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2023年第17期电子期刊

发布时间:2023-9-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当代广西》2023年第17期电子期刊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环境,环境!□本刊评论员环境,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基本含义有二:一是指周围的地方,二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之于地域,如阳光空气般不可或缺,又如磁铁般形成自己独特的“引力场”,吸引着企业、资金和人才“用脚投票”。最近,广西两个关于“环境”的会议引人关注:一是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二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一个令人心情舒畅,一个让人办事顺畅。建设得好,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生态环境更美,营商环境更优,优美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纵观全国各大城市的营商热词,已经从“给政策”“抓项目”,发展到“优生态”“造环境”的综合比拼。其实,营商环境好不好,很多时候是一种综合感受。除了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守约践诺的信用环境等,亲商安商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一江碧水画中游的漓江,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自由嬉戏的中华白海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广西,是不少人心中的“诗与远方”。出门见景,推窗见绿,是广西营商环境的重要“加分项”。观察世界营商环境模式,无论是新加... [收起]
[展开]
《当代广西》2023年第17期电子期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环境,环境!

□本刊评论员

环境,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基本含义有

二:一是指周围的地方,二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

件。环境之于地域,如阳光空气般不可或缺,又

如磁铁般形成自己独特的“引力场”,吸引着企业、

资金和人才“用脚投票”。最近,广西两个关于

“环境”的会议引人关注:一是全区生态环境保护

大会,二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生态环境,

营商环境,一个令人心情舒畅,一个让人办事顺

畅。建设得好,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生态环境更美,营商环境更优,优美的生态

环境本身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纵观全国各大

城市的营商热词,已经从“给政策”“抓项目”,

发展到“优生态”“造环境”的综合比拼。其实,

营商环境好不好,很多时候是一种综合感受。除了

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守约践诺的信用环境等,

亲商安商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也是重要因素。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一

江碧水画中游的漓江,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自由

嬉戏的中华白海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壮美广西,是不少人心中的“诗与远方”。出门见景,

推窗见绿,是广西营商环境的重要“加分项”。

观察世界营商环境模式,无论是新加坡的法治优

先,还是我国香港的国际化优先、深圳的效率优

先、天津的便利优先等,都以各自的特色优势赢

得了广泛赞誉。在充分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做法

的同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

境”,让生态这个最宝贵的财富、最硬核的竞争力

成为广西亲商安商的特色招牌,全力架构以人为

本、和谐舒心的高品质环境,不失为以“营商”

换“赢商”的明智之举。

好的营商环境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向好,

助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不久前,习近平

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号召全社会行动

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

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其中,“绿水青山”就是生态环

境;“金山银山”的前提,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简

单来说,有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到

“金山银山”的转化。广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禀

赋,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营

商环境无疑是关键一环。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良

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和 GDP 增长率持续增

加,广西的绿色发展需要一流营商环境、依靠一

流营商环境。从长远来看,好的营商环境又会推动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形成绿色发展

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生态的永续

发展。

营造广西两个“好环境”,人人责任在肩。如

果说生态环境是“硬实力”的一种,营商环境就是

“软实力”的呈现。当下,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

是各大城市不约而同的发展热词,是牵引区域发

展的关键抓手,广西连续召开的两个关于“环境”

的会议,意义重大。不管是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

水的“二郎神”,还是持续推进“三升两去三消

减”,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也都是生态环境的

守护者。

发展!发展!广西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求发

展。环境!还是环境!广西从未像今天这样强

调环境。真切希望,我们能以优美生态环境持续

擦亮营商环境绿色发展底色,用美好环境建设托

起广西高质量发展。衷心期待,“加码”又“加力”

的环保举措和营商新政,给广西带来更多活力和

机遇;更期待,人人行动起来,用心用情营造广西

两个“好环境”,以身边事带动大变革,于细微处

提升好感度,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形成广西宜商宜业宜成的强大“引力场”!

(执笔/高 霞)

1

第4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代广西杂志社出版

2023年第17期 总第468期(半月刊)

2023年9月1日出版

社长、总编辑 刘 波

副社长、副总编辑 李庭华 朱金莉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刘 波

副主任 李庭华 朱金莉

委 员 阳秀琼 钟 振

高 霞 张国成 陈 菁

美术编辑 卢松见 刘 慧

版面设计 潘爱梅 骆 玲

桂海潮声

1 环境,环境!/本刊评论员

学习头条

4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8 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推进主题教育/周 博

9 在学思践悟中凝心铸魂/蒋 巍 唐丽萍

10 以高品质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谢瑾瑜

11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朱健宁

12 下足“五求”功夫方能获取真情真相真经/谭泽松 李晓敏

14 六堡茶:打出自己的品牌/当代广西杂志社全媒体报道组

16 三产融合,六堡茶走出全产业链发展路

/当代广西杂志社全媒体报道组

18 科技创新驱动未来/邱 烜 卢 静 刘 璐

当代论坛

19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汤志华

20 推进人才强桂战略落实落细/王璟谛

21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王 鑫 黄泇锜

22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陈 梦

智库观点

23 以扎实创新举措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8月31日,河池市环江毛南族

自治县的崇山峻岭间,动车在崭

新的高铁上飞驰。当日,贵南高

铁全线贯通运营。这条交通大

动脉让“壮美广西”与“多彩贵州”

联系更加紧密,为两地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强势赋能,搭载群众

共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32 携开放答卷,赴20年之约/周剑峰

34 双向奔赴成就未来/谢羲薇 张友豪 覃楚欢等

35 一份共同成长的事业/谢羲薇 张友豪 覃楚欢等

36 为服务广西对外开放贡献力量深感自豪

/谢羲薇 刘 峥 覃楚欢等

37 与东博会共成长/王海波 张友豪

38 东博会上的南宁热情/黄 丹 石 钖 吴 莹等

39 做好东博会和峰会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

/钟春云 刘 峥 马志鹏

携手20载,奔赴“镶钻成冠”新未来

关注

封面摄影/刘 峥

驶向幸福

航拍广西

P30

第5页

本社地址

邮 编

网 址

电子信箱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编辑部电话

记者部电话

征订热线

广告热线

南宁市青秀区朱槿路8号

530029

www.ddgx.cn

ddgx@163.com

0771-2092891

0771-2092870

0771-2092804

0771-5578004

0771-2092834

0771-2092846

本刊法律顾问 广西理问律师事务所 莫 蓉

ISSN 1672-8319

CN 45-1324/D

广告经营许可证 450102165

本社广告总代理 广西和怡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国内发行 本社发行部

国内订阅 本社发行部及各市县委

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

定 价 7.00元

本社收订刊款账户

户名全称 当代广西杂志社

账 号 176112010100496075

开 户 行 南宁市区农村信用联社云景信用社

行 号 402611000028

印 刷 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刊 号

本刊敬告:1.本刊从来稿或书报刊中选用的作品(含图片),有因作者地址不详未能

及时付酬的,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即邮送样刊并付稿酬。2.本刊已许可中

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发行、汇编、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支付稿酬已包含中国

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

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3.望作者投稿时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汇

编权许可使用及报酬特别说明。未附特别说明的,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

作媒体、机构对作品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或进行汇编出版,不另付酬。

【特别鸣谢】 (排名不分主次)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中共钦州市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宁明县委员会宣传部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当代广西网微站 当代广西 当代广西杂志 当代广西视频号 当代广西抖音号

CONTENTS

理论实践

24 从“网红”迈向“长红”的柳州路径/李 斌

26 进一步擦亮“中国温泉之城”金字招牌/陈志永

思政课改革创新

27 以价值赋能为核心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凌 婕 牛凯丽

圆桌会

28 学习好运用好“浦江经验”

践行“浦江经验”,走好民心所向之路/覃 冬

29 干部下访,把“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汪 新

用好两大经验,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谭良艳 张 琰

时政热点

40 世说新语/微观天下

当代时评

41 借势City Walk打造城市人文品牌/李世泽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42 匠心筑梦山海间/石 钖 张友豪 覃楚欢

45 特色乡村“廉”味浓/黄 丹 吴 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6 粤桂协作添动力 星级评定锦上花/蓝 洲

47 一场政企间的“双向奔赴”/黎洁桃

以乡情打造“天等乡愁”车间品牌/黄城松

48 下好“五子”棋,壮大搬迁群众发展格局/吴贞儒

当代党建

板凳会

49 党建引“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花/黄春明

“五基三化”提升年

50 社区来了“红色合伙人”/严君惠 莫珊珊

51“数治”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江芳婷 叶 辉 武 凯

经验交流

52 党建带创建 党群筑文明/关 新

53 党员“双报到”暖社区促创城/覃桂花

党建动态

53 南宁市西乡塘区打造“美丽南方”联合党委等4则/黄文韬等

八桂国防

54 这个京族之家全是兵/李映武

55 漫漫巡山路/吴洵峰

经济社会

56 忻城:数智治理引领服务加速/蓝春青 韦兰涛

57 引种升级,水牛奶跨向千亿级赛道/黄 丹 谭 馨 易金德等

58 千年集市药草香/何艳玲 谢 徽

专栏专版

资讯综合

59 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8月31日全线贯通运营等10则

/张友豪等

桂风壮韵

61 象州古韵意悠长/廖才兴

62 在民族歌剧《拔哥》中感悟信仰的磅礴力量/张 灿 曾 诚

64 阐述中国之理 凝聚奋进之力等5则

目录

第6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习头条 责编/邓千稀

习近平

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

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

馆,很有收获。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

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

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

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

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

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

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

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这里,我讲

3个问题。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

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

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

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

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

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

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

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

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在文化传承发展4

第7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

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

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

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

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

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

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

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

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

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

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

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

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

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

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

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

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

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

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

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

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

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

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

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

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

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

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

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

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

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

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

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

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

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

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

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

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

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

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

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

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

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

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

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

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

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

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

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

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

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

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

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

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二、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

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

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

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

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

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

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

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

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

特优势。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

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 一 ,“ 结 合 ”的 前 提 是 彼 此 契 合 。

“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

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

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

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

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

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

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

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

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

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

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 二 ,“ 结 合 ”的 结 果 是 互 相 成 就 。

“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

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

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

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

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

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

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

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

5

第8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

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

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

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

“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

的文化形态。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

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

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

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

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

素 的 社 会 主 义 元 素 也 提 供 了 中 国 接 受

马 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

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

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

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

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

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

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

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

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

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

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

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

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

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

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

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

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

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

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

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

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

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

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

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

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

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

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

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

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

化大一统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

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

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

和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

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

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

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

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

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

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

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

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

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

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

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

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

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的鲜明文化特性。

学习头条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

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

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

1 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版本馆

考察时,在兰台洞库了解馆藏

精品版本保存情况。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6

第9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

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

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

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

到了新高度。

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

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

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这些年的

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迈出坚实步伐。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

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

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

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

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

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

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我着重

强调3点。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

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

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

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

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

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

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

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

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

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

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

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

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

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

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

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

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

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

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

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

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

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

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

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

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

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

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

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

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

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

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

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

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

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

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

华章。

同志们!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

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

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

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

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转载自2023年第17期《求是》)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

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 2日下午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7

第10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编/覃雪花

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推进主题教育

□文/周 博

7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

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

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

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并对如何检验

主题教育成效提出了“五个检验、五个要

看”标准。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推进主题教

育,适时做好科学、客观评估,既可以及时

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推动第一批主题教育圆满收官,又能及时

查漏补缺,对即将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

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紧扣以

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做

好两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贯通,持续推动

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把主题教育

成效转化为奋力开拓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紧扣“学”这一主线,做到学有所获。

“学思想”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

要紧扣“学”这一主题主线,及时跟进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

体系,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一是形成常态

机制,抓深抓实理论学习。当前,面对错综

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

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

战,理论武装的任务仍然艰巨,迫切需要党

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要坚持用

心读、读书“心”,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

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二是坚

持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理论创

新是生动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要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全面把握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

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五个

更大”重要要求贯通起来,坚持以学铸魂、

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实效、强

实干、抓落实,持续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

转化工作。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实践

本领能力。新征程上,还有不少“硬骨头”

要啃,还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要闯,对

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坚持学

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克难攻坚、破解难题,

推动我区开辟发展新境界、激发发展新动

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赢得发展新成效。

聚焦“转”这一关键,抓实党风建设。

思想是本,作风是形。通过集中教育推动

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

问题,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党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学正风贵在持之以

恒、久久为功。转作风、优服务,才能更好

地促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

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性要求查根

源、对表党风要求找差距、对照党纪要求明

举措。一是以调查研究为抓手,大兴务实

之风。紧紧围绕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中心

任务,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紧

壮大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抓实扩大高水

平开放这个突破口,求真务实开展调查研

究,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改进

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二是全面推进清廉

广西建设,弘扬清廉之风。新征程上,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

多发性问题。要全面排查廉洁风险点,扎

实开展领导干部廉洁教育,始终保持反腐

高压态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

立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着力营造

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三是以生活作风为基点,弘扬俭朴之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当前,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尚未根除,

“四风”还有反弹回潮的风险。必须把生活

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以俭

朴之风抵制奢靡之风,筑牢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

把握“改”这一抓手,推动问题解决。

第一批主题教育即将交卷,要坚持思想上

不放松、工作上不松劲,以“行百里者半九

十”的精神,善始善终抓实抓好整改。一是

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

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

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要严格对

照“五个检验、五个要看”标准,对主题教育

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使评估过程成为

盘点成果收获、总结经验做法、纠正问题偏

差的过程。要紧盯调查研究发现的、推动

发展中遇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增量”问

题,巡视、审计未完成整改的“存量”问题,

扎实开展中央部署的专项整治,以共产党

人最讲认真的精神抓好检视整改。二是坚

持用事实说话,强化成果运用,把抓好专题

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融入主题教育整改整

治,把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述职

评议的重要内容,在抓好深化、内化、转化

中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三是以检

视整改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

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

绩、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推动广大党员、

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

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把学习热

情和成效转化为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

宗旨为民造福的生动实践,以推动发展、造

福于民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作者系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东盟所所长)

8

第11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走好新时代的

长征路,不能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共同

理想的指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凝心铸魂筑牢根

本。”我们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

一,在学思践悟中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

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

力量,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

任务。

勤于“学”,打牢凝心铸魂根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是凝心铸

魂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

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

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

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

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

动、强大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团结奋斗

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开创新

时代、引领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是我们思想

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必须一

以贯之地学习好贯彻好。深入学习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

“学以求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按照读

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本要求,全面系

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

量,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增

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

同。其次要“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效转化

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是要善于

从理论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谋

发展的思维能力。二是要善于在学习中增

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提高化解

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敏于“思”,明晰凝心铸魂真谛。“为学

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

也。”学习要以思考为根本,通过思考才能

将理论学深悟透,掌握精髓。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

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凝心铸魂的过程不是消极学习和被动接

受,而是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形成理性

认识,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所谓“思考”,一是

要结合党百年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和历

史成就,以及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去深入思考,从而深刻

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而筑

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

舵。二是要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

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类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

题,多学多思多想,切实增强破解难题的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勇于“践”,增强凝心铸魂力量。“纸上

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是学习

和思考的落脚点。凝心铸魂就是要在实践

考验中锤炼锻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

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

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坚

定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

考验,而且这种考验是长期的,很多时候也

是严酷的,是要终其一生的。”因此,我们要

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紧紧围绕新时代

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将所学所思所悟转

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清晰思路、正确方法

和创新举措;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把

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期盼集中起来认真分

析,着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

问题,切实将人民的事办好办细办实,从而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奋斗中砥砺心性、

修炼定力,提升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自觉

性和纯粹性。

善于“悟”,提升凝心铸魂境界。凝心

铸魂的过程离不开思想的指导和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

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

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

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我们

要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感悟马克思

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领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核心

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将理论的力量

转化为持续奋进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新境界,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

精神品质、价值追求和作风操守的要求,我

们要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领悟其科学性

和真理性,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

工作;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

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到思想不乱、行动不偏、力量不散。

(作者单位:广西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学思践悟中凝心铸魂

□文/蒋 巍 唐丽萍

责编/范立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代论坛

9

第12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

其中,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的关系”处于牵头管总地位。作为地方海

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统筹推进高水平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最大程度守护好广西

这片海的同时,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高水平保护战略方向,让海洋事业

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嘱托,坚持生态

优先的战略定位,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

力,坚决扛起保护秀美山水、筑牢南方生态

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要当好保护大陆

自然岸线的“二郎神”,加快编制《广西海洋

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科学组织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探索建

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

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机

制,实现以合理的海洋资源消耗来服务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

源头预防,开展重大项目海域海洋生态系

统影响评估,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灾害

风险防控等方面对项目用海提出意见建

议,严格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海洋

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为广西海洋

事业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门。要扎实

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强化北部湾海

域修复治理,持续修复岸线、滨海湿地等,

着力提升广西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持续性。要积极开展高水平海洋

环境治理和修复,铺就绿色底色、厚植生态

优势,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

招牌。

探索高质量发展最佳路径,让北部湾

“美丽海湾”特色更亮。要沿着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引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

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科学

方向,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

发展,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洋是高质量发展

战略要地”的丰富内涵,认真念好“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加强前瞻性思

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广西海洋事业发展

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统筹全域资源,汇

聚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

转型,加速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海洋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绿

色低碳循环海洋经济体系,在绿色低碳转

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要推进绿色低碳海洋科技自立自

强,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

不断激发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积极推动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与周边片区

发展的友好衔接,综合考虑周边基础设施、

文旅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

步实现集约用海、科学用海、生态用海和可

持续用海等,加快建设北部湾“美丽海湾”,

努力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海洋事业高质量

发展最佳路径,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

大进展,让美丽壮乡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

远方”。

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让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色更足。要牢固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共识转化为实

际行动,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

山银山“价值”;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中

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赢得海洋事

业长远发展的潜力和活力、韧性和后劲。

要努力发挥海洋固碳作用,组织开展蓝碳

生态系统的调查、修复和评估等方面的技

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海洋碳汇交易平台,

促进海洋碳汇交易区域“内循环”,打通“绿

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不

断增进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

祉。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修

复,充分利用市场多元化手段,构建政府为

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修复体

系,探索新型项目建设模式。在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推

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

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持续加强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新的研究、

生态产品领域基础研究、生态产品应用场

景研究等,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

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子孙后

代留下山清水秀的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以高品质海

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才

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碧海蓝天

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作者系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高品质海洋生态环境

促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谢瑾瑜

10

第13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文/朱健宁

学习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征文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乡村

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二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

路》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

要靠人才、靠资源”“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

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

形势新任务对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作出的重要部署,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

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保障。只有

建设一支堪担乡村振兴重任的人才队伍,

才能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进而

推动新时代壮美广西高质量发展。

紧扣中心工作,建设乡村治理人才队伍。

乡村治理人才是基层建设的“一线力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建设乡村治

理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

撑,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不

断优化乡村治理人才队伍。一是选优配强

乡镇党政人才队伍。树立“要提拔、到基

层”的用人导向,切实通过提高福利、政治

待遇以及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等方式不断完

善育才引才机制,常态化培养储备乡镇干

部人才。二是整体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

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从现

任优秀村干部、本土农民、经济能人中培养

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培养致富带头人,真正

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三是坚

持选派驻村工作队伍。坚持和完善向重点

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充

分利用其后盾单位人脉优势、信息优势和

资源优势,促进乡村产业等提质增效。

紧扣职业教育,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队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是农业发展迫切

需要的人才,全国 3 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员的比例仍

高达 91.7%。在“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要探索实施高素质农

民培育与职业教育贯通衔接机制,加快形

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

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培

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

职业教育,设置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专业,

采取学制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分

层分类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培养一批能够

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

另 一方面,要紧抓经济能人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相较于脱贫攻坚,工作对象范围

更广、规模更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

做好脱贫户(监测对象)兜底工作,更要探

索开展经济能人帮扶工作,不断优化后盾

单位帮扶关系,引导经济能人更好发挥作

用。

紧扣农村发展,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队伍。现有公共服务人才较为紧缺、技能

水平不高,是我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不健全和服务供给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乡

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建设一支乡村

公共服务人才队伍,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水平。一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城市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加大乡

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

秀教师,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住房保障

等政策。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建设。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

制,增加医疗卫生紧缺人才供给,加强在岗

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

策,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

三是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完

善文化和旅游等专业人才扶持政策,推动

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培养一批乡

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非遗

传承人和乡村旅游示范者。四是加强乡村

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立足乡村资源禀

赋,引进熟悉乡村的专业团队,开展村庄规

划设计,同时搭建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城乡

专业人才交流。

紧扣农技服务,建设农业农村科技人才

队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

过程中,农业科学技术可大幅提升农业、农

村的整体生产力水平。构建一支高水平、

高质量、稳定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促进

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人才队

伍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一要引

进培养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突出服务基

层导向,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引才计划”,发

挥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加强农

业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培养。

二要重视培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探

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完善以业

绩水平和实际贡献为主的差异化考核机

制,结合地区高校实际推广“科技小院”等

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

始在全国 24 个省区市的 91 个县市区旗建

立了139个“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

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既研究解决农

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进一步培养

农业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建设。三要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坚持政府选派、市场选择、志愿参加原则,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

模,加大经费支持和激励力度,提高选派精

准度,不断深入推进乡村科技特派员队伍

下沉,真正实现科技下乡。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改革办、财经办)]

11

第14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大兴调查研究

下足“五求”功夫方能获取真情真相真经

—— 一项专题调研工作的体会

□文/谭泽松 李晓敏

编者按: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国际社会宣布的重大举措,

是中央交给广西及防城港的重要任务,也是广西融入国家开放发展大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

外交大局的重要平台。针对这一中心工作,自治区党校调研组历经 5 个月时间开展了“防城港国际医学

开放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自治区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这次调研

缘何能出成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听听调研组成员的分享感悟。

2003 年 2 月 25 日,《浙江日报》头版新

开“之江新语”专栏,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

习近平同志在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

细、准、效”》的开栏文章中提出,各级领导

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

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

效上下功夫。“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

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

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

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实”,就是作风要

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

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

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

全面情况。“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

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

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

西。“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

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

到出实招、见实效。

今年2月到6月,自治区党校调研组开

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高质

量发展”重大专题调研,历经 5 个月时间,

下沉到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以下

简称“试验区”),外出到海南乐城国际医疗

旅游先行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北京大兴生

物医药产业基地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最

终形成一份成色十足的调研报告,提出的

对策建议得到自治区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总结这次调研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下足

调研“五求”功夫是获得真情真相真经的重要

法宝。

求深务必访“真人”。调研直达一线、

直达现场比较容易做到,但求深的根本在

于找到真正了解情况的干部、群众。只有

找到真正了解来龙去脉的人,才不会被误

导、被蒙蔽、被失真。我们赴试验区,到海

南乐城、江苏南京、北京大兴几个国内极具

代表性的生物医药基地园区,拜访业务主

管部门、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走访企业代

表、首席科学家、基金投资人、医院负责人,

下足求深功夫,努力找到了解真情的“真

人”和富有真知灼见的“活水源头”,确保调

研情况和数据真实、可相互佐证,问题和意

见建议真实、可相互印证。在北京大兴生

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的一位负责同志

坦言:“你们现在来调研,我们如果还是简

单给看宣传片,叫讲解员给你们讲发展数

据、讲领导如何重视等经验,你们回去可能

照样不知道如何干工作,反而更加一头雾

水。”但我们这次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结

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他是从管委会一

般干部做起,逐渐成长到领导层,经历了基

地的全部发展过程,所以能很明白地给我

们讲清楚如何起步、如何防止走弯路、如何

跟品牌企业打交道、如何抓好招商工作等

方面的经验。他同时帮我们请到了两位品

牌企业的负责人来交流。一位企业负责人

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招商是企业更感兴趣

的:招商不仅是宣传本地的政策优势、区位

优势等,更在于感情牌、服务牌怎么打,企

业的特殊性要求怎么处理。他认为,防城

港气候比较好,能够节约一大笔电费,这对

于生物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

的因素。另一位企业负责人直言,广西如

能满足 6 个方面的条件,即对二类注册证

给予半年发证的支持、对有专利的产品获

得注册证给予资金支持、产业园区有基本

的配套设施、对人才引进给予学区户籍等

方面的支持、供地便宜、前 3—5 年实行免

税,公司就会考虑落户试验区。

求实务必问“真题”。一个调研主题往

往涉及问题繁杂,求实就是要瞄准主攻方

向这个“真题”。每一个调研组都可能会遇

到自我预设问题、预设答案的情况,这既是

做足调研准备的必要,但也可能走入误区,

因为真问题、真答案往往在预设之外。调

研组刚开始的设想是,把“国 15条”在试验

区落地情况作为调研重点。但最终发现,

影响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才

应该是主攻方向。围绕这一主攻方向,我

们下足求实功夫,根据调研实况,提出真问

责编/覃雪花

12

第15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题。比如,到海南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

行区调研,我们追问管委会负责人:乐城

前期发展也不好不顺利,2019 年之后又

能突飞猛进,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就

给我们讲了实情:一是国家给予的“四个

特许”政策,影响力巨大;二是管理机制

变了,管委会实行了聘用制,聘用人员只

有敢干敢拼才有出路,解决了过去工作

人员思想保守、闯劲不足的问题;三是加

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联系,邀请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干部来挂职任职,

实现政策信息直通。

求细务必探“真底”。细节决定成

败,调研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全面彻底了

解,不能浅尝辄止。求细就是要听取方

方面面的意见,避免偏听、防止偏信。我

们在调研中下足求细功夫,做到意见没

有听全面、问题了解不彻底决不收兵。

在试验区调研时,有关管理人员表示招

商是试验区的重点工作,安排有专门的

招商队伍,实行分片招商,但也坦承,招

商是一个复杂问题,防城港的基础比较

欠缺,目前招商成效不够明显。在前述

企业提出6项条件需求后,我们再向有关

部门调研时,就直接询问,企业提出的

6 项条件,广西或防城港能否同意,相关

部门都反馈说基本没问题。回过头来,

我们再次找试验区负责招商的有关负责

人了解情况,答复说对个别企业提出的

诉求还不够清楚,他们会立即联系对接

企业。经过多次调研沟通反馈,持续跟

进招商主题,在相关方面架构起有效的

“信息通道”,无形中我们的调研实实在

在地推动了招商工作。

求准务必察“真相”。试验区建设是

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项工作都很重要、

都很迫切,但哪些工作是关键、是基础、

是可以促进试验区建设发生质变的,需

要精准了解。我们下足求准功夫,建立

好坐标系,把调研对象放到一个坐标系

中观察,从而发现关键“真相”。调研组

2 月份在试验区调研时,知道入驻企业有

30 多家,当时感觉试验区还有些气象。

后来持续调研发现,北京大兴生物医药

产业基地入区企业有 4000 余家,南京生

物医药谷入驻企业超 1000 家,产业集群

优势非常明显。一经对比,“真相”显露,

就会更加明晰试验区当前发展的关键所

在:迫切需要大规模引进入驻企业。另

一个“真相”是关于实验猴的。国家特许

试验区可以进口实验猴,这是试验区的

一个独有优势。在调研中,北京一些生

物企业负责人表示防城港的气候环境适

宜养殖实验猴,我们还了解到试验区实

验猴存量只有1.1万只,尚有10多万只的

缺口,市场前景广阔。但后来经过深入

了解,发现发展实验猴养殖关键还不是

市场问题,当前实验猴缺口的“真相”

是:一方面与海关部门要批准进口指标

数有关,另一方面是试验区要科学规划

建设养殖场,必须满足进口过来的实验

猴安全防疫达标。

求效务必得“真经”。求效就是要求

得良法善策,让对策建议能探底落位。

调查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我

们在起草调研报告时不断论证有关观

点,就有关观点召开智库论坛、专题座谈

会,征求相关专家和部门的意见,多方论

证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比如,

调研组提出要在“国 15 条”的基础上,深

化政策创新和制度供给,并建议在干细

胞治疗、跨境医疗试点等方面寻求突破。

试验区的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当前他

们正在研究制定“国 15 条”政策 2.0 版,

中央有关部委希望他们能提出更多有针

对性的政策举措,表示我们提出的这些

政策建议正是试验区下一步想要大力推

进实施的。比如,针对试验区园区建设

资金缺口较大问题,调研组积极向自治区

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请教,根据建议,我们

提出可积极申请将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

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102 项重大工

程,以此来大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可

以说,每一项对策建议都很有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避免“放空炮”“挂空挡”。

[作 者 分 别 系 中 共 广 西 区 委 党 校

(广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基地人才培养工程精品项目“发挥

调 查 研 究 在 破 解 发 展 难 题 中 的 关 键

作用”研究成果]

一次高质量的调研,只有下足“五求”

功夫,才能在获得真情真相真经的道路上

更进一步。这次调研,我们坚持以“五求”

为调研要领,对高质量做好调查、研究以

及成果转化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是调查要沉到一线,以实事求是为

基本准则。调查研究的方式有很多,最直

接、最简单的莫过于“扑下身子、沉到一

线”。这次调研历时近半年,我们做足做

深调查功夫,深入区内外多个城市的产

业、企业一线,既采取多种调研方式收集

分析试验区有关资料,又赴海南、江苏南

京以及北京等地进行大范围、深层次、高

频次的调研,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基本摸

清了实际情况,为找准试验区高水平建设

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是研究要反复论证,以经得起推敲

为核心要义。《习近平在福建》一书中多次

提到,习近平同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能够主动地、充分地调动专家学者参

政议政。调研组充分领悟其中要义,在取

得前期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不急于马上报

送,而是跟进召开智库论坛、专题座谈会,

与党校部分学员交流,将调研成果提交相

关领域主管部门或专家求证,防止调查多

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等现象。经反复论

证、反复推敲而提出的对策建议,自然也

就避免了大而化之、空洞抽象等弊端。

三是转化应用要持续跟踪,以解决问

题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

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

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

把问题解决好。”坚持问题导向是调研的

应有之义。调研组在调研中一旦发现问

题,就马上找到相关部门咨询解决相应问

题。比如,调研中持续跟踪探讨招商落地

的可能性、做大做强实验动物产业的可能

性、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的可能性等方

面问题,对各方提出的诉求予以厘清,按

照轻重缓急的思路解决好,绝不让调研发

现的问题存疑留空。

调研手记

13

第16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编/杜 宁

说到六堡茶,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梧州,

如今它已成为梧州的一张名片。

六堡,是茶名,也是地名,因原产于

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亦如西湖龙井、云南

普洱。

站在六堡镇茶街上,目光所及均是茶

行。每有路人经过,茶行老板便热情地招

呼:“进来喝杯茶吧……”在这里,我们遇到了

正和几位街坊朋友喝茶聊天的林旭芝老人。

今年83岁的林旭芝,曾在上世纪90年

代当过六堡乡(现六堡镇)乡长,他经历过

六堡茶最暗淡、最萧条的时期。那时六堡

茶的品牌在国内没有打响,少有外地客商

前来购茶。

“上世纪90年代,一斤精品茶卖一块多

钱都无人问津,茶叶滞销是常有的事。”林

旭芝回忆,那时整个六堡乡只有 1 万多亩

茶园,出产的茶叶卖不掉,茶农纷纷砍掉茶

树,改种松树。

其实,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的六堡

茶,也曾声名显赫。早在清嘉庆年间,就以

“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而跻

身中国二十四名茶之列,具有袪湿、养胃、

清火等独特功效。百年前,六堡茶从六堡

镇出发到达广州十三行,再经由海上丝绸

之路,最终到达南洋,开辟了“茶船古道”,

是中国著名的侨销茶。然而,随着上世纪

70 年代南洋地区锡矿衰落,六堡茶最大的

消费群体——南洋华工大量散去,六堡茶

外贸空间骤减。昔日茶船远去,六堡茶产

业持续低迷。

2002年以后,黑茶在国内风靡,云南普

洱、湖南安化黑茶声名远扬,受到国内外消

费者追捧。梧州审时度势,转换思维,引导

六堡茶产业抓住国内机遇,由“侨销”转向

“内销”。

思路一变天地宽。2007 年以来,六堡

茶的销量迅速增加,其中八成为内销。但很

长一段时间以来,梧州六堡茶品牌在国内存

在感较弱,只在两广地区流行,面临着“有产

品无品牌、有品牌无知名度”的现实困境。

如何打响“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让

六堡茶从两广走向全国?梧州紧紧抓住文化

品牌建设这个牛鼻子,出台《梧州市六堡茶

文化保护条例》《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

法》等相关文件,积极挖掘六堡茶文化内

涵,讲好“茶船古道”故事,促进六堡茶制作

技艺传承、保护,推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工作。2014 年,“六堡茶制作技艺”经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2022 年 11 月,“中国传统制茶

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六堡茶制

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

六堡茶,“梧州六堡茶”品牌越来越响,逐渐

被消费者所熟知、青睐。

“申遗极大地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

市场开始广泛接受六堡茶,六堡茶也开始

由小众走向大众。”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

厂党支部书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说,申遗让六堡茶走

进了消费者的视线,但品牌口碑还要靠高

质量产品一点点积累。

在公用品牌打造过程中,梧州市积极

制定茶产业各环节质量标准,发布实施六

堡茶国家标准1项、广西地方标准18项,建

立了覆盖种植、加工、储藏全过程的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六堡茶标准落后、传统

工艺六堡茶标准缺失等问题。

为了让消费者品味到六堡茶的地道滋

味,牢牢记住“梧州六堡茶”品牌,近年来,

梧州市积极倡导发挥六堡茶原产地、原种

茶、原工艺“三原”优势,鼓励各茶企在原产

六堡茶:打出自己的品牌

□文/当代广西杂志社全媒体报道组

茶产业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14

第17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地种原种茶。

“公司现有 3000 亩茶园,全部是自己

租地请人种植,虽然成本不低,但能实现原

产地种原种茶,从源头监控产品质量。”苍

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厂长蒋朝晖说,从短

期看,发展基地种茶比收购茶农鲜叶成本

高出一截,但原料品质有保障后,公司可以

生产高端茶,提升产品质量,打响企业品

牌,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好品牌也需

要宣传推广。近年来,梧州市持续开展多

元茶事活动,积极给六堡茶创造亮相机会,

让更多客商和消费者了解六堡茶的特性和

价值。

“这几年,我们举办了 100 多场推介活

动,让六堡茶走进了北京、杭州等大城市,

让更多消费者实实在在享受到六堡茶的醇

厚甘爽。”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企业

服务科负责人林展强说,他们出版相关书

籍、运营“中国六堡茶”公众号、发动茶企试

水直播,不断提升六堡茶的曝光率,扩大六

堡茶知名度。

“公司线上直播间已经开通两三年了,

直播间不仅能销售产品,还成为公司品牌

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很多消费者就是在

直播间与‘三鹤’六堡茶结缘的。”广西梧州

茶厂有限公司市场开拓部经理黎启正说,

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询问“六堡茶是不是可

以泡、可以煮”,可见总书记对六堡茶冲泡

工艺很了解,但仍有不少消费者不熟悉六

堡茶的冲泡方法,“我们直播时会详细讲解

冲泡工艺,帮助消费者泡出最好的茶”。

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关、

积极宣传推介……整套组合拳打下来,

“梧州六堡茶”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由销

路单一的“侨销茶”变为“俏销茶”,市场呈

现出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

2022年,六堡茶产量达 3万吨,综合产值超

160 亿元;2023 年,“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

品牌价值 44.03 亿元,被评为“2023 最具品

牌发展力品牌”,三鹤、中茶、茂圣、天誉等

一批优秀企业品牌纷纷涌现。目前,六堡

茶形成了以“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和

“茶船古道”文化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

支撑的品牌矩阵。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着来自各

地的茶商前来寻茶、买茶。

“梧州六堡茶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口

碑很好,像三鹤、中茶等品牌在很多茶楼、

点心楼都能见到,品质有保证,名气很大。”

在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接待大堂,带着

几位客商前来洽谈业务的马来西亚六堡茶

协会会长郭俊邦说,10 年前偶然喝到这款

茶,非常喜欢,就找到了“三鹤”,之后就经

常来梧州找好茶。而在大堂的另一边,一

批来自杭州的客商也一边品茶一边咨询。

络绎不绝的客商,四面八方的口音,真实地

印证了梧州六堡茶已从“侨销茶”变成了

“俏销茶”。

记者手记

树立叫得响的品牌,让品牌带着产

品闯市场,是增强产业、产品市场竞争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近

年来,在打造一线黑茶品牌的道路上,

梧州深入挖掘六堡茶文化内涵,积极申

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持

续健全覆盖种植、加工、储藏全过程的

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六堡茶质量的稳定

性;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不断提升

六堡茶知名度,有效扭转了“梧州六堡茶”

品牌存在感不强的状况,生动践行了

习近平总书记“要打出自己的品牌”的

殷切嘱托。从知道六堡茶到喝上六堡

茶,再到爱上六堡茶,六堡茶用户黏性

不断提升,被国内外消费者所了解、

追捧,逐渐实现销全国、卖全球。而这

一切在短短数年间发生,只因为梧州有

效掌握了六堡茶品牌建设秘诀。

梧州市举办“5·21 国际茶日 邀您共饮梧州六堡茶”系列活动,着力推广茶文化,

打响“梧州六堡茶”品牌。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报道)

(报道组成员:阳秀琼 范立强 陈斯雅

芦俊文)

15

第18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三产融合,六堡茶走出全产业链发展路

□文/当代广西杂志社全媒体报道组

8月,六堡茶发源地梧州市苍梧县六堡

镇的茶农们迎来忙碌的秋茶采摘季。每天

下午 5 点左右,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

祝雪兰创办的“瑶家雪兰”六堡茶工作室

里,来卖新鲜茶叶的村民络绎不绝。过秤、

计数、验收、杀青……加工车间里,4台茶叶

杀青机轰隆隆地转动着,一直要忙到晚上

10点。采茶归来的村民冯志文擦着脸上的

汗水,跟工作人员对着鲜叶记录过秤数。

他说,这几年种茶效益好,去年又扩种了30亩,

现在茶园已经有 50 亩了,到时看情况会再

扩种。

地处大山深处的山坪村,一直有种植

六堡茶的传统,但都是小打小闹,产量低、

收益少。近年来,随着六堡茶越来越有市

场,祝雪兰便带领村民发展六堡茶种植产

业。她带头扩种茶园,同时入户动员鼓励

村民一起扩种六堡茶。

针对村里各户制茶手法不一、茶叶质量

参差不齐的状况,身为自治区级六堡茶制作

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祝雪兰办起“茶园

讲堂”,把自家祖辈相传的六堡茶制作工艺

无偿教给村民,带领村民成立多家六堡茶专

业合作社,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帮助周边群众发展六堡茶种植

产业。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作为来

自基层的党代表,祝雪兰向总书记汇报了

六堡茶产业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情况,

总书记亲切地叮嘱要“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茶产业大有前途”,总书记的话语,让

祝雪兰更坚定了带领村民做好六堡茶产业

的信念。从党的二十大召开至今,山坪村

全村茶园面积已从 2600 多亩扩种到 3000

多亩。祝雪兰说,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种

茶,少的5亩,多的300多亩,外面打工的很

多年轻人也回乡种茶、制茶了,村民年人均

收入超过2万元。

“以前我老公出去跑运输,辛苦又照顾

不了家里。这些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起来

了,他回家种茶,赚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小

孩。”村民赵丽贞说,现在大家靠种茶生活

越来越好。

产业要发展,原料是基础。随着六堡

茶的热销,不仅山坪村,在整个梧州,茶农

和大型茶企的种茶积极性高涨,这也得

益于 2021 年梧州市启动的生态茶园建设

大会战。

在规模茶园建设上,梧州充分发挥原

产地、原种茶、原工艺“三原”优势,进一步

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比如,在苍梧县,对

相对集中连片5亩以上新种标准化茶园,政

府验收合格后,每亩给予 2500 元的补助。

同时,全市推行“企业+集体经济+大户”模

式,形成以茶企为龙头、村级集体经济为特

色、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为补充的茶园建

设格局。

政策发力,极大提振了人们种茶的积

极性。目前,梧州茶园种植面积从 10 年前

的 6 万亩,发展到今年上半年首次突破 30

万亩大关,达 31.22 万亩,年产六堡茶 3 万

吨。全市茶叶专业合作社269户,受益村民

约24万人。

“茶园和茶叶的数量上去了,质量也要

有保障。”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文化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

第19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品牌科负责人李京乘说,为确保从茶苗开

始就是高质量,梧州加快六堡茶适制茶树

品种选育繁育,目前成功申请到 4 个茶

树品种权,还协调技术人员加大技术服务,

指导茶园业主做好后期管护。

六堡茶产业要实现长期良性发展,“从

茶种到茶杯”每个环节都需要实现标准化、

规模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梧州市引入

了数字科技创新手段。

在梧州六堡茶文化展示馆,通过铺设

在茶园、茶仓、茶企的物联网硬件,工作人

员可以在六堡茶大数据实时监控平台监

测茶叶库存、销售等情况,茶园温度、湿

度,土壤 PH 值、盐度和导电率等数据也

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从茶叶的种植、加

工到仓储、交易、物流等全过程可追溯、可

监管。

“我们完善了关键环节标准制定,一旦

超过设定的数值,系统就会马上报警,有效

规避了温度过高及其他自然灾害对茶树的

影响。”工作人员介绍,借助物联网、大数据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还能根据当天的

茶叶市场销售数据,对消费人群进行画像,

为拓宽销售渠道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强,

产业才能强。近年来,梧州加大对茶企的

金融支持力度,出台《金融支持六堡茶产业

发展若干措施》,通过“政企银税”合作平

台,支持全市茶企壮大规模,累计向15家茶

企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 7000 万元,

帮助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融

资共计 1.09 亿元。今年上半年,梧州六堡

茶产业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0.5亿元,同比增长15.9%。

“政府经常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邀

请客商到公司参观,帮助我们扩大知名度

和拓宽销路。”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把厂

部建在六堡茶核心产区六堡镇大中村,公

司厂长蒋朝晖说,最让他们受益的是,这几

年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路好走了,来买

茶的客商也多了很多。

“过去从梧州市区开车过来要 2 个小

时,有 398 个弯,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

天根本进不来。”六堡镇党委宣传委员陈娟霞

不禁感慨。去年年底,信都至梧州的高速

公路通车,昔日坑洼的道路被宽阔平坦的

沥青路代替,水泥硬化路通到农户家门口。

便利的交通激活了苍梧县六堡茶资源

和生态旅游资源,不少游客慕名来购买茶

叶、休闲旅游。

六堡镇茶街可谓六堡茶聚集地,一家

连着一家的茶行,虽然正在进行外立面改

造,仍有不少客商、茶友来寻好茶。2024年

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在梧州召开,

改造后的茶街,将以崭新形象向世人展示

六堡茶的魅力。

作为六堡茶的发源地,苍梧县以特色

小镇建设为契机,建设特色茶街、特色民

宿、绿色观光茶园,通过“茶+旅游”模式,

探索出一条既契合六堡茶文化,又留得住

乡愁,更能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茶文旅可

持续发展道路。

在六堡镇大中村,丰富多彩的茶体验

活动让游客惊喜。“很有意思,孩子在这里

体验采茶制茶活动,我们可以坐下来喝喝

六堡茶、聊聊茶艺茶道,大家都玩得很开

心。”麦女士是专程从广东顺德到六堡镇游

玩的,她说,因为在这里玩得很开心,她比

预定的时间多待了一天。

“平时也有很多人订房,节假日不提前

都很难订到房。”六堡精舍·民宿位于大中

村,民宿副总经理谢妮说,今年 2月份开业

以来,得益于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

的便利,很多人过来休闲度假、搞团建,

生意很好。

作为六堡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民

宿”发展模式的尝试项目,六堡精舍•民

宿一期整合了大中村、山坪村、理冲村等 7

个村集体经济资金 355 万元、民族资金 40

万元,建设满足不同人群“吃、住、游、购”等

一站式乡村茶旅体验。2022 年,大中村成

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塘平村、山坪

村入选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

“根据各村特色,六堡镇努力打造‘一

村一景’乡村振兴示范点,形成了大中村—

塘平村—四柳村—山坪村为代表的‘百里

茶廊’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苍梧县六

堡茶特色小镇旅游区年吸纳游客超 100 万

人次。”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区

灿松说,文旅产业也带动了六堡茶产销两

旺,全县六堡茶从业人员 5 万多人,六堡茶

核心区内茶农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记者手记

“茶产业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

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牢

记总书记嘱托,近年来,在中央、自治区

的高度重视下,六堡茶产业迎来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梧州市围绕打造广西

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出台

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战略,积极构建六

堡茶全产业链体系。从做大做优茶园、

集聚壮大茶企,再结合乡村振兴契机,

完善基础设施,融合旅游发展,探索出

一条茶旅文农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小小的一片六堡茶叶,成功连起了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脉络,让六堡茶的古

韵与茶香,穿越千年时空,香飘世界。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大中村,郁郁葱葱的

茶树长势喜人。 芦俊文/摄

(报道组成员:阳秀琼 范立强 陈斯雅

芦俊文)

(扫码观看视频报道)

17

第20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广西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

机器的轰鸣杂错交织,工人忙碌有序

地作业,运输叉车穿梭装卸机械部件,一台

台即将发往国内外市场的挖掘机陆续开下

生产线……

8 月 24 日,记者走进广西柳工集团有

限公司创新工厂,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

的生产景象。

柳工创新工厂的前身是柳工大型挖掘

机总装车间。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柳工时,走进大型挖掘机总装车间,查看生产

线,询问生产情况,在现场发表重要讲话时

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厚望千钧,催人奋进。两年来,柳工牢

记总书记嘱托,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

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命脉中,持续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水

平。2022 年,柳工将大型挖掘机总装车间

改名为“创新工厂”,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应用,推动挖掘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拧螺栓都是用扳手或气枪,为了

适应技术创新要求,我们已改用这种自动

拧紧机。”正在作业的一位工人对记者说。

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柳工在科技创新

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柳工电动装载机国

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稳居行业第一,并成

功进入欧美高端市场,成为国内首批出口

海外的电动设备品牌。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我们电动装载

机生产线每天都满负荷运转。伴随出口订

单不断增加,产量也在逐月递增。”柳工装载

机制造工厂生产区域高级经理邹广金介绍。

走进柳工全球研发中心智能产品与应

用研究院,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

工程师兼柳工首席科学家林明智正和工程

师们讨论如何开发更多搭载新能源技术、

智能化技术的新产品。

“在研发投入方面,我们保持科研经费

占营业收入的 3.5% 以上,并不断加大占

比。”林明智介绍,柳工一直走在电动化行

业前列,牵头编制了电动化装载机、挖掘机

等 8项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初步

形成了装载机、高空作业车、叉车、挖掘机、

矿用卡车等电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10 余

条产品线的电动化产品已推向市场。

为了营造创新文化与氛围,提升员工

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创新活力,柳工还将每

年的 4 月 26 日定为“柳工创新日”,通过创

新挑战赛、技术创新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

系列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

质量发展。“目前,柳工已形成全球协同

的研发体系,拥有 5 大全球研发基地、5 个

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在新能源、智能化、

关键零部件、数字化、基础技术创新等领域

取得快速发展。”林明智说。

创新,赋予了大国重器发展的不竭动

力。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和“数智化

转型”大背景下,柳工以“智慧绿色机械延

伸人类力量”,推动工程机械的电动化、智

能化、无人化转型,打造全新的精工重器。

目前,已陆续推出 20 余款电动化产品,行

业首发 3 款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在行业内

掀起了一场技术创新革命风暴。

在柳工全球研发中心门前的设备演示

场,一台黄色无人驾驶挖掘机正在进行新

产品演示。“这是总书记考察之后,柳工进

行技术创新生产出的新产品。”广西柳工机

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电控技术专

家金忠介绍,柳工每年都有新产品发布,今

年 5 月 28 日发布的 125 吨级挖掘机和载重

25 吨装载机,标志着柳工在整机产品研发

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创新永远是柳工的战略发展重点!”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光安表示,柳工将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保持不断

变革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进一步缩短与国际

行业巨头的差距,以创新叫响“中国制造”。

科技创新驱动未来

□本刊记者/邱 烜 通讯员/卢 静 刘 璐

研发人员在柳工全球研发中心NVH半消声试验室内对电动装载机进行噪声测试。 邵 杰/摄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

第21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文/汤志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

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

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

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

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

命引领社会革命。”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一

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标志着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我们要继续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政治

自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伟

大社会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优良传统。一百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面对民族危

亡,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

精神,开启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

会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

纠治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我们党积极用自我

革命方式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我们党深入开展“三反”运动,严

肃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探索了在全

面执政条件下拒腐防变的重要经验。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

党先后开展整党、“三讲”教育活动、“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形

成了把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的

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

治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

痼疾开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从根本

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回顾党

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以“为有牺牲

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勇气成功

领导了伟大社会革命,创造了四个“伟大成

就”,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

转的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

就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善于开展批评

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

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从小到

大、由弱到强、转危为安,在挫折中奋起、在

斗争中成熟,就在于始终坚持勇于自我革

命的优良传统,从而引领了伟大的社会变革。

勇于自我革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

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是天生

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

政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经常自己批判

自己”,并靠批判自己而壮大起来。要保持

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积极主

动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在自我革命中不

断提升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

以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态度,以高度

的主体自觉和历史自觉进行自我革命,及

时消除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先进性

才得以淬炼而成。自我革命精神成为中国

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最大的政治优势和

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过去先进不

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

而自然保持下去的”。作为一个百年大党,

要想永葆先进性,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

持,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就越需要

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

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但是,弱化党的

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违背党的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现象

时有出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

存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以“时刻保持解

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向全党提

出“当年‘窑洞对’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吗?恐怕还没有”这一振聋发聩的追问,强

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给出了中国

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只有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永葆自我革命精

神,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

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党的自我

革命进行到底。新的历史征程上,面对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我国

发展必将遇到的种种风险挑战,只有不断

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才能胜利引领伟大

社会革命。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必须做

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

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是

共产党人党性的最高体现,是党的政治建设

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

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

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

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

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

径。”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

坚定,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必须坚

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

色、不变味。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

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

大政治斗争。要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

部署要求,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有效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锲而不舍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三不腐”

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既

“打虎”又“拍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

向基层延伸,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决

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作者系广西八桂学者,广西师范大学

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责编/范立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代论坛

19

第22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推进人才强桂战略落实落细

□文/王璟谛

当代论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责编/范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

动力”,并明确作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的工作部署。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为突出,各类

人才资源更为贫乏,更加需要做好人才

工作,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进一

步激发人才活力,推动人才强桂战略落实

落细。

推进人才强桂,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

的全面领导。广西在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

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

更加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

略新举措,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深入实

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及使用的

机制和方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发

展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正确把握

广西与其他地区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建设

适合本地区的现代人才管理制度体系,加

大人才发展投入,构建爱才敬才、重才用才

的良好生态,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励

机制和使用机制,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建设新时代壮美

广西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人才强桂,必须发挥本土人才的

主体作用。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广西作

为欠发达地区,受毗邻发达地区的虹吸效

应影响,面临着人才匮乏、人才流失的双重

困境。我们要实事求是,敢于直面问题,积

极用好本土存量人才,全面提升现有人才

质量,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激励与使用。要

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考

核指挥棒作用,不断完善市县党政主官政

绩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和特点,实

行共性考核和差别化考核并重的评价政

策,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要大胆

建立具有广西特色、符合广西实际的激励

机制,加强对本土现有干部的培养、使用和

奖励。要拓宽并畅通干部交流通道,对工

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大使用力度;创新物

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机制和方式,激发干部

担当作为的热情;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和公开性,从源头遏制用人不正之风和腐

败现象。要科学配置领导干部资源,实现

老、中、青的合理搭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

部的各自长处,让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

有奔头、有希望。

推进人才强桂,必须实施阶段性非均衡

人才发展战略。实践证明,人才总是流向

政策好、资源好、环境好的地方。广西要建

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依托民族团结、民

风纯朴和文化包容优势,发挥不同城市集

群的特有优势,建立和发展不同类型的

人才中心,实现人才强桂战略纵深推进。

以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契机,挖掘

桂林独特的人文优势、开放精神和世界级

的旅游资源价值,将桂林建设成为世界级

文化交流中心、世界级科技人才休憩集中

区、信息科学研发国际区域中心等,以破解

我区高科技人才与专业性人才紧缺的问

题;以南宁为中心,联动钦北防和崇左、

百色 5 市,培养大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和面向东盟的人才,建成面向东

盟国际区域性人才中心,助力中国与东盟

战略对接与合作。以西江流域为主线,将

柳州、来宾、贵港和梧州串联起来,利用西

江黄金水道千年航运业优势和沿江工业优

势,建设现代制造业实用型人才中心,以培

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

才,为我区制造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要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机制,积极投入政府

引导资金并激励高校和企业建立人才发展

基金,激励干部把个人成长与地方发展结

合起来,完善全区人才发展的硬设施和软

环境,为引进高端人才和吸引产业人才回

流创造条件。同时,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

制,倡导“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用人

理念,用好用活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

中心等平台,不断加强与域外高水平领军

人才的交流合作,有效培养和提高本土人

才专业素质。

推进人才强桂,必须培养大批适应广西

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要用好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

样化发展,以发展高技能人才为突破,创新

和优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融合发展模

式,办好适合广西发展需要的教育。积极

打通职业教育本科生的升学通道和到研发

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通道,率先在全国

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例如,要争取

中 央部属高校加大对我区的援助,参照

“新疆班”开设“广西班”,或与广西联合办

学,定向培养广西优秀学子。要加大广西

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联合办学力度,建立

以普通高中招生为主、普通高中与职业

高中共同培养的模式,建立新型“民族班”

向职业高校定向选送优秀学生机制,并要

求 这 些 定 向 培 养 的 优 秀 学 生 毕 业 后 留

广西工作,为培养大国工匠和制造业高端

人才储备力量。要注重做好新型高中民族

班学生资助工作,建立特殊的助学金和奖

学金制 度 ,为 人 才 的 培 养 、成 长 提 供 强

有力保障。

(作者系广西财政资金审核中心主任)

20

第23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文/王 鑫 黄泇锜

60 年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创造了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

解决”的“枫桥经验”。之后经过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

验”: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

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

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

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

盾机制。”“枫桥经验”已成为多元化解矛盾

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充分珍

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使其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进程中历久弥新、大放光彩。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始终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

情,关键在党。“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群

众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在新的征程上,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发挥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凝

聚起各方共识和力量,创新基层治理的工

作理念、方法和载体,共同致力于基层矛盾

纠纷就地化解,从而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

为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党的工作最坚

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将党的领导延

伸到基层治理末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

治功能,建设“红枫”“红石榴”等一批“枫桥

经验”党建品牌,以党建贯穿、保障、引领社

会治理,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社会治理的

活力,更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目标。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始终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

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是党的传家宝,

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是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体现,必须一以贯

之。时代在发展,“枫桥经验”的内涵也在

不断发展,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

众的要求始终不能变。在新征程上,坚持

和发展“枫桥经验”,就要坚持和贯彻党的

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群

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社

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依靠和发动群众参

与各项社会治理,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

力、解民忧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精准对接

群众的需求,提高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

精准度,坚持共治共建共享,不断提高社会

治理现代化水平。例如,南宁市江南区江

西镇扬美村开设“八姑议事堂”,根据村规

民约议事,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决民生

大小事,有效拓宽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

渠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的生

动实践。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推进

“枫桥经验”法治化。“法者,治之端也。”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将新时

代“枫桥经验”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

要途径。以广西为例,全区有 12 个世居民

族和 44个其他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

一家、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但兄弟姐妹间

难免发生矛盾纠纷,如何做到大事化小、小

事化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促进

民族团结,需要依靠法治的手段来实现。

推进“枫桥经验”法治化,必须坚持用法治

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构建以自治为

基增活力、法治为本强保障、德治为先扬正

气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序推进良法善治,

确保基层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

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将“枫桥经验”制

度化、法治化,积极推进诉源治理,促进基

层治理现代化。比如法院设立“云享法庭”

“枫桥法庭”等共享法庭,有效集聚了司法

机关、行政机关、基层组织、法学会、法官、

法学专家、人民调解员等各方基层解纷力

量,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群众“掌

上扫码、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上立案、调

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法律服务,既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又依靠和发

动群众就地解决纠纷,有效维护群众的合

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坚持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新

征程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

动“枫桥经验+民族团结”双线融合,发挥

“枫桥经验”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独特

作用。要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动员

多方社会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多方共治格局,擦亮

“枫桥经验”金字招牌,健全和完善各民族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把非诉讼

解决纠纷机制挺在前面,加强矛盾纠纷源

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预防、

减少和化解各类纠纷,有效防范化解民族

领域风险隐患,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合法

权益,促进民族团结。不断强化民族地区

基层治理,积极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画好民族团结最大

同心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者单位: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1

第24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当代论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文/陈 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

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

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

历程中,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

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

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

征程上,我们要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

续红色血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用伟大建党精神筑牢信仰之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强大的精神

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

源、灵魂之根,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

性质宗旨、政治品格。新征程上,我们要继

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志气、骨气、底

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

量。一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

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

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

主义行!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

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

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

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二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

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正因为找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展现

出光明的前景。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

坚定,就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念,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坚定对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对自己追求的宏伟目标有着

坚定信心,才可能创造人间奇迹。今天,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

增强必胜信心,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

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用伟大建党精神增强斗争力量。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

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

战,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

斗争智慧,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战之必胜的

信心。一是强化斗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

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

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

进,受错误思潮的鼓噪、渲染、刺激,有些党

员干部贪图安逸,有些党员干部产生畏难

自满情绪,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强化斗争意识,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继

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奋勇前进。二是涵养斗争定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

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

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新

征程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

“绊脚石”,只有拓展“不畏浮云遮望眼”的

视野,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以越

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

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三是永葆战之能

胜的昂扬精神。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帝国

主义侵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

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

起反抗,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斗争,中华民

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新征程上,我们必将进行具有许

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

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到重

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把准斗争方

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

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用伟大建党精神厚植为民情怀。“对党

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

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为民情怀。

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是为

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至高至纯的情感所

系、价值所在,是不懈奋斗、开创伟业的动

力之源。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把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熔铸于

心、落实于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

急、解群众之所难,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

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立志不负人

民。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的前

途命运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完全彻底为人民利益

而奋斗的先进政党。历史充分证明,与人

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赢得

民心、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新征程

上,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

甘共苦,忠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正确处理

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不

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二是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善于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心,诚心

诚意为民办实事,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贴心人、暖心人。三是真诚造福人民。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

标。广大党员干部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

生活的新期待,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用更

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用

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

学院)

22

第25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以扎实创新举措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文/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责编/范立强 智库观点 当代论坛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事

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

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

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

精神,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消费,消费承压复

苏、稳中向好,但仍存在优质产品和服务供

给不足、消费模式创新不够、居民消费能力

不强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广西要

积极采取扎实创新举措,不断扩大居民

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

作用。

扎实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进一步扩大

消费总量、提升消费品质,广西应在提升传

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

当增加公共消费等方面发力。提升餐饮、

购物、住房、汽车、家电、家装等传统消费水

平,提供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健

康、安全的消费产品,加大中高端消费品供

给力度,支持住房保障及改善、新能源汽车

销售、家电家装升级等。大力培育壮大线

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智慧商超、绿色低碳

消费、数字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慧

消费等新型消费。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

工业设计研发、知识产权、现代物流、售后

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扩大文

化旅游、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体

育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消费。适

当增加科学、文化、教育、环保、卫生保健、

城乡公用事业等公共消费;完善长租房政

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大城镇老

旧小区改造力度。

全力培育扶持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

商环境,提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国有、民营、外资

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为企业提供精准周

到服务,真正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企

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落实扶持各类企

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加强

执行跟踪,确保及时兑现。为企业发展提

供有力金融支持,强化用水用电用气等要

素保障,加快完善产业配套及物流体系建

设,为企业运营降本增效。加大创新发展

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畅通衔接。强化企业

人才服务保障,积极打造一站式线上线下

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开展

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培训,支持人力

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送工。

加快构建完善消费网络。着力构建完

善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大力开拓城乡消

费市场。加快推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

等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围绕商

业、文化、旅游、体育等主题有序建设一批

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绿色健康的消费集聚

区,稳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升级,积极发

展智慧商圈。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

乡融合消费网络节点,扩大电子商务进农

村覆盖面。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引导大型

商业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业主体开展连锁网

点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社区一刻钟便民生

活圈建设,促进夜间消费集聚区扩容提质,

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推动建设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集散中心,争取建设

一批市内免税店。加强消费物流网络设施

构建,加快建设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快递服

务网络、邮政和供销网络设施,合理布局分

拨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

送节点,优化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

场、冷链物流等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打通农

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积极营造良好新型消费环境。不断优

化扩大消费相关政策,进一步创新完善政

策举措,以更便捷普惠的方式,满足各类消

费群体需求。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

平,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消费市场监

管,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消费争议多元

化解机制,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

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推广柔性执法,

推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领域健全完善轻

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制度,积极为商

家在商业街区、店门前、早夜市等场地规范

外摆外展提供政策便利。加强消费活动、

场景的创新谋划,突出地域化、特色化、季

节性、时令性等特征。推动文化旅游、康养

健身、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绿色消费、时尚

消费等有机融合,打造综合消费集聚区、新

百货、新商超、消费综合体。加快新型消费

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

消费发展环境。加强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

施建设,加快打造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加

大物联网、5G网络、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力度。

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施提升

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

生等就业问题,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发

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

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普惠性

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

态新模式,挖掘就业潜力,创造更多高质量

高收入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

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

支持体系。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促进

农民工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创

业带动就业,支持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

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个体经营发展,规

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

工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养

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

完 善 灵 活 就 业 人 员 参 加 职 工 社 会 保 险

制度。

(执笔:黄 红 那 鹏 张 旗 林子栋)

23

第26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当代论坛 理论实践

从“网红”迈向“长红”的柳州路径

□文/李 斌

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视察时,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小米粉”撬动“大产业”

连赞“惊奇”。“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

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

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

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牢记总书记的

殷切嘱托,柳州人不仅持续壮大了螺蛳粉

产业还将“一碗粉”打造成柳州独特的城市

符号,打开了柳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突破口。

借特色产业“引流”,让“舌尖”带动

“脚尖”,助“流量”成为“留量”,柳州“网红

城市”形象成功出圈,天南地北的游客“寻

味”而来,一个个景点也随之爆红网络进入

大众视野。

从“网红”迈向“长红”,柳州骄傲地向

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抱负。这是地方产业发

展壮大的进程,也是柳州利用自身优势讲

好中国故事、加强城市形象建构传播、探索

更多发展新路径的成功尝试。

从“网红粉”到“网红城”

柳州“红”,带火地方文旅经济,吸引无

数螺蛳粉“粉丝”前来打卡,呈现出鲜明

特点。

一是因美食而“红”。一碗粉,惊艳味

蕾、惊奇世界,圈粉无数。疫情防控期间,

“宅家经济”让柳州螺蛳粉热度不减反增。

仅 2020 年上半年,就有“螺蛳粉还不发货”

“为了吃螺蛳粉有多拼”等 30 多个有关

螺蛳粉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主流媒

体密集关注,成为沟通网上网下、大屏小屏

互动,打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两个舆论场”

的热点话题。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

全国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

柳州市区游客量突然暴涨。各大网红螺蛳

粉店,“排队两小时,‘嗦’粉五分钟”成为一

种常态。已有 80 多年历史的柳江铁桥成

为游客拍照的“背景板”、窑埠古镇民族服

装拍照刮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可以

3 元游览柳江的“水上公交”站前游客排成

长龙……流量经济到增量经济的转化显而

易见。

二是有“预谋”的“红”。柳州螺蛳粉的

走红,凝聚着柳州市委、市政府十年磨一剑

的韧劲和执着。自2011年实施以“打造柳州

城市名片”为目标的“螺蛳粉进京”计划起,

柳州就开始探索城市形象传播的突围之

路。2014 年年底,柳州螺蛳粉实现堂食变

速食,在袋装螺蛳粉里还原了街头味道,

并 迅 速 打 开 市 场 。 仅 6 年 ,袋 装 柳 州

螺 蛳粉年产销量就突破了 100 亿元。眼

下,柳州又抓住全力推动螺蛳粉产业全产

业链实现千亿元目标的时机,积极营造话

游客在柳江边观看水上喷泉表演。 黎寒池/摄

责编/覃 冰

24

第27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题,精心策划活动,借助“两个舆论场”讲好

产业故事、品牌故事和城市故事,让柳州这

一招牌美食成为鲜活的城市符号,助推城

市“媒介形象”的建构和传播。

三是长时间的“红”。网络热点转换很

快,借助网络走红的城市,往往红得快又冷

得快。故此,标签的树立和传播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柳州螺蛳粉在媒介平台保持了

较高的“曝光量”,微博、抖音、小红书、视频号

等 平 台 上 不 时 产 生 热 点 、爆 点 ,“ 开 车

2000 公里只为吃一碗柳州螺蛳粉”等信息

在网上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人来探秘。

从《南方周末》发布 2020 十大“最具能见

度”城市,柳州因螺蛳粉带来的传播力被评

为“风味之城”,排名第二;到柳州位列《新周

刊》评出的“2022 年十大出圈小城”,再到

2023年《中国国家地理》点赞柳州是座“宝藏

城市”,柳州持续“长红”。

城市“长红”的内在基础

柳州“红”,从表征来看是借“螺”增

“粉”,而深入探究柳州城市的内在,则会发

现这是厚积薄发、蹄疾步稳、蓄力前行的

“红”。10多年来,柳州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增强城市实力、厚植文化底蕴,奠定了柳州

“长红”的牢固基础。

民生福祉构成了柳州“长红”的情感认同

和民意基础。在教育方面,柳州坚持教

育姓“公”,公办、公益、公平,近10年来柳州

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101个,新增学位约

3.23万个;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

408 个,新增学位约 19.71 万个。在医疗方

面,建成了柳州市工人医院总院和西院、

中医医院东院等公立医院重大建设项目;

截至 2022 年底,柳州市属公立医院博士总

数达 216 人,位居广西第一。在文体设施

方面,柳州大力推进在每个县区建设一个

体育公园,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3.05

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广西前列。

在人居环境方面,柳州连续三年蝉联地表

水水质全国冠军,实施了公园免费等 10 多

项免费措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39

平方米,每年三四月份市区 30万株洋紫荆

汇成“紫荆花海”……优质的教育资源、优

良的医疗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带来满满

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柳州群众自发传播

柳州的美,让游客、网民受到感染,更吸引

了不少外地人来柳州就业、投资、定居,为

柳州“长红”攒足人气。

城 市 实 力 是 城 市 形 象 传 播 的 又 一

“利器”。以工业为“根”为“魂”的柳州,近

年来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不断推

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迄今为止,柳州

生产的汽车已超过 3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

的“柳州模式”更是引发日、美、英等国外媒

体争相报道。2022 年,柳州制造的新能源

汽 车 占 全 国 总 产 量 的 1/10,五 菱 宏 光

MINI EV 创下连续 28 个月蝉联中国品牌纯

电汽车销量第一的纪录。在这个“万物为

媒”的时代,工业产品自带传播属性,特别

是如“五菱神车”等自带流量的网红产品,

皆为柳州城市形象传播赢得了流量。

文化底蕴赋予了柳州独特的吸引力。

作为具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柳州拥有南方古人类生活遗迹白莲洞

遗址,有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的

柳侯祠,有屹立 600 多年的东门城楼,也有

反映奇石文化的柳州奇石馆,还有壮歌、

瑶舞、苗节、侗楼民族风情“四绝”。在此

基础上,柳州积极开展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建成了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洞穴科学

博物馆,排演了《白莲》《八桂大歌》《侗》等

精品剧目,以《永州八记》山水游记为范本

创作了《柳州八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

“网红城市”的烟火气,成就了当下这座古

老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交织的新柳州。

协同发力打造“长红”城市

柳州“红”,行稳方能致远。当前,柳州

正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书写“柳州惊奇”,

提出以现象级爆款推动柳州成为全国媒体

高频聚焦地、正能量暖新闻策源地、正向

网红话题集散地、公众口碑推广示范地和

国际传播新兴地。

特色产业持续做大。自治区党委书记

刘宁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

示,要“打造更多像柳州螺蛳粉这样的网红

产品”。因美食而“红”的柳州,正不断升级

发展柳州螺蛳粉产业,巩固壮大柳州“长

红”的基础。2022年,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

收入达182亿元,实现出口8300万元,柳州

螺蛳粉的“粉丝圈”遍布 28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可食用的城市名片”销往世界各地,

每包都带着“柳州”字样,这是宝贵的宣传

载体、是“一步到胃”的城市营销,持续扩大

着柳州的国际知名度。需要注意的是,地

方特色产业特别是食品行业,往往比较脆

弱,如若做不到规范化发展,从“红”到

“黑”、从爆红到覆灭,往往就在旦夕之间。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行业规范管理,防

范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重大负面舆情。

城市实力“软硬”兼备。“网红城市”的

形成离不开城市文化底蕴、经济实力、人口

规模乃至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

用。想要让城市硬实力支撑起软实力,就

要坚守“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做好产业发

展“传统、新兴、特色”三篇文章,有力推动

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千

方百计增加工业存量、想尽办法扩大工业

增量,大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

制 造 城 和 国 际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高 地 。

“软硬兼施”充分调动社会凝聚力、文化感

召力等各种力量,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幸福底色越来越浓。10 多年来,柳州

陆续实施了市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公厕

免费、博物馆免费、免收城市路桥机动车辆

通行费、城区道路泊位免费停车 1 个小时

等一系列惠民举措,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获得感、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

打造和谐舒心的人文环境、生活更便利的

宜居环境、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更

满意的政策环境、竞争更公平的法治环境、

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关系更亲清的

政商环境,让群众乐享生活、让游客宾至如

归、让企业更好发展。

城市名片不断擦亮。从挖掘历史故事

到打造旅游环境,从城市人文景观建设到

打造“一车风行、一江旖旎、一花倾城、一粉

飘香”的四张闪亮城市名片,柳州的城市形

象得以不断迈向“长红”。在此基础上,

柳州还应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改善民生

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擦亮“四个一”城市

名片,主动作为、积极纳新,延展好自身优势,

不断挖掘和打造独具特色和具有传播力、

影响力的城市新名片。

(作者系柳州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

本文系 2023 年度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研究重点课题《柳州推动“网红城市”向

“长红城市”转变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25

第28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进一步擦亮“中国温泉之城”金字招牌

□文/陈志永

贺州市温泉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发现

温泉资源点13处,且多为水温超过50度的

自涌泉,其中八步区南乡温泉群被公认为

华南地区品质最好的温泉群之一。2022年

12月,贺州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评为“中国

温泉之城”,是广西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设

区市。进一步擦亮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助推康养产业发展,使“热汤”变“金汤”,

贺州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高标准做好开发利用规划。在市级层

面成立贺州温泉资源综合开发协调工作领

导小组,加强全局性谋划。在《“中国温泉

之城”贺州市概念性规划》基础上,统筹编

制《贺州温泉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三年

行动计划》,进一步形成全市温泉资源开发

利用的路线图。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依

托和整合姑婆山、贺州温泉、里松温泉、天

沐温泉、杨梅冲温泉等景点景区,规划建设

主打森林休闲、温泉康养产品的国家级生

态旅游示范区——姑婆山康养小镇,并争

取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统筹推进,以破解

资金、用地等瓶颈问题。

突出打造特色多元业态。结合本地温

泉地域地貌条件,从差异化、品质化、个性

化等角度发力,在温泉建设理念、创意设计

上下功夫,破解“千泉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打造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业态精品;积极与

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专业团队系统运

营,力求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品

牌、统一经营的温泉开发管理格局。要“跳

出温泉干温泉”,以康养为龙头,实现产业

链不断延伸、扩展,让游客有更多、更好的

新体验、新消费;注重与中医药及现代化医

学相结合,打造温泉康疗养生,与养生、养

老结合,发展温泉健康享老;在精致化产

品、精细化服务、精彩性活动和精益化运营

上,做到常变常新、常新常变,鼓励推出“温

泉+高端饮用水”“温泉+美食”“温泉+夜

游”“温泉+研学”“温泉+节庆”“温泉+体

育”等多元业态,凸显差异化旅游魅力,满

足游客“吃住用休养疗”的需求。

构建桂粤湘边界地区旅游带。锚定打

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首选地这一目标,依

托利用好“粤桂画廊”合作共建机制、“90分

钟同城圈”的便捷,上线桂粤湘边界地区贺

州、郴州、永州、桂林、梧州、肇庆、清远旅游

一卡通,掀起“交换游”热潮;同时以探索打

造桂粤湘职工疗休养协作先行区为突破

口,发挥天然地缘优势,串联上述七城市的

旅游疗休养资源,建立产品互推、团队互

送、政策互惠、基地互动的疗休养合作机制。

创新市场营销方式。指导温泉行业协

会发展,推动制定温泉产业地方标准和团

体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大市场营销,通过

制作短视频、打造主题 IP 等形式开展品牌

宣传,举办推广温泉康养休闲旅游精品线

路的各类营销活动,规划筹建温泉展览馆,

营造开发利用温泉资源的浓厚文化氛围。

同时鼓励文化设计、医疗保健等专业人才

参与温泉康养的开发、运营。

强化政策、交通和要素保障。通过统

筹协调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等领域的相关

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温泉康养产

业给予支持;在温泉开采、环保等准入许可

和经营许可的审批事项上,解决好“一照三证”

办理问题,可视情况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

原则,制定准入门槛和审批办法,以保证温

泉企业正常运营、正规发展;协调金融机构

在结算支付、信贷产品等方面加大对温泉

康养产业支持力度,探索医保支付在温泉

中医药保健领域的限额使用。完善乡村交

通设施建设,更好实现交通与各温泉旅游

景区的线路衔接、服务衔接。协调做好通

信、通电、通水等相关配套工作,保障温泉康

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系贺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西溪森林温泉度假区 伍锦辉/摄

当代论坛 理论实践 责编/李佳颖

26

第29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以价值赋能为核心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文/凌 婕 牛凯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

于立德。”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思政价值与作

用最直接的体现。以教学作为实践观察的

原初维度,结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

育的特点,以思想价值赋能为核心,实践美

育与德育并举,是新时代推动文化艺术职

业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理路。

以课堂为主渠道推动美育与德育深度

融合。课堂教学是最基础和通用的教育教

学手段,推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以科学理念为先导,树立价值赋能意

识。当前,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

设过程中,还存在将课程思政狭义地理解

为思想政治的片面认识,甚至狭义实践为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

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

念,核心内容不是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

教育,而更多地指向专业教师依托专业课

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培育等载

体,本质上是追求在专业课程中实现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大德育”。二是以价

值赋能为核心,推动德育、美育融合。文化

艺术职业教育本身具有美育功能,又兼具

德育责任。孔子曾用“尽善尽美”表达文化

艺术创作要在思想政治表达与艺术美学上

实现统一的理想追求。朱光潜在《谈美感

教育》中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

德育的基础功夫。”美育与德育在学生培养

上目标一致,那便是培养学生成为由内而

外“美”的人,美育涵养学生习性,德育塑造

学生品格。因此,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的特性要求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美育与

德育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

思想价值引领这条主线,把握思想价值赋

能这个核心,便可有效避免课程思政的机

械与生硬,推动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

以文化为主方向推动课程思政教学

入脑入心。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本

身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性。根据《关于促进

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精神,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

展目标主要是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

量发展以及文旅融合发展要求更加匹配,

总要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输送大

批坚守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的高素质

文化艺术技能人才。这便要求文化艺术职

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将文化性作为基本原

则,实现思想价值赋能。一是要将提升学

生人文素养和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教学的能

力与素质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在整

体上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属性,建构

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地区特色文化等为核心的

文化资源体系与应用体系,通过文化牵动

课程思政教学。同时,借助课程思政在教

学中激活文化资源,形成课程与文化的双

向良性互动。二是教学设计中要灵活地将

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实践资

源。将文化作为思想价值赋能的主方向和

重要资源,并不等同于生搬硬套进行文化

科普教育,而需要教师将文化元素转化为

与课程内容贴合的思想意识、精神内涵和

价值塑造,避免生硬的“两张皮”现象。

三是在文化资源的选择运用上要精细化、

有针对性。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需

要将思政元素精细化、具体化。民族地区

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传承地方优秀

民族文化的职能和使命,在思想价值赋能

上便需聚焦地域性民族特色元素,在文化

资 源 的 开 发 与 运 用 上 要 选 择 优 秀 民 族

文化,在教学中要传递民族文化艺术之美,

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实践为主抓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见行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

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价值赋能既要借

助课堂教学隐性化的思想价值浸润,也要

在实践中获得正向迁移。一是以实践为抓

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创作观

念。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实践运用

为主要教学目标,且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呼

唤思想解放,故思想价值赋能不单要体现

在学生认知结构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

生的创作思维和创造能力中。在艺术作品

创作中,要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课程学

习,真正感悟艺术来自人民又服务人民。

二是在介体上营造德育氛围。文化艺术职

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主题实践创

作,而实践不一定也难以实现大范围专题

化的作品创作,故广义的实践包括课堂教

学中的课堂情景、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在

教学环境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中接受

潜移默化的美育与德育。三是教师要提升

自身艺术创造力。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课程

思政的课内外实践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历

史文化知识基础和对时代敏锐的洞察力,

从而把握和确定实践教学方向。面对实践

中的不确定性,教师要提升自身创新创造

力,将思想价值赋能嵌入课堂实践,进行全盘

统筹和综合设计,推动课程思政见行见效。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覃 妮 思政课改革创新 当代论坛

27

第30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学习好运用好“浦江经验”

今年是“浦江经验”形成 20 周年。这个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

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经验为何历久弥新?答案就

在于,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浦江经验”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与这次主题

教育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浦江经验”,就要学习它不回避

矛盾、不掩盖问题的基本原则,公开透明、畅通渠道的科学方法,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的

实践经验。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问题导向,以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担当走好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问效于民中确保主题教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求得实效,持续推

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现代化。在第一批主题教育进入尾声和第二批主题

教育即将拉开序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本期“圆桌会”围绕如何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

进行探讨,以期更好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践行“浦江经验”

,走好民心所向之路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覃 冬

当代论坛 责编/覃雪花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浦江经

验”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

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

众史观。20 年来,“浦江经验”展现出强大

的生命力,不断彰显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

值。近年来,广西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

向,聚焦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

题,开展了一系列强党建、惠民生的行动,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

升,但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层出

不穷,不少“疑难杂症”依然存在。踏上新

征程,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再学

“浦江经验”,我们该学些什么?

学习“浦江经验”,关键就在于牢牢把

握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核,牢固树立

正确的政绩观。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

区情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社会基层治理难

度较大。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国之

大者”的嘱托,深刻领会“浦江经验”的观

点、立场、方法,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

谁”“依靠谁”,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坚持

人民至上,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一张蓝图

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做到“新官必须

理旧账”“新官不能留新账”,坚持不懈对准

短板弱项和瓶颈难题攻坚克难,持续深入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

“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

树政绩”的问题。

“民呼我为”是一种态度,更要有管用

的方法。“浦江经验”的成功实践证明,面对

面做群众工作是最管用、最有效的方法。

以“浦江经验”解基层治理之难,既要有一

心为民的初心,也要有深入基层、沉到一线

的脚力。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扎进矛盾

“窝”里,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

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自觉问需

于民、问计于民,及时梳理诊断各类矛盾问

题,对症下药开出良方,推动解决一批发展

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

题,才能更好地访出民情、解决民忧、凝聚

民心。

“浦江经验”启示我们,畅通渠道才能

更好地提升为民服务效能。近年来,广西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示范创建,搭

建村民(代表)会议、议事会、理事会、监事

会等多种基层治理平台,通过邀请人大代

表、党员干部等作为议事员定期参与社区

议事,拓宽党群、干群沟通渠道,广泛收集

民情民意,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畅通民意诉

求渠道,推动社区基层治理与居民自治实

现上下互动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访接待群众是

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领

导干部要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

义,主动深入困难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矛

盾较为尖锐的地方开展调研,多些“解剖麻

雀”,主动包案“疑难杂症”,善于倾听民意,

解决关键“小事”,集中群众智慧,在直面矛

盾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为群众

排忧解难的质效,走好新时代民心所向

之路。

28

第31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干部下访,把“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

□自治区信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人事处处长 汪 新

用好两大经验,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

□武宣县委组织部 谭良艳 武宣县通挽镇政府 张 琰

信访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如何

让“第一难”不再难?20 年前,时任浙江

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开创了省级领导

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在大接访中形成了

“浦江经验”。

弘扬“浦江经验”,抓的是领导干部这

一“关键少数”。领导多下去,直奔基层、直

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变群众

上访为领导下访,才能更好地变群众“信

访”为“信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

层。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始终秉持

为民之心,深学细悟“领导多下去,群众就

少上来”的方法路线,通过配套“跟踪督办”

“限期办结”“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等

工作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推动各级领导

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解决问题。聚焦

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和影响社会和

谐稳定的信访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民呼我

应”“接诉即办”,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直接

联系群众制度,对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及

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及时有

效地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

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

“要挂牌、出公告,做到家喻户晓,扩大

接待面。”这是“浦江经验”的管用办法,核

心就在于让老百姓都知道领导下访这个

事。广西深学细悟这一办法,通过组织开

展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定期安排党政负

责同志和有关机关单位负责同志轮流到信

访服务中心值班接待来访群众,每季度统

一时间开展市级大接访活动,积极开展信

访积案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常态化联合街

道、社区等,以多样下访接访方式扩大接待

面,推动领导干部真下真访民情,让广大群

众知晓并参与进来,切实把“问题清单”变

为“满意清单”。一些领导还打破固有模

式,邀请律师等第三方参与接访,或是在接

访后进行回访,积极推动问题化解。

矛盾在哪里,领导干部的脚步就走向

哪里。领导下访不是走过场,而是要有往

矛盾“窝”里钻的务实作风,真正把落脚点

放在“事要解决”上。接访下访事项涉及的

大多是群众信访反映的行路难、饮水难、就

业难等民生问题,一些问题因为长年累积,

成了久拖不结的积案。“抓源头、化积案、解

民忧、办实事”,广西聚焦重点领域信访问

题和信访积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将中央

交办的信访积案纳入专项整治范围,从信

访积案中筛选出“骨头案”“钉子案”,协调

推动自治区领导带头包案化解。同时,学

习“浦江经验”加强源头治理,对问题突出

的市县进行挂牌督办,实行每日一调度、每

周一通报、半月一分析、每月一总结机制,

通过强化统筹、双约谈、提级办理等机制,

推动信访积案“减存量”“控增量”,确保件

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

的“神经末梢”,是矛盾问题的最前沿。抓

前端、治未病,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

的产生,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既需要践

行自下而上、重在预防的“枫桥经验”,也需

要学好用好自上而下、重在破难的“浦江

经验”,形成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闭

环系统。

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关键,仍在于把矛

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枫桥经

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

交”为主要特征,重在发动和依靠群众,

可以化解绝大部分“小矛盾”;“浦江经验”

则 能 够 通 过 领 导 下 访 解 决 剩 下 的“ 大

问题”。归根结底,两个经验都指向同一目

标——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武宣县创新

构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

事、期盼事”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

动员有公益心和协调能力较强的村、屯干

部和优秀党员担任巷道党建组织员,按照

1 名组织员加 10户群众“结一联十”的方式

联系服务群众。同时,充分利用登记窗口、

日常调研、志愿者服务、人大代表 App等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意见建议,构建

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治共

同体,通过全覆盖排查、分层分类解决问

题,有效破解矛盾纠纷发现不了、化解不及

时、群众不满意等问题,确保群众“五事”件

件有回应、件件有措施、件件有落实。

及时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

解在萌芽,需要把握好“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的互融互动,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在

基层治理中的角色作用,推动干部、群众同

题共答。领导干部要真下真访民情,敢担

当、善作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问

题、在现场就可得到答复。如武宣县实行

巡回下访接访制度,以县四家班子领导和

县直有关部门领导为主、乡镇领导重点参

与,通过集中下乡定点接访、不定期带案下

访、预约走访、上门回访等方式,让群众能

够访到想访的领导、说出想说的话、解决该

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两大经验核心都在于“民”,如何把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转变为强大的行动自觉?

需要把“党委政府干,群众看”的错误思想

扭转过来,推动党委政府发力、党员群众齐

干,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如武宣县建立干

群连心制度,要求每名在职在编干部至少

联系 5 户农户,安排党员代表、人大代表、

村民代表包片联系农户,收集群众意见建

议,打造民情民意的“瞭望哨”,充分调动群

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激活了基层社

会治理内生动力。

29

第32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总 策 划 刘 波 李庭华 朱金莉

□策划统筹 阳秀琼 钟 振

□策划执行 谢羲薇 周剑峰 张友豪 刘 峥 王海波

黄 丹 石 钖 钟春云 覃楚欢 徐云洁

9 月 16 日至 19 日,广西南宁,第 2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如约举办。

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的东博会和峰会,迎来“镶钻成冠”

的新未来。

在不变中坚守,在求变中前行。

从 2004 年东博会、峰会举办地永久落户南宁,到第 20 届

东博会、峰会“四个全面升级”,“持续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是

东博会、峰会不变的坚持;

从首届“共注合作之水,启动时代之钟”,到第 10届“区域合

作发展——新机遇、新动力、新阶段”,再到第 20届“和合共生建

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

经济增长中心”,年年焕新的大会主题,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实现

从对话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跨越。

紧扣中国—东盟合作大方向,东博会和峰会日益成为推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

连续成功举办19届的东博会和峰会,形成中国和东盟开放

合作的“南宁渠道”,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助力“一带一路”

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极大提升了广西开放发展水平。

最显而易见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年

年上台阶,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累累硕果的背后,离不开那些满腔热忱投身于东博会和峰

会台前幕后的人们,他们亲历、见证了东博会和峰会的每一次升

级、每一步跨越,与东博会和峰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东博会和

峰会也因他们的参与而熠熠生辉。

随着RCEP生效实施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

向3.0版迈进,东博会和峰会也孕育着崭新机遇。

一路繁花一路歌。

东博会和峰会,已经成为壮美广西开放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永不落幕的东博会”,越走越实,必将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脉动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添新动力,助力共

建中国东盟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构建更

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文/谢羲薇)

关注

携手20载,奔赴30

第33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镶钻成冠”新未来

31

第34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四海宾客汇聚,共赴20年之约。

承载着中国和东盟各国合作共赢梦想

的第 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

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和峰会)将于

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中国

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将站在新起点上共商合

作大计,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

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

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20 年来,

东博会和峰会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

一体化大势而生,从服务自贸区建设到助

力“升级版”打造,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到推动 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关系逐

步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

力的典范。

推动战略沟通,夯实政治互信之基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

关系源远流长。

时间追溯到 1991 年,中国和东盟开启

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

伙伴;1997年,中国和东盟形成“面向21世

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 年,中国和

东盟达成“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

系”;2021年,中国和东盟更是建立了“全面

战略伙伴关系”,迄今携手并进 32载,双方

合作之树枝繁叶茂。

政治互信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重要基

础。这些年里,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以东博会和峰会为载体,不断汇聚共识、对

接发展战略。

回望 2004年首届东博会和峰会,它由

中国和东盟 10国共同举办,是中国和东盟

国家首次合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展会。当

时有近 10 名中外领导人、160 余名部长级

贵宾出席大会,有力奠定了双方政治互信

的基础。

此后的历届东博会和峰会,较之前一

年,会议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参会人员

级别更高,参会人数更多。这一平台日渐

提升为双方增强政治互信的全方位交流平

台,为中国—东盟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提

供了强有力支撑。

党际交往,在国际关系层面上发挥重

要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作用。2020 年,中国

共产党同东南亚国家政党首次对话会在

南 宁举行,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

东南亚国家政党关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东盟

合作的共同倡议》。

此次对话会,目的就是要发挥政党的

政治引领作用,助力本地区务实合作,为地

区发展注入新动力。东南亚与会政党领导

人表示,愿以本次对话会为新起点,同中国

共产党一道,坚定支持各国奉行睦邻友好

政策,促进互利合作,为打造更加紧密的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贡献更多政党

力量。

在东博会和峰会的外交舞台上,已有

182 名中外领导人、3800 多名部长级贵宾

携开放答卷,赴20年之约

□本刊记者/周剑峰

2004年11月3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资料图片

关注 责编/李佳颖

32

第35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通过开幕大会、

领导人会见、部长级磋商等一系列高层友

好交往活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政策及产

业发展方向等高层信息传向世界,从而把

国家层面的合作共识推进到企业、地方层

面落实。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

通总体规划 2025》对接、落实《中国—东盟

2030年愿景》等重大问题不断凝聚共识,发

表《南宁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都是双

方增进政治互信的重要成果。

促进经贸合作,从服务“10+1”

向服务RCEP扩展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贸易往

来,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别具特色、充满活力

的 一 道 风 景 线 。 一 年 一 度 的 东 博 会 和

峰会,是这条风景线上最亮丽的色彩。

2004 年,越南中原传奇咖啡的经销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越南咖啡的样品

参加首届东博会,结果意外受到热捧。如

今,公司旗下的“中原 G7”品牌已连续多年

占据东博会咖啡销售份额第一名,多款产

品顺利进驻中国多个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

不只是咖啡,通过东博会和峰会平台,

泰国的榴莲、缅甸的翡翠、越南的红木家具

等东盟特色商品也纷纷打开了中国市场。

同时,东博会和峰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

展提供了绿色通道,工程机械、运输车辆、

电子设备、建筑器材等一大批国内高精尖

产品“乘船出海”,进军东盟市场。

这是孕育经贸合作的“沃土”。2010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

成,双方对超过 90% 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

国—东盟自贸区1.0版惠及各方;2019年10

月 22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

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中国—东盟自

贸区2.0版正式启航,进一步落实新一批服

务贸易承诺,推动投资领域实质性开放。

这也是提升经贸合作层级的“助推器”。

从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五金

矿产、建筑材料、农产品、化工原料、服装纺

织等传统行业,到高端金属新材料、大健康

和文旅体育、绿色化工新材料、智能化设

备、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经济

发展的缩影在这里呈现。

数据是累累硕果的见证——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 2004 年的

1000 多亿美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9753.4 亿

美元;

中国连续 14 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

伴,东盟连续 3 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

伙伴;

中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从2002年

的 300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 10 月的超

3400亿美元,增长超过10倍。

创新一直是东博会、峰会永葆活力的

“密码”。经过多年发展,东博会和峰会搭

建起的中国和东盟交流渠道日益通畅,“朋

友圈”不断扩容。

2014 年,东博会创新设立特邀合作伙

伴机制,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先后出任特邀

合作伙伴;2017 年,第 14 届东博会首次设

立“一带一路”展区;2020年,东博会首创的

“云上东博会”平台正式上线;2022年,东博

会首设东盟和 RCEP 精品展区,集中展示

各国优势特色产品;首设中央企业展区,

重点展示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成

果……众多经贸活动从这里“开枝散叶”,

惠及四方。

在东博会展馆之外,一个汇聚中心拔

地而起,这是打造“永不落幕的东博会”的

生动例证。参展企业入驻汇聚中心,可分

享东博会带来的巨大商品流、资金流、信息

流,并实现展品留购销售和常态展示。

随着 RCEP 全面生效实施,东博会从服

务“10+1”向服务 RCEP 扩展,并进一步延伸

到更多“一带一路”国家。一批立足国内大

市场、面向东盟、辐射 RCEP 其他成员国的

项目加速落地实施:中国—东盟信息港分

别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建设了海外

云计算中心;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的金

融机构超过300家;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已

入驻文莱、柬埔寨、印尼、缅甸等9个国家近

40家机构……

深化全方位合作,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4月 7日,关丹港—北部湾港—中国川

渝多式联运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连接马

来西亚东海岸和中国广西、四川、重庆等广

阔的西部地区,马来西亚货物从关丹港上

船,抵达北部湾港后,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

道海铁联运班列,快速分拨到中国中西部

地区的17个省区市。

在东博会和峰会的推动下,近年来,

中国和东盟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2025》对接,不断

提升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便利化水平。

以北部湾港为重要枢纽的西部陆海新

通道,2017年一经建设便发展迅猛,目前新

通道以重庆、成都等地为起点,经由东线、中线、

西线 3条路线南下广西,经北部湾港出海,

实现了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间更便捷

往来、更快速通达,为广西打造向海经济、

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纽带”,中国和

东盟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去年

年底,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02.08万

标箱。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线路

也越开越密,内外贸共同发力,成为我国

西部第一条南北纵向货运大动脉和有机衔接

“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截至

今年 7 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

列累计突破2.5万列。

今年,广西聚焦“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

量达到 800 万标箱”等四大目标任务,全面

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能级和北部

湾国际门户港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中国

和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价

格最优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在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的同时,推

动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当是

广西在新发展阶段的务实举措。

今年 8 月 9 日,自治区党委发布公报,

提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

地。这一构想实属全国首次并上升为国家

部署,这是广西主动推进高水平开放、重塑

新竞争优势与守好祖国“南大门”的开创性

行动。

如何进一步推动部署落地落实?

在8月25日召开的中国—东盟经贸合

作情况暨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新闻发布会

上,自治区副主席眭国华介绍,本届东博会

和峰会将首次召开“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

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与东盟国家在深化

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领域形

成相关成果,升级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合作高

能级平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

利地。当前,中国和东盟双方正积极推进自

贸区3.0版谈判,中国—东盟经贸制度型开

放水平有望提升至新的高度。

33

第36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我与东博会和峰会的故事

双向奔赴成就未来

□本刊记者/谢羲薇 张友豪 见习记者/覃楚欢 通讯员/温薇薇

8月 29日下午,广西贸促会二级巡视员方旗打开办公室的电

脑,仔细浏览着各项会前筹备工作情况汇报。此时,距离第20届

东博会和峰会召开仅剩两周时间。

“这届峰会,我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峰会涉及的会议现

场和资源保障等工作。”方旗说。

自2004年起,每届峰会方旗都全程不落地参与其中。让他印

象最深的是2006年第三届东博会和峰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和东盟10国领导人出席开幕式。筹备会议期间,峰会秘书处接到

要在东博会开幕式结束后半小时内,把参会的 500 多位嘉宾接送

至峰会开幕式地点的任务。

东博会开幕式地点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距离峰会开幕式

地点广西人民会堂 6.6 公里,车程需要 20 分钟左右。为了将嘉宾

及时、顺利地转移,方旗和同事们多次往返两地现场勘查,对引

导疏通、交通线路、突发状况等细节预设思考,同时招募志愿者

培训,不断研判和实践,最终保证了任务顺利完成。

20 年弹指一挥间。方旗感慨:“我的成长离不开每年在峰会

筹备过程中的历练、在历练中的思考总结以及在总结中的实践与把握。”

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峰会内部形成 8 个分工明确

又环环相扣的工作组,以及一整套成熟的办会流程体系,通过一届

届峰会的历练,这支服务广西高水平开放发展的专业化队伍,数

次勇挑并且高质量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予的办会重任。

与方旗一样,何丽也是这支强劲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这位“80 后”已是一位有着参与了 15 届东博会和峰会经历的

“元老”。每次一接起会务电话,何丽都能中、英文随意切换,交

流起来泰然自若,外联业务能力可见一斑。

2006 年何丽刚加入峰会筹备工作时,被分到了外方组,负

责联络外国代表。“不像现在是 1 个联络官联系 3 个国别,那时

我们 1 个联络官要联系 5—10 个国别。”何丽回忆道。

从联络表格到制订接待方案,全部需要独立完成。没有经

验借鉴,何丽就一边探索一边实践,“没想到我当时一边摸索一

边做出来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仁的认可,让我觉得这一切都

很有价值和意义。”

从初出茅庐到广西贸促会国际会议部部长,何丽在实现自身

成长、蜕变之时,也见证着峰会的壮大和发展。

2022年,何丽参与筹备组建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专家

委员会,最终成功促成10位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领域深耕多年、

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成为第一批峰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第 19 届东博会和峰会召开前,峰会专 家委员会在北京举

办了成立仪式暨第一次智库会议。“专家们在智库会议上碰撞

出许多火花,我们也从中听到了更多、更专业的建设中国—东盟

自贸区的好声音。”何丽说。

“把每一届盛会当作新的一届来筹办,这个信念已经成为刻在

我们每个人骨子里的使命和责任,能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西开放

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深感荣幸与自豪。”方旗与何丽的

肺腑之言,也是许许多多为东博会和峰会默默付出的幕后办会人

的心声。

方旗(左一)与同事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场合影。

广西贸促会供图

关注 责编/覃 冰

2014年9月,何丽(左一)接待新加坡大华银行参会贵宾。

广西贸促会供图

34

第37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19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

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参会证件,进出各类场

馆的标贴,筹办历届峰会的活动方案、画

册、手册、通讯录……在广西贸促会国际联

络部部长叶妍的办公室里,这些承载着她

与东博会和峰会美好回忆的物件,一直被

她珍藏着。

2004年,首届东博会和峰会举办,叶妍

成为东博会和峰会接待工作部的创部成员。

在那个还没有大型高端外事活动筹办

经验可借鉴的年代,叶妍与同事们怀着满

腔热情去摸索,为东博会和峰会的筹办尽

心尽力。“我们在接待工作部的小楼里加班

加点,做方案、研讨、开会、写稿、制表,后来

又3天3夜在印刷厂里连轴转。”忆往昔,叶

妍眼中闪烁着泪光。

20 年来,从最初拜访交流、发传真、打

电话,到如今发邮件、发微信、面对面视频,

叶妍几乎访遍东盟 10 国的重要商协会和

相关机构,也因此结交了一批东盟工商界

的朋友。

在叶妍的工作笔记上,有这么一段深

情记录:“亲爱的东盟同仁们,曾记得我们

通宵达旦,为讨论最佳方案相互理解和支

持;曾记得我们在半夜通话,共商解决了应

急突发事件后喜极而泣;曾记得我们在活

动现场一个眼神的默契交流;曾记得我们在

湄公河畔举杯共饮,庆祝合作圆满成功……”

时过境迁,如今的东博会和峰会形成

了完善成熟的办会办展体系,吸引着国内

多个省区的办会办展单位前来取经。

叶妍参与和负责筹办的中国—东盟商

界领袖论坛已连续举办 13 届,内容从服务

中国—东盟“10+1”向服务 RCEP和“一带一

路”拓展,越来越多 RCEP 和“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的工商界领袖在论坛上发言,论坛

成为峰会的重要品牌活动。

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也是峰会的

一块闪亮招牌,是目前东博会和峰会会期

举办的唯一法律论坛。“论坛已成为以法律

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乃至 RCEP 国家经贸

交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商事法律有效

供给的重要平台。”说到论坛自 2014 年举

办至今取得的系列成果,负责筹办的广西

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聂新宇面露骄傲。

与叶妍一样,聂新宇 2006 年大学毕业

后的第一个工作身份就是第 3届峰会现场

组成员。那年的开幕式上,聂新宇真切感

受到,同事们的担当作为推动着峰会在

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层对话、加强经贸合作、

促进人文交流和代言工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深感敬佩的同时,我心里也种下了

为东博会和峰会接续奋斗、增光添彩的种

子。”聂新宇说,今年是他参与峰会筹办的

第 17 个年头,对他而言,这早已不是一份

工作,而是一份共同成长的事业。今年1月,

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贸促工作先进单位和先

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聂新宇获评全国贸促

工作先进个人。

“时光飞逝,抬眼已是小半生,致与峰

会度过的20年,致往后余生,愿中国与东盟,

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今年东博会和峰会

开幕前 19 天,叶妍写下这么一段话,20 年

与会相伴的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这也是

众多跟叶妍、聂新宇一样与东博会和峰会

相伴成长的工作者们的心声。

一份共同成长的事业

□本刊记者/谢羲薇 张友豪 见习记者/覃楚欢 通讯员/温薇薇

聂新宇(左三)与同事在第15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场合影。

广西贸促会供图

2018 年 9 月,叶妍(右一)与同事筹备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亲王与中国

企业CEO圆桌对话会。 广西贸促会供图

责编/覃 妮 关注

35

第38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关注 责编/覃 冰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伟

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珍贵的照片。那

是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铁山港

公用码头视察时的留影。

“看,这上面还拍到了我。”蒋伟一边指

着照片一边说,“当时总书记提出,一定要

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

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

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

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我听得心

潮澎湃,想着一定要把这份事业干好!”

遵循总书记的嘱托,北部湾港不断提

升大型港口的专业化水平,相继建成一批

高等级航道和大型码头泊位;2022年,全球

首创 U 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全自动

化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

装箱码头投入使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

化让北部湾港在国际航线中熠熠生辉。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中国

西南地区面向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北部湾港在东博会和峰会平台的加持下,

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 2015 年到 2022 年,我连续参加了

八届东博会和峰会。”蒋伟拿出了往届参加

东博会和峰会的证件,那是他特意保存的

纪念。

2017 年 4 月 28 日,首趟“渝桂新”南向

通道试运行班列从广西钦州港站开出,驶

向重庆团结村站,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

铁海联运班列的前身。

6年过去,铁海联运班列已从当初仅有

的1条线路,拓展至今天的北部湾港至重庆、

四川、云南等 7条常态化开行线路,在中国

西 部 大 地 上“ 开 枝 散 叶 ”。 截 至 今 年 8

月 13 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已累计开行

5596 列 ,同 比 增 长 6%;区 内 班 列 开 行

2054 列,同比增长18%。

“之前很多国外客商不知道北部湾港

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我们也不能经常飞到

国外去宣传,东博会和峰会是一个很好的

宣传推介平台,云集了国内外客商,让我们

得以多方接洽,广为宣传,带来了许多新的

合作机会。”蒋伟说。

让蒋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泰国驻本地

使馆的代表在东博会和峰会上了解到西部

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和建设后,于 2022 年专

程来到北部湾港集团,提出希望借助西部

陆海新通道,解决泰国榴莲运输至中国销

售的问题。

“当时我们给泰方做了详尽的方案,还

开通了从泰国林查班港到中国钦州港的水

果快线,并在各口岸部门的高度配合下完

成快速通关,通过铁海联运班列输入到

重庆、成都等地区。为了保证榴莲的新鲜

与口感,我们专门制作了 10 个可以直接上

铁路的冷藏集装箱,解决泰方的产品运输

问题。”蒋伟说。

如今,北部湾港已经成为重要的水果

进出港口,在东博会和峰会的平台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客商选择通过西部陆海

新通道进行航运。蒋伟对此表示:“北部湾港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力军参与东博会

和峰会,我身为集团一员,为自己能够参与

国家战略建设、服务广西对外开放的浪潮

而深感自豪。”

为服务广西对外开放贡献力量深感自豪

□本刊记者/谢羲薇 刘 峥 见习记者/覃楚欢 徐云洁

蒋伟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的论坛上向国内外客商推介西部陆海新通道。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36

第39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都能看

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们的每一次赴约,都

会给展会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他们是东博会

上独一无二的主角——参展商。

东博会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我们已

经参加了19届东博会,集团的发展与东博会

的桥梁纽带作用密不可分。”广西平铝集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铝集团”)每一年都

如约而至,集团总裁梁清梅直言,参加第一届

东博会时公司只有 70 多名员工,产品比较

单一,目前集团员工达5000多人,年产值上

百亿元,已成长为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可

以说,公司是与东博会一同成长起来的。

2004 年首届东博会举办时,平铝集团

还是一家名为平果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的鲜

为人知的小企业,产品以铝板材为主,涉及

铝产业深加工的产品几乎为“零”。

梁清梅回忆,起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

态。展会第一天,路过观看的人多,但谈合

作的寥寥无几;第二天,来自广东、福建的

几位客商前来咨询并表达了合作意向,“我

们很受鼓舞。”

那一年,公司带回了在东博会上的第

一个合同,随后逐渐在国内打开市场。

2007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广西平铝集团有

限公司,铝门窗、铝合金等产品也通过东博会

进入越南。

“参展所带来的关注度是全球范围的,

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梁清梅说,

在参展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更能够与业内同行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

这些交流经常能激发出新的想法和创新。

如今,公司的展品从单一的铝材拓展

到再生铝铸锭、铝棒、建筑铝模板产品、全

铝别墅、全铝家具、全铝车厢、铝电动车等

全铝系列产品,不仅稳稳立足于国内市场,

还在柬埔寨设立办事处,与越南、泰国的合

作也不断走深走实。

今年,平铝集团将继续携手东博会,开

辟新的发展领域:除了展示一贯热销的产

品,还有一款独具特色的全新产品——全

铝太空舱亮相东博会。

如果说平铝集团是东博会的常青树,

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达”)

则是后起之秀。2010 年,作为创始人之一

的董事长黄康华与合伙人报名参加当年的

东博会,期望一展身手。他们花大力气制

造了一台“又笨又丑”的机械设备,最终以

15万元卖出,赔了5万元。

“赔本赚吆喝!”黄康华回忆说,虽然心

理落差很大,但也极大地鞭策了创业团队。

通过参加东博会,他们开了眼界、有了对比、

认清差距,逐渐厘清了发展思路和目标。

2011 年,美斯达将目光瞄准国内尚处

于空白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领域。公司

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自主研发出符合

中国市场需求和应用习惯的移动破碎机,

从矿山机械制造一举迈入移动破碎筛分设

备细分领域,并迅速打开市场销路,生产销

售节节攀升。

此后,美斯达连续 12 年携带工程机械

明星产品亮相东博会,借助展会平台不断

扩大“朋友圈”,推动产品成功“出海”,各类

产品稳步进入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老

挝等东盟国家市场,公司也发展成为广西

工业龙头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球移动式破

碎筛分设备制造商10强。

黄康华坚信,“面向 RCEP,立足东盟市

场”将是美斯达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与东博会共成长

□本刊记者/王海波 张友豪

第19届东博会上,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携移动破碎筛分设备“新面孔”亮相展会。

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铝电动车吸引

外国客商前来体验洽谈。 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责编/覃雪花 关注

37

第40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关注 责编/覃 冰

“做好东博会的翻译工作,需要具备极

强的应变和沟通能力。”做过两届东博会志

愿者的邹骁杭说。

邹骁杭目前是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

语言文化学院越南语专业大四学生。第18届

东博会时,他报名并成为服务签约仪式的

志愿者,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帮助酒店做好

嘉宾签到、引场等工作。第 19 届东博会

他再次报名,因为学科专业优势,他成为服

务助理和贸易对接会的翻译,为参展客商

提供翻译服务。

让邹骁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 19 届

东博会上的一场贸易对接会。来自印度尼西亚、

越南以及非洲国家的外商积极主动与我国

企业进行商洽,邹骁杭和其他志愿者被叫

到会场进行翻译工作。对方当时本想找

英语翻译,但经过邹骁杭和同学相互配合、

用心服务,大家相谈甚欢,互相留下联系方

式进一步洽谈。

“在东博会做志愿者,让我的沟通能

力、工作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邹骁杭坦言,翻译中也有些许遗憾,比如涉及

有关建材方面的专业术语需要翻译成英语

时,专攻越南语的他无法准确传递相关信

息。“这也督促了我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尤其是外语能力。”邹骁杭说。

还有一回,邹骁杭陪同布隆迪共和国

一位外商逛展。外商想购买一些具有中国

特色并带有科技含量的商品回国售卖。

东博会上展出商品种类繁多,什么产

品才符合外商的需求?邹骁杭一边思索一

边陪同外商一次次探馆,最终外商将目光

锁定了中国的四家厂商:一家做木雕的广西

厂商、一家经销油漆的厂商、一家苏州做灯

具的厂商,以及一家佛山做煤气灶的厂商。

商洽过程中,因为这位非洲客商的

英语口语带有当地口音,给翻译带来了一

定困难。在反复的交流中,邹骁杭克服了

前期的辨识困难,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

外商和四位中国厂商都下了订单,并诚挚

地称赞东博会办得很好,下一届会叫上自

己的朋友一起来。

“在东博会当志愿者能够丰富自己的

阅历,增加与外国友人接触的机会,开阔眼

界。像东博会上接触到的一些国外的优质

产品和资源,都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邹骁杭说。

邹骁杭的校友邓舒忆也同为第 18 届、

19 届东博会的志愿者,为大会门禁管理服

务,负责专业观众个人二维码的扫描和当

日扫描数据的统计工作。她说,有一次一

位外国参展商跑到安检口向志愿者求助,

对方语速急促且嗓门很大,显然十分焦急,

她赶紧上前用英语询问。经过沟通,得知

对方找不着想去的展馆方位,她立即拿出

地图为对方指明路线。让她没想到的是,

当天的展销会结束后,这位参展商特意返

回安检口当面感谢她。

“当他边说着‘Thank you’边向我竖起

大拇指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只要真诚、用心

服务,无论哪个岗位上的志愿者都能成为

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邓舒忆说。

东博会上的南宁热情

□本刊记者/黄 丹 石 钖 实习生/吴 莹 马志鹏

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越南语专业学生邹骁杭为参展商提供翻译服务。

共青团广西区委社会联络部供图

志愿者邓舒忆(左三)在第19届东博会上做当日二维码扫描数据统计工作。 邓舒忆供图

38

第41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责编/邓千稀 关注

轻抚着已经泛黄的 20 年前的报告,

中新社广西分社社委、采编中心主任蒋雪

林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 2004 年。那一年,

是蒋雪林入职分社当记者的第五个年头,

这份《关于广西分社开展“走进中国—东盟

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系列报道活动请

求给予支持的报告》,正是他草拟的。

彼时,国内外对中国—东盟博览会

永久会址南宁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中新社

广西分社计划推出系列报道,以充分展示

南宁的魅力。“这是已故前任分社社长亲手

修改的,他还增加了一篇《南宁,一个兼容

并包的城市》的报道,一共19篇,从文化、商

业、教育等多角度展现南宁对外开放、海纳

百川的城市形象。那是2004年9月8日,距

离首届东博会开幕还有70多天。”蒋雪林说。

20 年弹指一挥间,东博会往事历历在

目。“每年的开幕式都是重头戏,尤其是第

二届的开幕式,取自中国和东盟十国母亲

河的水共同汇入一个杯子,充分体现了

中国和东盟相交相融相互促进发展的趋

势。”蒋雪林说,“实际上通过多年的举办,

东博会和峰会在中国和东盟之间也起到了

这样的作用,南宁乃至广西跟东盟的交往也

多了起来。”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

交往源远流长,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跨国婚

姻。那是 2019年的第 16届东博会和峰会,

蒋雪林和分社同事策划了关于跨国爱情的

选题,在展馆茫茫人海中找三对跨国夫妻

进行采访。“大家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这种不可能当中又有着必然。东博会在

南宁举办了那么多年,经过密切交流合作,

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感情,产生跨国恋

情。这条新闻发出来后,反响热烈,中国和

东盟的媒体纷纷转载。”蒋雪林高兴地说。

东博会和峰会已成为中国和东盟重要

的开放合作平台,也是媒体争相竞逐的舞

台。和蒋雪林一样每届盛会都参与的,还

有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采访

部主管刘佳。

刘佳和东博会的缘分始于 2004 年,博

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新闻就是她参与写稿

的。后来关于东博会的筹备、会标的设计、

吉祥物的选定,她都有幸一一见证。

从东博会呱呱坠地至今,刘佳也从一个

入职不久的记者新兵,成长为一名老记者。

对她而言,最幸运的就是有机会每年在开

幕式现场目睹各国领导人的风采,聆听他

们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中国—东盟合作

共赢的真知灼见,这给所有参与者带来

莫大的鼓舞。

东博会和峰会的活动规格高、采访任

务量多、活动密集,做好盛会的新闻报道,

对媒体人来说就是一场“硬仗”。刘佳清楚

地记得,她参加盛会报道最多的一天就有

15个采访任务,她和摄像同事不停地转场、

拍摄、采访、写稿,上《广西新闻》头条的开幕

式重点稿件,可谓年年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20年来,我们通过镜头画面见证着东

博会和峰会越办越好,这些变化我们用镜

头记录了下来,见证了它作为‘助推器’作

用不断增强,推动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

设从1.0版升级到2.0版,并向3.0版迈进。”

刘佳说。

东博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开放。媒

体人幸运地见证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企业在

这个平台上不断开拓市场,增进友谊,实现

互利共赢。

南宁日报社记者陈麒元第一次参加东

博会和峰会是在 2018 年。作为一名随团

记者,他在现场见证了南宁市一批重大项

目签约,也见证着这些项目从签约到落地、

开工、建设、投产。“广西在这一盛会里,用

足用好东博会平台,促进经贸交流合作,进

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成效可圈可点,不仅

造就了南宁,更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

新的活力。”陈麒元说。

做好东博会和峰会的

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

□本刊记者/钟春云 刘 峥 实习生/马志鹏

媒体人在东博会和峰会现场(从左到右依次是蒋雪林、刘佳、陈麒元)。 受访者供图

39

第42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世说新语

微观天下

10.79亿!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8 月 28 日发布的第 52 次《中国互

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国网民

规模达 10.7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6.4%;国内市场上监测到

的活跃 App 数量达 260 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

生活。 (据新华网)

【评论】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

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与技能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

《中国商报》: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网

络安全风险、信息茧房等问题仍需加强管理和引导。

新政\"认房不用认贷\",供城市自选!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传来了好声音。8 月 25 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

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

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

不用认贷”政策措施。这项政策纳入了“一城一策”工具箱,供

城市自主选用。 (据《中国房地产报》)

【评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所长卢华翔:

在一些首套与二套房首付比例差距较大的城市,若及时跟进落

实“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将为购房人带来更多利好。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房不用认贷”并非全国一

刀切的新政,其实施仍要遵循“因城施策”。新政落地后,一线

城市或将再次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因此不能一下子就把

政策用到底。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要让违法者算明白一笔账!

添加药剂、调换水样、旁路排放、篡改数据……最近,生态环境

部通报一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曝光了花样繁多的环境监测

数据造假行为,相关涉事单位和个人被依法严处。持续保持高压

严打态势,体现了生态环境部门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零容

忍”的鲜明态度和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的决心。 (据《人民日报》)

【评论】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五花八门的造假行

为,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及时固定有效证据,锁住

“七寸”,才能让造假企业显现原形。

《半月谈》:一些地方面临着生态修复包袱重、压力大、成本高的

现实难题,各地还需在资金投入、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综合施策,提供

好政策工具箱。

黄远回/画

核污水排海是为一己之私损天下。

——8月22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和质疑之声,

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人民日报》评论,在核污染水处置问题

上,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本着对全

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慎重妥善处理

“村播”,让“个富到共富”照进现实。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流行,以田园风光、劳作技能、乡村

生活为标签的“村播”越来越火。浙江宣传公众号评论,“村播”这

一形态,将藏于“深巷”的“酒香”远播千里,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

“翅膀”

轻量生活、清醒消费、青绿态度,这届年轻人的“青年之道”里,

藏着他们对于这个又“卷”又“拼”的世界的独到认知与轻盈姿态。

——《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2023 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显

示,当下年轻人正努力让生活变得更“轻”更“韧”,消费也变得更加

理性。物尽其用态度的背后,显现出年轻一代对可持续的追求和

坚持

时政热点 责编/杜 宁

40

第43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责编/李佳颖 时政热点

借势City Walk打造城市人文品牌

□文∕李世泽

“随便走,走到哪儿算哪儿”“你

永远不知道下个路口会遇到什么样

的惊喜”。City Walk(城市漫步)可能

是这个夏天最时髦的词汇。《2023 小

红书 City Walk趋势报告》显示,今年

上半年,该平台上 City Walk 的相关

搜索量同比增长超 30 倍。携程数据

显示,今年 6 月,City Walk 订单量同

比增长超5倍。

City Walk 起源于英国伦敦。在

国外,City Walk 往往是由专业旅游

机构开发具有城市特色的旅

游线路,拥有一批职业领队。

在国内,这一概念被泛化,只

要攒够几个人,就能以步行

或骑行的方式,在城市附近

来一场说走就走、漫无目的

的旅行。不同于此前流行的

主打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种

兵式旅游”,City Walk突出随

性、从容、悠闲,以一种慢节

奏去探寻城市文化,用脚步

丈量城市之美。它是年轻人

寻找身边“诗与远方”新的

“打开方式”,也是让城市文

化被更多人熟知的绝佳契机。

在生活消费盛行“网来网去”的

当下,City Walk 的出现推动人们走

出家门,走进大街小巷,去感受市井

烟火,专注身边的风景,寻找“消失的

附近”。它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旅

游业态,让互动感和体验感成为旅途

的核心,也促使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城

市文化,为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

品牌凝心聚力。

如何讲好“小城故事”,以高效的

治理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助力

城市“出圈”,当是城市管理者关注的

重点。

加强政策引导。2021 年,中办、

国办先后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

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关于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

求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

设融合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丽城市。为此,要科学合理规划

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

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目前一些商家瞅准

City Walk 的商机,提供体验城市文

化的有偿服务,但收费价格缺乏标

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要考虑将

City Walk 列入旅游建设管理的任务

清单,出台配套的政策指导和监管措

施,既要维护市场的规范性,又要尊

重漫游的自发性,保护和激发漫游的

热情。

设计漫步路线。随着 City Walk

游客的增加,我国一些城市因势利

导、精心规划,在推出漫步主题和路

线上下足功夫。如泉州市文旅局围

绕巷遇古城、梦回刺桐等主题,发布

了 10 条漫游路线;在桂林市,多条

City Walk 路 线 被 发 掘 并 成 为“ 新

宠”,其中“滨江路→东华路→靖江王

城→乐群路→太平路→解放西路→

省立艺术馆→榕荫路→古南门”路线

大受欢迎。从City Walk 游客的需求

出发制定导览地图,前提是了解大

众对城市空间优化的真实需求,核

心是将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美食

等贯穿其中,实现游客“线路式游

览”与城市管理者“一站式宣传”的

“双向奔赴”。

呵护城市文化。“市井长巷,聚拢

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City Walk

无论怎么进行,都绕不开一个前提:

城市有“料”。或是深厚的历

史遗迹,或是新潮的街区,或

是静谧的博物馆,一个城市

总得有留住视线和脚步的魅

力。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

迹以及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

绿化景观资源是城市的文

脉,彰显着浓厚的传统文化

格调,对其保护及修缮只能

加强不可削弱。街角的咖啡

店、热气腾腾的小饭馆同样

蕴含着城市的独特气质。只

有高效地发掘城市人文地

理、风土人情等特色地域文

化,才能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城市

“脉搏”。

完善公共服务。如果 City Walk

是一场城市规划者与市民大众的双

向连接和互动,那么公共服务就是纽

带。无论是山地步道的修建、信号灯

综合杆的优化,还是最佳拍摄点的扩

容升级,这些“微举措”散发的都是人

文关怀的温度,夯实的都是“绣花”的

治理功夫。要在道路的标识、景观

的解说、休憩点的布置、补给点的服

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让强有力的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与漫步支撑系统

实现同频共振,推动 City Walk 细水

长流。

当代时评

City Walk 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旅游

业态,让互动感和体验感成为旅途的

核心,也促使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城市

文化,为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凝心聚力。如何讲好“小城故事”,以

高效的治理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

务,助力城市“出圈”,当是城市管理者

关注的重点。

41

第44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时政热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责编/杜 宁

匠心筑梦山海间

□本刊记者/石 钖 张友豪 见习记者/覃楚欢

挖掘机轰鸣作响,土方车来回穿梭。

烈日炎炎的 8月,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一线,

呈现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

当月,好消息不断传来——

17 日,企石枢纽泄水闸首仓混凝土开

始浇筑,标志着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全面进

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

20日,国之重器“天鲸号”绞吸船现身项

目航道15标入海口近海段,开启疏浚作业。

自去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以

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标准高质量

推进项目建设。数千名建设者赶工期、抢

生产,仅用 7个多月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一

期工程建设。截至 8 月 25 日,累计完成形

象投资158.9亿元,开挖土石方5721.2万立

方米,一条年轻的运河已浮现雏形,朝着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的宏伟目标迈进。

极致运河:

超常规工序护牢高边坡

雨后初晴,记者来到位于钦州市灵山

县旧州镇的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

纽,眼前 5 座高大连绵的覆绿边坡瞬间吸

引了众人的目光,经过雨水的冲刷,边坡混

凝土格中的绿植更显生机。

马道枢纽边坡是平陆运河沿线最高边

坡,也是全国在建最高航道边坡。平陆运

河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何俊辉,曾用 13 年

时光投入广西高速公路事业,他直言:“从

没遇见过这么高的边坡。”

“为了解决这些从未遇见的难题,我

们邀请了国内顶级的勘察设计大师来指

导勘探,最终发现了碎裂带,并用抗滑桩

加锚索将其固定。另外,为了让水进不

去,我们对边坡进行了混凝土封面,再在

外面做格构,让草长出来。”何俊辉说,这

些高大边坡的勘察、施工论证,前前后后

就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

在施工中,马道枢纽边坡打破常规工

序,最高边坡Ⅱ号坡高程+135 米平台设计

有28根抗滑桩,在顶部设置长度为50米的

预应力锚索,一桩一锚的布置解决了高大

边坡运维的难题。同时,平陆运河集团还

研发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三维地

质信息GIS分析技术,实时监测边坡整体的

稳定性。

目前马道枢纽高边坡已经历了一个雨

季的考验,在质量和外观上交出了令人满

意的答卷。

对于倾力打造世界领先省水船闸的平

陆运河项目来说,马道、企石、青年三大枢

纽的建设是关键性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的温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每个船闸所需混凝土量大,为了防止

混凝土因温差开裂,我们的温控也要做得很

精准才行。”何俊辉介绍,平陆运河集团平陆

战队成员群策群力,联合设计、施工单位组

织多次专题研讨,制定了混凝土施工全过程

温控方案,通过粉料罐外贴反光材料及喷淋

措施降温,设置骨料降温机组,将混凝土浇

筑温度控制在22℃以下。

“项目正在推进船闸主体混凝土的耐

久性研究,目前相关科研指标已经出来,通

过进一步评审后,将付诸实施。”平陆运河

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韦德鉴透露。

问及船闸建设中最特别的设计,何俊

辉语调高扬,转身翻找出纸笔,兴奋地画图

向记者解说。

稿纸上,弧型的船闸底板草图被他划

分为 5块。“传统的弧型整体结构船闸在输

水时一边有水一边没有水,容易扭曲,进而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 张友豪/摄

42

第45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产生裂缝。我们和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还有

各设计院专家前后开了 10 次讨论会议,最

终敲定了将船闸底部分为 5块的方案。”船

闸由整体式变为分离式后,利用各部分之

间的缝隙自然沉降,受力更为平衡,能有效

减少磨损。

据了解,在大体积耐久性混凝土、盐水

上溯等关键难题上,平陆运河集团聘请多

个院士团队、39 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

了 70 项课题及专题研究。目前,已申报国

家级重点研发课题 2 项,自治区级重大专

项课题13项。

创新运河:

高新技术铸造优质工程

8 月 20 日,波光粼粼的平陆运河航道

15 标入海口,停泊着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

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下潜入水。当

船底的绞刀飞速运转,绞碎的泥沙岩块将

通过排泥管,由泥泵输送到 1200 米以外的

纳泥区。

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黎明镜

介绍,“天鲸号”进场后,施工海域土质复

杂、疏浚土运输距离长、坚固岩石多等难题

将被破解,航道疏浚作业进度也将进一步

提升。

除了满载功勋的“天鲸号”,“海豚2号”

无人测量船、国内领先的拌合楼等多项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

术也投入到运河建设中,为工程建设提供

了硬支撑。

面对巨大的土石方开挖量,青年枢纽

创新研发出“智慧土石方工程管理平台”,

建立车辆 GPS 监控模块,实现了车辆信息

统计、车速监控、车辆轨迹回放,大大提高

了施工效率和运输车辆的安全管控,最终

创下单日土石方开挖 25 万立方米、运输超

1.3万车次的成绩。

运河蓝图中最突出的科研设计,是三

座梯级巨型枢纽——通航建筑物均为省水

船闸。“三座梯级枢纽船闸即将成为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省水船闸,每年大概可以节水

10 亿方,相当于 1000 万个普通家庭的用

水。”何俊辉说。

科技创新为运河建设赋能。作为我国

首条“数字孪生运河”,数字孪生贯穿平陆

运河建设全过程。5G、北斗、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运河建设打造

了“陆水空天”一体化航道全要素运行监测

网络,航道要素、运行态势、边坡坡度、岩土

基础等参数精细导入系统,可为工作人员

复刻运河施工实况。工作人员通过“数字

孪生运河”智慧系统屏幕,便可实时监测船

闸修建情况。

绿色运河:

保持并拓展原河道的生态功能

在马道枢纽的土石方挖采施工现场,

翻斗车有序行驶,数台挖掘机传来轰鸣声。

平陆运河工程土石方总开挖量达到

3.39亿立方米,为达成资源集约利用、建设

绿色运河,项目方已确定抬填造地、园区回

填、土地复垦、吹填造地(海上)、工程自用、

绿色建材、矿坑生态修复等七大利用方向。

此外,运河沿线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

态修复、动物生存需求也是打造绿色工程

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

“马道枢纽属于分水岭段,在运河开

挖之前,两边的山上有豹猫、斑灵狸、松鼠

等动物穿行,为了还原生态,我们设计了

一个专属的动物通道。”平陆运河集团广西

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

从钦州港开往平陆运河项目施工区域。 张友豪/摄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施工现场 张友豪/摄

43

第46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时政热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平 陆 运 河 工 程 建 设 指 挥 部 工 程 部 部 长

朱伟平说。

这条宽 20 米、长 240.2 米的通道是国

内首条跨运河的动物专属通道,通道两侧

将种植香樟、栾树、山乌桕、鸭跖草等植物,

引导动物靠近活动和穿越。

同样,青年枢纽也将生态鱼道纳入规

划,解决上世纪青年水闸建成后钦江下游

鱼类无法洄游的历史问题。运河设计鱼道

位于青年枢纽泄水闸左侧,根据周边生态

及鱼类习性,分为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两

条,可满足不同鱼类的洄游需求。

在航道 15 标段水面上,上下游设置长

达500米的防污帘,将施工区跟周围的红树

林密集区相隔,尽量阻隔吹填作业排水悬

浮物,保护红树林,目前整个标段布设了约

10公里防污帘。

15标段位于钦江南段和茅尾海水域之

间,分布有约 19 万株红树植物。标段项目

经理赵海丰告诉记者,项目部在航道开挖

施工前,先对红树林附近软基进行波浪桩

等加固,避免因航道开挖等造成岸坡坍塌

影响到红树林生长,形成了施工过程中红

树林的保护方案。

与此同时,平陆运河全线绝大部分是

借用现有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为减少运河

开挖对沿线生态影响,平陆运河集团坚持

绿色发展的理念,多次组织设计、施工单位

召开专题研讨会,力争保持并拓展原河道

的生态功能,目前已开展 36 处生态涵养区

设计研究、珍稀鱼类通道设计研究、跨运河

动物通道设计。

开放运河:

布局产业转动经济齿轮

“我们村以前很多人外出务工,得知运

河开工,现在都陆陆续续回来创业了,开个

修车铺,开个小饭店,开个小卖部,生活有

个盼头。”去年 8月,得知平陆运河开工,40

岁的灵山县旧州镇陆华村村民张美返乡参

加项目建设。

如今张美已是马道枢纽边坡绿化班

组长,每个月能拿到近 1 万元的工资。像

他一样投身于运河建设的同村村民,有

近 200人。

运河的辐射范围不只在周边村庄。为

推动物流通道上升为经济通道,自治区开

展了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核心区包括南宁、钦

州、北海、防城港、贵港等 5个设区市,联动

融合9个设区市。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

繁荣、创新、开放、畅通、绿色、幸福的现代

运河经济带,规划核心地区生产总值 2.65

万亿元左右。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

究处处长李世泽认为,平陆运河将改写广

西水运格局,影响周边经济地理区位变迁,

推动广西完善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催

化向海经济,加速产业集聚,助力广西服务

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面对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南宁市、

钦州市及灵山县等沿线地区抢抓机遇,立

足区位优势支持运河建设,带动沿线经济

发展——

作为平陆运河的起点,南宁市大力发

展新能源、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千亿重

点产业,积极推进东部新城和“两港一区”

规划建设,引进比亚迪等“链主”企业,形成

新能源完整产业链;

一路向南,运河流经的灵山县以高起

点高标准加快推进“河、港、产、城”四位一

体深度融合发展,科学谋划布局运河沿线

产业,初步规划实施工业、农业、文化旅游

等10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219.2亿元;

作为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三大枢

纽工程所在地,钦州市统筹推进平陆运河

与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乡村

振兴等项目的有效衔接,将通道运输优势

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我市完成了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钦

州产业、交通等 7个方面影响的专题研究。

对接《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要求,全

市已累计开展 20 多项规划编制。我们根

据平陆运河经济带各项规划成果建立重大

项目储备库,首批策划 285个项目,总投资

近3000亿元。”钦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

自荣介绍。

一河通,百业兴。李世泽认为,运河沿

线地区可以通过强化园区建设,打造一批

特色鲜明的产业小镇,每个产业园区布局

1—2 个首位产业、2—3 个主攻产业,在

南宁东部新城产业园区等自治区级以上重

点园区创建一批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

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

经济园区等,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

“每天干完活回家,兄弟姐妹都会问

我,平陆运河什么时候开通?”张美笑着说,

家人都特别关心运河的建设进展。

平陆运河是广西所盼、桂运所系,朝着

2026 年年底建成通航的目标,建设者们将

继续发扬开山劈河、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

全力向“一河贯通、八桂向海”,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的生动图景冲刺。

数字孪生平台展示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工程。 张友豪/摄

44

第47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

特色乡村“廉”味浓

□本刊记者/黄 丹 实习生/吴 莹

责编/覃 妮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时政热点

“上半年的账目核查完毕,无误。”8 月

10日,南宁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村民委员会

办公大楼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李家肇、

林宝爱正在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广西

石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半年账目进行监

督核查。会议桌上摆着石井村流水账、村

合作社账本和建筑公司账本,一旁是现金

收入单据本。

石井村是横州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全国特色小镇的核心建设区,村里有

5000 多亩的茉莉花连片种植基地,联合其

他村级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石井村茉莉鲜花

交易市场,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5 万

元。广西石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为村里

带来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村里进行乡村建

设的工程承办方,公司顺利完成了路灯亮

化、水肥一体化、道路硬化等项目。从立项

到结项,石井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都严格把

关每一环,力争全流程杜绝“微腐败”的发

生,真正让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之于民”。

监督护廉,更利于村务“晾”在阳光下。

“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对村‘两委’、村民合作

社的账目进行例行检查,确保村里的‘三

务’透明公开。”李家肇说。

清廉乡村建设开展以来,石井村积极

抓好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完

善公开目录,同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

度,不断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村

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切实发挥其监督作用。

石井村党委书记、主任蔡万洪说,石井

村通过打造廉洁队伍、完善廉洁机制、营造

廉洁氛围,不断提升干部履职服务能力,强

化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增强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走稳“超亿元村”茉莉花

产业发展之路。

被评为南宁市清廉乡村示范村的隆安

县那桐镇定江村,则以文化养廉,为乡村发

展注入“廉”动力。

走进定江村,“树清风”“贪欲是祸”“清

正廉洁”等标语随处可见,清廉广场上的

“班子清廉”“村务清爽”“干部清正”“民风

清朗”等标语牌尤为醒目。

廉风吹进定江村,给村里带来了不少

变化。村民卢生能说,每天出入都能看到

这些标语,看得多了也就记在心里、落实在

行动上了。

村里积极制定和实行红白理事会制

度,明确规定了婚丧事宜的宴席标准和规

格,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

陈规陋习,大大简化操办流程,以实际行动

抵制奢侈浪费之风。“有了规定之后,从村

干到村民都按规定办家里的红白事。没有

了攀比之风,大大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大

家都觉得很好。”卢生能说。

“以前做白事要在家里操办三四天,制

定村规民约以后,村民也提倡节俭,基本只

办一个晚上。”定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

主任黄术星介绍,党员干部起到很好的带

头和监督作用,带头做到婚丧节俭,同时督

促村民尽量少办简办。

以廉风涵养乡风,因地制宜打造独具

特色的清廉乡村。2022 年以来,南宁市成

立清廉乡村建设专责小组,着力推进“两制

一化”行动和清廉乡村建设示范创建,从深

化农村党组织建设、优化村级权力监督体

系、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涵养清廉乡

风民风4个方面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

今年南宁市清廉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

作稳步开展,已完成 30 个清廉乡村建设示

范单位的县级推荐工作。同时,下拨市本

级今年承担的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

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和全区村“两

委”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共计 4795 万元,支

持全市1560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清廉乡

村建设。

南宁市清廉乡村建设专责小组相关负

责人表示,在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抓好

清廉乡村建设示范创建的基础上,南宁将

紧盯重点任务清单,突出亮点特色,不断规

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推动南宁市农村

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在村道旁精心建设清廉乡村文化阵地,让村干部和村民时常受到

廉洁文化熏陶。 定江村委会供图

45

第48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时政热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责编/李佳颖

编者按:6月底,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进

一步优化就业帮扶车间帮扶政策,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按照规定,取得

合法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健全、稳定运营1年以上、吸纳10名以上脱贫人口

就业、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就业帮扶车间,推动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从就业帮扶车

间到乡村就业工厂,全区各地以真招、实招兜牢劳动力的“钱袋子”,在助推企业加速前进的同时,

也为乡村群众就业撑起一片蓝天。

在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

塘红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忙着赶

制订单。 蓝 洲/摄

粤桂协作添动力 星级评定锦上花

□文/蓝 洲

“上林电子工”曾是闻名区内外的优秀

劳务品牌,近期,南宁市上林县率先授予南

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等 9 家就业帮扶车

间“乡村就业工厂”的牌匾。这 9家公司均

为吸纳脱贫人数多,且手工技巧含量较高、

信誉良好的企业。

“我每月工资收入约5000元,在这里打

工蛮快乐的。”在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

上林县西燕分厂,青年女工谭仕琼从事高

车工种,她正忙着给皮手袋车边、剪线。

南宁中禾箱包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

肇庆市,2020 年通过粤桂协作模式入驻上

林县明澄社区。中禾箱包以明澄社区总部

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明亮镇、塘红乡、

镇圩乡、三里镇、西燕镇 5个帮扶车间共同

运营,形成了“一县一企 N 车间”模式。公

司共吸纳约 900 人就业,人均月薪超 3000

元。同时公司将部分手工作业外包给脱贫

户,他们的月收入在1000至3000元不等。

“多点开花”的经营模式令中禾箱包发

展迅猛。今年 1—7 月,中禾箱包业绩增长

可谓“一骑绝尘”。数据对比显示,上林县

22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9.19 亿元,同比

增长 2.53%,其中,中禾箱包有限公司产值

3387万元,同比增长25.6%。

为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

转型升级,上林县对帮扶车间实行星级评

比。将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达到一

定标准的就业帮扶车间,评定为一、二、三、

四、五星级,并按政策分别给予 2 万、5 万、

10 万、20 万、30 万元的星级车间奖励。中

禾箱包等 3 家公司荣膺五星级帮扶车间,

并已全部获得奖励资金。

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经理覃小红

说,公司获得的奖励资金基本用在员工的

技能培训上,如聘请授课教师、购买授课器

材等,帮助员工尽快熟练掌握就业技能,获

得满意的收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留住

人才,同时也壮大自身。”

46

第49页

2023年第17期 当代广西

一场政企间的“双向奔赴”

□文/黎洁桃

7月 24日,梧州市藤县首批“乡村就业

工厂”挂牌,蓝宇玩具有限公司和藤县金诩

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因规模扩大,由就业帮

扶车间跻身为乡村就业工厂。

裁剪、缝制、填充……在蓝宇玩具有限

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

批新玩具。日渐火热的生产线映照着企业

的发展足迹:2020年被认定为“就业帮扶车

间”时,公司只有600余名员工,目前已增至

800余名,其中脱贫劳动力120多人。

“公司在藤县人社局的引导下挂牌‘就

业帮扶车间’后,得到了招工服务、就业补

贴等优惠政策支持。得益于这些好政策,

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多,产品能够及时生产

供应,如今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我们也更

有信心好好干。”公司负责人王宏梅说,希

望未来能给本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

位,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稳定就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双向奔

赴”,除了政府的鼎力扶持,蓝宇玩具有限

公司也全力为就业人员创设便捷平台。公

司开通了四条班车专线,免费接送周边镇

村的就业人员,降低其上班的交通、时间成

本。同时,为吸纳更多当地劳动力就近就

地就业,公司还分别在天平镇新大村、罗垌

村开设分厂,将岗位送到“家门口”。

近年来,像蓝宇玩具有限公司这样的

就业帮扶车间不断增加,这是藤县打出就

业“车间到村、送工上门、零工市场、组织推

送”四张“王牌”的结果。截至目前,藤县累

计认定了 60 家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带动

就业人数达到 4 万多人次,其中 3488 人为

脱贫人口;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

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补贴600多万元。

当前,藤县紧紧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特

色产品加工业等,选取发展势头好、带动能

力强的就业帮扶车间,推动转型升级为乡

村就业工厂,让“小工厂”“小车间”成为“大

舞台”,发挥“大作用”。同时,按照“分类指

导、一类一策”的转型发展思路,帮助乡村就

业工厂规范管理,扩大规模,提升发展水平,

使其带动更多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为

乡村振兴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以乡情打造“天等乡愁”车间品牌

□文/黄城松

走进位于崇左市天等县龙岩易地搬迁

小区的迎丰服装厂,只见工人们正在娴熟

地操控着缝纫机,赶制各式服饰,“哒哒哒”

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奏响欢快的“赶工曲”。

“我们办厂之初才有几个员工,那时大

家觉得这是小车间、小作坊,还担心干了活

拿不到工钱,考虑要不要外出打工更稳妥。

现在今非昔比,我们厂被县里升格为乡村

就业工厂,大家看到县政府那么支持我们,

工作干劲更足了!”天等县迎丰服装厂总经

理冯有强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天等人,早

年外出创业,2015 年在返乡创业有利政策

的吸引和乡情的感召下,带着资金和技术

返回家乡创办服装厂。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把工厂建成

了就业帮扶车间,积极吸纳脱贫人口进厂

就业,由此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几

年来,冯有强先后创办了 3家企业,拥有员

工近500人,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我 2019年 2月份就来迎丰厂上班了,

这里实行计件工资制,我们员工收入高的

时候一个月有 9000 多元,平均工资为 4000

元,多劳多得嘛,只要你够勤快,不怕赚不

到钱。”现年 44 岁的梁金玉在迎丰厂一干

就是 4年,她现在对缝纫机操作驾轻就熟,

每月制衣量稳定,收入并不比过去外出打

工少。

近年来,天等县用乡音召唤、乡情牵

引,回引像冯有强这样的创业能人创建就

业帮扶车间,打造带不走的“天等乡愁”车

间品牌。目前天等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

339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8028人。

近期,天等认定崇左市长利玩具制造

有限公司、广西天光皮具有限公司、天等县

迎丰服装厂为天等县第一批“乡村就业

工厂”。

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的经营主体,除

了享受场地租金减免、带动就业补贴、培训

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外,还有

更多福利。如天等将天等县中医医院列为

乡村就业工厂定点就医医院,工厂的企业

法人、脱贫户劳动力可享受定点就医优惠

政策,同时医院还不定期地为就业务工人

员提供“送医上门、看病优惠”服务,开展义

诊等活动。

此外,当地人社局还建立专员联系制

度,通过设立政策宣传员、补贴代办员、招

工勤务员、维权保障员、帮扶解困员,为就

业帮扶车间和乡村就业工厂提供全方位、

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47

第50页

当代广西 2023年第17期

时政热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好“五子”棋,壮大搬迁群众发展格局

□文/吴贞儒

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维系着

乡村振兴的速度与质量。在“十三五”时

期,河池市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

目易地搬迁人数占全县的60%,项目分设里

湖瑶族乡朵努社区和八圩瑶族乡八圩社

区、团结社区等 3个安置点,白裤瑶群众占

90% 以上。近年来,南丹县抓重点、克难

点、创亮点,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

富,“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成为易地搬

迁、乡村振兴的实践典范,多次获国家部委

向全国推介。

下好“票子”增收棋。经济是发展的基

础,只有培育壮大“经济林”“产业树”“增收

果”,才能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的目

标,让易地搬迁可持续发展,让“无土安置”

变成“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一是发展产

业促增收。南丹以创建“中国西部百强县”

“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等为契机,推进“一产农区互动、二

产园区拉动、三产景区带动”,推动“歌娅思

谷”等十大景区、“幸福瑶乡”等十大田园综

合体、八圩产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提质增

效,多方联动兴产业、促就业。二是就地创

业促增收。依托“瑶望天下”景区,联动打

造朵努社区“千家瑶寨”景区,巩固提升“全

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果,投入1000多万元

建设“铜鼓坊”“陀螺坊”等,采取“支部创

办、党员领办、能人带办”模式,鼓励发展民

俗表演、民宿餐饮、研学游等业务,增强群

众自我“造血”能力。三是推动外出就业促

增收。推进跨省务工,成立 3家劳务公司,

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外出务工服务,向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输送就业人员;推进区

内务工,开展“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活

动,为群众外出就业提供便利服务。

下好“寨子”发展棋。良好的居住环

境、周到的社区服务是提升搬迁群众幸福

感、获得感的关键因素。为了打造“人间烟

火”式的温暖氛围,南丹重点从“人”入手。

一是改善环境“有人管”。整合投入资金 1

亿多元,实施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

等“五化”工程和小厨房、小菜园、小果园、

小养房、小作坊等“五小”工程,打造庭院经

济新样板。二是组织领导“有人带”。群众

搬迁到哪里,组织服务就到哪里。移民社

区全部建立党组织及自治组织、经济组织、

群团组织,使其成为引领社区发展的“火车

头”,其中朵努社区党支部获评自治区“三

星级”党组织。三是服务办事“有人帮”。

按照“搬出地管理林和地、迁入地管理人和

房”的思路,保障移民享受市民权、不废村

民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台“农事

城办”48项业务清单,采取现场办、代理办、

上门办等形式,解决搬迁群众办事“两头

跑”“没空办”等问题。2022年以来,3个移

民社区的服务中心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000

多件。

下好“格子”治理棋。通过创新“党建+

网格化+大数据”的治理模式,推动搬迁群

众从“陌生人”向“一家人”转变,从“格格不

入”向“心心相印”转变。一是健全德治网

格。举办“道德讲堂”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家庭。健全社区

道德评议机制,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动,引导群众学习“身边的榜样”。推选德

高望重的寨老,协调处理社区和家庭事务。

二是健全法治网格。构建“宣法、普法、执

法”法治网格,营造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

氛围。设置“三官一律”工作室,法官、检察

官、警官和律师及时提供法律指导服务;设

置“社区警务室”“阿娅巡回法庭”“旅游景

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等,促进群众

遵纪守法;实施“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

盖、全时可用、全面可控。三是健全自治网

格。健全“居委会—居民小组—居民”自治

网络,选优配齐片区长、楼栋长、小组长,落

实社区“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促进群众自

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开展民族团

结进步宣讲活动,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

同”思想深入人心。

下好“底子”积淀棋。文化是构筑精神

家园的纽带,只有加强文明创建,才能让

新生的移民社区加快积淀凝聚力,更快展

现软实力。一方面,积淀文化“底子”。对

民族文化实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举,

突出白裤瑶元素,持续跨省举办白裤瑶年

街节、瑶年节、丰收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打

造“南国避暑胜地·世界白裤瑶乡”的亮丽

名片。另一方面,积淀文明“底子”。推进

全国文明城市及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

家庭创建,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

搬迁安置区移风易俗促文兴旅“双十”活

动,加快群众文明习惯的养成。推行“积分

制”管理,让群众从“要我改变”转向“我要

改变”。

下好“孩子”教育棋。只有推进教育振

兴,坚定控辍保学,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

递,点燃瑶乡未来希望。南丹投入 1 亿多

元建设王尚小学、王尚幼儿园等移民社区

配套学校,以优质的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

受教育权。在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与特色

教育相融合,开设铜鼓传承班、陀螺传承

班、服饰传承班等16个课程,让民族文化代

代相传。同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

族文化自信。其中,王尚小学获评“广西

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广西未成年人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接待国内外参

访团体 40多批次,与区内外多所学校结为

青少年“手拉手”学校。

(作者系南丹县县长)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