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美国)

发布时间:2024-6-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侨报(美国)

E07 责任编辑:吴桐2022年9月29日-2022年10月5日 泉州专版·112刘建洋调研泉州侨务工作打好新侨牌 画好同心圆非凡十年 泉州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世遗泉州 :中国第 56 项世界遗产海丝商贸 :足不出户“买全球”“卖全球”海丝泉州 :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科创泉州 :“国字号”招牌接连落户万亿泉州 :民营经济成就城市奇迹【侨报讯】作为中国知名侨乡,泉州拥有 950 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塑造出独特的发展优势。9 月 21 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实地调研推动泉州侨务工作提质增效。浓浓侨乡情。走进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述说着侨亲移民海外、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奋斗历程。去年上线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帮助侨胞“一键寻根”,成为海内外乡亲互动交流的新载体。刘建洋移步展厅参观,重温泉州人下南洋、闯世界、报桑梓的激情岁月,了解平台运行情况,希望更好发挥博物馆和平台作用,提升华侨文化保护和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讲好华侨故事,弘扬华侨精神,延续亲情乡情。悠悠赤子心。侨资企业福建艾艾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深耕泉... [收起]
[展开]
侨报(美国)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7页

E07 责任编辑:吴桐

2022年9月29日-2022年10月5日 泉州专版·

112

刘建洋调研泉州侨务工作

打好新侨牌 画好同心圆

非凡十年 泉州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世遗泉州 :中国第 56 项世界遗产

海丝商贸 :足不出户“买全球”“卖全球”

海丝泉州 :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

科创泉州 :“国字号”招牌接连落户

万亿泉州 :民营经济成就城市奇迹

【侨报讯】作为中国知名侨乡,

泉州拥有 950 多万海外华侨华人,

塑造出独特的发展优势。9 月 21 日,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

刘建洋实地调研推动泉州侨务工作

提质增效。

浓浓侨乡情。走进泉州华侨历

史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

件历史实物,述说着侨亲移民海外、

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奋斗历程。

去年上线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人工

智能等科技赋能,帮助侨胞“一键

寻根”,成为海内外乡亲互动交流

的新载体。刘建洋移步展厅参观,

重温泉州人下南洋、闯世界、报桑

梓的激情岁月,了解平台运行情况,

希望更好发挥博物馆和平台作用,

提升华侨文化保护和对外交流合作

水平,讲好华侨故事,弘扬华侨精

神,延续亲情乡情。

悠悠赤子心。侨资企业福建艾

艾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深耕泉州多

年,成长为福建省童装领域的标杆

企业。“疫情冲击下,更考验我们

的信心和韧劲。”刘建洋听介绍、

看产品、问市场,鼓励企业发挥侨

企资源优势,通过布局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新业态,加速转型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依托小米生态链谷

仓新国货研究院平台,泉州市侨界

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侨青提供一站

式、全周期创业孵化育成服务。刘

建洋认真察看基地一系列孵化成

果,勉励广大侨界青年永葆创业激

情,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在泉州

这片热土不断寻找应用场景,依靠

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

调研中,刘建洋强调,要深入

学习贯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

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引领侨亲大力

发扬爱国爱乡、爱拼敢赢精神,为

“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贡献

侨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

二十大胜利召开。要多措并举打好

“新侨牌”,加强与华侨华人和华

裔新生代的沟通联络,持续推进侨

资侨智侨力引进工程,更加便利侨

胞回乡恳亲、投资兴业,在产业转

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交流

等方面彰显更大担当作为。要凝心

聚力画好“同心圆”,坚持以人为本、

为侨服务,强化条块结合、协同联

动,一企一策促发展,千方百计打

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通过免

申即享、即申即享等便利举措,让

各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侨企,切实

帮助侨胞侨眷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泉州市领导肖汉辉、施宇辉、

陈辉宗参加调研。 陈林森 / 文

2021 年,“泉州:宋元中国的

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成

为中国第 56 项世界遗产,也是中

国世遗大家庭中“最年轻”成员。

申遗成功后,着眼于做好“后半篇

文章”,泉州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

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统筹历史文

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让更多文物和

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近你我他。

回望漫漫申遗路,泉州申遗,

在近十年按下“加速键”。十年来,

爱遗护遗的城市底色愈浓。法治先

行,《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

护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

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

出炉;守住底线,全市建成不可移

“一只北大西洋的龙虾,从打

捞出海到餐桌,最快只需要 27 个

小时。”在泉州,民众对如此便捷

的跨境购物体验已见多不怪。2019

年 12 月,泉州获批国家跨境电商

综合试验区,此后逐步形成综合保

税功能区、口岸通关功能区、供销

一体化功能区以及市场采购功能区

等四大功能区,持续推动跨境电商

高速发展。泉州因此入选“中国跨

境电商出口发展 20 强城市”,并

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

跨境电商展现强劲活力的同

时,也成为推动泉州外贸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的一把利器。中共十八大

召开以来,泉州创新培育了市场采

购贸易、跨境电商等福建省最多、

最活跃的外贸新业态,是中国唯

过去十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

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的泉州,紧抓“一

带一路”建设这一历史机遇,结合

申报世界遗产等工作,从创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到建设

21 世纪“海丝名城”,发展的步伐

越来越坚定。海丝文化的交流互鉴,

进一步促进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

地区的民心相通。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永久落户城市,2014 年以来,泉州

连续举办四届海艺节,迎来了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专家学

者、艺术界人士、国际友人参与。

以“海丝文化”为内核,这十

年中,泉州还举办多场盛会,构筑

平台载体,有力促进民心交融相通。

陈智勇 / 文

去年 5 月,泉州国家级荣誉榜

上再添“金字招牌”——国家创新

型城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泉

州科技工作再次强有力的肯定。

中共十八大以来,泉州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继获批建

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

片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多项国

家级试点工作,科技创新“关键变

量”逐渐转化为泉州高质量发展“最

大增量”。

这十年,泉州持续加大创新

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从 2012 年的

0.91% 提升到 2021 年的 1.44%。大

力培育创新主体,形成微成长、小

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创新领军

梯队”,去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1528 家,同比上年实现翻番,数量

居福建省第二。

这十年,泉州聚力打造创新高

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

州片区 19 项创新举措被福建省列

入推广清单,数量居福建省第一;

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

数居福建第一、中国第九,泉州省

级农业科技园区在福建省验收评估

中排名第一。

王树帆 / 文

十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

引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

风险挑战,泉州上下传承弘扬“晋

江经验”,政企携手、共克时艰,

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

发,努力实现新时代新飞跃,先后

荣获了中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

点、中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创建城市。

站在“晋江经验”提出 20 周

年的新起点,泉州正围绕“强引擎、

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

实施“抓创新促应用”“工业园区

标准化建设”“重龙头、强品牌、

铸链条”“绿色数字技改”“抓开

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书

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许雅玲 / 文

【侨报讯】十年答卷,精彩回响。泉州市统计局近日发布“喜迎二十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数据,这份全市民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交出的沉甸

甸成绩单充分说明,十年来,泉州以主力军担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新的跨

越——跻身 GDP 万亿城市,形成九大千亿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

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年中,泉州城市实现万亿级台阶的历史跨越。全市生产总值从 2012 年的 4813.95 亿元(人民币,

下同),增加至 2021 年的 11304.17 亿元。2021 年,全市人均 GDP128165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全

市人均 GDP 达 1.99 万美元,大幅高于世界银行最新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的水平(1.27 万美元)。

十年中,泉州产业转型升级持续释放活力动能。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2 年的 3.1 ∶ 61.9 ∶ 35.0,

调整为 2021 年的 2.1 ∶ 56.9 ∶ 41.0。2013—2021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9.4%,民间投资成

为投资的主体。

十年中,泉州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护航实体发展。2021 年末,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 127.49 万家,

比 2014 年增加 88.7 万家。

十年中,泉州民众幸福生活的质感温度大幅跃升。泉州市本级和 10 个县(市、区)先后建成国家生

态市、县、区并获命名,已建成 111 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 个市级以上生态村;环湾建成区面积从

2012 年的 176 平方公里,拓展到 2021 年的 243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 2012 年的 59.5%,提升至 2021

年的 69.7%;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就业社保全面提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健康……民生事业件件都有新跃升。

喜迎二十大

一一个拥有两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的地级市,其中石狮市场采购试点

首创了“采购地申报、口岸验放”

通关模式,并在中国首获预包装食

品出口试点。

十年来,泉州还持续推进口岸

对外开放,成为福建省口岸开放数

量最多、口岸运量增长较快、口岸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不

断压缩通关时间,实现进口整体通

关时间 17 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

间 1.5 小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培育晋江陆地港,落地国际陆

港、保税物流、国际快件、跨境电

商、国际邮件、冷链物流、产业园

等功能,构建完整的外贸及跨境物

流服务场景,形成了以“国际陆港

口岸”“跨境服务口岸”双口岸并

行的服务体系,是目前中国第二大

陆地港、中国口岸服务功能最齐全

的平台。积极拓展外贸物流新通道,

仅用 40 多天就开行“中欧班列”,

创下了“中欧班列”从论证到开行

的中国最快纪录。 王树帆 / 文

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可移动

文物监测系统、文物保护修缮和“三

防”工程项目库等,持续提升管理

水平;强化考古,与中国社科院、

北京大学、省考古研究院等合作考

古、建强平台;雕琢城市,开展生

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启动古城

整治提升工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

和名镇名村保护、古城街巷风貌综

合整治提升。

十年来,抢抓机遇发展文旅

产业经济。政策引导,《泉州市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

项规划》《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

发展的实施意见》陆续出台;专班

推进,成立文旅经济产业发展小组,

设立 8 个工作专班推进文旅经济产

业发展(招商)工作;系统营销,

融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

福”等活动,年均举办文旅主题活

动 2000 场以上,“世遗泉州”登

上综艺平台、短视频 APP,相关话

题热度数以亿计。

文化遗产在泉州,逐渐成为一

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一种家门口

的生活方式。 蔡紫旻 / 文

第8页

E07 责任编辑:吴桐

2021年12月9日-12月15日 泉州专版·

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加速推进

对海丝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 10 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在泉州人建成洛阳桥这座跨海大桥之时,

欧洲尚无跨海石桥。 陈英杰 / 图

▲ 11 月 30 日,中国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客专泉州湾

跨海大桥全桥贯通。

▲别出心裁的展区外观。

世遗泉州亮相 2021 年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

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贯通

系中国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侨报讯】4 日,以“新业态、

新消费、新文旅”“数字科技赋能

湾区文旅融合”为主题的 2021 年

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在广州广交会

展馆开幕。新晋世界文化遗产的泉

州,也在活动中活力亮相,展示城

市文化魅力。

水密隔舱福船造型,镶嵌着富

有泉州特色的红砖古厝元素,此次

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上,泉州别出

心裁的展区外观设计,向大家展示

着烟火泉州的市井风貌。走进这

108 平方米的展区,“非遗 +”的

沉浸式体验,让人密切了与泉州这

座城市的人文互动。

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地呈

【侨报讯】梦想即将照进现

实。11 月 30 日,历时四年多的

中国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全桥

贯通,将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施

工,进入施工的最后冲刺阶段。

根据最新的施工时序,福厦客

专将于 2023 年建成通车。泉州

迈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迈入

跨海时代指日可待。届时,福州、

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

圈”,福建南平、福州、莆田、

泉州、厦门、漳州 6 个市可实

现“高铁进京”。

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

全长 20.287 公里,跨越泉州湾

的主桥长 800 米、主跨 400 米,

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

浮体系斜拉桥。11 月 30 日上午,

大桥引桥 113 号墩至 114 号墩中

跨最后25.4立方米混凝土合龙,

“此段合龙后,整座大桥随之

贯通,当前基础桥面工作已完

成超九成。”福厦客专 6 标段

项目商务经理兼工会主席周欣

说。

蓝蓝泉州湾上,主体轮廓

已显的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

桥迎着朝阳,挺着贝壳形曲线

桥塔,巍然屹立着。与相邻的

泉州湾大桥(高速公路桥)并

驾齐驱,犹如两条巨龙盘踞湾

面,蔚为壮观。“海上桥梁长 8.96

公里,通行时速为 350 公里 / 小

时,届时高铁过桥只需 90 秒。”

周欣说,之所以能那么快,因

为大桥采用了双块式无砟轨道,

通航孔主桥首次采用了聚氨酯

固化道床结构“固定”道砟,“底

座板和轨道板的平整度就像一

张白纸,非常平稳,列车经过

时‘风驰电掣’。”

高铁跨海,在世界上也是

一项工程学难题,因为跨海往

往比跨江、跨河的跨度更长,

必须做到精细化。在泉州湾跨

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中交二

航局克服一系列挑战。这背后,

是先进的桥梁技术的支撑。

耐侯钢材技术。和普通桥

梁相比,跨海大桥海面临另一

个考验,就是海风海水腐蚀。“泉

州湾跨海高铁工程结构的抗腐

蚀标准是百年抗腐。”中交二

航局福厦高铁泉州湾大桥项目

总工翁方文说,为了保证大桥

的寿命长久,大桥不刷漆,其

索塔钢锚梁和支座采用了由中

国自主研发的耐候 钢新型材料,

是全球首座采用免涂装耐候钢

的大型跨海工程。

抗 8 级强震技术。大桥位

于台湾海峡西岸地震高烈度区,

施工时采用了纵向粘滞阻尼器、

可剪断的耐候双曲面球型钢支

座、金属阻尼器的综合减隔震

体系及技术,解决了地震高烈

度区长联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

设计难题。深水区引桥采用 21

联 3×70m 刚构桥,在中国国内

铁路上首次采用无支座整体式

桥梁,“缩短了海上施工作业

时间,实现海上长联引桥不设

支座、适应了无砟轨道铺设的

技术条件和地震高烈度区长联

高墩跨海大桥的抗震要求。”

他说。

防强风技术。大桥所在位

置多风,容易产生冲击。为此,

大桥创新结构,首次采用了全

联长钢 - 混结合梁,主梁采用

流线箱形结构并附加导流板、

减振栏杆、拉索电涡流阻尼器

等有效气动措施,减小了复杂

风环境下的风致振动,避免了

异常涡振发生。“这些设计,

可让列车在不设风屏障等防风

措施的情况下,在 8 级大风中

以时速 350 公里速度通行。”

翁方文说。

吴丽娇 陈起拓 胡晓虎 殷同

文/图

【侨报讯】来自泉州市发改委

的消息,紧抓“泉州:宋元中国的

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契机,

泉州市加速破题新时代海丝先行区

建设。今年以来,泉州市发改委牵

头组织开展《泉州市“十四五”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专项

规划》编制工作,印发《2021 年泉

州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建设工作要点》,重点从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

方面推动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取得

显著成效。

互联互通方面,贯彻落实省、

市两级“丝路海运”实施方案,印

发《泉州市“丝路海运”建设与发

展专项资金管理规定》,鼓励新增

外贸集装箱航线,全面推进泉州晋

江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工程,加快推

进石湖作业区 5—6 号泊位和围头

湾石井航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

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

■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中国之最——中国古代建成

的首座跨海梁式大石桥

位置:泉州洛阳江入海口

特点:桥体为“东北—西南”

走向,现存全长约 731 米,有 45

座石墩,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

栏。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

约 10 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

原称万安桥,始建于宋皇佑五年

(1053 年), 嘉 佑 四 年(1059

年)十二月建成,历时 6 年 8 个

月。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

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

县·万安桥》载:“万安桥,在

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

阳’。”在洛阳桥尚未修建之时,

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

名洛阳渡)。据泉州市文博研究

员黄真真介绍,从宋庆历年间

(1041—1048 年)起,泉州一些

有识之士已开始在渡口上筹建桥

梁。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

作浮桥”。可惜这里每遇涨潮,

江面宽阔,波涛汹涌;退潮时水

流湍急,暗礁密布,建桥难度太

大。李宠建浮桥的尝试,终告失

败。泉州人素来爱拼敢赢,血液

中充溢着奔放的豪情,他们是不

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的。在修

建洛阳桥的过程中,这种愈挫愈

勇的性格,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李宠“甃石作浮桥”失利之后,

宋皇佑五年(1053 年),泉州

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

锡又“倡为石桥”(《福建通志·津

梁志·泉州府》)。这次干脆放

弃在海上搭浮桥的幻想了,直接

上马筹建跨海石梁桥。

最初,始于皇佑五年的这次

造桥也并不顺利。资金、技术、

人力……大量现实的问题困住了

宗已、王实、卢锡等人,洛阳桥

的建设工程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

状态,迟迟未能修好。所幸,嘉

佑三年(1058 年),名宦蔡襄

二度出知泉州,洛阳桥建设终于

迎来了“历史最强援”。蔡襄再

知泉州后,体察民情,积极着手

续建洛阳桥。为了筹措资金,他

与母亲卢氏带头捐资建桥,如此

一来,社会各界纷纷响应支持,

造桥资金很快落实到位。经过艰

苦的努力,洛阳桥终于在嘉佑四

年(1059 年)十二月建成,历

时 6 年 8 个月。

完工后的洛阳桥“累趾于渊,

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

全桥用花岗岩筑成,犹如长虹横

卧于江,十分雄伟壮观。大桥落

成时,蔡襄设宴庆功,并亲撰《万

安桥记》勒石碑立于桥头。现存

洛阳桥桥体全长约 731 米,有 45

座石墩,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

栏。该桥为中国最古老的跨海梁

式石桥。在泉州人建成洛阳桥这

座跨海大桥之时,欧洲尚无跨海

石桥,甚至整个中世纪(公元 5

世纪后期到公元 15 世纪中期),

欧洲都没有出现过跨海石桥。如

今欧洲现存最古老的跨河长石桥

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维基奥桥,

又称老桥,建成于 1345 年,比

洛阳桥整整晚了 286 年。维基奥

桥桥体分三部分,总桥长为84米,

约为洛阳桥桥长的九分之一。

洛阳桥建成后,变天堑为通

途,方便了行人的交通往来,有

力促进了泉州南北经济的交流,

“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

民不莫利”。此桥的鼎建也证明,

泉州自古就是一座勤勉团结、富

有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的城市。

这也是宋元时期泉州为何能成为

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之一

的缘故吧。 吴拏云 / 文

海丝经贸产业合作方面,仅今

年前 8 个月对海丝沿线国家完成外

贸进出口就达 955.95 亿元,大幅增

长 64.4%。泉州市还积极组织参加

中亚线上经贸推介会、第四届“一

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等近 10 场

专场对接交流会,助力企业克服疫

情影响,借力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

式试点助推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联盟

抱团发展。此间,福建百宏聚纤科

技实业有限公司越南年产 70 万吨

洛阳桥 :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

聚酯工程项目顺利投产,国际产能

合作加快推进。

文化交流方面,进一步统筹“泉

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争创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联合美国

国家地理频道制作纪录片《重返刺

桐城》,作为中宣部“影视国际联

合制作项目”在 170 多个国家和地

区播出;举办 5 场 APEC 商务旅行

卡宣传推介会,助推企业及人员参

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

凝聚侨力资源方面,加快南洋

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

(二期)建设,继续深化海外泉籍

精英接引活动,推进民企、侨企项

目合作,做好二、三代青年华裔工

作;深化泉台港澳合作,推进海峡

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泉州

产业园吸引优质项目、人才落地。

目前全市共缔结 17 对友城,国际

“朋友圈”不断扩大。

陈林森 / 文

现泉州文化魅力,展区设有泉州花

灯、惠安石雕、江加走木偶头、安

溪竹藤编等六个非遗工坊,非遗传

承人现场展示技艺。此外,互动体

验区中,南音、木偶、惠安女服饰

及蟳埔女习俗等也与大家一一“亲

密接触”。

“新业态、新消费、新文旅”

是此次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的聚焦

点,在释放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

中,近年来,泉州也在努力推动城

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提质升

级业态更新,不断迸发新活力,擦

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名

片。“我们把这些世遗文旅资源、

非遗和文创企业带到现场,就是要

在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突出泉

州的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文

旅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泉州市文

旅局交流合作科科长曾世彬说。

据了解,除了在文交会上布展,

泉州还同时受邀进行“宋元中国·海

丝泉州”世界遗产城市推介,通过

荧屏 + 现场演出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泉州的自然风采和文化遗韵,展示

世遗城市魅力。 庄丹丹 文 / 图

高铁过桥只需90秒

新技术实现抗震抗腐抗风

第9页

B06 责任编辑:梧桐 ·泉州专版 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6日

122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两周年

世遗就在身边 古厝飞出新声

千年以前,泉州以“东方第一

大港”的身姿走向世界、光芒四射。

千年以后,秉承“申遗是手段,保

护才是目的”理念,泉州在保护传

承、守正创新中,守好城市的“根”

与“魂”,文化遗产迸发蓬勃生命力。

世遗之城拥有众多考古遗址、

丰富的遗产资源。申遗成功两年来,

泉州加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为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研究阐释、

活化利用、传承传播提供载体,也

让遗址本体得到有效保护。德化窑、

苦寨坑窑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

园立项;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入选

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南外宗正司遗

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获省级考古

遗址公园立项。着眼于做好申遗成

功“后半篇文章”,泉州市委、市

政府提出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

范城市目标,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与

发展,从制度、法规、要素保障、

能力建设等入手,构建“政府主导、

部门共管、社会参与”保护体系。

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世界遗产

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

担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

一副组长,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利用;文物部门和公安、司法、纪

委监察等建立常态化案情通报、案

件移送机制,法院设立专项巡回法

庭,检察院开展遗产保护公益诉讼,

警方开展打击遗产犯罪;在全省率

先全面实施遗产保护和安全工作纳

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

合评价体系,纳入财政预算,纳入

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单位建设,纳

入文明创建考评体系,纳入干部教

育体系的“五纳入”体系。

丰富保护屏障。颁布《“泉州: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对泉州

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

利用及相关活动进行系统规范;

制定《“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

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管理规划

(2021-2030)》,逐步形成“1+N”

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出台《关于加

强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实

施意见》,制定常态化监测、遗产

影响评估、专家咨询制度等专项制

度;编制形成 2021 年至 2035 年泉

州世界文化遗产考古研究计划,从

中长期规划入手,统筹谋划世遗研

究与保障体系;今年,市人大常委

会开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

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

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为泉州世界

遗产保护提供规范、健康、可持续

的制度保障。

探索保护新模式。晋江成功落

地首笔世界文化遗产点保护保险,

为 3 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提供千万元

风险保障。鲤城在中国率先成立文

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在全省率先

推行首个覆盖国家、省、市三级文

物保险服务试点。立足“微更新”“微

改造”活态保护和综合提升,金鱼

巷、中山路古城街巷保护提升项目

示范全国。

去年,由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

泉州市政府、菲华各界联合会联合

举办的“根脉寻踪 情系桑梓——

中菲人文之驿·走进世遗泉州”活

动,在泉州与菲律宾马尼拉分别设

立会场,探寻世遗泉州的“前世今

生”,追溯菲华群体乃至菲律宾与

泉州的不解之缘。

泉州走向世界,世界看见泉州。

申遗成功后,7 月 25 日成为泉州世

界遗产日。每年这一天,举办主题

活动、论坛,组织策划系列展览、

研学活动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

扩大“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世遗

品牌影响。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提出十周年,以“海丝”为关键词,

泉州走出中国国门开展交流活动,

引进落地重磅活动,在携手合作、

交流互鉴中成就佳话。

春节期间,与泉州同为首批“东

亚文化之都”的日本横滨,在该市

的黄金町举办泉州世遗纪念展,讲

述世遗点及古城故事。在此之前,

横滨“艺术改造城市”项目展也来

到泉州办展。

5 月,泉州市文化代表团在联

合国总部、纽约华美协进社、美国

梦购物中心、华盛顿美国华人博物

馆、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茶和

天下”文化交流研讨会、雅集分享

会及城市文旅体验推广活动,南音、

提线木偶、茶艺、永春香道、陶瓷

等泉州非遗走出国门、展示高超技

艺,“一片神奇的叶子”安溪铁观音、

永春佛手茶文化展、“世界的泉州”

城市文化遗产展等惊艳了世人,这

也是泉州第一次走进联合国总部、

驻美大使馆举行专项城市文化交流

推介活动。

“泉州是一座生活在文化遗产

里的城市。你只要热爱生活,你就

一定会爱上泉州。烟火气是这座城

市用得最好的香水,而文学一定是

在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里提炼出来的

香精,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并且继

续下去。”年初,在第一届中国电

影编剧周和第一届海丝泉州文学周

系列活动上,知名媒体人、作家白

岩松再一次推介泉州、贡献“金句”。

泉州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把编剧

真正推上舞台,成立人民文学出版

社第一个创作基地,电影和文学在

这里深度联结。

2023 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期

间,来自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名海内外影视机构负责人、知名

导演、专家学者齐聚泉州,探索纪

录片创新发展新路径,发出《2023

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实影像合作

共同倡议》。

以“南戏”为媒,首届海丝泉

州戏剧周——2023 年全国南戏展演

广邀全国大部分南戏及古老剧种、

艺术家齐聚泉州,举办展演和艺术

沙龙,这是继 1989 年南戏学术研

讨会后,中国最大规模的南戏展演

与研讨活动之一。

“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共享”

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也成为世遗泉

州的一个个鲜活场景。

坚持活态化利用。位于泉州海

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泉州:宋元中

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总展示馆

内,以文物展品为引导,结合多媒

体数字技术,让参观者了解并思考

中国海洋文明基因。“五一”期间

有戏剧展演、陈列展览社教活动,

端午节有“王爷船”巡海、海上泼水、

海上捉鸭、龙舟邀请赛,贯穿全年

的海丝泉州古城徒步游、南音常态

化公益演出、“威远楼之夏”戏剧节、

“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等活动,

让游世遗之城、体验非遗文化成为

泉州的“保留节目”。在正音书院、

欧阳书院、小山丛竹书院等复建古

书院内,打造展陈空间、启动公益

阅读计划、举办名家讲座和主题文

化活动,让书院成为解读泉州历史、

传播泉州声音的文化窗口。

做好服务功能提升。通过“微

循环”模式,实现市民游客搭乘公

共交通工具无缝接驳,主干道有公

交“小蓝”,背街小巷里有社区巴

士“小白”,灵活出行可以选择三

轮车“小红”和自行车“小黄”。

在建立世界遗产点展示馆基础上,

各遗产点上线 5 种语言版本的智慧

讲解系统,组建志愿讲解队伍,共

同讲好世遗故事。

随着“世遗”IP 逐步形成,泉

州成为生活化、沉浸式体验文化旅

游的最佳目的地,上半年累计接待

海内外游客 3815.92 万人次,同比

增长 49.4%。未来,泉州将持续擦

亮世遗品牌,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

文化瑰宝,讲好“宋元中国·海丝

泉州”故事,留住原住民、留存烟

火气,努力打造中国最具有烟火气

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遗产保护利用

典范城市。 蔡紫旻 / 文

【侨报讯】日前,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活动正

式启动。新试点项目围绕闽南传统

民居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展开,将

充分发挥泉州丰富的遗产资源和地

理优势,在非遗技艺传承、跨文化交

流、青少年遗产教育三大领域开展

活动,致力于构建多方合力共赢的

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实践范式。

“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

作开展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活动试

点,选择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保

护管理项目,主要在于泉州世界遗

产的保护传承与该技艺关联性大,

具有广泛性、代表性,需要倡导传

统工艺、传统材料和匠人精神,该

技艺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

是双世遗叠加效应。”泉州市文旅

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新试

点项目将在 2023 年至 2024 年同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

事处共同开展非遗技艺传承、跨文

化交流、青少年遗产教育三大类 6

个子项目,这些项目包括: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基础调

查,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代表建筑、

代表工艺、传承人、工匠等相关的

摸底调查,形成较为完善的代表建

筑和工艺数据以及传承体系,最后

形成数据库,以更好地保护、传承。

举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

承人、老工匠营造技艺比赛,选择

【侨报讯】7 月 25 日,作为“泉

州世界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福

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

览在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完

成布展并开幕。

两年前,“泉州:宋元中国的

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选《世

界遗产名录》。泉州与马来西亚马

六甲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双城

联动办展,为本次展览增添看点。

展览以中国古代远洋木帆船的

优秀代表——福船为线索,串联起

泉州与马六甲两座城市的航海商贸

历史,讲述福船的动人故事。展览

融入“世界的泉州”文化遗产展示

内容,通过千年古港、千年古城和

千年传承三个方面,展现宋元时期

东方第一大港的历史风貌,也向世

界展示泉州古城的浓厚韵味。设计

思路以国画山水画为背景,从中国

传统美学的角度,展示世遗城市泉

州的风景,同时也展现泉州这座城

市的开放与包容,乘风破浪、不畏

艰险的勇气与胆识。此前,“福船

守好根与魂 迸发蓬勃生命力

聚焦三大领域 展现泉州作为

“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在马来西亚开展

宋元看泉州 价值独一无二

▲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庆祝活动老君岩主会场的仿古表演 。

陈英杰 黄梓濠 / 摄

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

华代表处宣布,选择泉州作为

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活动的第

五处试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教授表

示:“这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泉州和中国,在城市层面以文

化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绝佳机会,

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泉

州的平台合力,分享遗产保护

的优秀实践。”7 月 25 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

新试点活动正式启动,在非遗

传承、跨文化交流、青少年遗

产教育三大领域开展系列活动。

“宋元看泉州”是时任中国国

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泉州系列

文化遗产的高度评价。世遗泉州,

由 22 个遗产点串联成线,讲述东

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各国人民友好

往来的一段佳话。

泉州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在

于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发展作出杰出

贡献,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申遗文本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设

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

晶认为,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

融入 10 至 14 世纪世界经济体系,

接受思想文化、技术理念交流,整

合各方资源,谋求飞速发展,这一

发展智慧建立在平等互信、积极探

索基础上,助推泉州达到辉煌、传

承至今,这对当代与未来的全球经

济可持续发展,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刚刚发布的中国国家文物局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中,泉州有 46 方碑刻石刻上榜,

数量占到全中国的 1/36,位居全省

设区市第一、全国前列。这些泉州

名碑名刻中,许多出自宋元时期,

不少分布在九日山、草庵、洛阳桥

等处,佐证着世遗点的重要价值。

千百年来,这些散落在历史长

河中的文化瑰宝,吸引着众多学者

的目光。《诸蕃志》等史籍里泉州

港被视为中国的“海上零公里处”。

《岛夷志略》中,上百个国家和地

区同泉州有贸易往来。1991 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

考察团盛赞“东西文化交流碰撞,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历史巨

著”。今年,北大教授荣新江专程

来泉州,寻找马可·波罗的足迹、

发掘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若

一艘装载胡椒的船可能运到亚历山

大港或者其他地方……就有超过

一百艘来到这个刺桐港”,他引用

《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载,向大

家描述“东方第一大港”往日荣光。

2001 年 11 月 12 日,时任福建

省政府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

省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泉州申遗工

作,泉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正式启

动。他还在省政协委员赴泉州、漳

州两市视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的调研报告上批示:“文物是历

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

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

文物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好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泉州二十

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历届泉

州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历史使命,

市级职能部门、遗产地县(市、区)

齐抓共管,专业人员全覆盖,全力

做好泉州系列遗产申遗和保护管理

工作;2001 年起先后启动一系列考

古发掘,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支撑泉

州作为宋元时期国际贸易中心的价

值;成立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获得国家文

物局考古发掘资质的文博机构;坚

持保护文化遗产为先,遗产区、缓

冲区、景观控制区严格管控,泉州

古城被整体纳入遗产缓冲区;首部

地方实体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

史迹保护条例》聚焦海丝史迹保护。

泉州走向世界 世界看见泉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活动启动

世遗之城跨国联动 讲述航海商贸历史

两年前的 7月 25日,“泉州: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申遗成功。从二十载接力申遗,

到一朝申遗成功,再到坚持世

界遗产“社会共建、人民共享”,

一路走来,泉州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

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承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

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一

系列重要理念、重大实践,本

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对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

“绣花”功夫做好文化遗产固

态保护、活态传承,推动千年

古城携着厚重历史积淀和市井

烟火气息,向世界传播泉州声

音、讲好中国故事。

而今,在保护和活化利用

中更好传承,泉州以文化遗产

为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里发

出泉州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泉州故事。

燕尾脊砌筑技艺、砖雕、大木作斗

栱、剪粘(堆剪)四种工种,通过

现场实操的比赛方式,发掘优秀古

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让古建筑老

艺人和新匠人各展风采,通过“传

帮带”挖掘优秀工匠,培育、留住

年轻的能工巧匠,让古建筑技艺代

代相传。

编制闽南传统民居营造和修缮

指南手册,用于指导泉州传统风貌

建筑的保护利用与修缮。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

门地区办事处、故宫博物院、中国

紫禁城学会共同主办建筑遗产保护

培训班及建筑遗产保护国际论坛。

同时,将作为 UNESCO 中国世界

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四期“保护地

球”成果之一。

编撰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系

列读物,通过互动在线学习的方式,

以泉州遗产价值为核心内容,为 9

岁至 16 岁的青少年普及泉州世界

遗产的价值。

开展遗产教育校内试点工作,

以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德文化交流

为契机,分别在泉州和德国各选择

一所学校进行试点,组织两所试点

学校进行交流活动。

“开展合作探索,将泉州在世

界遗产中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经

验和成果,通过世界遗产大会边会

等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交流共享,进

一步展示泉州作为、泉州贡献,推

进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守正创新。”

泉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殷斯麒 / 文

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览

已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展,

引发强烈反响。此次双城展览中,

位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

文化陈列馆三楼的展览将持续至 8

月 18 日,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郑

和文化馆的展览将持续至 8 月 25

日。 蔡紫旻 陈颖艳 / 文

第10页

B06 责任编辑:梧桐 ·泉州专版 2023年11月23日-2023年11月29日

126

2023世界闽南文化节在菲律宾举办

【本报讯】11 月 3 日,2023(菲

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和“向海而

兴 视听共享”2023 菲律宾·中国

福建(泉州)电视周开幕式在菲律

宾马尼拉举办,为期四天。

中国驻菲律宾特命全权大使黄

溪连,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蔡永宁,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泉州

市海外联谊会会长刘林霜,菲华商

【本报讯】秋风送爽海波平,

丝海扬帆起泉州。这场演出以《刺

桐花开》拉开序幕,紧接着《百鸟

归巢》《锦绣前程》《繁华拢是梦》

等十余个节目轮番上演,有南音、

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和闽

南歌舞等,较全面地展示了闽南文

化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南音《百鸟归巢》是这场演出

的亮点,寓意无数海外游子归家的

喜悦心情,蕴含了祈福当代中国祥

和安康、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该

节目由泉州、台湾和马尼拉三地演

员共同演出。泉州南音流传至今已

有千年历史,为中国音乐的“活化

石”,今年,在南音基础上创排的

《百鸟归巢》亮相 2023 年央视春晚,

被誉为“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

【本报讯】今年起,泉州将每

年 11 月 1 日设立为“泉州企业家

日”,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群

体。在首个“泉州企业家日”到来

之际,11 月 1 日,泉州市委市政府

召开座谈会,政企面对面互动交流,

共商高质量发展良策。

会议发布《泉州市民企百强榜

单》,解读了《关于不断创新和发

展“晋江经验”,勇当新时代民营

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主文件及配

套政策,并将印着一系列政策的文

件汇编书送到每位与会企业家的手

中,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泉州支持

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

“1+N” 政 策 体 系 的“1”,

是指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

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勇当

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的

意见》。

《意见》主要围绕“进一步激

发民营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推进产

业强链补链延链、营造公平竞争环

境、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优化

民营企业获取资源要素政策”等五

个方面,提出 25 项任务举措,以

2027 年为目标节点,力争实现新增

【本报讯】2014 年,首届海上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盛大开

幕。次年,中共中央批准同意海上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每两年一届,

永久落户泉州。转眼来到第十年,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如

约而至,将于 12 月 8 日至 13 日在

泉州举办。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十周年,办好本届海上丝绸之路国

际艺术节是加速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抓

手。

据悉,本届海艺节围绕“加强

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明共赢共享”

的宗旨,聚焦“多元文明,美美与共”

主题,共设“共情之美”“天籁之

美”“匠心之美”“和合之美”“炫

光之美”等五大主题板块 15 个子

项目,倾力打造“艺术的盛会·人

民的节日”。

目前,已初步邀请到 34 个国

家和地区的 41 个文化团体及艺术

家参与其中。大型情景音舞诗文艺

演出、第 14 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

大会唱、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

展演、第三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

颁奖仪式暨行进式展演、海上丝绸

之路国际街舞邀请展演等将轮番献

上视听盛宴。“海上丝绸之路”国

际艺术展、“海上丝绸之路”国际

艺术发展研讨会、2023 中日韩“东

亚文化之都”十周年活动、第三届

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泉州与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友好

关系图片展、“千年雕艺 海丝情缘”

雕艺精品展、首届世遗之城(泉州)

创意传播榜单发布活动、网络国际

传播活动等将搭建起全球艺术对话

交流平台。“新闽菜·最闽南”2023

泉州山海厨王美食嘉年华、古城徒

步穿越活动等有望再掀全民狂欢热

潮。

陈林森 / 文

刺桐花开马尼拉 丝路扬帆情谊浓

构建完善1+N政策体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将于 12 月在泉举办

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侧记

泉州召开“泉州企业家日”座谈会

▲“泉州企业家日”座谈会会场。 陈晓东 / 摄

▲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好评。图为南音《百鸟归巢》。

许华鑫 / 摄

11 月 3 日上午,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

暨文艺演出《丝路扬帆》在菲律宾马尼拉东海皇宫隆重举行,

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好评,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

此次活动指导单位为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福建省文化

和旅游厅,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

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城

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泉州晚报社、

世界闽南文化节秘书处承办。

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二一一”万

亿产业链群。支持产业链全球延伸,

鼓励产业外向型程度高、与海外国

家经贸协作基础好的县市区或园区

建设“两国双园”,对建设方案经

中国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项目,给予

1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在“强公平环境”方面,针对

民营企业家反映的一些法治环境、

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问题,

泉州推出了一系列务实解决举措,

让民营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在企业护航上,建立“法治护企”

定期调度机制,探索推广“驻企警

务专员”模式,市、县两级公安机

关分别挂钩联系本地重点企业,保

障企业顺利经营发展。在市场环境

上,加大力度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

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

等歧视性规定,完善公平竞争审查

机制。

持续完善企业诉讼“白名单”

制度,将信誉好、前景优的合规企

业纳入“白名单”,减少企业因涉

诉导致的信誉受损。

在“强政策服务”方面,泉州

始终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

好的招商引资”,针对一些民营企

业反映的政策实施、项目审批过程

中,存在的“兑现难、沟通少、效

率低”等问题,对标学习先进地

区,着力打好服务“组合拳”。密

切政企联系,实行市领导挂钩联系

重点民营企业机制,持续开展“万

名干部进万企”、政企“早午晚餐

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直接

精准的沟通帮扶。优化窗口服务,

推进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时

限、减材料、减跑动”,对重点工

程、重大制造业项目等,采用“帮

代办”+“模拟审批”方式,主动

为项目业主提供咨询引导和靠前服

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

“企业诉求接待处”,配备专职投

诉协调人员,想方设法把企业难办

的事办成。

在“强要素保障”方面,泉州

“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

长久以来,南音随着泉州人下南洋

把乡音带到世界各地,南音是祖国

和海外华侨华人之间的一座友谊桥

梁,更是精神纽带。”中国曲艺“二

度牡丹奖”获得者、泉州市南音传

承中心负责人庄丽芬等作为泉州弦

友代表到场演唱。她表示,通过世

界闽南文化节活动,让更多人感受

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能更好地促进

中菲文化交流,推动情感交流。值

得一提的是,菲律宾校友联“华星

艺术团”也精挑细选歌伴舞《繁华

拢是梦》和舞蹈《七月火把节》参

加演出,展示当地人文和精神风貌。

“整场演出以泉州演出单位为

主,集中将泉州有代表性的闽南文

化项目和最新文化艺术发展成果带

到菲律宾交流,重点展示世遗文化

境内外上市企业 25 家,累计培育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300 家、国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0 家等

一系列目标。

“1+N”政策体系的“N”,

是指围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突出

“强创新、强产业链、强公平环境、

强政策服务、强要素保障”等五个

方面,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

在“强创新”方面,市委、市

政府刚刚召开了首届泉州市创新大

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企业创新

转型上加大政策倾斜。其中,支持

企业创新提升,对被认定为“灯塔

工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1000

万元(人民币,下同);对首次认

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

予 100 万元、30 万元的奖励。由政

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设立规模

不低于 100 亿元的企业技术创新基

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投入,

最高支持 3000 万元融资。支持创

新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 1000

万元、5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

经认定的异地联合创新孵化中心,

按其年度投入建设运营经费的 50%

给予补助,3 年最高补助 300 万元。

支持“高精尖”人才引进,对引进

境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博士等高层

次人才,符合条件的,按劳务报酬

总额的 20% 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助

(每年最高补助 50 万元);对以

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式聘请高

层次人才的,符合条件的按实际支

出费用总额的 10%,给予一次性引

才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 30 万

元)。

在“强产业链”方面,针对当

前产业发展的一些短板弱项,泉州

逐项梳理、精准施策,着力打通堵

点、补齐缺环,助推民营企业向产

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关键环节和

高端领域布局。以链条铸集群,突

出做强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支持传

统制造业“智转数改”,支持民营

企业进军产业“新赛道”,着力培

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

设立 10 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增信基

金,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增信基金

规模的 15 倍安排贷款额度;严格

执行抽贷压贷停贷提前报告制度,

设立规模 5 亿元的市级应急周转资

金,为企业续贷提供过桥资金。

用地方面,放宽容积率、建筑

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指标限

制;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

推行模拟审批、桩基先行、分期规

划核实,“交地即交证”“拿地即

开工”等服务措施,促进项目早开

工早投产。

谢曦 陈云青 林希纯 / 文

▲海内外嘉宾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 许华鑫 / 摄

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加大对企业创新转型政策倾斜

公平环境助企业轻装上阵

打出服务“组合拳”加速政策兑现

推动企业向高端领域布局

为企业提供融资等要素保障

联总会副理事长林荣辉,菲律宾中

国商会副会长施永嘉等参加活动。

黄溪连在致辞中表示,闽南文

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合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

文化精髓,形成了拼搏向上的精神

特质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闽南

文化,是中菲人文交流的一项重要

内容,文化节的举办既是对世界各

地闽南人同根、同祖、同文化的有

力见证,更是世界各地的闽南同胞

们以文促情、以情聚心、以驿会友

的美好契机。

刘林霜在致辞中表示,千年海

丝路,共叙闽南情。中菲传统友谊

缘起海洋,绵亘千年。世界闽南文

化节和电视周活动同时在菲律宾举

行,通过多彩荧屏和精彩舞台,让

大家在这场活色生香的闽南文化大

观园里,尽情感受闽南文化精粹和

独特艺术魅力,让闽南文化在这里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届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包

含开幕式暨文艺演出、泉州文化旅

游推介会、世界闽南文化论坛、闽

南传统技艺及文创精品展等活动,

旨在推动文化的传承、展示、交流

和联谊。

2012 年至今,世界闽南文化节

已先后在台湾、泉州、澳门、金门、

马六甲、迪拜、香港成功举办,品

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7 年,世

界闽南文化节发展座谈会在泉州召

开,达成推动世界闽南文化节持续

性和常态化举办的《泉州共识》。

下一届世界闽南文化节将在印度尼

西亚举行。

陈智勇 卓立人 / 文

和海丝文化等,旨在让闽南文化更

好地走向世界。”演出总导演、泉

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泉州市艺术

馆馆长丁聪辉说,闽南文化在菲律

宾很好地传承和传播,菲律宾文艺

团体不仅参与此次演出,还参与舞

美等环节设计,让中菲文化更好地

交流合作。

演出中闽南歌舞节目所占比重

最大,深受欢迎。演出总监、泉州

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副主任谢志阳

说,闽南歌舞在东南亚有广泛的影

响力,此次除了精心准备保留节目,

还带去了《丝路扬帆》等主题性凸

显的节目,表达世遗泉州将携手海

内外泉州人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上再度出发,共绘美好蓝图,共创

美好未来。 陈智勇 许华鑫 文 / 图

第11页

E07 责任编辑:吴桐

2020年10月15日-10月21日 泉州专版·

全力攻坚冲刺 全面比拼争先

泉州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向好

▲本地游成为泉州市民出行的首选。

▲表演者们在活动中深情朗

诵。

烟雨洛阳桥 诗会意绵长

古城文旅放光彩 文化成果惠民生

数字赋能泉州实体经济发展

“万古安澜 幸福小康”2020 年洛阳桥诗会圆满落幕

泉州跻身中国最值得一去旅游地前十

去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超 3800 亿元,占 GDP 比重近四成

【侨报讯】14 日,中共泉州市

委书记康涛主持召开第三季度全市

经济运行分析视频会,分析前三季

度经济运行情况,与各级各部门一

起找问题、理抓手、明方向、鼓士

气。泉州市长王永礼做具体部署。

今年以来,泉州市上下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任务、

省“八项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

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泉州

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暖向好态

势。

康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重

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

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树牢全局意识,

增强信心、保持定力,有为应对困

难挑战,下大决心踢好转型升级“后

半场”,争取再弯道超车,为全方

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应有贡

献。要全力冲刺,结合突破“难、硬、

重、新”专项,加码攻坚第四季度,

集中力量抓紧拔钉清障征迁、用地

报批攻坚等专项,围绕线上线下促

销、消费撬动等方面因时因地拿出

“实招”“硬招”,把基础性工作

抓在前做在先。要系统整体,谋划

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结合“十四五”

重点研究课题,细化产业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城市品质提升、片区规

划发展等领域战略性任务和具体抓

手,把产业落到空间上,把新经济

规模做大,增强大项目好项目接续

后劲。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决兜牢底线守住红线,高质量完

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推进乡村振

兴、民生 XIN 行动、“四心”工程,

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安全

生产、生态环保、社会稳定等,用

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

王永礼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

要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市人代会

既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补足

短板、迎头赶上。要攻坚增产增效,

做好金融扶持、市场销售拓展、保

产业链供应链、惠企政策兑现等;

要攻坚项目投资,力促重点项目快

落地快建设、产业招商再加强再突

破、“新”“老”两方面逆周期投

资有比拼有晾晒、要素保障更充足

更到位;要攻坚内外循环,全力稳

住外贸基本盘,抓住销售旺季促进

消费回补、潜力释放;要攻坚新业

态新模式,积极对接上级政策,争

取更多红利落地。要对照脱贫攻坚

和农村环境整治收官、片区建设开

发、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国务院

大督查等工作要求,逐项对账收账。

要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和

明年工作谋划,抓好改革试点和政

策研究,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双胜利”。

前三季度,泉州全市工业经

济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9 月

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8%,1 至 9 月全市累计规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 1.0%,回升幅度居福建

全省前列。

陈林森 庄丹丹 / 文

【侨报讯】中国国庆中秋喜

相逢,8 天长假,泉州市文化和

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发展态势向

好,恢复步伐加快,市场运行有

序。

线下,泉州累计接待游客

443.13 万 人 次, 实 现 旅 游 收 入

42.47 亿元(人民币,下同)。线上,

抖音话题“抖来泉州游”点击量

超过 5600 万。根据第一财经旗

下数据型媒体 DT 财经发布的社

交平台讨论中国最值得一去的旅

游地 Top10,泉州位列第七,搜

索关键词开元寺位居第一,古城

位居第三。多方同频共振,古城

备受瞩目。

近年来,泉州以国家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

绘就出一幅动人画卷:一座座公

共文化场馆拔地而起,一项项文

化服务品牌落地开花,一场场文

化惠民演出精彩纷呈……绚丽多

姿的文化风景,展现了泉州丰硕

的文化发展成果,吹拂起泉州人

踏歌逐梦的文化春风,提升了群

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绽放古城魅力 文旅融合站“C位”

“你掬水,则月在手,你弄

花,则香满衣。你愿意看见,方

言就不会失传……”在西街肃清

门 广 场 边,“2020 润 物 无声 国

庆展·言吾闽南”主展区内,市

民、游客或驻足在闽南语拍照打

卡墙、戏曲展示墙前,或流连于

极具年代感的闽南语金语金曲光

碟及歌词展示区,感受着闽南金

曲 KTV 的澎湃热情。

今年“十一”长假,串联中

山路、西街片区的泉州古城核心

区成为最热流量片区。线下,全

市累计接待游客 443.13 万人次。

线上,抖音话题“抖来泉州游”

点击量超过 5600 万。根据第一

财经旗下数据型媒体 DT 财经发

布的社交平台讨论中国最值得一

去的旅游地 Top10,泉州位列第

七,搜索关键词开元寺位居第一,

古城位居第三。多方同频共振,

古城备受瞩目。

据泉州市文旅局数据显示,

“十一”假期,泉州累计接待游

客 443.1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2.47 亿元。泉州节庆活动精彩

纷呈,古城魅力持续提升,都市

夜游成新亮点,乡村旅游和康养

休闲颇受青睐,重点监测的 5 个

景区(点)共接待游客 48.40 万

人次。

其中,闽台缘博物馆 2.10 万

人次,惠安崇武古城 9.80 万人次,

晋江五店市 11.33 万人次,安溪

清水岩 16.07 万人次,清源山 9.10

万人次。

推进古城修复 留住古韵乡愁

泉州曾为东方第一大港,世

界各地文化在此共生共荣,形成

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老城区是

“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缩

影,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在此繁

衍生息,和谐交融。

古城千年的辉煌并没有因循

守旧,而是不断催生创新传承的

前进动力。2017 年 3 月,泉州市

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生态修复城

市修补试点城市,泉州古城 6.41

平方公里是重点实施区域。

2017 年 9 月, 泉 州 市 出 台

《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

作实施方案》,在古城范围内全

面启动“七个一”工程,即一园

(小山丛竹公园复建工程)、一

区(龙头山片区改造提升工程)、

一河(八卦沟及两岸地区综合提

升工程)、一街(西街综合提升

工程)、一路(中山路综合提升

工程)、一厝(老范志大厝展示

提升工程)、一站(旧车站改造

提升工程),以实实在在的项目

建设,推进古城保护提升。

今年,泉州市还将启动街巷

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对 29 条

分布在西街——中山路片区的古

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结合

动静分离原则和业态分布,街巷

分为文化类、生活类进行综合提

升。文化类街巷蕴含较多传统文

化资源,生活类街巷以居民生活

为主。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

序推进中。

创新文化惠民 全民共建共享

日前,泉州市召开创建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迎检动

员部署会,部署落实各项创建工

作。

2018 年 4 月, 泉 州 获 得 文

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第四批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

格。近年来,泉州以国家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

绘就出一幅动人画卷:一座座公

共文化场馆拔地而起,一项项文

化服务品牌落地开花,一场场文

化惠民演出精彩纷呈……

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景,展现

了泉州丰硕的文化发展成果,吹

拂起泉州人踏歌逐梦的文化春

风,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幸福感。

仲夏的午后,推开鲤城金色

外滩百姓书房的大门,从书架上

选一本书,享受清凉和阅读的快

乐……在泉州步行不出15分钟,

大多就能找到这样的文化“加油

站”。据统计,目前泉州 163 家

百姓书房建成并投用,累计接待

读者超 300 万人次。

事实上,百姓书房只是泉州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渐完善的缩

影。近年来,泉州基础文化设施

建设,尽显大手笔——2017 年,

泉州市图书馆少儿分馆、24 小时

街区图书馆纷纷开放;2019 年,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相继启用,

这是泉州历年来投资体量最大的

公共文化设施,其中泉州大剧院

打破了泉州没有现代化大型专业

剧院的历史;2019 年年底,泉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揭牌……

公共文化设施不仅扮靓了城

市风景,更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泉州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介绍,截

至目前,市级拥有“一中心、一

公园、四剧院、七展馆”等一批

重要文化设施;泉州各县(市、

区)均建有(包括在建)公共文

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从星星之火扩展到遍地开花,并

发挥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有的

作用。

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标

杆,归根结底是人们的文化获得

感。泉州在全国首创“万千百十”

文化惠民工程,即每年送万场戏、

千场文艺培训辅导、百场展览、

数十批次流动图书点下乡;泉州

持续举办“百姓大舞台”“府文

庙之夏”“古城穿越”千人徒步、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特色

文体活动,打造富有泉州特色的

品牌。

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服务供

给,为市民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

而这些既是精神富足的养料,也

是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殷斯麒 陈智勇 张素萍 文 / 图

【侨报讯】伴随着洛阳江的涛

声,聆听诗词佳唱。备受瞩目的“万

古安澜 幸福小康”2020 年洛阳桥

诗会在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

社区圆满落幕。数百位诗词名家、

文化爱好者相约于此,以诗会友,

共筑幸福梦。

此次诗会活动是在福建省作家

协会指导下,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

部、泉州市文联、中共泉州市洛江

区委员会、泉州晚报社主办,中共

洛江区委宣传部、洛江区文体旅游

局、洛江区文联等单位参与协办。

征集活动火 收到近900件作品

洛阳桥诗会活动自 8 月底启动

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共征集到近 900 件诗文和诗歌诵读

作品。

作品经过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5 名、

优秀奖 10 名。这些获奖的原创诗

文,有的饱含着对家乡一草一木的

深情,有的充满了对泉州风土人情

的眷恋,有的感叹道古城波澜不惊

下隐藏的惊艳……作者们从各个侧

面讲述着当代泉州幸福小康的诗意

绵长。

当天的晚会上,来自省文联、

作协,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

泉州晚报社、洛江区相关负责人上

台为获奖者颁发奖状。

伴手礼集市 展示多味洛江

岁月静好,万古安澜;惠风和

畅,幸福小康。颁奖后,诗会正式

开始,一首《诗意中国》,让在场

的文学爱好者们,深深感受到中华

文明的璀璨辉煌。

诗朗诵《扬帆丝海》为与会人

员徐徐展开一幅宋元时代“东方第

一大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画

【侨报讯】据泉州市数字办消

息,2019 年泉州市数字经济总体

规模超过 3800 亿元(人民币,下

同),同比增长超过 21%,数字经

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39%。其中,

数字产业化规模超过 590 亿元,增

速超过 21%;产业数字化规模超过

3200 亿元,增速超过 22%。

泉州市以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

91

新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围绕产业数

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发展,紧紧

抓住以 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

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及国家政策红

利风口,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

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形成数

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传统

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

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

数字产业化规模排名前三依次为晋

江市、丰泽区、石狮市,其中,数

字产业化规模超 100 亿元的区县有

晋江市、丰泽区。

产业数字化规模排名前三名依

次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其

中,晋江市产业数字化规模超 1000

亿元,南安市产业数字化规模超

490 亿元,石狮市产业数字化规模

超 350 亿元。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增长的

主引擎。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大

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的迫切需要,因此产业数字化发

展趋势明显,潜力很大。2019 年,

泉州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产业数字化

部分占比超过 80%,是数字经济的

主体部分,对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起

到显著带动作用。泉州正充分利用

“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发挥

好“数字”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杠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

型。 殷斯麒 庄招荣 / 文

卷;闽南语朗诵《洛阳桥》,让海

内外泉州人感受那听不腻的乡音,

道不尽的乡情。当晚还有三句半《百

姓小康》、歌曲《爸爸写的散文诗》、

舞蹈《未来诗篇》等丰富多彩的演

出。

清新洛江,人杰地灵,物产丰

富。在诗会现场旁,主办方还特意

组织了一个伴手礼集市,让商家们

集中向游客展示洛江的秀美景区和

精致伴手礼。

精美诱人的印尼风味糕点,甘

甜清凉的原味绿豆汤,新鲜的猕猴

桃、柚子……在集市上看到,除了

洛江的特产、特色食品外,仙公山、

后深溪、龙潭溪等景区也有自己的

展位。

伴 手 礼 包 直 播 网 上 下 单 9.9

元人民币包邮,景区门票买一送

一……在当晚的集市上,线上线下

各种优惠活动让人心动不已,游客

们纷纷围观,挑选心仪的货品。

陈明华 陈小阳 文 / 图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