3分,知识点1)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3.(4分,重点)下列有关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石蜡受热融化,遇冷又凝结 D.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

4.(3分)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的石灰水滴加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

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5.(6分,知识点1、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这三种气体? 将所用药品

(或用品)及现象填入下表空格内:

检验气体 所用药品(或用品) 现象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第18页

6.(7分,知识点1)如图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难溶于水.

(2)①图1:蜡烛燃烧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属于 变化;蜡烛受

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发生 变化.

②图2: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 .

③图3: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将烧杯倒过来

立即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

④图4: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

被点燃.

7.(12分,难点)

(1)若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将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若要检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8.(12分,难点)现有一瓶人体未吸入的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

(1)请你猜测一下,谁含的氧气多呢? 答: ;

(2)为验证其中氧气的多少,请问是选用带火星的木条还是燃着的木条? 答:

;

(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检验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的木条分

别插入两瓶气体中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 ,

而 呼 出 气 体 中 的 木 条

呼出气体中含的氧气

比空气中的

第19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认识常见的仪器.

知识点2:药品的取用.

重点:药品取用综合.

难点:量筒、天平使用的误差分析.

1.(3分)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量筒 C.锥形瓶 D.燃烧匙

2.(3分,知识点1)某同学称量固体药品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天

平平衡后,共加砝码5g,游码处在0.5g处,则此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5.5g B.5g C.0.5g D.4.5g

3.(3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

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4.(3分)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5.(3分,知识点1)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中对容

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

6.(3分,难点)用100mL的量筒量取70mL的水,读数时仰视读数,这时量取水

的实际体积( )

A.等于70mL B.大于70mL C.小于70mL D.无法确定

7.(3分,重点)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 B.烧杯———贮存气体

C.长颈漏斗———过滤 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第20页

8.(3分)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9.(4分)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

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

10.(4分,重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1.(12分,难点)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

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

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质量为36.8g).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12.(6分,重点)将 A 组适当的仪器编号填入B组的括号内

A B

a.量筒 ①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 ( )

b.镊子 ②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 )

c.试管夹 ③取用10mL液体 ( )

d.漏斗 ④夹持试管 ( )

e.药匙 ⑤滴加少量液体 ( )

f.胶头滴管 ⑥取用块状固体 ( )

第21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加热操作.

知识点2: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重点:加热操作和气密性检查.

难点:实验操作的综合.

1.(4分,知识点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

A.仪器内壁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

B.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成股流下

C.仪器内壁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D.仪器内壁的水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4分)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3.(4分,重点)下列有关数据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

D.没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应取1~2mL

4.(4分,知识点1)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5.(4分)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第22页

6.(4分)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7.(6分,重点)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

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8.(5分)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9.(5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10.(10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10

第23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复习课(第一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识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3:两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用“变化表现性质、性质决定

变化”的思想看问题.

难点: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4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佩戴口罩 B.测量体温

C.酒精消毒 D.清水洗手

2.(4分)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3.(4分)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

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4.(4分)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 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D.漏斗:“滤液好浑浊呀! 我嘴里的滤纸破了.”

5.(4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醋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1

第24页

6.(10分,重点)用序号填空: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

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

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⑦酒精在灯芯上先汽化,⑧然后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

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酒精的用途是 .

7.(6分,难点)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右图1所示

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

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瓶内没有氧气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8.(14分,知识点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

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

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Ⅰ Ⅱ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 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 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

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所装试剂

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

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

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12

第25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复习课(第二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认识常见的仪器.

知识点2: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和洗涤.

重点: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难点:量筒的使用.

1.(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5分)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3.(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4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3

第26页

5.(10分,难点)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

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中,甲是一个燃着的 (填仪器名称),用它

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 焰,当实验

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 盖灭;

(2)如图中,乙的仪器名称是 ,在量取液体体积时,

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6.(10分,知识点1)在不同的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口的放置方向不同.请将相应

的操作填入表格中:

序号 (1) (2) (3) (4) (5)

试管的放置

相应的操作

7.(12分,重点)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

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及时熄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再重新盖好,这么做目的是平衡气压方便再次使用时易于取下灯

帽,促使生成的水分挥发,利于点燃酒精灯.去污粉刷洗,再用清水冲洗,然

后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

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再对准药品所在部位

加热.

(4)如图 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

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 上.

14

第27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

课题1

空 气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知识点2:空气污染和防治措.

重点:混合物、纯净物.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4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氮气 C.煤 D.海水

2.(4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3.(4分)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 AQI)中污染物监测范围的是( )

A.CO B.SO2 C.N2 D.PM2.5

4.(4分)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

光源.该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4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

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

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

6.(4分)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直接排放废气 D.公共交通出行

7.(6分,难点)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

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

第28页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8.(20分,难点)根据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原理

利用化学反应,消耗密闭装置中的 ,使密闭装置中的

减小.

可燃物选择 ①只跟 反应,②生成物不是 .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开始:红磷燃烧,冒出浓厚的 ;打开弹簧夹:水

进装置,约占装置内空气体积的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推测

剩余气体主要是 ,且氮气性质 , 溶

于水

实验注意

①装置一定要 ;②反应物一定要 ;③要等到

时打开弹簧夹

误差分析

①当装置漏气时,测量结果偏 ;②没等到装置彻底冷却就

打开 弹 簧 夹,测 量 结 果 偏 ;③ 药 品 不 足,测 量 结 果 偏

;④ 实 验 开 始 时,弹 簧 夹 没 夹 紧 胶 皮 管,测 量 结 果 偏

;⑤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太慢,测量结果偏 .

16

第29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

课题2

氧 气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点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氧气的鉴别.

1.(3分)小明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观察到某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生成黑色固体.请你判断,该物质可能是( )

A.红磷 B.硫磺 C.铁丝 D.木炭

2.(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4.(3分)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5.(3分,知识点1)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急救病人 B.气焊气割 C.助燃剂 D.高能燃料

6.(3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7.(3分,知识点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木炭燃烧

C.点燃红磷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8.(3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四氧化三铁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17

第30页

9.(3分,难点)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0.(6分)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 .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

一条物理性质是 .

11.(5分,重点)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12.(4分)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3.(8分,重点)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

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

处放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硫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其中氧气与铁的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这三个反应的基本

反应类型是 .

18

第31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和原理.

知识点2:分解反应.

知识点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选择.

1.(6分,知识点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 )

A.氯酸钾受热分解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D.分离液态空气法

2.(6分,知识点2)有关“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这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是化合反应 B.是分解反应

C.是氧化反应 D.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3.(6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4.(6分)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

的是( )

5.(6分,难点)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

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9

第32页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

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

(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

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6.(10分)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

O2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分解法: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KClO3分解法: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

装置;

(3)H2O2分解法:常温下 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 MnO2,则 MnO2的作用

为 ;

(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 O2,体现了 O2 的性质;

(5)已知 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 ℃.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

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 O2为 (填“先”或“后”)蒸发出来的气体.

7.(10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

问题.

(1)仪器a常用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2)用 H2O2溶液和 MnO2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为 .

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 O2,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3)装置 E中水的作用是 .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 (填

名称).

20

第33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复习课(第一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污染和防治.

知识点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点3:混合物、纯净物的判别.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测 定 空 气 中 氧 气 含 量 的 原 理 和

方法.

1.(5分)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稀有气体

A.③④①②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2.(5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5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4.(5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牛奶 C.84消毒液 D.蒸馏水

6.(5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 O2,生成固态的P2O5

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N2、O2、CO2和稀有气体

21

第34页

7.(6分,重点)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

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 .

(2)水的作用是 .

(3)仪器a的名称是 .

8.(6分)图中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

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

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

空气体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至少答出两点).

9.(8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填符号).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

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 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 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

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22

第35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复习课(第二课时)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和原理.

知识点2:催化剂.

重点: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性实验.

1.(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铁架台 B.烧杯、玻璃棒

C.集气瓶、酒精灯 D.导管、单孔塞

2.(4分)实验室用 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3.(4分)某同学误将少量 KMnO4当成 MnO2加入 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

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4.(15分,难点)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请从下列仪器中选用适当仪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

(1)仪器e的名称是 ;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产生并收集气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 (填代

号),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23

第36页

5.(9分)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 (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是 .

(3)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6.(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 MnO2为原料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 (从 A~E中

选择).

(2)若用 H2O2溶液和 MnO2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从 A~E

中选择).为了证明 MnO2 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来进行实验

探究:

图1中加入amLH2O2溶液,然后塞入带火星木条的橡胶塞,如图2所示,观

察到的现象是 .再通过漏斗加入bg MnO2,如图3

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充分反应后,将图3的

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 bg,甲同学认为 MnO2 是催

化剂.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 .

(4) (填“能”或“否”)用图4来探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24

第37页

!\"#!!\"\"$%&'(!)*+\",-./0123#4!5$4\"

! \" # $

!\"#$%&

!\"#$

#%& '%( )%* +%( ,%( -%( .%/ $%(

0%& #1%& ##%& #'%/ #)%( #+%( #,%&

#-%* #.%( #$%/ #0%& '1%/

'#%!\"#$%&'!()*+,)*%-)./

01234!%54

''%* / * & ( 2

')%\"##67/0189

\"'#:;<=>?

'+%\"##@A BCDEF

\"'#G H 6 I J K L M N O P M A Q R S

TU

',%\"##VWXY MA

\"'#Z[ \\] &

\")#<=^ MA

'-%\"##! _` ab3cdefghij!k

lSmnop

\"'#+qr

\")#\" !# ghijs+t_23

!%#$

#%* '%& )%& +%/ ,%( -%/ .%/ $%(

0%* #1%/ ##%& #'%* #)%* #+%/ #,%/

#-%* #.%/ #$%/

#0%\"##hr/uv

\"'#wx\" ]y z

\")#{|}hr/~€!‚*ƒ„…v

\"+#†‡ghiˆ!‰Š‹Œr ‰Š„…

fnŽN>

\",#i‘

'1%\"##3'

\"'#’“4hr#\"

”3•hig“ i‘

'#%\"##–3

\"'#—hi˜####\" ghi™ +4hr š›œP

''%\"##žŸ  ¡v|*r!¢}r£/

Ž¤_œP ‚*¥¦§¨©/r

\"'#]ª«3¬ ­®¯°rN©±²³D„

…Ž¤´µ°rN©±U

')%\"##k¶RS

\"'#563'

\")#·¸¹ ghi™

####\" º» ·i¹4hr

\"+#% fn/ 7&8º«¼œP

\",#‡°r1/1

'+%\"##9#0- :$!%9#$) :

\"'#!+F #* \" —hi˜###\" ½i. + 4

hr $¾

\")#¿

!&#$

#%* '%& )%/ +%* ,%* -%( .%( $%*

0%/ #1%* ##%/ #'%* #)%( #+%/ #,%&

#-%&

#.%\"##ÀÁÂ \"'#&

#$%\"##·ià \"'#\\Ä \")#/

#0%\"###0.%1 \"'#Å \")#(

'1%\"##ÀÁ \"'##$

\")#¤ÁÆ \"+#5;<'

'#%\"###+%1# #1

\"'#='9 /2 (&/

''%\"##>? \"'#>@4

\")##, \"+#>@'=

')%\"##(? \"'#ÇÁÈÆ

第38页

!\"#!!\"\"$%&'(!)*+\",-./0123'4!5$4\"

\")#_ÉÊ \"+#>?

\",##, #1

!'#$

#%( '%/ )%* +%& ,%& -%( .%* $%/

0%& #1%( ##%( #'%& #)%* #+%* #,%/

#-%& #.%&

#$%\"##'>A4

+

\"'#'ËghiˆšÁ

\")#<?

4'

&8'

#0%\"##'' \"'#Ìͤ

\")#BC3'

'1%\"##.0%01 ÎÏÐ

\"'#( \")#7(D

\"+#$ \",#1 ÀÁ

'#%\"##šÁ

\"'#˜ÀÁ$hÀÁ

\")#

\"+#'A'3'

''%\"##ÑÒ+ \"'#ÓÔ

\")#†Õ \"+#—Ö

\",#×ØÅÙÚÛÜÝÞߥA

\"-#(

')%\"##) \"'#.E#' \")#$

()

#%/ '%( )%& +%& ,%* -%( .%/ $%*

0%& #1%& ##%( #'%( #)%/ #+%* #,%*

#-%( #.%& #$%/

#0%\"##F \"'#)=3'

\")#>@4 D &89

\"+#5;

4'

3\"‘Üà2#

'1%\"##$ \"'#g

\")#>@'= \"+#á

'#%\"##⠘ãä}hãä

\"'#ÓÔ †Õ

\")#åæçè+éê!æë+ìíîï+ðñ

ò%\"‘Üà2#

''%\"##°rN z

\"'#+#\"

óǘr4hr â

\")##\"!

')%\"##­ôT \"'#/G

\")#„™¸¹#\"

º»™¸¹4ghi™4hr

õöZ ÷ø]y/ùúûAQ°rNü!ù

ú–3!ý$hr°þ

\"+#—hi˜####\" ghi™ +4hr *&<H

'+%\"##0&'1 \"'##$%)I

\")#))%$;J )#

#'J)4#J$4#+4#-J,4)#J#11I

K-%';

!*#$

#%& '%& )%( +%/ ,%( -%/ .%/ $%(

0%* #1%( ##%( #'%* #)%( #+%/

#,%\"##ÿ”! \"'#) \")#H@'3)

\"+#H@&8)4>A)

\"#ú

&&&&&

$ H@>4)A&8

#-%\"##½i 4)

\"'#)A'4'5;'&L \"#ú

&&&&&

$ )5;A'45;&L'

#.%\"##4+ >'

\"'#'A'43'&&&

”3

'A'3

#$%\"##‚*%~&'hr/1

\"'#„™¸¹())**++,-n)0

\")#(&/

#0%\"##.›//—0s1223!›/—0£/

45%&60278û$·¸¹¤6/9:4

5$hr/ÉkšÁ¤6}96Æ;shr

/¤6\"\"#/<¨A=M$7>'¶?2$9:

/@A$7%Bò-Û45%

\"'#C‘Ž£·¸¹/¤6D&.;J\"#9)1I#K

+%0;'

EFG/hr/¤6D\"

'7&83)

563'

&&&&%

'7&84)3''

'+, 0-

+%0; \"

第39页

!\"#!!\"\"$%&'(!)*+\",-./0123)4!5$4\"

'+,

0-K+%0;

\"

›G&\"K#%0';

B&FG/hr/¤6D#%0';%

!+#$

#%* '%( )%/ +%& ,%/ -%( .%* $%*

0%* #1%* ##%* #'%& #)%/ #+%/ #,%*

#-%* #.%/

#$%\"##HI ¥>62

\"'#+šÁš›D˜ÀÁ$hÀÁ

'A'3&&&

óÇ

'A''43''

#0%\"##& tJ¶KŽ¤/L6MN/RS

\"'#OPÀ. 4'

'1%\"##ghijD &3' \"'#HQ

\")#R‘ \"+#&

'#%\"##&@&3)4'A&8&&&&@&8'4A'34&3''

\"'#( lS§¨/r¡4

\")#x\"T’\" oU/HV<E

\"+#ghij/¡v¶r| ghijW_

`3c!X_`YZ3c

''%›&\"##!

\"'#[\\¤6]^#_!ghij/¤6D&

).1;9)-)%+;K-%-;

E`ab.£j¸b/¤6šÆD\"

&@&3)4'A&8&&&&@&8'4A'34&3''

#11 ++

'1;\" -%-;

#11

++K'1;\"

-%-;!\"K.,I

!,#$

#%* '%* )%/ +%( ,%/ -%* .%* $%(

0%& #1%/ ##%/ #'%& #)%/ #+%& #,%/

#-%/

#.%\"##cd23Ž3cef…vݵW]”

\"'#&£g“_3c!/£g“3c \")#*

#$%\"##ÓÔ \"'#†Õ

\")#h…µW]”ij

\"+#A'3

#0%\"##†‡ghiˆ!‰Šmnr‹Œ

\"'#‰Š„…fnŽÿi´k!N>

\")#ƒl»6\"Dmnhr#

'1%\"##+F4,3'&&&

”3

'F'3,

\"'#+1 :iU/»+ r

\")#g“3cop¼<=©/hr!qr<=

©/stu9

'#%\"##…vwP \"'#_2ßf

\")#²x` \"+#&

''%\"##\"

\"'#+F4,3'&&&

”3

'F'3,

\")#23Ž}hr~

\"+#g“3cop¼§¨©/hr!yz-N

©r1stu9

(-

#%* '%/ )%/ +%& ,%& -%( .%* $%*

0%* #1%& ##%* #'%( #)%& #+%& #,%&

#-%\"##)< \"'#(@=3+

\")#,&3'9

) \"+#56

4+

3'

#.%\"##g \"'##'%1#

\")#\" \"+#>@&8

#$%\"##&@3

\"'#&3'4 &@\"3A#'&&&&@&3)(4 A'3

#0%\"##'A'3'

563

&&&&

'

'A'343'' # \"

\"'#{

\")##\"!

'1%\"##õöZ

\"'#'7&83)

563'

&&&&%

'7&84)3' ' †‡gh

iˆuN‹Œ

\")#(& 2i|FœP}~ 3W/ùú

AQ°rNü!ùú€‚$þ¼

\"+#M M

第40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参考答案

参 考 答 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A 2.A 3.A 4.A 5.A 6.C

7.D 8.A 9.D 10.D 11.A 12.D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B 2.D

3.D [解析]颜 色,密度,导 电性 都 属 于 物 理 性 质.

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4.A 5.D 6.B

7.D [解析]颜色、状态、硬度属于物理性质;铁钉能

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8.C 9.A

10.B [解 析]A.千 淘 万 漉 虽 辛 苦,吹 尽 狂 沙 始 到

金,没 有 生 成 新 物 质,属 于 物 理 变 化,不 符 合 题

意;B.烈火焚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钙,属于化学

变化,符合题意;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

新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

意;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

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 鉴别物质 利用的性质 性质类别

铁丝和铜丝 颜色 物理性质

白醋和白酒 气味 物理性质

蒸馏 水 和 澄

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遇二

氧化碳能变浑浊

化学性质

12.③ ① ② ④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B 2.B

3.A [解析]A 是结论不是现象.

4.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

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 学

习方法,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通

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证据.因此,实验是科学

探究中的重要一环,题中“把澄清石灰水滴入呼出

的气体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

5.检验气体 所用药品(或用品) 现象

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或

燃着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或燃着的木条

燃烧得更旺,

水蒸气

干 冷 的 玻 璃 片、

烧杯等

玻璃上出现水雾

或水珠

6.(1)小

(2)① 化 学 物 理 ② 高 ③ 水 二 氧 化 碳

④蜡蒸汽

7.(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内 壁 上 涂 有

澄 清 石 灰 水 的

烧 杯 罩 在 火 焰

的上方

澄 清 的 石 灰

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产

生 了 二 氧

化碳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少 量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倒 入 盛

有 呼 出 气 体 的

集气瓶中,振荡

澄 清 的 石 灰

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

中含有二氧

化碳

8.(1)人体未吸入的空气 (2)燃着的木条

(3)燃着 继续燃烧 熄灭 少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1.B 2.D

3.A [解析]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

埚、燃 烧 匙 等;需 垫 石 棉 网 加 热 的 有:烧 杯、烧 瓶

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漏 斗、量筒

等.故答案 A 正确.

4.C 5.B

6.B [解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

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量筒量取70ml水,读数

时用仰视,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

大于70mL.故选:B.

7.D 8.B 9.C 10.D

145

第41页

11.在游码标尺1.8g处标上“ ”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 ↓ ↓↑ ↓ ↓

12.e d a c f b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1.D

2.B [解析]A.禁止用手移走正在加 热的蒸 发皿,

防止烫伤,不符合题意;B.使用测电笔,笔尖接触

待测物体,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图 中操作 正确,

符合题意;C.夹持试管时,手要握在长柄上,不能

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不符合题意;D.添加

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用镊 子夹持 砝码,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A [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

不要超过 试 管 容 积 的 1/3,如 不 加 热,则 不 受 此

限制.

4.A [解析]利用情景选择仪器.加热需要酒精灯;

液体量大需要烧杯,而不是试管;烧杯不能直接加

热,需 要 垫 石 棉 网;烧 杯 要 放 在 哪 里? 故 选 铁

架台.

5.C 6.A 7.A

8.A [解析]A.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

溶解,操作正确;B.用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左物右

码,故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

滴管不能深入到试管中,故操作错误;D.用试管加

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 分

之一,故操作错误;故选择 A.

9.C

10.(1)广口瓶 胶头滴管 (2)三分之一 (3)大于

(4)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浅

第一单元 复习课(第一课时)

1.C 2.D 3.C

4.B [解析]A.试管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铁生

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冰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滤纸破损,只是

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 变化,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5.D 6.①②③④ ⑤ ⑦ ⑧ ⑥

7.D [解析]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

法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

积分数达到15.9%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

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 法错 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

二氧化碳,还 应 有 水 蒸 气、燃 烧 前 瓶 内 的 其 它 气

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

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时,蜡烛熄灭,说明

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

说法正确.故选:D.

8.(1)打开 关闭

(2)关闭 打开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除掉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检验呼出气体

中含有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 复习课(第二课时)

1.A [解 析]A.量 筒 只 能 用 于 量 取 一 定 体 积 的 液

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错误;B.试管可用作少

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正确;C.烧杯既可用于配制

溶液,又可用做反应的容器,故正确;D.酒精灯是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热源,可用于给物质加热,故正

确.故选:A.

2.C 3.C 4.D

5.(1)酒精灯 外 灯帽

(2)量筒 凹液面的最低处(仅写“最低处”不可)

6.(1)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3)洗净后的试管放置 (4)向试管中加入固体

(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7.(1)向着手心 倒放

(2)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 倒放

(3)1/3 预热 (4)试管架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 气

1.B 2.D 3.C 4.C 5.A 6.C

7.B [解析]A.反应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

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

中信息可知,a点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C.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冷却至

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因此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该选项说法 正 确;D.打 开 止 水 夹 后,水 进 入 集 气

146

第42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参考答案

瓶,随着水的进入,压强增 大,因此 a点 后气压 增

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该选项说法 正确.故

选:B.

8.

实验原理

利用化 学 反 应,消 耗 密 闭 装 置 中 的

氧气,使密闭装置中的压强减小

可燃物

选择

①只跟氧气反应,②生成物不是气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开始:红磷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

打开弹簧夹:水 倒 流 进 装置,约 占装

置内空气体积的1/5;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推测

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且氮气性质稳

定,难溶于水

实验注意

①装置一定要密封;②反应物一定要

足量;③要等到装置彻底冷却时打开

弹簧夹

误差分析

①当 装 置 漏 气 时,测 量 结 果 偏 小;

②没等到装置 彻底冷 却就 打开 弹簧

夹,测量结果偏小;③药品不足,测量

结果偏小;④ 实验 开始 时,弹簧 夹没

夹紧胶皮管,测量 结果 偏 大;⑤ 红磷

点燃后,伸入 集气 瓶太 慢,测量 结果

偏大.

课题2 氧 气

1.C

2.A [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选项说法

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

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 项说法 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

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

法错误.故选:A.

3.C

4.C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 蓝紫

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

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

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

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

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

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5.D 6.D 7.D 8.A 9.C

10.(1)蓝紫色 (2)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3)密度比空气大

11.B [解析]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 中红磷

燃烧产生的是白烟而不 是白 雾.D 中氧 气约占

空气体积的而不是质量的1/5.

12.D

13.(1)AC

(2)①A ②Fe+O2

点燃

→Fe3O4 化合反应

课题3 制取氧气

1.C [解析]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没有污染,不加热

节约能源,实验步骤少,操作简单,故最优.

2.B [解析]“一变多”,是分解反应;二氧化锰是催

化剂,是反应条件,不是反应物.

3.D

4.C [解析]A.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

取氧气,且 长 颈 漏 斗 下 端 应 在 液 面 以 下,图 中 正

确,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

反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图

中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

集氧气,应“长进短出”,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

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 气瓶 口,

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符合题意.故选 C.

5.(1)源 源 不 断 的 产 生 氧 气,使 铁 丝 燃 烧 更 充 分

持久.

(2)剧 烈 燃 烧,火 星 四 射 铁 + 氧 气

点燃

→四 氧 化

三铁

6.(1)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A (3)催化作用 (4)不易溶于水 (5)后

7.(1)外焰

(2)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AC

(3)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 (4)澄清石灰水

147

第43页

第二单元 复习课(第一课时)

1.A 2.D 3.D 4.C 5.D 6.B

7.(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集气瓶

8.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操作简便;减少污染(答

出一点,答案合理即可) 装置的气密性差;红磷

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答案合

理即可)

9.(1)N2

(2)①1 ②红磷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容器内

气体压强增大

(3)C

第二单元 复习课(第二课时)

1.B 2.A

3.C [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

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

化剂和加热 的条 件下 生 成 氧 气 判 断 图 中 a:氯 酸

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 时刻,KMnO4 开始分

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 产

生的二氧化锰,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

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质量保持 不

变.故选 C.

4.(1)烧杯 (2)abg或bcg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集满

5.(1)A

(2)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3)a

6.(1)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D

(2)A 木条不复燃产生大量气泡 木条复燃

(3)未证明 MnO2 的化学性质也保持不变(或未重

复上述实验,证明 MnO2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合

理即可)

(4)能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1.A 2.C 3.A 4.A 5.B 6.A 7.C 8.D

9.(1)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0.(1)是不断运动的 (2)低 之间有间隔

(3)混合物 蔗糖分子和水分子

11.(1)对比或对照 (2)变红 C

(3)分子 是 不 断 运 动 的,且 温 度 越 高 分 子 运 动

越快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1.B [解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

体等.氯化钠等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气体非金

属单质等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2.B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

物质是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由图可知,A.C.D含有的都是同种分子,它们是纯

净物.而 B含有的是不同种分子,它是混合物.

3.A 4.D

5.(1)混合物 (2)化合反应 (3)分子 (4)2∶1

6.(1)化合 (2)氢原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3)氢分子 氯原子 (4)分子 原子

(5)分子 原子 原子 (6)原子

7. 分子 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

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是 化 学 变 化 中

的最小粒子

(1)分 子 很 小 (质

量、体积);

(2)不断地运动;

(3)分 子 之 间 有

间隔;

(4)同 种 分 子 性 质

相同,不 同 种 分 子

性质不同

(1)原子很小;

(2)不断地运动;

(3)原 子 之 间 有

间隔;

(4)同种原子性质相

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1.A 2.A 3.B 4.A 5.B

6.(1)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2)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148

第44页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参考答案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其他合理的

答案也可)

[解析]结合原子的构成知识,仔细地观察这几种

原子,氢原子中子数为零,故得出原子核内不一定

有中子;另外不难看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7.B

8.B [解析]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 的方向,又 因

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 改

变了方向,说明 了金 原 子 核 带 正 电,故 A 说 法 正

确;B.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

所带电荷情况,故 B说法错误;C.大多数α粒子能

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 核

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 C 说法正确;

D.有极少数的 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

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 D 说法正

确.故选:B.

9.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围绕

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非常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以外相

对的来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①一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电子数≥1,

质子数≥1,中子数≥0;

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

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836倍电子的

质量,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

原子

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1.C [解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固态非金属

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盐和大部分碱是由 离

子直接构成的.

2.C 3.A 4.C 5.D

6.(1)35 (2)B

7.(1)a (2)7 (3)氯化镁

8.(1)BC (2)BC (3)C (4)AD (5)得 阴离子

9.(1)Mg

2+ (2)AC (3)MgO

10.分子 离子 铁(金属单质或稀有气体) 二氧

化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的物质)

课题3 元 素

1.B 2.A 3.C 4.B 5.A 6.C

7.(1)18 (2)非金属 5 (3)E

8.(1)质子数 (2)硫 (3)失去 (4)电子层数

9.(1)8 (2)2 (3)Na2S (4)四

第三单元 复习课(第一课时)

1.C 2.B 3.C 4.C

5.A [解析]A.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 >③,正确;B.在状态 ①时水

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错误;C.状态③的水

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震动,错误;D.①→②没有产生

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6.C 7.C 8.C

9.(1)①8 ②质子数 ③Na

(2)①BC 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湿衣

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10.(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

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三单元 复习课(第二课时)

1.B 2.D 3.B

4.(1)65.38 (2)金属 (3)失去

5.(1)二 非金属 (2)失 Na

+ (3)S

6.(1)离子、原子、分子 原子核 核电荷数

(2)得到 (3)三

7.(1)D (2)B (3)三 (4)9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1.C 2.C 3.A 4.A

5.(1)氧气 (2)生活污染

(3)温度升高,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率加快,从而

加速蔗糖溶解(合理答案均可)

149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