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第 $ 期 贵州水利职教
!总第 & 期\" '()*+,(-./01102,(1302 4,3./),5.607(3./),5 !水文化研究!
论黄河在中华文明构建中的角色
\"\"\"兼与长江文明比较 #下$
!
靳怀堾
$ 黄河文明一马当先的原因探究
!接上期\"
马克思指出#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
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
发生的变更出发%&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8
卷) 人民出版社) 8&&9) 第 :; 页\" 也就是说) 地
理禀赋 !山水植被与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 对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进化的影响巨大% 在相
当长的历史时期) 黄河流域 !包括与黄河相邻的
今淮河* 海河流域\" 比长江* 珠江等流域文化发
达) 并非偶然现象% 众所周知) 古代社会人对自
然环境的依赖程度) 远胜于今天% 在生产力十分
低下的情况下)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
非常有限的% 而地处温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
然条件) 较其他地区更适合中华先民的生存%
$<8 气候条件!!!远古时代的温润气候适
合古人的生存发展
现在的黄河流域) 大部分区域为干旱少雨地
带% 但在远古相当长的时段) 气候条件远比如今
优越得多% 据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 '中国近五千
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一文得出的结论) 距今
8 万年左右) 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结束)
全新世纪来临% 进入第四纪全新世以来) 冰期结
束) 大地回暖) 气候开始向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
的温暖湿润方向转化) 尤其是进入全新世中期以
来) 出现了气候最适宜期% 即距今 =\"\"\" >$\"\"\"
年) 是全新世气候最佳适宜期) 在我国被称为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 或 $仰韶温暖期&) 持续时
间长达 9\"\"\" 年左右% 至西周之后) 中国气候变化
比较频繁) 总的趋势是由暖入寒% 西周时期) 天
气转冷+ 春秋至秦汉) 天气又变得温暖起来% 魏
晋南北朝时期) 重陷新一轮的低温寒冷期% 隋唐
时) 气温又一次回暖% 宋元时期) 气温加剧转寒)
明清时更是维持了较低水平%
距今 =\"\"\" >9\"\"\" 年) 我国大部分地区较今天
温暖* 湿润) 东部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9?) 西
部高 $ >#?) !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学() 高等
教育出版社) !\"\"!* 第 $$ 页\" 黄土高原的年降水
量比今天高 8\"\" >!\"\" 毫米% !周昆叔* 张广如*
曹兵武# ' 中原古文化与环境(* 海洋出版社)
8&&$) 第 9: 页\" 距今 9\"\"\" >$\"\"\" 年) 气温相对
下降) 但仍然属于比较温暖时期% 也就是说) 这
种温暖现象一直延续到殷商时代% 其时) 亚热带
的分界在黄河一线以北% 由于降水量大) 黄河中
下游地区水量丰沛) 湖泊沼泽众多%
关于仰韶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
有考古为证%
自盘庚迁殷 !今安阳小屯一带\") 至商亡约
!;\" 年) 这是仰韶温暖期的最后一个时期) 时间跨
度约在公元前 8# >前 88 世纪% 从 8=&& 年安阳殷
墟发现甲骨刻辞以来) 考古人员在昔日的王都一
带进行了大量的发掘) 出土文物中包括了众多的
动物骨骼% 这些骨骼中包括 !& 种动物) 其中有獐
和竹鼠) 目前只分布在长江流域) 显然它们都是
亚热带的动物% 再如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 常
出现猎获兕 !即犀牛\"* 象等动物的记载% 商代田
, 8 ,
作者简介% 靳怀堾) 男) 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会长) 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水利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