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发布时间:2023-12-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李亚慧, 韩燕主编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3. 12ISBN 978-7-5638-3577-5Ⅰ. ①人… Ⅱ. ①李… ②韩… Ⅲ. ①人力资源管理Ⅳ. ①F241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 (2023) 第 166760 号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RENLI ZIYUAN GUANLI ZONGHE SHIXUN主 编 李亚慧 韩 燕副主编 刘 华 刘丽莎责任编辑 佟周红 胡 兰封面设计出版发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 (邮编 100026)电 话 (010) 65976483 65065761 65071505 (传真)网 址 http: / / www. sjmcb. comE - mail publish@ cueb. edu. cn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照 排 北京砚祥志远激光照排技术有限公司印 刷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成品尺寸 170 毫米×240 毫米 1 / 16字 数 399 千字印 张 21版 次 2023 年 12 月第 1 版 2023 年 12 月第 1... [收起]
[展开]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李亚慧, 韩燕主编 . --北

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3. 12

ISBN 978-7-5638-3577-5

Ⅰ. ①人… Ⅱ. ①李… ②韩… Ⅲ. ①人力资源管理

Ⅳ. ①F241

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 (2023) 第 166760 号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RENLI ZIYUAN GUANLI ZONGHE SHIXUN

主 编 李亚慧 韩 燕

副主编 刘 华 刘丽莎

责任编辑 佟周红 胡 兰

封面设计

出版发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 (邮编 100026)

电 话 (010) 65976483 65065761 65071505 (传真)

网 址 http: / / www. sjmcb. com

E - mail publish@ cueb. edu. cn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照 排 北京砚祥志远激光照排技术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 170 毫米×240 毫米 1 / 16

字 数 399 千字

印 张 21

版 次 2023 年 12 月第 1 版 2023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638-3577-5

定 价 48. 00 元

图书印装若有质量问题, 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3页

1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管理活动, 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较难理

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 本教材是帮助学生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

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参考书。 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和实践课程, 或

借助平台软件 (如金蝶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精创人力资源管理智能仿真对抗竞赛

平台), 或设计一些接近现实的实验项目, 或利用 “请进来” “走出去” 的形式

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其总体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人力资源管

理实践技能, 将理论知识进行深化与运用。 把理论知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

相结合, 利用一些方便可行的实训项目, 不仅能让学生深化理解理论知识, 通过

实训项目锻炼人力资源管理思维、 实际技能和沟通、 组织、 协调等能力, 还可以

在实训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本教材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学习, 学生

通过自主操作与学习, 理解、 体会、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

用。 本教材的实训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大模块职能。 在实训过程中, 可利

用本教材熟悉工作流程、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结果, 进一

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 技能、 流程,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技能

水平。

本书总共十章内容, 分别为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招聘、 人员

素质测评、 人力资源培训、 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薪酬管理、 员工

福利管理、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 每一章都由概述与具体实验构成, 每一节是一个

主要的实验, 包括实验目的、 基本知识要点、 实验内容、 实验组织方法与步骤、

实验思考与作业、 附录等部分, 内容全面丰富, 旨在让学生系统梳理理论知识的

同时, 能够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的组织方法与流程, 通过实验操作实现对人力

资源管理相关实际操作流程和方法的深度理解与掌握。 每一章都保证了课程思政

与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让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进课程、 进实验。 每一章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 然后在

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 保证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

导向。

本教材由内蒙古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首席专家李亚慧教授负责教材大纲

设计、 编写组织与指导、 统稿与完善等工作。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二章、 第五

章和第六章由韩燕负责编写;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四章由刘华负责编写; 第七

第4页

2

章、 第八章由李亚慧负责编写; 第九章和第十章由刘丽莎负责编写; 郑文丽、 张

怡雯、 麦丽丝、 赵亚文、 任泽萱和李东泽参与了资料的收集、 整理、 校对以及其

他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教材、 专著、 相关文章及网络平台资

料, 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时对所有在本书编写及出版过程中给予

帮助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恳请广大读

者批评指正, 不吝赐教, 提出宝贵意见, 以便日后进行修订与完善。

本书编者

2023 年 5 月

第5页

目录

1

第一章 工作分析 …………………………………………………………………… 1

第一节 工作分析过程模型 …………………………………………………… 2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 4

第三节 工作分析的方法 …………………………………………………… 10

第四节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 19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 28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过程模型 …………………………………………… 29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 ………………………………………… 30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 ………………………………………………… 40

第三章 人力资源招聘 …………………………………………………………… 45

第一节 人力资源招聘过程模型 …………………………………………… 47

第二节 招聘计划编制 ……………………………………………………… 48

第三节 招募渠道选择 ……………………………………………………… 55

第四节 招募广告的选择和设计 …………………………………………… 58

第五节 校园招聘 …………………………………………………………… 63

第六节 网络招聘 …………………………………………………………… 69

第四章 人员素质测评 …………………………………………………………… 75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过程模型 ………………………………………… 77

第二节 构建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 78

第三节 履历分析 …………………………………………………………… 85

第四节 心理测验 …………………………………………………………… 93

第五节 面试设计与操作 …………………………………………………… 102

第六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 …………………………………………………… 114

第五章 人力资源培训 …………………………………………………………… 123

第一节 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模型 ………………………………………… 125

第二节 培训需求分析 ……………………………………………………… 126

第6页

2

第三节 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 138

第四节 培训效果评估 ……………………………………………………… 147

第五节 新员工导向培训 …………………………………………………… 156

第六章 职业生涯管理 …………………………………………………………… 162

第一节 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模型 ………………………………………… 163

第二节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 165

第三节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 171

第七章 员工绩效管理 …………………………………………………………… 180

第一节 员工绩效管理过程模型 …………………………………………… 182

第二节 制订绩效计划 ……………………………………………………… 184

第三节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191

第四节 绩效信息收集 ……………………………………………………… 197

第五节 绩效考核 …………………………………………………………… 200

第六节 绩效反馈面谈 ……………………………………………………… 215

第八章 员工薪酬管理 …………………………………………………………… 226

第一节 薪酬管理过程模型 ………………………………………………… 227

第二节 薪酬满意度调查 …………………………………………………… 229

第三节 职位评价 …………………………………………………………… 232

第四节 薪酬市场调查 ……………………………………………………… 258

第五节 薪酬结构设计 ……………………………………………………… 263

第九章 员工福利管理 …………………………………………………………… 268

第一节 员工福利管理过程模型 …………………………………………… 269

第二节 员工福利计划设计及实施 ………………………………………… 270

第十章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 …………………………………………………… 287

第一节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过程模型 ……………………………………… 288

第二节 劳动合同管理 ……………………………………………………… 288

第三节 劳动争议管理 ……………………………………………………… 298

附录 ………………………………………………………………………………… 305

附录 1: 劳动合同书 ………………………………………………………… 305

附录 2: 员工培训协议 ……………………………………………………… 309

第7页

目录

3

附录 3: 保密协议 …………………………………………………………… 311

附录 4: 竞业禁止协议 ……………………………………………………… 313

附录 5: 变更劳动合同通知书 ……………………………………………… 315

附录 6: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 316

附录 7: 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 ……………………………………………… 317

附录 8: 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1 …………………………………………… 318

附录 9: 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2 …………………………………………… 319

附录 10: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1 ………………………………………… 320

附录 11: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2 ………………………………………… 321

附录 12: 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 322

附录 13: 劳动争议调解意见书 …………………………………………… 323

附录 14: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324

附录 15: 劳动纠纷起诉书 ………………………………………………… 325

附录 16: 劳动争议上诉书 ………………………………………………… 326

参考文献 …………………………………………………………………………… 327

第8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

•了解工作分析的过程和基本流程

•熟悉工作分析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过程, 制订工作分析的实施计划

•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 开展调查研究, 客观全面地获取工作分析所

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熟悉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能够编写岗位工作说明书

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 也是最为核心的一项工作。 几乎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以全面、 深入的工作分析为基础。 工作分析决定着组

织定岗定编定员、 招聘选拔、 培训与职业发展、 薪酬福利体系设置、 绩效管理等

各项管理内涵和职能。

本章着重讲述工作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工作分析所需资料和信息的获取方

法, 编写工作说明书, 以便用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章

学习, 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 掌握制订工作分析的实施计划, 灵活运用适当

的方法获取分析资料和数据, 并形成最终的工作说明书。 本章学习思路如图 1-1

所示。

第9页

2

ffi

ffiD/fi

ffi+\"

>ffi\"

@Affi\"

KAfflffi\"

fl\"

Bffi\"

ffi+

33

ffi E=!E

ffiK+8

ffi+

ffi\"/

@ffi+@

ffi+flffi

Afl+

4

Afl+

Afl4\"M

Afl4+\"/

图 1-1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工作分析过程模型

工作分析是指采用专门的方法获取组织内岗位的重要信息, 并以特定格式把

此岗位相关信息描述出来, 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该岗位的过程。

具体来说, 工作分析就是要为管理活动提供与工作有关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

息可以用 6W1H 来概括。

具备什么资格条件的人能完成这些工作 (Who to do it)?

这一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What to do it)?

工作的时间安排是什么 (When to do it)?

这些工作在哪里进行 (Where to do it)?

第10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3

从事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Why to do it)?

这些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谁 (For whom to do it)?

如何进行这些工作 (How to do it)?

工作分析最终解决的是 “某一岗位应该做什么” 和 “什么样的人来做最适

合” 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其他职能活动的基础, 是最

基本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工作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做周密的准备, 同时还要有科学、

合理的操作流程。 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工作分析的流程, 本节通过工作分析的

过程模型来阐明工作分析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见图 1-2。

@ K 3ffi=D *

fflffl33

M+E

fl-ffi+

,fflU

fl-ffiA

@  

@@

@

+

ffl 

@

ffi

E

>8

>\"

Affl\"

@A\"

fl\"

Bffi\"

)ffi

K+

B

Afl+

@*

Afl+

NA

K K 3ffiK *NK

图 1-2 工作分析的过程模型

要想进行工作分析, 首先要明确每一项工作如何嵌入组织的整体结构中, 以

及目前工作分析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也就是通过工作分析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以

及获取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是什么。 这直接决定了进行工作分析的重点, 决定了

在进行工作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以及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然后还要确定所要分析的岗位有哪些, 因为当一个组织中的岗位特别多时,

常常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 典型性的岗位进行分析。 由于工作分析涉及诸多部门

及人员, 因此还需协调好各部门及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取得各部门认同并建立

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进行一次完整的工作分析活动, 往往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 花费相当长的时

间, 需要统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人员。 因此,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能

够有计划、 有条理地展开, 需要在实施之前制订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同时也是工

作分析的蓝图。 工作分析的总体实施方案通常需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

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②工作分析所需收集的信息内容; ③工作分析所提供的结

第11页

4

果; ④工作分析项目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者; ⑤工作分析实施的过程或步骤; ⑥工

作分析实施的时间和活动安排; ⑦工作分析所需的背景资料和相关配合工作。

获取工作分析的资料和信息, 可以参考国家职业分类标准或者组织现有的岗

位工作说明书, 还可以通过观察、 调查、 访谈、 工作日志等方法收集工作分析的

信息, 并对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记录描述、 分解、 比较、 衡量、 综合归纳与

分类, 经多次讨论、 反馈和修订, 直至形成最终的工作说明书。 将工作分析的结

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 让工作分析及工作说明书真正

发挥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活动, 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动态过程。 所以对工作分析绝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 不能认为做过一

次, 以后就可以不用再做了, 而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随时开展这项工作, 要使

工作说明书能够及时反映岗位的变化情况。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一、实验目的

•熟悉工作分析实施的时机

•明确工作分析时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掌握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 设计工作分析调查方案

•制订工作分析的实施计划

二、理论知识要点

(一) 工作分析实施的时机

工作分析虽然是一项常规性工作, 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工作分析就显得

格外必要和迫切。

1. 组织的有效运行受到阻碍

任何一个组织的战略或者目标最终都要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通

过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然而有些时候, 组织中的高

层管理者可能会发现, 组织的战略计划或者战略目标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组织中

的管理体系或者业务流程运行不畅。 当然,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但是其中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岗位的职责设置出了问题。

例如, 缺乏明确的、 完善的书面岗位说明, 员工对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不清楚,

这样就导致某些重要的工作没有人去做, 特别是组织运行中的一些关键控制点没有

第12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5

人去负责。 在有些情况下, 虽然有岗位职责规定, 但还是会经常出现推诿扯皮、 效

率低下的现象。 例如, 某公司有三个不同的岗位按照规定都承担对客户服务的信息

系统进行维护的责任,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发生与客户有关的数据不一致, 或

者客户出现问题时不知道该由哪个岗位来负责的情况, 从而严重影响了客户满意

度。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通过工作分析来进一步厘清不同岗位的职责。

2. 组织发生变革或技术进步

许多组织都曾经做过工作分析, 并且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书面工作说明书。

但是工作分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应该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当组织中进

行了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变革、 调整或者引入新技术以后, 原有的工作说明书

就会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符, 很难按照它继续实施, 因此就需要重新进行工作

分析。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缺乏科学依据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石和信息平台, 工作分析的结果在人力资

源管理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 当需要招聘某个岗位的

新员工时, 发现很难确定用人的标准; 当需要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时, 发现没有

根据岗位确定的考核标准; 当需要建立新的薪酬体系时, 无法对各个岗位的价值

进行准确评估。 这时, 就需要进行工作分析了。

(二) 与有关人员进行沟通

由于工作分析需要深入到每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必然要同大量的工作任职者和管理者建立联系, 因此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非

常必要和重要的。

在开始实施工作分析时, 需要与涉及的人员进行沟通。 这种沟通一般通过召

集员工会议的形式进行, 在会上可以由工作分析小组对有关人员进行宣传和动

员, 让参与工作分析的人员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消除内心的疑虑和压

力, 争取在收集信息时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 还需要让参与工作分析的人了解

工作分析大致需要进行多长时间, 大概的时间进度是怎样的, 便于事先做好工作

安排, 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配合工作分析。

(三) 工作分析信息收集的范围

工作分析信息收集的范围很广, 既包括企业的外部相关信息, 也包括企业的

内部相关信息。 综合起来有三大类:一是工作的背景信息, 二是与工作相关的信

息, 三是与岗位任职者相关的信息。

1. 工作的背景信息

工作的背景信息包括企业愿景, 战略目标, 企业文化特征, 企业长、 中、 短

第13页

6

期规划, 年度经营目标, 计划与预算, 企业的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 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产品与服务, 核心技术, 行业信息, 客户信息, 供应商信

息, 顾客信息, 市场信息以及竞争对手信息等。

2.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岗位设置, 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岗位具体工

作内容, 岗位职责、 工作权限、 工作负荷、 内部沟通关系 (上下级关系、 横向同

部门岗位、 同事关系等)、 外部沟通关系 (客户、 供应商、 顾客、 行业组织、 政

府与社会组织等)、 工作条件 (使用设备、 工具, 工作环境, 岗位特征, 工作地

点), 其他工作特征 (岗位对组织贡献度, 过失损害程度, 履行职责所承担的风

险, 工作的难易程度, 工作的独立性、 创新性)。

3. 与岗位任职者相关的信息

与岗位任职者相关的信息包括任职者的受教育经历 (学历、 专业背景、 培训经

历、 实习经历), 职业经历, 岗位相关工作经历, 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 岗位资

格证书, 基本技能 (语言表达能力、 文字书写能力、 电脑水平、 软件使用熟练度、

外语水平、 工具使用水平等), 业务知识 (与岗位有关的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 (从事本岗位管理必需的管理知识), 个人特质 (分析判断能力、 逻辑思

维能力、 统筹策划能力、 执行力、 创新力、 组织能力、 领导力、 应变能力等)。

(四) 实施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

工作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完整的过程。一般来说, 实施工作分析需要经

过 4 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结果形成阶段及应用反馈阶段。 每一个阶

段又包括若干步骤。

1. 准备阶段

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 是整个工作分析的基础性阶段。 前期准备得越充分,

以后各项工作就越主动, 越便于开展。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 明确工作分析总目标、 总任务, 并根据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现状进

行初步分析。

(2) 设计调查方案, 包括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单位和对象、 确定调查

项目、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以明确调查时间、 地点、 方法等。

(3) 选择信息来源, 如以往的工作说明书、 岗位在职工作人员、 上级管理

者、 顾客、 工作分析人员等。

(4) 选择工作分析人员。 工作分析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经验与专业性, 同时

应保持工作分析人员开展活动的独立性。

第14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7

(5) 选择信息收集的方法和分析信息适用的系统。

(6) 取得认同和确立合作。 在计划实施前, 应该把工作分析方案和计划向

上级领导报告并争取他们的同意, 取得中层管理者的支持, 同时, 必须与有关员

工进行解释和讨论, 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获得认同和支持。

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方案, 制订工作分析实施的具体工作计划,

对每项工作的内容、 过程、 工作环境及工作人员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

究。 在具体实施工作分析时, 应灵活运用观察法、 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等, 广泛

收集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资料信息, 具体包括与有关人员沟通、 制订实施计划、 实

际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3. 结果形成阶段

结果形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整理和

综合, 从而揭示各种工作的主要活动和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最终形成工作说

明书。

4. 应用反馈阶段

工作分析结果形成后, 就要被应用于具体的管理活动中, 因为只有在应用的

过程中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 要及时反馈。 这一活动始终

贯穿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具体包括工作说明书的培训与使用、 工作说明

书使用的反馈与调整。

实施工作分析基本流程范例如表 1-1 所示。

表 1-1 某公司××××年度工作分析实施程序

阶 段 主要任务

准备阶段

(4 月 10 日—4 月 20 日)

1. 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 选择待分析的工作岗位

3. 选择工作分析的方法

4. 设计调查用的工具

5. 制订总体的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

(4 月 21 日—5 月 21 日)

1. 召开员工大会, 进行宣传动员

2. 向员工发放调查表、 工作日志表

3. 实地访谈和现场观察

结果形成阶段

(5 月 22 日—6 月 1 日)

1. 对收集所得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

2. 与有关人员确认信息

3. 编写工作说明书

第15页

8

续表

阶 段 主要任务

应用反馈阶段

(6 月 2 日—6 月 10 日)

1. 将工作分析所得结果反馈给员工及其直接主管

2. 获取他们的反馈意见

3. 对工作说明书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五) 制订工作分析的实施计划

进行一次完整的工作分析活动, 往往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 花费相当长的时

间, 需要统合来自各方面的人员。 因此,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能够

有计划、 有条理地展开, 需要在实施工作分析之前制订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 制

订工作分析实施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岗位分析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 需要各个部门主管与岗位任职人员的

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 甚至与他们的工作有冲突的话, 就很

难保证岗位分析如期按时完成。 因此, 必须与部门主管事先沟通, 实施计划应取

得各部门主管支持并达成共识。

第二, 岗位分析计划出台后,一定要组织对岗位分析工作内容进行说明, 特

别是应收集的资料、 文件、 制度、 流程等, 尽可能列出一份详细的清单, 给责任

人 (组织者) 以明确的指导。

第三, 计划的实施必须进行过程控制才能落实。 因此, 需要有岗位分析小组

组长, 切实按计划去追踪计划完成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主动帮助解决问题, 只

有这样才能保障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 应注意工作质量, 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忽视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有效

性、 准确性。 当对某些具体任务不明确或标准不清晰时,一定要向岗位分析专家

(资深管理者、 HR 管理者、 顾问师) 咨询, 切忌资料、 信息收集完成了, 可是

与岗位分析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却南辕北辙。

这一具体的实施操作计划, 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做出一定的调整,一旦

计划发生改变, 应及时通知相关的人员。

三、实验内容

•设计工作分析调查方案

•制订工作分析实施计划

四、实验准备

•某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该组织的岗位设置背景资料和信息

第16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9

•工作分析的总目标与总任务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实验前准备阶段:教师讲解相关理论, 布置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 每组 4~6 人为宜

•各小组根据组织结构图及岗位情况, 制订岗位调查方案及工作分析实施计划

•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和分享本组的实验成果, 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提出

改进意见

•教师总结小组活动并进行点评

•个人总结并撰写实训报告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详细阐述工作分析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工作分析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订工作分析实施计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七、范例

××企业工作分析实施计划草案

一、 工作时间

2021 年 10 月 21 日—2021 年 11 月 30 日

二、 小组成员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 ×××、 ×××

三、 工作计划 (表 1-2)

表 1-2 ××企业工作分析实施计划

时间 任务 负责人 工作成果

10 月 21 日—10 月 28 日

1. 拟定访谈提纲和工作日志

2. 小组成员进行工作任务分配

1. 访谈提纲

2. 工作日志

3. 工作任务分配计划

11 月 1 日—11 月 8 日 填写工作分析问卷和工作日志

填写工作分析问卷和工

作日志

11 月 9 日—11 月 15 日

小组成员阅读问卷、 准备岗位访谈、

选定典型岗位

详细的岗位访谈计划

第17页

10

续表

时间 任务 负责人 工作成果

11 月 16 日—11 月 19 日 对典型、 重要的岗位进行访谈 访谈报告

11 月 20 日—11 月 23 日 组织编写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

11 月 24 日—11 月 25 日 对每一个工作说明书进行讨论 比较规范的工作说明书

11 月 26 日—11 月 28 日 工作说明书提交专家审阅

11 月 29 日—11 月 30 日 修改工作说明书 规范的工作说明书

第三节 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并掌握工作分析的常用方法

•熟悉问卷分析法和访谈分析法的实施流程, 能够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熟练运用问卷分析法和访谈分析法获得工作分析的信息和资料

二、理论知识要点

工作分析的方法是针对搜集与岗位有关的信息而言的, 主要有定性的方法和

定量的方法。 在实践中, 往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 每种方法各有

利弊, 因此要将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以保证搜集的信息准确、 全面, 为信

息分析以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常用的工作分析的方法有观察分

析法、 访谈分析法、 问卷调查分析法、 工作日志法、 资料分析法等。

(一) 观察分析法

观察分析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在工作现场或借助辅助设备, 根据事先制

定的观察提纲或任务观察清单, 对一个或多个观察对象的劳动过程、 劳动环境以

及劳动工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全面记录, 对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

行分析、 加工和整理, 最终形成相关文档资料的过程。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岗位工作人员的

基本活动,一般适用于工作内容简单或重复、 操作标准化程度高、 以体力劳动

为主的岗位, 如前台接待员、 停车场管理员、 流水线作业工人、 标准件生产加

工工人等。 观察分析法不适用于业务岗位、 管理岗位, 更不适用于需要脑力劳

动或具有实践创新性质的工作岗位, 如销售代表、 部门经理、 软件开发工程

师等。

第18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1

(二) 访谈分析法

访谈分析法又称面谈法, 是工作分析人员按照事先准备的访谈提纲, 对岗位

任职者、 岗位任职者的上级或下属、 与岗位工作联系紧密的其他岗位人员或精通

岗位工作特征的外部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以获取岗位工作目标、 工作性

质、 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责权等相关信息的方法。

访谈分析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 适用于工作行为不易直接观察

的工作, 其工作任务周期长。 通过访谈可以了解任职者的工作态度、 工作动机等

较深层次的内容, 有助于发现一些关键的信息。 此外, 在访谈过程中, 访谈者可

以和受访者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 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

有效传递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 访谈主要包括个人访谈、 群体访谈和职务上

司访谈等三种访谈方式。

1. 访谈内容

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 工作目标, 即组织为什么设立这一岗位, 根据什么确

定这个岗位的报酬; 工作内容, 即任职者在组织中有多大作用, 其行为对组织产

生的影响有多大; 工作的性质和范围, 这是访谈的核心, 工作分析人员主要了解

该职务在组织中的关系, 其上下属的职能关系, 所需的一般技术知识、 管理知

识、 人际关系知识, 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及自主权。

2. 访谈分析法的操作流程

完整的访谈分析法包括五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 开始阶段、 主体阶段、 结束

阶段和整理阶段。

(1) 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 工作分析者需要做如下工作: 制订访谈计划、

培训访谈人员、 编制访谈提纲。

首先, 制订访谈计划要明确以下内容: ①明确访谈目标; ②确定访谈对象

(要求是工作任职者的直接上级或者从事本岗位工作 6 个月以上的任职者); ③访

谈方法 (访谈的结构化程度以及访谈的形式); ④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安排

以不打搅任职者正常的工作为宜, 地点应保持安静和整洁); ⑤访谈所需的材料

和设备。

其次, 还需要对访谈人员做如下培训: ①访谈的目的和意义; ②访谈原则和

技巧; ③访谈计划; ④组织和指导访谈人员收集目标岗位的相关背景信息。

最后, 访谈者根据现有的资料, 编制访谈提纲, 以防止在访谈过程中出现严

重的信息缺失, 确保访谈过程的连贯性。 访谈提纲中的问题分为通用性问题和个

性化问题。 通过通用性问题收集各方面信息, 通过个性化问题收集与岗位相关的

职责和任务, 作为启发被访谈者思路的依据。

第19页

12

(2) 开始阶段。 此阶段的重点是让被访谈者保持信任的心态。

首先, 访谈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营造轻松和舒适的访谈气氛: ①采取随意简单的

方式让被访谈者进行自我介绍; ②尝试发现被访谈者喜好的话题, 从这些话题出发开

展访谈; ③在话题开始时, 采取欣赏和适度赞扬等方式表达对被访谈者的欢迎。

其次, 向被访谈者介绍本次访谈的流程以及对被访谈者的要求, 如果在访谈

过程中需要使用录音和录像等手段, 应向被访谈者事先说明。

再次, 重点强调本次工作分析的目的、 预期目标、 所收集信息的用途, 以及

对本次工作分析相关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尤其是标杆岗位的抽取、 被访谈者的

抽取方式)。

最后, 向被访谈者说明本次访谈已经征得其上级同意, 并且参与访谈的全部

人员将保证访谈内容除了作为分析基础外, 将对其上级和组织中的任何人完全

保密。

(3) 主体阶段。 访谈主体阶段的任务包括寻找访谈 “切入点”、 询问工作任

务以及询问工作任务的细节。

首先, 寻找访谈 “切入点”。 访谈的 “切入点” 通常是询问被访谈者所在部门

与组织中其他部门的关系, 或者目标工作与部门外的联系, 或者询问工作环境。

其次, 询问工作任务。 询问任职者工作任务时, 可以向其提供事先准备的任

务清单初稿, 与被访谈者就任务清单中所列项目逐条地讨论和核对。 在讨论与核

对时, 可以询问以下问题: 我们对这项任务的表述是否准确清晰? 我们对这项工

作任务的描述、 所用术语是否正确, 是否还有其他更为专业的表述? 任务清单是

否包含你的全部工作内容? 整个任务清单中是否有相互矛盾和逻辑混乱的地方?

各项任务表述是否相互独立? 哪些内容可以合并或者需要拆分? 如果访谈前没有

准备任务清单,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启发被访谈者: 通常, 你每天工作时要做的第

一件事是什么? 接下来你会做什么? 你的工作主要由哪些板块构成? 各板块分别

包含哪些任务及职责?

最后, 询问任务细节。 可以运用流程分析的思想, 从 “投入”、 “行动” 以

及 “产出” 三个角度询问工作任务的细节。

(4) 结束阶段。 工作分析人员应该根据访谈计划把握访谈进程, 若需要超

过计划时间, 应及时与被访谈者及其上司沟通, 征得他们的同意。 在访谈结束阶

段, 访谈者应该就如下问题与被访谈者再次沟通: 允许被访谈者提问; 追问细

节, 并与被访谈者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重申工作分析的目的与访谈收集

信息的用途; 如果以后需要继续访谈, 应告知下次访谈的内容; 感谢被访谈者的

帮助与合作。

第20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3

(5) 整理阶段。 访谈结束后, 及时整理访谈记录, 为下一步信息分析提供

清晰的和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三) 问卷调查分析法

问卷调查分析法是根据工作分析目的、 内容等编制问卷, 由任职者填写, 回

收后整理、 提取有关工作信息的方法。 其适用范围很广, 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

方法之一。一份完整的岗位分析问卷一般包括的调查项目有: 任职者基本资料、

工作时间要求、 工作内容、 工作职责、 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劳动强度、 工作

环境等。 问卷法的优点在于费用较低、 速度快、 节省时间, 并可让被调查者在工

作之余填写, 不至于影响工作。

1. 问卷的内容

问卷一般由封面信、 指导语、 工作基本信息、 问题与选项等内容构成。 封面

信, 也叫开场白, 是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

目的和意义等内容; 指导语, 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 作用是

对填表的方法、 要求、 注意事项等做一个总的说明; 工作基本信息, 主要是任职

者目前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 工作名称、 所在部门、 学历、 工作经历、 年龄、

薪资水平等; 问题与选项, 是问卷的主体部分, 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

目的、 工作职责、 绩效标准、 工作联系、 组织架构、 工作特征、 任职资格、 所需

培训、 职业生涯等方面。

在设计问卷时首先要考虑其用途, 然后根据问卷的用途选择收集适当的信

息内容。 问卷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 开放式问题,

指不为被调查者提供具体选项, 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答的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

优点是被调查者可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表达意见, 不受限制; 缺点是要求

回答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其问卷填写和信息的归纳整理所

花时间和精力都很多, 且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难以进行定量统计的分析和处

理。 封闭式问题, 指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也给出若干个选项, 要求被调查者进

行选择性回答。 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填写方便, 对被调查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没

有过高要求, 易于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缺点是没有开放式问题的丰富多样的回

答内容。 因此,一般的问卷都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以封闭式问题为主,

开放式问题为辅。

2. 问卷调查分析法的操作流程

问卷调查分析法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五个环节, 依次是问卷设计、 问卷试

测、 样本选择、 问卷发放及回收、 问卷处理及运用。

(1) 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设计个性化的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主要

第21页

14

考虑问卷包含的项目、 填写难度、 填写说明、 填写者文字水平、 阅读难度、 问卷

长度等内容。

(2) 问卷试测。 对于设计的问卷初稿在正式调查前应选取局部工作岗位进

行试测, 针对问卷试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避免正式调查时

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错误。

(3) 样本选择。 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时, 若目标工作岗位任职

者较少 (3 人以下), 则全体任职者均为调查对象; 若任职者较多, 则应选取适

当调查样本, 选取样本时要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 出于经济性和操作性的考虑,

样本以 3~5 人为宜。

(4) 问卷发放及回收。 在对选取的工作分析样本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辅导

培训后, 工作分析人员通过组织内部通信渠道 (文件、 OA 系统、 企业微信等)

发放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在问卷填写过程中, 工作分析人员应及时跟踪相关人员

填写状况, 解答填写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并通过中期研讨会的形式组织目标

工作任职者交流填写心得, 统一填写规范。 问卷填写完毕后, 工作分析人员按照

工作分析计划按时回收问卷。

(5) 问卷处理及运用。 对于回收的问卷, 工作分析人员应进行分析整理,

剔除不合格问卷或对其重新进行调查; 然后将相同工作岗位的调查问卷进行比较

分析, 提炼正确信息, 编制工作说明书。

(四) 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 是由岗位任职者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 通过

填写工作日志表单, 记录各项岗位工作内容, 收集各种工作信息的方法。 工作

日志法主要适用于收集有关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工作关系以及劳动强度等方

面的原始工作信息, 为其他工作分析方法提供信息支持。 但它的使用范围较

小, 适用于分析周期较短、 工作状态稳定的工作, 费用相对比较低, 比较经济

有效。

(五) 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 它是指通过查阅、 参考、

系统分析现存的与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炼和总结加工, 无法弥补原有资料的空缺, 也

无法验证原有描述的真伪。 因此, 资料分析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岗位的原始信

息, 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通常由资料分析法所得的信息都需通过其他方法进一

步验证。

第22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5

三、实验内容

•设计和编写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设计和编制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分析访谈提纲

•运用访谈分析法,根据个人获取资料的便利性, 选取某一工作岗位的访谈

对象, 编制访谈提纲, 模拟一次访谈, 搜集工作分析所需的信息

四、实验准备

•工作分析实施计划

•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工作分析访谈提纲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教师讲解相关理论, 布置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 每组 4 ~ 6 人, 每组自己联系现实中的某一单位, 选取某一岗

位作为工作分析对象

•各小组设计该岗位的调查问卷或是访谈提纲, 并讨论问卷设计和访谈的技

巧和策略

•运用问卷调查分析法和访谈分析法对该岗位进行工作分析

•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中的体验 (调查问卷设计

及调查过程), 访谈中遇到的问题, 以及完善和改进之处; 各小组展示分析的结

果, 并阐述工作分析过程的体验, 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点评

•个人总结并撰写实训报告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 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

在获取工作分析的相关信息时可以使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分别有什

么特点

•访谈分析法的访谈内容及其操作流程

•问卷分析法及其操作流程

•请选择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某一岗位的在职人员, 运用访谈分析法进行工作

分析, 设计访谈提纲, 并进行访谈记录

第23页

16

七、范例

使用表单工具可参考表 1-3、 表 1-4、 表 1-5 和表 1-6。

表 1-3 某公司前台接待员工作分析观察提纲

岗位任职者姓名: 观察日期:

观察者姓名: 观察时间:

所属部门: 工作类型:

观察内容:

1. 上午开始工作时间: AM 。

2. 上午工作时间: 小时。

3. 上午接待来访人员数量: 人次。

4. 上午接转电话数量: 个。

5. 上午接收快递数量: 个。

6. 上午发送快递数量: 个。

7. 上午离开前台次数: 次。 原因: 。

8. 上午休息次数: 次, 每次休息时长 分钟。

9. 中午就餐时间: 分钟。

10. 下午开始工作时间: PM 。

11. 下午工作时间: 小时。

12. 下午接待来访人员数量: 人次。

13. 下午接转电话数量: 个。

14. 下午接收快递数量: 个。

15. 下午发送快递数量: 个。

16. 下午离开前台次数: 次。 原因: 。

17. 下午休息次数: 次, 每次休息时长 分钟。

18. 其他观察到的工作:

总体描述:

第24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7

表 1-4 工作分析访谈提纲

一、 基本信息类

1. 您所在的岗位名称是什么?

2. 本岗位属于哪个部门? 部门主管是谁?

3. 您从事本岗位多长时间, 您在本单位工作多长时间?

4. 在本部门内与本岗位平级的岗位还有哪些?

5. 您本人参加工作多长时间? 是否一直从事本岗位工作?

二、 岗位职责类

1. 您所负责的日常工作有几大方面?

2. 这几块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3. 这几块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工作是什么?

4. 您所在的岗位还管辖哪些岗位?

5. 除了对本岗位工作负责外, 哪些工作出了问题也需要您负责?

6. 您的工作是定时的, 还是不定时的? 是否存在负荷不均?

三、 任职条件类

1. 您认为从事本岗位工作需要什么样的学历水平?

2. 您认为从事本岗位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经验水平?

3. 您认为从事本岗位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水平?

4. 您认为从事本岗位工作还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特点?

5. 您本人在学历、 经验、 专业技术水平及能力方面的现状是什么?

四、 沟通关系类

1. 您对谁直接负责, 对谁间接负责?

2. 您管理的人员和岗位有哪些?

3. 在本部门内部, 与您合作密切的岗位是什么?

4. 在本单位内, 与您合作密切的跨部门岗位是什么?

5. 您是否需要与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发生直接联系, 双方关系是什么?

五、 工作条件类

1. 您从事本岗位工作在室内外工作时间的比例如何?

2. 您在工作中能否采用比较舒适的工作姿态?

3. 您主要使用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

4. 本岗位工作使用什么样的设备?

5. 本岗位工作环境中存在什么样的不良因素?

6. 从事本岗位工作是否会有职业病?

第25页

18

表 1-5 工作分析访谈提纲

1. 请问您的姓名、 职务名称是什么?

2. 请问您在哪个部门工作? 您所做的是一种什么工作?

3. 您所在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请举一些实例。

4. 请您尽可能详细地讲讲您昨天一天的工作内容。

5. 做这项工作所需具备的教育程度、 工作经历、 技能是怎样的? 它要求您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文凭或资

格证书?

6. 您真正参与的活动有哪些? 哪些事情有决策权, 哪些事情没有决策权?

7. 请问您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到哪些人?

8. 请问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怎样的? 您希望哪些方面得到改善?

9. 请问您需要哪些设备和工具来开展您的工作? 其中哪些是常用的, 哪些是偶尔使用的?

10. 请问您的工作对身体的要求是怎样的? 需要哪些知识, 哪些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11. 您觉得这个工作岗位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

12. 请问您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13. 工作对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如何?

14. 在工作中您有可能受到身体伤害吗? 您在工作时会暴露于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之下吗?

15. 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表 1-6 工作日志示例

工作日志

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配合本次工作分析, 本次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此岗位任职者的培训需求。 您填写的工作日志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界定您所在岗位的主要

职责。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请您如实、 及时并全面地填写工作信息, 在填写过程中, 请您

注意以下几点:

1. 请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将工作日志放在手边, 按工作活动发生的顺序及时填写, 切忌

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一并填写。

2. 请严格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填写, 不要遗漏那些细小的工作活动, 以保证信息的完

整性。

3. 请提供真实的信息, 以免损害您的利益。

4. 请注意保留, 防止遗失。

5. 请于 年 月 日前将填写的工作日志交至公司人力资源部×××。

当您在填写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

再次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公司工作分析项目组

第26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19

续表

一、 工作日志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本岗位任职工龄:

填写日期: 自 月 日至 月 日

二、 工作日志内容

年 月 日

工作开始时间:

工作结束时间:

序号

工作

活动名称

工作

活动内容

工作

活动结果

工作活动

起止时间

工作

地点

工作

关系

工作

性质

备注

1

2

3

填表人 (签字):

审 核 人:

第四节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一、实验目的

•了解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及编写要求

•掌握编写工作说明书的流程和步骤

二、理论知识要点

工作说明书是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之一。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并没有一个标准

化的模板, 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 以及适用的对象不同而选取不同的内容

和形式。 大多数的工作说明书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工作描述, 反映岗位的工

第27页

20

作情况, 是关于岗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 职责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 二是岗位

要求, 反映岗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要求, 是人们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活动

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技能、 能力和其他特征的目录清单。

(一)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一般来说,一个内容比较完整的工作说明书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项目。

1. 岗位标识

岗位标识是该岗位与组织中其他岗位相区分的显著标志, 包括岗位编号、 岗

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岗位薪点。

2. 岗位概要

用一句或几句比较简练的话来说明这一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岗位概要一般

以动词开头描述工作任务, 并且只需包括最关键的工作任务即可。 例如, 某公司

“数据处理操作监督员” 的岗位概要可以写为: 指导所有的数据处理, 进行数据

控制及按要求准备数据。 公司前台的岗位概要可以这样描述: 承担公司前台服务

工作, 接待安排客户的来电、 来访, 负责报表、 报刊、 信件的管理和发放, 并维

护公司良好的形象。

3.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是岗位概要的具体细化, 要描述出这一岗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

责的主要任务活动。一般应包含对日常工作和例行工作进行描述, 以及对上级分

配任务的执行责任进行描述。 通常按照动宾短语句式来描述, 即按照 “动词+宾

语+目的状语” 的句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 “监督和控制部门年度预算, 以保证

开支符合业务计划要求”, 这里 “监督和控制” 是动词, “部门年度预算” 是宾

语, “以保证开支符合业务计划要求” 是目的状语。 在使用动宾短语进行描述

时, 要准确使用动词,一定要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员工是如何进行该项任务的以及

在这项任务上的权限, 不能过于笼统。

4. 业绩标准

业绩标准指岗位上每项职责工作业绩的衡量要素和衡量标准。

5. 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主要是指某一岗位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主要与企业内部哪些部门和

哪些岗位发生工作关系, 以及需要与企业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包

括所属岗位的直接上级岗位、 直接下级岗位、 可晋升和平调的岗位等。

6. 使用设备

使用设备指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仪器、 工具、 设备等。

7. 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描述主要包括对工作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描述,一般应包括工

第28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21

作场所、 工作时间、 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职业病、 工作均衡度、 员工的舒适度等

内容。 对工作环境进行测定有时需要借助一些外部机构进行认证, 工作分析者需

要以测点的结果为基础, 制定或调整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如高温津贴、 健

康补助等。

8. 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属于岗位规范的范畴, 是指任职者在相应工作岗位上应该具备的个

人特质方面的要求, 是为了完成岗位的工作, 并且保证良好的工作绩效而对任职

者提出的一系列特征要求。一般来说任职资格应包括所学的专业、 学历水平、 资

格证书、 工作经验、 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身体状况等。

9. 其他信息

这是指其他需要说明但是不属于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范围内的信息。

(二) 工作说明书编写注意事项

1. 明确界定岗位职责

工作说明书不应是简单的对目前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描述, 而应该通过工

作说明书的撰写达到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 规范工作流程, 实现科学管理的目

的。 在编制工作说明书之前, 必须进行详细的工作分析和调查, 了解每一个岗位

的工作任务、 工作目标、 工作条件、 上下级的关系、 任职资格等因素。

2. 用语规范、 准确

很多企业的工作说明书没有注意到描述用语的选择, 笼统地使用 “负责”

“管理” 等词语, 导致对岗位职责的描述流于一般化、 普遍化, 出现 “千岗一

面” 现象, 或者对岗位职责描述过小或者过大。 因此, 岗位职责的描述应能准

确、 清晰、 真实地界定岗位承担的责任、 所具有的权限和岗位工作必须达到的目

标、 规范的责权利关系。

通常采用 “动作行为 (动词) +具体对象 (宾语) +职责目标” 的表达方式

来描述工作职责。 动词的选择可参照表 1-7 和表 1-8。 宾语表示该项任务的对

象, 即工作任务的内容; 职责目标表示通过此项工作的完成要实现的目标, 常用

“确保” “保证” “争取” “推动” “促进” 等词语连接。 例如, 人力资源部部长

负责人力资源战略工作可描述为: 负责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

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对职责目标的表述也可不加连

接词, 如对某公司车间主任的 “成本核算” 这一职责的描述: 组织开展车间成

本核算, 审核原材料、 动力、 能源消耗, 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还

可在此结构之前再加上动作依据, 采用 “动作依据+动作行为 (动词) +具体对

象 (宾语) +职责目标” 的表达方式。 例如, 对某公司行政总监的 “计划管理”

第29页

22

这一职责可描述为: 根据公司的阶段性目标和年度计划, 制定所属部门目标、 计

划、 措施, 保障公司业务正常运作。

表 1-7 根据作用对象分类的工作职责常用动词

动词作用的对象 相应的动词

针对计划、 制度、

方案、 文件等

编制、 制订、 拟定、 起草、 审定、 审核、 审查、 转呈、 转交、 提交、 呈报、

下达、 备案、 存档、 提出意见

针对信息、 资料

调查、 研究、 收集、 分析、 归纳、 总结、 提供、 汇报、 反馈、 转达、 通知、

发布、 维护管理

某项工作 (上级)

主持、 组织、 指导、 安排、 协调、 指示、 监督、 分配、 控制、 牵头负责、 审

批、 审定、 签发、 批准、 评估

直接行动

组织、 实行、 执行、 指导、 带领、 控制、 监管、 采用、 生产、 参加、 阐明、

解释

上级行为 许可、 批准、 定义、 确定、 指导、 确立、 规划、 监督、 决定

下级行为 检查、 核对、 收集、 获得、 提交、 制作

其他

维持、 保持、 建立、 开发、 处理、 执行、 接待、 安排、 监控、 汇报、 经营、

确认、 合作、 协作、 获得、 核对、 检查、 联络、 设计、 测试、 建造、 修改、

执笔、 起草、 引导、 传递、 翻译、 操作、 保证、 预防、 解决、 介绍、 支付、

计算、 修订、 承担、 谈判、 商议、 面谈、 拒绝、 否决、 监视、 预测、 比较、

删除、 运用

表 1-8 根据职责主题及性质分类的工作职责常用动词

管理职责 业务职责

决策层

主持、 制定、 筹划、 指导、 监督、 协调、 委派、 考

核、 交办

审核、 审批、 批准、 签署、 核转

管理层

组织、 拟 定、 提 交、 制 定、 安 排、 督 促、 布 置、

提出

编制、 开展、 考察、 分析、 综合、

研究、 处理、 解决、 推广

执行层 策划、 设计、 提出、 参与、 协助、 代理

编制、 收集、 整理、 调查、 统计、

记录、 维护、 遵守、 维修、 办理、

呈报、 接待、 保管、 核算、 登记、

送达

3. 积极宣传并获得领导和员工的支持

在工作说明书编写之前, 人力资源经理应与相关的高层领导进行讨论, 认清

第30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23

规范岗位职责的意义, 明确工作说明书的定位, 并取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在工

作说明书实施过程中, 高层领导应率先树立岗位责任意识, 对各项工作实行归口

管理。

在编写工作说明书时, 应由各部门主管负责, 人力资源部门为各部门主管提

供格式和方法, 并加以及时的指导和审核。 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工作, 给员工宣讲制定工作说明书的意义和各项内容的含义, 在编制过程中必须

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 让大家积极参与。

4. 及时更新工作说明书

一般而言, 工作说明书每 1 ~ 2 年应修订一次, 根据行业的发展和职责的变

化情况灵活进行选择。 当企业发生重大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时, 应及时修订工作

说明书。

(三) 工作说明书编写的流程

首先, 获取工作分析的资料和信息。

其次, 分析和处理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 根据预先设计的工作说明书所需要

的信息要素, 分类和整理已有的信息, 逐条列出各要素的相关内容。

最后, 完成工作说明书的撰写:

(1) 讨论工作说明书初稿, 所制定的工作说明书是否完整、 准确;

(2) 根据讨论的结果, 最后确定一份详细的、 准确的工作说明书;

(3) 最终形成的工作说明书应清晰、 具体、 简明扼要。

三、实验内容

•对工作分析过程中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

•撰写内容完整、 用语规范的工作说明书

四、实验准备

•上一节工作分析的方法中搜集到的各种岗位信息资料

•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所查阅到的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实验前准备阶段: 教师讲解相关理论, 布置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 每组 4 ~ 6 人, 阅读工作分析过程中搜集到的各种资料, 如工

作日志、 调查问卷、 访谈记录等

•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充分讨论后形成工作说明书的初步框架

•确定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及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

•撰写工作说明书初稿, 各小组对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撰写进行总结和评

第31页

24

估, 教师总结小组实验活动并进行点评

•个人总结并撰写实训报告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什么是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撰写工作说明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人说: “工作说明书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论述原因

•编制 “计算机技术服务人员” 工作说明书

•某学院因为工作的需要, 需要增加 “计算机技术维护员”一名。 该技术

维护员的基本职责是在实训室机房和教师办公室为机房和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具

体任务包括: 配置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维护; 安装软件; 为教学现场的突发硬

件、 软件故障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给定的情境资料, 参照工作说明书的编制要求及格式, 自行编制工作

说明书

•根据以下有关酒店、 饭店接待员的工作任务要素与工作行为要素的分析,

编写接待员的任职资格要求

(1) 工作任务: 处理客人到达时的问题。

(2) 任务要点: 开、 关车门; 帮助客人上、 下车; 问候客人; 开、 关旅馆

大门; 把行李运到前厅; 引导客人到服务台; 标明行李运到的房间号; 储存较贵

重的物品或行李。

(3) 素质要求: 理解、 读写、 计算和表达的能力; 快速而有效的搬运能力;

处理较大的旅游团体的能力; 具备表示敬意的问候与常识; 熟记旅馆及其环境分

布与功能知识; 熟记旅馆及房间设备的知识; 熟记登记的程序知识; 熟记团体接

待的步骤 (电话、 旅游公司介绍); 敏捷、 热情。

七、范例

工作说明书 (范例一)

一、 基本资料

岗位名称: 岗位编号:

所属部门: 定员标准:

直接上级: 工作地点:

分析日期: 分析人:

第32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25

二、 工作描述

1. 工作概要

2. 工作职责 (表 1-9)

表 1-9 工作职责

职责名称 内容及流程

责任

(全责/ 部分/ 支持)

工作联系

公司内 公司外

工作标准

1.

2.

3.

……

3. 监督与指导关系

所施监督:

所受监督:

4. 岗位权限

5. 工作难度

6. 工作性质、 条件与时间

7. 使用的仪器、 工具与设备

三、 任职资格

1. 学历与专业

2. 工作经验

3. 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

4. 知识和专业技能

(1) 担任本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2) 本岗位要求的核心技能及其等级

(3) 招聘本岗位应考核的内容

(4) 上岗前应接受的培训内容

5. 身体条件

第33页

26

工作说明书 (范例二)

表 1-10 工作说明书

一、 基本情况

单位 岗位名称 岗位编号

部门 分部 编制日期

直接上级 直接下级 部门人数

二、 岗位职责说明

岗位目的

岗位职责定义

编号

职责范围 负责程度 衡量标准

按重要顺序依次列出

每项职责及其目标

全责/ 部分/ 支持 数量、 质量

1

2

3

……

三、 工作关系

所受监督

所施监督

协同

四、 任职要求

学历 年龄 性别 职称

专业知识

所需工作

经验及技能

一般能力

要求

计划

能力

组织

能力

激励

能力

人际

能力

协调

能力

沟通

能力

开拓

能力

信息

能力

领导

能力

指导

能力

需求程度

(满分 5 分)

考核标准

第34页

第一章 工作分析

27

续表

五、 其他

使用及保管的物品/ 商品/ 财产 工作失误带来的影响

六、 职业生涯规划

岗位关系

直接晋升的岗位:

相关转换的岗位:

升迁至此的岗位:

理论支持

注: 根据岗位的具体情况列出相关职责。

第35页

28

•熟悉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方法及操作步骤

•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和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掌握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种类及以及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本章学习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及操

作步骤、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以及根据供给和需求预测的结果

进行综合平衡。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方法并进行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本章学习思路如图 2-1 所示。

B#>

B#>

D/fi

B#L

ffiM\"

B#>

4

B#

4M\"

B#

L!M\"

ff

 2

M\"\"

ff

 2

M\"\"

B#L=+F>

B#L=+.1

4B#>+ O

(B#L=+

图 2-1 本章思维导图

第36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29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过程模型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 它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为指

导, 对企业现有人员供给和需求状况进行预测, 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

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

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 具

体见图 2-2。

F(

U

* 39>

F(

U!3

\"\",0

(ffi ,%U

FBF3ffi$

B#

4M\"

B#

L!M\"

L!+FBF 4+FBF

B#L!

4B#>

(L=

图 2-2 人力资源规划过程

由图 2-2 看出, 在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 必须先充分掌握相关信

息, 对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清晰的认知, 要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规

划的基础上, 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包括数量、 质量、 结构和潜力等进行盘

点。 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规划才是有意义的。 全

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后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对企

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 得出人力资源的净需求, 在此基础上编制

人力资源规划。

第37页

30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

一、实验目的

•明确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的概念

•了解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

•掌握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的方法

•掌握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的程序, 能够完成人力资源供需分析和

预测工作

二、理论知识要点

(一)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1.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内涵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指对在未来某一特定

时期内能够供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 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 人力资源供给

有外部供给和内部供给两个来源, 内部供给是指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人

力资源供给, 来自企业内部; 外部供给是指从外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

供给。

总的来说, 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通常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 所以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满足, 也应优先考虑内部人力资源供给。 要做好内部人力资

源供给的预测, 必须先对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有详细的了解, 通常可借助企

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完成。

2. 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

一般来说, 影响外部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人们的就业

意识、 企业所在地对人才的吸引程度、 企业薪酬福利对人才的吸引程度等。 与内

部供给相比, 企业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可控性是比较差的, 因此人力资源供给

预测主要侧重内部的供给。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供给的因素有企业员工的自然减员 (如伤残、 退休、

死亡)、 企业员工的内部流动 (如晋升、 降职、 平调)、 企业员工的外部流动

(如跳槽、 辞职、 合同到期解聘)、 企业员工的培训状况等。

3.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首先要考察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 然后在假定

第38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31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不变的前提下, 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 对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数

量进行预测。 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技能清单法、 马尔科夫预测法、 人员替换法等。

(1) 技能清单法。 技能清单是一个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列表, 这些特

征可以包括员工的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培训情况、 所掌握的技能及相应的证书

等内容, 见表 2-1。 技能清单是对员工能力的一种描述, 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判断现有员工调换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大小, 估计有哪些员工可以补充企业岗

位的空缺。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既要保证企业空缺岗位有合适的人员填充,

还要保证这些员工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建立员工的工作能力记录, 记录包括操作

层员工的技能和不同管理层人员种类及其能力水平。

表 2-1 技能清单

姓名 职位 部门

出生年月 婚姻状态 到职日期

教育

背景

类别 学校 毕业日期 主修科目

大学

硕士

博士

工作经历

任职年限 职位 主要成就

培训

情况

训练主题 训练机构 训练时间

技能

技能种类 所获证书

志向

你是否愿意担任其他类型的工作 是 否

你是否愿意到其他部门去工作 是 否

你是否接受工作轮换以丰富工作经验 是 否

如有可能, 你愿意承担哪种工作

你认为自己需要

接受何种训练

改善目前的技能和绩效

晋升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

你认为自己现在可以接受哪种工作指派

第39页

32

(2) 马尔科夫预测法。 马尔科夫预测法也称转移矩阵法, 是一种内部人力

资源供给的统计预测方法, 用来预测具有相等时间间隔 (一般为一年) 的时刻

点上各类人员的分布状况。 它根据组织以往各类人员的流动比率, 推断未来各类

人员数量的分布。 该方法运用的前提是: 组织内部人员的转移是有规律的, 因此

其人员转移率也有一定的规律。 马尔科夫预测法的关键是确定人员转移率, 它不

仅可以处理员工类别简单的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问题, 也可以解决员工类

别复杂的大型组织中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问题。

采用马尔科夫预测法预测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 根据

组织的历史资料, 计算出每一类职务上的每一职员流向另一类职务或另一级别的

平均概率; 其次, 根据上述平均概率, 建立一个人员变动矩阵表; 最后, 根据组

织年底的各类人员的数量和变动矩阵表, 预测第二年组织可供给的人数。

(3) 人员替换法。 人员替换法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状况做出评价, 然

后对他们晋升或调动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以此预测企业潜在的内部供给。 当某一

职位出现空缺时可以及时进行补充, 如图 2-3 示例。

=

=

(

(



==  = B=

ffi3 B# ffi-

((

ffi 

fl

3

L

*6F3) * F3)

F3)

(



ffiffl

(

 

,+4

AflU

ffi

7

LE

fl$

flffi

LE

@

LE 5

图 2-3 人员替换法示例图

第40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33

在图 2-3 中, 每个职位下的方框为职位候选人, 空框为缺少候选人, 方框的

层次说明了候选人填补职位 (晋升) 的可能性的大小, 越往上的方框内候选人

晋升的可能性越大, 越往下可能性越小。 通过这个人员替换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

到该组织内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 这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

4.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步骤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具体预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 核查。 了解组织员工状况, 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进行核查。

第二步, 了解组织人力资源调整情况。 包括分析组织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员工

职务调整的历史数据, 统计出员工职务调整的比例, 同时了解各部门可能出现的

人事调整情况。

第三步, 汇总。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调查统计, 做出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

给预测。

第四步, 分析影响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 包括区域性因素, 如组织

所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同地区其他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 人们的就

业意识等; 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全国性因素, 包括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法

规, 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人才供需状况等。 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 可以做出组织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第五步, 编制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组织外部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汇总, 做出组织人力资源供给的整体预测。

(二)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涵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某一特定时期所需人力

资源的数量、 质量和结构进行估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重点包括: 首先, 预测

要在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 必须符合现实情况; 其次, 预测是

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服务, 这是预测的目的; 再次, 应该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 预

测要考虑科学性、 经济性和可行性, 综合各方面做出选择; 最后, 预测的内容是

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 质量和结构, 应该在预测结果中体现。

2.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实践中,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可以分为

三类, 即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1)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 政治、 法律

环境, 新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者的状况等, 社会整个经济的发展态

势, 政治环境的稳定以及相关法律的变化等, 都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产生

第41页

34

很大影响。 另外, 对于越来越依赖技术和科技的现代企业来说, 是否能跟上新技

术和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最后, “知己知彼, 百战不

殆”, 对竞争者未来战略和发展状况的了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同时还要

关注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信息, 例如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政

府的职业培训政策、 国家的教育政策、 本行业的发展趋势等。

(2) 企业内部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战

略和经营规划、 企业规模、 技术和设备条件、 人力资源培训、 人员稳定性, 这些

因素的调整或变化会影响到企业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 企业战略和经

营规划的变化, 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和结构产生影响; 组织规模的变化主要

体现在原有服务范围内规模扩大或缩小, 或者增加新业务及放弃旧业务。 通常来

讲, 扩大组织规模和开展新业务会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缩小组织规模或放弃

某项业务会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随着组织技术水平提高,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越强, 对人员的需求就越少, 二者呈反比例关系; 另外企业重视培训, 人员素

质、 技能提高, 对人员的需求也会降低。

(3)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包括: 现有员工的数量、 质量

和工作状况, 可能的员工流动比率及原因、 自然减员比率 (如退休、 死亡) 等。

还应当包括员工的基本情况、 受教育情况、 工作经历、 工作业绩记录、 工作能力

和态度、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状况、 员工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 很明显, 这些

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3.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很多, 这里我们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

介绍。 需要指出的是在预测过程中, 不可能只采用某一种方法, 而应当将多种方

法结合起来使用, 这样预测的结果才会更准确。

(1)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 是由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一种主观预测方法, 并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

的使用。 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方面的

发展。

德尔菲法的特征是: ①吸收专家参与预测, 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学识, 预

测过程中各位专家以书面形式提出各自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结果; ②采用

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 让每一位专家独立自主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专家之间不能

以任何方式进行互相讨论或交换意见; ③预测过程中通过几轮反馈, 使专家的意

见逐渐趋同, 最终得出大家都认可的一个结论。

这种预测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且可以综合考虑社会环境、 企业战略和人员流

第42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35

动三大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 因而运用比较普遍。 但其预测结果凭借

的是专家的经验, 因此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

(2) 统计预测法。 统计预测法是通过对过去某一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 寻找、 确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相关的因素, 确定相关关系, 建立起数学

公式或模型, 从而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统计预测法是以过去的事实为依据的预测方法, 包括多种方法, 其中常用的是趋

势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①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间的人力资源需求趋势来预测

未来需求的方法。 作为人力资源预测的一种工具, 趋势分析法是很有价值的, 但

仅仅使用该方法还是不够的, 因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使用水平很少只由过去的

状况决定, 而其他因素 (例如销售额、 生产率变化等) 也会影响到组织未来的

人力资源需求。 因此, 该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趋势来参考, 而不能被机

械地加以应用。

②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种组织活动的影响因素和该组织所需

人员数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与类型的方法。 例如, 教育部

门的师生比、 销售数量和销售人员数量比、 单位食堂炊事人员与就餐人员比, 等

等。一些大企业有严格的劳动定员管理标准, 这些标准也可以用于比率分析法。

③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绘制散点图寻找、 确定某一事物 (自变

量) 与另一事物 (因变量) 之间的关系, 从而预测组织未来对人力资源需求数

量的方法。 如果两者是相关的, 那么一旦组织能预测出其业务活动量, 就能预测

自身的人员需求量。 当自变量只有一个时, 称为一元回归; 当自变量有多个时,

称为多元回归。

(3) 经验预测法。 组织各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对未来所需的人

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做出估计。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先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根据

本部门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作量的情况, 预测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 然后再汇总

到组织最高领导层进行平衡, 以确定组织最终的人力资源需求。 这种方法适用于

组织规模较小、 结构简单和发展均衡稳定的企业的短期预测。

4.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工作流程

一般来说,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对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对未来人力资

源需求预测和对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部分。 具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步

骤如下:

(1) 梳理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职务, 根据职务分析结果, 确定职务编制和

人员配置。

第43页

36

(2) 进行人力资源盘点, 确定企业人数及分布情况, 确定企业是否缺编、

超编及现在各编制的岗位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

(3) 把上述两个步骤的统计结果与相关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 并修正统计

结果, 最后的这个结果就是现实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 见表 2-2。

(4) 现实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出以后, 需要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 根据

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和策略, 确定各部门工作量, 并根据工作量的增长情况, 确

定各部门还需要增加的岗位及人数, 并进行汇总统计。

(5) 汇总结果与各部门和企业管理者进行讨论, 最终确定的结果即未来人

力资源需求, 见表 2-3。

(6) 统计预测期内退休的人员, 通过各部门的领导协助统计有离职意向

或可能被劝退的人员, 或者根据历史数据, 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情况。

把统计和预测结果进行汇总制成相关表格, 得出未来流失的人力资源需求,

见表 2-4。

(7) 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汇

总, 制成相关表格和汇总表, 即可以得到整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三、实验内容

•结合本章理论知识点并查阅相关书籍, 明确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概念, 了

解影响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主要因素, 掌握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和程序, 能

够完成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和预测工作, 并在实践中应用

•结合本章理论知识点并查阅相关书籍, 明确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 了

解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因素, 掌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和程序, 能

够完成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预测工作, 并在实践中应用

四、实验准备

•多功能教室

•虚拟或真实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或者具体的案例

•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 (表 2-2 )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 (表 2-3 )

•人力资源净需求统计总表 (表 2-4)

•人力资源需求数量预测表 (表 2-5)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变化预测表 (表 2-6)

第44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37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两大关键点, 因

此, 在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前, 对组织的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尽量做到科学准确。 可

以按照如下方法和步骤操作本次实验:

第一步, 查阅相关书籍, 理解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概念、 影响人力资源供

需预测的主要因素, 掌握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方法。

第二步, 以小组 (6~8 人) 为单位对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常用方法进行研

讨, 每人发表个人观点。

第三步, 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 归纳, 特别要明确常用的供需预测方法的

使用前提或使用条件。

第四步, 学习本章案例 2-1 或者选择所熟悉的组织,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人

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 并且说明选用此种方法的原因和优缺点。

第五步, 总结并编撰实训报告, 并选取一人做简单报告。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根据案例 2-1, 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分析 A 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

•分析影响 A 公司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因素有哪些

•可采用哪些分析计算技术进行 A 公司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对于 A 公司出现的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状态,一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结合国家 《 “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提出的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

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请思考:

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何种影响, 给企业带来的哪些挑战和机遇, 数字经

济时代如何解决人力资源供需适配问题

案例 2-1

A 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①

A 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家具、 纺织品等产品的制造厂。 公司主要有家具

部、 纺织品部和纤维部三个生产部门, 其中纺织品部下辖六个分厂, 分别生产服

装、 地毯以及其他工业用纺织品。 A 公司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员工人数达

900 多人, 管理人员也增加至 140 人, 此外还有产品开发与设计人员 10 人, 营销人

员 20 名。 A 公司的总经理王明从公司成立伊始, 就被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经理。

① 资料来源: 根据 www. xiexiebang. com 人力资源规划案例改编。

第45页

38

王明从一开始就强调公司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很重

要。 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

件。 王明本人也经过两年多的在职学习, 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 A 公司, 有

过受教育和培训的经历是员工进行工作流动升职的必要条件。 A 公司的这些举措收

到了明显效果。 公司的员工都热爱自己的工作, 乐意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来

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由于公司的效益良好, 因

此, 员工的报酬也很丰厚。 每个员工都为自己是 A 公司的一员而自豪。

但是在 2018 年, 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 2019 年年底的财务报表

显示, 公司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而导致公司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公司

的外部环境来说, 日益加剧的竞争, 令很多曾是公司拳头产品的市场逐渐萎缩,

消费需求的下降也是公司产品销路不畅的一个原因; 从公司内部的原因来看, 产

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王明的难题。 前几年, 公司因为产品畅销, 产品的质量

问题就被忽略了, 迟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如今, 随着竞争加剧, 许多竞争对手

生产的价廉物美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相比之下, A 公司的产品更显得质

次价高。 另外, 产品缺乏创新也是 A 公司日渐失去消费者的原因所在。 处于窘境

中的 A 公司总经理王明向董事会提出了精简组织结构以及裁员的报告, 并得到了

董事会的同意。 但是究竟应该保留多少员工? 这是王明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前几

年, 由于公司发展迅速, 人力资源部的主要任务是不断为新增加的职位招聘员

工, 并且为公司所有员工的薪酬福利等事务服务。 而人力资源规划上的问题, 从

来没有提到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议事日程上。

经过董事会和公司管理部门的多次开会讨论, 最终确定了裁员后的公司组织结

构, 新的公司有两个主要的生产部门: 家具部主要生产各类家庭及办公用家具; 纺

织品部有两个分部: 一个分部生产地毯; 另一个分部以来料加工方式制作各类服装。

这样重组后公司将保留一线员工 625 人, 其中家具部 400 人, 地毯分部 125 人, 服装

分部 100 人。 此外, 公司将削减管理人员至 88 人, 产品研发人员的数量增加至 32 人,

营销人员为 36 人。 王明深知在具体执行减员的过程中,一定还有诸多困难。

七、范例

表 2-2 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

部门 目前编制

人员配置情况

超编 缺编

不符合岗位

要求

人员需求

生产部

第46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39

续表

部门 目前编制

人员配置情况

超编 缺编

不符合岗位

要求

人员需求

销售部

……

合计

表 2-3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

预测期

预测期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行政辅助职系

技术职系

增加的岗位及人数

备注

表 2-4 人力资源净需求统计总表

人力资源净需求 生产部 销售部 技术部 …… 合计

年初人数

年内增减数

年底需求数

年初人数

晋升人数

平调人数

解雇人数

辞职人数

退休人数

年底供给数

年底余缺数 (净需求量)

第47页

40

表 2-5 人力资源需求数量预测表

部门 需求人员 现有人员 差数 结论

人力资源部 专员

财务部 管理人员

生产部 车间工人

研发部 技术人员

……

表 2-6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变化预测表

预测依据 计算公式 结论

退休

辞职

淘汰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理解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的重要性, 融会贯通相关知识点

•了解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种类

•掌握实现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手段措施

•掌握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二、理论知识要点

(一) 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种类及对策

在组织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动态之中, 产生了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问题。 人

力资源供需平衡不仅包括数量上的大致相等, 还包括质量、 结构及成本水平上的

协调。 实际上, 组织在运营过程中, 人力资源的多数情况处于供需失衡状态。 组

织在发展时期, 人力资源需求旺盛, 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组织在稳定时期, 人力

资源表面上可能稳定, 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退休、 离职、 晋升、 降职、 补充空

缺、 不胜任岗位、 职务调整等情况, 即处在结构性失衡状态; 组织在停滞时期,

人力资源需求过剩。 总之,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组织的人力资源供需都不可能自

第48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41

然处于平衡状态。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就是进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 使组织的

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不断取得平衡。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源利用

率,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一般来说, 针对三种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情况, 组织

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当供给大于需求,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扩大经营规模, 或者开拓新的增长

点, 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冻结招聘; 缩短员工的工作

时间、 实行工作分享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等方式减少供给; 对富余员工进行

培训。

当供给小于需求,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雇用临时

工; 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加班, 延长工作时间; 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并进行

内部调配; 业务外包。

当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但结构不匹配, 对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的调整办法通

常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具体措施包括: 通过晋升、 调动、 降职等形式进

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 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 人员置换等。

(二) 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流程

1. 准备阶段

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调查, 具体包括:

(1) 外部环境信息。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环境的信息, 例如社会的政

治、 经济、 文化、 法律环境等; 二是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信息, 例如

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政府的职业培训政策、 国家的教育政策、 竞争对手

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

(2) 内部环境信息。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环境的信息, 例如企业的发

展战略、 经营规划、 生产技术、 产品结构等; 二是管理环境的信息, 例如企业的

组织结构、 企业文化、 管理风格、 管理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 这些因素都

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有直接影响。

(3) 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 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 质量、 结构和潜

力等方面的信息进行 “盘点”, 包括员工的基本情况、 受教育情况、 工作经历、

工作业绩记录、 工作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2. 预测阶段

这个阶段最关键难度也最大。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

基础上, 采用有效的预测方法, 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做

出预测, 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第49页

42

3. 实施阶段

在供给和需求预测出来后, 对供给和需求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 通过人

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 制定并实施平衡供需的措施, 使企业对人力资源

的需求得到满足。

4. 评估阶段

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随时根据外部环

境的变化修正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结果, 并对平衡供需的措施进行调整; 二是对预

测的结果以及制定的措施进行分析, 对预测的准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益的经验, 为今后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三) 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编制人力资源规划要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全面性, 要全面地考虑企业各个部门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 培训及需求

等情况;

二是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客观、 公

正的评价和考虑;

三是协作性,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 人力资源部门要

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和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总体规划

是对计划期内人力资源规划结果的总体描述, 业务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分解和细

化, 包括人员补充计划、 人员配置计划、 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 人员培训与开发

计划、 薪酬激励计划、 员工关系计划和退休解聘计划等内容。

三、实验内容

•结合本实验内容查阅有关书籍, 从理论上了解人力资源数量不平衡和结构

不平衡时可采取的手段措施, 学会编制人力资源净需求表, 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

操作

•实地考察。 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够深入企业, 实地考察企业解决人力资源

供给需求不平衡问题或者结构失衡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结合本实验内容查阅有关书籍, 了解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原则与内容

及撰写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等, 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操作

四、实验准备

•多功能教室

•虚拟或真实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或者具体的案例

第50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43

•人力资源需求数量预测表和人力资源内部供给变化预测表

•人力资源净需求数量表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是在对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供给和

需求预测的结果, 通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 制定并实施供需平衡的

措施。 在本节实验中, 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 查阅有关书籍, 了解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种类及解决对策, 掌握人

力资源规划编制的流程和具体做法,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深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撰写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等。

第二步, 分组讨论, 以小组 (6 ~ 8 人) 为单位组织讨论, 总结人力资源规

划的重要性以及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发表小组观点。

第三步, 根据案例 2-2, 或者选择一个熟悉的企业, 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供

给和需求进行预测, 在此基础上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第四步, 总结陈述, 并选取一人做简单报告。

案例 2-2

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①

苏澳公司曾为人员空缺所困惑, 特别是经理层次人员的空缺常使得公司陷入

被动的局面。 苏澳公司最近进行了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公司让四名人事部的管理

人员收集和分析了目前公司对生产部、 市场与销售部、 财务部、 人事部四个职能

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 并估计在预

测年度, 各职能部门内部可能出现的关键职位空缺数量。

上述结果用来作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同时也作为直线管理人员制定

行动方案的基础。 但是在这四个职能部门里制定和实施行动方案的过程 (如决定

技术培训方案、 实行工作轮换等) 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这一过程会涉及不同的部

门, 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例如, 生产部经理为制定将本部门某员工的工作轮换

到市场与销售部的方案, 需要市场与销售部提供合适的职位, 人事部做好相应的

人事服务 (如财务结算、 资金调拨等)。 职能部门制定和实施行动方案过程的复

杂性给人事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增添了难度, 这是因为有些因素 (如职能部门

间的合作的可能性与程度) 是不可预测的, 它们将直接影响到预测结果的准

确性。

① 资料来源: 根据吴国华、 崔霞的 《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 中的案例改编。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