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共文化》(冬季刊)2022年第4期(总第030期)

发布时间:2023-1-04 | 杂志分类:文化艺术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浙江公共文化》(冬季刊)2022年第4期(总第030期)

让文艺星火成为城市的文化现象□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陈广胜“文艺星火赋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让文艺像星星之火那般遍布城市、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如果说现在人们常用“赋能”的词汇,那今天不妨再提出“赋美”的概念。美,是人类乃至万物的共同追求。文艺是美的载体,完全应该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在我们的整个社会无所不在、遍地泛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强调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此次先在杭州试点、由杭州出发,并联动浙江音乐学院、艺术职业学院和省级文化、博物场馆协同推进,努力让文艺之美成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鲜明写照。“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杭州自古就是时尚之城、艺术之城,而新时代的文艺更需要贴近大众,走进“十万人家”、百千万人民。今后在某个周末或夜晚,我们也可以像国外一些城市那样,到处看到有人在街头表演、拉小提琴、吹萨克斯。维也纳假如光有“金色大厅”,是不配叫“音乐之都”的。文艺不光像火,同样应像水那样流淌,成为城市的风景,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要件。开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 [收起]
[展开]
《浙江公共文化》(冬季刊)2022年第4期(总第030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一家专门做书的公司
文本内容
第2页

第3页

岱山海滩公共艺术展优秀作品选登

孟贺鹏《亭》

材质:304 不锈钢管透光彩色亚克力

纪艺璇《假日》

材料:水、亚麻布、柠檬酸铁铵、铁氰化钾、过氧化氢

沈婷婷 吴巧玲《衣食所安》

材料:衣物布料

熊益华《共潮生》

材质:铁丝网、金属

何勇《浪影婆娑》

材质:不锈钢

李群威《百川朝海》

材质:铁丝网 、油漆

吴克书《生生》

材质:玻璃钢着色

第4页

浙江剪纸精品展优秀作品选登

季爱萍《童年》(湖州)

50cm×36cm

施松舟《海螺棋》(舟山)

55cm×55cm

沈雷《水乡悠悠》(台州)

53.5cm×54.5cm

许永明《乡村美好生活》(嘉兴)

80cm×80cm

钱海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杭州)

50cm×50cm

吴素莲《清荷凝香》(杭州)

58cm×52cm

陈姣吉《甬城记忆》(宁波)

1.5cm×60cm

吴善增《春满人间》(金华)

40cm×40cm

伍贤海《鱼跃龙门》(温州)

35cm×35cm

吴志娟《摇到外婆桥》(绍兴)

65cm×45cm

第5页

让文艺星火成为城市的文化现象

□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陈广胜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让文艺像星星之火那般遍布城市、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

如果说现在人们常用“赋能”的词汇,那今天不妨再提出“赋美”的概念。美,是人类乃至万物的

共同追求。文艺是美的载体,完全应该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在我们的整个社会无所不在、遍地泛在。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强调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

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此次先在杭州试点、

由杭州出发,并联动浙江音乐学院、艺术职业学院和省级文化、博物场馆协同推进,努力让文艺之

美成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鲜明写照。

“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杭州自古就是时尚之城、艺术之城,而新时代的文艺更

需要贴近大众,走进“十万人家”、百千万人民。今后在某个周末或夜晚,我们也可以像国外一些

城市那样,到处看到有人在街头表演、拉小提琴、吹萨克斯。维也纳假如光有“金色大厅”,是不

配叫“音乐之都”的。文艺不光像火,同样应像水那样流淌,成为城市的风景,更成为人们精神生

活不可或缺的要件。

开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并非要求文旅系统多组织一些大型文娱活动——在我们这个系统,

搞活动是有经验的,关键是如何形成常态化机制,让文艺不限于剧场、不囿于围墙,而能够更好地

走进公园、走进街坊、走进社区,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一个个角落,让文艺星火成为一座

美丽城市的文化现象,也使杭州这样的城市因为遍地而持续的文艺星火更与众不同。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我们控制了今天启动仪式的人员规模。此次重在启动,而不在仪式。就

呈现的场景来说,文艺星火原本就不求规模,而旨在“赋美”。它不追求像一台晚会那样的组队展演,

而大多数就是三五个人,或者仅只一位文艺达人,随处一站、一坐,在秋风送爽之时,在月上西楼之际,

以动听的乐曲在城市倾诉,让经过的人们听见旋律、看见美丽,甚至不经意地遇见爱情……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底色是公共文化,而并非遍地商演。点燃文艺星火的,可以是艺术院

校的学生志愿者,可以是富有热情而在公共空间一展技艺的专业演职人员,也可以是诸多视街头艺

演为生活有机部分的民间艺人。他们是社会极活跃的文艺细胞,因为点燃了文艺星火,而成为一座

城市流动的艺术雕塑和文化景观。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在杭州率先启动,但绝不限于杭州这座城市。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它将向全省逐步推开,通过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促使省市资源下沉和全社会资源激活,用文艺星

火积蓄生活诗意、涵养城市温度、汇聚向善力量,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点靓乡村风韵,生动展现“诗

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魅力。

——《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JUANSHOU |卷  首

第6页

编辑委员会

主    任:顾  炯

副 主 任:王布伟  阮  静  张国樟

委    员:毛光正  周  航  张  莉  孔  燕 

          施丽君  章静颖  马学文  许金辉 

          许茵茵  何  剑  王  海  俞叶萍 

          季彤曦

主      编:阮  静

常务副主编:毛光正

副  主  编:周  航

责 任 编 辑:颜苗娟

编      辑:周  平  金  笑  朱小雨

封 面 设 计:孟浣女

美 术 编 辑:曹  敏

出    版:《浙江公共文化》编辑部

地    址: 杭州市武林路 71 号

邮    编:310006

邮    箱:82763257@qq.com

发送单位:全国省级文化馆、全省文化馆(站)

印刷单位:杭州佳园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浙江公共文化

2022.12  总第 030 期

主  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  办:浙江省文化馆、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

准印证:浙内准字第 0636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视点视角

04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展演展示系列活动暨首届浙江

省全民艺术节闭幕式在柯桥举行 / 吴  杰  许子忆

07  汇华东精品 展戏剧新颜——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

品大赛举行 / 刘  帅

08  2022 年全省文化馆馆长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 金  笑

09  浙江群星书法作品展在长兴县文化馆举行 / 林双双

10  浙江省第二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在金华举行 / 张全武

11  2022 长三角民间艺术文创大展在宁波举行 / 智  鑫

理论观察

12  “人民城市”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

市民文化节为例 / 刘  兵

16  创新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的浙江实践 / 周亦文

19  嘉兴南湖区打造“合唱之乡”的实践与探索 / 梁雪琴

22  桐乡“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 褚红斌  张宇欣

25  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公共文化日”余姚实践样本 / 王晓来

围炉文艺

28  简淡天真 典雅出尘——明清之际的文人画与民窑青花瓷画

/ 李云雷

31  简析文化馆主导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振兴的浙江实践 / 陈  政

第7页

34  让小戏回归自然的温度——衢州西安高腔小戏

《云中杜鹃》创作感想 / 徐新德  章智俊

36  湖剧传承保护实践及其启示 / 黄  凡

39  论区域性书法传承普及机制的建立——以镇海区

为例 / 王  荆

艺心耕耘

41  他用一生守护大山里的梦——记江山市民族民间

艺术守护者徐江都 / 毛芦芦

44  悉心耕耘文化热土的人——记最美基层文化人王

云良 / 何德铭

    文化空间

47  杭州市文化馆:探索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火”

出圈 / 骆  蔓  何方圆  陈睿睿

49  台州打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行样本 / 朱益霆

51  乐清市打造“流动文化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

域美” / 王  孝  詹敏微

53  从田野到舞台——柯桥区探索民俗文化创新性发

展新路径 / 符丽娟

文苑芬芳

55  落地生根 ( 小品 ) / 王增光

58  共富路上好带头 ( 小戏 ) / 潘红青

60  为春天而来 ( 歌曲 )

/ 韩侃凯  张瀚云 / 词  齐文骏  韩侃凯 / 曲

63  长三角,时间之舟(诗歌)/ 梁  铮

65  红妆十里,舞台“全民”( 散文 ) / 王轲玮

67  会鞠躬的猫 ( 故事 ) / 徐永忠

云上频道

69  “浙里文化圈”应用上线 打造一站式文化链接 / 欣  文

70  浙江省文化馆“指尖艺术导师”入选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

新实践优秀案例 / 许子忆  金  笑 

72  湖州市文化馆打造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平台助力精神共富

/ 金毓瑶

文旅在线

74  嘉善活化非遗 让“诗与远方”双向奔赴 / 裴秋菊

76  兰溪用文艺精品创作绘就“文旅印记” / 徐  琮

79  文旅融合赋能“夜游鹿城” / 刘玉东

封面:《庆余年》李红娟

第8页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展演展示系列活动

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闭幕式在柯桥举行

□ 吴 杰 许子忆

繁花飞舞,大地飞歌;绿水青山,大美浙江。11

月 3 日晚,“喜庆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浙山、

浙水、浙乡情”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展演

展示系列活动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闭幕式在绍兴市

柯桥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文化

馆、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承办,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和

广电旅游体育局执行承办,绍兴市柯桥区旅发集团、绍

兴市柯桥区文化馆协办。

以文传声  赋美之江大地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在讲话

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

出,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要在共

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就是要把

‘美’的种子撒遍浙江大地,融入城市、走进乡村,让

群众在发现美、认识美、了解美的基础上自发地去创造

美,让群众在艺术的熏陶中‘强精神’‘润心灵’,最

终实现精神富有。”

近年来,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浙江省

文化馆以“全民艺术普及”为抓手,以群文力量积极践

行文化先行战略,推动精神共富共享,不断加强以“三

团三社”为核心的基层文艺团队培育工作。截止目前,

全省累计各类文艺社团 4.74 万个,吸收文艺社团成员

65.92 万人。今年 6 月,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现场

会、浙江省戏曲大联展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开幕式

在宁波市鄞州区举行,将 7 月作为全省“全民艺术普及

04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9页

月”,并发布了 2022 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

“今年,我们在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

普及、活动普及的基础上,特别提出全民艺术创造普及,

放大群众创新创造优势。”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

长顾炯说,“浙江省文化馆将站在助推全域文化繁荣、全

民精神富有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通过以数

字赋能为引擎,提高发展竞争力;以文艺创作为要务,夯

实事业支撑力;以活动创新为载体,强化服务吸引力;以

公益培训为路径,凝聚转型驱动力;以空间建设为契机,

加强需求承载力等六个方面精准发力,来回应群众多元化

需求的急剧增长。”

截至闭幕式,首届浙江全民艺术普及节共计开展了

1100 多场艺术普及活动,在全省上下营造了良好的艺术

氛围。

“浙山、浙水、浙乡情”  彰显文化自信自强

本次闭幕式展演以“浙山、浙水、浙乡情”为主题,

以实景演出的形式呈现,选址于风景秀丽的柯岩风景区。

导演组充分利用柯岩自然风貌形成天然实景演出效果,

将不同表演作品结合乌篷船、茶山、湖水等实景进行动

态延伸,尽显“诗画江南”之美与“活力浙江”之姿,

全面展示了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和“三团三社”建设的

丰硕成果。

演出在序《诗画江南》中以雾里水乡、流水鸟鸣、

染布姑娘等极具江南氛围的元素,向观众徐徐展开一幅

美丽浙江的画卷。第一篇章《翠幕山语》以“山”字为

核心,通过《东田社鼓》等传统民俗节目体现“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第二篇章《风雅水韵》

则以“水”字为核心,通过展现绍兴酒文化的原创舞蹈

《酿》等节目表现沿水而居的浙江人与水的情,体现了

浙江文化积淀;第三篇章《美丽乡情》以“人”字为核

心,以《乡村头条》《农家新青年》等热情洋溢的歌舞

05

第10页

彰显浙江儿女建设家园,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

责的初心与担当。尾声在歌曲《向幸福奔跑》中呈现浙

江儿女奔赴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和热切期盼。

本次闭幕式展演广泛吸收了全省“百姓百艺”全民

艺术普及工作坊优质团队和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

倾力打造的文艺作品。“整场展演历经大半年的筹备,

围绕独具浙江标识的‘山’‘水’‘人’要素展开,旨

在以浙江民间音乐舞蹈为载体,立体式呈现美丽浙江的

独特魅力。”浙江省文化馆表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吴杰

介绍,现场 500 名演员以及他们带来的 20 多个精彩节

目,全部来自全省各地“三团三社”优秀团队和“百姓

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的精品创作成果,凝聚了全

省群文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汗水。

在外场展览展示区,省文化馆与柯桥区文化馆、非

遗保护中心联合柯岩鲁镇共同推出“文艺星火赋美街艺

文化”艺术角活动,邀请当地民间才艺爱好者在艺术角

尽情展示才艺。除此之外,还组织了绍兴铜雕、王星记扇、

圆木制作技艺等 24 个极具柯桥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进

行活态展示,让艺术走上“街头”,成为全民艺术普及

的“窗口”,充分展现浙江人民以文艺力量涵养城市温度、

点亮乡村风韵、赋美之江大地的积极风貌。

全域文化繁荣  全民精神富有

今年,浙江省文化馆立足城乡,以完善线下“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线上“浙里文化圈”文化服务

供给为目标,联动市县馆推出公共文化新空间业务建

设——“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以“百个空间、

百名主管、百位能人、百支队伍、百场培训、百件作品、

百场展示、百个沙龙”为抓手,提升新型空间和基层文

化场馆的使用效能的同时有效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精准化

投放。在探索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的跨界融合新途径上,

走在前、做在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

化需求。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展演展示系列

活动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闭幕式能在柯桥举办,并

且我们能够参与到其中,将家乡特色文化带上省级舞台,

内心感到非常激动自豪。”来自绍兴市柯桥区文化馆“百

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的潘海良在参加完演出后

激动地说。

“通过省馆基层联络服务机制和‘百姓百艺’工作

坊,让我们得到省级专家的业务指导,对文化馆业务干

部和基层文艺爱好者进行同步提升,促使他们共同成为

群文战线的主力军。”柯桥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展演

节目《深情礼赞二十大》就是党的二十大后,柯桥区文

化馆为“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创作的群口绍兴莲花

落节目,用鼓和莲花落相结合这种崭新的曲艺表演形式,

体现了基层百姓喜庆党的二十大的心声。

从“三团三社”到“百姓百艺”,有效激活了基层

文艺力量;从线下的“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到线

上“品质文化惠享·浙里文化圈”,不仅群众进入公共

文化空间接受文化熏陶更加便利,更是借助数字化力量,

把文艺大餐送到群众“指尖”;“耕山播海”系列文艺

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基层文化使者……一系列全省联动、

全民参与的精彩活动,线下生机勃勃,线上人气满满,

群众文化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在浙江,一整个布局合理、

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高质量公共文化共同体正在形成。

06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1页

汇华东精品  展戏剧新颜

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举行

□ 刘 帅

戏美剧佳,高光绽放。11 月 9 日晚,第十六届“华

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在浙江省义乌市圆满落幕。

本届戏剧小品大赛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化

和旅游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

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江苏省文化馆、安徽省文化馆、福建省艺术馆、江西省

文化馆、山东省文化馆、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浙江省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执行承办。

“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浙江为本届大赛的轮值主办省份。作为华东地区乃至全

国受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特色品牌活动,大赛在促进浙江、

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六省一市文化的

合作与发展,丰富区域内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和培育优

秀的专业创作人才,提升区域内戏剧小品创作生产水平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参赛的 32件作品,以现实题材为主,内容丰富。

来自浙江的《我们的小亮》树立社会新风,建设美好家

园;来自上海的《后浪》鼓励创新,发扬开拓进取精神;

来自江苏的《社区那点事》展现邻里和睦,传承文明新

风;来自安徽的《乡村变奏曲》凸显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来自福建的《誓言今生》歌颂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

来自江西的《爱心厨房》瞄准困难群众,展现人间温情;

来自山东的《送货》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老年人生活,

建设和谐社会……参赛作品既体现时代风貌,又彰显了

各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了群众文艺创作

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绽放了新时代、新风

貌下群众的文艺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赛事磨砺文艺精品,提升公共服务

体系,让老百姓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富有。”义乌市文

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喻友贞表示。近年来,义乌

不仅致力于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的艺术普

及,还注重营造让外国人也能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服务氛围。

“群众最喜欢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有同感,能产

生共鸣的作品。”赛事评委徐曙红表示,我们要求各地

文化馆的创编人员要充分掌握戏剧小品的编排技巧,深

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留

得下”的作品。“很多作品发扬地方文化元素,突出地

域特色,艺术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观众具有极

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资深评委刘平说。

“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自上世纪 90 年代

初开始举办,华东六省一市轮流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

了十六届。“这项赛事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对于我

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特别难得的机会,可以交流各

省先进经验,促进我们本省的戏剧小品创作。”浙江省

文化馆副馆长王布伟表示,本届大赛不仅能够促进戏剧

小品领域的专业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能推动全

民艺术普及工作的辐射力和传播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

化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精

神富有”。

07

第12页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4 日,2022 年全省文化馆馆

长培训班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 11 个地市的百余名市、

县(市、区)文化馆馆长相聚一堂、共叙发展。

开班仪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

菁为在座的馆长们上了本次培训的“第一堂课”。他强调,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他与在座学员分享了聆听习近平总

书记报告后的感悟与思考。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里

关于文化建设提到了三个面向、四个坚持、五个着力点,

关于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健全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

场体系等。他要求全省文化馆长们立足本职,靠公共文

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创建来带动,靠城乡一体化的公

共文化空间建设来拉动,靠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改革

来撬动,靠全民艺术普及氛围下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推动,

靠优秀文化队伍、优秀文化产品来鼓动,不断提高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班当天,省文化馆领导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

焦热点,部署下一阶段全省群文工作。党总支书记、馆

长顾炯希望全省文化馆在提升系统性重塑理念上发力,

推进各项工作改革发展;在创新活动形式载体上发力,

给老百姓提供更大的空间;在出精品、攀高峰上发力,

激发文艺创作热情;在整合资源、联动社会力量上发力,

打造百姓的终身美育课堂;在助发展、与业务深度融合

上发力,深化数智化变革;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精准

推送上发力,为事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在惠民生、提

品质上发力,加快公共服务升级;在培养人才、优化管

理上发力,筑牢未来发展基石。

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建德市、慈溪市、泰顺县、

武义县的馆长们围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全民艺术

普及、数字化建设、助力“双减”、“百姓百艺”工作

坊等进行现场交流。

本次培训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

心基层服务处副处长薛鑫卉;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华

东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

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李涛;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

服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武刚以及浙江省文艺评

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沈勇进行授

课。期间,还进行了两场现场教学,组织学员们赴绍兴

考察相关文化设施、观摩“喜庆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

“浙山浙水浙乡情”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

展演展示系列活动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闭幕式。

馆长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专业本领,

积极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浙江新时代

文化高地建设贡献群文力量。

2022 年全省文化馆馆长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 金 笑

08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3页

浙江群星书法作品展在长兴县文化馆举行

□ 林双双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10 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

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长兴县人民政府承办,长兴县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执行承办的浙江群星书法作品展

在长兴县文化馆开展。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书法大省的浙江,更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浙江群星书法作品展是浙江省文化

和旅游厅主办的群星书法品牌单项展览活动之一,是全

民艺术普及的重要成果和载体,更是代表全省群文书法

水平的权威展览。本次活动得到了各地书法家的积极响

应,他们以书法讴歌时代、赞美生活、赓续经典、梦想

未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览共展出作品 125

件,涵盖正草篆隶,风格植根传统而百花齐放,内容文

质彬彬而紧随时代,反映了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

富裕示范区的伟大成就,折射出了新时代浙江特有的活

力和光芒。

承办此次展览的长兴处在烟波浩淼、白帆红菱的太

湖西南岸。新石器时代为长兴升起文明的曙光,奔流的

历史长河在长兴浇灌出葱郁的文明之树。钱起、颜真卿、

陆羽、杜牧、苏轼、赵孟頫、杨维桢、归有光、吴承恩、

张度等艺术名家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游于斯,无不

为长兴文明的传承、艺术的发展洒下清醇的甘露。

展览的承办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艺术

盛宴,为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

围,为浙江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注入更多

动能。

09

第14页

浙江省第二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在金华举行

□ 张全武

流光溢彩、曲动歌飞。11 月 18 日晚,浙江省第二

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决赛在金华市武义县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由浙江省文化馆主办,武义县文化和广电

旅游体育局承办,武义县文化馆执行承办。

浙江省原创流行歌曲大赛旨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

浙江工程,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推动群众文艺

精品创作,更好地发掘具有浙江特色、讴歌时代精神、

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优秀音乐作品,培养本土优秀流行

音乐。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三月三人最美》《问古》《回

首少年时》《谁说非舟楫不相往来》《暴烈老妈》《乡

村新闻发布会》《吃过没》《佛手花开》《不绝》九首

歌曲获得大赛金奖。

传播音乐文化之美

本次大赛主题鲜明,风格多元。参赛作品均为

2021 年 1 月 1 日以后创作并未在省(含省级)以上公

开发表或获奖的作品。

傅凯璇的《老歌》回眸人生,唱尽每个人心中的青

春与爱情;杨锦煜的《烛火》融入中国风元素,讲诉

为了国家燃尽自己也无妨的美好愿望;施稼村的《佛手

花开》借芬芳洁白的佛手花,展现了浓郁的故乡情怀;

黄千菲的《我还要飞》告知人们不要再沉溺过去的得与

失……现场,选手们在决赛上大展歌喉,优秀歌曲轮番

上场,动人心弦。参赛的音乐人们积极汲取传统文化养

分的同时,在作品中立体呈现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国家一级作曲家伍嘉冀,著名音乐制作人、乐评人

山河,唱作人、歌手梁凡在现场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具

有高度的专业指导。伍嘉冀点评说,现在的音乐作品,

唯有真实才能打动观众,今晚许多参赛作品都做到了这

点。

浙江省文化馆音乐创作指导、赛事主要负责人之一

张全武介绍说,参赛作品在浙江文化、传统音乐文化的

基础上,融入流行、中国风、电子民谣、方言民谣等多

元新时代音乐模式,以跨界共创的全新形式,进行潮流

化演绎,以当下年轻人的语境解构非遗精华,打破传统

文化与年轻一代的距离感,引发了情感共鸣。

与时代同频:打造更好的创作生态

此次活动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推广方式,

以“音乐 + 公益”的形式滋养精神世界。线上组织全省

音乐线业务干部、培训学员、文化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流

行音乐短视频接力赛。线下为浙江省内文化驿站捐赠乐

器盲盒,内含竹笛、萧、口琴、陶笛、口风琴、巴乌、

葫芦丝、沙锤、摇铃、拇指琴、埙等乐器。

“我们的目标是为浙江省的艺术精品创作构建良好

的生态环境。”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王布伟表示,音乐

艺术一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浙江省第二

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推动当代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大量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

近年来,为促进全省群文音乐艺术的发展,浙江省

文化馆坚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积极探索,连续举办

音乐创作采风、讲座、培训、比赛等。全省音乐事业紧

跟时代步伐,展现时代新风,在理论普及、人才培养、

精品创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音乐佳作层出不穷,优

秀人才不断涌现。

10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5页

2022 长三角民间艺术文创大展在宁波举行

□ 智 鑫

万般技艺,始于喧哗。每个城市的故事,都藏在千

年传承的手艺中。11 月 10 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全

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

化和旅游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

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象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执行承办的

2022 长三角民间艺术文创大展,在宁波象山青草巷中

心广场盛大开展。

此次展览通过 3 条叙事脉络、5 大创作主题、250

件展陈品,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商业产品融合互动,展示

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文创产品,为大家

奉上了一场视觉上的“锦绣华章”。

此次展会共有四个展区。A 展区是以民间艺术传统

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主旨的“精工淬艺”主题馆,展出

的 69 件作品,凸显了浙江省民间手工艺技艺特点和匠

心运用,将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转化与创

新很好地诠释出来,完美契合了“精工淬艺”这个主题。

B 展区为此次展览的主展厅,共有三层,涵盖了“民间

艺术资料解构与再生产”以及“数字时代的文创发展新

势能”两条主线,汇集作品 130 余件。上海展区与特邀

展区共有古琴、万花筒等 35 件展品。江苏和安徽展区

里共展出了包含乱针刺绣、鸵鸟蛋、琅琊非遗书灯、拼

图等 40 件展品。浙江展区汇集了浙江 11 个城市的文

创作品,有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畲族彩带制品,还有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八都麻绣制品。

一直以来,农民画都是乡村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

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

值。C 展区就是以“年画绘新”为主题的展馆。这 34

件农民画经层层遴选,从长三角地区申报的近百幅作品

中脱颖而出,造型大胆夸张、色彩鲜艳明亮,以热情洋

溢的激情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朴素民风、民俗、民情的画

面。

位于 D 展区的是“青年与海 | 象山主题馆”。“青

年与海 | 象山主题馆”通过“山海的遇见”“渔乡的柔情”

和“滨海的烟火”三个版块,展出了 39 位象山民间艺

人的 80 余件(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象山民间文

艺文创的勃勃生机,为“北纬 30 度最美海岸线”画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手艺留住城市文化遗产的瑰丽神奇,用传统文化

传承山海风情的浪漫精彩。未来,我们将不断推进非遗

文化与文化创意结合,探索出一条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

护与传承,守正与创新的发展之路,让古老优秀的文化

“活”在当下,焕发生机活力。

11

第16页

“人民城市”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市民文化节为例

□ 刘 兵

“人民城市”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9 年考察上海时提出的重要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

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以鲜明的“人民性”,深刻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建设依靠谁、

为了谁的重大理论问题。“人民城市”理念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既

是对前期城市建设根本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013 年开启的上海市民文化节近十年的办节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回答城市是什么、城市倚靠谁、

城市为了谁、城市如何治理等“人民城市”一系列核心理念的过程。

一、上海市民文化节展现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果

2004 年,国家发改委在《关于 2004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2007 年 8 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系统的文件为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和基本文化

需求,维护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环境,提升整个国家国民素质和民众文化生活水平,由以政府为主的公

共部门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惠及全民”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基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特征,强调了其服务

对象和参与活动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服务对象的全覆盖,意味着文化内容的供给和提供方式都会发生变

化。

另一方面,从上海来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加大了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投入。“十一五”

期间,上海投资逾 50 亿元修建了 200 余个设施一流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到 2011 年,上海公共文化

设施总面积已有近 295 万平方米,以服务半径计算,基本建成 “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完善的基

层文化设施网络,为市民就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性”。但是如何发挥场馆在公共文化服务

中的高效利用,吸引市民群众愿意走进来、停下来、坐下来,参与、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原有的活动机

制和模式都很难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而且,从市民的文化需求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海市民的文化需求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市民

12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17页

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更加丰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趋强

烈,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原则需

要有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容产品满足市民大众的需要,这对公益性文化馆、站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

的挑战。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上海的发展目标,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助推剂。在细分领域,

上海已有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等专门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对提升上

海的城市形象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则需要市民整体文明素质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为城市发展赋能?新目标、新要求,促使上

海的群文工作者思考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思路。在此背景下,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借鉴世

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上海推出了面向全体市民、贯穿全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

二、上海市民文化节激发了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动和自觉意识

“人民城市”理念的基础是“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设要倚靠人民,同样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和发展也离不开广泛的“人民”参与。激发社会主体“共建”公共文化的意识并自觉“举手”承担社会

职责,是上海市民文化节开门办节模式的巨大创新。

创新的来源首先在于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定位。上海市民文化节从一开始定位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实

体节”,而是在拥有两千多万旺盛文化需求的上海搭建一个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宏大平台,最大程度

集聚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要搭建这样一个宏大的平台,就必须充分依靠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发挥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资源在市民文化节平台的全集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量变”到“质变”。

要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就要广泛吸纳社会主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举办者。从 2013

年组建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到 2015 年组建 “上海市民文化协会”,上海市民文化节组织机

构在不断完善。在市民文化节组织机构内的不仅仅是政府文化系统、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还扩大到了申

通集团等大中小型企业、公司以及收藏协会等社团组织,据统计,上海市民文化协会首批单位和个人会

员 112 家(名),体制外单位会员占比超过 50%。

实际上,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成立后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 2013 年春节大年初一,在《新民

晚报》头版头条发布“英雄帖”,力邀社会各界“举手”成为文化活动的举办主体自主操办文化活动。

“英雄帖”发布后仅 2 个月,就有 70 余家社会力量申请成为市民文化节的首批办节主体。2013 年的

市民文化节,参与的社会主体达到 300 多家,举办的活动超万场,3000 多万人次的上海市民参与了贯

穿全年的市民文化节。

“举手”办节是上海市民文化节创新的开门办节模式,通过社会主体的主动、自觉“举手”举办、

承接市民文化节活动,不仅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动和自觉意识,同时有助于提升公共文

化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可以更多层次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如上海市民文化节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 由浦东新区文旅局主办,上海美术展览公司举手

承办。“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将公共空间与文化相联系,参与的人群就不仅仅是市民,也有很多专

业美术设计、艺术设计、空间设计相关的个人和单位。随着赛事活动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上海美术展览

公司助推浦东新区深耕活动品牌,把最初立足上海的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拓展到长三角甚至全国,形成了

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美术展览公司不

是被动参与市民文化节,而是利用专业的设计团队和人才,积极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策划实施、优化完

善了赛事内容和流程,提升扩展了传统群众文化的品质和范围,助力浦东新区打造了具有品牌影响力的

赛事活动。

13

第18页

更有社会组织主动将自主举办的文化活动对接上海市民文化节,让自主活动变成上海市民文化节的

一部分。如上海市收藏协会将协会举办的“淘宝(收藏)文化节”主动对接市民文化节,成为市民文化

节中连续开展多年的集古玩收藏展览展示、古玩知识传播等一体的特色活动,受到喜欢文玩的市民的欢

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协会也承担起了引领收藏文化正确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社会责任,

增强了协会参与、服务公共文化的主动意识。

社会主体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吸纳社

会力量决策参与,多元主体共建共治人民城市”是落实“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思路之一。上海市民文

化节依靠人民,倚靠多元社会主体开门办节模式的探索,契合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发展理念,

为上海城市的现代治理提供了典范案例。

三、上海市民文化节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

城市的核心是“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坚

持人民本位”。“坚持人民本位”的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

内容,满足市民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新追求,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人民性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特征,也是上海市民文节的本质属性。

如何在市民文化节中体现人民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根本特征,上海市民文化节在办节过程中,做到了

以下几点:

首先是坚持“为民办节”的宗旨和立场,在活动内容、手段和形式上尽可能丰富多样,实现市民文

化节对全人群的覆盖。

内容上,每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的各种形式文化活动上万场,这些活动不仅涵盖了传统音乐、美

术、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还有诗词歌赋、阅读、写作等文学形式,以及插花、剪纸等技艺艺术,

收藏、航模等兴趣交流类,为市民提供了饕餮文化大餐。

活动形式上,不仅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将吹拉弹唱的动态活动与展览展示的静态欣赏相融合,满足

不同类型市民的文化需求;而且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尤其是疫情期间,通过线上

活动的形式,让宅家的市民足不出户也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活动手段上,不仅吸引、动员市民主动参与市民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还通过精准配送形式,为行动

不便的市民“送艺到家”,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

其次是坚持让市民成为市民文化节舞台的“主角”原则。

上海市民文化节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和表现的市民都是上海市民文化节

的“主角”。为了让普通的市民有“主角”感,上海市民文化节做到了极致。比如将市级赛事活动的展

演展示放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国际体操中心、上海大舞台、中化艺

术宫等上海的文化地标场馆,在增加市民自豪感的同时,提升了市民的艺术自信。又比如,上海市民文

化节会为获得“百强”称号的市民(团队)制作精美的、含照片和完备参赛信息的纪念册,留住市民在

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市级赛事决赛结果在当天的《新民晚报》等媒体有全版刊登,提升市民的荣耀感。

组织专业故事写手,采访优秀艺术团队和个人,出版《释放生命的精彩——上海市民文化节专题故事作

品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市民参与市民文化节“背后的故事”……

上海市民文化节把市民作为市民文化节的“主角”,不仅仅是对市民圆梦艺术追求的尊重,更重要

的是激发市民的“自我意识”,让市民从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参与并成为市民文化节舞台的体验者、表演者。

第三是坚持为市民实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提供舞台。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上海市民文化节就是一个圆梦的舞台。无数的普通市民,通过站上上海市民文

14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19页

化节的舞台,实现了自己曾经难以企及的舞台梦想。

正如《释放生命的精彩——上海市民文化节专题故事集》第三集前言所说,对参与市民文化节的很

多普通市民而言,“舞台可能就是家门口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观众就是自己身边的左邻右舍;有的甚

至没有舞台,就是一群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分享、品味阅读的快乐、编织的成就、摄影的震撼、微雕的

细致。”“但是,正是透过这一个个小小的舞台,他们实践了自己的艺术生活、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展现了自己的人生精彩与价值。而这,远远超越了舞台本身的物理承载”。

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坚持与坚守,换来的是市民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文化获得感、幸

福感和满意度。这也是“人民城市”“为了谁”理念的生动诠释。

四、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实践助推了上海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

代化,这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目标。上海市民文化节开门办节的过程就是实现文化共建、共

治、共享的过程。如上海徐汇区,立足区域内九大商场,充分挖掘资源,利用商圈楼宇、剧场、绿地、

广场等空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打造了“徐汇艺术商圈”项目并形成“一店一品”特色活动。“徐汇

艺术商圈”项目聚集了各商业综合体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区域文化单位也主动送文化进商圈,实现区域

文化共建,在为市民提供文化品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商圈的吸引力。

通过市民文化节的共建、共治,上海市民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生活新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上

海市民文化节在“以文化人”上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海市民文化节重视家庭文化的熏陶作用。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了“家”系列活动:写家史、续家

谱、议家训、树家教、传家风、说家事、秀家宝、赛家宴,在弘扬传统家风家训优秀文化的同时,让家

庭这个社会最小的细胞发挥情感维系的纽带作用。

企业、园区、商圈的文化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增进

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上海市民文化节更立足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让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籍贯的市民因共同的爱好

走到一起来,以社区为中心或是组建团队参与市民文化节的活动,或是个人自我展现,在开展文化的过

程中,增进了市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的结果是市民有更多的热情和动力

参与社区事务,在推动社区治理上形成合力。

更重要的是,上海市民文化节不仅举办各项文化赛事活动,展现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而且还举办

文化艺术讲座、培训、导赏等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文学、艺术、美学素养,市民艺术修养、人文涵养

和文明素养的提升,助推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对城市治理也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社会治理,其

核心的对象都是“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办节过程,助力了由家庭——社区——社会形成的社会治理

结构的完善,为上海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助推剂”。

所以,上海市民文化节坚持的“以人为本”,围绕市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文化

民生、实现文化权利、促进文化公平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上海市民文化节一定程度上将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

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图景,在实践中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做了生动注解。

如今,上海市民文化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如何继续发挥文化的社会价值功能,在深化“人民城市”

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办节模式和机制,用更多更好的文化内容满足新时代上海市民的文化新需求,

为上海建立国际文化大都市做出新贡献,上海市民文化节还需要继续探索,再上新台阶。

15

第20页

创新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的浙江实践

□ 周亦文

2020年浙江省文化馆创办了“圆梦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

为全省 30000 人次乡村未成年人开设了近 300 个音乐、舞蹈、美术类美育课堂,组织了 1000 余场艺

术普及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更好地接受艺术熏陶,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该项目 2020、2021 连续两年入选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

件实事”。

一、案例背景

创办“圆梦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的背景,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

面是对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美育工作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并强调“以

美育人、以文化人”要求,提出“推广美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文化和旅游

部公共服务司的职能当中明确指出对未成年人进行文化指导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浙江省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单位应当积极贯彻中央在美育培养方面的各项要求,有义务和责任为全

省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文化服务,加强未成年人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是基于当前农村未成年人对文化艺术的迫切需求。2017 年下半年浙江省文化馆对全省乡

村未成年人美育现状做了调研,调研发现:第一,广大家长对孩子在美育培养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但

大多参加的是由社会机构组织的商业性文化活动;第二,城乡美育培养存在较大差距和差异,农村孩子

学习的场所不多,参加艺术活动的机会更少;第三,对乡村未成年人开展艺术普及是我省文化馆工作的

薄弱环节。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圆梦青苗·以艺育美 ”浙江省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

应运而生。

二、基本做法

(一)健全基层联络机制,建立项目组织架构

一个项目的实施需要有序的组织架构。“美育课堂”项目对全省 102 家文化馆进行统筹协调,在

活动开展中统一下发文件要求、统一布置工作任务、统一推进项目实施,并且在省、市、县(市、区)

16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1页

三级文化馆的基础,进行了组织架构的延展,各辖区的文化站、文化礼堂一一对应,形成了省文化馆统

领,五级文化阵地联动的服务渠道和项目组织架构,让公共文化服务直抵农村未成年人。

(二)整合多方师资力量,推动美育志愿服务

项目通过成立志愿服务组织,统一志愿服务模式,吸收社会美育师资,扩充服务队伍等方式,整合

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文化馆(站)干部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志愿服务,为此

项目组成立了浙江省文化馆系统“美育课堂”志愿服务队,下设 11 个市志愿服务分队,各级文化馆的

业务干部是授课的志愿者老师,各地文化站、文化礼堂的工作人员是志愿组织者,实行“一课堂双岗位”

的美育志愿服务模式。同时,面向社会进行志愿者招募,他们中有基层文化工作者、中小学校艺术老师、

社会培训机构的文艺骨干等等,扩充了服务队伍,整合了多方资源,推动了浙江省乡村“美育课堂”志

愿服务工作。

(三)规范美育课堂体系,保障文化服务成效

未成年人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进行辅导、授课是需要资质认证的,项目组针对授课

老师专门组织了岗前培训班。在儿童美育课堂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学、青少年音乐、舞蹈、美术等领域

进行了集中培训和交流研讨,通过培训班让授课老师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美育课堂”开设的重要意义,

并能以扎实的教学能力、良好的艺术素养、新颖的课堂设计,保证“乡村美育课堂”的教学质量。项目

组还对全省各个课堂进行统一考核与评选,促进工作实效规范美育课堂运行体系,激励各级文化馆的工

作积极性,保障文化服务成效。

(四)运用数字媒体平台,加大美育宣传推广

浙江省文化馆群文云为该项目打造了“美育课堂”专属在线平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省各级文

化馆与此平台可进行互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新蓝网作为项目的媒体支持单位,为项目搭建了融媒互动

专题页,全面展现美育课堂建设成果。两年来,项目实施的相关经验还得到人民日报、央视频、新华号

等媒体的报道,系列报道和专题页面访问量累计超过了 2500 万。通过系统内、外数字媒体平台的运行,

加大了美育的宣传推广力度。

三、初步成效

(一)“美育课堂”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基本要求。“美育课堂”统筹了

城乡未成年人美育培养,有机将城市和乡村未成年人美育相结合。面向城市,依托全省青少年声乐大赛

进行文艺志愿者招募,倡导广大未成年人在美育学习初期阶段要“打基础、提素养,重学习、增本领”,

营造了良好的“以赛促学”的美育氛围。面向农村,将招募的文艺志愿者和各级文化馆在职文艺志愿者

有序分配至各地农村文化礼堂,以网络课堂和实体课堂两种形式服务于乡村未成年人,形成了全省“以

教增学”的乡村未成年人美育培养路径。

(二)“美育课堂”提升了文化志愿服务“品质化”

志愿服务工作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美育课堂”积极推动了全省文化馆系统开

展志愿服务工作,创新了志愿服务载体,让各级文化馆业务干部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进行高质量的文艺

志愿服务,文化馆系统参与的志愿者从第一年单一的音乐类干部,到第二年加入了舞蹈类、美术类干部,

大大提升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品质化”。

(三)“美育课堂”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化”

教学过程中项目组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植入了主题课件进课堂。2021年联合南湖革命纪念馆、

嘉兴广播电视集团制作了一集《红船上的女卫士——王会悟》红色艺术党课教育片植入全省课堂,进行

线上线下推广。营造了全省“乡村美育课堂”红色文化主题,让红色血脉植根于广大青少年,达到“以

17

第22页

艺育美”的最终效果,强化了项目的“主题化”教育。

(四)“美育课堂”形成了线上线下网络“数智化”

两年来,该项目共开设线下课堂近 300 个,同时线下课堂片段也进行了线上展示和线下评选,嘉

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文化站课堂、宁波慈溪市古塘街道综合文化站课堂、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文体中心

课堂等 30 个课堂在 2021 年分别获得音乐、舞蹈、美术三个门类的“十佳美育课堂”。线上课堂中,

面向社会招募的文艺志愿者以录制网络课程的方式参与了此项活动,共推出了在线美育课堂 84 节。该

项目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美育网络“数智化”。

(五)“美育课堂”打造了乡村美育“品牌化”

该项目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几年下来已经逐渐打响品牌。2020 年 9 月 ,《浙江日报》以《我

省百名志愿者走进乡村,为未成年人开设美育课堂——让跳动的音符伴随成长路》为题,整版刊登

2020“圆梦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百名文艺志愿者面向农村未成年人开设美育课堂项目,并肯定了

美育课堂的实际效果。2021 年 10 月,《中国文化报》以《浙江“乡村美育课堂”助力共同富裕》为

题介绍了这一项目的探索实践。2021 年该项目入选浙江省“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相关经验在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农家书屋》刊登。

在线上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 99%,有些农村家长纷纷留言:“这样的公益活动非常好”;“希

望能每年参加、要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这么优质的教学”等等,大大提升

了该项目在全省乡村的美誉度。

四、经验启示

(一)开设美育课堂要把握思想性

通过该项目两年来的开展,我们看到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开展文化活动是增加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要牢牢把

握未成年人美育不仅是培养技术技能,更要通过艺术的熏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规划美育课堂要体现时代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建

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决策、部署,全面振兴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美育,进一步统筹好城乡未成年人美育,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品质化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实施美育课堂要汇集艺术性

要围绕“三个有利于”推进“美育课堂”,体现艺术魅力。一是有利于文化馆职能发挥,通过面向

乡村未成年人的活动拓展文化馆的功能,提升文化馆的影响力;二是有利于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并

积极培养一批能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精兵强将;三是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通过美育课堂

辅导,不断提升乡村未成年人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

(四)发展美育课堂要确保可持续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意义深

远。要从如何确保创新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全局考虑,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抓落实,逐步完善乡

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浙江实践的良性运行。

2022 年 2 月 18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利

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将成为该项目下一阶段提升的重要行动指南,

相信乡村未成年人“美育课堂”这条新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18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3页

嘉兴南湖区打造“合唱之乡”的实践与探索

□ 梁雪琴

随着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深入,嘉兴市南湖区作为群众性歌咏活动的发祥地,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需要属于展示自我才华的文化空间,而合唱不仅能提供大众化的舞台,更

能激发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奋发进取的团队精神。近年来,南湖区以创建“合唱之乡”为载体,顺应

时代发展潮流,紧扣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文化节拍,大力发展群众合唱事业,切实保障群众文化健康和谐

发展。特别是历经 19 年持续举办十八届“南湖合唱节”,已然成为南湖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

一、创建“合唱之乡”的基本做法

从 2003 年开始,历届南湖区委、区政府把打造“合唱之乡”品牌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动能,

不断加大合唱事业的推进力度,创新办节模式,全面打造和提升“合唱之乡”的文化品牌。

(一)以活动常态化促参与群体大众化

自 2003 年举办“南湖合唱节”以来,全区各级机关一般干部,包括区领导,各部门的局长、主任,

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都积极投身到大合唱中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南湖区群众合唱事

业做到党建引领全覆盖,充分体现出合唱艺术的政治性、广泛性、群众性。在农村也成立合唱团,在学

校,成立校级合唱团、班班开展合唱比赛。2005 年,南湖区开始探索在学校音乐课中开设合唱课程,

为南湖“合唱之乡”品牌建设培育后备力量,同时在每两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举办中小学生合唱

大赛,促进少儿合唱团队的发展。与此同时,南湖区还将合唱艺术普及到每个公民,老人、学生、残疾

人等,努力让热爱合唱的群众都参与进来。

(二)以培训公益化促合唱水平专业化

积极发挥南湖区作为中国合唱协会南湖合唱基地的优势,结合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充分利用公共文

化场馆,组织举办合唱指挥、合唱团团长、合唱团声部长等各类合唱专业公益性培训。首先,在人才和

团队培养上,与中国合唱协会、浙江省合唱协会长期合作,比如邀请中国合唱协会专家桑叶松老师开设

全区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经过三年时间近 200 课时的培训,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本土合唱指挥。现在,

这些本土的指挥们扎根基层,成为我区在学校、村、社区、企业开展群众合唱活动的骨干力量。其次,

探索多渠道培养合唱人才的方式,夯实群众基础,建立打造“合唱之乡”品牌的专业管理队伍、合唱队

19

第24页

伍、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培育机制,解决打造“合唱之乡”品牌过程中较高艺术造诣、专业要求与人才紧

缺问题,为打造“合唱之乡”品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三,进一步探索以俱乐部制、企业冠名制等

多种形式的合唱团队运行管理模式。树立自我管理、自我运营、自我实现的价值理念,引导合唱团队多

途径拓展资金渠道、多层次培育合唱人才,多维度推广合唱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南湖“合唱之乡”

艺术普及功能更有活力。

(三)以创作多样化促个性风采特色化

近年来,南湖区通过原创歌词歌曲征集活动,组织创作了一大批原创歌曲。一是重点打造红色原创

歌曲。全区围绕南湖红船深厚的红色底蕴,多次进行征歌活动。如南湖区的区歌《南湖之歌》,如今不

但成了南湖群众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还被央视评为“最佳城市形象歌曲奖”,荣获了浙江省“五个一”

工程奖;原创歌曲《红船少年心向党》被全国少工委推荐在全国传唱,同时被编入嘉兴市“红船精神进

校园”地方课程。二是组织开展“多彩南湖”原创歌曲创作推广。组织本地词曲作者和省内外著名词曲

作家为南湖创作《多彩南湖》《在湘家荡等你》《风情月河》《落帆亭》等一批反映南湖风土人情的原

创歌曲并结集出版。南湖区还组织开展村歌、社区之歌创作和传唱,每个文化礼堂、文化家园都创作了

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三是开展“红船颂 南湖情”原创歌词歌曲创作并举办首发式音乐会。为迎接建

党百年,南湖区联合中国合唱协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通过《词刊》《花港词刊》等刊物及音乐网站,

面向全国连续开展三届“红船颂·南湖情”全国原创歌词、歌曲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原创歌词 2300 余

首,原创歌曲 386 首中评出《一九二一》等 21 首获曲作奖。

(四)以服务数字化促传播推广品牌化

在全媒体的新时代,南湖区抓住合唱的线下线上同步进行,进一步扩大“南湖合唱之乡”品牌影响力。

2021 年 3 月至 6 月,原创歌曲线上展播,点击量破 500 万。5 月 24 日晚,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3000

人齐聚南湖唱响红船颂》,有时长 3 分钟的篇幅。6 月 28 日,为百年党庆南湖区承办了“红船颂 南湖

情”红船起航地群众大合唱,来自嘉兴各地的 1700 名合唱团员,代表着 540 万南湖儿女的赤诚之心,

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心中赞歌。南湖区为扩大人民群众大合唱的魅力,线上线下齐联动,网上活动直播

被刷爆,点击量 800 余万次,点赞破百万。

二、创建“合唱之乡”的主要成效

通过打造“合唱之乡”文化品牌,扩大了南湖区的文化开放度,提升了南湖区的美誉度,创建让城

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和更有内涵,极大地改善了城乡文化设施和群众精神风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合唱品牌发扬光大

2003 年以来,南湖区历届党委、政府以“一任接着一任干”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持续

打造“南湖合唱之乡”品牌,除了 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停办了一届南湖合唱节以外,其他年份从未间断,

十九年来,南湖区共举办十八届南湖合唱节。许多高规格的全国性合唱大赛也放在南湖区举办,十九年

来,全区共承办合唱活动全国性 7 次、全省性 3 次、全市性 5 次。参赛人员累计 35000 余人,观众累

计 16 余万人次,线上点击量达 8600 余万(2012 年以来)。

(二)合唱团队遍及城乡

以“南湖合唱之乡”作为南湖区文化品牌的目标确立后,在上下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区

各部门(单位)通力合作,全力打造,大力发展合唱事业。目前全区拥有星级以上的群众合唱队伍 188 支,

吸引了上万名歌唱爱好者参与,涌现出南湖合唱团等一批优秀合唱团队,营造了“禾城无处不飞歌”的

合唱氛围。

(三)合唱艺术潜移默化

合唱艺术是一种和谐的艺术,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展示出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南湖区将合唱艺术作

20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5页

为激发健康昂扬主流文化的载体,合唱内容和形式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

受到教育,家庭更和谐,社会更安定。一批批的百姓走进合唱队伍中,使合唱艺术在促进社会和谐、打

造“平安南湖”中作出贡献,得到了艺术熏陶,带来了美的享受,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为使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合唱艺术,并投入其中,2004 年 7 月,成立了合唱协会,在此基础上,文

化馆将农村 6 个镇和城市 5 个街道结成对子,将合唱艺术普及到农村去。在开展两年一届的“城乡文

化十大联赛”中,每届都有群众大合唱节目。“城乡联姻”大合唱成为南湖区的一个文化品牌。目前,

全区各镇(街道)均配有合唱设施,每个村(社区)文化礼堂都是合唱训练场地,总面积达 6.99 万平

方米。如南湖区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南湖城市雕塑“歌塔”、南湖音乐厅、南湖合唱艺术展示中心等

一批展现“南湖合唱之乡”特质的文化场馆设施投入使用,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三、创建“合唱之乡”的几点启示

回顾南湖区“合唱之乡”创建实践,从中探索积累了以下一些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发挥党委政府的统揽作用是前提。历年来,为打造“南湖合唱之乡”品牌,南湖区将合

唱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任期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历届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合唱之乡”

打造,提出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每年合唱节都成立合唱节领导小组和

专项工作组,制定工作组专项方案、保障措施,各职能部门严格按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南湖区出

台了各种扶持政策,制定了《南湖区打造“歌城”品牌发展合唱事业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管理、人

才培养和队伍培育、展示平台、作品创作、宣传推广等“南湖合唱之乡”品牌建设六大体系。文化部门

每年开展合唱团队星级评比活动,按星级给予团队建设奖励扶持。通过多年的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全

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宣传文体、文化馆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群众

广泛参与的共建机制。

启示之二: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基础。广大市民是创建合唱之乡的主体,是创建合唱之乡的

主力军,也是合唱之乡创建的受益者。在创建“合唱之乡”的过程中,南湖区始终坚持“为民创建”的

理念,让广大市民能够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通过搭建文化志愿服务平台,科学制定文化志愿服务项

目,鼓励广大市民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科学制定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志

愿服务机制。

启示之三:整合共建共享的各方资源是保障。创建合唱之乡仅靠文化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相

关部门、社会组织、经营主体、投资者、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够为合唱团队创造更多展示、

交流、发展的机会,为合唱之乡建设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因此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创建合唱之乡必

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大力争取国家、省、市文化部门的支持,强化区级部门之间和区、乡镇(街道)、

村(社区)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启示之四:打响合唱之乡的文化品牌是根本。合唱之乡是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

分,我们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力求品牌效应。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合唱之乡的品牌项目,

经常性开展区内外群众性的合唱创作、展演、培训、交流等活动,通过长三角城市合唱联盟,举办长三

角城市合唱联盟南湖高峰论坛。另一方面,要加强合唱之乡的品牌推广,形成包括产品、服务、形象、

知名度、认知度在内的品牌效应,通过打造“合唱之乡”品牌文旅 IP,让南湖“合唱之乡”成为全国

乃至世界合唱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将合唱歌曲创编成排舞、拍摄制作 MV 等形式,结合群众演唱大赛,

创作合唱艺术党课,开展合唱景区建设大力推广和传唱合唱作品,讲好合唱之乡故事,传播合唱之乡声

音,打响省内外合唱之乡的特色代表性、形象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

21

第26页

桐乡“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 褚红斌 张宇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根本。而青少年正是非遗传承、

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校则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唯青少年学习非遗,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方可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非遗进校园”的探索实践,使得非遗传承教育与青少年文化教育

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尤其是在国家提倡“双减”的背景下,

学校将非遗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进一步推动了“双减”的落实。

近年来,桐乡市秉承“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积极寻求与学校的紧密协作,有效整合

校内外资源,根据年龄层次和接受程度,开展传承工作,构建起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四级传承

教学体系,并且建立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同时,创新组织开展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校外实

践教育活动和研学旅游活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工作合力,传承效果显著。

一、桐乡非遗进校园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起四级国民教育传承教学体系和基地

近年来,桐乡市秉承“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积极寻求与学校的紧密协作,根据年龄

层次和接受程度,开展传承工作,构建起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四级传承教学体系,截至目前,

已在全市 15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立了 18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

曲艺、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 6 个类别 18 个非遗项目。

在 18 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中,除木雕、船拳、桐乡竹刻、花鼓戏 4 个基地位于桐乡市区,其他

14 个基地分布于乌镇、河山、屠甸、石门、崇福、凤鸣、大麻等镇(街道),做到了区域特色明显,

城乡统筹发展。

(二)形成百花竞放的桐乡非遗传承教学新模式

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设施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育、校本教材开发、氛围营造、展示展演以及

校园非遗专题展示馆建设等方面,举措得力,成效卓著,形成了一套百花竞放的桐乡非遗传承教学新模

式,在非遗教学过程中,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演和比赛,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

好评。

22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7页

桐乡非遗传承教学新模式主要包括非遗优秀作品展、“非遗公开课”、传承人工作室、非遗社团等

载体。2019年,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向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生征集优秀非遗传承作品,后续收到的作品,

充分体现了创作者们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遗项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了作品较高的艺术

价值。2019 年,18 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成立了 18 支“非遗传承小分队”,与所在镇(街道)文化馆

分馆结对,进入村(社区)开展“非遗公开课”传习活动,扩大非遗传承的辐射范围。在学校内设立传

承人工作室,例如三跳邱学良工作室,开展系列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基地生根,在校园发芽,在学

生的心中开花结果。18 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学校设立了相对应的非遗社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与非

遗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能在社团内开展交流,提升技艺水平。

(三)挖掘了一批优秀的非遗教师和小传人

桐乡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涌现了一批优秀传承教师和优秀非遗小传人,形成

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桐乡青少年非遗传承之路。2019 年,桐乡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成果展示活动,

授予 18 个传承教学基地的 35 名非遗教师“优秀传承教师”荣誉称号,授予 106 名学生“非遗小传人”

荣誉称号。

优秀传承教师和优秀非遗小传人对于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传承人流失严重,

而教师和小传人有学校支持和保障,具有稳定性,可以对其进行重点培养,进一步扩大非遗传承人群的

覆盖面,培养骨干传承人,通过科学、规范、有效的融入,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让

非遗后继有人,焕发活力。

二、非遗进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

教材和读物是教师进行授课的载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对于非遗教学也是如此。但是,现在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青少年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的机会

也不多。一方面,这种情况跟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学校、家长、学生对于

跟考试有关的教材需求量大,对于非遗教材和读物需求不大,教育部门不够重视,也未出版非遗教材及

读物。另一方面,有些非遗项目以书本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比较困难,例如桐乡的坐唱班、舞方天戟、大

纛旗等项目,书本只能记录项目的理论知识,唱词、曲谱、动作等难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学习成果缺乏深入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学生传承得如何,关键要看其

在实践中是否能实践好。但是,有些学校认识不够,认为非遗进校园就是在学校内开设非遗课程,邀请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来参加学校内举办的非遗活动,学生可能每年只会参加一两次活动,参与非遗实践活

动不多。殊不知,只在学校内开展非遗活动,学生所学只停留在理论上,难以真正落地,学习成果也缺

乏深入实践,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传承。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没有多余

的时间来深入学习,学习只停留在表面,难以将技艺融会贯通。

(三)学校间缺少交流与合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已在学校内开设非遗课程,但是学校之间各自独立,沟通

较少,本校的非遗课程和非遗活动比较单一,且传承活动多限于学校,参与社会活动也主要在市区开展,

传承范围较为狭窄。例如,在桐乡 18 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中,除木雕、船拳、桐乡竹刻、花鼓戏 4 个

基地位于桐乡市区,其他 14 个基地分布于乌镇、河山、屠甸、石门、崇福、凤鸣、大麻等镇(街道),

各基地间距离较远,沟通与合作较少,学校非遗项目单一,学生只能学习到本校特色非遗项目,对其他

学校感兴趣的非遗项目缺少学习渠道。各基地所举办的活动或者参与的活动,只限于校内或者镇(街道)

内,传承和传播范围较为狭窄。

23

第28页

三、非遗进校园的对策与建议

(一)拓宽非遗传承渠道

青少年接触非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去学习、传承非遗。第一,学校可以主动联合文化部门、

教育部门,选择合适的能推广的非遗项目,编辑非遗教材和读物,系统介绍非遗知识,并且开设相关非

遗课程,让学生能够从书上学习非遗的理论知识。另外,可以将非遗课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非遗教

育从娃娃抓起。第二,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让非遗走进学校,走到学生身边,例如将桐乡的坐唱班、舞

方天戟、大纛旗等非遗项目进行拍摄,录制下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直观、生动

地学习非遗项目。第三,让学生走出校园,在非遗项目发生、发展的自然和文化空间里去体验、学习,

例如桐乡市非遗馆、藤编分馆、蓝印花布分馆、麦秆画分馆、蚕俗分馆、竹编分馆,沉浸式体验,能够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非遗项目发展的历史、技艺特点、传承现状等,从而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

(二)转化非遗实践成果

非遗进校园,不光要走进来,更要走出去,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让学生

多参与非遗实践活动,例如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每年举办的民俗展示展演活动、研学夏令营、非遗馆传

承研习活动等,都会邀请非遗传承基地师生来参加,将他们的所学转化为所能,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能

力,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总结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学校、文化部门

可以多举办非遗传承作品征集活动,向学校师生征集非遗传承作品,可以反映师生掌握其传承的非遗项

目的熟练程度和技艺水平,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具创意的作品,后续可以通过

举办展览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丰富非遗融合模式

要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互鉴,展示教学成果,发挥基地的传承作用,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可以举

办系列传承活动,收集各学校的优秀非遗精品课程,以“非遗公开课”的形式进校园,在每所学校开展

展示、展演活动,加深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借鉴,让更多的青少年共享非遗瑰宝,进一步扩大非遗传习人

群的覆盖面与传播力。同时与教育部门联合,将非遗进校园延伸到没有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中、小学,

再建立一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全市青少年群体中普及非遗知识。

另外,可以将非遗进校园与非遗进乡村相结合,打通学校与乡村之间的桥梁,整合各方资源,推出

学校优秀非遗精品课程,成立“非遗传承小分队”,与所在镇(街道)文化馆分馆结对,进入乡村、社

区开展传承教学,探索出一条“传承基地 - 文化馆分馆 - 乡村社区”共建共融的文化传承、文化服务

新路径,推动桐乡学校、乡村非遗保护实践,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综上可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助于加深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和认识,非遗进校园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可行且重要的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桐乡市

针对不同类别学校特色、不同学段特点、不同项目特征和不同活动实践要求,引导学校立足本地实际和

本校办学定位与学校特色,注重内涵挖掘,凸显特色,构建起四级传承教学体系,建立传承教学基地,

涌现了一批优秀传承教师和优秀非遗小传人,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桐乡青少年非遗传承之路。但是其

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学习非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各学校间的合

作与交流,全力打造“非遗进校园”特色品牌,为学校与传承人搭建传承发展平台,充分发挥非遗传承

教学基地的社会传承、价值传播功能,在全市形成一个人人传承非遗的生动局面,让桐乡的优秀非遗在

广大青少年当中得以代际传承和弘扬。

24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9页

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公共文化日”余姚实践样本

□ 王晓来

2015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21 年 3 月,文旅部、

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

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宁波余姚市设定每月 12 日为“公共文化日”,以文化馆、

图书馆、文化站、图书驿站、“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

等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拓展社

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促进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共建

共享。

一、“公共文化日”实施的背景

余姚围绕建设“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 力的文化名

城”和“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新兴旅游目的 地城

市”的总体目标,加快文化、旅游、体育全方位融合发

展,群众需求进一步满足,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产业

发展进一步提升。总投资约 7.83 亿元的余姚市公共文

化中心启动建设, 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文化礼堂

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文化强镇(街道)3 个、省级文

化示范村(社区)11 个、宁波市 公共文化示范区 4 个、

宁波文化示范项目 5 个。“一人一艺” 全民艺术普及

成果显著,全市乡镇街道品牌活动实现全覆盖, 形成

“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文化格局。自 2022 起每

月 12 日集中开展“公共文化日”活动,立足人群覆盖、

服务创新、宣传推广等多维度建设,结合文化馆总分馆

制度,以分管副馆长作为相关地区网格化实施的具体联

络人和负责人,确保网格内每一块区域都能享受到城乡

公共文化服务。以乡镇文化分馆为据点,打造城乡公共

文化的网格化模式,以全市乡镇(街道)、社区、文化

礼堂、“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通过以强带弱、

以点触面的方式,打破同质化服务模式,促进均等化、

个性化、品牌化公共文化服务。

二、“公共文化日”具体做法

“公共文化日”启动,以“政府 + 社会”“常态 +

特色”“标准 + 绩效”为关键词,以突出共同富裕、聚

焦数字化改革、锚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一体“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主线,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

会全面进步,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共同富裕的文化

自信,成为文旅事业发展“黏合剂”。

(一)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公共文化日”提质增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

多的问题。文化品质是基础,通过更加富足的精神文化

生活提升共同富裕的成色。“十四五”期间,“公共文

化日”以建设“书香余姚”“音乐余姚”“影视余姚”“创

意余姚”为契机,优化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布局,

补充配置流动文化设施。充分挖掘民间艺术资源,组建

表演队伍,利用农闲、集市和民族民间节日,实施姚剧

25

第30页

保护传承计划,开展“四明阁”天天演、周末课堂等活动,

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加快公共

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进程,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

性。

(二)提升服务效能,聚焦文旅平台借力文章

发挥文化和旅游“物质、精神双重”属性,在“物

质富裕、精神富有”上双向发力,利用余姚山水资源优

势,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

据地旧址群、天下玉苑、丹山赤水、“山水大隐”等影

视拍摄地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省级影视拍摄

基地;按照“乡村民宿 + 乡村音乐 + 文化旅游”的思路,

依托特色小镇、旅游景点,结合乡村民宿建设,建立新

乡村音乐创作基地,搭建乡村音乐创作、演艺、传播、

交流平台。突出 IP 和流量思维,重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体品牌活动,实施惠民工程,促进

文化力量转变精神力量,进一步提升余姚“千年余韵 山

水姚城”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三)扩大社会参与,增强文艺人才智力支撑

繁荣文艺事业、创造优秀作品,关键在培养造就一

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要突出“四力”要求,加

强文艺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磨练,提高文艺工作者的

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以“艺路同心”和各

乡镇(街道)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为引领,提高业余文艺

团队水平。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调

查研究工作,启动培养国家级非遗项目姚剧第九代传承

人,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开设非遗

进学校、进文化礼堂等课程。不断健全文艺人才引进、

培养、管理、使用、激励机制,加快文化创新团队、文

艺家工作室等载体建设,按照“一人一策”或“一群一策”

的文艺人才培养方式,以“讴歌二十大,同走共富路”

为主题,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杰出人才,不断充实壮大“文艺舜军”队伍。

(四)融合线上线下,重塑数字赋能合力氛围

“公共文化日”立足浙江省智慧文化云 2.0 版本浙

江省公共文化大数据中心,结合数字化建设开设网络课

程,每个“15分钟文化圈”每周开展不少于 1次线下活动,

深入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完善网上慕

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提升数字资源研发、服务水

平。继续发展“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联盟,加强与社

会机构合作,加快普及基地设立,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

市民可通过文化馆自有网站与文化馆专业老师预约商定

教学时间,在“公共文化日”通过视频开展一对一现场

教学,努力做到“团队组织化、活动日常化、机制长效化”。

三、“公共文化日”取得的初步成效

文化是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却是硬任务。文化

馆把文化建设作为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实施 文

化基因解码工程,强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姚江文化、

红色 文化”三大文化元素的挖掘和转化,凸显城乡之间

公共文化发展的公平性与资源互动性,使之成为在全社

会营造共同富裕人文场景和社会氛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

载体。

(一)“公共文化日”实践让免费开放步伐更稳健

围绕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文化馆的服务秉承

“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免费性文化

服务,保证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针对老年人,

可根据老年人喜欢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排舞、太极等,

开展相关培训和业余文化活动,在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

时,又可以强化其身体素质。对于农民工,文化馆可以

结合当地农民工的需求开设相应的文化培训、文艺演出,

帮助农民工提升自身素养,也能使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更

加丰富。此外,还可以根据他们的业余爱好,开展各类

文艺活动或比赛,如农民工歌会、才艺大赛等,让他们

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而对于残障人士,根据他们的文

化需求和身体情况开展培训和活动,让残障人士能够根

据自身条件进行自主选择,满足自身文化需求。

(二)“公共文化日”实践让群众文化活动更丰富

围绕文化惠民主线,抓住节庆文化重点,2022 年

1-4 月份指导乡镇、街道、社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200

余场。“公共文化日”打破较为单一的传统服务形式以

及宣传形势,如仅以简单的报刊、电视进行宣传等,转

向利用微信或者各类自媒体直播平台进行宣传,利用微

信群等平台加大与群众的沟通力度,推出《我们的节日

一起来》栏目,每月 12 日公布文化活动榜单,以文化

民俗活动、文化艺术展览、文化艺术演出、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线上活动及时解答群众各类问题,利用微信公众号、

抖音等发布各类文化活动消息,改变了与群众的沟通互

动较少、群众参与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的现状,使

文化馆服务形式开始趋向个性化。

(三)“公共文化日”实践让“一人一艺”培训更

扎实

“公共文化日”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招募和考核,

26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31页

与市区范围内的多家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统一向市

民提供免费的艺术培训。培训阵地由文化馆“单一阵地”

向培训机构“社会阵地”拓展 , 扩大志愿服务在全社会

的影响力,推动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利用

艺术联盟机构、非遗传承基地补充师资力量。通过少量

补贴的形式邀请这些老师开设鞠球制作、刺绣、微雕、

泥塑、土布制作等技能类课程,社会力量办文化初见成

效。

(四)“公共文化日”实践让文艺作品创作更丰厚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潜

心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文化精品根植余姚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火热的现实生活,突出体裁的地域性

和现实性,塑造了余姚先贤、英雄模范、普通群众等各

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随着我市文化精品创作的繁

荣发展,作品体裁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戏剧、影

视、动漫、歌曲、广播剧、图书等“五个一”门类作品外,

舞蹈、小品、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门类作品

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不俗成绩。

四、经验启示

(一)“公共文化日”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政策法

律的具体需求

当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浙

江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近年来,

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

先行省,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充分

依托和利用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设施、深入开展一系列

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富有特色的文化服务项目。这是

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向高质量建设共同

富裕现代化先行区新阶段,把文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

度。新形势新背景赋予文化先行新内涵,通过实施一批

文化民生实事,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实现文化建设工程

战略目标,带动文化工作整体向前推进,打造“重要窗

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铸魂塑形赋能。

(二)“公共文化日”是高质量发展基层公共服务

的重要窗口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

(2021-2025 年)》要求:“全域高品质现代化供给

更加丰富,城乡一体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乡镇、乡村最基层公共文化

服务已经不再满足于你送我受和自娱自乐的模式,而是

渴望品质服务。“公共文化日”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

求为主要目的,破解了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匮

乏、文化产品质量受限、供需对接受限、财政投入受限

的困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送

温暖、送文化、送点子、送爱心,向社会各类群体提供

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在当地

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团队,基本建成以人为核心

基层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提升基层共文化

服务效能。

(三)“公共文化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

发展的互通纽带

统筹推进文化先行总体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

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余姚市文化

馆作为国家一级馆,馆内设施现代、功能齐全,拥有展

览厅、排练厅、多功能厅、 录音棚、团队活动室、培训

教室等群众文化设施。通过加强对这些场地的利用,提

高“一人一艺”培训成果。打造亮点、凸显特色,围绕“三

团三社”和“一村一品”文化品牌,重点培育一批有影

响、有特色的乡村文艺团队。不断提高团队的组织化程

度,增强团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公

共文化日”辐射、示范和导向作用,引领乡村文艺团队

水平整体提升。

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要注重以文

化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铸魂塑形赋能,把文化建设作

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加以系统谋划。

“公共文化日”服务要最大限度地将群众文化工作的优

势发挥出来,坚持思想引领、塑造文化标识、推进文明

创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传播,

必将进一步夯实城乡文化基础和能级,为增强城市文化

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

富裕示范区的余姚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27

第32页

简淡天真  典雅出尘

明清之际的文人画与民窑青花瓷画

□ 李云雷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都是不断地从其他相近的

领域中学习、补充而变化创新。同时,美术作为人类社

会存在中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文化史实与艺术现实,在

社会时空中形成了富于流变性的历史本质、精神品格、

语言状态和价值系统。以求得永恒的感人魅力。

文人画,即水墨写意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种独

特的现象,成熟于唐宋,发端可追溯到魏晋玄学的影响 ,

崇尚简、空、虚无。它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民情、思想和

风格习惯。以及民间绘画。其追求的是绘画情趣和神韵,

以“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最高境界。是诗意本质的表现而不是客观造物的简单

再现。用巴尔扎克的话说,是以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

了最大量的思想。它是属于最高层次的美学范畴。

青花瓷,是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简称。青花以钴料

为着色剂,在白色干燥的瓷胚上,用毛笔勾勒画出各种

图案,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再放入高温窑中一次烧成,

而还原呈蓝花色的釉下彩瓷,形成青白相映、水乳交融

的画面。它的起源与文人画的成熟期大致相同。唐宋青

花瓷器,遗留下来的较少,尚看不清全貌。但是到了明清,

青花瓷制造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成熟走向完美。青

花瓷画作为附着于瓷器上的绘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

一种以瓷质为载体的中国画,虽然由于材料工具的限制,

在表现层次上显得较为粗糙,但每个时期的青花瓷画风

格都与当时的画风有联系,而且,在题材内容方面比传

统的绘画显得更为丰富。在形式上,不仅有具象精细的

工笔,又有抽象意味的写意;既有规则对称的图案排列,

又有不规则的纹样组合;既有表现当时的风土民俗,又

有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墨戏。之所以受到人们广泛的珍

视和喜爱,与青花瓷画的典雅秀丽、富于变化,有一种

中国传统水墨写意韵味不无关系。在瓷器上描绘着类似

传统文人画的图样,更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与品位。

青花瓷画在明末清初随着瓷器制造业的工艺技术的

提高,样式上也突破了明中期以前规范化的束缚。同时,

明清之际处于主导地位的文人画对青花瓷画的影响也促

使了青花艺术的形式风格的丰富和完善。

讨论明清之际的文人画与明清民窑青花瓷画的关

系,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变革对其影

响。由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贸易、手工业诸方面

较之前代有了显著发展。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政

治思想上波澜起伏、流派众多。尤其是明万历以后,在

当时的思想潮流中涌现出一大批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

如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唯情说,公安派的性灵说,

以及“情”“趣”“灵气”“胆”等等美学范畴,所有

这些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都贯穿着艺术革新的精神和

自由独创的精神。这些进步思想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批

判封建统治传统。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崛起,对当时

的封建宗法伦理观念是一个冲击。由于对人作为客观存

在的本体意义的肯定,对个体价值和人欲的肯定,表现

在绘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以风土民俗为主题,以情

爱为题材,追求人间富贵内容的绘画较多出现。即使画

的是单纯的花鸟画,画家们也配以反映这种精神的诗

词。这种对生活的渴望,对人情世俗的玩味,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而导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这

种变化体现在文化艺术的各个层面上。青花瓷画作为一

种依附在日用工艺品上的绘画,紧紧地与商品交换中的

经济价值,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联系在一

起。这些特点决定了青花瓷画更符合广大民众的审美情

趣。因此,瓷画匠人不仅要将绘画符合世俗的要求,还

28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3页

要考虑到各个层次人们的口味,甚至将民间大众喜爱的

“福”“禄”“寿”“喜”等这些本不合瓷画要求的书法,

经过巧思,也纳入青花瓷画当中,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

饰美的形象。而这个时期文人画自身的发展,体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写意花鸟画的崛起。花鸟画

从中、晚唐始至宋元以来,一直是院体画占主导地位。

到了明中叶以后,一些文人画家在花鸟画创作时,表现

出高度的热情。从此,文人画以简洁、潇洒,有着浓郁

的笔情墨韵、文人意趣盎然的画风兴盛起来。如吴门派

的诸大家,他们的花鸟画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与宫廷画院

风格的明显区别。此风一开,文人花鸟画就很快的发展

起来,出现了一批有创造性的画家,如周之冕的勾花点

叶派和陈淳、徐渭的水墨写意派。花鸟画题材的崛起,

为文人画家们拓宽了抒写胸中逸气的新天地。其二,人

物画的创作也日渐其多。如唐寅、陈洪绶、黄慎、金农、

华岩等等。这些人物画家们的创作题材,有表现道释神

鬼的传说故事,有表现风土人情的日常生活内容。

花鸟画与人物画的发展,使文人画的表现空间大大

拓宽了,又因为文人画在明代以后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

位,因此,这些领域的开拓便直接影响到了明清之际的

青花瓷画。我们从现在留存下来的明代中叶以后的青花

瓷画中题材内容以及形式风格便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一现

象。其实,从元代开始,青花瓷画中便存在着一种极力

模仿绘画的突出倾向,较常见的是模仿文人山水画。但

由于当时的制瓷工艺和技术诸方面因素的限制,模仿效

果不甚理想。到了“康熙五彩”出现以后,大量模仿明

清时期具有深厚文人意趣的木版插图,如对陈洪绶用笔

意味的着意模仿。受文人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影响,道

光年间便开始流行在瓷画中的题款。明人以前的青花瓷

画虽然也有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内容,但其多结合

与图案变化的法则。而明中期以后的瓷画在人物、山水、

花鸟诸多方面均是以独幅画的形式较多的出现,而且文

字多是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这又恰恰是文人画的基本

特征之一。例如:明天顺、嘉靖、天启时期遗留下来的

瓷器上,大量出现的人物题材有秋江独钓、吹萧引凤、

达摩面壁、名士雅兴、晴峦游乐等等;以山水画为主的

题材有春江扬帆、寒禽山石、芦苇鸣禽等等。这一类绘

画的内容及题材在明代文人画中广泛存在,不能不说是

处于主导地位的文人画对民间艺人影响的结果。在明以

前的文人画中,较少有表现风土人情的内容,大概是因

29

第34页

为怕表现风俗题材之类会落入俗套,会降低文人格调。

而明代以后的青花瓷画中风土民俗、演义小说、戏曲故

事这些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比比皆是,而且并没有因为

表现民俗民情而降低了格调。相反,这些内容的绘画,

在青花瓷画中表现得要比明代以前的风俗画更显得生动

典雅。这不正是青花瓷画匠人吸收文人画技法,并结合

瓷画本身的特点加以发展的结果吗?

但是任何艺术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民间艺人向

文人画家学习,从而使瓷画得到了发展;而文人画家

也会从民间艺人那里吸收一些对自己绘画发展有用的东

西,使文人画更为完善。我们看到了,明清之际的文人

画家在表现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出现了不少表现风土

人情为主的风俗画,如春种秋收、祭祀天地、婚丧嫁娶、

孩童游戏等等。这类本是民间艺人较为擅长的题材,到

了明清之际便广泛地出现在陈洪绶、华岩、任熊、黄慎

等文人画家的作品之中。如表现钟馗题材以发泄其对社

会不满的罗聘,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的黄慎和表现

孩童游戏、玩味生活意趣的华岩。我们从这些文人画家

的作品中,便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民间艺术对处于主导地

位的文人画的影响。

在花鸟画中我们亦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这种影响。明

末的青花瓷画中的寒禽图、芦雁飞鸣等等,那构图、造

型、意趣、韵味与后世的八大山人的画作是多么的相似。

同样我们在晚清一些瓷画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识:

“仿八大山人笔意”。甚至一些画风完全不同的瓷画上

也题有这样的题识。

此外,我们通过简淡、雅拙、偶然、纵恣、奇崛这

些明清文人画的一些基本形式与风格来对比同时代的一

些青花瓷片,可使我们更能体味其中的意趣:

简淡

文人画的尚简风格比较突出,但它并非孤立的现象,

而主要是反映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并受文论的影响,旨在

善于观察,识别抽取对象的东西,并概括出来,也就是说,

风格素朴简约,而作品自多生意。清初,王题恽格画册说:

“ 元人一派简澹荒率,真得象外之趣,无一点尘俗风味,

决非工人所知”。同样在明末清初在一些瓷画中,我们

可以清楚地观赏到这种简澹的画风对其影响。

雅拙

关于雅,不妨先看郑玄《< 周礼 > 注》“雅、正也。

古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雅正、雅淡意味着士大夫的

政治态度、处世哲学和人生修养。“雅致”“雅兴”“雅

怀”等等标志着文人生活的特色,而“雅”更成为儒家

审美准则之一。而“拙”,在文人画家看来,生拙、古

拙意味着不逞才、不使气。他贵在敛约,在文人画与青

花瓷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雅”对青花瓷画的影响。

而瓷画中的拙又影响到文人画,因为拙是民间美术的最

基本的造型风格。

偶然

文人画有时进入了物我为一、心手相忘之境,似乎

毫不经意、偶然得之。这个“偶然”,意味着平淡天真,

毫无造作,没有斧凿痕。但是,这种偶然现象,不经过

艺术想象、形象思维,不借助熟练的造型技法,是不可

能导致创作中的偶然风格的。同样,在瓷画中,熟练的

画工,在画千百只瓷器时,笔管横执,令笔尖横着下垂,

钴料从笔尖流出,于是在瓷胎上迅速运笔,不可停顿,

另一只手转动瓷胎,钴料徐徐下注,用笔重则线粗,用

笔轻则线细,此间必然有偶然的现象。

纵恣奇崛

造型奇怪,笔法粗放,留心一二细处,而得道外之象。

这种风格,于平淡生拙之外,别谋创新,生出种种动人

艺术形象。文人画中,徐渭、华岩的作品多有此类风格。

总之,青花瓷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代,与吸取文人

画的营养有密切关系。而文人画,在明清之际,从题材、

内容、形式、风格的变化又或多或少地与青花瓷画等民

间美术中吸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有关。正如比尼恩

在《亚洲艺术中的人的精神》中指出的那样:“这一点,

从来就没有人认识到,瓷器的图案设计不过是当时中国

绘画的折光而已。”

30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5页

简析文化馆主导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振兴的浙江实践

□ 陈 政

公共艺术是由政府主导,泛指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

态和艺术活动,是极具在地性特征的文化活动。公共艺

术对探寻乡村文脉,重塑乡风民风,推动乡村美育,提

升景观环境,助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促进文旅融

合开发等都有重要意义。

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从 2021 年

开始,浙江省文化馆深入乡村,通过一系列调研和策划,

举办了两场青年艺术团体乡村志愿公共艺术展览活动。

本文以这两场展览作为案例,通过公共艺术活动三个核

心问题的梳理,探讨文化馆主导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

振兴的可行性。

一、浙江省新农村公共艺术系列活动概况

(一)此生此长—富阳万市镇新民村公共艺术展

2021 年 11 月 4 日,以“此生此长”为主题的富

阳万市镇新民村公共艺术展于葛溪岸边开幕。展览邀请

12 位青年艺术家,依据新民村的自然地貌,历史典故,

特有物产,景观环境等因素,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数轮

的设计创作,最终完成 15 件户外公共艺术作品和一个

室内雕塑展览。

户外公共艺术作品分布在新民村葛溪两旁、游客接

待中心广场及野营区的公共空间中。其中有 5 件作品以

乡村生活废旧物品及当地自然材料制作而成,作为装置

作品而呈现。随着时间流逝,这几件作品会逐渐自行降

解,融于环境之中。另外 10 件作品,则是根据村庄不

同地貌,由金属及石材等材料制作而成,并永久安装于

草地、村口等区域,作为提升乡村景观的一部分。室内

雕塑展位于村庄核心区域的游客接待中心陈列厅。空间

共展出 15 件架上雕塑,是这次参展青年艺术家从个人

的创作小品中,选取有自然意趣、生命主题的相关作品,

组成一个小型的室内展览 , 在活动期间对村民及游客开

放。展览期间,青年艺术家义务教村里小朋友绘画,并

为新民村设计村标和 LOGO。

( 二 ) 岱山海滩公共艺术展

2022 年岱山海滩公共艺术展是浙江省文化馆又一

新农村公共艺术实践,也是浙江省内首次以沙滩为背景

的现代公共艺术展。展览位于舟山市岱山县岱东镇鹿栏

晴沙海滩景区,在征集模式和展览版块上,与新民村公

共艺术展览并无不同。此次展览分为两个版块,一是永

久陈列的公共雕塑,邀请 9 位青年艺术家根据 “自然、

海洋,生命”主题进行创作,并通过厂家加工放大后,

最终永久陈列于海滩周围。另一个版块是由浙师大美术

学院教授带领团队创作 8 件软雕塑和装置作品。这批作

品基本上为手工制作,运用布艺、纸、塑料渔网等现成

品材料。展览于 9 月 27 日开幕,为鹿栏晴沙海滩国庆

节日对公众开放做好准备。

31

第36页

二、文化馆介入乡村公共艺术活动的三个核

心问题

(一)公共艺术设置模式

公共艺术设置一词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

在城市建设中关于公共雕塑广泛陈列于景观环境的运行

模式,它涵盖公共空间的选定,雕塑 / 公共艺术如何进

行征集和实施,艺术家主题性创作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主

导作用。从早期长野市艺术家的原创作品,直接集中至

特定户外空间,形成户外展览的“野外雕塑公园”模式;

到后来直接指定艺术家,根据设置现场进行创作,直至

日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的“仙台模式”。前者保证展览

自由创作的生动性,但在作品与场地空间的契合度,以

及整体作品水准稍有欠缺,后者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统

一展览主题内容,且在一定经费下保障作品实施标准和

陈列效果。

新农村公共艺术系列活动,融合以上几种设置模式。

以新民村公共艺术展为例,活动前期,浙江省文化馆与

当地文化单位共同确定展览场地和展览主题,永久陈列

公共艺术作品的布点位置以及作品尺寸等要求。然后发

布征集通告,要求方案设计效果图或模型小稿,汇总后,

请相关专家根据方案艺术效果,材质使用及经费投入情

况做综合评审,并确定入围方案。同时,组委会确定专

业的公共艺术加工单位,把入围的方案设计数据交予厂

家进行加工制作,完成后于展览开幕前安装到现场。公

共装置版块则采用邀请艺术家独立设计并制作完成的方

式,与架上雕塑一并展出。

户外公共艺术展与传统美术馆展览在实施上最大的

不同是,作品需解决在户外空间中展示的必要条件:如

作品材料的抗风,抗腐蚀;作品在空间中与周围景物的

尺度关系;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也受到地质

情况,土地规划内容等的设置条件和安全要求限制。因

此,公共艺术设置方式决定公共艺术活动必须由政府行

政机构为主导,协调各项资源,以保障活动安全、有效

开展。

(二)在地性原则

在地性原则是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核心要素,简而言

之是作品与所处周围环境之间产生关联。在地性原则可

以从策展主题、创作语言和互动延伸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策展主题在地性。乡村公共艺术活动从展览策划

阶段需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背景有了解,对乡村的

生产生活方式有整体认识,构建具有“本地”元素的策

展主旨。新民村公共艺术展的主题是“此生此长”,意

在围绕“乡村—艺术—生长”这一关键词,依托万市镇

新民村的地域基础,以公共艺术行为为导引,去触发乡

村文化与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公共艺术介入之后的

发生有对城市、乡村、艺术人文、生态等关键词中找到

一种创作的情感,这种情感寄托便是在地处生长出的诸

多有意识、有关怀、有话题的延伸。”这段策展主题,

说明于此地的展览需深植此地,进而通过展览所推动的,

更胜于展览本身。

2. 创作语言在地性。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之间

的关联,比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密切,它反映在

乡村空间中,自觉发展为一种对“因势利导”或“就地

取材”式的自由。如新民村公共艺术展里面广受赞誉的

作品“有记茶包”。作者用当地的白麻布和树枝制作了

几个巨大的茶包,半浸在河水中,悬挂在河上一座吊桥

上。每当行人从桥上走过,吊桥自然上下波动,牵引底

部的茶包在碧绿的水面上荡漾,引起涟漪阵阵,仿佛整

条河是刚浸出的茶汤,芳香四溢。作品借助吊桥的动态

元素和河水天然色彩,通过一个茶包,把不起眼的景观

串联在一起,并赋予其令人遐想的意味;岱山海滩公共

艺术展上名为《足迹》的作品,把不锈钢板切割出几个

胖乎乎的两米见长的大脚掌形状,然后浅浅地埋在沙滩

上。不锈钢板是镜面,反射出天空和白云。在粗粝广阔

的沙滩上,几个脚掌印迹仿佛讲述了一段雨过天晴的浪

漫故事。这两件作品只是解释了在地性创作的某种方式,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公共艺术创作中对环境的解读

和想象。

3. 互动交流在地性。互动是公共艺术一个最为显

著的特征,它呈现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品与

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在乡村公共艺术活动中,互动被纳

入新的内容,即村民加入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与艺术

家共同完成作品,成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新

民村展览的一件近五米高的作品需要在作品表面粘贴当

地特产的白果和银杏叶,因工作量较大,艺术家向村长

提出是否可以邀请村民协助后,很多村民自发前来帮

忙,现场欢声笑语,气氛融洽。另一位在外地的竹制品

手艺人,回家探亲得知村里在做文化活动,连夜赶来帮

助艺术家加工竹子材料,身上还穿着第二天出门的皮

衣。在筹备展览期间,艺术家为村里的农副产品设计了

LOGO 和村标,得到乡贤好评,并已投入使用。这种

32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7页

良好的互动关系从活动中发酵,触发更多积极意义的事

件,是公共艺术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关系价值

的体现。

(三)联合策展人机制

两场展览都采用了联合策展的模式,即文化馆策划

整个活动方案、项目及经费申报,公共艺术展户外落地

作品的征集与评审,展览承办地的各项对接工作。联合

策展人完成公共装置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后期加工安装,

把握两个版块展示内容的统一效果。以岱山海滩公共艺

术展为例,展览共展出 17 件作品,其中 9 件是永久陈

列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文化馆发布“海洋、自然”主题

征集,申报作品汇总后经专家评审选出。另外 8 件是公

共装置软雕塑作品,由展览联合策展人浙师大美术学院

王雷老师带领团队完成。这批作品没有户外硬质材料保

存的要求,反而展现了别致的艺术表现形式。《衣食所安》

显示了作者对材料的敏感和营造能力,旧衣物的边角料

拼接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物象,即有艺术上的刻意加工,

也有不经意的剪裁瓶贴,各种面料花边组成大小渔货,

妙趣横生,《人定胜天》是一件行为作品:不断用模具

在海滩上使用沙子堆砌形象,不断地被潮水冲击,直至

抹去痕迹。软雕塑版块的作品很好地发挥自身材料属性,

也利用沙滩空旷环境、风动能等因素,凸显了户外空间

软材料作品丰富的视觉形态,为整个公共艺术展带来动

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联合策展人模式,从框架上搭建了一种主体与辅助

关系,互为提升和保障机制,保证了公共艺术展的活动

效应和艺术质量。文化馆主导整个活动机制设计,能够

快速有序推动活动进程,衔接各项资源,同时确保全民

艺术普及背景下,展览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也能充分

调动社会资源,提升展览品质,扩大社会影响力。另一

方面,专业领域的策展人对公共艺术类型的活动带来学

术支持和艺术资源辅助,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化馆相关

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提升活动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

三、文化馆主导公共艺术活动的条件与意义

当下,以乡村为载体的公共艺术活动已经不少。各

种当地政府牵头,各艺术院校和策展人领衔的“大地艺

术节”“乡村公共艺术展”等是艺术介入乡村文化振兴

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近几年乡村公共艺术活动存在

以下问题:投入大持续影响少。动辄千万级别的投入虽

然能邀请到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征集到高水准的作品,

但是对乡村本身的持续效应相对不足。部分沉浸式公共

艺术活动,选择已具有一定特色的乡村进行打造,有很

好的规划和持续投入。但这种方式需大量时间和人力物

力,无法形成推广效应,也让本身需要打造提升的经济

薄弱地区无法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新时代的文化馆已具备主导乡村公共艺术发展的条

件:1. 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能够为乡村公共艺

术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省级文化馆、地市、区县、乡

镇及文化站的五级联动,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纵深线和

横向面的组织构架支持。文化馆主体职能是组织活动,

与公共艺术倡导艺术与公众互动,有天然的契合点。当

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政策层面

上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也需为基层提供更广泛的,更具

有制度设计化的文化艺术的支持。2. 乡村公共艺术“在

地性”需要人的参与,基层乡镇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工作

者,对乡村文化历史,民俗活动耳濡目染,对乡村有着

深厚的感情。多年的文化工作,已让他们建立起高效、

灵活的工作方式,是文化馆各条业务线在地方工作的重

要力量。3. 文化馆包含静态和动态艺术门类,以及民间

艺术等,为乡村公共艺术的打造注入多层次内容。公共

艺术并非一个固定概念,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注

入新的语境,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不拘泥

于特定艺术形式,能够“接地气”,从地方实际出发,

滋养地方的文化业态,才更易于被乡村接纳。

文化馆主导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具有

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从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角度,

为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一种积极的“生

生关系”,并给予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范本。2. 为

文化馆静态艺术工作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也扩大全民

艺术普及工作维度,满足公众对多层次文化艺术需求。

3. 公共艺术展与当下公共文化空间有天然共通的属性,

在乡村,城市,社区,商圈等空间都有其发挥的语境。

拓展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边界,拉近艺术家与乡村的距

离,提升乡村环境,推动乡村美育推广和艺术普及、艺

术志愿者服务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馆承担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环节,

肩负全民艺术普及的核心工作,文化馆主导乡村公共艺

术的打造,是探索创新机制的具体实践,为开辟乡村文

化振兴的新路径,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迈出坚

实有力的一步。

33

第38页

让小戏回归自然的温度

——衢州西安高腔小戏《云中杜鹃》创作感想

□ 徐新德 章智俊

今年三月份接到衢江区文化馆馆长章智俊的创作邀

请,想创作一个 15 分钟的小戏,这个小戏不仅要能够

宣传衢江区文旅行业的发展成果,而且还要具有相当水

准的艺术性,因为这个作品要去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群

众小戏大赛,这个大赛是代表浙江群文小戏水平的最高

赛事。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和章馆长聊了两次,

最终确定下来以衢江民宿为题材创作一个作品。一个多

星期后我便将第一稿剧本写出来发给了章馆长,后来经

过多次的商讨、修改和交流,才形成了如今的作品。我

想说的是,不管是从作品的一度创作来看还是导演的二

度创作,甚至是演员的三度创作来看,这个作品是一个

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感想:

一、每个主创人员都毫无保留的将智慧献给了《云

中杜鹃》。从剧本的一稿不成熟,到剧本的最后定稿,

以至于到最后作品的呈现,每一个主创人员都倾其所能

献计献策将最好的艺术想法献给了这个作品。当时我刚

拿出剧本一稿时,就马上发给了浙江省文化馆的周子清

老师指点,他看过后觉得这个剧本的题材不错,但是故

事的结构和立意还欠缺了一点。于是,周子清老师将剧

本中存在的问题给我罗列了出来。章馆长和严丽娟老师

看了以后,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将这些问题一一

修改后感觉确实提升了很多。还有导演的二度创作,也

给作品增加不少的智慧。该作品第一次组织下地排练时,

周子清老师给这个作品定下的基调就是喜剧小戏,这不

仅是基于衢州西安高腔剧种的特点,更是对整个新时代

的诠释。因为在他看来,民宿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更

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精神家园。喜剧基调更有

助于让人们接受。于是,在排练的过程中,他将剧本中

的很多故事情节进行了喜剧化的处理,大大增加了作品

的可看性。值得一提的是,演员们的突发灵感也是一种

自然的智慧碰撞,这少不了饰演杜鹃的方佳老师,饰演

云耕的金亦明老师和饰演玥玥的章智俊馆长,他们每一

次的对戏和排练总能碰撞出一些新的亮点。尤其是方佳

老师,给这个作品提出了很多别出心裁的表演构想。

二、作品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是自然流露的

温度。《云中杜鹃》讲述了在民宿打工的杜鹃、云耕夫

妇,在年轻老板玥玥的帮助和鼓励下,扫除一切顾虑,

毅然决定自己创业开民宿,实现自己当老板梦想的故事。

目前,我在文旅局机关里从事民宿行业发展工作,可以

说剧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是经过真实琢磨和反

复打磨才产生的,这些琢磨和打磨都基于一个规律,那

就是对艺术创作自然流露的,因为自然流露的艺术才会

有温度。比如,我在与民宿主交流时经常会听到老板和

员工之间因为误会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尴尬处境。所以,

我在剧本结构上运用了“误会法”将情节一步步推向故

事发展的高潮,给整个剧的基调添上了一种无形的喜剧

色彩。在剧本修改阶段,导演周子清老师不仅从多年从

事戏曲艺术的经验去对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情节提出修

改意见,还以戏曲“行当化”“程式化”的导演艺术手

法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以一种现代化独有的特点

去增强《云中杜鹃》的可看性。还有就是对这个作品所

有的运筹帷幄都基于一个真实的自然流露。比如,作品

的开始以夫妻两个人做梦引出此次老板玥玥请吃饭的蹊

跷,也给观众留下悬念,而做梦恰恰是百姓生活最真实

的体现。等听到老板让自己辞职,两人慌了阵脚,开始

相互埋怨相互指责,不仅给作品增加戏剧效果,更展现

了两个人情感的真实反映。小戏是一个“小中见深、小

34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9页

中有戏和小中寓大”的艺术,所以,更需要主创人员在

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生活中的真实状态,若不然作品就

失去与观众融为一体的“超自然的能力”,更会脱离了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

三、作品以广度、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增强了作品

的艺术水准。我将衢州西安高腔小戏《云中杜鹃》归纳

为广度、深度和温度“三度”。从民宿发展的现实题材

里找到了创作的广度,不管从创作开始还是作品的呈现,

每一位主创人员都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这部剧的诞生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作品的广度。另外,这部剧

还是一部宣传作品,所以我们以民宿老板玥玥帮助员工

开民宿实现当老板的梦想为切入点去凸显大的“共同富

裕”的主题。比如,当杜鹃夫妇自信地毅然决定去开民

宿时,他们其实已经实现了精神共富,然后又不需要老

板的资金支持决定自己出钱改造老房屋,后又转化为一

种物质共富,这就是该作品的深度体现。再者,我想该

作品还有一种是温度。基于该作品广度、深度都有了,

才有了该作品的温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品的每

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杜鹃的犹豫不决思前顾后表现

了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去转换一种

工作时也是会犹豫不决思前顾后;而云耕的这个角色恰

恰是生活中没有主见需要让别人拿主见的人,如此种种,

我想这就是剧种人物角色的真实温度。

经过主创团队多方面的修改提升,衢州西安高腔小

戏《云中杜鹃》获得了“喜迎二十大、同走共富路”2022

浙江省第十一届群众小戏大赛的金奖。我想这个作品的

荣誉不仅是一个人的荣誉,它应该是一群人或者说是一

个主创团队的荣誉,因为每个人对艺术智慧的奉献和真

实情感的自然流露都在为这个作品增添光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

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艺工作

提供了丰厚思想滋养和科学创作指引。要想创作出精品,

我们要与群众倾心交流,从中体会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思

想,在此基础上倾心创作,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

民群众。我想,衢江西安高腔小戏《云中杜鹃》还是存

在很多需要打磨修改的地方,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也

会对该作品进行进一步提升,然后再将作品送到老百姓

的生活当中去巡演,让作品真正成为净化人们灵魂、提

升精神境界的强大正能量,也力争让《云中杜鹃》成为

浙江省群文小戏作品中的精品。

35

第40页

湖剧传承保护实践及其启示

□ 黄 凡

湖剧,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 180 余年历史,

是湖州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浙北地区唯一具有代表性

的剧种。同很多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一样,湖剧在历史长

河中也经历了一个“遗产化”的过程,最终在 2011 年

升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申请成为“国宝”

并非传承保护湖剧等非物质文化的最终目的。文化是流

动的、开放的、包容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融

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传承保护,这也是做好

非遗保护工作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为了做好湖剧传承保护工作,湖州市做了

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尝试对其传承保护实践进

行阶段性总结,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理角度提炼相

关经验和反思,以期为进一步做好湖剧传承保护乃至为

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提供借鉴思考。

一、湖剧历史发展脉络及传承状况

湖剧,旧称湖州摊簧,曾有“小戏”“花鼓戏”“湖

州文戏”等称谓,是以融合了当地民歌音乐的本地摊簧

为基础唱腔,以本地方言为舞台用语,吸收江南地区摊

簧系统各剧种的表演程式而形成一定自身表演风格的戏

曲剧种。湖剧除在湖州传承以外,还辐射嘉兴、杭州、

安徽、苏州一带。

湖剧的发展传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起至 1924 年称为“小

戏时期”。初起时为坐唱形式,后发展成为一人一角的

小戏形式。早期的小戏皆为男班,演出的剧目主要以“小

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俗称“二小”“三小”戏,代

表作品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的《拔兰花》《卖红菱》

《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

等,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多半是表现婚姻爱情和

农民、小市民的生活,深受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

(二)1924 年至 1949 年为湖州摊簧的“本摊时期”。

1924 年,湖州地方曲艺、小戏艺人的行会组织“明裕社”

成立,除演出早期的小戏外,开始演出清装大戏,代表

作品有被称为“四亭柱”的大戏《庵堂相会》《借黄糠》《陆

雅臣》《卖妹成亲》等。本滩大戏以表现苦命鸳鸯、才

子佳人的题材居多,行当突破了“二小”“三小”;舞

台语言趋于文雅,唱词、音韵和唱腔逐渐规范。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形成了本滩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

的格局。

(三)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湖州摊簧正式定名为

“湖剧”,从此进人“湖剧时期”。湖州的新文艺工作

者在政府主导下开始传统戏曲的“剧改”工作,逐渐废

除了“提纲戏”“路头戏”,进入“剧本戏”阶段,代

表作有《麒麟带》等。1966 年,湖州、嘉兴和德清建

立了三个专业剧团,农村还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湖剧

演出一度兴盛,演出足迹遍及上海、杭州、绍兴、苏州

等地。

20 世纪 80 年代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风潮下,国

营的湖剧团无法及时适应,湖剧传承发展遭到巨大冲击,

直至 2000 年,湖州市湖剧团遗憾解散。团虽不存,剧

不能亡。一批优秀湖剧演员始终致力于湖剧传承保护,

如著名湖剧表演艺术家许丽娟为湖剧文献的抢救与整理

以及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恢复呕心沥血。2007 年,湖剧

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剧的传承

与保护有所升温,湖州先后在仁皇山社区、湖州师范学

院、塘甸小学等建立起湖剧传承基地,邀请许丽娟、高

兴发、冯雪男等老一代艺术家及湖剧传承者每周进校园

教导孩子们学习湖剧。2011 年,湖剧被国务院列入第

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州乃至浙江的

重要文化标识。然而与大多非遗和剧种一样,湖剧同样

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窘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36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1页

随着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湖剧团的撤销,湖剧传承

由专业剧团逐渐转变为民间团体的零星传唱,系统性、

专业性的培养体系一直未有建立,如何有效推动湖剧传

承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湖剧传承保护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

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2018 年开始,在湖州市

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文

化部门在传承传唱湖剧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开

设了首届湖剧委培班,筹建湖剧传习中心,创作编排湖

剧大戏,由此开启百年湖剧复苏大计。

(一)“两条腿走路”:“政府 + 市场”运作模式

从 2018 年开始,湖州市文化部门联合教育部门,

在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开设湖剧委培班,招收高中阶段

适龄学生学习湖剧表演。经过几年老师带徒弟手把手的

教导和“唱念做打”专业训练,12 名学员已初步具备

湖剧表演功底,并多次在新春团拜会、“文化和自然遗

产日”等大型活动中登台亮相。2020 年,湖州市文化

部门启动湖剧传习中心组建工作,着手建立湖剧保护传

承的专业机构。在组建湖剧传习中心的思路上,按照湖

剧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采用了“政府保障+市场运

作”“两条腿”同时走的组建模式。一方面,对即将毕

业的湖剧委培班学员进行毕业考核,考核通过后在湖州

市文化馆安排合适的岗位,进行湖剧的再学习和深造,

考虑到传统戏曲市场化初期的困难,政府部门将对这些

岗位给予政策性保障,确保学员能专心从事湖剧的传承

保护;另一方面,以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模式成立湖

剧传习中心,探索一条传统戏曲市场化发展路径,努力

让湖剧通过市场化表演,实现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1 年 6 月,湖州湖剧传习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首届

湖剧委培班学员经过考核全部成为中心职工,专职开展

湖剧传承表演。

湖剧传习中心的组建采用“政府 + 市场”的模式是

值得肯定的,是将非遗生产性保护方法付诸实践的有益

探索和尝试,这既可发挥非遗的文化服务功能,又能增

强非遗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

影响力。当然,因为非遗在市场化过程中本身带有脆弱

性,所以初期往往需要政府提供相关保障措施,当其逐

渐适应市场环境、站稳脚跟之后,便可真正实现市场化。

(二)“旧瓶装新酒”:创排湖剧现代戏

2021 年“七一”前夕,一出原创湖剧现代戏《国

之守锷》在湖州大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湖州籍“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中国

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的传奇人生,展现了其从 20 世纪

3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志存高远、锲而不舍,“揣梦、

筑梦、圆梦”的艰辛过程,颂扬其拳拳爱国之心与对信

仰的坚守精神。这出剧的首演,既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同时也迈出了百年湖剧复兴大计的第一步——湖剧传习

中心在这一天挂牌成立。其实这出现代戏从 2020 年就

开始筹备,湖州文化工作者潜心谋划,通过培养一支队

伍(湖剧委培班学员)、组建一个中心(湖剧传习中心)、

创排一出大戏(《国之守锷》)这“三个一”的方式,

用最具湖州特色的地方戏曲大戏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创排湖剧现代戏在湖剧历史上并不罕见,如 1950

年代就创排过大型现代剧《太湖红浪》《食堂门口》等

广受好评的作品,“文革”期间也有《人老心红》《石

岭银锄》等现代湖剧。湖剧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可以反

映时代、照见现实的艺术载体,它是“酒瓶”,但是里

面装的“酒”却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创作。在建党百

年之际,以湖剧的艺术形式讲述湖州籍英雄屠守锷的故

事,既做到了紧跟时代步伐,也传承彰显了地域特色,

这对湖剧的传承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搭好大舞台”:在央视、文化走亲等平台

大放异彩

除了做好湖剧的传承,湖州文化部门也在积极做好

湖剧的传播。对上,对接央视戏曲频道,配合录制文旅

创新节目《跟着湖剧看湖州》和湖剧戏歌《在湖州看见

美丽中国》,全年湖剧 5 次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卜算

子·咏梅》《国之守锷》等一批作品得到展播;对下,

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湖剧专场巡演,把一

37

第42页

批湖剧精品带到基层群众身边。同时,依托文化走亲平

台,将湖剧带到新疆柯坪,让遥远的边塞响起了江南清

丽婉转的曲调。

除了做好线下传播,湖剧也在线上唱响。受疫情影

响,很多文化活动无法在线下开展,但是数字技术能够

把湖剧带到每个人身边。2022 年年初,湖剧现代戏《国

之守锷》进校园巡展之线上展演在浙江群文云、全省各

市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联动直播,服务人次近 4 万。湖剧

《卖青炭·朝奉吃菜》《陆雅臣卖娘子·馄饨赋》等精

品剧目视频也上传到了湖州数字文化馆平台,方便群众

随时欣赏观看。

三、湖剧传承保护经验启示

通过上述湖剧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近年来湖剧

保护实践探索的总结,不难发现,近年来各方面对湖剧

的传承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湖剧传习中心的成

立,为湖剧人才的培育提供了专业、系统的平台,湖剧

的振兴值得期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湖剧传承人断层

的窘境依然严峻,振兴湖剧任重道远。因此,总结当前

工作的经验启示,并及时反思不足,对今后进一步做好

传承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综合性,它不是某一个人的独

创,它是集体的创造,其构成因素等方面具有综合性的

表现。要演出一台湖剧需要作曲、剧本、配乐、演员等

各类要素主体的参与,同样,要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也需

要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湖剧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

可以看到无数人参与到湖剧的传唱传承,有湖剧爱好者,

有湖剧传承人,也有政府机构,是多方共同努力才将湖

剧传承至今。今后要做好湖剧的传承保护同样也离不开

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从当前来看,湖剧的传承保护主

要依靠的是传承人、政府文化部门等,但其实可以引导

更多主体参与到保护过程中来,比如可以引导建立群众

业余湖剧团体,让群众参与到传承传唱过程,形成传承

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与时俱进谋划新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和流变性,这决定了湖

剧的传承传唱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时代和人们

的需求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发生变化,面对变化我们不

必拘泥于“本真性”的探求,争论所谓“原汁原味”、“原

原本本”的湖剧,而是要积极拥抱其变化,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这才能为湖剧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同时也为时代添加属于湖剧的“注脚”。湖剧历史上创

排的现代剧以及今天的《国之守锷》都是湖剧与时俱进

的表现。在将来,我们期望在做好传统经典剧目保存工

作的同时,湖剧能够积极创新,适应时代,谱写新篇。

(三)雅俗融合推动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最开始是以民俗文化

的形态在劳动人民当中流传,广大的劳动人民和广袤的

民间沃土是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土壤,当其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便会被社会精英雅化、精致化,逐渐成为不仅

面向基层群众,更为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

可以说,俗和雅是非遗传承发展的两个驱动力。在湖剧

发展过程中,俗和雅也在不断驱动湖剧的传承发展,从

一开始在田间地头演唱、取材民间故事甚至民众自己的

故事,到后来登上大雅之堂、表现才子佳人和时代英雄

等等。因此,今后做好湖剧传承保护,要特别注意雅俗

融合、雅俗共赏,注重在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能量,同

时又要有精品意识,不断把好的作品呈现在人民群众面

前。

(四)传承传播相辅相成

传承和传播是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两个维度,传承是

时间维度,面向过去和未来,而传播则是空间维度,面

向当代社会。非遗的传承是传播的基础,而传播则是为

了更好地实现传承,提升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湖剧的保

护工作可以说做到了传承和传播的有机结合,既面向当

地,也面向全国,不断展现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湖剧对外

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在不断增多,湖剧也能抓住机遇,在

“云端”和人民群众相见。不过目前来看,湖剧线上传

播主要还是集中于长视频,能吸引年轻群体的短小、有

趣的视频并不多见,今后可以探索编排录制短小精悍的

湖剧作品,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不断提升湖剧受众面

和美誉度。

38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3页

论区域性书法传承普及机制的建立

——以镇海区为例

□ 王 荆

2021 年的全国高考,赫然出现了与书法相关的作文题,书法又一次火遍朋友圈,也火遍了全中国。

一撇一捺,以书法之图式,以汉字之造型,传达中国式审美,引申到中国文化,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表达。

书法,一方面普及到了学校教学,受众越来越广;另一方面面对书法艺术,却只能一声叹息,走偏

了方向,误入了歧途,更多的人徘徊在“写字”的路口。如何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深书法家、青年书家及

书法爱好者的资源,建立有效的普及传承机制,提升区域内书法整体水平?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依托区展厅联盟,吸引群众参与

镇海区位于宁波市北大门,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书画人才辈出,书法家有包六科、蒋思豫、林仲兴、

陈茗屋等,更有著名的女书法家周慧珺先生。近几年,区域内书法爱好者已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成

立了区书法家协会、容社、区女书法家协会、集云轩书画社、一鑑池书画社等多个团队。镇海区文化馆

拥有镇海美术馆和雄镇展厅及展厅联盟单位共计 35 家,分布于全区各个街道、镇,平均全年展事 50

场上下,其中书法展览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周慧珺先生曾为镇海美术馆题字,美术馆也举办过林仲兴先

生书法展。名家的名人效应不仅能为镇海区的“品质之城”建设添彩,更能带动群众,进入展厅,近距

离欣赏名家之作。近年来,镇海区文化馆依托区展厅联盟推出了本土德高望重的知名书画家“镇海十大

家”系列展、省知名书法家系列展等书法展览,并鼓励群众自主办展。由此书法艺术开始冲击普通群众

的视野,并被不断的加强,种下了欣赏、爱好书法的种子。

二、确立书画 24 家,扩大知名度

为了扩大书法爱好者群体,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加入到书法爱好者群体中来,自 2014 年起,镇海区

文化馆策划推出 24 位“雄镇雅韵”镇海区中青年书画之星系列展。推荐和审核的 24 家中,其中书画

家 9 位,书法家 10 位,油画家 5 位。众多同龄人的专业书法作品的展览展示,通过强大的朋友圈效应,

提高了知名度,达到书法名人效应,引起更多人对书法的关注和热情。同时推出系列个展:鉴古偶得·鲍

宗献书法作品展、奇逸墨韵·严文书法作品展、经典半僧·蔡连福书法作品展、墨韵海天·丁修明书法

作品展等,通过展览使这些书法家一度成为艺术名人,引发追星效应。

39

第44页

三、师徒结对传承,提升艺术水准

书画艺术传承几千年之久,均以师徒传承为法。近年来,镇海区文化馆通过德高望重的知名书画家“镇

海十大家”的一对一结对以及特邀和鼓励自主拜师等方式,与全国、省、市知名书法家的结对传承,让

中青年在书法艺术之路上更加明确方向,脚踏实地,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个人风格和影响力。目前区内

十大家如陆天波结对徐家明,王惠定结对霍旭文等,又如 24 位青年书法家中多位自主拜师,进行或短期、

或长期的学习,如鲍宗献入曾翔工作室学习、王荆入胡朝霞工作室学习、霍旭文以余正先生为师、严文

军以李彤先生为师等。通过组织安排和主动求学,师徒间传承达意,不断提升了水平。

四、建立书法工作室,形成品牌

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将形成偶像效应,在现今社会,有时偶像的力量会带来无穷的效果。书画需要

慢慢的滋养,偶像效应,会让滋养的过程缩短,表现出向往和学习的欲望,达到吸引各类书法爱好者参

与学习的目的。镇海区文化馆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授牌成立鲍佩红(宗献)工作室、严文军书法工作室、

子轩阁书法工作室等书法工作室,让书法家拥有自己的阵地,同时鼓励以工作室的名义进行书法的各类

长短期培训,并组织各种活动。如工作室送春联活动成为常态;每年一届的全区书法教育成果展,今年

已是第九届;书法临摹展已进行了两届,所有作品多为各工作室指导推荐;各工作室还经常为所在社区

提供公益的书法普及课程。常态的活动使授牌的工作室多形成品牌,吸引到更多群众的关注。

五、扶持工作室展览,培育新人

书法的学习路漫漫,通过工作室长年的培训和活动,培育新生力量,同时扶持以工作室为单位的各

类师生作品汇报展,以展促学,以展育人,在展览中发现新人,并培育新人成为新的书法骨干,成为未

来的工作室主人。这样以 24 人带动参与活动的每一人,以参与的每一人带动所在的家庭,以所在的家

庭单位带动各自的朋友圈,以达到 24+N 的成效。如此以点带面,让镇海区书法传承达到空前的高度

和广度,不仅提升了群众的书法素养,更通过工作室的相关活动及展览,推出了书法新秀,从而达到生

生不息的学习轮回。如鲍宗献书法工作室已举办了三届师生作品展,葛海波、严文军等也举办了师生作

品联展,展览的推动,促进了学习的提升,其中鲍宗献和王荆学生有多人已自主建立书法工作室,开启

了书法代代传承之门。

六、鼓励创作并参展,实效显著

通过传承和普及机制的有效建立,多年的试行,镇海区书法爱好者达到空前的数量,书法学习热情

高涨,同时大家不仅仅停留在以书法养性情的境地,更是想着更高、更深、更广的角度努力。大家不仅

能积极地参与参观各种高规格的全国书法展事,兰亭成了经常去的地方;同时还能多多采购各种书籍,

在书海中提升书法修养;区图书馆甚至还开辟了弥漫浓郁中国风的逸轩书画馆,让爱好者可以自由阅读

3000 余册图书。大家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这些年,区域内的书法社团越来越多,其中由区英语教

师组成的社团还在雄镇展厅举办了“传统的即世界的”镇海区英语教师书法作品展;全区书法氛围日益

浓厚,书法专职教师也时有增加,全区已有全国书法学校 2 个、市书法实验学校 1 个。同时区域内书

法入展、获奖率在全市已排于前列,入省展、全国展也时有出现。大家在接收书法普及传承的同时,获

得了全面的成效。

在一个区域内,依托展厅联盟,推名人效应,通过师徒结对、工作室传承普及、并培养新秀,再建

第二代工作室,如此如蒲公英般普及与发展,相信以中国书法之魅力,树立强大书法艺术之信心,达到

“一人一艺”书法的全面普及,建立文化自信就在眼前。而层层推进的传承普及机制的建立,获得有效

的成果,为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和推广者指明了方向。

40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5页

他用一生守护大山里的梦

——记江山市民族民间艺术守护者徐江都

□ 毛芦芦

“一生消得人憔悴,为伊辛苦为伊甜。”用这样的

话来形容江山市文化馆原副馆长徐江都对民族民间艺术

资源普查、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真是

再合适不过了。

徐江都,1947 年生于江山凤林镇,是“文革”时

回乡务农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上世纪七十年代,

他因创作婺剧小戏《连心桥》在县“国庆”文艺汇演中

引起轰动而被当地文化界视为奇才,1978 年被借调到

江山市文化馆,1984 年转正,主持文学创编工作和民

间文艺及调研工作。从此,在我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者

行列里,就多了一位既能吃苦耐劳又颇具智慧头脑的忠

诚卫士。

徐江都说,他最初对民间文学艺术有一种“触电”

般的喜爱,是从编辑《江山风俗志》一书开始的。那是

1987 年。那时,由于他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整个县的民

俗风情,曾把江山县的各个乡镇几乎都跑了一遍。就是

在那日复一日走村窜寨的访问中,在与民间各类俗人能

人奇人的交谈中,在与乡间各种老屋牌坊碑刻的默默对

视中,徐江都发现他触到了民间文化巨大矿藏的一角。

民间,除了生长草根菜根,除了养育五谷百姓,还哺育

了多么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啊!就是从那时开始,徐江

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奉献的对象有了

付出的激情!

1989 年,徐江都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大”集

成的收集整理工作,历时两年,完成了煌煌五十万字的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山市故事、歌谣、谚语卷》

的编写、出版任务。这五十万字,可以说每一个字都

是徐江都蘸着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写就的。从采访第一手

资料、核实每一个细节到撰稿、通稿、排版、校对,徐

江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全扛了,也把浙江省和全国民间

文学集成编纂工作先进个人的两份获奖证书一起扛回家

了。

回忆那时的徐江都,衢州市文化馆现已退休的文史

专家王学莉老师有一句话很经典:“他么,从编‘三大’

集成开始就累得面黄肌瘦了,这二三十年来,哪一回见

他样子好看过?”王老师这么说,也许有些人要误会,

以为徐江都一定长得像个歪瓜裂枣。其实不然,咱们的

徐先生模样清俊,气质儒雅,本来完全有资格挤身美男

子行列。只是多年案牍劳形的文字生涯,磨细了他的腰

身;多年风尘仆仆的“民保”工作,过早在他的黑发上

染上了白霜。

正是在做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过程中,徐江都

进一步认识了一个深藏在大山怀抱里的千年古镇的独特

魅力,这,就是后来被浙江人称为“文化飞地”的廿八

41

YIXINGENGYUN |艺心耕耘

第46页

都镇。这个镇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距江山市区七十

公里,全镇仅一万余人口,却拥有一百四十余种姓氏、

十几种方言和一大批与周边地区风格迥异的传统建筑。

早在编《江山风俗志》时,徐江都就被廿八都浓郁

奇特、类型多样的民俗风情震住了。事隔两年,他又

在廿八都收集了大量的民谚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山

歌。廿八都在他心中,就成了一块被他日夜惦记的文化

宝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徐江都读到了著名作家汪浙成

一篇题为《遗落在大山里的梦》的文章,文章说:“我

不知江南古镇里,还有哪个地方像廿八都那样成片成群,

整条街整条胡同,保存着如此完好的明清建筑。”这篇

文章和他稍后读到的郁达夫的《仙霞纪险》一文,加上

他自己在廿八都拾到的那种“惊艳”的感觉,使他最终

下定了发掘和守护“大山里的梦”的决心。

没想到一埋首与此,就是弹指十多年的工夫。十多

年来,徐江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廿八都,无怨

无悔。别人都说他傻,傻得钻进山旮旯尖出不来了。可

他却说,那旮旯尖里,有一个异常精彩的大世界,值得

他一辈子流连忘返。

在这十多年里,徐江都到各处搜寻关于廿八都的文

字资料,在梳理它的历史源流的同时,发掘其丰厚的文

化内涵。然而,要在浩如烟海的古书中查寻关于廿八都

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的资料又谈何容易?二三十年

前,电脑还远未像今天这样普及。徐江都亲自把二十四

史翻了四五遍,哪怕是找到一星半点有关廿八都的文字

记载都会令他兴奋半天:因为他觉得廿八都离他又近了

一步,他把廿八都看得又清楚了一些。《衢州府志》《江

山县志》更是成了他的“日常读物”。

除了进行一系列书面考证外,徐江都还一次又一次

地到廿八都实地考察。这些考察,没有虚张任何声势,

完全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往返于江山和廿八都之间,轻轻

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人们常常看见他在廿八都忙碌

的身影。碑刻的发现与拯救,民宅的保护和利用等都是

他所关注的。现在保存在文昌阁里的十几块碑刻,都是

他发现并提请保存起来的。这些碑刻,来自廿八都的各

个角落——居民家的猪槽、灶板,粮站的下水道,大王

庙的案板……为了找到这些碑刻,徐江都曾惹恼过哺乳

的母猪,曾在数九寒冬掉下过水坝,也曾以木板作筏卧

在下水道里差点被臭气熏昏。总之,每一块碑刻,都有

它被发现的特殊经历。

廿八都的建筑很有特色,但由于以前大家缺乏足够

的保护意识,年久失修,这些明清古建筑破坏十分严重。

徐江都见状后,多次奔走呼吁,终于使这些建筑成为省

市级文保单位。所以,许多民宅能保存到现在,其中也

得益于徐江都的努力。

在研究工作刚起步的时候,其艰辛难以计数,资金

来源的缺乏就是最大障碍。来往两地的车费、碑刻等文

物被发现后的搬运费和印拓费……虽然每次数目不大,

但成年累月下来,对于徐江都这样清贫的文化干部来说

仍是一笔不少的负担。可是,就凭着文化人对历史文化

遗产的一份爱心和责任心,就凭着文化人对文化事业的

一份执着和忠贞,徐江都十多年如一日,始终没有懈怠

过发掘和保护“大山里的梦”的脚步。

令徐江都感到欣慰的是,他十多年来的大声疾呼终

于得到了回应。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浙

42

艺心耕耘| YIXINGENGYUN

第47页

江电视台和钱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廿八都做过专题

报道。廿八都,这尘封了多年的古镇,终于揭开了神秘

的面纱,被政府所认识,而后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成了

游客络绎不绝、闻名遐迩的江南古镇。

当许多廿八都人走出大山,流连于都市的灯红酒绿

时,当一波又一波都市人疲于快节奏的生活与日益狭小

的天空而“光临”古镇以寻求久违的淳朴淡泊时,古镇

文化的发掘者、守护者徐江都,却揣着他的新书《江山

留胜迹》《仙霞古道文化》,又迈开脚步,开始了他新

的“民保”之旅。

这次,是参加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工

程。从 2005 年初他接手此事,徐江都又日夜兼程忙了

近两个年头。经他一手提供历史资料进行文字包装的廿

八都山歌,已在 2006 年 6 月为廿八都夺得“浙江民间

艺术之乡”的称号;由他发掘、调研的江山手狮舞,也

被列为“浙江省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徐江

都本人也于 2006 年 6 月,被评为 “浙江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可这回,默默支持了他一

生的老伴对他有意见了:“我们家装潢了一半的房子你

不管,过年你都要退休了,你怎么还丢不下单位的事?”

徐江都搂着老伴,细心地跟她解释:“都扑进去一辈子

了,轻易能丢开吗?再说,搞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工

作,就好比是帮我们子孙后代装修精神的房子,跟这个

比,我们自己那点小房子晚点装潢,不吃亏啊!”“你呀,

总是拿吃亏当吃糖,拿受累当享福,而这世上,也只有

我把你这活宝当宝贝!哈哈哈!”其实,老伴哪里又不

理解徐江都那颗殚精竭虑的文化良心呢?

2006 年 11 月底,临近退休的徐江都,又踏上了

到江西吉水、湖南韶山考察、求证“毛泽东祖居地在浙

江省衢州市江山清漾”的赣湘之行,经过七天的寻访、

考证、辨别、勘察、辩论,阅谱 800 余册,拍摄资料

1000 多页,阅谱、挑选可供拍摄的资料,基本都是由

徐江都亲力亲为,最后江西吉水毛氏族人、韶山毛氏族

人终于认同了徐江都等人提出的“韶山毛氏迁自吉水、

吉水毛氏迁自三衢、三衢主系在江山清漾”的观点,为

将清漾村定位为“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作

出了决定性贡献。退休后,徐江都依然没有停下调研江

山毛氏文化的脚步,还编著了 21 万字的《清漾毛氏史

话》、24 万字的《千年清漾》和 14 万字的《书香清漾》

三本书籍,为清漾毛氏文化走向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晃,徐江都退休已经 15 年了,可他依然没有歇

下他手中的笔,依然没有停下他民间文艺调研的脚步,

依然用他的文化良心,照亮着江山市的群文事业。他退

休后编纂的著作,除了有关清漾毛氏文化的作品,还责

编、编写了 24 万字的《江山文化资源荟萃》、35 万字

的《仙霞古道丛论》、26 万字的《江山与台湾》、44

万字的《江山寺庙文化摭拾》、29.3 万字的《仙霞古

道文化》、12 万字的《江山礼仪》、13 万字的《大陈

古村落》、14 万字的《张村古村落》等书。

自从年轻时一脚迈进江山市群文系统的大门,徐江

都共计编著各类作品约 213.3 万字,主编、责编各类作

品约 232 万字,另外还在省级以上发表和获奖各类论文

20 余篇、市级以上 30 余篇。作品、传略辑入《中国当

代文艺家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学者辞

典》等。由徐江都参与调研的《浙江新农村文化报告——

来自 118 个行政村农民文化生活田野调查》还入选了

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

在我们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历史文化的传承,

都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用智慧和良心,用实践和汗水

去完成的。而徐江都用自己的无数心血守住了一个大山

里的梦,弘扬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之魂。他,真的是

无愧于一个文化人的良心和职责啊 ! 说他是江山文化战

线上一张金名片,真的名副其实!

在江山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家不愿干的、坐得板

凳十年冷的事他干了;有多少人家干不了、没有渊博的

知识没有刻苦的钻研啃不下的事,他也干了。除了他奉

献最多的“民保”“民研”事业,江山市里无论搞什么

大型点的文艺活动,至今仍少不了他去做文案,少不了

他写主持词,少不了他去创作节目。徐江都退休后策划

的全市特色展陈文案有二十多个,为全市各村文化礼堂

展陈策划文案近 30 个,撰写村歌近 30 首。徐江都今

年已经 75 周岁了,可他的人、他的笔、他的心,依然

活跃在江山市全民艺术普及的“战场”上。他那清癯的

身影、闪亮的白发和一颗永远为祖国和家乡的文艺事业

噗噗跳动的红心,老而弥坚,令人肃然起敬!

为采访他,笔者其实与他电话预约了不下四次,最

后才总算把他拽出来谈了两个小时。

忙,一辈子都忙得那么充实踏实;累,一辈子都累

得那么无怨无悔。“一生消得人憔悴,为伊辛苦为伊甜。”

徐江都,作为衢州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后生晚辈,我要大

声地为您喝彩,默默地把您守护的一切,再守护下去并

发扬光大起来。

43

第48页

悉心耕耘文化热土的人

——记最美基层文化人王云良

□ 何德铭

老百姓一般只能叫得出一两个自己乡镇领导的名字,具体工作人员的名字几乎叫不上来,但在彭埠,

文化站王云良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青少年知道他,是因为他的文化进学校、非遗进学校、传承基地进学校。他是全国中小学生双优活

动优秀辅导员、全国中小学生庆祝“建国 50 周年”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中年人知道他,是因为他连

搞了十届运动会、十四届文体团队风采大赛,把百姓都发动了起来,参加运动队、空竹队、排舞队、曳

步舞队等。老年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挖掘民间文化、菜文化、非遗文化,帮大家寻找乡愁。他组织的民

间剧团,长年坚持演出,年年开展文化“五送”,让老年人有了身边的剧团。

在他的努力下,彭埠文化活动上过央视精神文明巡礼的报道,还参与了中日文化交流。风采大赛堪

比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难怪 2019 年的万人排舞赛中,彭埠抽出的两支队伍分别获得总分第一名和第

二名,全场哗然。空竹运动在彭埠火热到创编了五套空竹操,慕名而来的杭州空竹协会会长赞叹:个个

社区都建如此优秀的空竹队,估计在全国也只有彭埠能做到。

他成了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浙江省群众文化先进个人,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精耕细作化乡风

钱塘江畔土生土长的王云良,看惯了潮的奇观。对他来说,改革开放大潮似乎有一种别样的理解和

适应力。1984 年担任文化站长时,他就立志要让彭埠人享受到像改革带来物质一样的精神文明提升成

果,35 年来,初心未变。

“城市化大潮”让地处杭州近郊的彭埠人有了新身份—失地农民、新市民,他们虽然能得到补偿,

生活不成问题,但世代都在土地上劳作的人早已养成了与土地相依相存的习惯,一离开土地便不知所措。

于是,麻将扑克成了他们消磨时间的家常便饭,老年活动室不分老少人满为患。王云良一看着急了,麻

将扑克成了生活的全部怎么了得。为此,他开始全方位努力,先后成立越剧团、民乐队、十二生肖表演

队和排舞队等十多支业余文艺团队,进行文艺团队风采大赛,年年开展向所辖社区送社戏、送福送春联、

送书送杂志、送文艺、送服务的“五送”活动。社区文艺团队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把好多人从麻将桌、

牌桌上“拉”了出来。

44

艺心耕耘| YIXINGENGYUN

第49页

最让王云良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则非小白

菜文学社和《小白菜》杂志莫属。他始终有个心

愿,要让“泥腿子”迈进文学的殿堂。和别处一

样,乡下会有几个草根文人,喜欢动动笔头,写

点广播稿什么的,王云良一看都是宝贝,把他们

一个个都请到文化站来。请人不是容易的事,像

御道村的章宝兴,到他家请时,他屋里养了二百

多只鸭子,一股鸭臊气扑鼻而来,差点把王云良

熏晕过去,开始没见到人,叫了几声也没人应,

回应的是鸭子们的“嘎、嘎”声。这种情况,换

个人或许就掉头而去了,王云良没有,他踩着满

地的鸭粪,上楼梯找,这才把躺在长凳上呼呼大

睡的章宝兴拉了起来。

队伍拉起来后,作品也出来了,王云良又自

己动手刻蜡纸,用刷子醮着油墨印刷,刷出第一

本小册子——《俱乐部》,这是《小白菜》杂志

的前身,到 1989 年正式更名为《小白菜》,含

意是菜乡里种出的文化,目的是要接地气、提素

质、跟形势、颂成果。由于很受欢迎,手刻油印

一次只能印两三百本,满足不了需求,只有厂里

印刷才行,可九十年代连区里都没啥刊物,一个

小小文化站的刊物,王云良也不敢向领导提要求。

为了让笔友能闻到铅字的油墨香,他自掏腰包,

痴心地保证了一期期《小白菜》面世。不过《小

白菜》很快被领导关心上了,印刷费成了小事,

还有好几期不够再加印呢!如今,《小白菜》杂

志已经出了五十多期,发行量超过 2000 本,并

获得浙江省群文刊物二等奖。《小白菜》供稿人

扩展到了 100 多人,核心人员有 50 多个,读者

遍布区域内外。更重要的是,《小白菜》营造了

一种阳光、健康、高雅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

了人的素养,在“人的城市化”中起到了独特的

作用。

留住乡愁留住根

这些年来,拆迁成了彭埠人生活中一个最重

要的内容,今年新风村,明年彭埠村,直至三年

前的“四社联动”,一村又一村的彭埠人告别单

门独户篱笆院,搬进了宽敞精美的公寓楼。这时

候王云良最忙,哪个村拆迁了,他都会赶过去,

踩进人去楼空、将拆未拆的房子里,进了出,出

45

第50页

了进,像查户口似的,干嘛呢?在淘宝。因为每户人家

拆迁,都会留下一些不再需要的家什,如旧农具,不种

地了,扔掉了,而这些东西却正是王云良眼中的宝贝。

淘这些宝贝可不是那么轻松的,有的房子一进去就能闻

到一股很重的剩菜剩饭发酵后发出的酸馊味,有的房子

满地狼藉,碎玻璃废铁件到处都是,一不小心就会扎伤

脚,有时候还会冷不丁“喵”的一声,一只野猫从你脚

下嗖的一下蹿过,吓你一大跳。尽管如此,他却乐此不疲。

到后来,在街道的支持下王云良办起了菜文化博物馆。

拆迁户进去一看,发现展出的都是当初自己扔掉的东西,

这才明白王云良的良苦用心。用王云良的话说,这叫留

住乡愁,留住彭埠的根。当然,对于那些具有文物价值

的物件,王云良就更不会放过了,现存在元宝塘公园彭

埠老街内的四块记录着老彭埠历史的墙界石,就是王云

良从挖掘机的隆隆轰鸣声中抢救出来的。

罗家老宅是他保护和抢救的又一例子。罗家老宅始

建于清朝中后期,至今已有 200 年的历史。2008 年,

彭埠社区整体拆迁,罗家老宅也被列入拆迁计划之中,

面临着即将被拆除的命运。对此,王云良是急得寝食难

安,他早已考察过,像罗家老宅这样保存得如此完好的

老房子,在彭埠乃至整个江干区都十分少见,是宝贵的

物质遗产,一定要争取将它保护起来。可是王云良既非

领导,又非决策者,人微言轻,又怎么能达到保护老宅

的目的呢?在这里,就充分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他利

用搞文化工作的优势,利用《小白菜》杂志这块园地,

先是落实人写出了罗家老宅的前世今生和建筑结构特

色,着重展示了老宅的珍贵价值,发表在当期的《小白

菜》杂志上,然后带着杂志去请各位相关领导给予指教。

领导们看了文章后,果然引起了重视,于是,当时的区

宣传部部长、副区长、政协副主席都先后赶来实地调研,

罗家老宅最终被列为杭州市第五批历史保护建筑,并顺

利通过了专家会审。为此付出努力和辛苦的王云良,这

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把椅子坐得转

“百把椅子坐得转”是流行在彭埠一带的俗语,也

就是多面手的意思。生活中有时也确实需要多面手,像

全科医生,内科外科伤科心血管科都懂一些。基层文化

工作者,是直接服务于群众的,而群众文化需要会的东

西实在太多,有演出,要会导演;有比赛,要会组织;

有的人爱好美术,你要懂得画画,不一而足。王云良作

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正是这样的多面手。民乐队有

演奏,他能敲鼓板,演艺队上台表演时,他也会演其中

一个角色。彭埠跳白神能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跟王云良的画画才能是分不开的,由于跳白神濒

临失传,真实的场面宏大,人数众多,只用文字描写不

光繁琐,而且也不容易给人以直观的感受,王云良就唰

唰几笔,一幅描画跳白神场景的漫画便跃然纸上,让人

一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说王云良多才多艺,但其实

他的才艺都是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才掌握的。他曾经到

农大、美院、工大进修,他说过,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事,

即使有困难,也要勇敢地去做,边做边学习,如果你不

去学不去做,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在发掘和收集非物

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王云良认识到,钱塘江是母亲河,

彭埠又在母亲河边,所以他特别重视收集母亲河资料,

他走遍钱塘江流域的山山水水,寻访老人,收集大量传说,

还组织小白菜文学社到钱塘江源头探源,到钱塘江入海

口探流。他整理出版了 6 本与钱塘江传说有关的《小白

菜》,还自费编著出版了《钱塘江传说》。如今,钱塘

江传说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彭埠也被确定为钱塘江传说的保护单位。

彭埠越剧团是王云良一手建立的民间剧团,市一级

群文团队,曾有过在三堡剧场连续十五年天天演出的辉

煌纪录。三堡剧场拆迁,使越剧团忽然没了“家”,王

云良又多方努力,给剧团到处找新的场地。为了充分发

挥剧团作用,王云良亲自上阵,先后写出了四部钱塘江

传说改编的剧本,越剧团公演时好评如潮。为了推动群

文工作,王云良还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论文集《地域文

化与群众文化研究》、编写《王云良作品选》等五本书籍。

三十五年风和雨,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彭埠这块

风生水起的群文热土是他一手耕耘起来的,他舍不得离

开它,一路走来,曾有五次调动到好岗位的机会,但王

云良都谢绝和放弃了,他对这块热土不离不弃。

46

艺心耕耘| YIXINGENGYUN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