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语
你好,张桂梅
文/肖雪
朴素的外表包裹着炽热的信仰,
瘦弱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力量。
你像甘蔗一样,
熬尽自己的甘甜,
给华坪女生的心里,
种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你像蜡烛一样,
燃烧自己的生命,
为福利院的孩子们,
照亮了人生的前进方向。
险峻的山路阻挡不了你家访的脚步,
病痛的折磨击退不了你教学的执著。
你用半生的坚守,
阻断着山区贫困的代际传递。
你用忘我的付出,
托举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你好,张桂梅。
你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榜样。
卷首 语
你好,张桂梅
文/肖雪
朴素的外表包裹着炽热的信仰,
瘦弱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力量。
你像甘蔗一样,
熬尽自己的甘甜,
给华坪女生的心里,
种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你像蜡烛一样,
燃烧自己的生命,
为福利院的孩子们,
照亮了人生的前进方向。
险峻的山路阻挡不了你家访的脚步,
病痛的折磨击退不了你教学的执著。
你用半生的坚守,
阻断着山区贫困的代际传递。
你用忘我的付出,
托举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你好,张桂梅。
你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榜样。
社团与期刊简介
《郢都论坛》社1985年诞生于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系,是一个有着30余年历史
的学术科研型社团。社团从成立之日起,便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而不同、共同辉
煌”为宗旨。先后有1500余名有思想、有个性、有活力的优秀社员在此历练成长。社团
曾多次荣获长江大学“十佳社团”、“精品社团”等称号。现已成为培养长大学子科研能
力和创业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
《郢都论坛》系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长江大学学生
社团联合会管理下的学生社团《郢都论坛》社的刊物,创刊于1986年,是长江大学人文
社科型学术科研期刊。《郢都论坛》以“时代性、探索性、思想性、学术性”为办刊理
念,以荆州雄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求真、求实、求善”为宗旨,以“平等对话,自
由争鸣”为原则,为长江大学学子提供了一个充分阐发思想的学术阵地。其中上百篇稿件
曾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百篇科研论文稿件跻身于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
《郢都论坛》是结合当今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现状,融合当今大学生发展情况,不断提
升办刊理念和创新办刊形式,打造特色鲜明、稿件质量优良的期刊。
卷首语
01 你好,张桂梅 /肖 雪
本刊特稿
00学习党史,坚定师者初心
/贾廷秀
他山之石
00 铭记难忘历史 面向美好未来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
/王秋红
00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经验启迪现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董功跃
思政之音
00 女性的榜样——曾志同志 /汤波兰
00 倾注投入,不留遗憾 /蒋蔚然
00逆光
—写给五四的青年们
/蔡少卓
主管单位: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办单位:长江大学《郢都论坛》社
学术合作单位:荆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学术顾问:朱业宏 冯 征 蒋光忠
周从标 徐 波 刘小燕
彭 飞
指导老师:姜学勤 吴智勇 涂江波
马小佼 徐 骆 张 娟
尹业香 王金洲 陈松林
贾廷秀 卢 军 黄晓云
张云雾 李 敏
社 长:张 洋
副 社 长:孙 婷 黄湖珺
主 编:李晶晶
副 主 编:黄锦潇
综合事务部:何 乐
宣 传 部:刘智慧
外 联 部:程安琪
编 辑 部:李 灿 陆瑞欣
官方邮箱:cdydlt2012@163.com
投稿邮箱:cdydlt@qq.com
邮 编:434000
工 本 费:10元
出 版 社:求实印务
刊 号:JSZN(内)01-001
出 版:长江大学《郢都论坛》社
出版时间:
社 址: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
十层1006室
目 录
征文专栏
00 点点焰火汇聚不凡力量 /刘智慧
00 黄文秀和白坭村——-暨以此文纪念扶贫干部黄文秀 /王 康
00 最后一个苹果 /吴天宇
00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张 哲
00永恒的红色 /赵世纪
时评浅议
00美之路,华之歌 /齐晓杭
00从《山海经》《史记》等文献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蔡少卓
00红岩魂 信仰存 /何美铃
郢都文苑
00诗意人生 /杨华章
00 哲学的慰藉 /王 茹
00 燕 /齐晓杭
00 春日 /赵 情
00 今年落的枫叶,明年还会红吗 /张若楠
小编推荐
2022年 第1期
(总第60期)
《郢都论坛》社
官方公众号
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李晶晶
编委会委员:陆瑞欣 程安琪 王 宁
齐晓杭 李 灿 张李蔚
黄锦潇
图片收 集:张丽莉 张 丽 郭 容
美术设 计:张 洋
·6·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7·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学习党史,坚定师者初心
贾廷秀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 湖北荆州 434000)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
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
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
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
身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其言其行充分
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初心。特别是在被捕后,他利用有限的机
会,撰写了《狱中自述》、《狱中供词》,对
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总结,充分展现了他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精神。
回望历史,是什么力量,让年仅38岁的李
大钊视死如归?这就是李大钊作为共产党人的
初心:“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
兴,我愿意奋斗终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
穿越百年不变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黄卷青灯,茹苦食素,冬一絮衣,夏一
布衫”,这是李大钊生活的写照。作为北京大
学的教授,李大钊每月有300大洋的不菲工资
收入,但他每月的工资却大半用于共产党北京
支部的组织创建和活动经费,用于对北京大学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李大钊等革命
先烈们能够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为什么李大
钊自己拥有不菲的工资收入,却甘愿过着清贫
的生活?答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放眼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正是因为有
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经受一
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不断取得一个又一
个胜利……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
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只要我们
团结一心,为实现共同理想共同奋斗,实现梦
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梦想就一定能够照进
现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习回望
李大钊同志的短暂一生,《狱中自述》《狱中
供词》等充分彰显了李大钊的初心,初心是激
励李大钊前行的不竭动力,初心是李大钊革命
思想和实践探索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
史给我们的启迪:理想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
复杂形势,面向未来,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信仰凝聚起亿万民众的磅礴力量。
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我们
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
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中,深深领悟到李大钊同志作为革命者的坚定
理想信念、作为师者对学生的爱心。我们要在
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
命、去传承李大钊同志的师者仁心精神,努力
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责任编辑:李 灿)
·8·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9·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2021 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们
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年,我们
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历史期盼。回望中国共产党
百年之路,我们感慨,我们激动,我们欢呼。
历史,是今天的烛照;历史,是未来的罗盘。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不忘初心
方能行稳致远。现在,让我们截取百年历程的
六个侧面,一起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
阔、舍我其谁、不懈追求、励精图治的 100
年……
一、百年历史 家国情怀
请听一位老人在《往事回忆录》中说:
“每当我看到欢歌笑语的人们、幸福美满的家
庭,每当我看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日新月
异的发展变化,每当我欣赏祖国大地的美好河
山、欣欣向荣的难忘景象,总勾起我对往事的
回忆,回忆过去的往事,千千万万的革命先
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枪林弹雨、浴血奋
战,抛头颅、洒热血,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成
千上万的革命前辈,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前
仆后继、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幸福;这幸
福美好的生活、这繁荣昌盛的祖国,是多么的
来之不易;记住过去、珍惜现在,奋发图强、
努力工作,留住闪光的人生。”
这位老人叫王维先,我的三外公,是一位
老红军。他1929 年参加革命,2006 年去世,
2003 年写《往事回忆录》时已 92 岁高龄。
二、百年历史 风雨兼程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世界列强使用手中的洋枪
利炮,肆意践踏着祖国母亲,华夏大地满目疮
痍。为了挽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
又一代的、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国人民同外国的
侵略势力和封建的统治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
斗争,都均已失败告终,始终没能改变旧中国
的积贫积弱和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浙江
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 [1]。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先锋队。她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
克思主义旗帜,肩负起救国救亡的历史重任,
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以毛
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历经一段段血火交织的岁月、一场场风雨砥砺
的记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
从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红船出发,战斗的足
迹遍及南昌、武昌、瑞金、延安、西柏坡;领
导发动南昌起义、斗智斗勇围剿与反围剿、建
立井冈山根据地、适时三湾改编、召开遵义会
议、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建立陕北
铭记难忘历史,面向美好未来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
王秋红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
天。回望党的百年历史,着眼家国情怀、风雨兼程、复兴之路、民生福祉、身边巨变、美好未来等六个侧
面,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之路、拼搏之路、建设之路、发展之路,展望我们美好未来,充满了对中国
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铭记 历史 美好未来 百年历史
·10·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革命根据地;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申明民族大
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机智灵活开展地道
战、地雷战、铁道战,令日军闻风丧胆;运筹
帷幄三大战役,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资本主
义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
新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并带领着
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
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强
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中华民族
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
三、百年历史 复兴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团结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令
人鼓舞的前景 [2]。
历史的车轮驶进 2021 年,回首十八大以
来,我们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绩:实现了全面
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高铁通车
里程近四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GDP 达到
101.6 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7%,稳
居世界第二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
不断深化,营商结构不断优化,“一带一路”
成果丰硕;改进领导作风,制定改进领导作风
“八项规定”,深得人心;在全党开展了反
“四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
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风、政风明显好
转。风清、气正,人心顺。
更令国人倍感鼓舞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该建议明确了到 2035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犹如一场接力跑,我们都是接棒
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迎
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我们要在我们这一
棒上跑出好成绩。历史正在等待我们书写,新
时代的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
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忍不拔
的毅力,脚踏实地、开拓进取[3]。
四、百年历史 民生福祉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心不可
背,民意不可违,民利不可损。人心向背关系
着我们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
之初,一直把民心作为党领导各项工作的风向
标和导航仪,一直把民意作为党制定政策的主
要依据和检验标准,一直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一个
家庭不能少,一个人不能少。脱贫攻坚,一村
一策、一户一策,落实到人,从中央到地方层
层压实责任,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
福祉的决心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
“十四五”规划向我们走来了,从顶层设
计到具体目标的确定,到各项改革措施的出
台,都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为目
标。实践证明,只要春风化雨就能滋润万物,
只要真情实意为人民办事情就能赢得人心,而
人心就是力量。正如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
会”上发言时说的,人民是国家之基,人心是
国家之根。根的力量,表面难以看见,却在深
层次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坚信,无论遇到多
么大的困难,只要全国人民心手相牵,就没有
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风雨不可阻挡。
因为人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孕育着未来,催
生着希望[5]。
五、百年历史 沧桑巨变
我们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人,抢抓“十
三五”高校设置机遇,成功升格为高职高专院
校,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征程。新校区建设高
标起步,教学设施、学习环境得到巨大改变;
立足专业促进校企合作,成为郑州市卫生行业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康
复技术专业被确定为“郑州市重点专业”;招
生就业齐头并进,在抓好生源质量的同时建立
用人单位信息库,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保
障;内培外引高素质人才。学院采用多元化选
人用人方式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学术科研工作
再攀新高,学院科研项目增多,科研水平稳步
·11·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提升……
学院的变化是郑州市、河南省、全国卫生
健康系统巨变的缩影。《“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
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经过长期努力,我
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
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看
看我们周边,社区医院星罗棋布,方便了群众
就医询诊;医养结合积极构建,探索了全新养
老模式;职业教育结合需求,走出了务实求实
之路;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培养了卫生健康习
惯。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点滴汇聚成
江河,变化引领着巨变。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的我们,生活为何变得如此美好?
这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有千千万万中国
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有亿万中华儿女的艰苦
努力。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六、百年历史 美好未来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不懈风雨兼程。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我们回顾党的
光辉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把
握历史的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与力量,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
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走过万水千
山,创造了足以让中国人民无比骄傲的辉煌历
史。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今天,我们比
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
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全面
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迎
难而上,开拓进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
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
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百年华诞之际的中国
共产党!
参考文献
[1]秦克丽.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确立
与维进.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01).
[2]黄蓉生,崔健,张帆.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4).
[3]马军,高晓雁.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历史
演进.理论导刊,2017(09).
[4]王梅枝.亲民为民:百年大党形象建设的鲜明底色.
决策与信息,2021(05).
[5]张寒.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缘起、调适与价值.领
导科学,2021(12).
(责任编辑:陆瑞欣)
·12·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经验启迪现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董功跃
( 中共长丰县委党校 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1199)
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至今已经走
过了100 年的光辉历程。在这百年的奋斗历程
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披荆斩
棘、一往无前的接力奋斗,不仅改变了中国历
史的发展走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民族复兴
的伟大新纪元,而且打开了通往富强的大门,
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成就,推进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无比接近民族伟大复
兴的宏伟目标。回眸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可以
清楚看到,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曲折的光辉历
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形成了许多
宝贵的历史经验,留下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历史回眸:曲折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年历史,就是
团结带领人民经历艰难而又曲折、成功而又辉
煌的奋斗史。在这百年的奋斗历史中,有至暗
之际的涅槃重生,有失败挫折之后的逆境成
长,更有血雨腥风之中的百炼成钢。“艰难困
苦,玉汝于成”,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
向辉煌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一) 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程
作为民族的脊梁,就要担负起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重任。在血雨
腥风的革命初期,国民党反动派针对比较弱小
的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实施了疯狂的军事围剿
和经济封锁,使得初期的革命事业步履维艰。
但是,并没有吓倒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他们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
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走上了中国革命新
道路。“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
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1]。面对凶暴
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人却“发出了为民
族独立和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号召”[2],团
结和带领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数倍于己
的国民党军队,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凭借着不屈
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经过3年多的时间,粉
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推
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
胜利。就是这样,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
艰苦卓越而又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
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与剥削的苦难历史,
结束了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分裂历史,“中
华民族来了一个大翻身”,中国历史开始了新
的纪元。
( 二) 艰难曲折的建设探索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在建设社会主
义的伟大全新实践中进行了艰苦卓越而又曲折
坎坷的探索。新中国建立伊始,面对国内外反
动势力的政治破坏和武装颠覆,特别是敌视新
摘 要:回顾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既经历了曲折而又光辉的历程,又创造出了震古烁今的伟大
业绩,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留下了深刻的现实启示,对激励新时代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走在时代
前列、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思想引导和现实启发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 奋斗历程 历史经验 现实启示
·13·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中国政权的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
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肃清了反革
命残余势力,恢复了国民经济,保卫和巩固了
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有
条不紊的应对能力,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
改造,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使得这个80% 以
上都是农业人口的新中国不仅“逐步建立起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而且又使“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
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
调,初步地但却生动有力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3]。
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
主义建设方面。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
面貌,建设一个赶上甚至超越英美等世界发达
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民迸发出空前的
建设热情。由于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
不够完善,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国际局势复杂多
变,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曲折发展阶段。在这
段艰难曲折的探索建设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遭
受到了两次严重挫折,一次是“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左倾思想错误,“使得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
重泛滥,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动荡起伏、比例
关系失调,粮食生产大度减产,食品供应出现
短缺,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 第二次是十
年“文化大革命”,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再次遭
受重大挫折,出现了全国性的混乱、破坏和倒
退,国民经济几乎濒临崩溃,这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遭受的最严重挫折和损失。1956年到1976
年的这20年,虽然社会主义经历了曲折发展和
重大挫折,但为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教训。
(三) 成效卓著的改革开放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新
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最显著最鲜明
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
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敢破敢立、敢做
敢为,毅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历史大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等重大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功解答
了重大的时代难题,开辟了被历史证明能实现
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其主要内容为: 经济建设方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视为解决一切问题
的硬道理,全心全意推进社会发展,一心一意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建设方面,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
终沿着正确的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并实
施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并重建设,倡导
弘扬“五种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培养
“四有”新人;社会民生方面,破除传统的
“一大二公”和“大锅饭”旧体制,推进和实
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生产力的
解放和发展; 创新发展方面,重新确立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以阶梯式开放模式借鉴经验,
积极寻求社会创新活动。正是沿着这条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一
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后
来接力者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
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
对异常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邓小平理
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担当作
为,一如既往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一是建立和完善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充分发挥了社会主
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而且保证和激发了市场经
济的活力,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创举;
二是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能紧随世界经
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和融入到了经济
全球化过程,又能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的优化
与升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
善; 三是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效结合起来,为社会
主义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四
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了党的自
身建设,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14·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
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发展
的深刻变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
想,加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新内容、作出了
新的贡献。一是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树立并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在新时期推进
伟大事业的历史新进程中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
新; 三是在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方面,提出了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
型国家建设以及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四是在党的建设方面,全
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五是在反腐倡廉建设方
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
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有力保证。这些重大部署和科学决策,扎扎实
实地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了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的宏伟目标,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和新
战略,取得了震古烁今的辉煌成就,开辟了新
时代发展的新境界。如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
突破、重大进展和重大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显著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
彰显; 经济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和
国家实力迈上了大台阶,科学技术和科技实力
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
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一系列的辉煌成就,是以
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新
时代主题,以深邃的战略忧患和鲜明的时代担
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开拓前
进,创造出来的彪炳千古的伟大业绩。这些伟
大业绩,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苦难走向
辉煌的最好历史诠释,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
华诞的最好献礼,中流砥柱,厥功至伟,引领
时代,开拓前进!
二、历史回馈: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百年的峥嵘岁月,一百年的砥砺奋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百年后的今
天,取得了震古烁今的辉煌成就。回看党的百
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奋斗历程,给我们留下了
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
指导
中国共产党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建立,也
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壮大。回顾中国共产党百
年的艰苦奋斗史,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在中国前途和命运最黑暗的时
期,一群年轻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工人
运动的实践中,创建了引领“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的中国共产党,从此扭转了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战
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
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求得了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使得“中华民族来了一个大翻
身”。改革开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难题,以强烈
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团结和带领人
民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开辟了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之路。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紧紧聚焦新时代发展主
题,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推动了伟大事业跃
上新的大台阶。
回眸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七十多年
的执政实践,从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最宝贵
的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立党兴国之本,是
团结奋斗之基,更是引领中国发展与进步之
旗。唯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深入推动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不断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
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牢牢占
据人类思想理论的制高点,始终站走在时代发
展的前列,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5·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
基石
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生动地演绎了中
国共产党人对崇高信念的坚守和执着,再释了
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攻坚克
难、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基石。方志敏面对
生死,大义凛然: “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
导,就是一种告诫,更是一种激励,激发广大
党员和干部必须坚守住自己的理想信念,必须
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没有坚实的信
仰根基,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不可能进入社
会主义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
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是根本”, “我们要固
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
这份忠诚”[4]。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留
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一定要坚守好共产党人的
红色信仰,用红色信仰固本培元,用红色信仰
培植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筑牢实现民族伟大复
兴的信仰根基。
(三) 依靠人民群众是夺取一切胜利的根本力
量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向我们昭示,人
民群众是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创造之柱,力
量之源,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走向辉煌
的强大根基。没有人民的认同和支持,中国共
产党将一事无成。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始终
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用自己的模范行为
感化了所经之地的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
的信任,人民群众才冒死给红军当向导,才倾
囊献出自己的活命粮,才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
加红军,长征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解放战争中
的淮海战役,老百姓唱着革命歌谣,顶着炮
火,推着小推车,勇敢地冲向了战场。社会主
义建设初期,人民群众缩衣节食支持国家建
设。1978年,人民群众咬破手指、按下生死
印,实行“大包干”,开启改革开放的序幕。
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依靠人民创造出了丰功伟
业。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到立党为
公、忠诚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
源泉”[5],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战胜一切
困难,不断走向胜利,否则将一事无成。
(四) 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
证
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
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是中华巨轮始终能长
风破浪的关键,更是夺取一切胜利、取得一切
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史证
明: 唯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有希望和未
来,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井冈山斗争
时期的龙源口战斗,肖劲把肠子直接塞回肚
子,继续投入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壮举,体现出了对党
的忠诚,体现出了与党同心同德的革命本色。
长征中,红军战士经历了千辛万苦,涉过了近
百条江河,跨越了四十多座高山,征服了“死
亡陷阱”的茫茫草地,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
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时期,中
国共产党人马革裹尸,浴血奋战,取得了拯救
民族危难的的伟大胜利。在夺取革命胜利之
后,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开启了新中国建设,在
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如何建设和巩固好社会主
义新中国”的历史难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
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
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接续奋斗,开
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时代,中
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开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使民族伟大复
兴迈向了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留下了什
么经验? 那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党
忠诚,听党的话,跟党走,才能战胜一切艰难
与险阻,取得一切胜利与进步,这是中国共产
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之所
以能成功的最关键和最根本的保证。
三、历史回响:深刻的现实启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和考察中国共
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沉积的历史经
验,是为了更好地回应现实。特别是今天,我
们正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走
·16·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更需要从党史
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昭示现实启迪未来。
(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推进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实际产生新
结合,这是保持正确前进方向必须遵循的根本
原则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实践启示我
们,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不能离开马
克思主义,搞经验主义; 也不能照搬马克思主
义,搞教条主义。唯有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把
马克思主义活用到具体实践中,产生新的结
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才能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如今,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其发生的深
刻变化和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都超出了曾经的
想象和预判,这就更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
俱进地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结合,用马克思主
义最新成果引领思想、指导实际、推动工作。
而“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
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
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
版。”[6]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套路,要求我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用更加宽广的眼界去观察和审视当
代中国鲜活的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
探索,提高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决问题
的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解读时代、引领发
展的能力,把宏伟蓝图早日变为美好现实。
(二) 必须坚定必胜信念,不断提升进行伟大
斗争的能力,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思想基
石
越是艰难,越是能彰显理想信念的力量。
正是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毕生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战胜了千难万苦,完成了震
撼世界的万里长征,并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胜
利。崇高的理性、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
人在百年奋斗中战胜一切困难、破解一切危局
的精神支持和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困
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强大的思想基石。如
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想信念
越发重要。习近平曾强调: “在新的长征路
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
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
动摇”“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
而斗争。”[6]50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从党
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营养,提取智慧,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
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和先锋: 面对艰难困苦
时,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在艰难困苦
中磨砺勇于应对风险与挑战的品格,提升领导
发展的能力; 面对危局困境时,要始终保持革
命意志不涣散,在化解危局中历练自己的政治
定力,增长敢于斗争的胆识和才干; 面对风险
挑战时,要始终做到奋斗精神不懈怠,在搏击
风浪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真本领、硬本领。
(三) 必须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坚持相信和依
靠群众,这是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
战胜不可能战胜的困难,取得不可能取得的胜
利,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党的正确
领导是不行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更不行。
“没有一种力量比人民更强大,没有一种根基
比人心更坚实”“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
民”[7]。从“用小米供养了革命”到“用小车
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从“红旗渠”到“大包
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都充
分印证: 人民群众才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百炼成钢的历史经验启示我
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做到相
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
力量,这是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新
时代的广大党员和干部一定要念兹在兹,牢固
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密
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优势,相信群众、依靠群
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行动
上,贯彻到工作中,使我们的党永远得到人民
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17·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四)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这是继续砥砺奋进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实践启示我
们,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
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
在幸福所在”[8]。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必须
始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中华民族从苦
难走向辉煌的根本保证,更是夺取新的更大胜
利、实现民族伟大发展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
当前,全世界正在面临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
虐,美国、德国、英国以及意大利等欧美一些
国家更陷入危境。而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短短的几个月就成功
化解这次重大危机,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势,这是世界其他政党所不可比拟的。“中
国政府正在采取严格坚决的措施,如此大规模
的社会动员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防
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和中国体制优势。”[9]这一切都昭示我
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科学“应对重大
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
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
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
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
地”[7]的唯一的正确的选择和道路。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6,800-801.
[2]刘贤伍.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与民族复兴的
历史演进.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2):15.
[3]何慧星,仲崇敬,王玉顺.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深
刻的启示.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3):4.
[4]任仲文.红色基因代代传.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8:80.
[5]任贵祥.中共十八大的灵魂、创新及历史特点.中共
党史研究,2013,(3):1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
社,2020:7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
社,2017.
[8]何毅亭.中国共产党95年来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
实践及历史启示.学习时报,2016-07-21(1).
[9]关键时刻.更见中国制度优势[OB/EB].人民网.
2020-03-10.http://world.people.com.cn/
n1/2020/0310/c1002-31624334.html
(责任编辑:王 宁)
·18·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19·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女性的榜样——曾志同志
汤波兰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 湖北荆州 434000)
2019年8月本人有幸去了一趟井冈山学
习,在那里听了太多感天动地的党史故事,尤
其有一位女性党员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的
名字叫“曾志”,她原本不叫这个名,之所以
改名,她的理由很简单,——“为了给女性长
志气”,事实上她不仅给女性长了志气,她更
应该成为女性的楷模。
按照世俗的理解,她可能并不是一位“称
职”的母亲,因为她一次又一次将还在襁褓中
的孩子托人抚养(当然每一次都是由于革命形
势所迫);但她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中国
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因为她在公义与私利面前从来都是毅然而然地
选择了前者,不管时空怎么变换,她选择的始
终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曾志同志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对毛
主席说“为了革命,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
切。”她一生有过三任丈夫,都是她的革命战
友,前两任丈夫相继在惨烈地革命斗争中英勇
牺牲了,第三任丈夫陶铸陪伴她的时间最长,
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批斗后于1969年含
冤病死。这样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曾志对党失
去信心,她坚信党和国家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不
会持续太久,党有能力将它纠正过来。
果然,1977年曾志同志被恢复身份并担任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这时她曾经在井冈山
参加斗争时托人抚养的儿子带着自己的孩子
(曾志的孙儿)上门认亲,他们希望“身居高
位”的母亲和奶奶能够帮他们解决他们心心念
念的商品粮户口问题。然而曾志同志并没有答
应晚辈们的请求,虽然对晚辈满是疼惜,但她
不愿意为了晚辈的个人请求破坏她做人、作为
一名党员的原则。因此,她的儿子、孙子仍然
只能失望地回到井冈山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
民。他们一开始并不理解:那个口口声声说愧
对他们的老人怎么能如此不近人情?后来他们
不仅理解了老人的选择,甚至深深被老人高贵
的精神品质所折服。曾志同志曾经说:“从我
入党那天起,党就教育我,一个党员,为了共
产主义理想,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真理,要牺
牲一切,甚至生命。党员誓词,我在入党仪式
上是宣誓了的。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遵守。
儿女是自己的骨肉,爱儿女是父母的天性,但
是,我总想一个共产党员,首先爱的应该是亿
万劳动人民。爱自己的儿女,要服从于革命的
利益、人民的利益。每当给儿女做些什么时,
要想想千千万万人民的儿女,想想国家社会的
需要,想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孩子不
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社会的,不能把孩子据
为己有,为他们做些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政策
原则的事,也不要使儿女躺在父母身上,事事
依赖,让儿女自食其力,自己奋斗。”
曾志临终前留下一封遗书,上面写道: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
在家设灵堂;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
没用的火化。”并且,她将自己生前担任组织
部副部长期间所得的工资全部用信封装好捐献
给了希望工程。
就是这样一位平常的女性以一生的追随理
想、信念的坚定的模样完成了党赋予的神圣的
职责和使命,也以她的实践告诉所有的女性、
母亲:爱子有很多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应该
是让孩子精神上独立,有理想、有本领、有追
求,有为社会、为国家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勇
气和担当。她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因为她不
能给予孩子一个安稳的家,她又是一位伟大的
母亲,因为她教给天下所有的母亲育人的方
法。就像她女儿所认为的,她所奉献的远远超
过一个女人,她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责任编辑:李灿)
·20·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倾情投入,不留遗憾
张云雾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 湖北荆州 434000)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辅导员,有人说工作
是“5+2”、“白 + 黑”、“两眼一睁 忙到熄
灯,两眼一闭开始警惕”,也有人说“辅导员
=民工的体力+领导的头脑+外交官的口才+神经
病的忍耐”,还有人说辅导员是生活保姆、消
防员、心理医生、爱情专家......而张云雾认
为,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光荣的责任,一份值得
为之奉献的事业,唯有倾情投入方能不留遗
憾。
倾情投入就是要投入时间,熟知生情。为
认识学生,每年暑期一拿到招生名册,她就会
花上几天时间逐一给新生打电话,并建立QQ群
进行互动,迎新时已能当场叫出部分学生的名
字。军训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出勤,利用走访
寝室、军事拉练、校园偶遇等每一个场合与大
家交流,当军训结束时,早已认得了全部学
生。当她准确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时,同学
们欣喜地说“没想到老师这么快就记住了
我”。正是基于认识,才能赢得信任。新生第
一次班会结束后,一位女生追着张老师出了教
室,说想聊聊,这一说就长达2个半小时。在
交谈中她得知,学生来自偏远的边区,因家庭
经济困难比同龄人晚了3年上学,后来几经退
学又复学。从来没有走出过山区,没看到过外
面的世界,与阅历丰富的00后室友们格格不
入,感觉非常自卑和孤独,想要努力融入又不
知如何改变。她告诉学生,老师也来自贫困家
庭,靠生源地贷款交纳的大学学费,靠奖助学
金和做兼职挣生活费,也曾自卑过,但是经过
一点一滴的努力,在最美的青春里不断奋斗,
才成长为了现在的自己。后来,她鼓励学生加
入了院学生会,为她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经
评议她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在不定期的谈心
中还会给她支一支密切室友关系的小妙招。学
期快结束时,看着她在讲台上诙谐幽默的表演
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就知道,她的未来可
期。
倾情投入就是要投入精力,充满激情。因
为热爱,她从不退缩。四年的兼职辅导员经
历、5年的专职学生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那
份热情,将尊重学生作为工作理念和人生信
条。坚信只要是学生的事情,就应该热情办、
立即办、亲自办。我院学生规模不大,但有个
性化发展需求的学生较多,为圆他们的青春
梦,她竭尽全力搭建平台。在赢得学院的支持
下,吕敏玲“梦中的婚礼”手工婚纱模型展、
向定恩“回梦江南”新书签送会、张许加“发
现长大之美”摄影明信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得以
顺利举办。特别是向定恩《回梦江南》一书的
出版,她不仅帮他筹集到了六千余元的经费,
还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对他16万字的书稿进行了
仔细校对,最后向定恩同学也没有辜负老师的
期望,不仅荣获校园“十佳明星”称号,还获
得了省优秀科研成果奖,考取了研究生。而每
位辅导员,也会遇到几个学业困难的后进生。
为引导沉迷网络的学生回归学习,她无数次跑
遍教室、宿舍和网吧之间;为帮助学业预警的
学生提升成绩,她曾亲自找专业课老师索求学
习方法,持续开展“学长引领计划”;为促进
考研失利学生顺利调剂,她曾连夜帮他们查找
信息,联络往届校友,求助院长推荐调剂学
校。悉心的指导,确保了学生的毕业率、考研
率、就业率连年提升。
倾情投入就是要投入爱心,饱含真情。走
进学生的内心,将人文关怀、学生需求和心理
疏导融入日常教育行为中。我院本科生中有两
名重点关注的女生。作为心理专干,她花了三
年时间持续关注和开导她们。由于同住一栋女
生宿舍,在敏感时间段或重大节假日前,总会
找这两个女生到自己寝室谈心,每次一谈就是
(下转第22页)
·21·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寒夜里,一团猩红的光。
是钢炉迸洒的铁浆?
是挥霍满地的法郎?
是淹死在深海的月亮……
尘土下,一页枯萎的《宪章》。
是被机车碾碎的幻想?
是让铁蹄踏破的奢望?
是彻底沉没的光……
青年游荡在欧洲大地上,
历经几岁寒来暑往,
目及多少春秋茫茫,
钱币的碰撞熙熙攘攘,
拣不动的枯枝腐烂苍凉。
您的目光……您的目光!
那个青年的目光!
在欧洲的地平线轰然明亮,
马克思的名字在人间震响。
来不及犹豫!
来不及顾虑!
来不及四顾逃亡!
工人的觉醒!
是深海里浮动的月亮,
是宇宙间游离的光。
巴黎的蓝图终成奢望,
不甘的青年,呕心沥血地奔忙。
他们挣脱金钱的锁枷,
他们讨伐资本的虚假,
他们夺取人类的幸福,
他们奔忙大家小家。
让圣米歇尔的阳光,
将泥泞的社会刺破吧!
让磨平掌纹的镰刀,
把疯长的资本斩断吧!
如光的领袖啊~
不甘的青年啊~
人间理想在眼眸里涵养,
满腔热血在胸膛间滚烫。
现世的永夜,
预言——
后世的永昼。
是深海里复活的月亮,
是宇宙间苏醒的光。
您在欧洲奔走,
逆光
—写给五四的青年们
蔡少卓
·22·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哪里不曾是家乡?
特里尔的城堡一如既往,
耶拿的论文在角落里变黄,
梅特公园的钟累得睡着,
大英图书馆也褪了芳香。
伦敦还是淋了雨,
两鬓还是染了霜……
淹死的月亮啊……囚禁的光……
在深海里……灭亡……
浮动的月亮啊……游离的光……
在深海里……飘荡
复活的月亮啊……苏醒的光……
在深海里……生长……
史书的千言万语浓缩一刹,
东方的青年,拾起了衰草残花。
他们拔起高楼大厦,
他们破译星河密码,
他们紧随您的步伐,
他们呐喊再造华夏!
让百年的真理,
在骨灰中重燃吧!
让千年的大同,
在热泪中奔涌吧!
伟大的导师啊~
中国的青年啊~
肩膀上扛起山河万丈,
眉目间藏下日月漫长。
如剑的目光,
反射——
永恒的信仰,
是深海里生长的月亮,
是宇宙间自由的光。
是深海里生长的月亮,
是宇宙间自由的光!
(责任编辑:齐晓杭)
二三个小时,还时常陪她们去医院看病、一起
运动、不时请她们吃饭,直至2位同学顺利毕
业。那一年教师节,走上教师岗位的小T和考
取研究生的小D同时给她发消息,说正是老师
身上满满的正能量让她们看到了希望,要努力
成为像她一样老师。深夜陪伴突发肠胃炎的同
学去医院急诊、为家庭极端困难的学生捐款、
给被骗的学生购买御寒毛衣......这些于她而
言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
有爱的种子,无声开花。
(责任编辑:李 灿)
(上接第20页)
·23·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24·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点点焰火汇聚不凡力量
刘智慧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焰焰一火,灼灼之光;室壁洞然,屋宇
辉煌。”燃烧者,必要经历燃耗灯油的漫长苦
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
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来,无数
燃烧者燃烧自我,射耀光明,涌出热能。回望
百年风云,你能看到南湖船上的明灯,巍巍井
冈山的红旗,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你能听到
大革命的号角,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暴动的
呐喊声,百年来这每一个场景都有无数仁人志
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为这
个民族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
生命;但他们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他们
也是父母的子女,是孩子的父母,和我们有着
相同的身份和生活。每一个人都只是一只小小
的蜡烛,但是所有人聚在一起,发出灼灼的光
芒,推动时代的发展。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方”。境界的高度决定人生的广度,这些平凡
的人因为不凡的信念而变得伟大。大庆的土地
厚重无言,却孕育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创造条
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大庆赋予石
油工人王进喜忘我拼搏,埋头苦干的精神底
色。我们对于王进喜最深的印象就是在即将发
生井喷那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他不顾自己的
腿伤,纵身一跃,跳入泥池,用自己的双手双
脚来搅拌泥浆,防止了井喷的发生。王进喜的
铁人精神沉淀着我们整个民族积极刻苦,不畏
艰难的优秀品质。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油
工人,但是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普普通
通的人站出来,我们的国家社会才得以进步。
崇高的信念造就了他的不凡。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清澈的爱,只为
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这里是祖国的
西部边陲,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2020年6
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
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
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
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
交涉。是对方不这么想,他们无视我方诚意,
调动大量兵力,企图迫使我方退让。在前出交
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受重伤,营长
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王焯冉、肖思远英勇牺
牲。他们是再平凡不过的孩子,是儿女依赖的
父亲,是妻子深爱的丈夫,但他们是伟大的边
防战士,是以血肉之躯守护祖国大好山河的英
雄。“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
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肖思远如是说。从中
我们能感受到他们胸中浓浓的爱国情,他们胸
中清澈的爱。就是这种清澈的爱,造就了他们
的伟大。
“我 是 一 名 共 产 党 员,这 就 是 我 的 使
命。”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放
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广西百色。
她主动请缨到贫困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为群众
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
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遭遇突如其
来的山洪。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
岁,定格在百花盛开的百色。有人问她,“当
初为什么选择回来?”黄文秀说:“百色是脱
贫的主战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
使命。”一个普通的毕业生,一个普通的扶贫
干部,因为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为百姓殚精竭虑,为祖国排忧解难,献出了自
己年轻的生命。这份坚定的使命感,造就了他
们的不凡。
诗人艾米莉亚说:“我们都是微小的火焰
跳动。”快递小哥马不停蹄,环卫工人披星戴
·25·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月,医护人员坚持抗疫……每个小岗位都不平
凡,每个小人物都不普通。因为有王进喜、陈
祥榕、黄文秀这样的人,他们告诉我们,要有
崇高的信念,要有清澈的爱,要有坚定的使命
感。只要这样,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这些
跳动着的微小的火焰,我们聚在一起,就能发
出灼灼之光,在照亮屋宇的同时,也是自我价
值的实现,个体的圆融。所以今天的我们,有
了前人的经验,更应该奋力前行,为党,为人
民,为祖国做出不懈努力。我们要一棒接着一
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
好成绩。
(责任编辑:陆瑞欣)
黄文秀和百坭村
——暨以此文纪念扶贫干部黄文秀
王 康
(长江大学 法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她叫黄文秀,文静的文,秀气的秀,广西
百色市石头村人。
它叫百坭村,位于广西乐业县,后文暂且
叫它百坭。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全村
11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是个名副其实的
贫困村。
这次是他们的初次见面。
文秀注视着百坭,发现百坭除了质朴、勤
快,还多了几分耐人寻味。文秀这时有些许的
忐忑,但更多的是镇定。她走上前,伸出手和
百坭打了个招呼。文秀没有怯场,毕竟作为北
京师范大学的硕士见识过不少大场面。
百坭也在打量着这个穿着质朴,戴着眼
镜,梳着一缕马尾的女孩儿。它满脸愁疑,心
想这个女娃儿是什么来头,又有什么样过人的
本领来帮助我。百坭头上顶着贫困村这个帽子
已经许多年了。它心想她能够带领我脱贫吗,
毕竟已经贫穷了这么多年!这样的现状有多大
的几率改变?改变现状又该如何改变?总之,
百坭就是满腹狐疑,脑子像转动的轴承一样转
个不停。但看着这个姑娘慈眉善目,和自己还
有着几分相似,又带着几分感同身受,百坭心
中的顾虑也打消了一些。
接触过后,双方都开始对对方产生了一点
好感,至少不排斥对方,毕竟他们二者过分相
似。
浅谈后,文秀和百坭就挥手告别了。
继上次作别后又重逢。
这次双方的疑虑和忐忑都少了许多,更多
的是激动和期许。文秀这次变得更加热情,百
坭也没有那么拘谨。文秀问询了百坭的近况,
在哪里碰到了难处,有何种不适。好像触碰了
自己的痛点似的,百坭像箩筐倒玉米一样,将
一挑儿心事全盘托出。文秀也不做推辞,照单
全收,把困扰百坭良久的心事做了详实的记
录。看得出来百坭这时对文秀是抱有信任的,
文秀也深感责任之重。
这次他们相谈甚欢,久久不愿离去。
·26·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针对百坭提出的这些问题,文秀有时也辗
转难眠,手足无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
坭的问题虽无冰冻三尺的地步,可能也二尺有
余。事在人为,文秀毕竟不能负了百坭的信
任,便先将肩上的“担子”向里边捋了捋,然
后才起身。挑担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做
起来可难着哩。第一次挑担的人,肩上的皮肤
能够红一大片,甚至是磨破皮。文秀光是把这
个“担子”接过来便要花费不少气力。挑担先
是要身体下蹲,将担子前后的箩筐和身体的距
离保持一致,如若不一致则可能人和筐会有倾
倒的危险。然后将身子缓缓提起,腰杆儿做劲
儿向上抬升,使整个担子的重量先是作用到肩
上,然后遍及全身。接下来便是缓慢前行。话
说回来,这种活儿百坭也有经验。挑着担子走
在路上,肩上的担子吱讶吱讶的叫着,担子下
面的人嘿咻嘿咻地喘着粗气,汗水顺着额头向
脸颊流过,最后滴落滋养那农民的土地。这时
的挑担人就盼着有一阵风吹过,能让自己凉快
几许。聪明的农人们还会驻一根“拐杖”以备
歇息、乘凉时之用。在文秀到来之前百坭就重
复这样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挑担子实属不易,
文秀倏得想起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帮着家里挑玉
米担子,这个动作对于文秀来说也可谓家常便
饭。如此看来,文秀还是一个挑担好手哩。
文秀深知百坭身上的担子之重,她想竭尽
所能地帮百坭分担一些。于是他们一同踏上了
脱贫之路,一条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之路,一
条艰苦卓绝、极不平凡之路。要想把这条路走
顺,文秀有时也不免站在原地踟蹰。路子要走
对,方向很重要。文秀于是和百坭一起寻经
验、找路子,因地制宜地发展杉树、砂糖橘、
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然后通过新兴的电商
平台,以产销结合的方式出售产品,取得了良
好的成效。如此一来,百坭的情况有了巨大的
转变,百坭的生活变得宽裕了许多,大不同于
以往的模样。文秀总是设身处地的为百坭着
想。百坭自然觉得获得这一切的功劳很大程度
要归功于文秀。它凝视着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娃
儿,饱含深情,眼里泛着泪花。
很快文秀即将离开,但百坭并不知道。
一个周五的晚上,文秀利用周末的时间看
望家中身患癌症的父亲。周日晚大雨滂沱,因
担心百坭可能面临的困境,那晚文秀义无反顾
地踏上见百坭的路。可谁都不曾想过,这竟是
一条文秀和百坭彻底分别的路。百坭一直心系
文秀,但彼时的文秀已经被山洪淹没。在生命
寂寥之际,百坭依旧是文秀牵挂的那个它。得
知文秀遇难的消息之后,百坭不禁潸然泪下。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或
许是百坭对文秀最真实的感触。
文秀离开后,百坭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像
文秀——文静、秀丽。
(责任编辑:张李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张 哲
(河南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鲁迅先生曾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
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而如今已
经过去了一百周年。在这百年历史中,中国共
·27·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产党党员从57人发展到了七千多万人。这一百
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和衷共济,将一
叶扁舟铸成了巍巍巨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
每一个为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是他
们用平凡的身躯以心血浇灌未来,让后世享受
了应有的一切幸福 。百年艰辛路,风雨同舟
行。无数平凡的中国人仍然在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着,当他们聚在一起时能像
火一样发出炽热的光芒,而当他们分开后也能
像满天星斗,依旧光彩夺目,在各自的天空灼
灼而亮。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源自于大
庆油田电力集团之下的星火变电所的一句话。
在19世纪50年代,在这一辈平凡的先代历经千
辛万苦地堪测下,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当
时,“铁人”王进喜和上一辈石油工人,在十
分恶劣的条件下,披荆斩棘、知难而进,仅仅
耗费了三年的时间就攻克下了大庆油田,从根
本上改善了我国石油匮乏,受制于人的状况。
在当时,建设设施十分落后,工作环境也
十分的恶劣,但是老一辈的石油工人紧紧团结
在一起,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下
大庆油田。“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同时
也是在说他们团结一起时,所产生的平凡却又
伟大的力量。而这句话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成
为我们许多人的一个理念,那便是团结的理
念。即使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但当
我们聚到一起时,我们就能彼此相连,散发出
火炬一样的光芒。当我们各自分开始,也能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也能够形成漫天的星辉。
2020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年,在本
该庆祝新年到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之际,武
汉突爆发新冠疫情,随后新冠病毒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席卷全国。疫情当下,成千上万的白
衣天使们一往无前地奔向抗疫前线,他们舍小
家,为大家。在我们聚在家里吃团圆饭的时
候,他们却在医院里照看病人。在我们躺在床
上安然入眠的时候,他们仍在关注着病人的病
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
间就乘车赴往武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他身为
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本应和家人一起过春节,
却仍旧坚毅的前往抗疫第一线,与医护人员和
病人一起对抗病魔,把一个个病人从鬼门关前
拉了回来。
国难当头,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开会议讨
论建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并将其任务交付
给了解放军。在一亿的“云监工”的注视下,
武汉火神山医院在十日之内拔地而起,武汉雷
神山医院也仅用12天便建立了起来。四万多名
建设者和2500多台大型建设设备以及运输车与
疫魔竞速,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病毒
肆虐之时,中国五亿个家庭,十四亿人民积极
响应国家号召,普通居民一律在家避险,以往
人山人海的商场,车水马龙的街道,热闹非凡
的公园……一时间全都安静了下来,这是十四
亿平凡的人民共同完成的一个奇迹。我们都是
平凡人,他们同样也是平凡人。但在疫情中,
我们每个人都不再平凡,星星之火,亦可形成
燎原之势。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如今的一百周
年里,中华民族克服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
无数平凡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一
生的时光推动着中国这艘巍巍巨轮不断地前
行,如今所有的成就,不论是领跑世界,开启
中国国高铁新时速的“复兴号”,还是首台千
万亿次超算的“天河一号”,亦或是从“死亡
之海”到“希望之地”中国惊艳世界的“绿色
奇迹”,这都是成千上万的平凡的中国人共同
努力所结成的果实。正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
有着这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平凡人”,
中国才能持续不断的蓬勃发展。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即便他们
都是平凡人,但他们却用平凡的力量,创造出
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即使是平凡的力量,依旧
能够汇聚成人间星河,照耀世界。
(责任编辑:程安琪)
·28·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曾经点燃雷电的战士,也愿意选择深自缄
默;曾经声震人间的英雄,也甘心如云漂泊。
天边的云终于脱掉了金黄色裙边,平阔无垠
的土地上的麦子正悄悄褪去青涩,在嘈杂的狗吠
声中农户逐渐点亮灯光,昏黄的夜色被初夏的
风吹到了村子各个角落。
在这真正的农忙前,乡里乡亲都知道鞋匠
要来了。
鞋匠的手艺很好,无论是男人们干农活的穿
的厚底胶靴,还是女人和孩子们生活的普通鞋
子,用鞋匠自己的话说都能“完璧归赵”。
鞋匠是个瘸子,村里面上点年纪的人叫他张
瘸子,年轻的人叫他张鞋匠,无论怎样称谓,鞋
匠总是笑眯眯的。鞋匠每次来的时候都蹬着辆自
行车,车子久经沧桑却不斑驳,当他在灰扑扑的
乡间土地上飞驰的时候,没有人能看得出这个年
逾七十的人竟是个瘸子。
村里面的孩子很喜欢鞋匠,那时候农村并
没有几辆自行车,鞋匠会在忙完后教孩子们学骑
车,他的车尾的每年都会换一面崭新的相同的旗
帜,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里,几颗黄色的星星
在红色的布面上更加闪烁。
鞋匠有一肚子的故事,他能够给老人们讲解
放战争时战场上的激烈场面,能给年轻人讲革命
先烈的英勇事迹,不过村里老少皆爱听的,要数
一个有关瘸腿兵的故事。
瘸腿兵刚开始不是瘸子,是个健壮的年轻
的战士,1947 年的时候刚满十八岁,听鞋匠说
部队里的人叫这个战士张小将。1949 年初,在阵
阵硝烟战火声中张小将跟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
队一起准备横渡长江,那段时间枪声一直未
断,所有的战士都紧绷脑弦。细碎的雨花飘飘摇
摇的铺陈在战场,一些干涸的血迹在雨水的滋润
下变得黑红。张小将虽然年轻,却上过了好几次
战场,打倒过了很多敌人。无数个冷涩的夜里他
的心都炽热着,和他一样的正在浴血奋战的战士
始终相信,胜利马上就要来了,中国终会拥有灿
烂的未来。
战火没多久就真正的打响了,血色染红了
天的颜色。在枪林弹雨里穿梭,张小将的腿不
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被子弹打穿,这个年轻的
战士,猛地撕掉缠腿的绷带,把绷带紧紧的勒在
伤口上后吼叫着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战火不知
道持续了多久,i当胜利的号角声划破天际,当战
士们为击溃敌人欢呼的时候,张小将晕倒在了
地上。
“后来咋样了,张鞋匠,后来咋样了?”村
里面没听过这个故事的年轻人每到这个时候,都
会一脸急切的等着鞋匠说出后面的故事。
这个年轻的战士,腿部被子弹射穿,刺骨
的江水冻坏了伤口,左腿虽然不用截肢却已完全
失去了知觉。为忍疼痛,他的牙齿咬破了下唇,
不知道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在脸上糊上厚重
一层。醒之前,这个战士还死死的把枪抱在怀
里, 生怕丢了枪支。
鞋匠不慌不忙的讲完了故事,当村民还在
故事里沉浸的时候,鞋匠叮叮当当的开始了手
里的活。
所有人都习惯了有鞋匠的日子,却也忘了
哪年开始,当村民们把攒了一年的坏鞋从箱底
掏出准备修理的时候,鞋匠再也没有来过村
子。
当记忆在四季轮回里衰退的时候,鞋匠突
然在村子里“活”了起来,不知道人们从那里
得知那个为救落水儿童去世的张鞋匠就是故事
里的张小将。一时间乡邻沸腾,沸腾之余人们
都感叹在这片平凡的土地孕育了一位伟大的英
雄。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一层层历史的灰尘终
永恒的红色
赵世纪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29·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究会蒙住鞋匠的名字,说他平凡, 他的人格伟大
而坚韧,说他们伟大,他却又甘于平凡无声的
生活着。可能在中国百年的奋斗史里,有无数个
“鞋匠”,他们早就淡薄了曾经为国家的成立和
复兴抛洒过热血荣耀,当看到国泰民安的时候,
甘愿再化为尘埃。
中国前进的火炬在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手中
传递,这些传递者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记着他们
的名字和他们的功绩,他们内心真正期盼的是中
华奔腾前进的火焰永久不熄。
眺望曾经,当我去缅怀方志敏、刘畴西这些
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的时候,我总是
会想起那个鞋匠,想起在那个夜晚,鞋匠扬起一
面红色的旗帜在夜色下飘荡,而那抹红色,会
是永恒的红,会永远飘在心中。
(责任编辑:程安琪)
最后一个苹果
吴天宇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送上一篓苹果,记二等功一次!”广播
里扯着嗓子的喊声,打断了我的美梦。我揉了
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就乘着秋风,在
枝头调皮地荡起了秋千。
突然冒出的一只大手,一把将我从树上拧
了下来。
“这人准得把我拿到眼前看看,再用鼻子
嗅嗅,然后笑盈盈地夸我又红又大,吃起来保
准香甜可口!”我满心欢喜地想着,心里早就
乐开了花。
可那人还没多看我一眼,便将我随手扔进
个空荡荡的竹篓,摔得我青一块紫一块。头昏
眼花的我还没睁开眼,又一个兄弟砸在我身
上,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我是个有思想有觉悟的好苹果,为了中朝
人民的友谊,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这点小伤
小疼又算得了什么?我就硬是忍着痛,半句话
也没吭。
满满当当的几十个篓子,整整齐齐摆上了
十几辆卡车,发令员刚竖起红旗吹响口哨,我
们就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道路两旁红通通的标语,“支援上甘岭,
打倒野心狼”。每一个字,都像一团烈火在燃
烧,烧得我心底热血沸腾。
“到了上甘岭,我们就是英雄的苹果啦!
大家会美滋滋地品尝着我们,微笑着竖起大拇
指。”我想着差点笑出了声,脸也涨得更红
了。
刚行了没一会,前方路上突然闯入的景
象,还是让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浓烟滚滚的军
车刚被挪到路边,横七竖八的尸体血肉模糊,
我缺胳膊少腿的兄弟姐妹随地可见,有的甚至
被碾成了肉泥……
还没等我缓过神,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就从天空传来。
“有敌机,快隐蔽!”一个战士刚喊出
声,就被从天而降的炸弹掀翻在地。猝不及防
间,一阵密集的爆炸声在四周响起,我们身前
身后的汽车,陆陆续续中弹起火,车上的篓子
也随即燃起熊熊大火。有人血流不止,瘫在汽
车上一动不动,也有人赶忙跳下汽车,操起路
边 的 树 枝,或 者 扯 下 身 上 的 棉 衣,便 去 救
火……
我们的汽车像个喝醉酒的老汉,在慌乱的
·30·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人群和被毁的汽车间闪转腾挪。左边的挡板
上,早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我那倒在车上的一
篓篓兄弟姐妹,像坛破了的美酒,正一个劲地
朝外涌,我想拉却怎么也拉不住。他们有的掉
在路面被汽车碾碎,有的滚到桥下被水流冲
走,有的燃起大火被烧的面目全非。
“哒哒哒哒!”飞机上密集的弹雨袭来,
射断了道旁的大树,击穿了水泥的路面,人群
成片成片倒下。爆炸声,轰鸣声,呻吟声,响
成一片。
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消失,我的脑袋像
捅过的马蜂窝,早就一片空白,我窝在篓底一
动不动。
在极度的紧张和恐惧中,我早就疲惫
不堪。渐渐地,我闭上了眼,只是迷迷糊糊感
到,身体随汽车四处颠簸,整个世界都在翻江
倒海。飞机的轰鸣声、机枪的扫射声、汽车的
马达声,始终不绝于耳。有好几次,我甚至感
到子弹就从我头皮上蹭过。
“送一个苹果,记一等功一次!”,“送
一个苹果,记一等功一次!”……
一声声命令,像插在蛋糕上被逐个
点亮的蜡烛,在队伍中扩散。我前后不知道经
过了多少次接力,经过了多少趟手,突然一发
炮弹在我周围爆炸,只是迷迷糊糊听到这样的
对话。
“小刘,快醒醒!老王呢?”一个
声音焦急地问。
“牺牲了,他死死将这个苹果护在身下,
满身被打的是窟窿,也一动不动……”一个声
音哽咽地说道。
再醒来时,已经是在一条灯光昏暗的地下
通道内。
“营长,你就咬上一口吧!您都快两天两
夜没喝水啦!”一个小战士带着哭腔哀求着,
双手捧着我递出去。
“我不渴--你和大家分吧!”营长舔了舔
干裂的嘴唇,咽了咽口水,斩钉截铁地说。
又一场接力赛,悄然开始了。只是这,次
我倒不觉得自己是个苹果,而像是一枚炸弹,
大家都唯恐把我多拿在手上一秒,有两个双眼
绑着绷带的战士,刚接过我凑到鼻子前嗅嗅,
就立马递了出去,转了好大一圈,我还是完好
无缺。
“怎么,这群人都闲我脏?”想到这里,
我心里失落极了,九死一生来到这里,到头来
却还要被人嫌弃。哎,做个苹果难,做个好苹
果更难!我欲哭无泪。
“都给我咬一口!”那营长扯着干哑的嗓
子喊。可大家却都低着都,默不作声,仿佛根
本就没听见。我本来心里一乐,可一下又跌回
了冰点,咬我一口,就真这么难吗?
他又竭力提高了音调,有人刚拿着我凑到
嘴边,就又缩了回去,抬头看看大家,就羞愧
地低下头。不是怕人笑话,我都快要哭出声,
我难道是坨牛粪?
“这是命令!”他眉头紧皱,眼睛瞪得像
铜铃大,声音都在颤抖。
大家面面相觑,沉吟片刻后,开始有人小
心翼翼地咬了我一口,其实说是“一口”,倒
不如说就是咬破了点皮。果不其然,转了一大
圈后,我身上只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几个牙印。
“再不吃完苹果,全营接受处分!”他又
提高音量后,大家默不作声地点点头。
又接力赛即将展开,可一连串急促的脚步
声接踵而至,随后是一个颤抖的声音:“营
长…战斗…报告”
“念!”营长嘴里说着,两只眼睛却盯得
大大的,就紧紧盯着正吃苹果的人,像是两盏
探照灯。
“运输队为运送苹果……伤亡48人,四连
为抢救运输队伤员,伤亡21人,五连为收集打
烂的苹果泥……”报告还在继续,可每一个数
字,都像一记铁拳,重重敲在营长头上。
他捶了捶脑袋,瞪着对一个拿苹果着却始
终 没 下 嘴 的 小 战 士,咆 哮 道:“吃 你 的 苹
果!”
小战士哭着说:“营长,咋们吃的不是苹
果,是战友的命啊!”
这时人堆里有人哽咽,有个正包扎伤员的
女护士,甚至不小心哭出了声。只有我看见,
营长转过身,眼角流下的两行清泪……
(责任编辑:刘智慧)
·31·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32·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美之路,华之歌
齐晓杭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于1981年出版
的文艺理论著作,全书用短短10几万字,淋漓
尽致地描绘出中华文明自诞生开始千百年来关
于美的画卷。
既然探索美,那么就需要先知道,美是什
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目光所及,生机盎然是
美,雕梁画栋是美,蕙心纨质是美,灯火辉煌
也是美。但是同样是美,中国和西方的理解却
不同,在摄影作品中,灿烂阳光绿草田野——
这是西方之热情;月上高楼檐角独雀——这是
东方之韵味。我喜爱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时常
能感受到中西方在绘画上美的不同。西方油
画,追求形象与情感的表达,绘制过程中求的
是写实与创意。而中国画,以笔墨丹青在世界
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无论是工笔,山水,墨
色晕染山水楼台,墨笔勾勒花鸟飞蝶美人腮,
都是写意。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有对自然、
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
德、文艺的认识。
截然不同的社会文明与文化背景塑造出了
截然不同的美学。中国的美,总是与其千百年
的文化息息相关的。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
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
然形式。”美,离不开现实,脱不了人性。美
终究是现实的美。
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
腾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饕鬄—先秦理性精
神的儒道,诗经,楚汉工艺,魏晋思辨,唐的
雕塑与诗词,宋的山水画,直到明清的词曲小
说。
对美的理解随着时代的更替而不断更新,
对美的欣赏总是符合时代的实际需要。
如那青铜器不比细腻的瓷器,它体量笨
重,线条粗犷,纹饰狰狞,如此粗糙的物件总
是让人很难联想到美。而,对此李泽厚先生的
回答是,“中国的青铜饕餮,在那看来厉狞可
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
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
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等
到后来青铜器从巫术与宗教中解放出来,青铜
器变得轻便精美,反而失去了他那独特的韵
味。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
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各式各样
的饕餮纹样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
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
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
怖、恐惧、残酷和凶狠。李泽厚道出历史的真
相,他说:“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
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
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我们从这些可怖的饕餮
铜器中能翩若惊鸿地瞥见那个古老而如火烈烈
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而在魏晋时期,那个混乱的年代,出现了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他们饮酒作诗,清
谈论道,他们潇洒出尘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背后是对时代现实的无可奈何。像竹林七贤嵇
康的不羁更是一种无奈的悲怆,诗人是以自身
的悲欢离合为养料来创作美。在对生命与人生
的反复吟咏与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中,药、酒、
山水、姿容、玄学都成为了与现实短暂抽离的
寄托,所有的放浪乖张、哲思玄理见证着内心
巨大的矛盾冲突与隐而不显的矛盾个体人格,
脱俗的风度神貌又演化为一种由玄言诗向山水
诗过渡的“文的自觉”,并成为了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言不尽意的美学艺术的源起。李泽
厚先生写道,“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个人意识无
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及意义最初的追问与探
·33·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索”。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下,留下无尽的惆怅无
奈,也留下来千年相传的美。
这是一场美与文化的盛宴。冯友兰评价
《美的历程》:“它是一本大书,是一部中国美
史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
史,一部中国文化史。”以前总觉得“美”是
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读完此书我才算将美的
意义落到了实在。精确独到的文字掷地有声地
穿越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之河,翩若惊鸿地
一瞥,悠悠美之歌,便是天上人间共一曲。让
我们饱览历史美景的同时给予我们更多关于美
的思考的方向。
正如李泽厚先生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
来”。中华文明的美学历程,将载着五千年的
摧残沉淀不断奔涌着向未来,在人类社会的温
床中永恒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邓宇婕)
从《山海经》《史记》等文献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蔡少卓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
以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立足于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写成的一本跨越人类发展史的伟大
著作。恩格斯主要是以伊洛魁人、希腊人、罗
马人等西方视角来论证他的观点。今天,我要
带领大家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本书,现
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远古——洪荒时代。
恩格斯的逻辑起点是天然对立的两个概
念:家庭和群。如何解释这个问题?从生产力
的角度说,家庭和群分别是人类繁衍和生产活
动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原始的家庭关系是杂
乱的,人类的生产只能靠个体进行,效率很
低。如何在生产和繁衍之间实现平衡呢?我们
的祖先在包容的引导下找到了解决办法——群
婚制。
在群婚制下,人类幼崽“只知其母,不知
其父”,这就要求只能以母亲作为世系计算单
位,这就是母权制。此时的华夏大地,已经诞
生了最初的文明萌芽,《山海经》注释中说,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母权制给脆弱的人
类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根基,即使在它结束
后,它的遗风依旧为后世创造了不朽的女性伟
人——比如为我们制定历法的羲和、探索月亮
明暗规律的常羲和抵御雅利安人入侵的妇好。
别忘了,在我们刚才分析家庭模式时,生
产力也在无声无息地成倍增长。畜牧业和农业
出现了,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去年的余粮,而正
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粮食,不久后将会把几十万
年的时代彻底颠覆。人们赫然发现,平等的时
代崩溃了,贫富差距前所未有地来临,私有制
出现了。
回望几千年前的中国,女娲氏族的权力已
经转移到伏羲氏手中,母权制社会也已经随着
继承关系的改变不复存在。神农氏发现了粮食
种植和野兽驯养的方法,农业开启,生产力爆
炸,人们填饱了肚子,开始仰望星空,俯瞰大
地——仓颉发明了最古老的雏形汉字,从此,
中国进入文明时代。
私有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氏族之
间为争夺资源爆发战争越来越频繁。公元前
·34·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2600年,“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而神农
氏弗能征。”九黎部落企图独霸中原,轩辕联
合神农共伐九黎,展开涿鹿之战,华夏从此诞
生。可是,九黎部落的战俘如何处置呢?好
办,充当奴隶呗。在不平衡的生产力下,私有
制最终导致了奴隶制,以至于最后的民主都被
彻底摧毁。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分工不断细
化,这使得人类因为从事的劳动的不同而被分
散在社会的不同领域,这造成了社会大分裂,
最终演化出了阶级。生产力的平衡被打破了,
以“家户经济”为经济基础的氏族制度也终究
归于尘土,社会从前的那种平和已经荡然无
存,取而代之的是阶级对立,矛盾已经到了不
可调和的地步,于是,统治阶级搬出了最后的
武器——国家。
国家是一台冰冷的机器,但它所缔造的辉
煌成就是过去几十万年之总和的千百万倍。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
禹治黄河,划九州,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于是,华夏开启了她
的国家时代,绵延至今。
最后,我们把目光从远古转向未来。我想
问大家一个问题:马克思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
工具,那么百年之后,我们实现了共产主义,
中国会不会消亡?今天,我来给各位作答。我
的观点是:中国会消亡,中国阶级统治的属性
将会消解,国家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但是,中
国不可能灭亡,为什么?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
题:轩辕黄帝是中国人吗?是!因为“中国从
来都不只是一个国家,它更是一个被“伪装”
成国家的文明。”国家终究会消失,但人类不
息,文明不止。从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
把整个文明和国家划上了等号。
神农已经离开五千多年,但他依然守护华
夏;孔子的琴声已成绝响,但后人从未放弃大
同;秦始皇早已长眠骊山脚下,但我们仍不忘
统一国家。
国家终归尘土,文明欲火重生。人类不
息,文明不止。文脉不灭,华夏永存。因此,
永生和涅槃,是我们唯一的未来。
(责任编辑:刘思言)
红岩魂 信仰存
何美铃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有着光荣的革
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孕育了伟大的红岩
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重庆考察时强
调: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
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
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
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红岩,
不仅仅只是一个冰冷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鲜
活的精神地标。
1948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关键的转折
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当时这座山城还被
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着,他们设置秘密监狱,
疯狂逮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在最黑暗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在
监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泄的斗争。每一
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可能
·35·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被敌人杀害。《红岩》一书是两位中美合作所
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的
亲身经历编写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全国解放
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
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
写:中美合作所里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些人
间地狱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
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地
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
个整体,最终汇集到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等
共产党人在狱中艰苦斗争这条主线索上。英勇
坚强的许云峰、江姐,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
老太婆”,疯老头儿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
萝卜头”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集
中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
争,正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揭露了敌人垂
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
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
神,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理想的感召力是深远而持久的!在渣宰洞
监狱一块破烂的墙上刻着叶挺将军被囚时作的
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
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
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
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激励着狱中的共
产党人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
坐穿”的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而有深刻的!江姐是作
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
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
命同志血肉情深。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城
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
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
婆会面。1948年6月,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
卖,中共地下党员江竹筠、成岗、许云峰、余
新江等人都先后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
洞和白公馆监狱。在狱中,他们尽管受尽了折
磨,仍在狱中秘密组建临时党支部,带领难友
同敌人展开坚决斗争。
我清晰地记得,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江
姐的十指、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
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坏地下党组织。
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毅然宣告: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
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我佩服关押
在白公馆暗无天日冰冷潮湿的地窖深处的许云
峰,任凭敌人的诱惑他都不为所动,再临死前
依旧坚信:“罪恶的血手将最后被人民缚住!
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完整归还人民。”我感
慨,年仅七八岁的“小萝卜头”整日生活在监
狱中,饥饿和皮肉之苦并没有吓到他,反而更
加努力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爱
国主义教育。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身体上
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
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满怀对新中国无限
向往,江竹筠等共产党人却惨遭国民党反动派
集体惨杀。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的
革命精神让我为之折服。明媚的阳光迎来黎
明,林间鸟群争鸣,东方的太阳透出一派红光
闪烁在碧绿的大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
利后的第一个黎明……
初 读《红 岩》,潸 然 泪 下 ; 再 读《红
岩》,使命在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
从头越。无论是烽火岁月浴血奋战,还是和平
年代无私奉献,一代代英雄儿女经历了多少坎
坷,付出了多少牺牲,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从苦
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他们的脊梁,顶天立
地;他们的事迹,气壮山河;他们的精神,警
示未来。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幸站在历史
交汇点上,风华正茂的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
去演绎青春、坚定理想信念,为红岩精神的时
代传承奉献一切呢?在未来的道路上,虽没有
硝烟战火,但同样面临挑战。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并将其落到实际
行动中。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尽最大的努力让
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鲁迅先生说:
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青
年,应肩负历史使命、勇挑历史重担。积极传
承和弘扬红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邓宇婕)
·36·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37·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蔚蓝的天飞过第一只燕,所有的风都向他
吹,所有的日子为它破碎,当他轻轻掠过无人
的街,给荒凉的大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倩
影。
这是一只从绝望飞来的燕子。
他的红喙啄遍了熹微的光亮,他的眼睛充
满了疲惫的唏嘘,他的羽毛饱食了肆虐的狂
风。甚至,你能够看到,燕曾飞过一座拥挤忙
碌的城,一条人心惶惶的街道,飞过一扇深夜
游子的窗,飞过一个强忍眼泪的姑娘,飞过一
只探向光明的手。燕看到了,看到了无奈的两
地分离,看到了痛彻的生离死别。燕看到了,
看到了险恶的投机倒把,看到了愚蠢的高傲自
大。燕看到了,看到了无私的舍己为人,看到
了难言的痛苦拼搏。燕什么都看到了。于是狂
风掀起,急涛猛作,他不退;赤地千里,铄石
流金,他不惧。
这是一只从希望飞来的燕子。
病毒肆虐,一桩桩病例,狠狠地砸在心
上,直把人砸得心颤。在无情的病毒面前,人
类是那么脆弱。脆弱得好像一碰就碎。可人类
又那么的坚强,像一旷野繁茂的野草,烧不
尽,复又生。麻雀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燕会
心甘情愿的放弃安逸的生活,奔赴未卜之途。
就像苟且的人,总也不能明白奔赴防疫前线的
担当。
病毒可怖,死生难料,神的光辉照耀不
到,于是有了英雄。有了一群强忍眼泪咬牙坚
持的白衣天使,有了年逾古稀慷慨应任的钟南
山院士,有了勇争先锋奋力而起的每个战斗疫
情的工作者。一个时代,一个跨年,诞生了无
数光辉伟大的英雄,这不能不说是一份难得的
璀璨,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遇的奇迹。无论是哪
个国家,哪个民族,此刻,生于这个时代,记
忆里都会有这样一笔浓墨重彩,这样一份同舟
共济的精神。
风仍迟钝冷着,街上仍冷清。而燕子仍在
忙碌,忙着擦干泪水奋力而飞。
你看,远方,春已到来。
身处大浪潮的其中,我们或许没有被风雨
波及,但我们都能感受到那雷霆的震耳。我们
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为了抵抗
这次风波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仍是幸运
的,是基本成功的。但这都是血汗换取的成
功。
有些人丢掉工作,有些人被时代淹没,有
些人失去生命,有些人失去灵魂,我们逐渐适
应一些品牌从此消失,适应一些职业从此兴
起,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适应随时的隔离保
护,适应生命的朝夕祸福,适应历史的浓墨重
彩,适应经济的波动混乱,适应职业选择的倾
斜,适应技术的与时俱进,适应新事物的飞速
发展……
竭尽全力在一片断壁残垣中吼出一片热血
团结的灿烂。
如今,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它不再神
秘恐怖,当我们彻底适应了这一切的新变化
后,每个人处于自己或变化或没变化的社会地
位上,低下头是否也有无限感慨呢。
其实,谁能说这不是一次针对人类腐朽停
滞的灵魂的洗礼呢?
我们再回不去了,但我们从未停下。
(责任编辑:赵 情)
燕
齐晓杭
·38·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诗意人生
杨华章
我们总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经历着我们所
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每一个清晨翩翩起舞,在
每一个午后静静倾听,黄昏,黑夜,带给我们
无穷无尽的遐想,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缓缓地
流淌着,很多东西,我们只有在失去了才会懂
得去珍惜,才会知道它的可贵,生命中其实有
许许多多美好的瞬间,但是我们总会忽视许多
东西。铺展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无数
文人墨客的身影,他们所处的时代或繁华或动
荡,战乱频发。他们用他们的心去感受,然后
用笔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不管是惬意的,或
者是心烦意乱的,他们通过诗来抒发自己的内
心深处的想法。
有唐代的祖咏在终南山上看雪,写下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有唐代的韩愈
写到“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有宋朝的苏轼写到“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
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有唐
代的李白写下了“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
散,寒鸦栖复惊”。他们对于一年四季的情感
都蕴含在其中,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借着这些
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或是伤心,或是开心等等一
系列复杂的感情。
处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的我们,车子
过去了,又好像还停留在原地,我们的脚步一
直在向前走,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是在原地
踏步,我们拼命地想到达远方那个未知的世
界,却忽视了身边的小美好,我们常常说要拥
有诗和远方,这并不是说只有远方才拥有诗意
的生活,而只是在表明我们不应太过分拘泥于
自己的小世界,对每一件事情都去斤斤计较,
我们应该有的模样是有格局,大气,但是又不
好高骛远,其实这样的诗意人生在现在的大环
境下,的确挺不容易做到的,我们总是在说着
自己应该多读诗,毕竟那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
下来的东西,但我们中的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小
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们所在乎的是那些
实实在在能看得见的东西。现在的人的确都或
多或少的太过于世俗化了,也许准确地来说,
世俗的人一直都占很大比重,他们的心中怀揣
着的是一颗颗满载利益的种子,然后随着时间
的浇灌,开出了花,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
他们的心被阴影所笼罩,表面上的确是一个百
花齐放的世界,一片生机盎然,但实际上,他
们的内心是没有光的。现在,我不知道这样的
人还有多少,但是在我印象很深的电视剧《扫
黑风暴》中,我的确也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人心
的难以想象。
当然,我所说的拥有诗意人生,不是指你
要做一个虚妄的理想主义者哟,纯粹的世俗投
机者和虚妄的理想主义者何者更可悲,这一直
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思考的话题,在我看来,
这二者其实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我们并不是非
它即它的,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孤芳自赏,也不
能一味地顾影自怜。“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
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
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候遇到心
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这是一个年仅
八岁的小孩所写。我所想表达的是我们应该拥
有一颗童心,虽然这在当今的社会,的确挺难
的,因为我们在某些情况要是不世故一点,的
确会显得有那么一点点与世界格格不入了,所
以,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心放大,让自己拥有一
个好的格局,不要太愤世嫉俗,我们写诗不要
太过于目的性,那样具有目的性的去写诗的
人,其实不叫真正的诗人,我们也可能写不出
什么特别优秀的诗词,但实际上,诗词的重要
性不在于你用了多少技巧,修辞之类的,全在
于你自己的心,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化做诗词,
将自己的虚幻缥缈的精神化作实实在在的可观
的东西,再自己细品,你会发现你所陷入的困
境不再是困境,你所看到的好的风景其实也可
·39·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是的,我们应该过着诗
意人生,不局限于,写诗,而在于你的心中要
有诗词的那种境界,像鲁迅一样虽然身处一个
世俗之地,却不随之沉浮,像陶渊明一样,不
一直执着于官宦,像苏轼一样,就算被贬谪,
依旧保有对生活的热情,那其中所蕴含的才叫
做真正的诗意。
所以,让我们一起去追寻自己的诗意人生
吧,护自己不再处于失意人生。
(责任编辑:蔡少卓)
春日
赵 情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好时节。
烟波桨声里,水花轻溅,两岸素墙黛瓦,
鲜红的灯笼垂下。
从古至今,江南似乎一直是那个模样,静
静地,宛若沉睡,容颜都不曾变过几分。
苍白的樱花在一放惊人后默默敛了神采,
任凭雨打风吹,让那些娇弱的花瓣随意飘零在
地上,却极少的能化作尘泥,仿佛昭示着某段
黑白色的记忆,令人伤感。
开得很盛的桃花极尽妍态,占尽春光,点
点淡粉在深灰色墙体的映衬下给人一种发光的
错觉,轻易地吸引人的目光,像是一幅对比鲜
明的水墨画,带着江南特有的风情扑面而来,
美得让人心悸。浅色的瓣上仿佛用画笔晕染的
大片的粉红,让人想起婴儿脸上的红晕,宁静
而圣洁,忽然便不能理解这种花在汉语中暧昧
的意味了。
它就那么站着,像是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夺
目。一树晶莹仿佛粉雕玉琢,使人念起那眉目
清雅的江南女子,带着水乡的温婉款款而立,
低眉抬目间都是风情,倒是忽然想起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
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诗的人叫崔护,那树下面容如桃花的女
子与他只是萍水相逢。
他进京赶考,因觉口渴,敲开了姑娘的家
门。明艳的桃花下,两人情愫暗生,而他顾虑
功名未就,匆匆离去。一年后,他中了进士,
再返回寻那女子,女子再无音讯。依旧是明媚
的春日,桃花如旧,佳人却不再。沾染了故事
的悲伤,眼前的明艳似乎也多了一份哀婉。
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啊,只有桃花还守着承
诺,一个再见的承诺,年年会开,只是再也没
有曾经的那个人。
崔护的诗句感叹物是人非,而物也很容易
非,花开了,也会落,纵使人间分分合合,世
事变迁,纵使沧海变成桑田,海也枯了石也烂
了,它总是那样,似乎从来便是无情,却总是
能激起人们的千般思索。
这真是个美丽的小城,像所有的江南一
样,春水碧于天,江花红胜火,叫人不敢多加
文字。沿古道散步,有三四岁的小童,牵着妈
妈的手,带着干净的笑,沿着碧绿的河,向前
走去,消失在大片的法国梧桐里,我低头看见
水中的自己,年华正好,意气风发,愿望在花
香间弥漫,有清新的味道,闭上眼,扬起笑。
(责任编辑:蔡少卓)
·40·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哲学的慰藉
王 茹
《哲学的慰藉》一书的作者为阿兰·德波
顿,1996年出生与瑞士,8岁时被送到英国读
书,18岁进入剑桥大学,写作本书时才30岁出
头。全书分为六章,每章一个主题,分别为
“与世不和”“缺乏钱财”“遭遇挫折”“被
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并且以苏格
拉底、伊比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
的精神世界举例,让我发现,人生的悲苦、困
顿和欲望所引起的烦恼都可以在他们的智慧中
找到一份慰藉。我将分别从本书的六个章节来
讲述我所获得的不同心得。
第一章解答与世不合怎么办。公元前399
年春天的一天,苏格拉底准备喝下毒药,他没
有紧张、哀嚎,相反,既无畏惧,也无悔意,
在就义前从容地与门徒讨论正义和不朽,以一
贯清晰的逻辑讲述他对勇敢、节制、灵魂的认
识,引导门徒正确认识死亡。这个世界没有标
准规则,也没有必须要迎合的世俗,没有应该
成为的样子。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于“与世不
和”怎么办,自己的标准才是标准,人生本就
应该不受限,活出自己的美好就是最精彩的样
子。
第二章解答缺乏钱财如何获得快乐。德波
顿将伊壁鸠鲁作为典范。伊壁鸠鲁开出了快乐
清单,包括友谊、思想,同时指出财富不至于
使人愁苦,但如果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
及经过剖析的生活,就绝不可能感受真正的快
乐。事实上,奢侈品虽然不能带来持久的快
乐,但是仍然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当我们需
要理性的反思时,却被新的货架引诱,经过
“买、买、买”,会感到心满意足,怀着貌似
充实的内心安然入眠。下一次空虚来临时,不
可自制的重复上述步骤。因为我们需要的精神
富足被物质填充了。广告商会把多余的物品与
我们内在的需求巧妙联系起来,从而把我们拴
住。比如我们看到在大漠中疾驰的吉普车,并
且心动买了车,实际上吸引我们的可能是一次
自由的沙漠之旅。总之,昂贵物品并不能作为
快乐的基础,最后作者开出了一张快乐需求清
单,“茅屋一间”、“友谊”、“思想”、
“普通时装”,“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
碍不在金钱方面。”
第三章回答遇到挫折怎么办。塞内加经历
了庞培城化为瓦砾,罗马城被夷为平地,多年
缠绵病榻,还被流放科西嘉岛,最后,他的学
生尼禄下令让塞内加在妻子和全家面前自杀。
他说哲学给了我生命,克服焦虑不安是我对它
最起码的回报。在主观愿望与严酷现实发生冲
突时,他确实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
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个人的道路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遇到挫折时不放
弃不气馁,才能真正的坐到漠视苦难,战胜苦
难,获得成功。
第四章从嗜书如命的蒙田说起,在事业巅
峰期,他决心引退,以便完全献身读书。结合
蒙田的著作,德波顿探讨了性缺陷、文化缺
陷、智力缺陷等内容,区分了知识和智慧,界
定了好书的标准。最后,德波顿写到,善良而
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又从未远离愚
蠢,有此成就足矣。是啊,人生的意义不是设
定出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在当今宽容的
社会环境中,我们默默努力,找寻存在的乐
趣,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自我实现的同
时,也为社会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不要总是
着眼于自己的缺陷,自己的短板,而更应该找
寻长处,把长处最大化,为自己为世界做贡
献。
第五章以哲学家叔本华为例证,回答心碎
如何解决。叔本华说:“我的一生可以视为一
段无用之插页,是对我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
干扰。”并对人类为何坠入情网提出了这样的
解释:“在婚姻中追求的不是智力的享受,而
·41·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是繁衍后代。”世上所有的生命都献身于无意
义的生存。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话剧、
读书,可以从事一切人类所独有的智力活动并
从中洞察自身的处境,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
“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
到我们的境遇不过是千千万分之一,就足以感
到慰藉”,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孤立无援之感。
第六章讲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我们每天都
会遇到困难,从起床到入睡。困难是信号,由
此带来的结果好坏取决于承受者的智慧、决心
和力量。面对陡峭的山峰,只有历尽艰难登上
高山之巅,才能享受蓝天的纯净和内心的舒
畅,未经努力望而却步的人则要承受说不出的
懊恼和平庸感。可见,让我们感觉舒服的不是
真正的舒服,让我们感觉痛苦的不是真正的痛
苦。尼采说:“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
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
必经步骤”。如果把所有的苦难去掉,也就等
于毁掉了幸福的温床,通常不是苦难本身让我
们感到窘迫,而是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才让我
们黯然神伤,心生忧惧。试图消灭困难就和试
图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因为它是一种客观存
在。作者告诫我们不要把痛苦状态看作应该予
以消灭的对立物,正视痛苦并努力化解才是聪
明的读者做的事。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哲学可以帮我们
重塑世界观,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帮助我们更
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改造世界,而看一本哲学
书则是最好的学习哲学的方式。《哲学的慰
藉》一书真正的让我从哲学中获得了慰藉,在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千差万别的思想中找到了一
些相似点,一些值得我学习的点,让我更好的
面对未来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挫折亦或是成功,
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去面对这世界的
一切,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张星娟)
·42·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43·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44·
2022年第 1 期 郢 都 论 坛
《为什么是中国》作者:金一南
书本简介:本书以历史为脉络,寻道问路,深入分析近现代初期破
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歧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解读了共产党人的
伟大历史自觉,讲述了中国发展的道理,这本书从百年沧桑写起,
一直到如今的辉煌,面对质疑,中国依然能够傲立东方。
小编荐语:随着金老先生的文字,可以见识到一个伟大的国家,我
们的脚步无人可以阻挡,我们也必将在历史上创下令人惊叹的一
页,而书写者正是这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一人一笔拼凑出来的。“为
什么是中国”读起来既像是一个问句,又像是在肯定,而书中的
“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这简单的一段字是一种
自信,更解读了“为什么是中国”!
(推荐小编:陆瑞欣)
《苦难辉煌》作者:金一南
书本简介:《苦难辉煌》书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中自1917年俄国十月
革命消息传入中国,至1936年西安事变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小编荐语:在这本书中既提现了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经
历了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
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但是仍然从此苦难中不断奋斗,带领人命走
向民族独立的辉煌成就。书中又有大量的人物事件描写,将个人的
命运置于时代大背景之下,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拥有一批顶天立地
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
和心中的信仰。”让人感慨万分。
(推荐小编:)
·45·
郢 都 论 坛 总第 60 期
《红墙图志:毛泽东》作者:顾保孜
书本简介:“红墙”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毛泽
东在这永久而神秘的红墙内做出许多重大决议,作
者真实的介绍了1949-1976年共和国的一系列重大
历史事件,书中存有许多珍贵照片,有毛泽东在政
治、经济、待人等各方面的写照,促进我们对毛泽
东主席的了解。
小编荐语:在这本书中,我们会了解到毛泽东对当
时社会现状的处理,面对现实难题临危不惧的精
神,全心全意为人民,与人民共患难。即使身患疾
病,躺着病床上,也要读书、审文件,以坚韧的斗
志与病魔斗争到底,心中永远装着中国的未来,人
民的幸福。
(推荐小编:王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作者:恩格斯
书本简介:本书是恩格斯以美国学者摩尔根的研究作
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
式”,格斯在这本书里,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规律,阐述了阶级和阶级社会的起源。
小编荐语:恩格斯在这本书里的观点,至今看来仍不
过时。我们可以选择多种角度来解读这本书:在爱情
观上,恩格斯揭露了婚姻的本质。在妇女解放上,本
书认为妇女受到的压迫本质上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在
历史发展上,它揭示了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前进的直
接动力。《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让我们在
纷杂的社会中保持理性的光标。
(推荐小编:蔡少卓)
《郢都论坛》社征稿启事
《郢都论坛》是一本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期刊以学生科研论文为主,兼具学术报告、文学评
论等内容。始终秉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而不同,共同辉煌”的宗旨,力求体现“时代性、思想
性、学术性、探索性”的办刊特色。
一、栏目介绍
思政之音
---------------关于国内外思想政治的见解,哲理哲思文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生课程论文、科研论文等
文史纵横
---------------政论性文章以外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论文,探索文学新思路、历史新观点
时评浅议
---------------文艺性评论(时事评论、书评、影评、读后感、观后感、札记等),杂文
二、征稿要求
1.字数要求:思政之音、文史纵横栏目字数要求3000-6000字;时评浅议字数要求2000-4000字。
2.投稿要求:根据栏目要求自行选定题材并写作,投稿方式为编辑“栏目名+文章”发送到《郢都论坛》
社编辑部官方社编辑部官方邮箱。
三、小编附注
1.来稿请附上一份简介(只需要在文章末尾标明),包括姓名、学校、院系班级、联系方式(包括电话
和QQ)。
2.由于人力有限,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凡一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邮箱回复的即为未被采用,可自由
处理。稿件一经采用,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作者并赠送样刊一本和一定物质奖励。
投稿邮箱:cdydlt@qq.com 邮编:434000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长江大学东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科大楼10楼《郢都论坛》社办公室
联系人:李同学(电话:15502719538 QQ:3434736257)
卢同学(电话:15972749322 QQ:546096974)
屈同学(电话:15272903306 QQ:956496756)
特别申明:
由于各种原因,本刊选用的部分文章没有作者的详细信息,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希望作者看到
自己的文章之后与本刊联系人或社团负责人联系。本刊稿件采用最终解释权归《郢都论坛》社所有。
< 《郢都论坛》社 …
嘟嘟,听说你们社团历史悠久,可以给我具体介绍一下你们
社团吗?
《郢都论坛》社1985年诞生于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
系,是一个有着30余年历史的学术科研型社团。社团从成立之日
起,便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而不同、共同辉煌”为宗
旨。先后有1500余名有思想、有个性、有活力的优秀社员在此
历练成长。社团曾多次荣获长江大学“十佳社团”、“精品社
团”等称号。现已成为培养长大学子科研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的
重要平台。
哇噻,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嘟嘟的名称和其他社团的都
不一样呢,是因为社团是以期刊为核心的吗?那嘟嘟可以
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期刊吗?
《郢都论坛》系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长江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和长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下的学生社团《郢都
论坛》社的刊物,创刊于1986年,是长江大学人文社科型学术
科研期刊。《郢都论坛》以“时代性、探索性、思想性、学术
性”为办刊理念,以荆州雄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求真、求
实、求善”为宗旨,以“平等对话,自由争鸣”为原则,为长江
大学学子提供了一个充分阐发思想的学术阵地。其中上百篇稿件
曾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百篇科研论文稿件跻身于湖北省
大学生科研成果奖。《郢都论坛》是结合当今时政热点,关注社
会现状,融合当今大学生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办刊理念和创新
办刊形式,打造特色鲜明、稿件质量优良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