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投稿-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办公室投稿-调研报告

《关于“稻田守望的研习与传承”研究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社会实践团队 摘要:“人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袁隆平爷爷 在长沙逝世。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袁隆平爷爷将一生奉献 给了水稻,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保障国人的温饱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 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为了缅怀袁隆平爷爷、学习他“赤心报国”的精神,引导当代 青年人珍惜一粒一粟,深刻学习袁隆平爷爷爱岗敬业的伟大精神,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关键词:赤心报国、爱岗敬业、稻田守望 一、团队介绍 “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社会实践团队由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 中 8 位同学组成,分别是 2019 级王小寒、姜昕彤、王茜、木宇杰、王志超和 20 级阚旭辉、 张楚研、姚相含。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王小寒的带领下... [收起]
[展开]
办公室投稿-调研报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关于“稻田守望的研习与传承”研究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社会实践团队 摘要:“人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袁隆平爷爷 在长沙逝世。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袁隆平爷爷将一生奉献 给了水稻,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保障国人的温饱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 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为了缅怀袁隆平爷爷、学习他“赤心报国”的精神,引导当代 青年人珍惜一粒一粟,深刻学习袁隆平爷爷爱岗敬业的伟大精神,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关键词:赤心报国、爱岗敬业、稻田守望 一、团队介绍 “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社会实践团队由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 中 8 位同学组成,分别是 2019 级王小寒、姜昕彤、王茜、木宇杰、王志超和 20 级阚旭辉、 张楚研、姚相含。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王小寒的带领下于 2021 年 7 月 20 号至 7 月 23 日开展 了为期 4 天的线下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到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切身 体会到了袁隆平爷爷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热情和造福全人类的初心,袁老身上的执着精神和科 学勇气让我们每位成员无不为之动容。此次实践活动以引导新一代年轻人勇于创新、不惧困 难、不屈不挠、学习袁老精神为主题,旨在传播袁老精神,加强青年一代的思想文化建设, 突出科学研究对人类生活重要性。 二、实践背景 1、矢志不渝、艰苦奋斗 忆往昔,在 80 年前,大规模的饥荒在中国横行霸道、猖狂肆虐,无数国人因缺少粮食 而饱受着饥饿之苦,十年后,我们敬爱的袁老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他毕 生追求。回顾那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它“一株特殊的水稻”见面了,这株水稻比 其他的水稻穗大粒多、颗粒饱满。从此袁老就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当时袁老认为杂交 水稻有优势,但是这种想法与传统遗传学观点相悖,为此袁老被人说是“不务正业、吃饱了 没事干”。但是袁老还是决定用行动来证明“一定会出好品种”,即便整个过程进展非常缓慢, 但袁老从未想过要放弃,一直身体力行的去寻找那株“贵稻”。终于历经两年,走遍了海南 岛,终于找到了“野败”的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出“南优 2 号”高产杂交水稻。向世界证明 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也向世界展示了袁老的不惧困难的决心和坚持自我的意志力。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袁隆平爷爷一直热爱着党,热爱着祖国,热爱着人民,因对于农业研究的决心,大学便 报考了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立志为解决我国粮食不足问题做出贡献,当看到全国性大 饥荒的出现和无数饥民脸上的无奈与忧伤时,他更加确定了当初的选择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了 下去。如今,粮食短缺已经不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要去担忧的问题,但是袁老这种为国家谋 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品质,需要我们去学习、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要躬 身力行做好每一件事,聚焦国家与人民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3、淡漠名利、忠于自己 之前抖音曾有热搜是关于“袁老逛兰博基尼车展”,有的网友说:作为这么伟大的科学 家为什么不去做研究而是在看车展!一点也不淡泊名利!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袁老一生 兢兢业业,淡泊名利,带着使命感去工作。对于袁老来说衣服能穿就行,被子能盖就行,房 子能住就行,能省则省,一心专研水稻,这不是淡泊名利的表现吗?对他而言,一生中最大 的兴趣就是机动车,看车展对于人民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袁老不可以?

第2页

袁老虽是一位科学家,但也是一位普通的公民。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90 岁的高龄仍奔走 于试验田中,这种淡泊名利、忠于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新一代青年学习、反思。 三、实践过程 本次实践活动为了深入走进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团队前往杂交水稻种植基地湖南长沙, 通过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湖南农业大学、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并采访袁隆平生前秘书-辛业 芸老师,深入了解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和全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深刻体会以袁 隆平为首的农业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1、百姓在心,民生在念——感受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第一天上午八点,团队成员前往长沙市“隆平水稻博物馆”进行参观。展览围 绕“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方面,以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之间的联系为叙事 脉络,用互动纪实的布展手法,让我们见证了一群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里孜孜不倦、勇攀高 峰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群体,展现出杂交水稻这一“世界性事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前景。 (1)禾下乘凉梦 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和讲解,我们深入了解了袁隆平的中国梦——“禾下乘凉梦”。“禾 下乘凉梦”这个构想的提出是因为,袁老曾两次梦到,自己在树高一般的稻穗下乘凉,这也 就使他更坚定了对于水稻事业的研究。 (2)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为了实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科学家们经过了艰辛的探 索。他们认识到水稻存在的杂种优势:即两个遗传上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在生长势、 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优于其双亲的现象。为了获得并在大面积生产上利 用水稻杂种优势,1964 年他们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艰苦探索,采用三系配套的方 法,于 1974 年,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强优势的杂交水稻。1976 年后,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 面积推广,至今已经推广到世界数个国家,解决了全球粮食产量问题。 2、初心到老,大志未移——感叹精神浩气 实践活动第二日上午八点,团队成员来到了湖南长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对水稻展览馆 进行参观。展览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杂交水稻在中国;二、杂交水稻在世界;讲述了一 路走来,袁老及众多农业工作者,对于水稻事业的奉献,以及取得阶段性的成就。正是因为 他们,让中国的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也正是因为他们,让国人乃至全球人民,摆脱饥饿。 观看“庆祝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 50 周年”纪录片,片中呈现了 50 年间,袁隆平爷 爷和一批又一批的农业工作者,倾心与杂交水稻的研究,奔波于实验室和试验田之间,不断 突破水稻产量,实现更高产的杂交水稻种植。

第3页

3、音容永驻,德望永存——传承禾下梦想 2021 年 7 月 23 日,上午九点半,团队成员来到了辛业芸老师工作的办公楼,对辛业芸 老师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团队成员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袁隆平院士生前工作、日常习 惯、性格,以及对于辛业芸老师从事杂交水稻事业的初心,进行了提问。采访结束后,我们 再次对袁隆平院士,以及对于胡美霞老师从事杂交水稻事业的初心,表示了感激与钦佩;为 更好的记录下此次珍贵的采访,团队成员针对个人所问的问题对采访问答进行整理和归纳。 (以下为从中选取的部分内容) 袁爷爷在九旬高龄的情况下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多少? 是几点起床? 几点休息的?—— ——袁院士是一个不太受束缚的性格,是按照自己的安排来的, 没有具体时间的。在早期,身体条件好的时候下,一般九点多 到办公室,起床时间不定,也许七点多,做一下体操等。工作 时间和正常员工一样,可能会推迟下班。到后面,行动不方便 的时候,会推迟上班,按正常下班时间走,让工作人员按时回 家。 袁爷爷每天要去实验田几次呢? 一次会去多久呢?—— ——在水稻生产的季节都会去的,一般在自家的试验田,当有新品 种出现就会去看看,攻关了超级稻之后,去做示范的时候,会 去看的,当有特别好的苗子的时候,会去飞到现场实地观看。

第4页

在您心中,袁隆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袁院士是一个很率性的性格,袁院士对机动车非常热爱,很早 就有了私家车,对新鲜事物接受特别快,具有创新性格,但是 对于穿着上不太在意,有能穿的就行,不用好的那些的。说到 做到,说完立马就去实现。没有对品牌太大的概念。 是什么促使您坚定的研究杂交水稻事业的?—— ——我本科是农业经济管理,其实与现在的工作不搭边的。一次偶 然的机会,别人问我,三十而立,立什么呀!我想了半天:去 袁院士这里可以立,杂交水稻技术深深的吸引我了,也经历了 许许多多的培训,我直接毛遂自荐交上来我自己写的推荐信。 经历了重重难关,最后我成功了。能辅助袁院士工作,尽自己 一点绵薄之力是非常开心的,非常荣幸的。 4、百年风雨,百年辉煌——共祝建党百年 2021 年 7 月 24 日上午十点,团队成员前往湖南长沙橘子洲进行参观。橘子洲位于长沙 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五公里的长岛。民国十四年,毛泽东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 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由此,橘子洲声名大振,成 为长沙市的重要名胜,成为享誉中外的“天下第一洲”。 团队乘坐观光车,一路上领略了世外桃源般的桂园、桃园、梅园和竹园的美丽景色,最 终来到了橘子洲头,远远地就看见了屹立于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像。正当我们慢慢走近的 时候,天下起了大雨。雨中的青年毛泽东像显得更加雄伟,雨水打不湿他的一丝头发,他依 旧骄傲而狂妄地屹立江心,那犀利有神的双目依旧坚定的注视前方,那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我 们。随着天空慢慢放晴,整个橘子洲又重新沐浴在阳光下,团队在青年毛泽东像前举起党旗 合影留念,并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第5页

四、 实践意义 从《天工开物》到“禾下乘凉”,从商周的麦饭戎菽到现在的稻米飘香,这是中国在历 史长河上追寻农业成就的足迹,是一代代中国农业学家为国为民的最好印证。 前段时间袁老的突然离世,长沙十里长街的悼念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长沙人民、举国人 民对袁老那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怀揣着能更深的体悟“袁老精神”、能更深的走进袁老的 目的,我们开始了“大地续写生命,稻香传承梦想”此次实践活动。在“袁老精神”的熏陶 下,使我们对国家对人民有了更深的情感,对粮食有了更深的敬畏! 1、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对青年人的启迪 当我们展望杂交水稻研究的漫漫路程时,我们了解到了以袁老为首的农学者们在国家的 背后的辛勤付出,从 1964 年到 1974 年间的艰辛岁月,那顶着烈日、提着水壶、拿着放大镜、 每天汗水从额头流到面颊,再从面颊流到背脊的艰辛岁月,那只为找到“野败”而横跨半个 中国,就算房屋倒塌、就算经历“毁苗事件”也要坚持下去的艰辛岁月。这种决心不禁让我 们感叹,浇灌杂交水稻的不仅仅是雨水,更是农业工作者无数的汗水!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得感悟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现实意义,让我们知道从前的岁月亦是现在的岁月,因为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日头还是那 个日头,土地上、日头下还是那群朴实无华的农民,农民所流的依旧是千百年前一样的汗水。 一颗汗珠一粒米,我们当发自内心地珍惜粮食。珍惜粮食不仅仅是嘴上喊的口号,更应该、 也更有资格成为我们内心的行动准绳。珍惜粮食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在家还是 在学校都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餐餐实施光盘行动! 2、“袁老精神”对青年人的启发 我们要学会坚持,不管在人生的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抱有坚定的信念,我相信“皇天不 负有心人”。不要因别人的流言蜚语而停滞不前,袁老在研究杂交水稻时,曾有无数的否定 和质疑在耳边盘旋,但坚定的梦想不需要太多浮夸的赞扬,只要坚持足以。因为“有志者事 竟成”! 我们同时也要有“舍己为国”的崇高理想,作为青年的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为 国家、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是国家的接班人,是下一时代国家的脊梁,只有 我们有舍己为国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的繁荣富强,才能傲然挺立于世界之林。作为 青年人的我们就应该有青年人该有的激情,就应该有青年人该有的斗志,就应该有爱国的热 血从我们跳动的心脏流往全身各处,体现在我们的激情和拼搏上。励志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奋力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或许我们不能像袁老一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像袁老一样高尚,一样的努力,一样的爱国, 对生活一样的充满激情!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